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容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11


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的捆包件中,即使在从宽度至少不同的多种面板状的被捆包物中选择1种进行捆包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增加零件数量的情况下进行捆包。

具体而言,具有容器主体、盖体和对所选择的被捆包物的两侧的侧边部进行保护的侧边保护部件。在侧边保护部件上形成有具有与多种被捆包物相应的长度的多个侧边部保护用臂部,在容器主体上形成有与侧边保护部件嵌合的嵌合凹部。

发明内容

但是,在捆包件(容器)中,在重复捆包相同尺寸的被捆包物(收纳对象物)的情况下,每次捆包都需要更换侧边保护部件(缓冲件)。即,在反复捆包相同尺寸的被捆包物的情况下,侧边保护部件往往不能再利用。

不能再利用的理由如下所述。即,由于对被捆包物进行捆包的捆包件的输送时的振动,有时被捆包物的端缘碰撞或插入侧边部保护用臂部的前端面。因此,在侧边部保护用臂部的前端面产生凹陷,侧边保护部件的保护性能降低。其结果,在反复捆包相同尺寸的被捆包物的情况下,被捆包物的端缘仅与四个侧边部保护用臂部中的一个侧边部保护用臂部的前端面接触。因此,在反复捆包相同尺寸的被捆包物的情况下,每次捆包都需要更换侧边保护部件,侧边保护部件往往不能重复使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反复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缓冲件的性能的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和缓冲件。容器主体具有能够收容平板状的收容对象物的收容空间。缓冲件配置于所述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底部、侧壁部以及凹部。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竖立设置。凹部形成在所述底部的周边部,相对于所述底部的表面凹陷。所述缓冲件能够以多个不同的姿势配置于所述凹部。所述缓冲件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包括第一承接面以及第二承接面。在所述缓冲件以第一姿势配置于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承接面面向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承接面埋没于所述凹部。在所述缓冲件以第二姿势配置于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承接面面向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承接面埋没于所述凹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反复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缓冲件的性能的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收容有多个收容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未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第一姿势的截面立体图。

图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第二姿势的截面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六面图。

图8是以缓冲件单体表示再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情况下的第一姿势~第四实施方式姿势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再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情况下的缓冲件的第一姿势~第四实施方式姿势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容器未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俯视图。

图13是第一变形例的缓冲件的六面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容器未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俯视图。

图17是第二变形例的缓冲件的六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未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俯视图。

图2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六面图。

图22是以缓冲件单体表示再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情况下的第一姿势~第八姿势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再利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件的情况下的缓冲件的第一姿势~第八姿势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容器未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变形例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变形例的容器主体的凹部及配置于凹部之前的缓冲件的俯视图。

图27是变形例的缓冲件的六面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凹部的尺寸和缓冲件的尺寸的其他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不重复说明。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适当记载三维正交坐标系(X、Y、Z)。并且,在图中,X轴以及Y轴与水平方向平行,Z轴与铅垂方向平行。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00。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容器100。图1是表示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PA的状态的容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未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PA的状态的空的容器10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容器100是收容多个收容对象物PA的捆包容器。多个收容对象物PA分别为平板状。在图1的例子中,收容对象物PA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例如,收容对象物PA为显示器用的面板(液晶面板等)或玻璃板。另外,容器100也可以收容一个收容对象物PA。

容器100具备容器主体1和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缓冲件5。缓冲件5具有弹性,保护收容对象物PA(具体为收容对象物PA的端缘EG)。缓冲件5通过自身的变形来缓和收容对象物PA受到的冲击和振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容器主体1是单一部件(一体成型品)。多个收容对象PA沿第二方向D2层叠并收容在容器主体1中。

容器主体1和缓冲件5各自例如由发泡材料构成。发泡材料例如是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丙烯或发泡聚氨酯。容器主体1和缓冲件5的原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2所示,容器主体1具有底部11、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侧壁部12和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凹部13。四个侧壁部12包括一对侧壁部12a和一对侧壁部12b。

底部11为平板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一对侧壁部12a隔开间隔相互相对。一对侧壁部12b隔着间隔相互相对。一对侧壁部12a中的一方侧壁部12a的两端分别与一对侧壁部12b的一端连接。一对侧壁部12a中的另一方侧壁部12a的两端分别与一对侧壁部12b的另一端连接。一对侧壁部12a以及一对侧壁部12b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框。

一对侧壁部12a及一对侧壁部12b从底部11竖立设置。具体而言,底部11扩展至侧壁部12a的下端部及侧壁部12b的下端部,侧壁部12a及侧壁部12b从底部11的表面11a竖立设置。一对侧壁部12a沿着底部11的四边中的2边在一定方向上延伸。一对侧壁部12b沿着底部11的四边中的另外2边,在与一对侧壁部12a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容器主体1具有能够收容收容对象物PA(图1)的收容空间SP。收容空间SP是由底部11以及侧壁部12a、12b规定的空间。多个收容对象物PA层叠在底部11上。

至少一个缓冲件5沿着容器主体1的四边(底部11的四边)配置于容器主体1。具体而言,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缓冲件5能够以多个不同的姿势配置于凹部13。详情后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缓冲件5能够以至少两个相互不同的姿势(第一姿势ST1以及第二姿势ST2)配置于凹部13。在图2中,缓冲件5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至少一个凹部13沿着容器主体1的四边设置在容器主体1。凹部13相对于底部11的表面11a凹陷。在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缓冲件5的一部分从侧壁部12向收容空间SP突出。

