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
文献发布时间:2023-07-07 06:30:0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夹。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构成为能够采取展开姿势和闭合姿势的各种文件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文件夹在展开姿势下,封皮的外表面侧的整体呈大致平坦的形态。
然而,在该构成的文件夹中,由于在展开姿势下使用者的手指不易卡挂于封皮的外表面侧,因此存在展开姿势下的操作(使用)容易性欠缺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为了便于携带,期望文件夹为能够夹着纸张等纸页类进行适当保持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2273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至少提供展开姿势下的携带容易性(易持性)优异且能够在封皮体与片体之间夹着纸张等纸页类进行适当保持的文件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呈如下构成。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文件夹,其具备:封皮体,所述封皮体具有经由第一折弯部连结的前封皮及后封皮,并构成为能够采取能够以该前封皮及后封皮成为大致共面的方式展开的展开姿势和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的各内表面彼此相对的闭合姿势;以及片体,所述片体固定于该封皮体并构成为能够仅在呈所述展开姿势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折弯部相对于所述封皮体进行展开动作,所述第一折弯部能够在所述展开姿势下采取向外侧突出的形态。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所述封皮体具备:第一支承片,所述第一支承片经由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前封皮连续设置;以及第二支承片,所述第二支承片经由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后封皮连续设置,所述片体固定于上述第一、第二支承片。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形成有缺口。
根据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第二折弯部在与所述第一折弯部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技术方案1、2或3所述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第一折弯部具备:一对外折线,所述一对外折线形成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前封皮及所述后封皮的边界部;以及一对内折线,所述一对内折线与上述一对外折线平行并形成于该一对外折线的内侧,在所述展开姿势下,所述外折线与所述内折线之间的部分能够采取相对于所述前封皮及后封皮立起的姿势。
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所述片体分别熔接于所述第一支承片及所述第二支承片,所述文件夹构成为,在从所述闭合姿势向所述展开姿势转变时,所述前封皮的基端缘及所述后封皮的基端缘彼此不离开。
根据技术方案2、3或6所述的文件夹,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中,被装订体经由装订构件被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承片及所述第二支承片。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至少提供展开姿势下的携带容易性优异且能够在封皮体与片体之间夹着纸张等纸页类进行适当保持的文件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折叠姿势(闭合姿势)的主视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展开姿势的主视图(保持件处于展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视图(保持件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图2中的X-X线概略剖视图。
图7是图2中的Y-Y线概略剖视图。
