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孤独症儿童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不开口说话,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接触新鲜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较弱等等,孤独症儿童相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一般2-7岁是最佳的治疗康复时间,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阻止孤独症症状的形成,孤独症的病因不明,药物疗效不明显,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现阶段,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包括体能上的康复训练,以保证孤独症儿童的体能健康。

然而,现有的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体能训练装置与常规的体能训练装置基本相同,不能长时间吸引孤独症儿童使其进行训练,导致训练时间不长就会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体能训练装置与常规的体能训练装置基本相同,不能长时间吸引孤独症儿童使其进行训练,导致训练时间不长就会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包括:

底座,内部为中空结构;

训练箱体,设置在底座上部,上部靠近前端的位置向上凸起使训练箱体内部形成手臂训练腔;

第一驱动轴,横向水平设置在手臂训练腔内部,两端分别穿过手臂训练腔内壁后位于训练箱体外部,两端分别连接有手臂训练组件;

第二驱动轴,横向设置在训练箱体的内部,位于第一驱动轴下部的位置,两端分别穿过训练箱体内壁后位于训练箱体外部,两端分别连接有腿部训练组件;

第一传动杆,竖直设置在底座上部,位置靠近训练箱体的前端,下端穿过底座上部后位于底座内部且与底座的底部转动连接;

转盘,水平设置在第一传动杆的上端;

多个吸引柱,竖直设置在转盘下部,围绕第一传动杆均匀设置,侧面用于粘贴图画以吸引孤独症儿童,上端分别与转盘连接;

同步训练吸引组件,设置在底座内部与训练箱体内部,分别与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传动杆连接,用于在手臂与腿部的训练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手臂训练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竖直设置在第一驱动轴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一驱动轴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驱动轴的端部连接,两个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把手的一端,把手水平设置。

其中腿部训练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竖直设置在第二驱动轴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二连杆的上端与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连接,两个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脚踏板的一侧,脚踏板水平设置。

其中脚踏板设置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脚踏板靠近第二连杆的一侧与相对的另一侧连接。

其中同步训练吸引组件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驱动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齿链连接,训练箱体内部靠近第二驱动轴的位置竖直设置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上端与训练箱体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下端穿过训练箱体底部与底座上部后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的底部,第二驱动轴靠近第二传动杆的位置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传动杆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套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杆上位于底座内部的位置套设有第三齿轮,第一传动杆靠近第三齿轮的位置套设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

其中每一个吸引柱为多棱柱形,每一个吸引柱的多个侧面分别用于粘贴图画,每一个吸引柱的上端与转盘之间竖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下端与吸引柱转动连接,转轴的上端与转盘连接,第一传动杆与多个吸引柱之间设置有自转组件,自转组件分别与多个吸引柱连接,自转组件用于在多个吸引柱围绕第一传动杆公转的同时分别带动多个吸引柱自转。

其中自转组件包括外齿环,外齿环套设在第一传动杆上靠近多个吸引柱下端的位置,外齿环与底座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围绕第一传动杆均匀设置,每一个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齿环与底座上,每一个吸引柱的下端水平设置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外齿环啮合连接。

其中转轴的上端与转盘可拆卸连接,多个吸引柱的质量各不相同。

其中训练箱体上部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坐垫。

本发明的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通过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传动杆、转盘、多个吸引柱与同步训练吸引组件的配合设置,使孤独症儿童在手臂与腿部训练的同时带动多个吸引柱转动,使孤独症儿童被转动中的多个吸引柱侧面的图画吸引,增加孤独症儿童训练的时间,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第二,通过吸引柱的多棱柱与自转组件的配合设置,使多个吸引柱围绕第一传动杆公转的同时分别带动多个吸引柱自转,从而使每一个吸引柱的多个侧面的不同图画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展示,进一步吸引孤独症儿童,提高训练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加训练的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

第三,通过固定带的设置,使孤独症儿童双脚踩在脚踏板上时对孤独症儿童双脚被束缚,避免孤独症儿童的双脚从脚踏板上滑落,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坐垫的设置,使孤独症儿童坐在其上训练更加舒适;