缓冲件5具有第一面FA1。第一面FA1包括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第一承接面F1在缓冲件5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位于比侧壁部12靠内侧的位置,并面向收容空间SP。第二承接面F2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埋没于凹部13,不面向收容空间SP。另外,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用虚线表示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的边界。

接下来,参照图3,对缓冲件5的第一姿势ST1以及第二姿势ST2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缓冲件5 3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图3A中,缓冲件5的第一承接面F1与收容对象物PA相对。具体而言,图3A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截面立体图。图3B是表示缓冲件5以第二姿势ST2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的截面立体图。图3B中,缓冲件5的第二承接面F2与收容对象物PA相对。另外,在图3A及图3B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了表示截面的斜线。

如图3A所示,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面向收容空间SP,第二承接面F2埋没于凹部13。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在缓冲件5以第二姿势ST2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面向收容空间SP,第一承接面F1埋没于凹部13。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00,即使在反复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PA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姿势ST1与第二姿势ST2之间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也能够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

详细而言,如图3A所示,第一姿势ST1的缓冲件5的第一承接面F1与收容对象物PA相对,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缓和冲击并承接在收容空间SP内移动的收容对象物PA的面)。因此,在输送时等,收容对象物PA的端缘EG碰撞或插入第一承接面F1,由此在第一承接面F1产生凹部101。其结果,在输送等完成后,再次将第一承接面F1作为承接面,新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PA的情况下,第一承接面F1对收容对象物PA的保护性能降低。

因此,如图3B所示,在收容新的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PA的情况下,将缓冲件5的姿势从第一姿势ST1变更为第二姿势ST2,使未使用的第二承接面F2与收容对象物PA相对。即,以使未使用的第二承接面F2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方式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其结果,通过第二承接面F2,能够有效地保护收容对象物PA。

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即使在反复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PA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图3A和图3B的示例中,缓冲件5在上下方向上反转,从而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即,通过使缓冲件5上下反转,在第一姿势ST1与第二姿势ST2之间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变更所使用的承接面。

接下来,参照图4,对缓冲件5的尺寸与凹部13的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截面图。如图4所示,凹部13的深度L1与缓冲件5的第二方向D2的长度L2的一半大致相同。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在将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从第一承接面F1变更为第二承接面F2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作为承接面而使用过的第一承接面F1与收容对象物PA相对。也就是说,在将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从第一承接面F1变更为第二承接面F2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作为承接面而使用过的第一承接面F1朝向收容空间SP露出。因此,在变更了缓冲件5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

接下来,参照图2,在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定义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说明,关于侧壁部12a、12b,着眼于侧壁部12a。

如图2所示,第一方向D1表示与第一面FA1大致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第一方向D1是与侧壁部12a的内表面121大致正交的方向,换言之,是与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并与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的方向。第二方向D2是与第一方向D1大致正交的方向。在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第二方向D2表示与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正交的方向。第三方向D3是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大致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第三方向D3是与第一面FA1以及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的方向,换言之,是与侧壁部12a延伸的方向以及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的方向。

接着,参照图5及图6说明缓冲件5及凹部13。图5是表示容器主体1的凹部13及配置于凹部13之前的缓冲件5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容器主体1的凹部13和配置于凹部13之前的缓冲件5的俯视图。在图5及图6中,表示了缓冲件5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的情况。

首先,参照图5,在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定义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第三平面P3、第一对称轴AX1、第二对称轴AX2、以及第三对称轴AX3。

第一平面P1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通过缓冲件5的第二方向D2的中央部。第一平面P1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与第二方向D2大致正交,并与第一方向D1及第三方向D3大致平行。换言之,第一平面P1与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此外,第一平面P1与侧壁部12a的内表面121大致正交。此外,第一平面P1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与第一承接面F1大致正交。第一平面P1相当于本发明的“规定平面”的一个例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平面P1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包括底部11的表面11a。

第二平面P2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与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正交,并且通过缓冲件5的第一方向D1的中央部。此外,第二平面P2与第一方向D1大致正交,与第二方向D2以及第三方向D3大致平行。第二平面P2与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此外,第二平面P2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与第一承接面F1大致平行。

第三平面P3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与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正交,并且通过缓冲件5的第三方向D3的中央部。此外,第三平面P3与第三方向D3大致正交,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大致平行。第三平面P3与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此外,第三平面P3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与第一承接面F1大致正交。第一平面P1、第二平面P2和第三平面P3相互大致正交。

第一对称轴AX1沿着第一方向D1延伸,是旋转对称的轴。第一对称轴AX1位于第一平面P1上以及第三平面P3上。第二对称轴AX2沿着第二方向D2延伸,是旋转对称的轴。第二对称轴AX2位于第二平面P2上以及第三平面P3上。第三对称轴AX3沿着第三方向D3延伸,是旋转对称的轴。第三对称轴AX3位于第一平面P1上以及第二平面P2上。

如图5及图6所示,凹部13从底部11的表面11a沿第二方向D2朝向底部11的背面凹陷。凹部13是孔。并且,凹部13也可以设置于在俯视时与侧壁部12a重叠的区域。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容器主体1的第一方向D1的尺寸变大。

