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美工刀收纳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美工刀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美工刀也被称作刻刀或者壁纸刀,是一种手持型的美术和手工艺品的小型刀具,可以被用来切削质地较软的物品,其组成部分包括手持部和连接在手持部上的刀片,其中刀片可以根据其使用程度进行更换。由于刀片具有锋利性,通常将刀片收纳于收纳盒中。

目前,常用的刀片收纳盒多采用推钮与刀片直接通过摩擦接触的方式,将刀片从刀片盒中推出,但由于推钮与刀片之间不具备卡接固定,仅通过摩擦力推出,而导致刀片推出失败,或易连带同时推出多个刀片;此外,推钮在推出刀片后无法自动复位,往往需要人工再次推动推钮进行复位,操作繁复,刀片推出效率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该装置在按压结构上设置凸出部,通过推按按压结构,使得凸出部与刀片的一端卡接,通过凸出部将刀片推出,且完成了刀片的推出后,按压结构上的弹性结构可自动使按压结构复位,操作简单,提高了刀片的推出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该装置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腔室,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隔挡部,所述第一隔挡部将所述腔室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具有沿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向内部凹陷的凹部,所述第二腔体用于放置刀片;

按压结构,在第二方向上,所述按压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腔室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按压结构包括按压部和延伸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连接;

所述按压部嵌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凹部滑动连接,所述按压部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第一隔挡部上设置有第二隔挡部,所述第二隔挡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弹性结构的延伸方向交叉设置;

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面,在按压所述按压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刀片贴合,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刀片的一端卡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弹性体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部或周向位置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为所述弹性体提供支撑力。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部时,所述第二隔挡部上还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结构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弹性体的外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面上,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刀片远离所述按压结构的一面相贴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部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腔体向贯通,所述按压部通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使得所述按压部与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位移。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的底面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三方向上,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突出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且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主体部相配合,以对所述按压部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移距离进行限制,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刀片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且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一个所述刀片的厚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腔室的一端设置有刀片出口,所述刀片出口与所述刀片相对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外盒和底盖,所述外盒和所述底盖相互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通过延伸部上设置凸出部,在将按压结构推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使得凸出部与刀片的一端相互卡接,通过凸出部带动刀片移动,以使刀片推出装置外,降低了刀片推出失败的现象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刀片的推出效率;第二方面,按压结构具有弹性结构,通过弹性结构与第二隔挡部进行配合,在刀片推出后,可以自动对按压结构进行复位,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工操作的繁复性;此外,按压结构嵌设于第一腔体内,使得装置整体的外观表面平滑,降低了按压结构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损伤或损毁的概率,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图2所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按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的外形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的另一外形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凸出部与刀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延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的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的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主体部;101、外盒;102、底盖;110、腔室;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21、第一隔挡部;122、第二隔挡部;1221、通孔;1121、凹部;1122、滑槽;200、按压结构;201、第一面;202、第二面;210、按压部;211、弹性结构;2111、弹性体;2112、支撑结构;220、延伸部;221、凸出部;230、连接部;300、限位结构;400、刀片;500、弹性件;501、卡槽结构;600、刀片出口;L、凸出部的长度;W、凸出部的宽度;H、凸出部的高度;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美工刀作为一种文具用品,是一种小型的手持工具,常用于进行细致的切割、雕刻或削离等作业,其可以是削笔刀、手工刀、削刀或刻刀等中的一种。美工刀的刀片在长时间使用后使用性能下降时,需要更换新的刀片,而为了安全性,刀片通常放置在刀片盒中收纳。而美工刀刀片盒是用于放置刀片的承载体,其通常为盒装结构,盒子里可以放置多个刀片,以供更换。

目前,常用的刀片盒具有多种结构,例如,在刀片盒的盒盖上设置有推钮,通过推钮的底面与刀片的顶面之间相接触,且需使用者向推动片结构同时施加平行于和垂直于刀片顶面的力,通过增大推钮与刀片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推动片带动刀片以推出刀片盒。但此种推出刀片的方式,由于增大了刀片与推动片之间的摩擦力,而刀片盒内通常为多个刀片堆叠设置,使刀片间形成粘连或者相邻刀片间也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增大了单个刀片的推出难度,往往会出现一次性推出多个刀片或者导致单个刀片推出失败的现象,降低了刀片的推出效率。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美工刀收纳装置,如图1所示,结合图2,该装置包括:主体部100和按压结构200。

