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7:02


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柱形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而零部件主要由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制成,其形状各异,为了使零部件相互之间能够更好的适配,需要对其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抛光作业,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目前,在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打磨作业中,尤其涉及对柱形零部件表面的打磨,现有的打磨方式多为手动操作,而手动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工人长时间作业,极易造成手部抖动,从而直接影响到打磨精度,少部分虽由机械的方式进行打磨,保证的精度,但打磨时无法保证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大面积打磨,且在打磨时需要将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洗,避免其影响后续打磨工作,现提出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包括收集部件,所述收集部件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导向杆,且收集部件的顶部与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夹持部件,且导向杆的外表面与夹持部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收集部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打磨部件,且旋转杆的外表面与打磨部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部件,且导向杆的外表面与清洗部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清洗部件位于夹持部件的下方;

夹持部件,用于在导向杆上滑动,控制其放置位置,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夹持环,所述夹持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伸缩杆,且夹持环的内壁与伸缩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靠近夹持环轴心处的一端设置有接触板,且伸缩杆靠近夹持环轴心处的一端与接触板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接触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板,且接触板的两端与辅助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升降板,且夹持环的外表面与升降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夹持部件,可以将柱形零部件固定在收集部件顶部,随后利用夹持部件与柱形零部件之间的接触位置,进而控制柱形零部件的打磨区域,利用夹持部件下方设置的多个打磨部件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随后利用夹持部件上的接触板与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接触挤压,随后借助接触板两端对称设置的辅助板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辅助按压,进而保证了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的稳定性;

清洗部件,用于在导向杆上移动,控制其与打磨部件之间的距离,所述清洗部件包括传送环,所述传送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喷头,且传送环的内壁与喷头的外表面相接触,传送环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内壁与传送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环的外表面设置有注水管,且传送环的外表面与注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清洗部件,可以对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对其表面进行冲洗,进而避免打磨时金属颗粒附着在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而造成打磨带带动金属颗粒移动,导致金属颗粒对柱形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进而影响柱形零部件的正常使用,且清洗部件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利用滑动架控制传送环的高度,使得传送环位于柱形零部件打磨区域的上方,随后利用注水管外接水管,随后调整喷头的角度,使得喷头对柱形零部件对打磨区域进行降温处理,且在降温途中将打磨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刷;

所述传送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橡胶管,且传送环的内壁与橡胶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管远离传送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外表面与喷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喷头的外表面设置有贴合环,且喷头的外表面与贴合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贴合环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承力杆,且贴合环的外表面与承力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力杆远离贴合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盘,所述喷洒盘靠近传送环的一端与喷头的内壁相卡接;

通过设置喷洒盘,可以降低清洗部件喷头处喷出的水的冲击力,进而避免水源由于冲击力过大,导致冲击到柱形零部件后发生崩溅,最终导致大量水源无法回收到收集部件内,造成了浪费,且由于水源无法沿着柱形零部件向下滑落,导致柱形零部件上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残留在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而在打磨带的驱动下金属颗粒可能会对柱形零部件表面造成磨损,通过将喷洒盘卡接在喷头上,导致喷洒出的水压较小,不会出现严重崩溅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水源可以将柱形零部件表面的金属颗粒冲刷干净。

优选的,所述收集部件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环,且顶板的顶部与转动环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贴合板,且转动环的内壁与贴合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贴合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移盘,所述推移盘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盘,且推移盘的底部与过滤盘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盘的外表面与收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的内部设置有导向筒,且收集筒的内壁与导向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收集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内壁与收集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位于收集框的下方,所述过滤盘位于收集筒的内部,且过滤盘的顶部与收集框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通过设置收集部件,可以对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回收,进而将体积较大的金属颗粒回收后再利用,借助上方设置的清洗部件可以对柱形零部件进行冲洗,使得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保证温度不会升高,且借助清洗部件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冲洗,可以将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洗,使其回收到收集部件内,随后借助导向筒将水与金属颗粒的混合物沿着导向筒进入到收集筒内,随后在过滤盘的作用下将金属颗粒中较小颗粒随着水一同从排污管中排出,由于体积较小导致提取成本较大,利用过滤盘将金属颗粒中较大颗粒的存留,进而对其收集回收。