如图6所示,凹部13形成在底部11的周边部20。另外,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以虚线表示周边部20的范围。底部11的周边部20沿着侧壁部12a(图2的侧壁部12)延伸。周边部20包括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第一区域21是在俯视时比与侧壁部12a的内表面121匹配的位置的更外侧的区域。第二区域22是在俯视时比与侧壁部12a的内表面121匹配的位置的更内侧的区域。凹部13跨越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而形成。此外,凹部13包括第一部分13a和第二部分13b。第一部分13a是俯视时凹部13中的属于第一区域21的部分。第二部分13b是俯视时凹部13中的属于第二区域22的部分。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侧壁部12a具有切口23。切口23在俯视时与凹部13的第一部分13a匹配。配置于凹部13的缓冲件5的一部分位于侧壁部12a的切口23内。除了凹部13之外,还能够利用切口23可靠地保持缓冲件5。

缓冲件5嵌合于凹部13。缓冲件5绕第一对称轴AX1呈180度旋转对称(两次对称)。此外,缓冲件5绕第二对称轴AX2呈180度旋转对称(两次对称)。此外,缓冲件5绕第三对称轴AX3呈180度旋转对称(两次对称)。缓冲件5具有相对于第一平面P1对称的形状。此外,缓冲件5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此外,缓冲件5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

缓冲件5具有第一嵌合部51和第二嵌合部52。第一嵌合部51和第二嵌合部52例如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具有以下的特征。即,第一嵌合部51和第二嵌合部52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第一嵌合部51和第二嵌合部52各自相对于第一平面P1对称。第一嵌合部51位于缓冲件5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第二嵌合部52位于缓冲件5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方端部。在图5的例子中,第一嵌合部51和第二嵌合部52分别具有在比第一方向D1的两端部更靠中央部向内侧凹陷的凹形状,在俯视时具有大致V字形状。第一嵌合部51及第二嵌合部52沿第二方向D2延伸。

具体而言,第一嵌合部51具有第一侧面510和第二侧面511。第一侧面510和第二侧面511分别是大致矩形的平面,相对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三平面P3倾斜。此外,第二嵌合部52具有第三侧面520和第四侧面521。第三侧面520和第四侧面521分别是大致矩形的平面,相对于第一方向D1以及第三平面P3倾斜。

容器主体1具有第一主体嵌合部14和第二主体嵌合部15。第一主体嵌合部14和第二主体嵌合部15分别在第二方向D2上跨越侧壁部12a和凹部13而设置。第一主体嵌合部14和第二主体嵌合部15在第三方向D3上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第一主体嵌合部14和第二主体嵌合部15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

第一主体嵌合部14根据配置于凹部13的缓冲件5的姿势而与第一嵌合部51及第二嵌合部52的一方嵌合。第二主体嵌合部15根据配置于凹部13的缓冲件5的姿势,与第一嵌合部51及第二嵌合部52的另一方嵌合。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缓冲件5向收容空间SP侧(第一方向D1内侧)倾斜、偏离、倾倒。此外,凹部13的最内侧的内壁面130和缓冲件5也抑制向收容空间SP一侧倾斜、偏离、倾倒。由此,例如在利用自动机将收容对象物PA收容到空的容器100时,能够防止收容对象物PA与缓冲件5接触而在收容对象物PA产生裂纹等损伤。

第一主体嵌合部14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的间隔越靠近收容空间SP越小。即,第一主体嵌合部14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的间隔越靠近第一方向D1的内侧越小。

在图5的例子中,第一主体嵌合部14具有沿着第一嵌合部51的第二侧面511的形状。因此,第一嵌合部51中具有第二侧面511的部分与第一主体嵌合部14嵌合。第二主体嵌合部15具有沿着第二嵌合部52的第四侧面521的形状。因此,第二嵌合部52中的具有第四侧面521的部分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嵌合。

接着,参照图5及图7说明缓冲件5的各面。如图5表示,缓冲件5进一步具有第一面FA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FA2、第一非承接面N1、第一非承接面N1的相反侧的第二非承接面N2。第二面FA2包括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第一面FA1和第二面FA2隔着第二对称轴AX2相互相对。第一面FA1和第二面FA2隔着第三对称轴AX3相互相对。

图7是来自六个方向的缓冲件5的正投影图(六面图)。此外,在图7中,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表示了第一方向D1~第三方向D3以及第一平面P1~第三平面P3。

如图7所示,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沿第二方向D2排列并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相对于沿着底部11的第一平面P1相互对称。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且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对于第一平面P1相互对称。

第一承接面F1和第四承接面F4隔着第二对称轴AX2在第一方向D1上相对。第一承接面F1和第四承接面F4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第二承接面F2及第三承接面F3隔着第二对称轴AX2在第一方向D1上相对。第二承接面F2及第三承接面F3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

第一承接面F1和第三承接面F3相对于第三对称轴AX3点对称。第二承接面F2及第四承接面F4相对于第三对称轴AX3为点对称。另外,在图7的例子中,第一面FA1、第二面FA2及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是平面。

第一侧面510和第二侧面511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第三侧面520和第四侧面521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第一侧面510和第三侧面520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第二侧面511与第四侧面521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

第一非承接面N1以及第二非承接面N2是与第一平面P1以及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的平面。第一非承接面N1和第二非承接面N2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第一非承接面N1和第二非承接面N2不是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

接着,参照图8及图9,说明缓冲件5的再利用方法。图8是以缓冲件5单体表示再利用缓冲件5时的第一姿势ST1~第四姿势ST4的立体图。在图8中,对使用过的承接面标注点影线。此外,为了便于理解,以虚线表示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的边界以及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的边界。图9是表示再利用缓冲件5时的缓冲件5的第一姿势ST1~第四姿势ST4的立体图。

