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声学排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3:30


声学排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学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智能穿戴产品都带有声学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产品一般内置麦克风,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声音,以实现相应语音交互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麦克风的拾音端罩设有防水膜,防水膜位于产品外壳的拾音孔和麦克风的拾音端之间,用于对麦克风进行防水保护。智能穿戴产品在降水、游泳以及淋浴等场景下使用时,水会通过拾音孔附着于防水膜表面,防水膜上的积水会使防水膜振动受限,阻碍防水膜进行声音传导,导致麦克风在采集外界声音时出现响度低和含杂音的问题,即使通过甩动产品的方式甩出部分水,防水膜上依然会残留水分,仍然会影响麦克风的拾音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声学排水结构,旨在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声学排水结构,所述声学排水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腔和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拾音孔;和

声学组件,所述声学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拾音模块和发声单元,所述拾音模块包括拾音单元、连接件以及透气防水膜,所述透气防水膜设于所述容腔的腔壁,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透气防水膜和所述拾音单元,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拾音孔,所述透气防水膜遮盖所述第一拾音孔和所述第二拾音孔,所述透气防水膜、所述第二拾音孔的孔壁以及所述拾音单元围合形成拾音腔;所述连接件设有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的导气通道,以使所述发声单元驱动所述透气防水膜振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管贯穿所述连接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拾音孔的孔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两个导气支路,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导气支路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支路相互连通;

且/或,所述导气通道还包括至少一个连通支路,每一所述连通支路连通两个所述导气支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个导气支路;

两个所述导气支路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拾音孔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多个导气支路;

多个所述导气支路环绕所述第二拾音孔设置,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粘胶层和支撑层;

所述粘胶层粘接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透气防水膜,所述拾音单元设于所述支撑层背向所述粘胶层的一侧,所述粘胶层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层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拾音孔;

所述导气通道设于所述粘胶层和/或所述支撑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连与所述容腔连通的发声孔,所述发声单元对应所述发声孔设置;

所述发声单元远离所述发声孔的一端设有泄声孔,所述泄声孔与所述容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声学排水结构具有所述透气防水膜振动时的排水状态;

在所述排水状态时,所述发声单元的发声频率大于等于30HZ且小于等于100HZ。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声学排水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声学排水结构的拾音单元电连接,并用于削减所述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噪音;和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滤波模块电连接,并用于处理音频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拾音单元和防水膜的连接件上设置第二拾音孔和导气通道,使导气通道与壳体的容腔,以及由透气防水膜、第二拾音孔的孔壁以及拾音单元围合形成拾音腔连通,利用发声单元在工作时产生的声波驱动容腔和导气通道内的空气振动,进而驱动拾音腔内的空气带动透气防水膜振动,使透气防水膜能够抖落附着于其表面的水分,被抖落的水分也可通过第一拾音孔向外排出,以此能够有效解决透气防水膜上的积水问题,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改善拾音单元的拾音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检声学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声学排水结构中发声单元中振膜振幅和声波频率的关系图;

图12为本发明声学排水结构的频响曲线图;

图13为本发明声学排水结构的部分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声学排水结构,声学排水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声学排水结构包括壳体1和声学组件,壳体1设有容腔1a和与容腔1a连通的第一拾音孔1b;声学组件包括设于容腔1a内的拾音模块2和发声单元3,拾音模块2包括拾音单元21、连接件22以及透气防水膜23,透气防水膜23设于容腔1a的腔壁,连接件22连接透气防水膜23和拾音单元21,连接件22设有第二拾音孔22a,透气防水膜23遮盖第一拾音孔1b和第二拾音孔22a,透气防水膜23、第二拾音孔22a的孔壁以及拾音单元21围合形成拾音腔2a;连接件22设有连通拾音腔2a和容腔1a的导气通道22b,以使发声单元3驱动透气防水膜23振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可为上述电子设备的外壳,壳体1内设有可容置拾音模块2和发声单元3的容腔1a,拾音模块2和发声单元3可采用相互对立式的排布设计,以降低他们相互之间的信号干扰。壳体1可采用防水材质制成,比如金属材质、塑胶材质等。第一拾音孔1b开设于与壳体1的外壁,并连通容腔1a,第一拾音孔1b用于供外界声音进入容腔1a内,以使容腔1a内的拾音模块2可采集来自外界环境的声音。其中,发声单元3可为扬声器等。

