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就是利用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

市场上出现的台球杆呈现一定的锥度,为了保证手感和美观度大多需要在出厂以及日常使用后进行抛光,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打磨机进行定型打磨,打磨处台球杆的锥度,但是后续的抛光则多手工使用不同目数的砂纸反复替换进行摩擦抛光,或者辅助旋转设备,人为进行拿持砂纸打磨;上述方式人为参与过程长,更换不同目数的砂纸较为不便,导致打磨抛光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扩增的产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解决手工使用不同目数的砂纸反复替换进行摩擦抛光,或者辅助旋转设备,人为进行拿持砂纸打磨;上述方式人为参与过程长,更换不同目数的砂纸较为不便,导致打磨抛光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扩增的产量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一侧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设有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台,所述滑台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动作,所述抛光台上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另一侧安装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能够通过上下位移改变与工件接触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的夹持侧朝向抛光台,所述三爪卡盘背离抛光台的一侧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固定安装在滑台上的支撑架后与电机箱连接,所述电机箱内的驱动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抛光台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轮轴,两个所述转轴的顶部穿过通槽,且远离所述工作台的轮轴底部贯穿承托板后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承托板底部,所述轮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上套设有砂带,所述砂带与限位架之间的间距越远离工作台越小设置;

所述承托板底部安装有位移组件,两所述带轮之间的距离小于通槽的长度,以使所述位移组件驱动带轮和砂带在通槽内上下位移。

优选的,所述位移组件包括两个配合的斜块,两个斜块的斜面相贴合,其中一个斜块固定连接在承托板底部一侧,另外一个斜块的侧壁上与液压伸缩柱连接;液压伸缩柱上安装有排液阀,排液阀与控制箱电性连接。

所述液压伸缩柱与液压柱之间通过串联的液压管相连通,所述液压柱的底座固定在工作台远离抛光台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液压柱内的液压腔出口处安装有压力阀,所述液压柱内的液压腔进口处安装有单向补液阀,所述单向补液阀与供液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滑轨为电动滑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电动滑轨、液压柱、液压伸缩柱、驱动电机和步进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砂带从上至下分成多个砂条区域,砂条区域的目数从上之下逐渐递增。

优选的,所述通槽侧两侧壁上对称分布有除尘刷条,所述除尘刷条的刷毛均与砂带表面接触,以形成对通槽与砂带之间间隙的密闭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电动滑轨带动台球杆退出的动力,经过位移组件中的转化,使得砂带向上移动,从而改变砂带与台球杆的接触区域,形成了一定的循环替换,一方面可以减弱单一区域内的砂纸磨损程度,均衡磨损情况,提高砂带的利用率,减少砂带的更换次数,变相增强了对台球杆的抛光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电动滑轨带动滑台、台球杆进退的动作,转化成砂带上下移动的驱动力,强化了位移组件的联动作用,加强了机构之间的整体性联系,砂带位置调整更加协调便利。

2、本发明相比较实际生产中,还需要人为更换不同目数的砂纸抛光而言,将一个砂带上设置成不同区域的目数,在位移组件带动砂带升降的过程中,简单直接实现了砂带目数从上至下循序渐进的递增过程,达到了细化抛光的目的,省时省力,效率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3、本发明为了尽可能避免抛光时的木粉进入到通槽内,落在轮轴与承托板之间的转动间隙或者进入驱动电机内部,造成轮轴转动卡滞以及驱动电机散热不良的问题,本发明在通槽侧壁安装了除尘刷条,有效填充了通槽与砂带之间的缝隙,达到防止木粉进入通槽的目的,同时砂带持续的循环转动能够与除尘刷条上的刷毛相对运动,从而将正面摩擦过的砂带区域上附着的木粉进行去除,保持砂带的抛光效果,而砂带在上下位移的过程中也能够被刷毛被动擦拭,达到对砂带进一步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自动化抛光装置,

包括抛光台1,所述抛光台1一侧固定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两侧设有平行的滑轨3,所述滑轨3上滑动安装有滑台4,所述滑台4上安装有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用于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动作,所述抛光台1上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8,另一侧安装有抛光机构6,所述抛光机构6能够通过上下位移改变与工件接触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三爪卡盘51,所述三爪卡盘51的夹持侧朝向抛光台1,所述三爪卡盘51背离抛光台1的一侧固定有转轴52,所述转轴52穿过固定安装在滑台4上的支撑架53后与电机箱54连接,所述电机箱54内的驱动电机与转轴52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台1上开设有通槽7,所述抛光机构6包括承托板61,所述承托板61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轮轴62,两个所述转轴52的顶部穿过通槽7,且远离所述工作台2的轮轴62底部贯穿承托板61后与步进电机63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63固定安装在承托板61底部,所述轮轴62外侧固定连接有带轮64,所述带轮64上套设有砂带65,所述砂带65与限位架8之间的间距越远离工作台2越小设置;

