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板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家具生产中通常都是将板材进行裁切、打磨、喷漆以及组装等工艺制备得到。传统的板材的漆主要是溶剂型油漆,含有甲苯等致癌物质,因此现在环保健康的水性漆已经逐渐替代传统的油性漆。

现有申请号为201811298520.X的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性漆专用自动化辊涂涂装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双面除尘机、底漆涂布机、压平辊涂布机、隧道除湿机,并且在该方案中、底漆涂布机、压平辊涂布机、隧道除湿机可以设置多组,从而可以进行二次的辊涂和干燥,最后通过风冷却机出来后进行收料。

目前车间中也通常使用双面除尘机对板材进行除尘,使得后续的辊涂布的工艺中,减少粉尘在辊涂水性漆的过程中在板材表面造成缺陷的情况。现有申请号为201720023374.4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面除尘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转动安装有传送滚轮,通过传送滚轮带动板材运动,工作台上还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转动安装有上毛刷滚轮和下毛刷滚轮,从而对板材的上下表面的粉尘进行刮除,并且安装座上安装有吹风机和吸尘系统,通过将板材表面的粉尘吹起后,即可以通过吸尘装置将粉尘吸走。

而板材进入到安装座中,虽然上下表面能够通过毛刷滚轮进行清理,但是毛刷滚轮并不能够对板材的两侧处进行清理,板材两侧的粉尘没清理也可能会对后期的辊涂效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板材的除尘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

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除尘装置、辊涂装置、压辊装置以及烘干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板材的机体以及安装于机体上的除尘室,所述除尘室内安装有第一刷尘辊组和第二刷尘辊组,所述除尘室上安装有吹风组件和吸尘组件;

所述除尘室内于所述第一刷尘辊组和所述第二刷尘辊组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除尘室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沿进料方向转动的动力件;所述转动座的两侧具有容纳槽,板材在进料时能够进入到所述容纳槽中;

所述转动座为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容纳槽能够和所述转动座内腔相连通,所述除尘室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刷杆和第二刷杆,所述除尘室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刷杆和所述第二刷杆转动的驱动源;所述第一刷杆延伸于所述转动座内腔中;所述转动座上还安装有定位组件,当所述转动座带动板材转动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用于对容纳槽内的板材进行定位,且所述第一刷杆和所述第二刷杆能够分别对板材的两侧进行清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刷尘辊组和第二刷尘辊组对板材上下两侧进行清理,板材经过第一刷尘辊组清理后,进入到容纳槽中,转动座转动时,定位组件对板材进行定位,并且转动座在转动时,第一刷杆和第二刷杆能对板材的两侧进行清理,从而提高粉尘的清理效果,并且转动座转动能够将板材翻转,也能够提高板材的清理效果。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球铰接于转动座侧壁上的铰接杆、以及连接于铰接杆上的压辊,所述铰接杆上安装于复位件,当板材进入到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复位件驱动铰接杆呈水平状态,所述转动座上开设有和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让位槽,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触发件,当所述转动座开始转动时,所述触发件能够驱动所述铰接杆转动,使得所述压辊能够抵接于板材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发件驱动铰接杆运动,即可以带动压辊抵紧于板材表面上,从而对板材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铰接杆的外壁上的弹簧,所述铰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凸,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环凸,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以提供铰接杆回复至原位时的作用力。

可选的,所述触发件包括设置于除尘室内壁上的圆环,所述压辊的两端同轴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穿设过铰接杆并延伸于所述圆环的内腔中,所述圆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抵触条,所述抵触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和圆环的内壁相衔接;当所述转动座转动时,所述延伸杆能够受压于先接触的倾斜面上,从而带动压辊抵紧于板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杆抵触于倾斜面上从而带动铰接杆倾斜向下转动,进而带动压辊向下运动抵紧于板材,从而对板材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杆上,所述除尘室内安装有联动件,当所述转动座运动至板材的一侧靠近第二刷尘辊组的位置时,延伸杆和抵触条相脱离接触,所述延伸杆运动至所述联动件的位置,且所述联动件能够驱动延伸杆转动以带动板材向第二刷尘辊组靠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转动至靠近第二刷尘辊组靠近,压辊转动,从而使得板材从容纳槽中脱离出来,板材能够更容易进入到第二刷尘辊组中。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的外壁同轴安装有齿轮,所述联动件包括安装于除尘室内壁上的齿条,所述齿轮能够和齿条相啮合,且所述齿轮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座的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齿条相啮合,即可以驱动压辊转动,实现推动板材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压辊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板材的定位和推料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延伸杆为圆柱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磁性部能够将锯末中的磁性细沙吸出,搅拌部能够对锯末进行翻料,从而提高对磁性细沙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除尘装置;101、机体;102、除尘室;2、辊涂装置;3、压辊装置;4、烘干装置;5、第一刷尘辊组;6、第二刷尘辊组;7、吹风组件;8、吸尘组件;9、转动座;10、动力件;11、容纳槽;12、第一刷杆;13、第二刷杆;14、驱动源;15、定位组件;151、铰接杆;152、压辊;153、复位件;16、触发件;161、圆环;162、抵触条;163、倾斜面;17、让位槽;18、环凸;19、齿轮;20、齿条;21、延伸杆;22、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参照图1,生产线主要包括有依次安装的除尘装置1、辊涂装置2、压辊装置3以及烘干装置4,其中辊涂装置2、压辊装置3以及烘干装置4可以根据漆层的要求设置有多组,从而能够在板材22表面辊涂多层水性漆。辊涂装置2、压辊装置3以及烘干装置4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的设备进行布置,不是本身申请的重点,在此不多赘述。

