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帽子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27:45


帽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帽子,尤其涉及对中暑预防有效的帽子。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能够冷却后头部的帽子。然而,对于中暑预防并不足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124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466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对中暑预防有效的帽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帽子具备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能够分别保持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在帽子的穿戴状态下,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分别位于左右的颈动脉的侧方。

根据该结构,在穿戴了帽子时,保持于第一保持部的第一冷却构件位于左侧的颈动脉的侧方,保持于第二保持部的第二冷却构件位于右侧的颈动脉的侧方。左右的颈动脉是从心脏至脑的血管。左右的颈动脉能够被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有效地冷却。另外,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分散于左右,能够防止过度的重量增加,穿戴者的负担减轻。

优选的是,帽子具备被戴在头上的帽子主体以及覆盖脖子的颈罩。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设置于颈罩。根据该结构,通过颈罩来遮挡对脖子的日照。并且,能够在设置于该颈罩的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分别保持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

优选的是,第一保持部是收纳第一冷却构件的第一袋。第二保持部是收纳第二冷却构件的第二袋。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容易地在第一袋以及第二袋保持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

优选的是,帽子具备用于将颈罩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装卸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利用连结部将颈罩的左右两端部彼此连结。当颈罩的左右两端部彼此连结时,通过颈罩,将脖子在整周范围内覆盖,而可靠地遮挡对脖子的日照。另外,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稳定。例如,即使用户将头向左右倾斜,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也不易从颈动脉向侧方分离。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稳定地冷却左右的颈动脉。

需要说明的是,颈罩可以与帽子主体一体,也可以与帽子主体分体。另外,颈罩也可以是筒状。例如,也可以将颈罩的左右两端部彼此缝接而一体化。也可以在筒状的颈罩的前表面形成用于使脸露出的孔。

优选的是,颈罩具有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左延伸部设置于颈罩的左端部的下部。左延伸部相比颈罩的左端部的上端部向前侧延伸。右延伸部设置于颈罩的右端部的下部。右延伸部相比颈罩的右端部的上端部向前侧延伸。连结部能够将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装卸自如地连结。第一袋的前侧的侧缘部相对于颈罩的左端部的上端部位于铅垂下方的附近。第二袋的前侧的侧缘部相对于颈罩的右端部的上端部位于铅垂下方的附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袋的前侧的侧缘部是第一袋的两个侧缘部中的、接近左延伸部的一方的侧缘部。第二袋的前侧的侧缘部是第二袋的两个侧缘部中的、接近右延伸部的一方的侧缘部。根据该结构,在利用连结部连结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时,颈罩的左右两端部的上端部成为被固定的支点。另一方面,当在第一袋以及第二袋收纳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时,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的重量的作用下第一袋以及第二袋的位置稳定。因此,在连结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时,第一袋以及第二袋的前侧的侧缘部成为疑似的支点。若第一袋以及第二袋的前侧的侧缘部相对于颈罩的左右两端部的上端部位于铅垂下方的附近,则用户容易抓住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而进行操作。用户能够容易地将左延伸部与右延伸部连结。

优选的是,帽子主体是半球状的内帽。帽子主体的后部与颈罩连接。帽子主体的前部以及左右两侧部从颈罩分离。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将帽子主体戴在头上并在帽子主体之上穿戴例如安全帽等头部保护具。通过头部保护具来保护头,通过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来冷却左右的颈动脉。因此,帽子例如在施工现场等是有用的。另外,帽子主体的除了后部以外的其他部分与颈罩分离。因此,帽子主体容易相对于颈罩向上下左右移动。穿戴了帽子主体的用户能够容易地移动头。即使用户移动头,颈罩也不易从脖子位置偏移。因此,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持续位于左右的颈动脉的侧方。

优选的是,颈罩具有与帽子主体的后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帽子主体的直径短。根据该结构,帽子主体容易相对于颈罩移动。

优选的是,帽子主体具有作为帽子主体的主要部分的主体主部。主体主部由第一布料构成。颈罩具有作为颈罩的主要部分的颈主部。颈主部由比第一布料薄的第二布料构成。根据该结构,帽子主体与颈罩为分体的结构,因此能够分别容易地制造帽子主体和颈罩。另外,第二布料比第一布料薄,因此颈罩被卷绕于脖子时的穿着感优异。

优选的是,第二布料与第一布料相比伸缩性较大。根据该结构,用户能够容易地将颈罩卷绕于脖子。颈罩容易与脖子紧贴。

优选的是,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相比通气性较大。根据该结构,头不易被闷蒸。

优选的是,颈罩与帽子主体分体。颈罩具有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将颈罩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帽子主体的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于第一保持部的上方,第二安装部设置于第二保持部的上方。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而将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当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时,颈罩稳定。因此,颈罩被卷绕于脖子时的穿着感优异。另外,颈罩具备突出部,因此颈罩的穿着感提升。在突出部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因此突出部稳定地安装于帽子主体。因此,颈罩的位置偏移得到抑制,从而穿着感提升,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不易相对于左右的颈动脉位置偏移。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分别位于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的上方,因此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的稳定性增加。

发明效果

如以上那样,利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将左右的颈动脉冷却,因此有效地防止中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帽子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侧观察该帽子而得到的主视图。

图3是从左侧观察该帽子而得到的侧视图。

图4是从后侧观察该帽子而得到的后视图。

图5是该帽子的主视图,且示出将颈罩向左右外侧打开了的状态。

图6是该帽子的主视图,且示出闭合了颈罩的状态。

图7是该帽子的帽子主体的主视图。

图8是该帽子的帽子主体的侧视图。

图9是该帽子的帽子主体的后视图。

图10是从里面侧观察该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展开图。

图11的(a)是图10的A-A剖视图,图11的(b)是图11的(a)的B部放大图。

图12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主视图。

图13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后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下的冷却构件的配置的从俯视侧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16是从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展开图。

图17是从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展开图。

图18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后视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下的冷却构件的配置的从俯视侧观察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帽子的立体图。

图22是该帽子的帽子主体的仰视图。

图23从里面侧观察该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展开图。

图24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主视图。

图25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26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后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帽子的立体图。