拾音模块2中的拾音单元21用于采集声音信号,拾音模块2中的透气防水膜23用于实现拾音单元21的防水保护,透气防水膜23可通过粘接等方式与容腔1a的腔壁连接。拾音模块2中的连接件22用于实现拾音单元21与透气防水膜23的连接,以使拾音单元21随透气防水膜23安装固定于容腔1a的腔壁。透气防水膜23、连接件22以及拾音单元21安装固定后,第一拾音孔1b和拾音腔2a之间隔着透气防水膜23,外界声音通过第一拾音孔1b达到透气防水膜23时,引起透气防水膜23振动,透气防水膜23振动时引起拾音腔2a内的空气振动,该振动被拾音单元21捕捉,实现拾音单元21对声音的采集。其中,拾音腔2a可设于第一拾音孔1b的轴向方向上,以缓解第一拾音孔1b和拾音腔2a错开设置时,声音由第一拾音孔1b传导至拾音腔2a过程中传导损耗大,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声音响度低、失真度高的问题。其中,拾音单元21可为麦克风、声音传感器等。

连接件22可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拾音单元21和透气防水膜23,连接件22位于透气防水膜23和拾音单元21之间,并开设有与拾音腔2a以及容腔1a连通的导气通道22b。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意的声波传导方向,发声单元3在工作时将向容腔1a内释放声波,声波容腔1a内传导时驱动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意的声波传导方向,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将引起导气通道22b和拾音腔2a内的空气振动,该振动进一步传导和施加在透气防水膜23上,引起透气防水膜23振动,使透气防水膜23能够抖落附着于其表面的水分,被抖落的水分也可通过第一拾音孔1b向外排出,以此能够有效解决透气防水膜23上的积水问题,实现拾音模块2的排水,改善拾音单元21的拾音质量,使采用本声学排水结构的电子设备能够在降水、游泳、淋浴等场景下使用。上述的连接件22可采用树脂、粘胶、软胶等材质制成,连接件22也可为采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多层复合结构,导气通道22b可通过模压、刀切、激光裁切等方式在连接件22上加工形成。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件22包括粘胶层221和支撑层222;粘胶层221粘接支撑层222和透气防水膜23,拾音单元21设于支撑层222背向粘胶层221的一侧,粘胶层221设有第一通孔22a1,支撑层222设第二通孔22a2,第一通孔22a1与第二通孔22a2连通形成第二拾音孔22a;导气通道22b设于粘胶层221和/或支撑层222。

在本实施例中,粘胶层221连接透气防水膜23背向第一拾音孔1b的一侧,以及支撑层222背向拾音单元21的一侧,以使支撑层222通过粘胶层221与透气防水膜23连接固定。支撑层222背向粘胶层221的一侧可通过粘接、螺接等方式与拾音单元21连接,以使拾音单元21在支撑层222上安装固定。粘胶层221与支撑层222连接时,粘胶层221上的第一通孔22a1和支撑层222上的第二通孔22a2相连通形成第二拾音孔22a,导气通道22b可开设于粘胶层221或支撑层222,或者,在粘胶层221和支撑层222上都开设有导气通道22b,以使发声单元3可向容腔1a内输出声音,来驱动导气通道22b和拾音腔2a内的空气带动透气防水膜23振动,实现拾音模块2的排水。其中,粘胶层221可为防水胶层、双面胶层,支撑层222可为塑胶或树脂层,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还设有连与容腔1a连通的发声孔1c,发声单元3对应发声孔1c设置;发声单元3远离发声孔1c的一端设有泄声孔3a,泄声孔3a与容腔1a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发声单元3可为扬声器,泄声孔3a用于供扬声器内振膜振动时推动的空气排出,以及供扬声器向容腔1a内输出声音。发声单元3设于发声孔1c处时,容腔1a成为发声单元3的后音腔,发声单元3工作时将通过泄声孔3a向容腔1a内输出声音,并驱动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从而驱动导气通道22b和拾音腔2a内的空气振动,进而驱动透气防水膜23振动,实现拾音模块2的排水。