所述承托板61底部安装有位移组件66,两所述带轮64之间的距离小于通槽7的长度,以使所述位移组件66驱动带轮64和砂带65在通槽7内上下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组件66包括两个配合的斜块661,两个斜块661的斜面相贴合,其中一个斜块661固定连接在承托板61底部一侧,另外一个斜块661的侧壁上与液压伸缩柱662连接;液压伸缩柱662上安装有排液阀663,排液阀663与控制箱9电性连接。

所述液压伸缩柱662与液压柱664之间通过串联的液压管相连通,所述液压柱664的底座固定在工作台2远离抛光台1的一侧侧壁上,所述液压柱664内的液压腔出口处安装有压力阀665,所述液压柱664内的液压腔进口处安装有单向补液阀666,所述单向补液阀666与供液源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3为电动滑轨3,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有控制箱9,所述控制箱9有电动滑轨3、液压柱664、液压伸缩柱662、驱动电机和步进电机63电性连接。

使用时,将台球杆粗端插入到三爪卡盘51上进行锁定,再通过控制箱9控制电机箱54和电动滑轨3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台球杆进行转动,同时电动滑轨3带动滑台4和台球杆向抛光台1一侧移动,限位架8和砂带65之间间距设置成与台球杆形状一致的锥度,将台球杆露出部位全部塞入到抛光机构6和限位架8之间,利用抛光机构6对台球杆进行打磨抛光,台球杆再退出动作,台球杆退出抛光台1时,滑台4越过初始位置,直至滑台4与后方的液压柱664的伸缩端接触,并挤压伸展状态的液压柱664收缩,液压柱664内液压腔的液油无法从单向补液阀666处排出,只能从压力阀665处单向排出,液油经液压管进入到下方的液压伸缩柱662内,使得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的液压伸缩柱662伸长一段距离,液压伸缩柱662伸长即推动相连的斜块661向左移动,该斜块661推动斜面接触的另一斜块661向上,承托板61、带轮64和砂带65均被动向上,使得砂带65露出的部分增多,其与台球杆下次进给抛光时接触的区域得到了更换;

而一旦液压柱664脱离滑台4的挤压状态,液油经过单向补液阀666处进行实时补充,当液压伸缩柱662伸长到极限状态下,此时控制箱9控制排液阀663打开,排出液压伸缩柱662内的液油,恢复到初始的收缩状态。

本发明只需要通过驱动滑台4重复往返几次,就能够将台球杆抛光完成,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在初始装夹台球杆需要人为操作,其余的全部自动化进行,尽可能剔除了人为参与的过程,免除了人为砂纸打磨抛光的过程,提高了台球杆抛光的效率和质量;

并且通过电动滑轨3带动台球杆退出的动力,经过位移组件66中的转化,使得砂带65向上移动,从而改变砂带65与台球杆的接触区域,形成了一定的循环替换,一方面可以减弱单一区域内的砂纸磨损程度,均衡磨损情况,提高砂带65的利用率,减少砂带65的更换次数,变相增强了对台球杆的抛光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电动滑轨3带动滑台4、台球杆进退的动作,转化成砂带65上下移动的驱动力,强化了位移组件66的联动作用,加强了机构之间的整体性联系,砂带65位置调整更加协调便利。

进一步地,所述砂带65从上至下分成多个砂条区域651,砂条区域的目数从上之下逐渐递增。相比较实际生产中,还需要人为更换不同目数的砂纸抛光而言,本发明将一个砂带65上设置成不同区域的目数,在位移组件66带动砂带65升降的过程中,简单直接实现了砂带65目数从上至下循序渐进的递增过程,达到了细化抛光的目的,省时省力,效率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7侧两侧壁上对称分布有除尘刷条10,所述除尘刷条10的刷毛均与砂带65表面接触,以形成对通槽7与砂带65之间间隙的密闭状态。

通槽7的设置,提供了砂带65上下移动的空间,方便了砂带65位置的改变动作,但是通槽7与砂带65之间会存在缝隙,而在抛光过程中木粉的产生不可避免,为了尽可能避免抛光时的木粉进入到通槽7内,落在轮轴62与承托板61之间的转动间隙或者进入驱动电机内部,造成轮轴62转动卡滞以及驱动电机散热不良的问题,本发明在通槽7侧壁安装了除尘刷条10,有效填充了通槽7与砂带65之间的缝隙,达到防止木粉进入通槽7的目的,同时砂带65持续的循环转动能够与除尘刷条10上的刷毛相对运动,从而将正面摩擦过的砂带65区域上附着的木粉进行去除,保持砂带65的抛光效果,而砂带65在上下位移的过程中也能够被刷毛被动擦拭,达到对砂带65进一步的清理效果。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 “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防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