图28是从前侧观察该帽子而得到的主视图。

图29是从后侧观察该帽子而得到的后视图。

图30是图28的C-C剖视图。

图31是图28的D-D剖视图。

图32是图28的D-D剖视图,且是示出与图31不同的其他状态的剖视图。

图33是示出将该帽子的止汗部向下侧回折的前的状态的与图31对应的剖视图。

图34是图29的E-E剖视图。

图35是图29的E-E剖视图,且是示出与图34不同的其他状态的剖视图。

图36是示出将该帽子的颈罩向下侧回折前的状态的与图34对应的剖视图。

图37是示出将该帽子的止汗部向下侧回折前的状态的与图34对应的剖视图。

图38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主视图。

图39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40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后视图。

图41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主视图。

图42是从里面侧观察该颈罩而得到的后视图。

图43是图4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4是图41的F-F剖视图。

图45是示出该颈罩的主要部分的包含一部分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46是示出该颈罩的主要部分的包含一部分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47是示出该帽子的帽子主体的侧视图。

图48是从后侧观察该帽子主体而得到的图。

图49是示出该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0是示出该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的状态的从后侧观察到的图。

图51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从前侧观察到的图。

图52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53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观察后侧而得到的图。

图5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帽子的帽子主体的侧视图。

图55是示出该帽子主体的侧视图。

图56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从前侧观察到的图。

图57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58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从后侧观察到的图。

图59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主视图。

图60是从里面侧观察该颈罩而得到的后视图。

图61是示出该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2是示出该颈罩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63是示出该颈罩的穿戴状态的从后侧观察到的图。

图64是从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帽子的颈罩而得到的主视图。

图65是从里面侧观察该颈罩而得到的后视图。

图66是示出该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的状态的从后侧观察而得到的图。

图67的(a)~(c)是示出该颈罩安装于帽子主体的过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8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侧视图。

图69是示出该帽子的穿戴状态的从后侧观察而得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帽子进行说明。帽子具备被戴在用户的头上的帽子主体1以及穿着于用户的脖子610的颈罩2。

<帽子主体1>

在图7~图9中以单体的状态示出帽子主体1。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图9中,示出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帽子主体1是无圆边帽(cap)型,且在前部具有凸缘部11。即,帽子主体1具有在下侧开口的半球状的主体主部10以及从主体主部10的下端部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的凸缘部11。需要说明的是,主体主部10的开口部是大致圆形。主体主部10的下端部即是主体主部10的开口缘部。主体主部10也可以由各种布料构成。布料也可以是各种布料,但作为一例,优选的是网眼材料。

在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的后部朝向上侧形成有主体切口部12。主体切口部12是大致半圆状。在帽子主体1以将主体切口部12沿左右方向桥接的方式设置有调整带13。调整带13由左右一对带片构成。在左右一对带片分别装配有面接合件(省略图示)。通过调整带13,能够对主体切口部12的左右方向的分离距离进行扩大缩小调整,并能够对帽子主体1的开口部的直径进行扩大缩小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调整带13的调整机构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也可以是具有伸缩性的调整带13。通过调整带13的伸缩性,能够对主体切口部12的左右方向的分离距离进行扩大缩小调整。

在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设置有按扣14。按扣14在帽子主体1的开口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多个部位。按扣14在从凸缘部11的左右两端部到调整带13之间的左右两个区间分别以等间隔各配置有多个。具体而言,按扣14配置于调整带13的两端部的附近的位置、凸缘部11的左右两端部的附近的位置、以及调整带13的两端部的附近的位置与凸缘部11的左右两端部的附近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这合计六个部位。因此,按扣14在左右的区间分别各设置有三个,并左右对称地配置。按扣14以使帽子主体1的表面成为安装面的方式安装。

<颈罩2>

颈罩2覆盖脖子610。详细而言,颈罩2覆盖脖子610的整周中的至少后侧一半区域。颈罩2从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朝向下侧垂下。颈罩2相对于帽子主体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颈罩2相对于帽子主体1为分体结构。颈罩2也可以不能分离地缝接于帽子主体1,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相对于帽子主体1装卸。用于将颈罩2相对于帽子主体1装卸的手段是任意,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按扣14、20。但是,也可以代替按扣14、20,而是各种纽扣、面接合件、滑动接合件等。

颈罩2的按扣20以使颈罩2的里面成为安装面的方式安装于颈罩2。因此,颈罩2安装于帽子主体1的表面。颈罩2的按扣20安装于颈罩2的上端部。

颈罩2位于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的整周中的除了凸缘部11以外的区域的下侧。若将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的整周中的除了凸缘部11以外的区域称为开放区域,则颈罩2位于开放区域的整体的下侧。颈罩2是在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的周向上连续的结构。颈罩2在安装于帽子主体1的状态下,沿着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弯曲。

颈罩2的左端部21和右端部22在安装于帽子主体1的状态下朝向前侧。颈罩2环绕脖子610的后侧。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和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位于凸缘部11的左右两端部的附近。颈罩2的左端部21以从上端部21a趋向下侧而作为整体向前侧延伸的方式倾斜。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下部相比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向前侧延伸。在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下部设置有相比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向前侧延伸的左延伸部21b。颈罩2的右端部22以从上端部22a趋向下侧而作为整体向前侧延伸的方式倾斜。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下部相比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向前侧延伸。在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下部设置有相比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向前侧延伸的右延伸部22b。

在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和右延伸部22b分别设置有面接合件23。通过面接合件23,而将左延伸部21b和右延伸部22b能够装卸地连结。面接合件23是用于将颈罩2的左端部21和右端部22在脖子610的前侧装卸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

颈罩2的上端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与帽子主体1的开放区域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对应。颈罩2的下端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颈罩2的上端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长。颈罩2的下端部具有能够将脖子610在整周范围内环绕的程度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颈罩2具有在穿戴时到达脖根或者肩611的程度的上下方向的尺寸。颈罩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帽子主体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且是帽子主体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二倍程度。

在颈罩2的上端部的后部朝向下侧形成有罩切口部24。罩切口部24是大致半圆状。罩切口部24与主体切口部12对应地位于主体切口部12的下侧。

<保持部>

帽子具备能够保持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第一至第三袋30、31、32是保持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第一至第三保持部。在第一袋30收纳第一冷却构件500,在第二袋31收纳第二冷却构件501,在第三袋32收纳第三冷却构件502。

