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灌肠机套肠衣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一种灌肠机套肠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腊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灌肠机套肠衣装置。

背景技术

解决市场上,尤其是路边小店,常见的灌肠机套肠衣时,不方便往灌肠机出料筒上套的问题。受店面规模限制,小店内大部分是采购天然肠衣,包括猪肠衣、羊肠衣等天然肠衣,现有设备大部分是需要先将肠衣润水然后手动往上套,不方便。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明显缺陷:

1.肠衣普遍较长,长的有数米,有的还比较细,人工手动效率慢,而且肠衣在出料筒上的分布也不均匀,局部出现堆积,在灌肠过程中使得半成品腊肠不饱满,风干后的腊肠出现缺陷下凹,直径出现较大差异,这些现象基本上是由出料口肠衣的展开速度与物料的实际填充速度不匹配造成的。

2.天然肠衣口感爆满,但易被出料筒端部划破,现有技术通常会在出料口排出一小撮物料,形成一个半球形的凸起块,然后再向上套肠衣,具有很好的防划破功能,但前提是灌肠机内部提前有料,空机是不行的。

3.食品加工行业中,物料与外界接触越少越好,尤其天热情况下,如果手动套肠衣,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物料在灌肠机内时间太久,不利于食品安全。

4.现有的机械智能上套装置,适用于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肠衣,并且更适用于人工合成的肠衣,由于其包含有感应器、气动液压等配件,本身就不能适应基层菜市场、集市等场地,使用范围受限。从成本考虑,需要后期维护及保养,对操作手有一定要求,对于小商贩、个体经营户,设备成本太高,不太现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肠机套肠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往灌肠机出料管上套装肠衣时,肠衣在出料管上分布不均,肠衣易被出料管端部划破,上套的效率太低,灌肠前等待时间太长,现有智能化设备不适用于当下市场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灌肠机的出料管,出料管套装有圆柱外壳,外壳内有与出料管同轴的转筒,转筒外壁上有多个呈圆周扇叶,外壳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高压空气经进气口进入外壳腔内时,扇叶能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右侧伸出外壳,转筒右侧固定有大齿轮,外壳外侧固定有多个矩形块,矩形块上开设有与出料管平行的通孔,通孔内有螺杆,通孔远离外壳的一侧上开设有槽口,槽口内放置有压板,压板上有与螺杆啮合的螺纹,压板不能左右移动,当压板与螺杆配合且螺杆转动时,螺杆能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螺杆右端固定有齿轮轴,齿轮轴与大齿轮啮合,螺杆左端有往复丝杠机构,其中丝杠与螺杆同轴固定,往复丝杠上的螺母不能转动,丝杠转动能带动螺母往复移动,螺母靠近出料管的一侧铰接有拨片,拨片另一端向右倾斜,当螺母带动拨片向左移动时肠衣不动,当螺母带动拨片向右移动时,拨片能拖着肠衣向右集中并形成褶皱。

进一步的,所述的拨片两侧有翼板,拨片及翼板形成Y状结构,两个翼板卡着出料管使螺母不能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口侧壁上贯穿有压紧螺钉,压紧螺钉与压板之间转动连接,压紧螺钉与矩形块之间经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左侧壁上贯穿有空心管,空心管与外壳左侧壁之间经螺纹连接,空心管左侧内转动连接有管套,管套扣装在进料管左端,管套左端向内收缩形成球面,管套左端置于空心管左端腔内,管套与空心管之间安装有轴承,管套内侧壁与进料管之间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管套内侧壁固定在一起,高压空气由外壳腔内向左进入到空心管内,然后向左进入到管套腔内,在螺旋叶片作用下管套实现转动;空管左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铰接有小蜗轮,管套外圆面上设置类似于蜗杆的结构,管套转动能带动小蜗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管右端设置有套装在进料管上的环形板,环形板右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滑动筒,滑动筒置于转筒与进料筒之间,滑动筒与进料管侧壁之间有密封圈,滑动筒与转筒之间安装行程型直线轴承,滑动筒能沿着进料管左右移动,环形板与转筒左端之间安装有压簧,压簧使得环形板将空心筒右端封闭;空心筒置于外壳腔内部分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高压空气经过气孔进入到空心筒内。

本发明结构巧妙,本发明在传统的灌肠机上进行加装、改造,能够很好的适应当下市场,能够将肠衣快速套装在灌肠机的出料管上,肠衣在出料管上能够均匀分布,方便后期适应灌肠机出料速度,利于控制灌肠的均匀,防止肠衣被划破,上套效率大幅提高,减少物料在灌肠机内的滞留时间,适用于当下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剖视图。

图3为图1 中A-A 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本发明包括灌肠机的出料管1,出料管1套装有圆柱外壳2,外壳2内有与出料管1同轴的转筒3,转筒3外壁上有多个呈圆周扇叶4,外壳2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高压空气经进气口进入外壳2腔内时,扇叶4能带动转筒3转动,转筒3右侧伸出外壳2,转筒3右侧固定有大齿轮5,外壳2外侧固定有多个矩形块6,矩形块6上开设有与出料管1平行的通孔,通孔内有螺杆7,通孔远离外壳2的一侧上开设有槽口,槽口内放置有压板,压板上有与螺杆7啮合的螺纹,压板不能左右移动,当压板与螺杆7配合且螺杆7转动时,螺杆7能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螺杆7右端固定有齿轮轴8,齿轮轴8与大齿轮5啮合,螺杆7左端有往复丝杠9机构,其中丝杠9与螺杆7同轴固定,往复丝杠9上的螺母10不能转动,丝杠9转动能带动螺母10往复移动,螺母10靠近出料管1的一侧铰接有拨片11,拨片11另一端向右倾斜,当螺母10带动拨片11向左移动时肠衣不动,当螺母10带动拨片11向右移动时,拨片11能拖着肠衣向右集中并形成褶皱。