其中,主体部100包括腔室110,在第一方向X上,腔室110内设置有第一隔挡部121,第一隔挡部121将腔室110分隔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具有沿主体部100的表面向内部凹陷的凹部1121,第二腔体112用于放置所述刀片400;在第二方向Y上,按压结构2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第一面201与腔室110的内表面贴合,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其中,按压结构200包括按压部210和延伸部220,按压部210与延伸部220沿第一方向X并排连接;按压部210嵌设于第一腔体111内,且按压部210与凹部1121滑动连接,按压部210设置有弹性结构211,第一隔挡部121上设置有第二隔挡部122,第二隔挡部122的延伸方向与弹性结构211的延伸方向交叉设置;延伸部220远离按压部210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221,凸出部221凸出设置于第二面202,在按压按压部210至预设位置时,第二面202与刀片400贴合,且凸出部221与刀片400的一端卡接。

本公开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通过延伸部220上设置凸出部221,在将按压结构200推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使得凸出部221与刀片400的一端相互卡接,通过凸出部221带动刀片400移动,以使刀片400推出装置外,降低了刀片400推出失败的现象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刀片400的推出效率;第二方面,按压结构200具有弹性结构211,通过弹性结构211与第二隔挡部122进行配合,在刀片400推出后,可以自动对按压结构200进行复位,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工操作的繁复性;此外,按压结构200嵌设于第一腔体111内,使得装置整体的外观表面平滑,降低了按压结构200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损伤或损毁的概率,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主体部100,主体部100包括腔室110,在第一方向X上,腔室110内设置有第一隔挡部121,第一隔挡部121将腔室110分隔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具有沿主体部100的表面向内部凹陷的凹部1121,第二腔体112用于放置所述刀片400。

在本公开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呈相互垂直设置,且可以为三维坐标系中三个轴所在的方向,且将美工刀收纳装置放置于上述三维坐标系中,其中,装置的长轴方向与地面平行放置,第一方向X可以为x轴所在的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为y轴所在的方向,第三方向Z可以为z轴所在的方向,本公开下述实施例均以此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的表述可以随着美工刀收纳装置放置位置的不同进行适应性的变化。

在本公开中,主体部100具有腔室110,主体部100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棱柱体等规则的立方体,或可以为其它不规则的立方体。优选的,为了配合刀片400的形状,主体部100可以为长方体结构。本公开下述实施例均以主体部100为长方体结构进行说明。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结合图1,在第一方向X上,主体部100设置有第一隔挡部121,第一隔挡部121将主体部100的空腔分隔为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其中,第二腔体112用于放置刀片400,第二腔体112可以具有与刀片400尺寸和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例如,刀片400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则第二腔体112也可以为长方体形状。第二腔体112可以同时容纳多个刀片400,例如,多个刀片400可以堆叠放置于第二腔体112内,多个刀片400可以组成为刀片400组,且多个刀片400在第二腔体112内可以呈端部平齐设置,也以可是端部呈阶梯状设置,当然,为了便于使用者在装置中放置刀片400,也为了减小装置的尺寸,通常采用多个刀片400端部平齐设置。

在本公开中,平齐设置可以指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平齐,也可以指的是非严格意义上的平齐。由于工艺上的限制,在不同的结构之间端部的可以具有0mm~5mm之间的距离差,例如,可以是0mm、1mm、2mm、3mm、4mm或5mm,均属于结构平齐范围内。

如图5和图6所示,结合图1,主体部100包括外盒101和底盖102,外盒101和底盖102相互连接。例如,在外盒101的边缘位置上设置有滑槽1122,底盖102可以通过滑槽1122在外盒101上移动,并且通过滑槽1122连接在外盒101上;或在底盖102和外盒101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卡扣,通过扣接方式使底盖102和外盒101连接;或采用其它如螺接、铆接等固定方式也可实现外盒101和底盖102之间的连接。在需要在空腔内装配刀片400时,可以将底盖102从外盒101上拆卸后,将多个刀片400堆叠放置在空腔内,待刀片400装配完成后,连接底盖102和外盒101,底盖102可为多个刀片400提供承载力。

