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7-23 01:35:12


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静电喷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静电喷涂是一种常见的涂装技术,通常用于涂装金属、塑料和其他表面,这种技术利用静电原理,将涂料粉末通过喷枪喷射到被涂物体表面,然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持久的涂层。

反向电极调节指调节电极的极性,这可以改变涂料粒子和被涂物之间的吸引或排斥关系,静电喷涂通过电机调节设备调节电极的极性,可以控制涂料粒子的行为,使其更均匀地附着在被涂物表面,可以实现更好的涂装效果。

如公告号为CN202591001U的专利,公开了指一种静电粉末喷涂反电极装置,通过工件背面的静电发生器产生高压正电位,经电极针进行尖端放电,形成正电位电场,对带负电粉末颗粒的吸引力大于零电位的工件,从而使边缘的粉末的路径改变,不再吸附在工件背面而是吸附到外层绝缘板上,使得背面膜厚中心与四周均匀。

虽然上述装置实现了电极的调节,但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喷涂枪不断喷出粉末吸附在绝缘板上,绝缘板上吸附的粉末逐渐增多并形成粉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堆积的粉层将逐渐变厚,到达一定程度时,粉层将覆盖绝缘板,此时具备正电位电场的绝缘板由于被粉层覆盖,其电场对粉末粒子的影响减弱,继续喷涂而来的粉末较少吸附在绝缘板上,其余部分掉落或者吸附在工件上,绝缘板的效能降低,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解决了绝缘板上的粉末得不到清理,绝缘板效能降低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包括钢架,及设置在所述钢架一侧的喷涂组件,该喷涂组件具有一用于对工件进行喷涂的喷涂枪;钩持组件,该钩持组件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钩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钢架上用于连接工件的至少两组挂钩件;电极板,该电极板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电极板上开设有用于导电的导电区;反向电极组,该反向电极组设置在所述钢架上,所述反向电极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钢架上的驱动电机;上压辊,该上压辊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上压辊位于所述电极板上方;下压辊,该下压辊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下方,所述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通过皮带进行连接;电极膜,该电极膜设置在所述上压辊以及所述下压辊的表面,所述电极膜与所述导电区相贴合;电极针,该电极针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极膜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膜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辊的下方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压辊下方的毛刮,所述毛刮靠近所述电极膜的一侧设置有刮除部,所述刮除部与所述电极膜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毛刮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为空中设置并形成粉末回收腔,所述回收箱上设置有收集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毛刮远离所述电极膜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侧与所述钢架活动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相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钢架上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相对应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分为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处滑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二端处安装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磁性相吸。

进一步的,所述喷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钢架一侧的地轨,所述地轨上滑动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喷涂枪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地轨的一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上压辊、下压辊以及电极膜,将电极板与电极膜接触,通过电极板对电极膜进行导电,粉末吸附在电极膜上,并随着电极膜的不断运动,将其表面附着的粉末抖出,达到自适应清理粉末的目的,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也不会影响到电极膜的吸附效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申请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静电喷涂反相电极调节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除电极膜结构后侧视图;

图3为图2中去除喷涂组件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电极板结构局部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钢架;2、喷涂组件;21、地轨;22、支座;23、喷涂枪;3、钩持组件;31、横杠;32、挂钩件;4、反向电极组;41、驱动电机;42、上压辊;43、下压辊;44、电极膜;5、电极板;51、导电区;6、回收箱;61、收集开口;7、清理组件;71、第一连杆;72、毛刮;73、第二连杆;74、竖板;75、第一电磁铁;76、第二电磁铁;8、针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主要阐述了静电喷涂反向电极调节设备的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具体的: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静电喷涂反向电极调节设备,包括钢架1,该钢架1由多组钢管焊接而成,该钢架1放置在地面上,主要对静电喷涂起到支撑作用,以使得静电喷涂保持稳定,在钢架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行静电喷涂的喷涂组件2;

喷涂组件2包括设置在钢架1一侧的地轨21,该地轨21安装于地面上,在地轨21上滑动安装有支座22,并且在支座2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该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地轨2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组件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当驱动组件启动后,适于带动支座22在地轨21上进行滑动;

