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熨烫用便于携带的托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熨烫托架。
背景技术
熨烫,指的是通过加热熨斗烫平衣料。一般使用熨斗熨烫衣物,以使衣物平整,在熨烫衣物时,需要将衣服放在熨烫托架上,为衣服提供支撑。
现如今的面料熨烫托架不易携带的主要原因是托架的支撑柱占用的空间太大,导致面料熨烫托架不易运输与存放,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磕碰到其他物品,导致其他物品的损坏或者面料熨烫托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料熨烫用便于携带的托架,方便携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料熨烫用便于携带的托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C型块,所述C型块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C型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一端贯穿支撑柱的外表面;
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下内表面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用于提携支撑板;
所述拉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方形孔,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插设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内表面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槽和斜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和斜板用于限制支撑柱的位移;
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或脱离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孔,所述斜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通孔。
优选的,所述C型块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斜板的斜面朝向与连接块的底面朝向相同,所述斜板的顶面与连接块的顶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的重合长度等于限位孔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斜板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斜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圆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支撑柱转动,使支撑柱上的限位孔与C型块上的限位孔位于同一轴线,然后,向内推动拉板,拉板将带动限位杆插入到限位孔内,使支撑柱限制移动,确保支撑柱的稳定性,支撑柱碰到限位板时,便不能继续转动,此时,支撑柱上的限位孔与C型块上的限位孔位于同一轴线,减少了将支撑柱上的限位孔与C型块上的限位孔对齐的时间。
2、转动支撑柱,支撑柱将挤压斜板,斜板挤压弹簧,支撑柱将转到限位槽与斜板之间,使支撑柱不能随意移动,并且支撑柱也可以限制连接块不能移动,从而确保拉板被拿取时,不会随意晃动,提高了支撑板与支撑柱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支撑板;2、支撑柱;3、C型块;4、拉板;5、连接块;6、限位杆;7、滑槽;8、限位板;9、限位孔;10、方形孔;11、限位槽;12、斜板;13、弹簧;14、导杆;15、推杆;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4,一种面料熨烫用便于携带的托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C型块3,C型块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C型块3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9,限位孔9的一端贯穿支撑柱 2的外表面;
支撑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槽7,滑槽7的下内表面开设有方形孔10,滑槽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拉板4,拉板4用于提携支撑板1;
拉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一端穿过方形孔10,连接块5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杆14,导杆14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13,导杆14的外表面插设有斜板12,斜板12的内表面与导杆14滑动连接,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槽11和斜板12固定连接,限位槽11和斜板12用于限制支撑柱 2的位移;
连接块5的外表面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杆6,限位杆6的一端穿过或脱离限位孔9。
需要使用托架时,将支撑柱2转动,使支撑柱2上的限位孔9与C型块3上的限位孔9位于同一轴线,然后,向内推动拉板4,拉板4将带动限位杆6插入到限位孔9内,使支撑柱2限制移动,确保支撑柱2的稳定性;面料熨烫结束后,向外拉动拉板4,拉板4会带动连接块5向外移动,使连接块5上的限位槽11与支撑柱2位于同一平面,将限位杆6从限位孔9拉出,转动支撑柱2,支撑柱2将挤压斜板12,斜板12挤压弹簧13,支撑柱2将转到限位槽11与斜板12之间,使支撑柱2不能随意移动,并且支撑柱2也可以限制连接块5不能移动,从而确保拉板4被拿取时,不会随意晃动,提高了支撑板1与支撑柱2的便捷性。
参考附图4,连接块5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孔16,斜板 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15,推杆15的一端穿过通孔16。
将两个推杆15对向拉动,使推杆15带动斜板12挤压弹簧13,使支撑柱2可以从限位槽11与斜板12之间脱离,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参考附图3,C型块3远离连接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
当支撑柱2碰到限位板8时,便不能继续转动,此时,支撑柱2上的限位孔9与C型块3上的限位孔9位于同一轴线,减少了将支撑柱2上的限位孔9与C型块3上的限位孔9对齐的时间。
参考附图4,斜板12的斜面朝向与连接块5的底面朝向相同,斜板 12的顶面与连接块5的顶面平行,确保斜板12可以限制支撑柱2的位移。
参考附图1-4,限位杆6与限位孔9的重合长度等于限位孔9的深度,限位杆6可以穿过支撑柱2上的限位孔9,并且限位杆6的末端会处在限位孔9内,不会对人员的手造成划伤,避免限位杆6不能限制支撑柱2的位置,确保了支撑柱2与支撑板1的稳定性。
参考附图4,斜板12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降低斜板12外表面磨损程度,斜板12的外表面设置有圆角,避免斜板12划伤人员身体。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