第一至第三袋30、31、32设置于颈罩2的下部。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也可以是各种冷却构件,例如可以举出保冷剂、冰。在本实施方式中,代表性地,对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为保冷剂的情况进行说明。保冷剂在冷藏库、冷冻库中冷却而使用。保冷剂例如为板状,且为长方形。保冷剂优选在冷却了的状态下柔软而具有适应性,特别优选在冷冻库被冷冻了的状态下也柔软且维持适应性。

第一至第三袋30、31、32位于颈罩2的下侧一半的区域。第一至第三袋30、31、32是纵长的长方形,但其形状、大小是任意。袋的个数是任意。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具有相互独立的收纳空间。能够在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分别各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中的一个。在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以纵向、即长边方向成为上下方向的朝向被收纳。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在其上端部具有开口部30a、31a、32a。经由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开口部30a、31a、32a,而将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拿出放入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第一至第三袋30、31、32设置于颈罩2的里面侧(内表面侧)。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彼此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分离距离比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

第一至第三袋30、31、32设置为左右对称。第一袋30设置于左侧,第二袋31设置于右侧,第三袋32设置于第一袋30与第二袋31之间。第一袋30与第二袋31配置为相互左右对称。第三袋32配置于第一袋以及第二袋30、31之间的中间。面接合件23位于第一袋30的前侧(左端部21侧),面接合件23位于第二袋31的前侧(右端部22侧)。面接合件23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是与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对应的位置。

第一袋30位于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与罩切口部24之间的位置的铅垂下方。第一袋30的前侧的侧缘部30b位于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的铅垂下方的附近。第一袋30的前侧的侧缘部30b优选位于相对于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的铅垂下方向左右3cm以内的范围内。详细而言,第一袋30的前侧的侧缘部30b位于相对于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的铅垂下方的位置向后侧一些的位置。第一袋30在将帽子穿戴于头上的穿戴状态下,位于与穿戴者的左侧的颈动脉600的侧方对置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左右的颈动脉600、601位于耳的下侧。

第二袋31位于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与罩切口部24之间的位置的铅垂下方。第二袋31的前侧的侧缘部31b位于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的铅垂下方的附近。第二袋31的前侧的侧缘部31b优选位于相对于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的铅垂下方向左右方向3cm以内的范围内。详细而言,第二袋31的前侧的侧缘部31b位于相对于颈罩2的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的铅垂下方的位置向后侧一些的位置。第二袋31在穿戴状态下位于与穿戴者的右侧的颈动脉601的侧方对置的位置。第三袋32位于罩切口部24的铅垂下方。第三袋32在穿戴状态下位于与穿戴者的脖根的后部中央部的后方对置的位置。

颈罩2由各种布料构成。布料例如优选为网眼材料。颈罩2能够由与帽子主体1相同的布料构成。颈罩2具备第一片40、对第一片40的缘部进行修边的第二片41、以及用于形成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第三片42。第一片40构成颈罩2的整体。第一片40由各种布料构成。第一片40例如优选为网眼材料。第二片41缝接于第一片40的缘部。第二片41沿着第一片40的缘部延伸。第二片41由各种布料构成。第二片41例如能够由与第一片40相同的布料构成。第二片41为带状。第二片41在宽度方向上被对折。第二片41由彼此宽度相同的表片41a和里片41b构成。第二片41的表片41a位于第一片40的表面侧。第二片41的里片41b位于第一片40的里面侧。第二片41在表里方向上夹持第一片40的缘部。

第三片42缝接于第一片40的里面侧。第三片42由各种布料构成。第三片42能够由与第一片40相同的布料构成。另外,第三片42优选设为比第一片40厚的片。即,优选将位于冷却构件的表侧的布料设为比位于冷却构件的里侧的布料厚的布料。在如上述那样将第一片40设为网眼材料而设为使通气性良好的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第三片42使用网眼材料,而使第三片42与第一片40相比通气性较小。即,优选将位于冷却构件的表侧的布料设为与位于冷却构件的里侧的布料相比通气性较大的布料。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收容空间形成于第一片40与第三片42之间。第三片4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在左右方向(横向)上较长的一张布料构成。第三片42的左右方向的规定部位被沿着上下方向(纵向)缝接于第一片40。通过该纵向的缝接部43,而将第三片42与第一片40之间的空间左右分隔,并划分形成第一至第三袋30、31、32。

第三片42的下端部与第一片40一起由第二片41修边。第三片42的下端部重叠于第一片40的下端部的里面侧。第三片42的下端部位于颈罩2的下端部。即,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下端部位于颈罩2的下端部。从颈罩2的下端部,从表面侧起依次配置有第二片41的表片41a、第一片40、第三片42、第二片41的里片41b。第二片41的表片41a、第一片40、第三片42以及第二片41的里片41b相互重叠。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下端部成为第二片41的表片41a、第一片40、第三片42以及第二片41的里片41b在表里方向上重合的多层结构。

在图12~图14中示出帽子的穿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图14中,省略了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图示。在穿戴时,在第一至第三袋30、31、32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在附图中,示出将长方形的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在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分别以纵向各收纳一个的状态。但是,也可以将比图示的冷却构件更小型的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在第一至第三袋30、31、32收纳多个。

帽子主体1被戴在头上。如图13那样,通常,在穿戴状态下,帽子主体1的下端部成为向后侧倾斜一些的状态。在穿戴状态下,颈罩2的下端部到达肩611。能够利用面接合件23将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与右延伸部22b例如在脖子610的前侧的位置处连结。当将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与右延伸部22b连结时,利用颈罩2覆盖脖子610的整周。

在穿戴状态下,如图12~图14那样,第一冷却构件500与左侧的颈动脉600对置。同样地,第二冷却构件501与右侧的颈动脉601对置。第三冷却构件502位于脖根的后部的后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可以与脖子610接触,也可以与脖子610分离。通过调整面接合件23的卡止位置,能够调整脖子610与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之间的分离距离。另外,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的下端部分别成为与左右的肩611或者脖根接触的状态。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成为由左右的肩611或者脖根支承并载于左右的肩611或者脖根的状态。第三冷却构件502的下端部成为从脖根的后部接触到脊背的上部的状态,第三冷却构件502由脖根的后部或者脊背的上部支承。

在图15示意性地示出脖子610和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配置。在图15中,由箭头表示前后左右的方向。由箭头50表示前侧,由箭头51表示后侧,由箭头52表示左侧,由箭头53表示右侧。在穿戴状态下,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的厚度方向成为大致左右方向。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各自的两面中的一面与颈动脉600、601对置。第三冷却构件502的厚度方向成为大致前后方向。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从左右以及后侧这三方冷却脖根。