图8是图3中的Z-Z线概略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保持件位于外位置的情况下的形态的与图8对应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封皮体的构造说明用的主视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口袋(被装订体)的构造说明用的主视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保持件(罩体、片体)的构造说明用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中的W-W线概略剖视图。
图14是图6中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保持件(罩体、片体)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封皮体
1…前封皮
2…后封皮
J…保持件(片体)
M…第一折弯部
U…第二折弯部
(T)…展开姿势
(F)…折叠姿势(闭合姿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中,对熔接部分(熔接部)标注附图标记y。
该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构成为能够采取展开姿势(T)和从展开姿势(T)的状态对折后的姿势即作为闭合姿势的折叠姿势(F)的文件夹。
文件夹具备:封皮体A,所述封皮体A具有经由第一折弯部M连结的前封皮1及后封皮2;作为被装订体的透明口袋E,所述透明口袋E设置于封皮体A的内表面侧;以及作为罩体、片体的保持件J,所述保持件J以横跨前封皮1与后封皮2之间的方式配设并且固定于封皮体A并能够覆盖透明口袋E的大致整体。
被支承于封皮体A的透明口袋E能够在内部收纳未图示的文件等纸页类。固定于封皮体A并能够覆盖透明口袋E的保持件J能够在基片3与罩片4之间夹着文件进行保持。
文件夹能够根据文件的使用频率、用途等,由使用者任意选择使文件收容在透明口袋E内的使用形态、使文件保持于保持件J的使用形态、使文件保持在保持件J与封皮体A之间的使用形态。
文件夹呈如下构成:具备具有第一折弯部M并能够采取展开姿势(T)和折叠姿势(F)的封皮体A、以及具有第二折弯部U并能够采取展开位置(S)和覆盖位置(B)的保持件J,通过使上述封皮体A和保持件J协作而能够折成四折(对折后再对折)。
文件夹构成为能够采取能够以前封皮1及后封皮2成为大致共面的方式、即以前封皮1及后封皮2位于大致同一假想平面上的方式展开的展开姿势(T)、和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各内表面彼此相对的折叠姿势(F)。并且,封皮体A中的第一折弯部M能够在展开姿势(T)下采取向外侧突出的形态。
文件夹构成为能够以能够采取折叠姿势(F)的方式将封皮体A、透明口袋E及保持件J一体地对折。
以下,对文件夹的各构成进行详细叙述。
<封皮体A>
封皮体A具备:经由第一折弯部M连结的前封皮1及后封皮2、经由第一弯折部c2与前封皮1连续设置的作为第一支承片的第一装订片C、以及经由第二弯折部d2与后封皮2连续设置的作为第二支承片的第二装订片D。
封皮体A构成为能够采取能够以前封皮1及后封皮2能够位于大致同一假想平面上的方式展开的展开姿势(T)、和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各内表面彼此能够隔着透明口袋E及保持件J面对面的折叠姿势(F)。
[前封皮1]
前封皮1呈构成展开姿势(T)下的上半部的大致横长矩形状。前封皮1呈与后封皮2大致相同的大小。在前封皮1的右侧端缘,设置有在折叠姿势(F)时与安装于后封皮2的捆扎用的橡胶带Q卡合的凹陷部11。
[后封皮2]
后封皮2呈构成展开姿势(T)下的下半部的大致横长矩形状。后封皮2呈与前封皮1大致相同的大小。在后封皮2,安装有在折叠姿势(F)时用于捆扎前封皮1和后封皮2的橡胶带Q。在后封皮2的右侧端缘设置有在折叠姿势(F)时与橡胶带Q卡合的凹陷部21。
[第一折弯部M]
第一折弯部M介设在前封皮1与后封皮2之间。第一折弯部M将前封皮1与后封皮2相连。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封皮1和后封皮2仅由第一折弯部M相连。第一折弯部M以其整体构成铰接部。第一折弯部M也能够作为封脊发挥功能。
第一折弯部M具备:形成于第一折弯部M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边界部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的外折线m1、和与外折线m1大致平行并形成于该一对外折线m1的内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内折线m2。
也就是说,第一折弯部M具备设置于上下一对的内折线m2之间的中央板状部分m3、和分别设置于中央板状部分m3的上下并位于外折线m1与内折线m2之间的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