如图8及图9所示,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位于比侧壁部12a更靠内侧的位置,并面向收容空间SP(朝向第一方向D1内侧)。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朝向第二方向D2上侧从凹部13突出(朝向收容空间SP从凹部13露出)。因此,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此外,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埋没于凹部13(位于底部11的表面11a的下方),不面向收容空间SP。进而,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不面向收容空间SP。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被侧壁部12a遮蔽。

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当收容收容对象物PA时,第一承接面F1与收容对象物PA的端缘EG(图1)相对。即,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能够与收容对象物PA接触,因此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另外,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嵌合部51与第一主体嵌合部14嵌合,第二嵌合部52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嵌合。

接着,利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的容器100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一承接面F1的保护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优选将第一承接面F1再次作为承接面。因此,在将缓冲件5从第一姿势ST1变更为与第一姿势ST1不同的状态、例如第二姿势ST2之后,重新收容收容对象物PA。第二姿势ST2是使第一姿势ST1的缓冲件5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位于侧壁部12a的内侧,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相同。此外,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埋没于凹部13,不面向收容空间SP。第二姿势ST2中的第一承接面F1与第一姿势ST1中的第二承接面F2相同。进而,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同。另外,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嵌合部52与第一主体嵌合部14嵌合,第一嵌合部51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嵌合。

接着,利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的容器100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二承接面F2的保护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除了第一承接面F1之外,第二承接面F2也不优选再次成为承接面。因此,在将缓冲件5从第二姿势ST2变更为与第二姿势ST2及第一姿势ST1不同的状态、例如第三姿势ST3之后,重新收容收容对象物PA。第三姿势ST3是使第二姿势ST2的缓冲件5绕第二对称轴AX2旋转180度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缓冲件5以第三姿势ST3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位于比侧壁部12a靠内侧的位置,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相同。此外,在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四承接面F4埋没于凹部13中,不面向收容空间SP。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四承接面F4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相同。进而,在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同。另外,在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嵌合部51与第一主体嵌合部14嵌合,第二嵌合部52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嵌合。

接着,利用第三姿势配置状态的容器100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三承接面F3的保护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除了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之外,第三承接面F3也不优选再次成为承接面。因此,在将缓冲件5从第三姿势ST3变更为与第三姿势ST3、第二姿势ST2以及第一姿势ST1不同的状态、例如第四姿势ST4之后,重新收容收容对象物PA。第四姿势ST4是使第三姿势ST3的缓冲件5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缓冲件5以第四姿势ST4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四承接面F4位于比侧壁部12a更靠内侧的位置,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四承接面F4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四承接面F4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相同。此外,在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埋没于凹部13,不面向收容空间SP。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相同。进而,在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同。另外,在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嵌合部52与第一主体嵌合部14嵌合,第一嵌合部51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嵌合。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缓冲件5绕第一对称轴AX1呈180度旋转对称,绕第二对称轴AX2呈180度旋转对称。因此,无论通过使缓冲件5绕第一对称轴AX1或第二对称轴AX2旋转180度而获得的四个姿势ST1~ST4的哪种姿势,都能够将缓冲件5配置于凹部13。而且,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发挥功能,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发挥功能,在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发挥功能,在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四承接面F4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发挥功能。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00,在反复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PA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姿势ST1~第四姿势ST4之间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也能够利用不同的承接面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因此能够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的同时再利用缓冲件5。此外,由于能够更长地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容器100(缓冲件5和容器主体1)的成本。

(第一变形例)

图10~图13表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容器100A、凹部13A以及缓冲件5A。如图10~图13所示,缓冲件5A的第一嵌合部51A以及第二嵌合部52A也可以在俯视时具有U字形状。在该情况下,也与第一嵌合部51及第二嵌合部52在俯视时具有V字形状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缓冲件5A向收容空间SP侧倾斜、偏离、倾倒。另外,缓冲件5A的再利用方法与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的缓冲件5的再利用方法相同。

(第二变形例)

图14~图17表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容器100B、凹部13B和缓冲件5B。如图14~图17所示,缓冲件5B的第一嵌合部51B和第二嵌合部52B也可以具有在比第一方向D1的两端部更靠中央部向外侧突出的凸形状。在该情况下,也与第一嵌合部51及第二嵌合部52具有凹形状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抑制缓冲件5B向收容空间SP侧倾斜、偏离、倾倒。另外,缓冲件5B的再利用方法与参照图8以及图9说明的缓冲件5的再利用方法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

图18~图2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100C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主要与具有四面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件5C具有八面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以下,主要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如图18所示,容器100C包括容器主体1和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缓冲件5C。在图18的例子中,缓冲件5C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缓冲件5C具有弹性,保护收容对象物PA。容器主体1具有底部11、多个侧壁部12和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凹部13C。缓冲件5C配置于容器主体1的凹部13C。凹部13C相对于底部11的表面11a凹陷。

缓冲件5C具有第一承接面F1和第二承接面F2。在缓冲件5C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位于侧壁部12的内侧,并面向收容空间SP。第二承接面F2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埋没于凹部13C。另外,在后面详细叙述,缓冲件5C具有第一非承接面N1以及第二非承接面N2。

图19是表示容器主体1的凹部13C和配置于凹部13C之前的缓冲件5C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容器主体1的凹部13C和配置于凹部13C之前的缓冲件5C的俯视图。在图19及图20中,表示了缓冲件5C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C的情况。此外,在图20中,为了便于理解,沿缓冲件5C的第一非承接面N1排列,用双点划线表示作为第一非承接面N1的相反侧的面的第二非承接面N2。

如图19和图18所示,凹部13C从底部11的表面11a沿第二方向D2朝向底部11的背面凹陷。此外,凹部13C可以设置在俯视时与侧壁部12a重叠的区域。凹部13C包括第一部分13a和第二部分13b。