腔室110的一端设置有刀片出口600,刀片出口600与刀片400相对设置。刀片出口600的厚度(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需大于或等于一个刀片400的厚度,以保证刀片出口600至少可以容纳一个刀片400推出装置外,且在推出刀片400时不会发生卡顿现象。在本公开中,刀片出口600可以为矩形形状,当然,刀片出口600的厚度以及形状可根据具有推出刀片400的数量以及刀片400的形状进行选择和适应性调整。

第一隔挡部121可以呈板状结构,第一隔挡部121的宽度(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与主体部100的空腔的宽度相等,使得第一隔挡部121可以与主体部100的内壁紧密连接,第一隔挡部121的长度(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小于第二腔体112的长度,以为按压结构200提供滑动空间。在本公开中,第一隔挡部121可以与主体部100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分别制造成型后连接,例如,可采用粘接、铆接、螺接等多种连接方式中的一种。优选的,为了保证主体部100的强度且简化制造工序,第一隔挡部121与主体部10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第一腔体111具有沿主体部100的表面向内部凹陷的凹部1121,凹部1121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00的端部,使得主体部100的外形呈台阶状或类台阶状;或凹部1121可以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中间位置处,凹部1121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装置的实际结构和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凹部1121的宽度(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与主体部100的宽度相同,或凹部1121的宽度可以小于主体部100的宽度。为了便于工艺上的制造、装置的美观性以及便于后续按压结构200与凹部1121的配合,通常选用凹部1121的宽度与主体部100的宽度相同。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以凹部1121设置于主体部100的端部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凹部1121的高度(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可以与按压结构200的按压部210的高度相同,或凹部1121的高度可以大于按压结构200的高度,以使得按压结构200可以与凹部1121配合,并使得按压结构200可以沿凹部1121的长度方向滑动。为了装置整体的美观性,可使得凹部1121的高度与按压部210的高度相同。

凹部1121的长度(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根据按压结构200的移动距离和按压结构200内的连接部230的长度确定,需保证按压结构200可以在凹部1121内进行滑动且可保证按压结构200可滑动至预设位置处。

凹部1121上还设置有滑槽1122,滑槽1122与第一腔体111向贯通,按压部210通过在滑槽1122内滑动,使得按压部210与主体部100具有相对位移。其中,滑槽1122可以沿凹部1121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X)开设,滑槽1122可以开设在凹部1121的轴线上,也可以开设在平行于凹部1121轴线的位置上。优选的,为了保证装置的结构对称性,可以将滑槽1122开设在凹部1121的轴线上。滑槽1122与第一腔体111贯通,按压结构200可以通过滑槽1122与凹部1121进行连接,以使得按压结构200的按压部210可以沿滑槽1122进行移动,保证了按压结构200的位移不发生偏移。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按压结构200,在第二方向Y上,按压结构2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第一面201与腔室110的内表面贴合。在按压结构200在滑槽1122内进行移动时,按压结构200的第一面201可以与腔室110的内表面贴合,以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腔室110内部,使得按压结构200的移动发生卡顿,破坏装置的整体结构。当然,此处的贴合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贴合,在第一面201和空腔的内表面之间还可以具有一定的缝隙,例如,缝隙可以是0.1mm~10mm,保证了隔离外界杂物的作用即可。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按压结构200包括按压部210和延伸部220,按压部210和延伸部220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其中,按压部210嵌设于第一腔体111内,且按压部210与凹部1121滑动连接。按压部210可以呈空心结构,或按压部210可以呈实心块状结构,优选的,为了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可以使按压部210呈空心结构。按压部210的外形可以呈长方体块状结构,配合以主体部100的整体形状。但需要说明的是,按压部210的实际外形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可以呈正方体、长方体、棱柱体等规则形状,或呈其它不规则立方体形状。本公开以按压部210为长方体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按压部210的表面可以高于主体部100的表面,或按压部210的表面可以低于主体部100的表面,或按压部210的表面与主体部100的表面平齐。优选的,按压部210的表面与主体部100的表面平齐,保证了装置外观的美观性,同时保证了装置内各个结构不受外力的破坏,提高装置的耐用性。

按压部210的宽度(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大于主体部100的宽度,或按压部210的宽度可以小于主体部100的宽度,或按压部210的宽度可以等于主体部100的宽度。优选的,按压部210的宽度可以等于主体部100的宽度,保证了装置美观性的同时提高装置的耐用性。