第一折弯部M构成为,在展开姿势(T)下,作为外折线m1与内折线m2之间的部分的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能够采取在与前封皮1及后封皮2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立起的姿势。除此之外,第一折弯部M构成为,在展开姿势(T)下,作为一对内折线m2之间的部分的中央板状部分m3能够采取在与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姿势。
换言之,封皮体A采取展开姿势(T)时的第一折弯部M,在侧视时呈大致“コ”字状的形态,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相比向外表面侧突出。
[第一装订片C]
第一装订片C从前封皮1的作为装订根部侧的端缘的左侧端缘一体地延伸设置。第一装订片C从展开姿势(T)的前封皮1中的左侧端缘的除去下部以外的部分延伸设置。即,第一装订片C从前封皮1的左侧端缘的一部分突出设置。
第一装订片C呈纵长带状。第一装订片C具备:第一装订片主体c1,所述第一装订片主体c1设置有供第一装订腿G插通的上下一对的装订腿插通孔c11;和第一弯折部c2,所述第一弯折部c2是设置于第一装订片主体c1的一侧缘并将第一装订片主体c1与前封皮1之间相连的能够弯折的部位。
第一装订片C构成为能够将第一装订片主体c1向前封皮1的内表面侧折回。第一装订片主体c1经由第一弯折部c2与前封皮1连续设置,并且,第一弯折部c2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前封皮1不被约束。
第一装订片C通过第一弯折部c2弯折,将第一装订片主体c1向前封皮1的内表面侧折回的姿势作为基本姿势。被支承于呈该基本姿势的第一装订片C的第一装订腿G中的上下的防脱部g2位于第一装订片主体c1与前封皮1的内表面之间。
此外,封皮体A通过在前封皮1与第一装订片C之间夹着文件,能够临时保持文件。
第一装订片主体c1具备:被熔接面c12,所述被熔接面c12朝向透明口袋E侧并供保持件J中的第一延伸设置部t1熔接;和封皮相对面c13,所述封皮相对面c13朝向前封皮1的内表面侧。
第一弯折部c2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左右成对地设置的折线c21。第一弯折部c2在与第一折弯部M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成。
[第二装订片D]
第二装订片D从后封皮2的作为装订根部侧的端缘的左侧端缘一体地延伸设置。第二装订片D从展开姿势(T)的后封皮2中的左侧端缘的除去上部以外的部分延伸设置。即,第二装订片D从后封皮2的左侧端缘的一部分突出设置。
第二装订片D呈纵长带状。第二装订片D具备:第二装订片主体d1,所述第二装订片主体d1设置有供第二装订腿H插通的上下一对的装订腿插通孔d11;和第二弯折部d2,所述第二弯折部d2是设置于第二装订片主体d1的一侧缘并将第二装订片主体d1与后封皮2之间相连的能够弯折的部位。
第二装订片D构成为能够将第二装订片主体d1向后封皮2的内表面侧折回。第二装订片主体d1经由第二弯折部d2与后封皮2连续设置,并且,第二弯折部d2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后封皮2不被约束。
第二装订片D通过第二弯折部d2弯折,将第二装订片主体d1向后封皮2的内表面侧折回的姿势作为基本姿势。被支承于呈该基本姿势的第二装订片D的第二装订腿H中的上下的防脱部h2位于第二装订片主体d1与后封皮2的内表面之间。
此外,封皮体A通过在后封皮2与第二装订片D之间夹着文件,能够临时保持文件。
第二装订片主体d1具备:被熔接面d12,所述被熔接面d12朝向透明口袋E侧并供保持件J中的第二延伸设置部t2熔接;和封皮相对面d13,所述封皮相对面d13朝向后封皮2的内表面侧。
第二弯折部d2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左右成对地设置的折线d21。第二弯折部d2在与第一折弯部M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成。
[关于第一装订片C与第二装订片D的分离的关系]
第一装订片C仅与前封皮1连续设置。另一方面,第二装订片D仅与后封皮2连续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装订片C和第二装订片D成为彼此不连续设置的关系、即两者分离设置的关系。
在彼此分离的第一装订片主体c1与第二装订片主体d1之间,以横跨(跨越)第一折弯部M的方式架设有保持件J。
在封皮体A,在构成第一装订片C的第一装订片主体c1及第一弯折部c2、与构成第二装订片D的第二装订片主体d1及第二弯折部d2之间形成有缺口k1。即,在展开的状态下,在整体呈大致矩形状的封皮体A,以使第一装订片C与第二装订片D分离的方式设置有缺口k1。
<第一装订腿G、第二装订腿H>
透明口袋E由被支承于第一、第二装订片C、D的作为装订构件的第一、第二装订腿G、H进行装订。
第一、第二装订腿G、H具备:装订腿主体g1、h1,所述装订腿主体g1、h1分别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呈带状;以及防脱部g2、h2,所述防脱部g2、h2是分别设置于装订腿主体g1、h1的上下两端部并与该装订腿主体g1、h1相比宽度被设定得较宽的封皮体卡合部分。