在支座22上固定安装有喷涂枪23,该喷涂枪23即现有高压喷粉枪,在喷涂枪23对工件进行喷粉时,在喷涂枪23与工件之间形成负电荷场,经过负电荷场的粉末粒子将携带负电荷并吸附在零电荷的工件上,以实现粉末的静电喷涂,该喷涂枪2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钢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钩持组件3,该钩持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钢架1上的横杠31,在横杠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挂钩件32,该挂钩件32远离横杠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钩持工件的钩持部(图中未标出),该钩持部与喷涂枪23相对应,当喷涂枪23启动后,适于对钩持部上的工件进行静电喷涂作业;

在进行静电喷涂作业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工件依次通过钩持部钩持在钢架1的一侧,随后启动喷涂枪23对工件进行静电喷涂,同时可通过启动驱动组件来带动支座22滑动,进而带动喷涂枪23移动,以此调节喷涂的位置,对同批次的工件进行均匀喷涂;

在对工件的一面进行喷涂时,部分粉末会飘散到工件的背面并吸附在工件的背面上,而飘散至工件背面的粉末优先经过工件背面的边缘,从而在进行工件正面喷涂时,工件背面边缘吸附的粉末较多,在对工件的背面进行喷涂时,由于静电吸附的作用,工件背面的边缘以及工件正面的边缘将形成二次喷涂,由此会造成工件中心部分与边缘部分粉末厚度不一,在后续加工后工件的边缘将变得较为粗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2所示,在钢架1上靠近钩持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极板5,该电极板5靠近钩持部,当工件安装完成时,电极板5位于工件的背部,同时在电极板5上开设有导电区51,该导电区51包括开设在电极板5上的多组通孔(图中未标出),及设置在通孔内的电极针(图中未示出),当电极板5通电后,位于电极板5上的电极针释放出带正电荷的电离子形成正电场,对喷涂枪23喷出的带负电荷离子的粉末进行吸附;

从而当喷涂枪23在进行静电喷涂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极板5,电极针释放出正电场,由于电极针释放的正电场携带正电荷,而工件表面通常为零电荷,从而相较于工件,导电的电极板5吸附能力更强,进而当粉末飘散至工件背部时,大量的粉末将优先吸附于电极针上,如此以来,工件的边缘将不会积留过多飘散的粉末,以使得在对工件进行喷涂后,其正面以及背面的粉末能相对均匀;

在长时间的喷涂下,电极针上难免会吸附过多的粉末,而经过粉末覆盖的电极针,其吸附效能也会逐渐减小,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工件的正面进行喷涂时,飘散的粉末依然会吸附在工件背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极针的表面活动套设有针套8,该针套8的一侧设置有气动组件(图中未示出),该气动组件可以是气缸等电元器件,并且在启动组件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推杆(图中未标出),该推杆远离启动组件的一侧与针套8相接连接,当气动组件启动后,带动针套8在电极针的表面移动,将吸附在电极针表面的粉末推出,以减少电极针上堆积粉末的数量;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PLC控制系统,以配合各电元器件的交替使用,并且气动组件可通过PLC控制系统定时开启关闭,每隔一段时间后自启动对粉末进行推出,实现静电喷涂电极调节设备自动化作业。

实施例二:上述实施中通过在电极针表面套设针套8的方式并通过PLC控制系统配合使用定点对电极针进行清理,但在清理时,位于上方的电极针推出的粉末经自由落体下落时,有可能会掉落在下方电极针上,从而下方的电极针得不到较好的清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电极板5结构作出了改进,具体的:

如图1-图2所示,在钢架1上设置有反向电极组4,该反向电极组4包括固定安装在钢架1上驱动电机41,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上压辊42,该上压辊42远离驱动电机41的一侧与钢架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同时该上压辊42设置在电极板5的上方,并且在电极板5的下方设置有下压辊43,该下压辊43与上压辊42的同侧均设置有皮带轮(图中未示出),从而下压辊43与上压辊42可以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该下压辊43的两侧与钢架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从而当驱动电机41启动后,启动驱动电机41带动上压辊42进行旋转,并同步带动下压辊43进行旋转;