按压部210的长度(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与第一隔挡部121的长度之和需小于第一腔体111的长度,保证按压部210可以在凹部1121内进行滑动。

此外,按压部210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连接部230,连接部230设置于滑槽1122内,连接部23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滑槽1122的宽度,例如,连接部230可以呈板状结构,其宽度(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滑槽1122的宽度,优选的,为了保证连接部230与滑槽1122配合的可靠性,可选择连接部230的宽度与滑槽1122的宽度相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连接部230的长度(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按压部210的长度,优选的,为了保证连接部230与滑槽1122配合的可靠性,可选择连接部230的长度与按压部210的长度相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连接部230可以插设于按压部210上,也可以与按压部210一体成型,两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制造工艺需求和装置结构需求进行调整。

在第三方向Z上,连接部230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300,限位结构300突出设置于连接部230的侧面,且限位结构300与主体部100相配合,以对按压部210在滑槽1122内的位移距离进行限制。限位结构300可以设置在连接部230两侧,也可以仅设置在连接部230的一侧。限位结构300可以设置的连接部230靠近延伸部220的位置上,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限位需求设置在连接部230的其它位置上。限位结构300可以是设置在连接部230上的凸块,在按压部210进行移动时,可以限制按压部210的位移,例如,在按压部210复位时,限位结构300可以卡设在凹部1121的端部,防止按压部210的端部超出主体部100的端部。

按压部210还设置有弹性结构211,第一隔挡部121上设置有第二隔挡部122,第二隔挡部122的延伸方向与弹性结构211的延伸方向交叉设置。其中,弹性结构211包括弹性体2111和支撑结构2112,支撑结构2112设置于弹性体2111的内部或周向位置处,支撑结构2112用于为弹性体2111提供支撑力。

在本公开中,弹性体2111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以弹性体2111为弹簧为例,弹性体2111与按压部210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弹性体2111的一端连接在按压部210的端面上,弹性体2111的轴线可以与按压部210的轴线重合或平行,以使弹簧具有弹性形变后,对按压部210具有拉力或者推力。

如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第一隔挡部121上设置有第二隔挡部122,第二隔挡部122的延伸方向与弹性结构211的延伸方向交叉设置,且第二隔挡部122位于第一腔体111内。其中,第二隔挡部122可以与第一隔挡部121垂直设置,或第二隔挡部122可以与第一隔挡部121交叉设置。其中,第二隔挡部1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体部100的内表面和第一隔挡部121的上表面上。在按压部210沿滑槽1122内移动时,弹性体2111与第二隔挡部122接触且第二阻挡部挤压弹性体2111,以使弹性体2111发生压缩,产生弹性形变。优选的,第二隔挡部122与第一隔挡部121垂直设置,以保证弹性体2111在第二隔挡部122上产生充分的压缩。

进一步的,弹性结构211还包括支撑结构2112,支撑结构2112设置于弹性体2111的内部或周向位置处,支撑结构2112用于为弹性体2111提供支撑力。由于弹性体2111的轴线位于第一方向X上,且弹性体2111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自身具有一定的变形量,导致后续弹性体2111与第二隔挡部122之间的配合会出现偏差,甚至会导致弹性体2111失效,因此,在弹性体2111上还设置有支撑结构2112,支撑结构2112可以为弹性体2111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使弹性体2111保证一定的形状。例如,支撑结构2112可以为支撑杆或支撑棒等硬质结构,其外径小于弹性体2111内径的尺寸,可将弹性体2111套设于支撑结构2112的外周;或支撑结构2112可以为橡胶套筒等软质结构,其内径大于弹性体2111的外径,可将支撑结构2112套设在弹性体2111的外周,以对弹性体2111形成支撑和保护。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支撑结构2112设置于弹性体2111的内部时,第二隔挡部122上还设置有通孔1221,支撑结构2112穿设于通孔1221内,且通孔1221的直径小于弹性体2111的外径。在支撑结构2112为硬质结构时,如支撑杆或支撑棒时,弹性体2111套设于支撑结构2112的外周向位置上,可以在第二隔挡部122上设置通孔1221,通孔1221的直径大于支撑结构2112的外径,且小于弹性体2111的内径,在按压部210向第二隔挡部122移动时,支撑结构2112可以通过通孔1221继续移动,而第二隔挡部122对弹性体2111进行隔挡,以使弹性体2111发生压缩形变。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延伸部220远离按压部210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221,凸出部221凸出设置于第二面202,在按压按压部210至预设位置时,第二面202与刀片400贴合,且凸出部221与刀片400的一端卡接。