在实际应用时,上述的连接件22具有多种结构形态,为更好地解释说明本发明,以下以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区分说明连接件22的可能结构形态。值得指出的是,为便于直观了解导气通道22b的结构形态,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中引用的附图均以导气通道22b贯穿连接件22前后表面的形式展示,而实际导气通道22b完全可以设置在连接件22内部,成为外周封闭的管路结构,或者也可以将导气通道22b设计为条形的槽体结构等。因此,只要是开设在连接件22上,并用于连通容腔1a和拾音腔2a的孔、槽、通道、腔体、管路、流道等虚体结构,都应当认为是与本发明中的导气通道22b实质相同,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专利的保护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阅3,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气通道22b管贯穿连接件22的外壁和第二拾音孔22a的孔壁。

在本实施例中,导气通道22b的数量为一个,导气通道22b为连通拾音腔2a和容腔1a的单通道结构,导气通道22b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为直线形、弧形、波浪形,此时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将通过单个导气通道22b引起拾音腔2a内的空气振动,进而驱动透气防水膜23振动,实现透气防水膜23的排水。因仅在连接件22上开设一个透气通道,能够在实现本拾音模块2的排水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连接件22的加工程序,节省连接件22的加工成本,也有利于维持连接件22的结构强度,使连接件22与透气防水膜23和拾音单元21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面,进而维持连接件22连接透气防水膜23和拾音单元21时的稳固性。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4,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气通道22b包括设于连接件22的至少两个导气支路22b1,至少两个导气支路22b1相互连通,至少一导气支路22b1连通拾音腔2a和容腔1a。

在本实施例中,导气通道22b可包括两个或多个导气支路22b1,其中,两个导气支路22b1或多个导气支路22b1直接连通。例如,如图4所示,导气通道22b包括四个导气支路22b1,四个导气支路22b1两两设于第二拾音孔22a的上下两侧,且位于第二拾音孔22a同一侧的两个导气支路22b1相互连通,位于第二拾音孔22a不同侧的导气支路22b1之间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第二拾音孔22a连通;位于第二拾音孔22a同一侧的两个导气支路22b1中至少一个与第二拾音孔22a连通。通过在连接件22上设置至少两个导气支路22b1,使每一导气支路22b1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原导气通道22b的横截面面积,以此在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时,导气支路22b1内的空气流动并在导气支路22b1和第二拾音孔22a内产生更大的声压,从而驱动透气防水膜23产生更大幅度的振动,提升透气防水膜23对其表面的积水的抖落强度,提升拾音模块2的排水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各导气支路22b1间隔设置,每一导气支路22b1连通拾音腔2a和容腔1a。以此,各导气支路22b1可分别加工,相互之间互不干涉,可按照实际需要将每一导气支路22b1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尺寸大小,以提升导气支路22b1设计的灵活性。

第三实施例:

参阅图5,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气通道22b还包括至少一个连通支路22b2,每一连通支路22b2连通两个导气支路22b1。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方案不同的是,部分导气支路22b1之间通过连通支路22b2连通,而非直接连通。导气支路22b1通过连通支路22b2进行连通的设计,提升各导气支路22b1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和导气通道22b内的空气含量,有利于在导气通道22b内的空气振动时,通过第二拾音孔22a内的空气对透气防水膜23施加更强的驱动力,驱动透气防水膜23产生更大幅度的振动,提升透气防水膜23对其表面的积水的抖落强度,提升拾音模块2的排水效果。

