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及调驳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46:07


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及调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及调驳方法。

背景技术

首部上建型式的船舶,船员的日常生活起居处所位于船舶首部,在船舶首部设有淡水舱,日用淡水柜,提供各个生活舱室的生活用水(包括饮用水、厨房用水、卫生洗浴水、甲板杂用淡水等)。于此同时,在船舶尾部的机舱内,设有蒸馏水舱,技术水柜,提供船上主要设备的工作用水(例如淡水冷却用水、工作淡水等),机舱内还设有造水机,可以用于蒸馏水舱的补充。考虑到船舶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缺水状况或紧急情况,而船舶首尾的淡水舱通常有百米以上距离,因此,需要设有淡水驳运系统及管路,便于调配船上的淡水资源。例如当首部缺水时,可以将造水机制造的淡水,输送补充到首部的淡水舱,或当尾部技术水不足时(例如造水机故障时)将首部的淡水驳运一部分到机舱,提供重要推进设备正常工作所需。

常规的调驳方案,在船舶的首尾间设独立的淡水总管,增设淡水驳运泵,用于淡水舱之间的调驳。由于淡水泵一般为小型离心泵,吸入性能较差,因此一般应在首尾各设有一台驳运泵,系统比较复杂,且增加了装船设备,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及调驳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其适用于船舶首部设置上层建筑的船舶;船舶的首部生活区内设有生活区淡水舱和生活淡水压力柜;生活区淡水舱和生活淡水压力柜之间设有第一生活淡水泵和第二生活淡水泵;第一生活淡水泵和第二生活淡水泵以并联方式设置;第二生活淡水泵通过第一出水管连接于生活淡水压力柜;船舶的机舱内设有机舱淡水舱和技术水压力柜;机舱淡水舱和技术水压力柜之间设有第一技术水泵和第二技术水泵;第一技术水泵和第二技术水泵以并联方式设置;第二技术水泵通过第二出水管连接于技术水压力柜;生活区淡水舱上连接有第一驳水管;机舱淡水舱上连接有第三驳水管;第一驳水管和第三驳水管通过驳水总管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生活淡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驳水管,第二驳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三阀门和第二技术水泵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驳水管;第四驳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第二驳水管和第一驳水管同时连通于驳水总管的一端;第四驳水管和第三驳水管同时连通于驳水总管的另一端。

一种船舶首尾部淡水调驳方法,其采用前述的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其包括:

步骤1,当需要将首部生活区的淡水调驳到机舱时,执行本步骤:将第一生活淡水泵和第二生活淡水泵改为手动切换模式,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手动操作第二生活淡水泵,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输送到机舱淡水舱;

步骤2,当需要将机舱内淡水调驳到首部生活区时,执行本步骤:将第一技术水泵和第二技术水泵改为手动切换模式,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四阀门,手动操作第二技术水泵,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输送到生活区淡水舱。

步骤1中,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输送到机舱淡水舱的路径为:第二生活淡水泵先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中驳运至第二驳水管;淡水依次经过第二驳水管、驳水总管、第三驳水管后进入机舱淡水舱。

在第二生活淡水泵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驳运到机舱淡水舱时,第一生活淡水泵正常运行,将生活区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生活淡水压力柜。

如果第一生活淡水泵发生故障,则第二生活淡水泵停止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驳运到机舱淡水舱,打开第一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第二生活淡水泵将生活区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生活淡水压力柜。

待第一生活淡水泵故障排除后,执行步骤1,第二生活淡水泵继续进行淡水驳运工作。

步骤2中,淡水从机舱淡水舱输送到生活区淡水舱的路径为:第二技术水泵先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驳运至第四驳水管;淡水依次经过第四驳水管、驳水总管、第一驳水管后进入生活区淡水舱。

在第二技术水泵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驳运到生活区淡水舱时,第一技术水泵正常运行,将机舱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技术水压力柜。

如果第一技术水泵发生故障,则第二技术水泵停止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驳运到生活区淡水舱,打开第三阀门并关闭第四阀门,第二技术水泵将机舱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技术水压力柜。

待第一技术水泵故障排除后,执行步骤2,第二技术水泵继续进行淡水驳运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管路调整,不需增加新的驳运设备,即不需要再增设额外的淡水驳运泵,阀门要求的数量也少于常规的方案,在机舱内淡水和首部生活区淡水需要互驳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完成机舱内淡水和首部生活区淡水的互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船上现有设备的冗余度,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通过管路的合理改造和控制方式的调整,完成船上淡水调驳的功能需求;而且,不影响主体功能的正常使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节约成本;管路改造方便;控制模式修改简单,人员操作便利。本发明是更简单、节能、有效的船舶首尾间淡水调驳方案,能优化系统资源,便于日常运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其适用于船舶首部设置上层建筑的船舶。

船舶的首部生活区10内设有生活区淡水舱13和生活淡水压力柜14;生活区淡水舱13和生活淡水压力柜14之间设有第一生活淡水泵11和第二生活淡水泵12;第一生活淡水泵11和第二生活淡水泵12以并联方式设置;第二生活淡水泵12通过第一出水管21连接于生活淡水压力柜14。