装订腿主体g1、h1被设定为能够插通于在透明口袋E设置的第一、第二装订腿插通孔e21、e22的上下尺寸及宽度尺寸。
防脱部g2、h2被设定为比设置于第一、第二装订片C、D的装订腿插通孔c11、d11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度尺寸。
在上下设置的防脱部g2、h2的双方或一方侧设置有折线sn。并且,通过将折线sn暂时折弯,能够使防脱部g2、h2插通于在第一、第二装订片C、D形成的装订腿插通孔c11、d11、以及在透明口袋E设置的第一、第二装订腿插通孔e21、e22。
通过折线sn而暂时折弯的防脱部g2、h2通过构件的弹性变形而恢复到原来的大致平坦的姿势,能够卡定于第一、第二装订片C、D中的封皮相对面c13、d13而发挥预定的防脱功能。
第一装订腿G中的上下的各防脱部g2配设于第一装订片主体c1中的封皮相对面c13与前封皮1的内表面之间。第二装订腿H中的上下的各防脱部h2配设于第二装订片主体d1中的封皮相对面d13与后封皮2的内表面之间。
<透明口袋E>
透明口袋E经由第一装订腿G被支承于第一装订片C,并且经由第二装订腿H被支承于第二装订片D。透明口袋E通过设置于第一、第二装订片C、D的第一、第二装订腿G、H进行装订。
透明口袋E具备:口袋主体e1,所述口袋主体e1能够在内部通过开口部e11收容文件;以及被保持端部e2,所述被保持端部e2沿着作为口袋主体e1的一端部的左侧端部设置并配置有供第一、第二装订腿G、H插通的第一装订腿插通孔e21及第二装订腿插通孔e22。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e11以沿着被保持端部e2的方式设置于口袋主体e1。
透明口袋E能够追随于封皮体A的姿势变更而进行姿势变更。换言之,透明口袋E构成为,能够在将封皮体A对折后,追随于该封皮体A的对折而在上下方向中央部处弯折而对折。
被保持端部e2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呈带状。在被保持端部e2的上半部设置有供第一装订腿G插通的上下一对的第一装订腿插通孔e21。在被保持端部e2的下半部设置有供第二装订腿H插通的上下一对的第二装订腿插通孔e22。
第二装订腿插通孔e22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孔状,构成为在封皮体A对折后透明口袋E的下半部能够相对于后封皮2向下方灵活地相对移动。
也就是说,该实施方式中的透明口袋E能够追随于封皮体A的展开姿势(T)与折叠姿势(F)之间的姿势变更而相对于后封皮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保持件J>
保持件J具有配设在封皮体A、多张互相重叠的透明口袋E之上的部位。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件J能够从前侧覆盖透明口袋E的大致整体。保持件J仅是相对于第一装订片C及第二装订片D通过熔接而固定。
保持件J构成为,能够仅在封皮体A呈展开姿势(T)的情况下经由构成在保持件J设置的第二折弯部U的第一折弯部分t12及第二折弯部分t22而相对于封皮体A、透明口袋E进行展开动作。
即,保持件J构成为,能够以能够采取作为主体部的保持件主体JH覆盖透明口袋E之上的覆盖位置(B)、保持件主体JH不覆盖透明口袋E之上的展开位置(S)、以及保持件主体JH位于封皮体A的外表面侧的外位置(P)的方式,以设置于作为基端部的延伸设置部t1、t2与保持件主体JH之间的第二折弯部U为基点进行旋转动作。
在展开姿势(T)的文件夹中,在保持件主体JH处于覆盖位置(B)的情况下,该保持件主体JH位于文件夹中的最上部(最前部)。也就是说,保持件主体JH在覆盖位置(B)下位于最上部(最前部),在文件夹采取展开姿势(T)的情况下,能够作为封皮替代件发挥对多个透明口袋E从上侧(前侧)进行遮盖的功能。
另外,保持件J构成为其自身能够简易地夹着文件进行保持。保持件J形成有能够在基片3与罩片4之间收容文件的收纳空间sp。即,保持件J的罩片4能够与基片3协作而形成能够收容文件的口袋。
保持件J具备:基片3,所述基片3呈连续片状并分别与封皮体A中的第一装订片C及第二装订片D熔接;以及罩片4,所述罩片4覆盖基片3的前表面侧。
[基片3]
基片3具备:基片主体31,所述基片主体31在展开姿势(T)下呈纵长矩形状;第一延伸设置部t1,所述第一延伸设置部t1延伸设置在基片主体31的装订根部侧即左侧端部的上部;以及第二延伸设置部t2,所述第二延伸设置部t2延伸设置在基片主体31的装订根部侧即左侧端部的下部。
在基片3,在展开姿势(T)下的上下方向中央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中央弯折部N。中央弯折部N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呈直线状的中央的折线n1、以及配置于该中央的折线n1的上下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呈直线状的上下的折线n2。