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呈180度旋转对称(两次对称)。此外,缓冲件5C绕第二对称轴AX2呈90度旋转对称(四次对称)。此外,缓冲件5C绕第三对称轴AX3呈180度旋转对称(两次对称)。缓冲件5C具有相对于第一平面P1对称的形状。此外,缓冲件5C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此外,缓冲件5C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第一平面P1相当于本发明的“规定平面”的一个例子。

缓冲件5C具有至少一个第五嵌合部53和至少一个第六嵌合部54(图2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缓冲件5C具有多个(在图20的例子中为4个)第五嵌合部53和多个(在图20的例子中为4个)第六嵌合部5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五嵌合部53的数量与第六嵌合部54的数量相等。第五嵌合部53及第六嵌合部54例如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具有以下特征。

即,多个第五嵌合部53与多个第六嵌合部54具有相对于第一平面P1对称的形状。多个第五嵌合部53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多个第六嵌合部54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多个第五嵌合部53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多个第六嵌合部54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

多个第五嵌合部53绕第二对称轴AX2呈90度旋转对称。第五嵌合部53配置于第一非承接面N1。第一非承接面N1是缓冲件5C的第二方向D2的一方端部的面。即,第五嵌合部53位于缓冲件5C的第二方向D2的一方端部。多个第五嵌合部53在绕第二对称轴AX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另外,也可以在第一非承接面N1的中央(与第二对称轴AX2重叠的位置)设置第五嵌合部53。

多个第六嵌合部54绕第二对称轴AX2呈90度旋转对称。第六嵌合部54配置于第二非承接面N2。第二非承接面N2是缓冲件5C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端部的面。也就是说,第六嵌合部54位于缓冲件5C的第二方向D2的另一端部。多个第六嵌合部54在绕第二对称轴AX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另外,也可以在第二非承接面N2的中央(与第二对称轴AX2重叠的位置)设置第六嵌合部54。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五嵌合部53及第六嵌合部54分别是孔。例如,第五嵌合部53及第六嵌合部54分别是长方体状或立方体状的孔。此外,多个第五嵌合部53分别与多个第六嵌合部54对应配置。第五嵌合部53与对应的第六嵌合部54在第二方向D2上相对。第五嵌合部53以及对应的第六嵌合部54在第二方向D2上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凹陷。

凹部13C具有至少一个底面嵌合部16。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凹部13C具有多个(图20的例子中为两个)底面嵌合部16。底面嵌合部16的数量为第五嵌合部53的数量的1/2。

多个底面嵌合部16设置在凹部13C的底面上。具体而言,一方的底面嵌合部16配置于第一部分13a的底面上,另一方的底面嵌合部16配置于第二部分13b的底面上。一方的底面嵌合部16与另一方的底面嵌合部16在第一方向D1上分离,并在第一方向D1上相对。

底面嵌合部16是从凹部13C的底面沿第二方向D2突出的凸部。多个底面嵌合部16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多个底面嵌合部16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

底面嵌合部16根据配置于凹部13C的缓冲件5C的姿势,与第五嵌合部53及第六嵌合部54中的任一嵌合部嵌合。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缓冲件5C向收容空间SP的一侧倾斜、偏离、倾倒。由此,例如,在利用自动机将收容对象物PA收容于容器100C时,能够防止在收容对象物PA产生裂纹等损伤。

接着,参照图19及图21,说明缓冲件5C的各面。如图19所示,缓冲件5C具有第一面FA1、第一面FA1的相反侧的第二面FA2、第三面FA3、第三面FA3的相反侧的第四面FA4、第一非承接面N1、第一非承接面N1的相反侧的第二非承接面N2。第一面FA1及第二面FA2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面FA1及第二面FA2相同。第三面FA3包括第五承接面F5及第六承接面F6。第三面FA3连接第一面FA1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和第二面FA2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第四面FA4包括第七承接面F7及第八承接面F8。第四面FA4连接第一面FA1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方端部和第二面FA2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方端部。第三面FA3及第四面FA4隔着第一对称轴AX1相互相对。第三面FA3及第四面FA4隔着第二对称轴AX2相互相对。

图21是来自6方向的缓冲件5C的正投影图。图21中,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表示了第一方向D1~第三方向D3以及第一平面P1~第三平面P3。如图21所示,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第一非承接面N1以及第二非承接面N2分别与参照图7说明的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第一非承接面N1以及第二非承接面N2相同,省略说明。

第五承接面F5连接第一承接面F1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与第四承接面F4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第六承接面F6连接第二承接面F2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和第三承接面F3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第五承接面F5和第六承接面F6在第二方向D2上并排并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五承接面F5和第六承接面F6相对于第一平面P1相互对称。

第七承接面F7连接第二承接面F2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端部和第三承接面F3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端部。第八承接面F8连接第一承接面F1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端部和第四承接面F4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端部。第七承接面F7和第八承接面F8在第二方向D2上并排并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七承接面F7和第八承接面F8相对于第一平面P1相互对称。另外,在图21的例子中,第一面FA1~第四面FA4的各个面、以及第一承接面F1~第八承接面F8的各个面是平面。