第四实施例:

参阅图6,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气通道22b包括设于连接件22的两个导气支路22b1,两个导气支路22b1对称设于第二拾音孔22a的相对两侧,每一导气支路22b1连通拾音腔2a和容腔1a。

在本实施例中,导气支路22b1采用对对称设置的方式设置于第二拾音孔22a的相对两侧,两个导气支路22b1配合组成连通拾音腔2a和容器的双通道结构,每一导气支路22b1采用直线延伸结构设计,以降低导气支路22b1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当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时,该振动可先通过一个导气支路22b1向拾音腔2a和透气防水膜23传导,再通过另一导气支路22b1传导回容腔1a内;或者,该振动可通过两个导气支路22b1向拾音腔2a和透气防水膜23传导,并通过两个导气支路22b1传导回容腔1a内。以此,避免单导气支路22b1设计下,防水透气膜靠近导气支路22b1的部位振动强度更大、振动响应及时,而防水透气膜远离导气支路22b1的部位振动强度更弱、振动响应滞后的问题,实现对防水透气膜各部位的平衡驱动。

第五实施例:

参阅图7,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每一导气支路22b1至少部分呈弯折段设置,每一导气支路22b1弯折延伸,并贯穿连接件22的外壁和第二拾音孔22a的孔壁,以使容腔1a和拾音腔2a通过各导气支路22b1连通。以此,将导气支路22b1设计为非直线延伸结构,可通过导气支路22b1对发声单元3发出声音中部分频段的声音进行衰减,避免拾音单元21采集到过多非用户声音,导致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噪音过多的问题。

第六实施例:

参阅图8,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每一导气支路22b1至少部分呈弧段设置,每一导气支路22b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位于弧形、S形、波浪形,如此可增加每一导气支路22b1的延伸长度,以通过导气支路22b1对发声单元3发出声音中部分频段的声音进行衰减,避免拾音单元21采集到过多非用户声音,导致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噪音过多的问题。

第七实施例:

参阅图9,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导气通道22b包括设于连接件22的多个导气支路22b1;多个导气支路22b1环绕第二拾音孔22a设置,每一导气支路22b1连通拾音腔2a和容腔1a。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导气支路22b1可环绕第二拾音孔22a均匀分布,或分布于第二拾音孔22a的相对两侧,以便于各导气支路22b1的加工。通过设置多个导气支路22b1可增加导气通道22b内的空气含量,提升对透气防水膜23的驱动强度,并且能够对每一导气支路22b1进行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比如单独设计一导气支路22b1的形状和尺寸大小,导气支路22b1设置和设计更为灵活,使连接件22可用于满足不同壳体1结构、不同发声单元3条件下透气防水膜23的驱动需求。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阅图13,并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声学排水结构、滤波模块4以及通信模块5,滤波模块4与声学排水结构的拾音单元21电连接,并用于削减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噪音;通信模块5与滤波模块4电连接,并用于处理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拾音单元21在采集外界环境中用户的声音时,发声单元3输出的声音也会通过容腔1a、导气通道22b以及拾音腔2a传导至拾音单元21,因此拾音单元21可能采集到的声音就包括用户的语音、外界环境的噪音以及扬声器输出的噪音。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噪音是相对于用户的语音而言,因为拾音单元21的主要功能是采集用户的语音,所以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非用户语音就成为了噪音。为了对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上述外界环境的噪音和扬声器输出的噪音加以抑制或消除,在电子设备内设置滤波模块4,滤波模块4可设置于壳体1的容腔1a内,通过滤波模块4对拾音单元21已经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削减非用户语音频段的声音信号,降低向通信模块5传输的噪音信号的信号量,降低通过通信模块5进行语音交互时用户声音传输过程中夹杂的杂音,提升通过通信模块5进行语音交互时用户声音传输的清晰度。

