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51:08


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

长时间使用后,拉链会出现下述情况:

在将拉链拉起使用过程中,下侧的链牙会自动崩开,但是拉头还处于上侧,出现这种情况后,即使将拉头移动到下侧重新拉起拉链,拉链的链牙有时还是会再次崩开;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刚穿戴衣服时,可以直接更换另一件衣服即可,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是发生在外出或者办公没有准备其它衣服的情况下,则会很麻烦。

本发明设计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它包括拉板、拉头,其中拉板安装在拉头上。

上述拉头包括壳体、拉环、摆板、触发条,其中壳体的上端具有与拉板连接的扁拉环,壳体下侧内端面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限位块;触发条的上均匀的开有多个限位槽,触发条一端的下侧开有卡槽,两个触发条对称的滑动安装在壳体下侧的内端面上,两个触发条通过一个连接横杆固定连接,在正常状态下,两个卡槽与两个限位块一一对应卡嵌配合;连接横杆与壳体之间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具有预拉力的第二片簧;摆板的下侧均匀的安装有多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上具有第一斜面,摆板摆动安装在壳体内且摆板上的限位凸起与两个触发条上的限位槽一一对应配合;摆板与壳体之间安装有具有预压力的第一片簧;在正常状态下,限位凸起与限位槽错位分布。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与其配合的末端连接件上具有对称分布的挤压斜板和台阶面,末端连接件上还具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壳体前端的连接柱上开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具有摆动销,摆板的一端具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具有支耳,摆板通过连接板上的支耳摆动安装在摆动销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壳体内开有供两个滑动条和连接横杆滑动的第二安装槽,壳体内开有供两个触发条滑动安装的安装滑槽,壳体内开有避让限位凸起摆动的避让槽,壳体的两侧开有供拉链链牙插入壳体内的导向口。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壳体的一侧开有与连接横杆配合的复位孔。

相对于传统的拉链技术,本发明设计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设计的拉链,本发明中当壳体未具有连接柱一端的下侧支撑面朝外变形且变形程度使得两个限位块与两个卡槽脱离后,触发条在第二片簧的作用下朝着连接柱一侧滑动,滑动后摆板在第一片簧的作用下就会向下摆动,限位凸起就会插入限位槽内,这种状态下摆板与壳体上侧支撑面之间的间距加大,一方面保证在壳体下侧支撑面发生一定程度变形后摆板能够快速向外摆动,使得原本起到支撑作用的摆板快速失去对拉链的收紧作用,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发现跟换;另一方面,摆板向外摆动可保证拉头能够顺利穿过下侧未收紧的拉链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末端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拉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摆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触发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摆板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拉板;2、拉头;3、末端连接件;4、挤压斜板;5、导向槽;6、壳体;7、摆板;8、触发条;9、拉环;10、导向口;11、第一安装槽;12、摆动销;13、第二安装槽;14、安装滑槽;15、梯形滑槽;16、限位块;17、避让槽;18、连接板;19、第一片簧;20、第一斜面;21、限位凸起;22、连接横杆;23、限位槽;24、卡槽;25、第二片簧;26、台阶面;27、梯形滑块;28、复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或者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它包括拉板1、拉头2,其中拉板1安装在拉头2上。

如图3所示,上述拉头2包括壳体6、拉环9、摆板7、触发条8,其中如图4所示,壳体6的上端具有与拉板1连接的扁拉环9,壳体6下侧内端面上对称的安装有两个限位块16;如图7所示,触发条8的上均匀的开有多个限位槽23,触发条8一端的下侧开有卡槽24,两个触发条8对称的滑动安装在壳体6下侧的内端面上,两个触发条8通过一个连接横杆22固定连接,在正常状态下,两个卡槽24与两个限位块16一一对应卡嵌配合;连接横杆22与壳体6之间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具有预拉力的第二片簧25;如图6所示,摆板7的下侧均匀的安装有多个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上具有第一斜面20,如图5所示,摆板7摆动安装在壳体6内且摆板7上的限位凸起21与两个触发条8上的限位槽23一一对应配合;摆板7与壳体6之间安装有具有预压力的第一片簧19;在正常状态下,限位凸起21与限位槽23错位分布。本发明中拉板1和拉环9的配合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中限位块16与卡槽24的脱开具有一定的行程,即壳体6的支撑面需要变形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够使得限位块16与卡槽24完全脱开,在未达到变形程度时,限位块16与卡槽24是不会脱开的,而限位块16与卡槽24脱开时壳体6变形的程度正好是拉头2对拉链不具备收紧作用的时候。