第四,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训练箱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底座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齿轮与外齿环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训练箱体;201、手臂训练腔;3、坐垫;4、第一驱动轴;5、第二驱动轴;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把手;9、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齿链;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五齿轮;19、外齿环;20、转盘;21、吸引柱;22、转轴;23、支撑杆;24、脚踏板;25、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内部为中空结构,底座1上部设置有训练箱体2,训练箱体2的上部靠近前端的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手臂训练腔201,手臂训练腔201内部横向水平设置有第一驱动轴4,第一驱动轴4的两端分别穿过手臂训练腔201内壁后位于训练箱体2外部,第一驱动轴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手臂训练组件,手臂训练组件用于对孤独症儿童的手臂进行训练,训练箱体2的内部位于第一驱动轴4下部的位置横向设置有第二驱动轴5,第二驱动轴5的两端分别穿过训练箱体2内壁后位于训练箱体2外部,第二驱动轴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腿部训练组件,腿部训练组件用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腿部进行训练,底座1上部靠近训练箱体2的前端的位置竖直设置有第一传动杆9,第一传动杆9的下端穿过底座1上部后位于底座1内部且与底座1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9的上端水平设置转盘20,第一传动杆9的上端与转盘20下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转盘20下部竖直设置有多个吸引柱21,多个吸引柱21围绕第一传动杆9均匀设置,每一个吸引柱21的侧面用于粘贴图画以吸引孤独症儿童,每一个吸引柱21的上端分别与转盘20连接,底座1内部与训练箱体2内部设置有同步训练吸引组件,同步训练吸引组件分别与第一驱动轴4、第二驱动轴5、第一传动杆9连接,同步训练吸引组件用于通过手臂与腿部的训练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9转动,第一传动杆9通过转盘20带动多个吸引柱21转动,从而使孤独症儿童在手臂与腿部训练的同时被转动中的多个吸引柱21侧面的图画吸引,增加孤独症儿童训练的时间,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手臂训练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杆6,两个第一连杆6竖直设置在第一驱动轴4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一连杆6的上端与第一驱动轴4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第一连杆6的下端与第一驱动轴4的端部连接,两个第一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把手8的一端,把手8水平设置,孤独症儿童通过双手握住两个把手8,通过两个第一连杆6带动第一驱动轴4,对孤独症儿童的双臂进行训练。

腿部训练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连杆7,两个第二连杆7竖直设置在第二驱动轴5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二连杆7的上端与第二驱动轴5的端部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杆7的下端与第二驱动轴5的端部连接,两个第二连杆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脚踏板24的一侧,脚踏板24水平设置,孤独症儿童双脚踩在两个脚踏板24上,通过两个第二连杆7带动第二驱动轴5转动,对孤独症儿童的双腿进行训练。

脚踏板24设置有固定带25,固定带25的两端分别与脚踏板24靠近第二连杆7的一侧与相对的另一侧连接,在孤独症儿童双脚踩在脚踏板24上时对孤独症儿童双脚进行束缚,避免孤独症儿童的双脚从脚踏板24上滑落。

如图2-4所示,同步训练吸引组件包括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第一齿轮11套设在第一驱动轴4上,第二齿轮12套设在第二驱动轴5上,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通过齿链15连接,通过齿链15使第一齿轮11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2连接,也可使第二齿轮12带动第一齿轮11连接,从而使孤独症儿童的双臂与双腿同步运动,也可双臂带动双腿或者双腿带动双臂运动,训练箱体2内部靠近第二驱动轴5的位置竖直设置有第二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0的上端与训练箱体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0的下端穿过训练箱体2底部与底座1上部后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第二驱动轴5靠近第二传动杆10的位置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6,第二传动杆10靠近第一锥齿轮16的位置套设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轮16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杆10上位于底座1内部的位置套设有第三齿轮13,第一传动杆9靠近第三齿轮13的位置套设有第四齿轮14,第四齿轮14与第三齿轮13啮合连接,当孤独症儿童进行双臂与双腿训练时,第二驱动轴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通过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二传动杆10转动,第二传动杆10通过第三齿轮13带动第四齿轮14转动,第四齿轮14带动第一传动杆9转动,第一传动杆9通过转盘20带动多个吸引柱21转动,使多个吸引柱21侧面的图画不断在孤独症儿童的眼前进行展示,吸引孤独症儿童的目光,从而增加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时间。

