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建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墙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住宅建设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生产阶段,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大,工业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及技术含量低,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逐渐被社会所重视、成为焦点并快速发展。推进建筑产业工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改造人居化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话的必然选择,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拼装而建成的房屋。

传统的制造装配式墙板的过程中,由于墙板的尺寸不一且墙板上洞口的位置不同,因此每次浇筑墙板之前都需要根据墙板实际需要的尺寸及洞口位置设计、生产墙板模具,导致墙板的开模时间较长且每种模具只能对应一种规格尺寸的墙板,进而拖慢施工进度且模板利用率低,增大开模成本,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及装配式墙板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用于生产装配式墙板,包括:

底模;

边模,所述边模包括一对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边模,两所述第一边模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有一对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二边模、且所述第二边模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第一边模相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边模包括:

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段;

所述第二边模包括:

第四连接段、两个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段两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五连接段;

窗模,所述窗模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且处于一对第二边模之间;

其中,所述底模、第一边模、第二边模和窗模之间形成浇筑空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段上间隔第一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开槽;所述第二连接段上间隔第二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开槽,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连接段上间隔第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三开槽,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连接段和第五连接段上均间隔第四间距设置有若干第四开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还设置有第一适应槽,所述第一适应槽位于最近的所述第二开槽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开槽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段上还设置有第二适应槽,所述第二适应槽位于所述第三开槽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三开槽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间距。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窗模包括四个弯折段和若干平直段;

其中,所述弯折段端部与所述平直段端部可拆卸连接或者与相邻所述弯折段端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弯折段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所述平直段端部适应所述设定锐角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弯折段其中一个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另一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钝角,所述设定钝角与所述设定锐角互补,所述平直段端部适应所述设定锐角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装配式墙板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所需墙板的尺寸计算并制作适应长度的所述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第五连接段;

S2:将步骤S1生产的所述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拼装成所述第一边模,将步骤S1生产的所述第五连接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段拼装成所述第二边模;

S3:将步骤S2获得所述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拼装成所述边模:

S4:将所述窗模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边模之间以形成所述浇筑空间;

S5:向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获得装配式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边模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将所述第二边模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第四连接段和第五连接段,使得在注塑墙板之前,仅需根据墙板的尺寸生产适应的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和第五连接段即可,对于组成第一边模主体的第一连接段和组成第二边模主体的第四连接段不需要重新生产,可以对其进行反复利用,加快施工进度且提高了边模的利用率,减小了开模成本,节省了生产模具的资源。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中第一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中第二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窗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弯折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窗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弯折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平直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底模;200、第一边模;210、第一连接段;211、第一开槽;220、第二连接段;221、第二开槽;222、第一适应槽;230、第三连接段;231、第三开槽;232、第二适应槽;300、第二边模;310、第四连接段;311、第四开槽;320、第五连接段;400、窗模;410、弯折段;411、设定锐角;412、设定钝角;413、第一子弯折段;414、第二子弯折段;420、平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2、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用于生产装配式墙板,包括:

底模100;

边模,所述边模包括一对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边模200,两所述第一边模20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有一对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二边模300、且所述第二边模300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第一边模200相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边模200包括:

第一连接段21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2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段230;

所述第二边模300包括:

第四连接段310、两个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段310两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五连接段320;

窗模400,所述窗模400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且处于一对第二边模300之间;

其中,所述底模100、第一边模200、第二边模300和窗模400之间形成浇筑空间。

工作原理:通过将所述第一边模200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10、第二连接段220和第三连接段230,将所述第二边模300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第四连接段310和第五连接段320,使得在注塑墙板之前,仅需根据墙板的尺寸生产适应的第二连接段220、第三连接段230和第五连接段320即可,对于组成第一边模200主体的第一连接段210和组成第二边模300主体的第四连接段310不需要重新生产,可以对其进行反复利用,加快施工进度且提高了边模的利用率,减小了开模成本,节省了生产模具的资源。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段210上间隔第一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开槽211;所述第二连接段220上间隔第二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开槽221,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连接段230上间隔第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三开槽231,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垂直于所述底模100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槽211,若干所述第一开槽211沿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开槽211用于方便所述浇筑空间内的第一钢筋伸出、且方便对第一钢筋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钢筋用于墙板形成时对墙板顶端起加固作用;

所述第二连接段220垂直于所述底模100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开槽221,若干所述第二开槽221沿所述第二连接段220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开槽221用于方便所述浇筑空间内的第二钢筋伸出、且方便对第一钢筋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钢筋用于墙板形成时对墙板中部起加固作用;

所述第三连接段230垂直于所述底模100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开槽221,若干所述第二开槽221沿所述第三连接段230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三开槽231用于方便所述浇筑空间内的第三钢筋伸出、且方便对第一钢筋进行限位,所述第三钢筋用于墙板形成时对墙板底部起加固作用。