中央弯折部N设置于基片主体3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关于基片3,展开姿势(T)下的比中央弯折部N靠上方的部分成为上半部3a,比中央弯折部N靠下方的部分成为下半部3b。
基片主体31构成与罩片4协作而具有能够收容文件的收纳空间sp的保持件主体JH。基片主体31在上半部311与下半部312之间设置有中央弯折部N。
在基片主体31的左上角部,配设有能够保持罩片4的作为自由端部的左上角部的保持片313。保持片313是从基片主体31的上端缘一体地延伸设置的片状构件,在向基片主体31的前表面侧折回之后,左侧端部与基片主体31熔接。在基片主体31的右侧端部及下端部,一体或通过熔接而连续设置有罩片4。
在基片主体31的左侧部设置有在展开姿势(T)下沿上下方向延伸而成的第三折弯部V。第三折弯部V与第二折弯部U大致平行地配设。第三折弯部V遍及基片主体31的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地设置。第三折弯部V配置在第二折弯部U与罩片4的左端缘的中间。第三折弯部V具备相互平行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呈直线状的左右的折线v1。
形成于第二折弯部U与第三折弯部V之间的主体端缘部314在保持件主体JH位于外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作为接帮(日文:マチ)发挥功能。即,主体端缘部314在保持件J处于外位置(P)的情况下,能够在罩片4与封皮体A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封皮体A从折叠姿势(F)向展开姿势(F)转变时,作为前封皮1的基端部的一方的外折线m1及作为后封皮的基端部的另一方的外折线m1被呈连续片状的基片3的基片主体31限制而彼此不离开。
[第一延伸设置部t1]
第一延伸设置部t1从基片主体31的作为装订根部侧的端缘的左侧端缘一体地延伸设置。第一延伸设置部t1从展开姿势(T)下的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中的左侧端缘的除去下部以外的部分延伸设置。即,第一延伸设置部t1从基片主体31中的上半部311的左侧端缘的一部分突出设置。
第一延伸设置部t1通过熔接而固定于封皮体A中的第一装订片C。
第一延伸设置部t1呈纵长带状。第一延伸设置部t1具备: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所述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具有相对于封皮体A中的第一装订片C熔接的部分,并且设置有能够供第一装订腿G通过的上下一对的装订腿通过孔ta;以及第一折弯部分t12,所述第一折弯部分t12构成如下的第二折弯部U,所述第二折弯部U是设置于一侧缘并将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与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之间相连的能够弯折的部位。
第一延伸设置部t1构成为能够将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向基片主体31的内表面侧折回。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经由第二折弯部U与基片主体31连续设置,并且,第二折弯部U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基片主体31不被约束。
在保持件J处于覆盖位置(B)的情况下,第一延伸设置部t1通过第二折弯部U弯折,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采取向基片主体31的内表面侧折回的姿势。
在保持件J处于展开位置(S)的情况下,第一延伸设置部t1通过第二折弯部U弯折,第一延伸设置部主体t11采取位于基片主体31的外侧的姿势。
第一折弯部分t12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左右成对地设置的折线t12s。第一折弯部分t12在与第一折弯部M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成。
[第二延伸设置部t2]
第二延伸设置部t2从基片主体31的作为装订根部侧的端缘的左侧端缘一体地延伸设置。第二延伸设置部t2从展开姿势(T)下的基片主体31的下半部312中的左侧端缘的除去上部以外的部分延伸设置。即,第二延伸设置部t2从基片主体31中的下半部312的左侧端缘的一部分突出设置。
第二延伸设置部t2通过熔接而固定于封皮体A中的第二装订片D。
第二延伸设置部t2呈纵长带状。第二延伸设置部t2具备: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所述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具有与封皮体A中的第二装订片D熔接的部分,并且设置有能够供第二装订腿H通过的上下一对的装订腿通过孔ta;以及第二折弯部分t22,所述第二折弯部分t22构成如下的第二折弯部U,所述第二折弯部U是设置于一侧缘并将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与基片主体31的下半部312之间相连的能够弯折的部位。