如图2、5所示,每一个吸引柱21为多棱柱形,每一个吸引柱21的多个侧面分别用于粘贴图画,每一个吸引柱21的上端与转盘20之间竖直设置有转轴22,转轴22的下端与吸引柱21转动连接,转轴22的上端与转盘20连接,第一传动杆9与多个吸引柱21之间设置有自转组件,自转组件分别与多个吸引柱21连接,自转组件用于在多个吸引柱21围绕第一传动杆9公转的同时分别带动多个吸引柱21自转,从而使每一个吸引柱21的多个侧面的不同图画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展示,进一步吸引孤独症儿童,提高训练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加训练的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

自转组件包括外齿环19,外齿环19套设在第一传动杆9上靠近多个吸引柱21下端的位置,第一传动杆9位于外齿环19的内圈中心处,不影响第一传动杆9的转动,外齿环19与底座1之间竖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3,支撑杆23围绕第一传动杆9均匀设置,每一个支撑杆2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齿环19与底座1上,每一个吸引柱21的下端水平设置有第五齿轮18,第五齿轮18与外齿环19啮合连接,当多个吸引柱21围绕第一传动杆9转动时,带动对应的第五齿轮18围绕外齿环19转动,使第五齿轮18进行自转,第五齿轮18带动对应的吸引柱21转动。

转轴20的上端与转盘20可拆卸连接,多个吸引柱21的质量各不相同,通过更换不同质量的吸引柱21,增加转盘20转动时的质量,从而增加转动阻力,增大训练难度,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力量,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孤独症儿童。

训练箱体2上部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坐垫3,便于孤独症儿童坐在其上进行训练,使训练更加舒适。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孤独症儿童坐在坐垫3上,然后双手握住两个把手8,双脚踩在两个脚踏板24上,通过对应的固定带25对对孤独症儿童双脚进行束缚,并选择合适重量的多个吸引柱21,然后使孤独症儿童双手用力转动两个把手8,通过两个第一连杆6带动第一驱动轴4,对孤独症儿童的双臂进行训练,同时通过第一驱动轴4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通过齿链15带动第二齿轮12转动,第二齿轮12带动第二驱动轴5转动,第二驱动轴5转动与孤独症儿童的双脚配合,对孤独症儿童的双腿进行训练,同时,当孤独症儿童进行双臂与双腿训练时,第二驱动轴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第一锥齿轮16通过第二锥齿轮17带动第二传动杆10转动,第二传动杆10通过第三齿轮13带动第四齿轮14转动,第四齿轮14带动第一传动杆9转动,第一传动杆9通过转盘20带动多个吸引柱21转动,使多个吸引柱21侧面的图画不断在孤独症儿童的眼前进行展示,吸引孤独症儿童的目光,当多个吸引柱21围绕第一传动杆9转动时,带动对应的第五齿轮18围绕外齿环19转动,使第五齿轮18进行自转,第五齿轮18带动对应的吸引柱21转动,进一步吸引孤独症儿童,提高训练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加训练的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康复体能训练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通过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第一传动杆、转盘、多个吸引柱与同步训练吸引组件的配合设置,使孤独症儿童在手臂与腿部训练的同时带动多个吸引柱转动,使孤独症儿童被转动中的多个吸引柱侧面的图画吸引,增加孤独症儿童训练的时间,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第二,通过吸引柱的多棱柱与自转组件的配合设置,使多个吸引柱围绕第一传动杆公转的同时分别带动多个吸引柱自转,从而使每一个吸引柱的多个侧面的不同图画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展示,进一步吸引孤独症儿童,提高训练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加训练的时间,提高训练的效果;

第三,通过手臂训练组件与腿部训练组件的配合设置,使手脚能够配合进行训练,提高独症儿童的身体协调性;

第四,通过转轴与转盘的可拆卸连接与多个吸引柱的不同质量设置,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质量的吸引柱,增加转盘转动时的阻力,增大训练难度,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力量,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孤独症儿童,适用范围广;

第四,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