如以上那样,能够利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同时冷却左右的颈动脉600、601。左右的颈动脉600、601是从心脏至脑的血管。因此,通过利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冷却左右的颈动脉600、601,能够有效地预防中暑。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分别位于左右,因此帽子的左右的平衡优异,帽子容易稳定,穿戴者的负担减轻。能够将比较小型的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在左右分散配置,因此能够防止过度的重量增加,能够减轻穿戴者的负担。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设为纵向,则能够在较长的区间内冷却左右的颈动脉600、601。另外,能够利用第三冷却构件502也同时冷却脖根的后部。颈罩2将脸的左右两侧部、耳覆盖并且将脖子610在整周范围内覆盖,因此能够可靠地遮挡对这些部位的日照。在左右和后这三个部位分别配置有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因此能够通过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重量使颈罩2的垂下状态稳定。例如即使在强风下,颈罩2的下部向上方卷起这样的情况也得到防止,能够可靠地遮挡对脖根的日照。另一方面,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被肩611、脖根、脊背的上部支承,因此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姿态、位置稳定。并且,作为重量物的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由肩611等支承,因此对脖子610、头的负担小。另外,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彼此左右分离,因此在第一片40和第三片42均为网眼材料的情况下,相邻的缝接部43间的部分作为通气部发挥功能。

能够利用面接合件23将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与右延伸部22b连结,因此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和右延伸部22b不易由于风等而拍动。通过利用面接合件23将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与右延伸部22b连结,从而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位置、姿态也稳定。另外,能够容易使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接近脖子610,并能够容易维持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位置、姿态。即使在松开面接合件23而使左延伸部21b与右延伸部22b分开了的情况下,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的重量的作用下颈罩2的垂下状态也容易稳定。并且,当在后侧也配置有第三冷却构件502而合计设置有三个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时,颈罩2的垂下状态更加容易稳定。当颈罩2的垂下状态稳定时,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位置稳定。特别是,当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的位置稳定时,能够稳定地冷却左右的颈动脉600、601。另外,第一袋30的前侧的侧缘部30b和第二袋31的前侧的侧缘部31b相对于颈罩2的左端部21的上端部21a和右端部22的上端部22a位于铅垂下方的附近。因此,能够以第一袋30的前侧的侧缘部30b和第二袋31的前侧的侧缘部31b为支点,容易地将颈罩2的左延伸部21b与右延伸部22b连结。

<第二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片42为单张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如图16那样在各第一至第三袋30、31、32中的每一个各具备一张第三片42的结构。

<第三实施方式>

另外,也可以如图17那样将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在左右方向(横向)上不隔开间隔地隔着一个缝接部43连续地并列设置。即,相邻的第一袋30与第二袋31、以及第二袋31与第三袋32分别由一个缝接部43划分。第一至第三袋30、31、32隔着缝接部43而并列设置。如该图那样,第一至第三袋30、31、32也可以设为横长的长方形,第一至第三袋30、31、32也可以在长边方向上并列设置。在第一至第三袋30、31、32,各以横向、即长边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朝向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中的一个。另外,并且,第一至第三袋30、31、32也可以相比颈罩2的下端部向上侧分离地配置。即,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下端部也可以从颈罩2的下端部向上侧分离。第三片42的下端部也可以位于相比颈罩2的下端部向上侧分离的位置。第三片42的下端部也可以与第二片41分离。

在图18以及图19示出帽子的穿戴状态。在该帽子中使用图17所示的颈罩2。另外,在图20中示意性地示出脖子610和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配置。在图20中也与图15同样地由箭头表示前后左右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沿着脖子610的周向向外侧凸出地弯曲的状态,但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也可以是不弯曲的平的状态。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为横向,因此能够在周向上较长的区间的范围内冷却脖子610。另外,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为横向,因此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更加容易稳定。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以横向配置并且几乎不隔开间隔地在左右方向上并排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脖根的整周中的除了前侧部分以外的广大的范围。另外,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下端部从颈罩2的下端部向上侧分离。因此,在第一片40为网眼材料的情况下,第一至第三袋30、31、32的下端部与颈罩2的下端部之间的部分作为通气部而发挥功能。

<第四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帽子主体1为无圆边帽型的情况,但帽子主体1也可以是有圆边帽(hat)型。在图21~图26中示出帽子主体1为有圆边帽型的情况。帽子主体1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凸缘部11。帽子主体1的主体主部10为圆锥台状。在图22中示出从下侧观察帽子主体1而得到的仰视图。帽子主体1的凸缘部11为环状,且从主体主部10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伸。凸缘部11在整周范围内为大致恒定宽度。在凸缘部11设置有用于将颈罩2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帽子主体1的按扣14。详细而言,按扣14配置于凸缘部11的整个宽度中的基端部侧(主体主部10侧)。另外,按扣14以使凸缘部11的里面(下表面)成为安装面的方式设置。在图23示出颈罩2。颈罩2的基本结构与图17所示的相同,但按扣20的安装方案为表里相反。即,颈罩2侧的按扣20以使颈罩2的表面成为安装面的方式安装。因此,颈罩2安装于帽子主体1的凸缘部11的里面(下表面)。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袋合计设置有三个,但也可以仅为左右一对,也可以是四个以上,也可以仅为左右任一方。虽然是在袋各单独收纳一个冷却构件的结构,但也可以是集中收纳多个冷却构件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型的袋。另外,并不限于具备多个小型的冷却构件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一个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型的冷却构件(省略图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冷却构件的左右两端部对左右的颈动脉600、601进行冷却的结构。

袋也可以设置于颈罩2的表面侧。袋的开口部并不限于上端部,也可以设置于左右的侧缘部。也可以在袋的开口部具备滑动接合件、面接合件、按扣等用于将开口部能够开闭地封闭的开闭机构。也可以在袋设置结露防止构件(省略图示)。结露防止构件例如可以与第三片42分别设置,例如能够由毛巾料、不织物等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第三片42本身由结露防止构件构成。