第二延伸设置部t2构成为能够将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向基片主体31的内表面侧折回。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经由第二折弯部U与基片主体31连续设置,并且,第二折弯部U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基片主体31不被约束。
在保持件J处于覆盖位置(B)的情况下,第二延伸设置部t2通过第二折弯部U弯折,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采取向基片主体31的内表面侧折回的姿势。
在保持件J处于展开位置(S)的情况下,第二延伸设置部t2通过第二折弯部U弯折,第二延伸设置部主体t21采取位于基片主体31的外侧的姿势。
第二折弯部分t22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左右成对地设置的折线t22s。第二折弯部分t22在与第一折弯部M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成。
此外,以上详述的第一、第二延伸设置部t1、t2构成对以基片主体31和罩片4为主体而构成的保持件主体JH进行支承的保持件主体支承部。
在第一延伸设置部t1与第二延伸设置部t2之间形成有缺口k2。即,在展开的状态下整体呈大致矩形状的基片3,以使第一延伸设置部t1与第二延伸设置部t2分离的方式设置有缺口k2。
[罩片4]
罩片4与基片3的前方互相重叠且在与第一弯折部N对应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弯折部R。
罩片4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比基片主体31的宽度尺寸短。罩片4能够从前侧覆盖基片主体31的左侧部以外的部分。罩片4的右侧端部及下端部与基片主体31一体或通过熔接而连续设置。
罩片4具备:呈横长矩形状的上半部41、呈横长矩形状的下半部42、配置于上半部41与下半部42之间的第二弯折部R、以及用于避免第二弯折部R的右端缘与基片主体31之间的连续的缺口部43。
第二弯折部R设置于展开姿势(T)下的罩片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第二弯折部R具备:中央的折线r1,所述中央的折线r1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呈直线状;以及上下的折线r2,所述上下的折线r2配置于中央的折线r1的上下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直线状。
第二弯折部R构成为在折叠姿势(F)下向从第一弯折部N离开的方向折弯。更具体而言,第二弯折部R构成为,在折叠姿势(F)下呈中央的折线r1位于比左右的折线r2靠内侧的位置的山折状。
呈以上的构成的保持件J中的保持件主体JH仅在采取展开姿势的情况下,通过作为第二折弯部U的第一折弯部分t12及第二折弯部分t22而折弯,能够以能够从覆盖位置(B)向展开位置(S)展开的方式动作。而且,通过第二折弯部U及第三折弯部V而弯折,能够位于外位置(P)。
另外,保持件J的基片3和罩片4能够以第一、第二弯折部N、R为旋转中心,采取折叠姿势(F)和展开姿势(T)。即,保持件J能够追随于封皮体A的姿势变更而进行姿势变更。换言之,保持件J构成为,在封皮体A对折后,能够追随于该封皮体A而在设置于上下方向中央部的第一、第二弯折部N、R处弯折而对折。
接着,参照图13及图14,对文件夹从折叠姿势(F)向展开姿势(T)转变时的第一折弯部M的工作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文件夹呈折叠姿势(F)的情况下,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内表面彼此成为隔着对折后的透明口袋E及保持件J而面对面的状态。此时,关于第一折弯部M,位于一对内折线m2之间的中央板状部分m3呈相对于前封皮1及后封皮2交叉的姿势,并且位于外折线m1与内折线m2之间的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呈相对于前封皮1及后封皮2共面地延伸的姿势。
接着,当将文件夹从图13的折叠姿势(F)向图14的展开姿势(T)转变时,前封皮1及后封皮2变为在假想同一平面上一致的姿势。另外,同样地,透明口袋E及保持件J也从对折的状态转变而以向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内表面侧展开的状态互相重叠。
在展开姿势(T)下,第一折弯部M采取相对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突出的“コ”字状的形态。