优选的,所述打磨部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套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主动杆,且传送带的内壁与主动杆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主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打磨带,且主动杆的外表面与打磨带的内壁相套接,所述打磨带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外框,且打磨带的外表面与外框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外框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架,且外框的外表面与调节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打磨部件,可以对柱形零部件进行打磨处理,利用调节架可以控制所连接的外框的位置,进而使得打磨部件可以根据柱形零部件的自身尺寸,控制打磨带的打磨区域,使得打磨带在进行工作时与柱形零部件表面相贴合,利用外框控制打磨带的打磨区域,随后利用传动杆带动传动带驱动主动杆,进而使得打磨带对柱形零部件表面持续打磨,随后借助清洗部件对其表面进行冲洗。

优选的,所述调节架的数量为四个,且调节架的内壁与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框的内部设置有从动杆,且外框的内壁与从动杆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的外表面与打磨带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打磨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打磨部件位于清洗部件的下方,所述滑动架的数量为四个,且滑动架的内壁与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贴合板的数量为三个,且贴合板的底部与导向筒的顶部相贴合,所述伸缩杆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筒,且伸缩杆的内壁与弹性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筒靠近接触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筒,所述接触板的内部设置有贴合垫,且接触板的内壁与贴合垫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通过设置贴合垫,可以降低夹持部件对柱形零部件的摩擦程度,当夹持部件对柱形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时,首先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位置,使得伸缩杆靠近夹持环的一端设置的接触板开始与柱形零部件接触,随后利用接触板两端设置的辅助板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挤压,当接触板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时,由于接触板内侧设置有贴合垫,导致贴合垫与柱形零部件发生接触,使得柱形零部件与夹持部件之间的夹持越牢固,柱形零部件对贴合垫造成挤压,导致贴合垫挤压后发生变形,进而降低柱形零部件与接触板之间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收集部件,可以对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回收,进而将体积较大的金属颗粒回收后再利用,借助上方设置的清洗部件可以对柱形零部件进行冲洗,使得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保证温度不会升高,且借助清洗部件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冲洗,可以将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洗,使其回收到收集部件内,随后借助导向筒将水与金属颗粒的混合物沿着导向筒进入到收集筒内,随后在过滤盘的作用下将金属颗粒中较小颗粒随着水一同从排污管中排出,由于体积较小导致提取成本较大,利用过滤盘将金属颗粒中较大颗粒的存留,进而对其收集回收。

2.本发明通过设置打磨部件,可以对柱形零部件进行打磨处理,利用调节架可以控制所连接的外框的位置,进而使得打磨部件可以根据柱形零部件的自身尺寸,控制打磨带的打磨区域,使得打磨带在进行工作时与柱形零部件表面相贴合,利用外框控制打磨带的打磨区域,随后利用传动杆带动传动带驱动主动杆,进而使得打磨带对柱形零部件表面持续打磨,随后借助清洗部件对其表面进行冲洗。

3.本发明通过设置清洗部件,可以对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对其表面进行冲洗,进而避免打磨时金属颗粒附着在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而造成打磨带带动金属颗粒移动,导致金属颗粒对柱形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进而影响柱形零部件的正常使用,且清洗部件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利用滑动架控制传送环的高度,使得传送环位于柱形零部件打磨区域的上方,随后利用注水管外接水管,随后调整喷头的角度,使得喷头对柱形零部件对打磨区域进行降温处理,且在降温途中将打磨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刷。

4.本发明通过设置喷洒盘,可以降低清洗部件喷头处喷出的水的冲击力,进而避免水源由于冲击力过大,导致冲击到柱形零部件后发生崩溅,最终导致大量水源无法回收到收集部件内,造成了浪费,且由于水源无法沿着柱形零部件向下滑落,导致柱形零部件上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残留在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而在打磨带的驱动下金属颗粒可能会对柱形零部件表面造成磨损,通过将喷洒盘卡接在喷头上,导致喷洒出的水压较小,不会出现严重崩溅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水源可以将柱形零部件表面的金属颗粒冲刷干净。

5.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部件,可以将柱形零部件固定在收集部件顶部,随后利用夹持部件与柱形零部件之间的接触位置,进而控制柱形零部件的打磨区域,利用夹持部件下方设置的多个打磨部件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随后利用夹持部件上的接触板与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接触挤压,随后借助接触板两端对称设置的辅助板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辅助按压,进而保证了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的稳定性。