帽子主体1的种类除了无圆边帽以外,也可以是在整周具有凸缘部11的有圆边帽等,也可以是不具有凸缘部11的种类。例如,也可以设为在图1所示的帽子中去除凸缘部11而仅为主体主部10的帽子主体1。帽子主体1也可以是被戴在安全帽的内侧的所谓的内帽(inner cap)。通过在内帽之上戴安全帽而保护头,并且能够利用帽子的冷却构件冷却颈动脉600、601等,例如,能够在施工现场等使用。保持部并不限于袋,保持部的结构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7~图40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帽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帽子主体101是内帽。帽子主体101为半球状。颈罩102是带状。帽子主体101被戴在用户的头上。颈罩102被卷绕于用户的脖子。在帽子主体101的下端部中,仅后部与颈罩102连接。帽子主体101的下端部中的前部以及左右两侧部不与颈罩102连接。帽子主体101的下端部中的前部以及左右两侧部从颈罩102向上侧分离。帽子主体101的下端部中的除了后部以外的其他部分从颈罩102向上侧分离。

<帽子主体101>

帽子主体101向下侧开口。帽子主体101具备主体主部110和止汗部111。主体主部110是帽子主体101的主要部分。主体主部110占帽子主体101的大部分。主体主部110为半球状。止汗部111设置于主体主部110的下侧。止汗部111为带状。止汗部11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恒定。止汗部111为环状。止汗部111缝合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即开口缘部。止汗部111为上下对折的状态。主体主部110的开口缘部与止汗部111的侧缘部通过修边片112而一并缝合。

图33示出止汗部111缝合于主体主部110的状态。如图33那样,在缝合时止汗部111向上侧延伸。在使用时如在图33箭头所示的那样,用户使止汗部111以修边片112为支点向下侧转动。在图31以及图32示出使用状态。如图31那样,止汗部111位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的表侧。止汗部111在从修边片112向上侧延伸后,向下侧回折而向下侧延伸。另外,也可以如图32那样,使修边片112位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的里侧。在图32的方案中,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向里侧回折。止汗部111不回折而从修边片112向下侧延伸。

主体主部110由第一布料构成。第一布料优选为通气性优异的布料。第一布料优选与后述的第二布料相比通气性较大。第一布料例如优选为网眼布料。特别是,第一布料优选为具有伸缩性的布料。止汗部111由第三布料构成。第三布料优选与第一布料不同。第三布料例如优选使用毛巾布料、速干性的布料。需要说明的是,止汗部111也可以仅设置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的整周中的一部分。另外,止汗部111也可以重合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的里侧。

<颈罩102>

颈罩102可以是与帽子主体101一体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颈罩102是与帽子主体101分体的结构。颈罩102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颈罩10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为能够在整周范围内环绕用户的脖子的程度。颈罩102具有颈主部120和突出部121。颈主部120是颈罩102的主要部分。颈主部120具有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平直部122、以及位于颈主部120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尖细部123。平直部1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恒定。尖细部123越远离平直部122,则上下方向的尺寸越逐渐变小。

在平直部122设置有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平直部122的大致整体由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占有。平直部12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与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的左右方向的全长相等。平直部1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比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一些的程度。

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是横长的长方形。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具有相互独立的收纳空间。在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分别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也可以是各种冷却构件。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例如是保冷剂、冰。保冷剂以使长边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方式收纳于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即,长方形的保冷剂以横向的状态收纳于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

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的结构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设置于平直部122的表面(外表面)。但是,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也可以设置于平直部122的里面(内表面)。如图30那样,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由上片128和下片129构成。上片128和下片129缝合于颈罩102的外表面。上片128的下部重叠于下片129的上部的表侧。在上片128的下部与下片129的上部之间形成有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的开口部。从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的开口部拿出放入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

尖细部123的上端部倾斜。尖细部123的下端部与平直部122的下端部为一直线状。在尖细部123设置有面接合件127。面接合件127是将颈罩1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装卸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通过面接合件127,而将颈罩1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重叠地连结。

突出部121从颈主部12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上侧突出。突出部121从颈主部120的平直部122的上端部向上侧突出。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与帽子主体101缝合。详细而言,如图34~图37那样,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主体主部110的开口缘部以及止汗部111的侧缘部通过修边片112而一并缝合。

图36示出止汗部111、主体主部110以及突出部121缝合了的状态。即,示出止汗部111、主体主部110以及颈罩102缝合了的状态。如图36那样,在缝合时,突出部121和止汗部111向上侧延伸。之后,如图36中箭头所示的那样,使突出部121以修边片112为支点向下侧转动。突出部121在从修边片112向上侧延伸后,向下侧回折而向下侧延伸。在图37中示出使突出部121向下侧转动了的状态。并且,在使用时如图37中箭头所示的那样,用户使止汗部111以修边片112为支点向下侧转动。在图34以及图35中示出使用状态。如图34那样,止汗部111位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的表侧,并且位于突出部121的表侧。止汗部111重叠于突出部121的表侧。止汗部111在从修边片112向上侧延伸后,向下侧回折而向下侧延伸。另外,也可以如图35那样,使修边片112位于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的里侧。在图35的方案中,主体主部110的下端部向里侧回折。止汗部111和突出部121不回折而从修边片112向下侧延伸。

突出部121与帽子主体101的后部连接。突出部12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突出部121从颈主部120突出的突出量。若突出部121的突出量大,则帽子主体101与颈主部120之间的分离距离大。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缝合于帽子主体101的后部。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是将颈罩102连接于帽子主体101的连接部。如图29那样,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W1比帽子主体101的直径W2短。帽子主体101的直径W2是帽子主体101的开口部的直径。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W1是帽子主体101与颈罩102连接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长度。这样,若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W1比帽子主体101的直径W2短,则能够容易地缝合突出部121与帽子主体101。

构成颈罩102的第二布料优选与第一布料不同。第二布料优选为比第一布料薄的布料。第二布料优选具有伸缩性。第二布料优选与第一布料相比伸缩性较大。第二布料优选使用冷感材料。需要说明的是,上片128和下片129优选为与第二布料相同的布料,但也可以是不同的布料。颈主部120和突出部121由一张第二布料构成,但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布料构成。

<穿戴状态>

在图38~图40中示出帽子的穿戴状态。用户穿戴帽子主体101,进一步在其上穿戴安全帽700。在穿戴帽子主体101前,用户预先在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分别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用户将帽子主体101戴在头上。在穿戴状态下,帽子主体101成为后侧变为下侧的后方倾斜的状态。用户将颈罩102卷绕于脖子。颈罩102位于比耳靠下侧的位置。用户利用面接合件127将颈罩1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连结。颈罩1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在脖子的前侧的位置连结。颈罩102的连结部分位于下颌的下侧。当颈罩1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连结时,颈罩102成为环状,颈罩102环绕脖子。颈罩102为带状,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将颈罩102卷绕于脖子。