其中,延伸部220可以与按压结构200中的连接部230连接,延伸部220可以与连接部230一体成型,或者两者可以分别成型后连接,例如,两者可以采用粘接、螺接或铆接等连接形式进行连接。

延伸部220可以呈长方形板状结构,延伸部220的一面可以与第一隔挡部121面向底盖102的一面贴合,延伸部220的另一面上设置有凸出部221。在本公开中,凸出部221和延伸部220可以呈台阶形状设置,或呈挂钩、悬挂等凸出于第二面202的结构,凸出部221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装置的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形。

在按钮结构位于非预设位置时,凸出部221的底面与刀片400的表面贴合,在按钮结构被推至预设位置时,凸出部221移动的刀片400的端部,且凸出部221卡设于刀片400的端部,使得凸出部221带动刀片400移动,以推出刀片400,防止刀片400间的摩擦力过大或粘连影响刀片400的顺利推出刀片出口600,提高了刀片400的推出效率。

其中,如图8所示,结合图7,凸出部的宽度W(在第三方向Z上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延伸部220的宽度,例如,凸出部的宽度W可以等于延伸部220的宽度,使得凸出部221的两端分别与延伸部220的两端平齐,保证了凸出部221具有较宽的宽度,防止凸出部的宽度W不足导致对刀片400施加的推力不均匀的现象,保证了凸出部221与刀片400一端接触的有效性;或凸出部的宽度W可以小于延伸部220的宽度,凸出部221同样可以为刀片400提供推力,使得刀片400顺利推出刀片出口600。

如图8所示,结合图7,凸出部的长度L(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刀片400的端部与主体部10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由于凸出部221凸出设置于延伸部220上,为了保证为凸出部221提供容纳空间,凸出部的长度L需要小于或等于刀片400端部与主体部10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凸出部221可以与刀片400的端部进行有效接触,使得刀片400可以顺利推出刀片出口600。

如图8所示,结合图7,凸出部的高度H(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可以大于或等于刀片400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保证了凸出部221可以至少带动一个刀片400推出,本公开提供的凸出部221,既可一次同时推出多个刀片400,也可以一次仅推出一个刀片400,其推出刀片4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优选的,凸出部221一次推出一个刀片400,此时,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刀片400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且凸起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一个刀片400的厚度。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图1至图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弹性件500,弹性件500设置于第二腔体112的底面上,且弹性件500与刀片400远离按压结构200的一面相贴合。弹性件500可以设置在底盖102上,弹性件500可以为弹片、弹簧等具有弹性结构211的弹性部件,多个刀片400可以放置于弹性件500的表面上,通过弹性件500的弹力作用将多个刀片400顶置于与按压结构200相贴合的位置上。在推动按压结构200时,当凸出部221移动至刀片400的端部时,由于弹性件500的弹力作用,将刀片400顶置凸起部与刀片400端部卡设的位置上,使得凸起部可以推动刀片400进行移动。当然,弹性体2111还可以是除了弹片、弹簧等其它类型的弹性结构211以及其组合或变形形式。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500可以是弹片,弹片可以包括弹性主体和分别连接于弹性主体两端的两个弹性端。弹片的两端可以进行弯折形成两个弹性端,其中,两个弹性端与弹性主体(如弹片主体)之间的夹角小于90°,以使得弹性主体在受到压力时,使得弹性端与弹性主体之前的夹角发生变化,使得弹性主体可以沿垂直于弹性主体的方向上移动,且在外力作用消失时,弹性件500可以恢复原形。

弹性件500的表面与第一隔挡部12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可以小于或等于多个刀片400堆叠的总厚度。多个刀片400可以堆叠放置于弹性体2111的表面上,且由于多个刀片400的重力作用,弹性件500可以发生变形,其内部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力,在刀片400被推出刀片出口600后,由于多个刀片400重量减轻,加之弹性件500内部所具有的弹性恢复力,使得弹性件500连同刀片400向第二隔挡部122方向移动。