如图2所示,与其配合的末端连接件3上具有对称分布的挤压斜板4和台阶面26,末端连接件3上还具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槽5。在正常使用时,拉头2拉到最末端后会与末端连接件3上的台阶面26接触配合。导向槽5的作用是供链条插入末端连接件3内。

如图4所示,上述壳体6前端的连接柱上开有第一安装槽11,第一安装槽11内具有摆动销12,如图6所示,摆板7的一端具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一端具有支耳,如图3所示,摆板7通过连接板18上的支耳摆动安装在摆动销12上。

如图4所示,上述壳体6内开有供两个滑动条和连接横杆22滑动的第二安装槽13,壳体6内开有供两个触发条8滑动安装的安装滑槽14,壳体6内开有避让限位凸起21摆动的避让槽17,壳体6的两侧开有供拉链链牙插入壳体6内的导向口10。

如图4所示,上述壳体6的一侧开有与连接横杆22配合的复位孔28。

本发明中触发条8未安装梯形滑块27的一端具有弹性,摆板7具有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力通过摆板7和触发条8传递到壳体6下支撑面上,长时间使用后壳体6下支撑面变形但摆板7和触发条8可恢复。

具体工作流程:当使用本发明设计的拉链时,在正常状态下,两个限位块16与两个卡槽24一一对应卡嵌配合,两个限位块16对两个触发条8限位;这种状态下,摆板7上的限位凸起21与限位槽23错位分布,摆板7被触发条8支着,保持平行水平状态,相当于传统拉头2的下侧内端面。

当壳体6未具有连接柱一端的下侧支撑面朝外变形且变形程度使得两个限位块16与两个卡槽24脱离后,在下侧两个第二片簧25的作用下下侧的两个两个触发条8就会朝着连接柱一侧滑动,在两个触发条8滑动过程中,当两个触发条8上的限位槽23和摆板7上的限位凸起21一一对应配合后,在第一片簧19的作用下摆板7就会向下摆动,限位凸起21就会插入限位槽23内,这种状态下摆板7与壳体6上侧支撑面之间的间距加大,一方面保证在壳体6下侧支撑面发生一定程度变形后摆板7能够快速向外摆动,使得原本起到支撑作用的摆板7快速失去对拉链的收紧作用,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发现跟换;另一方面,摆板7向外摆动可保证拉头2能够顺利穿过下侧未收紧的拉链复位。

在复位的时候,通过辅助工具插入复位孔28,然后推动连接横杆22,使得连接横杆22推动两个触发条8复位,在两个触发条8均复时,触发条8上的限位槽23就会在限位凸起21上第一斜面20的作用下挤压摆板7向内摆动复位,在两个触发条8复位后,将拉头2紧紧的贴近末端连接件3,且使用外界工具紧紧按压一段时间,使得上下支撑面变形后的壳体6在末端连接件3上两个挤压斜板4的作用下复位,在壳体6复位后,卡槽24与两个限位块16又会一一对应卡嵌配合。

如图8所示,图A为传统拉链,其纵坐标为与链牙配合的壳体6上侧端面与壳体6下侧端面的距离,区域a为壳体6上下端面不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被可靠的结合,区域b为壳体6上下端面略微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被可靠的结合,区域c为壳体6上下端面较大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可被拉起但易出现拉头2下侧链牙脱开的情况,区域d为壳体6上下端面更大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不能结合。图B为本发明设计的拉链,其纵坐标为与链牙配合的壳体6上侧端面与摆板7的距离,区域a为壳体6上下端面不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被可靠的结合,区域b为壳体6上下端面略微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被可靠的结合,区域c为壳体6上下端面更大变形情况下拉链链牙不能结合;本发明设计的触发条8和摆板7能实现壳体上端面与摆板7之间距离的跳跃,相对于传统的拉链不存在图A中的c区域,是一种可判断失效状态的拉链。

技术分类

0612011383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