接下来,参照图22及图23,说明缓冲件5C的再利用方法。图22是以缓冲件5C单体表示再利用缓冲件5C时的第一姿势ST1~第八姿势ST8的立体图。在图22中,对使用过的面标注点影线。此外,为了便于理解,用虚线表示边界线。图23是表示将缓冲件5C再利用的情况下的缓冲件5C的第一姿势ST1~第八姿势ST8的立体图。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缓冲件5C以第一姿势ST1、第二姿势ST2、第三姿势ST3或第四姿势ST4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下,第一方向D1是与侧壁部12a的内表面121大致正交的方向,第三方向D3是与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及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缓冲件5C以第五姿势ST5、第六姿势ST6、第七姿势ST7或第八姿势ST8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下,第一方向D1是与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以及底部11的表面11a大致平行的方向,第三方向D3是与侧壁部12a的内表面121大致正交的方向。

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第二承接面F2、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的配置与图8和图9相同。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位于比侧壁部12a更靠内侧的位置,并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此外,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埋没于凹部13C,不面向收容空间SP。进而,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

进而,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承接面F5~第八承接面F8朝向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因此,第五承接面F5~第八承接面F8不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另外,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六嵌合部54与底面嵌合部16嵌合。

当利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的容器100C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一承接面F1的保护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第一承接面F1不优选再次作为承接面。因此,在将缓冲件5C从第一姿势ST1变更为与第一姿势ST1不同的状态、例如第二姿势ST2之后,重新收容收容对象物PA。第二姿势ST2是使第一姿势ST1的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缓冲件5C以第二姿势ST2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位于比侧壁部12a更靠内侧的位置,并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二承接面F2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相同。此外,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埋没于凹部13C,不面向收容空间SP。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相同。

进而,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同。进而,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承接面F5~第八承接面F8朝向侧壁部12a的延伸方向。另外,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嵌合部53嵌合于底面嵌合部16。

接着,当利用第二姿势配置状态的容器100C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二承接面F2的保护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除了第一承接面F1之外,第二承接面F2也不优选再次成为承接面。因此,例如,将缓冲件5C从第二姿势ST2变更为与第二姿势ST2及第一姿势ST1不同的状态、例如第七姿势ST7之后,重新收容收容对象物PA。第七姿势ST7是使第二姿势ST2的缓冲件5C绕第二对称轴AX2(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缓冲件5C以第七姿势ST7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七承接面F7位于比侧壁部12a更靠内侧的位置,并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七承接面F7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七承接面F7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相同。此外,在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八承接面F8埋没于凹部13C,不面向收容空间SP。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八承接面F8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相同。

进而,在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承接面F5及第六承接面F6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五承接面F5和第六承接面F6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同。进而,在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朝向侧壁部12a延伸的方向。另外,在第七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嵌合部53嵌合于底面嵌合部16。

接着,利用第七姿势配置状态的容器100C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第七承接面F7的保护性能有可能降低。因此,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除了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之外,第七承接面F7也不优选再次成为承接面。因此,例如,在将缓冲件5C从第七姿势ST7变更为与第一姿势ST1、第二姿势ST2以及第七姿势ST7不同的状态、例如第八姿势ST8之后,重新收容收容对象物PA。第八姿势ST8是使第七姿势ST7的缓冲件5C绕第三对称轴AX3旋转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另外,第八姿势ST8也可以通过使第七姿势ST7的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后,绕第二对称轴AX2旋转180度而得到。

具体而言,在缓冲件5C以第八姿势ST8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八承接面F8位于比侧壁部12a更靠内侧的位置,并面向收容空间SP。因此,在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八承接面F8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八承接面F8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一承接面F1相同。此外,在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七承接面F7埋没于凹部13C,不面向收容空间SP。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七承接面F7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二承接面F2相同。

进而,在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承接面F5及第六承接面F6朝向与收容空间SP相反的一侧。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五承接面F5和第六承接面F6与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的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同。进而,在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朝向侧壁部12a延伸的方向。另外,在第八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六嵌合部54与底面嵌合部16嵌合。

之后也同样地,再次收容并输送收容对象物PA时,缓冲件5C的姿势变更为尚未利用的姿势。这是因为,多个承接面F1~F8中已被用作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面有可能保护性能降低。在图22及图23的例子中,接着,缓冲件5C从第八姿势ST8变更为例如尚未利用的第四姿势ST4,进行收容对象物PA的输送。第四姿势ST4是使第八姿势ST8的缓冲件5C绕第二对称轴AX2(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状态。在缓冲件5C以第四姿势ST4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四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四承接面F4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

接着,缓冲件5C从第四姿势ST4变更为例如尚未利用的第三姿势ST3,进行收容对象物PA的输送。第三姿势ST3是使第四姿势ST4的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在缓冲件5C以第三姿势ST3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三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三承接面F3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

接着,缓冲件5C从第三姿势ST3变更为例如尚未利用的第六姿势ST6,进行收容对象物PA的输送。第六姿势ST6是使第三姿势ST3的缓冲件5C绕第二对称轴AX2(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状态。在缓冲件5C以第六姿势ST6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六姿势配置状态)下,第六承接面F6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

接着,缓冲件5C从第六姿势ST6变更为例如尚未利用的第五姿势ST5,进行收容对象物PA的输送。第五姿势ST5是使第六姿势ST6的缓冲件5C绕第三对称轴AX3旋转180度的状态(上下反转的状态)。另外,第五姿势ST5也可以通过使第六姿势ST6的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后,绕第二对称轴AX2旋转180度而得到。在缓冲件5C以第五姿势ST5配置于凹部13C的状态(第五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五承接面F5成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呈180度旋转对称,绕第二对称轴AX2呈90度旋转对称。因此,无论通过使缓冲件5C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和/或绕第二对称轴AX2旋转90度而得到的八个姿势ST1~ST8中的哪种姿势,都能够将缓冲件5C配置于凹部13。而且,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第八姿势配置状态的各个姿势配置状态下,第一承接面F1~第八承接面F8中的任一个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发挥功能。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100C,在反复收容相同尺寸的收容对象物PA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姿势ST1~第八姿势ST8之间变更缓冲件5C的姿势,也能够利用不同的承接面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因此能够维持缓冲件5C的性能的同时再利用缓冲件5C。此外,通过能更长地维持缓冲件5C的性能,能进一步降低容器100C(缓冲件5C以及容器主体1)的成本。