参照图2和图3,除尘装置1安装于生产线的进料位置处,除尘装置1主要用于将板材22表面的粉尘以及一起毛刺等进行去除。除尘装置1包括机体101以及安装于机体101上的除尘室102,机体101通过辊运送等方式将板材22从除尘室102的一端送入,并经过除尘后从除尘室102的另一端送出,然后进入后续的装置中。除尘室102上安装有吹风组件7和吸尘组件8,吹风组件7位于靠近除尘室102进料的一侧,吸尘组件8位于靠近除尘室102出料的一侧。吹风组件7用于将除尘室102内的粉尘吹气,吹风组件7可以为吹风机,吹风机连接的吹风管连接于除尘室102中。吸尘组件8为抽风机,将除尘室102内的粉尘吸出。

除尘室102内还安装有第一刷尘辊组5和第二刷尘辊组6,第一刷尘辊组5和第二刷尘辊组6均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刷辊,刷辊的侧壁均匀分布有刷毛,且刷辊通过电机的方式驱动转动。板材22从上下两个刷辊之间通过时,刷辊即可以对板材22的上下两侧进行清理。

参照图3和图4,除尘室102内于第一刷尘辊组5和第二刷尘辊组6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座9,转动座9的两侧开设有容纳槽11,除尘室102的侧壁还安装有动力件10,动力件10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设过除尘室102侧壁并延伸于除尘室102内腔,并和转动座9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转动座9的转动。转动座9的转动方向为和板材22的进料方向相同,板材22经过第一刷尘辊组5后进入到容纳座中,动力件10驱动转动座9转动180度,然后板材22进入到第二刷尘辊组6中进行清理,接着即从除尘室102中出料。

转动座9为内部中空结构,且转动座9远离动力件10的一端为开口结构,除尘室10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刷杆12和第二刷杆13,第一刷杆12和第二刷杆13相互平行,第一刷杆12和第二刷杆13的侧壁也均匀分布有刷毛。除尘室102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刷杆12和第二刷杆13转动的驱动源14,驱动源14为分别和第一刷杆12和第二刷杆13连接的电机。其中,第一刷杆12延伸于转动座9的内腔中。

参照图4和图5,容纳槽11和转动座9的内腔均连通,转动座9上还安装有定位组件15,当板材22进入到容纳槽11中后,转动座9开设转动,定位组件15能够对板材22进行定位。并且当转动座9转动时,第一刷杆12和第二刷杆13能够对板材22的两侧进行清理,从而提高对板材22的清理效果。

定位组件15包括球铰接于转动座9侧壁上的铰接杆151,每个定位组件15中包括有两个铰接杆151,两个铰接杆151之间连接有压辊152。铰接杆151上安装有复位件153,容纳槽11呈水平状态时,复位件153也能够使得铰接杆151呈水平状态。复位件153为包括套设于铰接杆151外壁上的弹簧,铰接杆151的外壁上固定有环凸18,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环凸18上,另一端连接于转动座9的侧壁,在弹簧的作用下即可以提供铰接杆151呈水平状态下的作用力。转动座9上开设有让位槽17,让位槽17和容纳槽11相连通,让位槽17提供了压辊152和铰接杆151运动的空间。除尘室102内还安装有触发件16,当转动座9转动时,触发件16能够驱动铰接杆151向下转动,使得压辊152抵接于板材22上,从而实现对板材22的定位。

参照图4和图5,触发件16包括固定于除尘室102内壁上的圆环161,圆环161对称固定于除尘室102的内壁上。压辊152的两端同轴固定有延伸杆21,并且延伸杆21穿设过铰接杆151并延伸于相邻的圆环161内腔中。圆环161的内壁上固定有抵触条162,抵触条162和圆环161同轴设置。抵触条162的端部均设置有倾斜面163,板材22进入到容纳槽11中,然后转动座9开始转动时,延伸杆21的端部抵接于倾斜面163上,使得铰接杆151倾斜向下转动,进而带动压辊152抵紧于板材22的表面。压辊15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能够更好的抵接于板材22上。

进一步的,延伸杆21转动连接于铰接杆151上,并且延伸杆21和铰接杆151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需要克服摩擦力延伸杆21才能够进行转动,比如在延伸杆21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再转动穿设于铰接杆151上。抵触条162为光滑结构,延伸杆21在抵触条162上运动时,延伸杆21不能够发生转动。除尘室102内还安装有联动件,联动件用于驱动延伸杆21转动,从而带动压辊152转动。延伸杆21为圆柱形结构,延伸杆21的外壁上同轴固定有齿轮19,联动件为安装于除尘室102内壁上的齿条20,齿条20呈弧形结构,转动座9转动时,齿轮19能够和齿条20相啮合。以板材22进入到容纳槽11中为起始点,转动座9转动至靠近第二刷尘辊组6的位置时,延伸杆21和抵触条162脱离接触,然后转动座9继续转动,齿轮19再和齿条20相啮合。优选的,当转动座9转动150度后,齿轮19开设有齿条20相啮合,并且齿轮19的转动方向和板材22进料方向相同,从而驱动板材22从容纳槽11中滑出,更加有助于板材22进入到第二刷尘辊组6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性漆辊涂生产线的实施原理为:板材22进入到除尘室102中,第一刷尘辊组5先进行清理,然后板材22进入到转动座9的容纳槽11中,接着转动座9转动,延伸杆21受压于抵触条162的倾斜面163,带动铰接杆151向下转动,压辊152即可以抵接于板材22。当转动至预定角度后,延伸杆21和抵触条162脱离接触,然后齿轮19开始和齿条20啮合,压辊152转动即可以将板材22从容纳槽11中推出,接着进入生产线的后续工艺工位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86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