具体的,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均沿第一方向设置。

具体的,相邻所述第一开槽211之间间隔第一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间距设为常规混凝土墙中的钢筋间距。相邻所述第二开槽221之间间隔第二间距设置,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通过减小第二钢筋之间的间距,可设置数量更多的第二钢筋,进而提高墙板顶部的结构强度;具体为在生产所述第二连接段时,根据墙板高度适应性调整所述第二间距进行生产。相邻所述所述第三开槽231之间间隔第三间距设置,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通过减小第三钢筋之间的间距,可设置数量更多的第三钢筋,进而提高墙板底部的结构强度;具体为在生产所述第三连接段时,根据墙板高度适应性调整所述第三间距进行生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连接段310和第五连接段320上均间隔第四间距设置有若干第四开槽311。

具体的,若干所述第四开槽311分别沿所述第四连接段310、第五连接段320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四开槽311用于方便所述浇筑空间内的第四钢筋伸出、且方便对第四钢筋进行限位,所述第四钢筋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四钢筋用于墙板形成时增加墙板纵向的结构强度;具体为生产所述第四连接段310、第五连接段320时,根据实际需求适应性调整所述第四间距进行生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段220上还设置有第一适应槽222,所述第一适应槽222位于最近的所述第二开槽22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开槽22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具体的,所述第一适应槽222用于方便距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最远的所述第二钢筋伸出、且方便对此钢筋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适应槽222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二开槽221的间距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二间距,且第一适应槽222与所述第二连接段2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具有第一设定距离,目的是防止浇筑完成的墙板顶端边缘处的第二钢筋裸露,具体为所述第一适应槽222的位置适应墙板的高度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段230上还设置有第二适应槽232,所述第二适应槽232位于所述第三开槽23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三开槽23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间距。

具体的,所述第二适应槽232用于方便距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最远的所述第三钢筋伸出、且方便对此钢筋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适应槽232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三开槽231的间距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三间距,且第二适应槽232与所述第三连接段23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一端具有第二设定距离,目的是防止浇筑完成的墙板顶端边缘处的第三钢筋裸露,具体为所述第二适应槽232的位置适应墙板的高度设置。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窗模400包括四个弯折段410和若干平直段420;

其中,所述弯折段410端部与所述平直段420端部可拆卸连接或者与相邻所述弯折段410端部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弯折段410包括第一子弯折段413和第二子弯折段414,所述第一子弯折段413垂直于所述第二子弯折段414、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弯折段4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弯折段413的自由端、第二子弯折段414的自由端以及所述平直段420的任意一端均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生产所述窗模400时,四个所述弯折段410形成所述窗模400的四个角,根据所需窗模400的尺寸,生产时可将相邻所述弯折段410直接连接,也可适应所述窗模400的尺寸,通过所述平直段420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弯折段410;所述弯折段410可重复使用,施工时只需适应所述窗模400的尺寸生产所述平直段420即可,使得节省生产所述窗模400的材料。

实施例2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段410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411,所述平直段420端部适应所述设定锐角411设置。

具体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考图4、图5和图8,所述第一子弯折段413自由端的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所述第二子弯折段414自由端的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所述设定锐角设为75°,所述平直段420的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105°设置,目的是保证所述窗模400同一侧边平整;通过设置所述设定锐角,使得当墙板浇筑完成之后,方便分别对所述弯折段410和所述平直段420进行拆卸。

实施例3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段410其中一个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411,另一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钝角412,所述设定钝角412与所述设定锐角411互补,所述平直段420端部适应所述设定锐角411设置。

具体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考图6、图7和图8,所述第一子连接段411自由端的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锐角,所述设定锐角设为75°,所述第二子弯折段414自由端的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设定钝角,所述设定钝角设为105°,方便左右相邻的所述弯折段410之间连接,目的是保证所述窗模400的顶边和底边平整;通过设置所述设定锐角和所述设定钝角,使得挡墙版浇筑完成之后,方便对左右相邻的所述弯折段410之间进行拆卸;

所述平直段420的端边与靠近所述浇筑空间的侧边呈105°设置,目的是保证所述窗模400侧边平整,同时当墙板浇筑完成之后,方便对所述弯折段410和所述平直段420进行拆卸。

具体的,关于相邻所述弯折段410之间、或者和所述平直段420之间还包括其他连接形式,这里不做一一赘述。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段220、第三连接段23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第二连接段220、第三连接段230共同构成所述第一边模200,所述第一连接段210是作为所述第一边模200的主体部分可被重复利用,其长度也设置为最接近所述第一边模200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段220、第三连接段230是作为适应所述第一边模200长度而生产的部分,其长度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的长度,目的是节省生产模具材料。

实施例4

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墙板模具,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所需墙板的尺寸计算并制作适应长度的所述第二连接段220第三连接段230、第五连接段320;

S2:将步骤S1生产的所述第二连接段220和第三连接段230与所述第一连接段210拼装成所述第一边模200,将步骤S1生产的所述第五连接段320与所述第四连接段310拼装成所述第二边模300;

S3:将步骤S2获得所述第一边模200和第二边模300拼装成所述边模:

S4:将所述窗模400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边模300之间以形成所述浇筑空间;

S5:向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获得装配式墙板。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生产方法生产装配式墙板,可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段210和第四连接段310可被重复利用,节省了生产边模的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同时节省生产模具的资源,节约施工成本。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分类

0612011563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