(变形例)

图24~图27表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容器100D、凹部13D以及缓冲件5D。如图24~图27所示,缓冲件5D也可以在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具有嵌合部。

如图25及图26所示,缓冲件5D具有第一嵌合部51D、第二嵌合部52D、第三嵌合部55D以及第四嵌合部56D。第一嵌合部51D在缓冲件5D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D的状态(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位于缓冲件5D的第三方向D3的一方端部。第二嵌合部52D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位于缓冲件5D的第三方向D3的另一方端部。第三嵌合部55D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位于缓冲件5D的第一方向D1的一方端部。第四嵌合部56D在第一姿势配置状态下,位于缓冲件5D的第一方向D1的另一方端部。

第一嵌合部51D通过第五承接面F5及第六承接面F6的第一方向D1的中央部。第二嵌合部52D通过第七承接面F7及第八承接面F8的第一方向D1的中央部。第三嵌合部55D通过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的第三方向D3的中央部。第四嵌合部56D通过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的第三方向D3的中央部。

作为一例,第一嵌合部51D~第四嵌合部56D在俯视时是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凹部。此外,第一嵌合部51D~第四嵌合部56D沿着第二方向D2,从第一非承接面N1延伸至第二非承接面N2。第一嵌合部51D和第二嵌合部52D沿第三方向D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凹陷。第三嵌合部55D与第四嵌合部56D沿着第一方向D1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凹陷。

而且,第一嵌合部51D~第四嵌合部56D具有相对于第二平面P2对称的形状。第一嵌合部51A~第四嵌合部56D具有相对于第三平面P3对称的形状。而且,第一嵌合部51D~第四嵌合部56D绕第二对称轴AX2呈90度旋转对称。第一嵌合部51D~第四嵌合部56D在绕第二对称轴AX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容器主体1具有第一主体嵌合部14D和第二主体嵌合部15D。第一主体嵌合部14D及第二主体嵌合部15D分别跨越侧壁部12a和凹部13D而设置。第一主体嵌合部14D和第二主体嵌合部15D在第三方向D3上隔开规定间隔相互相对地配置。第一主体嵌合部14D与第二主体嵌合部15D是沿第三方向D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的大致半圆柱状的凸部。

第一主体嵌合部14D根据配置于凹部13D的缓冲件5D的姿势,与第一嵌合部51D、第二嵌合部52D、第三嵌合部55D及第四嵌合部56D中的任意一个嵌合部嵌合。除此之外,第二主体嵌合部15D根据配置于凹部13D的缓冲件5D的姿势,与第一嵌合部51D、第二嵌合部52D、第三嵌合部55D及第四嵌合部56D中的与和第一主体嵌合部14D嵌合的嵌合部相对的嵌合部嵌合。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也能够抑制缓冲件5D向收容空间SP的一侧倾斜、偏离、倾倒。另外,缓冲件5D的再利用方法与参照图22及图23说明的缓冲件5C的再利用方法相同。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各种方式中实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明的多个构成要素能够适当改变。例如,既可以将某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的某构成要素追加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或者也可以从实施方式删除某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的几个构成要素。

此外,附图为了容易理解发明,将各个构成要素示意性地表示为主体,图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从附图制作的观点出发有时也与实际不同。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并无特别限定,能够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

(1)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中,缓冲件5、5A、5B各自的可利用次数(初次+再利用次数)由于各缓冲件5、5A、5B具有4个承接面(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因此作为一例为“4”。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各缓冲件5C、5D具有8个承接面(第一承接面F1~第八承接面F8),因此各缓冲件5C、5D的可利用次数作为一例为“8”。但是,各缓冲件5、5A~5D的可利用次数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各缓冲件5、5A~5D的可利用次数可以根据各缓冲件5、5A~5D的材质来确定。

例如,在由容易降低性能的发泡聚苯乙烯构成缓冲件5(图5)的情况下,最好在每次利用完成时变更缓冲件5的姿势,变更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第一承接面F1~第四承接面F4)。在该情况下,缓冲件5的可利用次数为“4”。因此,与承接面每次更换一个缓冲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缓冲件5的成本降低为约1/4。特别是,由于发泡聚苯乙烯比较廉价,因此,在每次利用完成时变更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的情况下,也能够享有充分的成本优点。

另一方面,例如在由性能不易降低的发泡聚乙烯或发泡聚丙烯构成缓冲件5(图5)的情况下,一个承接面可以使用多次。在将一个承接面使用N次(N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缓冲件5的可利用次数为“4×N”。因此,与承接面每次更换一个缓冲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缓冲件5的成本降低为约1/4N。

(2)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缓冲件5(图5)也可以仅具有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作为可变更的承接面。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缓冲件5绕第一对称轴AX1旋转180度,能够变更承接面。在该情况下,缓冲件5的可利用次数依赖于缓冲件5的材质而为“2”或“2×N”。

