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洗地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使脏污的地面清洗并能保证清洗质量,市场出现了洗地、拖地、吸尘效果集一体的洗地机,清洁明显且使用方便。

洗地机的其中一个关键部件为地刷组件,洗地机通过电机带动地刷组件中的滚刷旋转,与地板近距离接触,从而刷洗地板污渍。并且,为了提高清洁效果,市场上出现了履带式滚刷洗地机,履带式滚刷一般由两个滚刷构成,履带套设于两个滚刷之外,一个滚刷形成主动轮,另一个滚刷形成从动轮。当主动轮转动,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形成连续的运动,以对地面进行高效清扫。

然而,履带式滚刷洗地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滚刷履带松弛的问题,即履带不能完全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张紧的情况,从而导致洗地机的使用性能不佳,使用者体验感变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针对履带式滚刷洗地机履带松弛的问题,提出一种地刷组件及洗地机,该地刷组件及洗地机具有能够时刻保持履带张紧的技术效果。

一种地刷组件,包括:

清洁组件,设于壳体内,清洁组件包括第一辊体、第二辊体及清洁部,第一辊体与第二辊体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均与壳体转动连接,清洁部套设于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外,且第一辊体、第二辊体和清洁部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传动结构;

支撑件,设于清洁部内,支撑件包括活动辊及第一弹性组件,活动辊与壳体活动连接且与清洁部传动连接,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活动辊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其中,清洁部具有张紧状态,张紧状态下,第一弹性组件积蓄用于驱动活动辊沿第一辊体的径向方向向清洁部外移动的第一张紧力,第一方向与径向方向相交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部具有非张紧状态;

第一弹性组件释放第一张紧力以将清洁部从非张紧状态切换至张紧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动辊包括与壳体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辊和第二活动辊,第一活动辊和第二活动辊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均与清洁部传动连接;

第一弹性组件弹性连接于第一活动辊和第二活动辊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与壳体连接且在径向方向上设于第一活动辊和第二活动辊之间,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用于积蓄第一张紧力;

第一弹性件连接于第一辊和固定杆之间,第二弹性件连接于固定杆与第二活动辊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包括至少两个,全部第一弹性件和全部第二弹性件均沿第一辊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支撑件设于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地刷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辊体相对壳体转动,第一辊体通过清洁部带动第二辊体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辊体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在第一方向上与壳体活动连接;

地刷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沿第一方向连接于壳体与转动轴之间;

张紧状态下,第二弹性组件积蓄驱动第二辊体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清洁部外移动的第二张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在第一方向上,第三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转动轴的一侧与壳体上,第四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转动轴的另一侧与壳体上;

并且,在第一方向上,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共同作用向转动轴施加向清洁部外移动的第二张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调节槽,转动轴穿设于调节槽内;

第三弹性件连接于转动轴与调节槽的第一槽壁之间,第四弹性件连接与转动轴与调节槽的第二槽壁之间,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身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地刷组件,地刷组件通过壳体与机身连接。

上述地刷组件,清洁组件形成履带式清洁方式,通过驱动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中的一者主动转动,即可实现清洁部带动第一辊体和第二辊体中的另一者的从动转动,从而通过清洁部实现对地面的高效连续清洁。并且,在清洁部内部设置有支撑件,在清洁部清洁地面转动的同时,活动辊相对清洁部产生自转,当长时间使用清洁组件产生松弛现象时,第一弹性组件能够自主释放第一张紧力从而沿第一辊体的径向方向向外运动从而对清洁部进行张紧,使得清洁部时刻保持张紧状态,消除或减少由清洁部松弛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提供的地刷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提供的地刷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提供的地刷组件的第一视角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提供的地刷组件的第二视角局部平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0、清洁设备;100、地刷组件;10、壳体;11、调节槽;20、清洁组件;21、第一辊体;22、第二辊体;221、转动轴;23、清洁部;231、清洁面;30、支撑件;31、架体;311、固定杆;32、活动辊;321、第一活动辊;322、第二活动辊;33、第一弹性组件;331、第一弹性件;332、第二弹性件;40、第二弹性组件;41、第三弹性件;42、第四弹性件;200、机身;L1、轴向方向;L2、第一方向;L3、径向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1000,包括地刷组件100及机身200,机身200的一侧与地刷组件100连接,另一端形成手柄方便用于操作机身200,从而通过地刷组件100实现对地面的清洁。