当将颈罩102穿着于脖子时,第一冷却构件500位于脖子的左侧,第二冷却构件501位于脖子的右侧,第三冷却构件502位于脖子的后侧。颈罩102为带状,因此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隔着而颈罩102紧贴于脖子。第一冷却构件500与左侧的颈动脉600对置,第二冷却构件501与右侧的颈动脉601对置。

如以上那样,能够利用收纳于第一袋以及第二袋124、125的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直接冷却左右的颈动脉600、601。颈动脉600、601是从心脏至脑血管。因此,通过利用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冷却颈动脉600、601,能够有效地预防中暑。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分别对称地位于脖子的左侧和右侧,因此左右的平衡优异。因此,颈罩102不易位置偏移,用户的负担小。另外,能够利用第三冷却构件502冷却脖子的后部。长方形的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以横向收纳于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因此稳定感优异。与将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纵向地收纳于第一至第三袋124、125、126的结构相比,颈罩10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得到抑制。因此,用户能够将颈罩102稳定地卷绕于脖子。

颈罩102缝接于帽子主体101,因此颈罩102的周向的位置偏移容易被防止。并且,颈罩102仅与帽子主体101的后部连接,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使头向上下左右移动。即使用户移动头,颈罩102也不易从脖子位置偏移。因此,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不易从颈动脉600、601沿周向位置偏移。特别是,突出部121的上端部1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W1比帽子主体101的直径W2短,因此帽子主体101容易相对于颈罩102移动。颈罩102具有突出部121,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帽子主体101的前部以及左右两侧部从颈罩102向上侧分离。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41~图53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帽子进行说明。帽子具备被戴在头上的帽子主体201、被卷绕于脖子的颈罩202、用于将颈罩202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帽子主体201的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以及用于保持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的第一至第三保持部。

在图47以及图48中示出帽子主体201的一例。帽子主体201是无圆边帽型。帽子主体201具有向下侧开口的半球状的主体主部210、以及从主体主部210的下端部的前部向前侧延伸凸缘部211。主体主部210被戴在用户的头上。主体主部210的开口部为大致圆形。主体主部210由各种布料构成。布料也可以是各种布料,但作为一例,优选为网眼材料等多孔性的材料。优选在主体主部210的至少一部分使用多孔性的材料。特别是,主体主部210的后部优选设为多孔性的材料。即,主体主部210优选在其至少后部具备由多孔性的材料构成的通气部212。在主体主部210的开口部的前部缝合有凸缘部211的基部。主体主部210的开口部中的除了凸缘部211的基部以外的部分是通气部2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主部210的前部是由非通气性的材料构成的非通气部213。但是,主体主部210的整体也可以是通气部212,主体主部210的整体也可以是非通气部213。

在帽子主体201的下端部的后部朝向上侧形成有主体切口部214。主体切口部214例如为大致半圆状。主体切口部214形成于主体主部210的通气部212。主体切口部214的下端部的长度为主体切口部214的开口长度L5。在帽子主体201以将主体切口部214沿左右方向桥接的方式设置有调整带215。调整带215由左右一对带状片构成。左右一对带状片彼此装卸自如地连结。通过调整带215,能够对主体切口部214的左右方向的分离距离进行扩大缩小调整,并能够对帽子主体201的开口部的直径(开口尺寸)进行扩大缩小调整。关于使一对带状片彼此连结的结构,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带状片形成多个卡合孔,并在第二带状片形成能够与卡合孔卡合的多个卡合突起。另外,也可以将一对带状片彼此例如利用面接合件连结。另外,也可以是具有伸缩性的调整带215。能够利用调整带215的伸缩性对主体切口部214的左右方向的分离距离进行扩大缩小调整。

颈罩202由各种布料构成。颈罩202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状。颈罩20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为能够在整周范围内环绕用户的脖子的程度。颈罩202具有颈主部220和突出部221。颈主部220是颈罩202的主要部分。颈主部220具有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平直部222、以及位于颈主部220的左右两侧的一对尖细部223。平直部2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恒定。尖细部223越远离平直部222,则上下方向的尺寸越逐渐变小。

在平直部222,作为第一至第三保持部,而设置有第一袋230、第二袋231以及第三袋232。第一袋230设置于平直部222的左部,第二袋231设置于平直部222的右部,第三袋232设置于第一袋230与第二袋231之间。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形成为彼此相同的形状、尺寸。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为横长的长方形。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具有相互独立的收容空间。在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分别各收容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中的一个。平直部222的大致整体由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占有。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沿着左右方向并排为一列地设置。相邻的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彼此不隔开间隔而连续地设置,但也可以隔开间隔地设置。平直部22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与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左右方向的全长相等。平直部2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为比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一些的程度。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以使长边方向成为左右方向的方式分别收纳于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

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结构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设置于平直部222的表面。但是,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也可以设置于平直部222的里面。如图43那样,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由上片233和下片234构成。上片233和下片234缝合于颈罩202的表面。上片233的下部重叠于下片234的上部的表侧。在上片233的下部与下片234的上部之间形成有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开口部235。从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开口部235拿出放入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

尖细部223的上端部倾斜。尖细部223的下端部与平直部222的下端部为一直线状。在尖细部223设置有面接合件224。面接合件224是将颈罩2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装卸自如地连结的连结部。通过面接合件224,而将颈罩2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重叠地连结。

突出部221从颈主部220的平直部22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上侧突出。突出部221的形状是任意,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21为横长的长方形。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1比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21、L22、L23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21、L22、L23彼此相同。在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21、L22、L23互不相同的情况下,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1比位于中央的第三袋23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23长。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L1比三个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的左右方向的合计长度L3短。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端部221b位于第一袋230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上侧。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端部221b位于第一袋230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靠右的位置、即靠中央的位置。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右端部221c位于第二袋2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上侧。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右端部221c位于第二袋2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靠左的位置、即靠中央的位置。