此外,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缓冲件5(图5)也可以仅具有第一承接面F1及第四承接面F4作为可变更的承接面。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缓冲件5绕第二对称轴AX2旋转180度,能够变更承接面。在该情况下,缓冲件5的可利用次数依赖于缓冲件5的材质而为“2”或“2×N”。此外,在该情况下,凹部13的深度L1(图4)也可以比缓冲件5的第二方向D2的长度L2的一半更浅。另外,例如,缓冲件5也可以具有仅第一承接面F1及第三承接面F3作为可变更的承接面。

(3)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缓冲件5C(图21)的第一非承接面N1的一半、第一非承接面N1的另一半、第二非承接面N2的一半以及第二非承接面N2的另一半作为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缓冲件5C构成为近似立方体状。此外,这时,在第一面FA1、第二面FA2、第三面FA3以及第四面FA4上设置与第五嵌合部53或者第六嵌合部54同样的嵌合部。在该情况下,缓冲件5C的可利用次数依赖于缓冲件5的材质而为“12”或“12×N”。

(4)在图8及图9中,缓冲件5绕第三对称轴AX3呈180度旋转对称,因此,也可以通过使第二姿势ST2的缓冲件5绕第三对称轴AX3旋转180度而从第二姿势ST2变更为第四姿势ST4。在这种情况下,第四姿势ST4是将第二姿势ST2的缓冲件5前后反转的状态。“前后”中的“前”表示容器主体1中第一方向D1内侧,“前后”中的“后”表示容器主体1中第一方向D1外侧。

(5)在参照图4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凹部13的深度L1与缓冲件5的第二方向D2的长度L2的一半大致相同。这点在缓冲件5A~5D方面也是同样的。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图28是表示凹部13的尺寸和缓冲件5的尺寸的另一例子的图。如图28所示,凹部13的深度L1也可以比缓冲件5的第二方向D2的长度L1的一半更深。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收容对象物PA的承接面从第一承接面F1变更为第二承接面F2时,能够避免作为承接面而使用过的第一承接面F1朝向收容空间SP露出。因此,在变更了缓冲件5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缓冲件5的性能。这点在缓冲件5A~5D方面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28所示,在凹部13的深度L1比缓冲件5的长度L1的一半更深的情况下,缓冲件5还具有中间部MD。中间部MD是缓冲件5中的形成有第一承接面F1及第三承接面F3的部分UP与形成有第二承接面F2及第四承接面F4的部分LW之间的部分。在缓冲件5以第一姿势ST1配置于凹部13的状态下,第一平面P1沿着底部11的表面11a通过缓冲件5的第二方向D2的中央部。第一承接面F1及第二承接面F2相对于第一平面P1相互对称。第三承接面F3和第四承接面F4相对于第一平面P1相互对称。另外,关于中间部MD和第一平面P1,缓冲件5A~5D也同样。

(6)在第一实施方式(包括变形例)中,缓冲件5、5A、5B也可以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嵌合部53及第六嵌合部54来代替第一嵌合部51、51A、51B及第二嵌合部52、52A、52B。在该情况下,凹部13、13A、13B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底面嵌合部16来代替第一主体嵌合部14、14A、14B、以及第二主体嵌合部15、15A、15B。

(7)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嵌合部以及主体嵌合部的形状只要能够抑制缓冲件向收容空间SP侧倾倒,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取任意的形状。

(8)在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承接面(第一承接面F1~第八承接面F8)是平面。但是,只要可以变更,则承接面不限定于平面,例如也可以包括曲面或者凸凹面。此外,缓冲件具有对称构造,但只要承接面能够变更,也可以不具有对称构造。

(9)参照图5以及图6说明限制部。如图5以及图6所示,容器主体1在侧壁部12a以及凹部13具有作为限制部的窄幅部26。窄幅部26在第二方向D2上跨越侧壁部12a和凹部13。窄幅部26限制配置于凹部13的缓冲件5向收容空间SP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缓冲件5向收容空间SP一侧倾斜、偏离、倾倒。

具体而言,侧壁部12a的切口23以及凹部13的第一部分13a具有宽幅部25和窄幅部26。作为限制部的窄幅部26在侧壁部12a延伸的方向(第三方向D3)的宽度比宽幅部25窄,位于比宽幅部25更靠收容空间SP侧的位置。而且,缓冲件5具有与切口23以及凹部13匹配的形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缓冲件5向收容空间SP一侧倾斜、偏离、倾倒。

另外,同样地,图11、图12、图15、图16、图25以及图26所示的容器主体1具有宽幅部25以及作为限制部的窄幅部26。此外,图5、图6、图11、图12、图15、图16、图25以及图26中,容器主体1也可以在侧壁部12a以及凹部13中具有作为限制部的窄幅部26。

参照图19及图20说明限制部。容器主体1在凹部13C具有作为限制部的底面嵌合部16。底面嵌合部16限制配置于凹部13C的缓冲件5C向收容空间SP侧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缓冲件5C向收容空间SP一侧倾斜、偏离、倾倒。

具体而言,底面嵌合部16是凸部(以下,记载为“凸部16”)。而且,凹部13C在凹部13C的底面具有作为限制部的凸部16。缓冲件5C具有在配置于凹部13C时与凸部16嵌合的孔即第五嵌合部53及第六嵌合部54。

相关技术
  • 用于保藏液体的容器、用于此的压力阀和作为啤酒桶的容器的应用;用于调节这样的容器中的压力的方法;容器空心底部、用于制造容器空心底部的模块化系统和用于填装容器的方法
  • 固体电解电容器用电容器元件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电容器元件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电容器元件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45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