6.本发明通过设置贴合垫,可以降低夹持部件对柱形零部件的摩擦程度,当夹持部件对柱形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时,首先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位置,使得伸缩杆靠近夹持环的一端设置的接触板开始与柱形零部件接触,随后利用接触板两端设置的辅助板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挤压,当接触板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时,由于接触板内侧设置有贴合垫,导致贴合垫与柱形零部件发生接触,使得柱形零部件与夹持部件之间的夹持越牢固,柱形零部件对贴合垫造成挤压,导致贴合垫挤压后发生变形,进而降低柱形零部件与接触板之间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收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打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打磨部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清洗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夹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夹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8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部件;2、电机;3、打磨部件;4、旋转杆;5、导向杆;6、清洗部件;7、夹持部件;11、收集筒;12、推移盘;13、过滤盘;14、导向筒;15、顶板;16、贴合板;17、转动环;18、加固杆;19、收集框;20、排污管;31、传动杆;32、传送带;33、主动杆;34、打磨带;35、外框;36、调节架;37、从动杆;61、滑动架;62、传送环;63、注水管;64、喷头;65、橡胶管;66、贴合环;67、承力杆;68、喷洒盘;69、旋转筒;71、伸缩杆;72、辅助板;73、接触板;74、升降板;75、夹持环;76、弹性筒;77、滑动筒;78、贴合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包括收集部件1,收集部件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导向杆5,且收集部件1的顶部与导向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导向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夹持部件7,且导向杆5的外表面与夹持部件7的内壁滑动连接,收集部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4,旋转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打磨部件3,且旋转杆4的外表面与打磨部件3的内壁转动连接,导向杆5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部件6,且导向杆5的外表面与清洗部件6的内壁滑动连接,清洗部件6位于夹持部件7的下方;

当该种汽车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机床开始使用时,借助夹持部件7将柱形零部件进行夹持,随后利用电机2驱动旋转杆4,带动打磨部件3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且在打磨过程中,利用清洗部件6外接水管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冲刷,进而导致柱形零部件表面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被冲刷至收集部件1内;

夹持部件7,用于在导向杆5上滑动,控制其放置位置,夹持部件7包括夹持环75,夹持环7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伸缩杆71,且夹持环75的内壁与伸缩杆7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伸缩杆71靠近夹持环75轴心处的一端设置有接触板73,且伸缩杆71靠近夹持环75轴心处的一端与接触板73的外表面相接触,接触板7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板72,且接触板73的两端与辅助板7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夹持环75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升降板74,且夹持环75的外表面与升降板74的内壁固定连接;

当夹持部件7开始使用时,利用夹持部件7内设置的伸缩杆71在夹持环75内移动,进而将接触板73与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挤压固定,当接触板73自身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时,两端设置的辅助板72与柱形零部件表面发生贴合,进而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挤压固定;

利用夹持部件7下方设置的多个打磨部件3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随后利用夹持部件7上的接触板73与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接触挤压,随后借助接触板73两端对称设置的辅助板72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辅助按压,进而保证了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的稳定性;

清洗部件6,用于在导向杆5上移动,控制其与打磨部件3之间的距离,清洗部件6包括传送环62,传送环6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喷头64,且传送环62的内壁与喷头64的外表面相接触,传送环6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滑动架61,滑动架61的内壁与传送环6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传送环62的外表面设置有注水管63,且传送环62的外表面与注水管63的内壁固定连接;

当清洗部件6开始使用时,首先利用表面设置的注水管63外接水管,随后通过传送环62将水均匀分散在喷头64中,借助喷头64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冲刷,且冲刷过程中将打磨产生的金属颗粒冲刷至收集部件1内;

通过设置清洗部件6,避免打磨时金属颗粒附着在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而造成打磨带34带动金属颗粒移动,导致金属颗粒对柱形零部件表面造成划伤,进而影响柱形零部件的正常使用,且清洗部件6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利用滑动架61控制传送环62的高度,使得传送环62位于柱形零部件打磨区域的上方,随后利用注水管63外接水管,随后调整喷头64的角度,使得喷头64对柱形零部件对打磨区域进行降温处理,且在降温途中将打磨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刷;

传送环6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橡胶管65,且传送环62的内壁与橡胶管6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橡胶管65远离传送环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69,旋转筒69的外表面与喷头64的内壁固定连接,喷头64的外表面设置有贴合环66,且喷头64的外表面与贴合环66的内壁滑动连接,贴合环66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承力杆67,且贴合环66的外表面与承力杆67的内壁固定连接,承力杆67远离贴合环6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盘68,喷洒盘68靠近传送环62的一端与喷头64的内壁相卡接;

当喷头64在使用时由于其冲击力过大时,通过贴合环66将喷洒盘68卡接在喷头64内,进而降低水压,使得水源均匀稳定的喷洒在柱形零部件上,进而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且利用旋转筒69可以控制喷洒盘68的喷洒角度;

