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一种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柱螺母与静簧片部分的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静簧片部分与螺母的防松设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静簧片部分通过接线柱与基座上的锁紧垫圈、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然后通过普通螺母、垫圈固紧通电端子,此结构在装配产品过程中多次拆(装)普通螺母、通电端子,拆解力矩通过通电端子端面作用在螺母端面,使螺母发生松动,松动的螺母在再次使用时通电端子电连接不可靠,带载温升增高,且抗振能力下降易出现松脱;第二种方案是:螺母有内、外两个螺纹,内螺纹主要作用是电连接通电,外螺纹主要起结构固定作用,静簧片部分通过接线柱与螺母内螺纹连接为一体,然后通过螺母外螺纹、螺母与基座固定在一起,装配时螺母外螺纹与螺母连接处涂有螺纹紧固剂,因长时间通电温升较高加速螺纹紧固剂的老化,而使动簧片部分松动,甚至脱漏,且该方案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在多次拆装通电端子后螺母不松动、结构简单,又能保证接触器长期带载使用螺母不会松动且加工成本不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其具有在多次拆解(安装)接线柱后螺母不松动、接触器长期带载使用螺母不会松动,加工成本不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由基座、螺母和静簧片部分组成,静簧片部分由静触点、静簧片和接线柱组成,接线柱穿过基座上的垫圈,然后在接线柱设置螺母,螺母设置铆头,将静簧片部分的接线柱和螺母铆接为一体。

上述的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所述接线柱上设有键槽。

上述的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所述螺母上设有压铆端面,在铆头设有铆齿,压铆端面、铆齿和支撑台配合将接触器接线柱螺母与接线柱铆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破坏螺纹和挤压材料进入键槽的防退设计,不需要锁紧垫圈进行防退,可以进行多次拆装不会出现螺母松动现象。

2、不用涂覆螺纹紧固剂进行防退,可以保证接触器静簧片部分长期通电,工作可靠。

3、负载体积比更高,在相同负载下,尺寸更小、结构更简单、更经济。

4、和普通螺杆螺母相比,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需要通电使用,螺母上端会经常装配(拆下)接线端子,所以通过垫上普通的弹垫无法保证接线柱螺母紧固不松动。为满足接触器长期带载使用螺母不会松动,本发明针对接触器接线柱螺母设计的防退结构,具有防退结构可靠、操作简单;在装配过程中不增加其它零件,减小了产品失效的风险,接触器接线柱螺母下端与通电垫圈直接接触,不增加弹垫防退,减少接触电阻,降低接触器接线柱螺母使用中的温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螺母与静簧片部分不发生松动,可长期工作,负载体积比更高,更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静簧片部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接线柱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螺母示意图;

图6是图2中铆头示意图。

附图标记:1-螺母、2-接线柱、3-基座、4-静簧片、5-静触点、6-垫圈、7-铆头、8-支撑台、9-键槽、10-压铆端面、11-铆齿、12-让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种接触器接线柱螺母防退结构,由基座3、螺母1和静簧片部分组成,静簧片部分由静触点5、静簧片4和接线柱2组成,接线柱2穿过基座3上的垫圈6,然后在接线柱3设置螺母1,螺母1设置铆头7和支撑台8,将静簧片部分的接线柱3和螺母1铆接为一体。

所述接线柱2上设有键槽9,压铆过程中铆料会向键槽9内腔移动,从而对螺母起到防转作用。

所述铆头7上设有铆齿11和让位孔12,在铆接过程中让位孔12起让位接线柱2和限位铆接位置作用。

所述螺母1上设有压铆端面10,在铆头7设有铆齿11,压铆时:在接线柱2下端垫上支撑块10(防止压铆过程中塑压件受力变形或破裂),铆头7从上端缓慢向下移动使压铆端面9和铆齿11接触,铆头7继续向下移动,压铆端面9受力变形,使螺母1和接线柱2铆接在一起。

工作原理:装配时首先将静簧片部分的接线柱2穿过基座3上的垫圈6,在接线柱2套上螺母1拧紧。拧紧后用铆头7压铆螺母1上压铆端面10,将静簧片部分的接线柱2和螺母1铆接为一体,因压铆会破坏螺母螺纹,且螺母1压铆端面材料被挤压到静簧片部分的接线柱2上的键槽9中,当螺母受到力矩(拧紧、拆解)时,挤压到键槽中的材料在接线柱2圆周上产生切向反力矩阻止螺母1转动从而达到防退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8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