具体地,参阅图2至图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刷组件100,包括壳体10、清洁组件20、支撑件30,地刷组件100通过壳体10与清洁设备1000的机身200连接。清洁组件20设于壳体10内,清洁组件20包括第一辊体21、第二辊体22及清洁部23,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沿第一方向L2间隔设置且均与壳体10转动连接,清洁布套设于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外,且第一辊体21、第二辊体22和清洁部23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传动结构,通过驱动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中的一者主动转动,即可实现清洁部23带动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中的另一者的从动转动,从而通过清洁部23实现对地面的连续高效清洁。

第一辊体21、第二辊体22和清洁部23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传动结构的动力来源,可以是第一辊体21为主动辊,或第二辊体22为主动辊。即例如可以是由一个驱动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辊体21上,然后通过第一辊体21、第二辊体22和清洁部23三者之间的传动,来实现三者的同时转动,从而实现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之间的一个面区域的清洁部23是可以和待清洁物形成接触并移动的,从而实现清洁的效果。当然也可以由驱动部先驱动第二辊体22,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支撑件30设于清洁部23内,支撑件30包括活动辊32及第一弹性组件33,活动辊32与壳体10活动连接且与清洁部23传动连接,第一弹性组件33的一端与活动辊32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0连接,其中,清洁部23具有张紧状态,张紧状态下,第一弹性组件33积蓄用于驱动活动辊32沿第一辊体21的径向方向L3向清洁部23外移动的第一张紧力,第一方向L2与径向方向L3相交设置。

活动辊32能够在清洁部23转动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时候产生自转,即在活动辊32的轴向方向L1上,活动辊32与壳体10可转动连接。在活动辊32的径向方向L3上,活动辊32通过第一弹性组件33与壳体10活动连接。当长时间使用清洁组件20产生清洁部23松弛现象时,第一弹性组件33能够自主释放第一张紧力从而沿第一辊体21的径向方向L3向外推动活动辊32,对清洁部23进行张紧,使得清洁部23时刻保持张紧状态,消除或减少由清洁部23松弛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现象。

具体地,第一张紧力是通过活动辊32从清洁部23的内部向清洁部23施加的,当清洁部23产生松弛,则会存在至少部分区域未张紧,此时活动辊32从清洁部23的内部向清洁部23的外部运动,将未张紧的多余区域的清洁部23撑开,以保证清洁部23的张紧。

进一步地,清洁部23可以是环状皮带、环状履带等结构,清洁部23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清洁部23背向容纳空间的表面植有或胶粘有绒毛以形成清洁面231,清洁面231用于滚动清洁地面。清洁部23的内表面为平面或带有齿,若清洁部23的内表面带有齿,则相应的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也需要带有齿,从而保证良好的传动。活动辊32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亦可以通过齿轮方式与清洁部23传动啮合,本申请在此不受限制。可以理解地,当采用齿轮啮合方式,若清洁部23产生松弛,则清洁部23转动的时候会产生跳齿等不稳定现象,导致地刷组件100出现抖动和抖动声响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部23具有非张紧状态,第一弹性组件33释放第一张紧力以将清洁部23从非张紧状态切换至张紧状态。在地刷组件100对地面进行清洁的时候,需要始终保持清洁部23处于张紧状态,以保证清洁面231平整地对地面进行清洁。

在长期使用之后,清洁部23产生老化或者错位等情况下,清洁部23处于非张紧状态,存在一定长度的多余的清洁部23,使得活动辊32和清洁部23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此时第一弹性组件33释放第一张紧力以将活动辊32向靠近清洁部23的一侧移动直至与清洁部23完全抵接并将多余长度的清洁部23撑开,从而将清洁部23切换回张紧状态。