在上压辊42以及下压辊43的表面设置有电极膜44,该电极膜44为金属膜,具备导电性,同时该电极膜44贴合在上压辊42以及下压辊43的表面,并且与电极板5的导电区51相贴合,当上压辊42以及下压辊43旋转时,可带动电极膜44同步旋转,电极板5通电后,电极膜44同样处于导电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将电极针的安装方式修改为固定安装在电极膜44的表面,由此以来,当电极板5启动后,电极针同样具备导电性并释放出正电场,飘散而来的粉末吸附在电极针以及电极膜44上;

在进行静电喷涂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极板5以及驱动电机41,电极针释放出正电场环绕于电极膜44的表面,当喷涂枪23对工件喷涂时,飘散而来的粉末吸附在电极膜44上,并且驱动电机41带动上压辊42旋转以及同步带动下压辊43旋转,进而带动电极膜44同步旋转,电极针的高度位置适于进行替换,当电极针表面吸附较多粉末,并在电极膜44的带动旋转至下压辊43的下方时,由于重力作用以及电极膜44带动电极针处于运动状态,电极针上吸附力略差的粉末将抖离电极针,由此可控制电极针表面吸附粉末的数量;

然而仅通过自旋转的方式清理电极针上吸附的粉末,其效果往往是不够的,如图3-图4所示,在下压辊43的下方设置有清理组件7,该清理组件7包括设置在下压辊43下方的毛刮72,该毛刮72与电极膜44接触的一侧形成刮除部,该毛刮72远离刮除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71,该第一连杆71的两侧与钢架1活动连接,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该第一连杆71适于进行旋转;

同时该毛刮72由柔性材料制成,正常状态下,该毛刮72的刮除部与电极膜44的表面接触,在电极膜44旋转时,毛刮72与电极针接触,并且该电极针适于穿过毛刮72,不影响电极针的正常运动,当电极针穿过毛刮72时,其表面的粉末由毛刮72进行刮除,以对电极针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在电极膜44进行运动并吸附飘散的粉末的同时,其底部的电极针与毛刮72接触并穿过毛刮72,毛刮72将电极针表面的粉末刮除分离,以实现对电极针的清理,不会影响到电极针的吸附效能。

实施例三:上述实施例通过可运动的电极膜44以及毛刮72的配合使用,适于将电极针表面的粉末进行刮除,然而刮除的粉末自由落至钢架1底部,或者地面上,无法得到清理,容易造成粉末资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回收组件,具体的:

如图3-图4所示,在毛刮7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粉末的回收箱6,该回收箱6的底部与钢架1固定安装,该回收箱6内部为中空设置形成粉末回收腔,该粉末回收腔设置有朝着远离粉末回收腔方向倾斜的开口面,并将其定义为收集开口61,清理的粉末适于通过收集开口61进入粉末回收腔;

当毛刮72将粉末从电极针上刮除后,粉末自由下落至收集开口61处,并通过收集开口61落至粉末回收腔内,在长时间的静电喷涂下,粉末堆积回收箱6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收箱6的体积并不会过大,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定点清理,以避免粉末在回收箱6内堆积时间过长,影响粉末的质量;

继续参考图3-图4,在第一连杆71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对第一连杆71进行导向的第二连杆73,同时在钢架1上固定安装有竖板74,在竖板74相对应一侧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图中未示出),该移动槽分为高度位置较低的第一端,以及高度位置较高的第二端,其中在第一端处滑动安装有第一电磁铁75,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该第一电磁铁75适于从移动槽的第一端位置滑动至第二端位置,并且该第一电磁铁75与第二连杆73固定安装;

在移动槽的第二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铁76,该第二电磁铁76与第一电磁铁75磁性相吸,当第一电磁铁75与第二电磁铁76处于通电状态时,该第一电磁铁75适于从第一端位置滑动至第二端位置与第二电磁铁76相吸,当第一电磁铁75与第二电磁铁76处于失电状态时,由于重力原因,该第一电磁铁75回到第一端位置;