即,第一折弯部M中的中央板状部分m3呈与前封皮1及后封皮2大致平行的姿势。另一方面,第一折弯部M中的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呈与前封皮1、后封皮2及中央板状部分m3大致正交的姿势。
与基片主体31连续设置的第一延伸设置部t1熔接于与前封皮1连续设置的第一装订片C,与基片主体31连续设置的第二延伸设置部t2熔接于与后封皮2连续设置的第二装订片D。因此,展开姿势(T)下的前封皮1与后封皮2的离开距离由基片主体31限制成不离开。
其结果是,文件夹能够通过第一折弯部M的向外侧突出的变形、即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相对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立起这样的姿势变更,从而适当地释放在展开姿势(T)下在前封皮1与后封皮2之间的部分可能产生的应力的集中。
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文件夹具备:封皮体A,所述封皮体A具有经由第一折弯部M连结的前封皮1及后封皮2并构成为能够采取能够以该前封皮1及后封皮2成为大致共面的方式展开的展开姿势(T)和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各内表面彼此相对的作为闭合姿势的折叠姿势(F);以及作为片体的保持件J,所述保持件J固定于封皮体A并构成为能够仅在呈展开姿势(T)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折弯部U相对于封皮体A进行展开动作。并且,第一折弯部M能够在展开姿势(T)下采取向外侧突出的形态。
因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文件夹,则第一折弯部M构成为能够在展开姿势(T)下采取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因此能够使在展开姿势(T)下的使用时呈向外侧突出的形态的第一折弯部M作为使用者的手指卡挂部发挥功能,能够有助于使用者的携带容易性。
而且,由于设置有能够仅在呈展开姿势(T)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折弯部U相对于封皮体A进行展开动作的保持件J,因此能够提供能够在封皮体A与保持件J之间夹着纸张等纸页类进行适当保持的文件夹。
封皮体A具备:经由第一弯折部c2与前封皮1连续设置的作为第一支承片的第一装订片C、以及经由第二弯折部d2与后封皮2连续设置的作为第二支承片的第二装订片D。并且,在第一、第二装订片C、D固定有保持件J。
因此,保持件J被适当地支承于封皮体A。
在第一弯折部c2与第二弯折部d2之间形成有缺口k1。因此,设置在前封皮1与后封皮2之间的第一折弯部M的动作不会被第一、第二装订片C、D阻碍而能够顺畅地动作。
第二折弯部U在与第一折弯部M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因此,保持件J能够在封皮体A呈展开姿势(T)的情况下,在第二折弯部U处适当地进行展开动作。换言之,文件夹具有:封皮体A,所述封皮体A具有第一折弯部M并能够采取展开姿势(T)和折叠姿势(F);以及保持件J,所述保持件J具有第二折弯部U并能够采取展开位置(S)和覆盖位置(B),通过使封皮体A和保持件J协作,形成为能够折成四折的构成。因此,文件夹能够在封皮体A与保持件J之间夹着纸张等纸页类进行适当保持。
第一折弯部M具备:一对外折线m1,所述一对外折线m1形成于第一折弯部M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的边界部;以及一对内折线m2,所述一对内折线m2与上述一对外折线m1平行并形成于该一对外折线m1的内侧。并且,在展开姿势(T)下,外折线m1与内折线m2之间的部分即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能够采取相对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立起的姿势。
因此,文件夹能够通过第一折弯部M的突出的变形、即上板状部分m4及下板状部分m5相对于前封皮1及后封皮2立起这样的姿势变更,从而适当地释放在展开姿势(T)下在前封皮1与后封皮2之间的部分可能产生的应力的集中。
也就是说,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文件夹,则通过设置第一折弯部M,能够极为顺畅地进行折叠姿势(F)与展开姿势(T)之间的姿势变更。
作为片体的保持件J分别熔接于第一装订片C及第二装订片D。并且,构成为,在从折叠姿势(F)向展开姿势(T)转变时,前封皮1的基端缘及后封皮2的基端缘彼此不离开。
因此,保持件J与封皮体A可靠地接合。
而且,封皮体A中的第一、第二装订片C、D与保持件J的基片3通过熔接而固定,基片3以跨越与前封皮1连续设置的第一装订片C和与后封皮2连续设置的第二装订片D之间的方式配设。
因此,文件夹能够适当地实现在从折叠姿势(F)向展开姿势(T)转变时前封皮1的基端部与后封皮2的基端部彼此不离开的构成。也就是说,如果是这样的构成的文件夹,则第一折弯部M能够在展开姿势(T)下适当地采取向外侧突出的形态。