船舶的机舱30内设有机舱淡水舱33和技术水压力柜34;机舱淡水舱33和技术水压力柜34之间设有第一技术水泵31和第二技术水泵32;第一技术水泵31和第二技术水泵32以并联方式设置;第二技术水泵32通过第二出水管22连接于技术水压力柜34。

生活区淡水舱13上连接有第一驳水管41;机舱淡水舱33上连接有第三驳水管43;第一驳水管41和第三驳水管43通过驳水总管40连接。

第一出水管21上设有第一阀门51;第一阀门51和第二生活淡水泵12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驳水管42,第二驳水管42上设有第二阀门52。

第二出水管22上设有第三阀门53;第三阀门53和第二技术水泵3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驳水管44;第四驳水管44上设有第四阀门54。

第二驳水管42和第一驳水管41同时连通于驳水总管40的一端;第四驳水管44和第三驳水管43同时连通于驳水总管40的另一端。

一种船舶首尾部淡水调驳方法,其采用前述的船舶首尾部淡水管路结构,其包括:将首部生活区的淡水调驳到机舱的步骤1;将机舱内淡水调驳到首部生活区的步骤2。执行步骤1时,无需执行步骤2。执行步骤2时,无需执行步骤1。

步骤1,当需要将首部生活区的淡水调驳到机舱时,执行本步骤:将第一生活淡水泵11和第二生活淡水泵12改为手动切换模式,关闭第一阀门51,打开第二阀门52,手动操作第二生活淡水泵12,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13输送到机舱淡水舱33。

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13输送到机舱淡水舱33的路径为:第二生活淡水泵12先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13中驳运至第二驳水管42;淡水依次经过第二驳水管42、驳水总管40、第三驳水管43后进入机舱淡水舱33。

在第二生活淡水泵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驳运到机舱淡水舱时,第一生活淡水泵正常运行,将生活区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生活淡水压力柜。

如果第一生活淡水泵发生故障,则第二生活淡水泵停止将淡水从生活区淡水舱驳运到机舱淡水舱,打开第一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第二生活淡水泵将生活区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生活淡水压力柜。

待第一生活淡水泵故障排除后,执行步骤1,第二生活淡水泵继续进行淡水驳运工作。

步骤2,当需要将机舱内淡水调驳到首部生活区时,执行本步骤:将第一技术水泵31和第二技术水泵32改为手动切换模式,关闭第三阀门53,打开第四阀门54,手动操作第二技术水泵32,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33输送到生活区淡水舱13。

步骤2中,淡水从机舱淡水舱输送到生活区淡水舱的路径为:第二技术水泵32先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33驳运至第四驳水管44;淡水依次经过第四驳水管44、驳水总管40、第一驳水管41后进入生活区淡水舱13。

在第二技术水泵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驳运到生活区淡水舱时,第一技术水泵正常运行,将机舱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技术水压力柜。

如果第一技术水泵发生故障,则第二技术水泵停止将淡水从机舱淡水舱驳运到生活区淡水舱,打开第三阀门并关闭第四阀门,第二技术水泵将机舱淡水舱的淡水驳运至技术水压力柜。

待第一技术水泵故障排除后,执行步骤2,第二技术水泵继续进行淡水驳运工作。

由于同一舱室区域内的两台水泵理论上存在同时工作的可能,因此由淡水舱至水泵吸入段的管径可以放大一个等级,例如由DN40加大到DN50,以更好地达到系统工作的需求。

本发明适用于船舶首部设置上层建筑的船舶。船上已经配有的日用淡水系统,不管是机舱区域中,还是首部生活区中,每个区域都具有一个淡水舱、两台淡水泵和一具淡水压力柜;淡水压力柜作为向船上用户持续稳定供水的缓存容器,而淡水泵作为淡水柜自动从淡水舱补充容量的工具;淡水泵一般设有两台,可实现自动切换备用,保证淡水系统的持续稳定工作。

机舱用水和首部生活区用水,在船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两个区域淡水互驳又是不可或缺的功能。例如,生活区缺水时,急需机舱内造水机60制造的淡水,可以补充到生活区,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例如,造水机60故障不能制造淡水时,机舱内设备使用的淡水告急,为了维持船舶推进需要的淡水消耗,也需要从船舶首部驳运淡水应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可以顺利完成机舱内淡水和首部生活区淡水的互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管路调整,不需增加新的驳运设备,即不需要再增设额外的淡水驳运泵,阀门要求的数量也少于常规的方案,在机舱内淡水和首部生活区淡水需要互驳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完成机舱内淡水和首部生活区淡水的互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船上现有设备的冗余度,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通过管路的合理改造和控制方式的调整,完成船上淡水调驳的功能需求;而且,不影响主体功能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节约成本;管路改造方便;控制模式修改简单,人员操作便利。本发明是更简单、节能、有效的船舶首尾间淡水调驳方案,能优化系统资源,便于日常运行维护。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8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