本实施例中的声学排水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更好地解释说明本实施例,以下对本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本电子设备内的发声单元3可为扬声器,扬声器工作时,扬声器内的振膜前后振动并形成前振幅和后振幅,以图11所示的扬声器为例,图11中横坐标表示扬声器的输出频率,纵坐标表示扬声器内振膜的前振幅和后振幅,由图11可知,该扬声器在30HZ~100HZ的低频状态下工作时,其振膜的振幅达到最大值,且前振幅和后振幅曲线基本处于对称水平,即振膜为活塞式地前后振动,扬声器通过泄声孔3a以纵波的形式推动容腔1a内的空气振动。

在电子设备的连接件22上开设一个狭长的导气通道22b,使导气通道22b能够供扬声器输出的30HZ~100HZ频段的声音信号通过,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扬声器振膜对拾音腔2a内的空气的推动作用,引发透气防水膜23以更大的振幅振动,从而抖落透气防水膜23上的积水,使电子设备内的声学排水结构进入排水状态,实现电子设备内拾音模块2理想的排水效果。此外,扬声器还可以输出小于30HZ或大于100HZ的频率的声音,比如300HZ~6kHZ,此时声学排水结构将不再处于排水状态,而是进入正常发声状态,扬声器可用于用户语音或音乐等音频信号的播放。以将导气通道22b设计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通道结构为例,可以以控制变量法控制导气通道22b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三个参数中的两个,以剩余一个参数为变量,通过测试不同频段的声音通过导气通道22b时的响度,获得可供30HZ~100HZ频段的声音信号通过的导气通道22b的最佳尺寸。例如,将导气通道22b的延伸长度设定为4mm,将导气通道22b的宽度设定为0.15mm,以导气通道22b的高度(也即深度)为变量,在将导气通道22b的高度分别设定为0.1mm、0.2mm、0.3mm、0.4mm、0.6mm以及0.8mm时,得到如图12所示的不同频率的声音通过导气通道22b时的响度曲线。由图12可知,当导气通道22b的高度在0.3mm~0.8mm范围内时,30HZ~100HZ频段的声音的响度大于0,即30HZ~100HZ频段的声音信号可通过导气通道22b传导至拾音腔2a和透气防水膜23处;并且,导气通道22b的高度在0.3mm~0.8mm范围内时,30HZ~100HZ频段的声音的响度逐渐降低,也即当导气通道22b的高度在0.3mm~0.8mm范围内时,30HZ~100HZ频段的声音不仅可通过导气通道22b传导至拾音腔2a和透气防水膜23处,并且30HZ~100HZ频段声音的响度不会增强而是略有降低,如此有利于避免30HZ~100HZ频段的声音过多地被拾音单元21采集,干扰拾音单元21采集用户的语音。因此,高度在0.3mm~0.8mm范围内、延伸长度为4mm且宽度为0.15mm的导气通道22b结构设计是较为理想的。按照此结构设计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扬声器相应设计出不同的导气通道22b结构。

为了确保拾音单元21的拾音质量,应尽量降低30HZ~100HZ的声音被拾音单元21拾取并放大进入通信模块5,进而影响通信模块5的通话质量。因此,如图13所示,可以在拾音单元21和通信单元的连接电路上串联电容C,使电容C与通信模块5的固有电阻R串联组成滤波模块4,电阻R的阻值固定,根据滤波截止频率公式f=1/(2*R*C)=100Hz,只要选择合适的电容大小的电容C,即可使滤波模块4的截止频率f为100Hz,因此可通过滤波模块4消除拾音单元21采集到的100HZ频段以下的声音,即削减扬声器向拾音单元21输出的30HZ~100HZ的声音,提升拾音单元21的拾音质量。此外,还可在通信模块5内增设数字滤波器,通过数字滤波器对100HZ频段以下的声音进行二次削减,进一步改善拾音单元21的拾音质量。因为人说话的语音频段范围在300HZ~6kHZ,所以本滤波滤波模块4不会对用户的语音进行干扰,不会影响本电子设备的通话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78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