可以理解地,在清洁部23处于张紧状态,由于清洁部23箍设于浮动辊、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的外周,清洁部23向浮动辊施加的作用力与第一弹性组件33积蓄的第一张紧力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4及图5,活动辊32包括与壳体10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沿径向方向L3间隔设置且均与清洁部23传动连接,第一弹性组件33弹性连接于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之间。

具体地,在径向方向L3上,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与清洁部23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传动啮合,且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与壳体10活动连接。第一弹性组件33弹性积蓄的第一张紧力会作用于第一活动辊32上和第二活动辊32上,使得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沿径向方向L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两侧同时撑开清洁部23,以进一步地保证能够将清洁部23快速切换为张紧状态。

可以理解地,在清洁部23处于张紧状态下进行地面清洁的时候,第一活动辊32、第二活动辊32及清洁部23之间只产生传动转动,而不会产生径向方向L3上的相对运动,此时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在清洁部23的传动下,同步相对壳体10转动。在清洁部23处于非张紧状态下,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同步沿径向方向L3向外移动,以撑开清洁部23,使其恢复至张紧状态。

进一步地,参阅图4及图5,支撑件30还包括固定杆311,固定杆311纵长方向的两端与壳体10固定连接,即固定杆311与壳体1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

具体地,在径向方向L3上,固定杆311设于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之间,第一弹性组件33包括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第一弹性件331连接于第一辊和固定杆311之间,第二弹性件332连接于固定杆311与第二活动辊32之间。并且,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均用于积蓄第一张紧力,第一弹性件331积蓄的第一张紧力作用于第一活动辊32上并用于驱动第一活动辊32从清洁部23的内部向外部移动撑开清洁部23,第二弹性件332积蓄的第一张紧力作用于第二活动辊32上并用于驱动第二活动辊32从清洁部23的内部向外部移动撑开清洁部23。

如此,通过固定杆311的设置,对清洁部23进行了分区,径向方向L3上的相对两侧的清洁部23的局部,分别由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单独控制,对产生松弛的清洁部23进行针对性作用,从而避免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同步运动造成对非松弛部位的张紧操作,以保证清洁面231的平整。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及图3,沿第一方向L2,支撑件30设于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之间,清洁部23的两端与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传动啮合,从而保证第一辊体21、第二辊体22和清洁部23三者之间的传动关系,以对地面进行清洁。同时,将支撑件30设置于清洁部23内部容置空间的中间部位,从而从清洁部23在第一方向L2上的中间位置进行撑开,以保证张紧效果。

具体地,将支撑件30设置于清洁部23内部容置空间的中间部位,并设定第一活动辊32和第二活动辊32沿径向方向L3可运动,能够从清洁部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表面和下表面是以地面底部为基准)对清洁部23进行张紧撑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3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332包括至少两个,全部第一弹性件331和全部第二弹性件332均沿第一辊体21的轴向间隔设置。

如此,当清洁部23产生松弛,可以从第一辊体21的轴向上的各个不同位置,对清洁部23施加第一张紧力,以保证对清洁部23的各个部位实现快速均匀的张紧。

优选地,参阅图4,可以在第一辊体21的轴向方向L1上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并且在轴向方向L1上的中间位置,也分别设置第一弹性件331和第二弹性件332,如此,在第一辊体21的轴向上,从至少三个位置施加第一张紧力,使得作用效果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辊体21和第二辊体22中任一者都可以作为主动轮,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将第一辊体21设置在靠近机身200的一侧,地刷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壳体10靠近机身200的一侧内部方便布置,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辊体21相对壳体10转动,第一辊体21通过清洁部23带动第二辊体22转动,此时第二辊体22形成从动轮,清洁部23将传统的单个辊体的线接触改进为本申请的清洁面231接触,清洁效率大大提升。