在颈罩202设置有作为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安装件。第一以及第二安装件也可以是各种方式。第一以及第二安装件例如优选为夹持件、按扣。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以及第二安装件,设置有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安装于颈罩202的上端部。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安装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从颈罩202向上侧突出。第一夹持件240和第二夹持件241是彼此相同的结构。第一夹持件240位于左侧,第二夹持件241位于右侧。第一夹持件240位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端部221b的附近,第二夹持件241位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右端部221c的附近。第一夹持件240位于第一袋230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上方。第一夹持件240位于第一袋230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靠第三袋232的位置。第二夹持件241位于第二袋2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上方。第二夹持件241位于第二袋2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靠第三袋232的位置。第一夹持件240位于比第三袋232靠左侧的位置,第二夹持件241位于比第三袋232靠右侧的位置。第一夹持件240与第二夹持件241之间的间隔L4比图48所示的主体切口部214的开口长度L5大。

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代表性地对第一夹持件240进行说明。图45示出第一夹持件240的打开状态,图46示出第一夹持件240的关闭状态。在图45以及图46中,由双点划线表示帽子主体201。图45是第一夹持件240脱离帽子主体201的状态,图46是第一夹持件240夹住帽子主体201的状态。第一夹持件240能够与帽子主体201的下端部的里面和表面抵接而在表里方向(内外侧向)上夹持帽子主体201的下端部。第一夹持件240具有第一夹持部250和第二夹持部251。第一夹持部250和第二夹持部251相互对置。第一夹持部250和第二夹持部251夹持帽子主体201的下端部。第一夹持部250位于前侧,第二夹持部251位于后侧。即,第一夹持部250位于帽子主体201的里侧,第二夹持部251位于帽子主体201的表侧。第一夹持部250与帽子主体201的里面抵接,第二夹持部251与帽子主体201的表面抵接。

第一夹持件240具备位于前侧的固定片252、位于固定片252的后侧的可动片253、以及位于可动片253的后侧的抑制片254。可动片253能够转动地与固定片252连结。抑制片254从外侧抑制可动片253。可动片253以其下端部为支点前后转动。可动片253的下端部安装于固定片252的下端部。可动片253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可动片253具体而言为薄的金属板。当可动片253向后侧转动时第一夹持件240成为打开的状态,当可动片253向前侧转动时第一夹持件240成为闭合的状态。可动片253以向后侧打开了的打开状态为基准状态,可动片253在发生弹性变形的作用下前后转动而成为关闭状态。抑制片254将可动片253维持在关闭状态。抑制片254能够前后转动。抑制片254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固定片252的下端部。如图45那样,抑制片254相比打开状态的可动片253向后侧较大地转动。

在固定片252设置有第一夹持部250,在可动片253设置有第二夹持部251。优选在第一夹持部250和第二夹持部251分别形成凹凸,从而能够增大摩擦力而将帽子主体201牢固地夹持。第一夹持件240优选夹持帽子主体201的通气部212,从而能够利用较大的摩擦力牢固地地夹持帽子主体201。特别是,在第一以及第二夹持部250、251形成有凹凸的情况下是有效的。第一以及第二夹持部250、251的凸部卡合于帽子主体201的通气部212的通气孔,而能够得到较大的摩擦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件240也可以前后反向地安装于颈罩202。

在第一夹持件240的下侧设置有环260。环260的中心线的方向为前后方向。但是,环260的中心线的方向也可以是左右方向。第一夹持件240能够转动地与环260连结。第一夹持件240的下端部与环260连结。第一夹持件240能够以环260为支点前后转动。

在颈罩202的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缝接有安装片261。安装片261从突出部221向上侧突出。安装片261穿过环260而回折。安装片261通过环260而对折,并前后重合。安装片261的两端部集中缝合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环260能够相对于安装片261前后转动,并且第一夹持件240能够相对于环260前后转动。这样,第一夹持件240经由环260而安装于颈罩202。并且,第一夹持件240经由环260和安装片261而安装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

<安装状态>

在图49以及图50中示出颈罩202安装于帽子主体201的状态。用户能够利用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简单地将颈罩202安装于帽子主体201,另外,能够简单地从帽子主体201取下颈罩202。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分别将帽子主体201的下端部夹入。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将主体切口部214的左右两侧的部分夹入。第一夹持件240将主体切口部214的左侧的部分夹入,第二夹持件241将主体切口部214的右侧的部分夹入。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均夹持帽子主体201的通气部212。

<穿戴状态>

在图51~图53中示出穿戴状态。预先在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分别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帽子主体201被戴在用户的头上,颈罩202被卷绕于用户的脖子。颈罩202位于比耳靠下侧的位置。用户用面接合件224将颈罩2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连结。颈罩2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在脖子的前侧的位置连结。颈罩2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的连结部分位于下颌的下侧。当颈罩202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连结时,颈罩202成为环状,颈罩202环绕脖子。用户能够利用面接合件224容易地使颈罩202紧贴于脖子。

当颈罩202被卷绕于脖子时,第一冷却构件500位于脖子的左侧,第二冷却构件501位于脖子的右侧,第三冷却构件502位于脖子的后侧。颈主部220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带状,因此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隔着颈罩202而紧贴于脖子。第一冷却构件500与左侧的颈动脉300对置,第二冷却构件501与右侧的颈动脉300对置。

如以上那样,能够利用收纳于第一袋以及第二袋230、231的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将左右的颈动脉600、601有效地冷却。因此,对中暑预防效果较大。另外,在第三袋232收纳第三冷却构件502。因此,脖子的后部也能够同时冷却,冷却效果提高。颈罩202具有突出部221,因此能够利用突出部221遮挡对后头部的日照。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将颈罩202穿着于脖子的状态且将颈罩202安装于帽子主体201的状态下,仅能够容易地将帽子主体201向后侧脱下、或者能够容易地将帽子主体201戴在头上。

颈罩202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而安装于帽子主体201,因此颈罩202稳定。因此,颈罩202被卷绕于脖子时的穿着感优异。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和面接合件224,从而颈罩202的周向的位置以及上下方向的位置稳定。通过颈罩202安装于帽子主体201,而抑制颈罩202的周向的位置偏移。另外,颈罩202向下侧位置偏移的情况也得到抑制。特别是,颈罩20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经由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而悬吊于帽子主体201的后部,因此颈罩20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不易向下侧位置偏移,颈罩202容易稳定。因此,即使用户不利用面接合件224将颈罩202强力地紧固,颈罩202也容易稳定。