由于第一连杆71与钢架1为活动安装,而第二连杆73与第一连杆71为固定安装,并且第一电磁铁75与第二连杆73固定安装,从而在第一电磁铁75运动时,适于带动第二连杆73同步运动,第二连杆73带动第一连杆71运动,最终带动毛刮72的刮除部运动;

初始状态下,第一电磁铁75位于第一端位置,毛刮72的刮除部与电极膜44相接触,当第一电磁铁75与第二电磁铁76通电后,第一电磁铁75从第一端朝着第二端位置运动,与第二电磁铁76相吸,同时带动第一连杆71旋转,第一连杆71旋转带动毛刮72由初始位置向下旋转,毛刮72的刮除部与电极膜44分离,以此通过第一电磁铁75的失电或者得电来控制毛刮72与电极膜44接触或分离;

综上所述,未开始进行喷涂作业时,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磁铁75为失电状态,毛刮72与电极膜44分离,在进行喷涂作业时,电极膜44以及驱动电机41正常运作,飘散的粉末吸附在电极针上,喷涂作业结束时,驱动电机41继续运作,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磁铁75通电,带动毛刮72与电极膜44接触,对电极针表面的粉末进行刮除,在刮除结束后,控制第一电磁铁75与驱动电机41均关闭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未工作以及工作过程中,并未对电极针表面的粉末进行清理,而是在喷涂作业结束后,对粉末进行统一清理,该方式相较于在工作过程中持续通过毛刮72对电极针进行清理,其一可使得毛刮72持续与电极膜44接触时,并无粉末持续吸附,毛刮72的清理效率更高,其二是毛刮72与电极膜44的接触时间变短,可延迟毛刮72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清理组件7的耐用性。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主要阐述了电极板5其余一种使用方法的,具体的:

结合实施例二,电极膜44贴合于电极板5的表面,当电极板5通电后,电极膜44同样处于导电状态,并将电力传输于电极针,而电极针是释放出的电场主要由电极板5所决定;

在本实施中,将电极板5分为靠近工件的第一板(图中未示出)以及远离工件的第二板(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板为正电板,通电后,第一板的导电使得与第一板接触的电极膜44部分为正电,并且该部分上的电极针释放出的电离子为正电荷离子,形成正电场;

而第二板为负电板,在通电后,与第二板接触的电极膜44部分为负电,并且该部分上的电极针释放出的电离子为负电荷离子,形成负电场;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极板5通电后,使得电极膜44与电极针同样处于导电状态,位于第一板该侧的电极针释放的为正电场,位于第二板该侧的电极针释放的为负电场;

当驱动电机41启动后,驱动电机41带动上压辊42以及下压辊43旋转,进而带动电极膜44以及电极针不断旋转,电极针在旋转时,会周期性的从第一板位置移动至第二板位置再回到第一板,从而电极针释放出的电场根据电极膜44的移动同步变化为,释放正电场转变为释放负电场再释放正电场,并且不断循环;

综上所述,部分电极针位于靠近工件的位置时,该部分电极针位于第一板位置,释放出正电场对飘散的粉末进行吸附,在驱动电机41的带动下,初始位于第一板位置的电极针旋转至第二板位置,从而电极针由释放出正电场转变为释放负电场,与带负电荷的粉末相斥,以达到清理粉末的作用,并且配合毛刮72的使用,可达到更快清理粉末的目的;

在电极针由初始位于第一板位置的电极针移动至第二板位置时,初始位于第二板位置的电极针也移动至第一板位置,交替对粉末进行吸附,不影响对飘散的粉末进行吸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超大尺寸板状钢结构的静电喷涂设备及喷涂方法
  • 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电力电缆喷涂设备
  • 一种金属零件静电喷涂材料及其喷涂方法
  • 一种防静电铝材表面喷涂的喷涂装置
  • 一种具有反向电极的静电喷涂粉末回收设备
  • 一种可调节颜料喷射速度的小型静电式节能喷涂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66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