由于水源无法沿着柱形零部件向下滑落,导致柱形零部件上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残留在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而在打磨带34的驱动下金属颗粒可能会对柱形零部件表面造成磨损,通过将喷洒盘68卡接在喷头64上,导致喷洒出的水压较小,不会出现严重崩溅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水源可以将柱形零部件表面的金属颗粒冲刷干净。

收集部件1包括收集筒11,收集筒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5,顶板15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环17,且顶板15的顶部与转动环17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环1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贴合板16,且转动环17的内壁与贴合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贴合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18,加固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移盘12,推移盘12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盘13,且推移盘12的底部与过滤盘13的顶部转动连接,过滤盘13的外表面与收集筒11的内壁固定连接,收集筒11的内部设置有导向筒14,且收集筒11的内壁与导向筒14的顶部固定连接,收集筒11的外表面设置有收集框19,收集框19的内壁与收集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收集筒11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污管20,排污管20位于收集框19的下方,过滤盘13位于收集筒11的内部,且过滤盘13的顶部与收集框19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当收集部件1开始使用时,水与金属颗粒的混合物从导向筒14进入到收集筒11内,借助过滤盘13将金属颗粒中较小体积的随着水一同通过排污管20排出,随后过滤盘13上残留较大体积的金属颗粒,随后转动转动环17,进而驱动推移盘12将过滤盘13顶部的金属颗粒进行推移,使得金属颗粒在推移的作用下移动至收集框19内;

借助上方设置的清洗部件6可以对柱形零部件进行冲洗,使得柱形零部件在进行打磨时保证温度不会升高,且借助清洗部件6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冲洗,可以将打磨时产生的金属颗粒进行冲洗,使其回收到收集部件1内,随后借助导向筒14将水与金属颗粒的混合物沿着导向筒14进入到收集筒11内,随后在过滤盘13的作用下将金属颗粒中较小颗粒随着水一同从排污管20中排出,由于体积较小导致提取成本较大,利用过滤盘13将金属颗粒中较大颗粒的存留,进而对其收集回收。

打磨部件3包括传动杆31,传动杆31的顶部套接有传送带32,传送带32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主动杆33,且传送带32的内壁与主动杆33的顶部传动连接,主动杆33的外表面设置有打磨带34,且主动杆33的外表面与打磨带34的内壁相套接,打磨带34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外框35,且打磨带34的外表面与外框35的内壁相接触,外框35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架36,且外框35的外表面与调节架36的内壁固定连接;

当打磨部件3开始使用时,首先利用柱形零部件自身的尺寸控制外框35的距离,随后将打磨带34与柱形零部件表面贴合,利用旋转杆4带动传动杆31转动,进而使得主动杆33带动打磨带34转动,进而对柱形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利用调节架36可以控制所连接的外框35的位置,进而使得打磨部件3可以根据柱形零部件的自身尺寸,控制打磨带34的打磨区域,使得打磨带34在进行工作时与柱形零部件表面相贴合,利用外框35控制打磨带34的打磨区域,随后利用传动杆31带动传动带驱动主动杆33,进而使得打磨带34对柱形零部件表面持续打磨,随后借助清洗部件6对其表面进行冲洗。

调节架36的数量为四个,且调节架36的内壁与导向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外框35的内部设置有从动杆37,且外框35的内壁与从动杆37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从动杆37的外表面与打磨带34的内壁转动连接,打磨部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打磨部件3位于清洗部件6的下方,滑动架61的数量为四个,且滑动架61的内壁与导向杆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贴合板16的数量为三个,且贴合板16的底部与导向筒14的顶部相贴合,伸缩杆71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筒76,且伸缩杆71的内壁与弹性筒7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弹性筒76靠近接触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筒77,接触板73的内部设置有贴合垫78,且接触板73的内壁与贴合垫7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当夹持部件7对柱形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时,首先通过调整伸缩杆71的位置,使得伸缩杆71靠近夹持环75的一端设置的接触板73开始与柱形零部件接触,随后利用接触板73两端设置的辅助板72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挤压,当接触板73与柱形零部件接触时,由于接触板73内侧设置有贴合垫78,导致贴合垫78与柱形零部件发生接触,使得柱形零部件与夹持部件7之间的夹持越牢固,柱形零部件对贴合垫78造成挤压,导致贴合垫78挤压后发生变形,进而降低柱形零部件与接触板73之间的接触面积。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技术分类

0612011591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