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右两端部221b、221c分别经由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而安装于帽子主体201。因此,突出部221向左右方向扩展的状态被维持。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从突出部221向上侧突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将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安装于帽子主体201。另外,突出部221容易维持在向左右方向拉伸了的状态。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环260,因此帽子主体201容易相对于颈罩202前后摆动,另外,颈罩202容易相对于帽子主体201前后摆动。

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分别位于第一袋以及第二袋230、2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上方,因此能够使作为重量物的第一冷却构件以及第二冷却构件500、501稳定。特别是,优选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分别位于第一袋以及第二袋230、231的左右方向的范围内的上方中的靠中央的位置。即使在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收纳第一至第三冷却构件500、501、502,颈罩202也容易稳定。特别是,颈罩20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由于第三冷却构件502而向下侧弯曲变形这样的情况得到抑制。因此,颈罩202的穿着感提升。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分别安装于主体切口部214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因此不易妨碍由调整带215进行的尺寸调整。

<第七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例示了在无圆边帽型的帽子主体201安装颈罩202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是遮阳帽(sun visor)型的帽子主体201。在图54以及图55中示出遮阳帽型的帽子主体201的一例。该遮阳帽型的帽子主体201的主体主部210具有上部210a和下部210b。主体主部210的上部210a相对于主体主部210的下部210b装卸自如,且能够与主体主部210的下部210b分离。主体主部210的上部210a为向下侧开口的半球状。主体主部210的下部210b为环状。在主体主部210的上部210a的后部设置有主体切口部214,在主体主部210的下部210b的后部设置有调整带215。图54是上部210a安装于下部210b的状态,图55是上部210a从下部210b取下了的状态。另外,在图56~图58中,示出在遮阳帽型的帽子主体201安装有颈罩202的穿戴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6~图58中,作为一例,示出取下了上部210a的状态。这样帽子主体201的种类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第八实施方式>

另外,也可以对颈罩202的形状、夹持件的配置以及个数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如图59以及图60那样扩大颈罩20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在该例子中,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设置于颈罩202的里面。第一至第三袋230、231、232在其上端部具有开口部235。在颈罩202的上端部,相互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有第一至第四夹持件240、241、242、243。第一至第四夹持件240、241、242、243全部为相同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分别安装于颈罩202的上端部的左右两端部附近。第三以及第四夹持件242、243分别安装于比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靠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位置。在图61中示出在无圆边帽型的帽子主体201安装有颈罩202的状态。另外,在图62以及图63中示出穿戴状态。第三以及第四夹持件242、243设置于主体切口部214的左右两侧。第一以及第二夹持件240、241设置于凸缘部211的基部的附近。

<第九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安装件而例示夹持件,但安装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作为第一以及第二安装件,也可以具备安装于帽子主体201的调整带215的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在图64~图69中示出一例。在图64以及图65中示出颈罩202。在颈罩202的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有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如该实施方式那样,突出部221也可以是上端部221a的长度比下端部的长度短的梯形形状。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安装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的左右两端部221b、221c的附近。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带状。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的下端部缝合于突出部221。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从突出部221的上端部221a朝向上侧延伸。在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以及第二按扣272、273。

在图66示出颈罩202安装于无圆边帽型的帽子主体201的状态。颈罩202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帽子主体201。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前后环绕调整带215。在图67代表性地示出第一安装带270安装于调整带215的过程。首先,如图67的(a)那样,用户使第一安装带270位于调整带215的里侧。之后,用户把持第一安装带270的上端部,从主体切口部214将第一安装带270的上端部向表侧拉出。第一安装带270穿过调整带215的上侧而向表侧伸出。如图67的(b)那样,在调整带215的上侧将第一安装带270的上端部向下侧回折。然后,如图67的(c)那样,第一安装带270被对折,第一按扣272卡合于第二按扣273。通过第一按扣272卡合于第二按扣273,从而维持第一安装带270的对折状态。这样,颈罩202经由第一以及第二安装带270、271而悬吊于帽子主体201的调整带215。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带也可以是一个,其个数是任意的。也可以在一个安装带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多个第一按扣272和第二按扣273。

此外,安装件也可以是安装于颈罩202的按扣。在帽子主体201安装有按扣的情况下,能够安装于该帽子主体201的按扣。另外,安装部例如也可以是形成于颈罩202的纽扣用的切口。在帽子主体201缝接有纽扣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帽子主体201的纽扣卡止于颈罩202的切口。

附图标记说明:

1 帽子主体

2 颈罩

10 主体主部

11 凸缘部

12 主体切口部

13 调整带

14 按扣

20 按扣

21 左端部

21a 上端部

21b 左延伸部

22 右端部

22a 上端部

22b 右延伸部

23 面接合件(连结部)

24 罩切口部

30 第一袋(第一保持部)

30a 开口部

30b 前侧的侧缘部

31 第二袋(第二保持部)

31a 开口部

31b 前侧的侧缘部

32 第三袋(第三保持部)

32a 开口部

40 第一片

41 第二片

41a 表片

41b 里片

42 第三片

43 缝接部

101 帽子主体

102 颈罩

110 主体主部

111 止汗部

112 修边片

120 颈主部

121 突出部

121a 上端部(连接部)

122 平直部

123 尖细部

124 第一袋(第一保持部)

125 第二袋(第二保持部)

126 第三袋(第三保持部)

127 面接合件(连结部)

128 上片

129 下片

201 帽子主体

202 颈罩

210 主体主部

210a 上部

210b 下部

211 凸缘部

212 通气部

213 非通气部

214 主体切口部

215 调整带

220 颈主部

221 突出部

221a 上端部

221b 左端部

221c 右端部

222 平直部

223 尖细部

224 面接合件

230 第一袋(第一保持部)

231 第二袋(第二保持部)

232 第三袋(第三保持部)

233 上片

234 下片

235 开口部

240 第一夹持件(第一安装部)

241 第二夹持件(第二安装部)

242 第三夹持件(第三安装部)

243 第四夹持件(第四安装部)

250 第一夹持部

251 第二夹持部

252 固定片

253 可动片

254 抑制片

260 环

261 安装片

270 第一安装带(第一安装部)

271 第二安装带(第二安装部)

272 第一按扣

273 第二按扣

500 第一冷却构件

501 第二冷却构件

502 第三冷却构件

600 左侧的颈动脉

601 右侧的颈动脉

610 脖子

611 肩

700 安全帽。

技术分类

0612011368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