作为被装订体的透明口袋E经由作为装订构件的第一、第二装订腿G、H被支承于第一装订片C及第二装订片D。
因此,能够将纸张等纸页类收容于透明口袋E进行适当保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
文件夹至少具备封皮体和固定于该封皮体的片体即可。也就是说,在文件夹,也可以不设置被装订体。
被装订体只要设置在封皮体的内表面侧即可,可以是任意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透明口袋。作为其他的被装订体,例如,能够列举纸张。被装订体并不限于经由装订构件被支承于封皮体,也可以通过熔接等而固定。
被装订体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前封皮相对移动而不是相对于后封皮相对移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前封皮及后封皮分别相对移动。
片体只要固定于封皮体,并构成为能够仅在呈展开姿势的情况下经由第二折弯部相对于封皮体进行展开动作即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保持件。
片体只要至少具有呈片状的部分即可,也可以不形成如保持件那样能够收容纸张等的收纳空间。
片体不限于固定于封皮体的装订根部侧,也可以固定于与装订根部侧相反的一侧。
第一折弯部的形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采取适当的形状。即,第一折弯部只要能够在展开姿势下采取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即可。
被装订体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前封皮相对移动而不是相对于后封皮相对移动。另外,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前封皮及后封皮分别相对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片体的保持件以经由第一装订片及第二装订片而横跨前封皮与后封皮之间的方式配设的构成,但并不限于这样的构成。例如,片体也可以不经由第一、第二支承片而是直接固定于前封皮及后封皮,从而以横跨前封皮与后封皮之间的方式配设。
片体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构成。
图15所示的构成是示出固定于文件夹的作为罩体、片体的保持件J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构成。
关于图15所示的保持件J,基片主体31中的下半部312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罩片4中的下半部42的左侧端缘并且与罩片4中的下半部42的下端缘一体地连续设置。
基片主体31的右侧端缘与罩片4的右侧端缘不连续设置而在取出放入文件等的情况下能够彼此分离。
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和罩片4的上半部41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
更具体而言,在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与罩片4的上半部41之间设置有引导机构GY。引导机构GY能够与封皮体A中的折叠姿势(F)与展开姿势(T)之间的开闭动作联动地,将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和罩片4的上半部4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
引导机构GY具备:导轨部gy1,所述导轨部gy1设置于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及罩片4的上半部41中的任一方的一侧部(在图15的例子中,为罩片4的上半部41的左侧部)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导轨包持部gy2,所述导轨包持部gy2设置于另一方(在图15的例子中,为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的左侧部)并将导轨部gy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包持。如果是这样的构成,则在保持件J呈对折姿势时,罩片4的上半部41能够相对于基片主体31的上半部311相对移动,因此能够顺畅地折叠罩片4。
此外,各部分的具体构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 文件夹、文件夹片材以及文件夹组
- 文件夹、文件夹片材以及文件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