进一步地,作为主动轮的第一辊体21与壳体10之间为固定的转动连接,不能产生其他方向上的运动,以保证传动效果。参阅图2及图6,作为从动轮的第二辊体22包括转动轴221,转动轴221与壳体10转动连接且在第一方向L2上与壳体10活动连接,地刷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40,第二弹性组件40沿第一方向L2连接于壳体10与转动轴221之间。张紧状态下,第二弹性组件40积蓄驱动第二辊体22沿第一方向L2移动的第二张紧力。

第二弹性组件40和支撑件30形成双重张紧作用对清洁部23实现张紧,支撑件30直接作用于清洁部23的内表面将其向外撑开以实现张紧,第二弹性组件40作用于从动轮的第二辊体22,通过第二辊体22作用于清洁部23的内表面将其向外撑开以实现张紧。

可以理解地,若将地刷组件100放置在地面上,可以将径向方向L3定义为重力方向,第一方向L2定义为水平方向,若地刷组件100处于非张紧状态时,将地刷组件100拿起,支撑件30和第二弹性组件40便可自动作用,张紧清洁部23。

具体地,支撑件30和第二弹性组件40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择一选择设置,均可实现对清洁部23的张紧效果,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第二弹性组件40包括第三弹性件41和第四弹性件42,在第一方向L2上,第三弹性件41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转动轴221的一侧与壳体10上,第四弹性件4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转动轴221的另一侧与壳体10上。并且,在第一方向L2上,第三弹性件41和第四弹性件42共同作用向转动轴221施加向清洁部23外移动的第二张紧力。

具体地,第三弹性件41设于第四弹性件42和第二辊体22背离第一辊体21的一侧表面之间,第四弹性件42提供的弹性力大于第三弹性件41的弹性力。

在张紧状态下,第三弹性件41提供的弹性力与清洁部23向第二辊体22施加的箍设作用力之和,与第四弹性件42提供的弹性力相等且方向相反,以保持清洁部23的平衡稳定。当清洁部23产生松弛,即清洁部23与第二辊体22背离第一辊体21的一侧表面产生间隙之后,此时清洁部23向第二辊体22施加的箍设作用力取消或减小,第四弹性件42提供的弹性力大于第三弹性件41提供的弹性力,第四弹性件42和第三弹性件41之间的弹力差形成第二张紧力,从而向外推动第二辊体22,以将第二辊体22与清洁部23重新实现传动连接,张紧清洁部23。

当然地,也可以在第一方向L2上单独设置第五弹性件连接于第二辊体22的一侧与壳体10之间(图中未示出),此时清洁部23与第二辊体22背离第五弹性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在张紧状态下,第五弹性件提供的第二张紧力与清洁部23向第二辊体22施加的箍设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清洁部23产生松弛,即清洁部23与第二辊体22背离第一辊体21的一侧表面产生间隙之后,此时清洁部23向第二辊体22施加的箍设作用力取消或减小,第五弹性件提供的第二张紧力向外推动第二辊体22,以将第二辊体22与清洁部23重新实现传动连接,张紧清洁部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壳体10还包括调节槽11,转动轴221穿设于调节槽11内,第三弹性件41连接于转动轴221与调节槽11的第一槽壁之间;第四弹性件42连接与转动轴221与调节槽11的第二槽壁之间,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沿第一方向L2间隔设置。

张紧状态下,第三弹性件41和第四弹性件42分别被压缩于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上,非张紧状态下,弹力释放,第四弹性件42驱动转动轴221带动第二辊体22向靠近第三弹性件41的一侧移动,此时第四弹性件42的压缩量减小,第三弹性件41的压缩量增大。

本申请提供的清洁设备1000及地刷组件100,在清洁部23清洁地面转动的同时,活动辊32相对清洁部23产生自转,当长时间使用清洁组件20产生松弛现象时,第一弹性组件33能够自主释放第二张紧力从而沿第一辊体21的径向方向L3对清洁部23进行张紧,第二弹性组件40能够自主释放第二张紧力从而从而沿第一方向L2使得作为从动轮的第二辊体22向外对清洁部23进行张紧,保证清洁部23时刻保持张紧状态,消除或减少由清洁部23松弛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现象。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