为了实现螺母10不能转动,所述的拨片11两侧有翼板12,拨片11及翼板12形成Y状结构,两个翼板12卡着出料管1使螺母10不能转动。

为了控制压板与丝杠9的啮合与脱离,所述的槽口侧壁上贯穿有压紧螺钉13,压紧螺钉13与压板之间转动连接,压紧螺钉13与矩形块6之间经螺纹连接。

为了防止进料管端部将肠衣划破,所述的外壳2左侧壁上贯穿有空心管14,空心管14与外壳2左侧壁之间经螺纹连接,空心管14左侧内转动连接有管套15,管套15扣装在进料管左端,管套15左端向内收缩形成球面,管套15左端置于空心管14左端腔内,管套15与空心管14之间安装有轴承,管套15内侧壁与进料管之间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螺旋叶片16,螺旋叶片16与管套15内侧壁固定在一起,高压空气由外壳2腔内向左进入到空心管14内,然后向左进入到管套15腔内,在螺旋叶片16作用下管套15实现转动;空管左端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铰接有小蜗轮17,管套15外圆面上设置类似于蜗杆的结构,管套15转动能带动小蜗轮17转动。

所述的空心管14右端设置有套装在进料管上的环形板18,环形板18右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滑动筒19,滑动筒19置于转筒3与进料筒之间,滑动筒19与进料管侧壁之间有密封圈,滑动筒19与转筒3之间安装行程型直线轴承,滑动筒19能沿着进料管左右移动,环形板18与转筒3左端之间安装有压簧,压簧使得环形板18将空心筒右端封闭;空心筒置于外壳2腔内部分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20,高压空气经过气孔20进入到空心筒内。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韧性足够、质地良好的肠衣,可以旋拧空心管14,将其上的套管一并拆除,此时,只有拨片11向右拖拽肠衣,当然,针对此,壳体上至少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保证扇叶4能正常带动转筒3转动。

本发明中的空心筒、套管、小蜗轮17、螺旋叶片16等零部件是针对质量较差,韧劲不足的肠衣设计的,具体的,套管左端呈球面、套管在气体作用下转动,两者本身就大大减小了肠衣被划破的风险,再结合多个小蜗轮17同时转动,实现将肠衣向进料管上拖拽,减少拨片11处肠衣的受力,进一步保护了肠衣的完整性。

综上,本发明能适应各种质地的肠衣,应用和适用范围广。

使用时,将高压气体吹动外壳2内的扇叶4转动,多个扇叶4将带动转筒3转动,转筒3带动大齿轮5转动,大齿轮5转动带动四周多个齿轮轴8转动,齿轮轴8带动左侧的螺杆7及丝杠9转动,最终实现拨片11拖拽肠衣向进料管上套装;与此同时,气流进入到空心管14、套管内,套管转动带动多个小蜗轮17转动,将肠衣向空心筒上拖拽,并最中使得肠衣全部套装在空心管14上。值得注意的是,螺杆7转动在压片的作用下将其上的往复丝杠9结构整体向左移动,实现肠衣在空心筒上的褶皱均匀分布,利于后期灌肠物料能够均匀分布,减少腊肠直径上的差异,利于提高腊肠的品质。

本发明中的多个小蜗轮17在套管的作用下实现自转,以此实现了多个小蜗轮17对肠衣的初步展开,减小了拨片11处肠衣的受力,大大减小了肠衣的破损机率,效果显著。

肠衣套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旋转空心管14使得空心管14从进料管上拆下,抽取空心管14时,手动将肠衣滞留在出料管1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灌装。

上述中螺杆7带动往复丝杠机构整体向左移动,使得肠衣在拨片11的右侧形成均匀的褶皱,方便后期肠衣的撑开速度与出料口的出料速度适配,使腊肠均匀饱满。

为了防止在正常灌装时拨片11阻止肠衣的正常延展,所述的拨片11的右端上悬挂铁丝,当不需要拨片11时,铁丝的另一端捆绑在丝杠9上,使得拨片11完全脱离肠衣。

本发明中的高压气体也可以用食用油等流体代替,只要满足扇叶4能带动转筒3转动即可;多余的流体(包含但不仅限于气体、食用油等)向左沿着肠衣拓展,对肠衣也是一个润滑、检验是否破损的过程。

本发明结构巧妙,本发明在传统的灌肠机上进行加装、改造,能够很好的适应当下市场,能够将肠衣快速套装在灌肠机的出料管1上,肠衣在出料管1上能够均匀分布,方便后期适应灌肠机出料速度,利于控制灌肠的均匀,防止肠衣被划破,上套效率大幅提高,减少物料在灌肠机内的滞留时间,适用于当下市场。

技术分类

0612011380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