如图1至图3所示,主体部100的底盖102上还可以设置有卡槽结构501,弹性件500的至少一端卡设在卡槽结构501内。弹性件500与卡槽结构501相配合,以固定弹性件500,其中,卡槽结构501突出设置与底盖102朝向刀片400的一面上,卡槽结构501可以是限位槽,其中,卡槽结构501可以为H形限位槽,弹性件500的两个弹性端中的至少一个弹性端可以位于卡槽结构501内,通过卡槽结构501对弹性端进行限位,以限定弹性件500的移动轨迹,且可以使得弹性件500相对与底盖102具有固定的位置。当然,卡槽结构501,还可以是除上述实施例所示外的其它相似的结构以及其适应性变形的结构,均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卡槽结构501可以是与底盖10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与底盖102呈粘接、卡接、铆接、螺接等多种连接形式中的一种,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500还可以是多个弹簧组成的弹性结构211,多个弹簧可以间隔排布,例如,多个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底盖102的表面上,另一端上连接有面板,面板上可以堆叠放置多个刀片400,由于重力的作用,多个弹簧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其内部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力,在刀片400被推出刀片出口600后,由于多个刀片400重量减轻,加之弹性件500内部所具有的弹性恢复力,使得弹性件500连同刀片400向第二隔挡部122方向移动。各弹簧所提供的弹性力的方向可垂直于刀片400的表面,多个弹簧的弹簧类型以及弹性刚度等参数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为了保证推进刀片400的平行度,通常可以选择多个弹簧的弹簧类型和弹性刚度等参数相同。

本公开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通过延伸部220上设置凸出部221,在将按压结构200推动至预设位置时,可以使得凸出部221与刀片400的一端相互卡接,通过凸出部221带动刀片400移动,以使刀片400推出装置外,降低了刀片400推出失败的现象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刀片400的推出效率;第二方面,按压结构200具有弹性结构211,通过弹性结构211与第二隔挡部122进行配合,在刀片400推出后,可以自动对按压结构200进行复位,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工操作的繁复性;此外,按压结构200嵌设于第一腔体111内,使得装置整体的外观表面平滑,降低了按压结构200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损伤或损毁的概率,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不使用装置时,如图2所示,按压结构200中的按压部210的端部与主体部100的端部平齐,此位置可以称为第一位置;此时,按压结构200中的凸起部的表面与刀片400的表面相互贴合。

在需要推出刀片400时,即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9所示,推动按压结构200中的按压部210,使按压部210带动连接部230在滑槽1122内进行滑动,同时连接部230带动弹性结构211中的支撑结构2112在第二隔挡部122的通孔1221内进行移动,由于第二隔挡部122与弹性结构211中的弹性体2111的端部抵接,在弹性结构211移动时,弹性体2111与第二隔挡部122之间发生挤压,从而使得弹性体2111产生压缩变形;与此同时,按压结构200中的延伸部220沿朝向刀片400端部的方向移动,直至延伸部220上的凸出部221与刀片400端部卡接,且由底盖102上的弹性件500推动刀片400向上移动,直至刀片400的表面与延伸部220的表相互贴合,且凸起部卡接在刀片400的端部,此时按压结构200到达预设位置处;

松开按压结构200中的按钮部,由于弹性体2111的弹性力作用,弹性体2111推动按压部210向第一位置移动,直至按压部210到达第一位置;与此同时,延伸部220上的凸出部221带动刀片400向刀片出口600移动,在按钮部达到第一位置时,刀片400被推出刀片出口600,如图10所示,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凸起部的表面与相邻刀片400的表面相互贴合,为下一次刀片400的推出做准备。

在需要对收纳装置补充刀片400时,可以将底盖102打开,同时将弹性件500取出,将需要收纳的刀片400放置在主体部100的第二腔体112内,将弹性体2111和底盖102重新连接在外盒101上,完成刀片400的补充。

本公开提供的美工刀收纳装置中的按钮结构、弹性件500、外盒101、底盖102等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发生磨损或损坏时,均可以进行更换,便于用户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美工刀收纳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过程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相关技术
  • 一种孩童遗留车内报警系统及孩童遗留车内报警方法
  • 一种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语言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一种基于声表面波测试技术的危险品储运监测系统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监控管理系统
  • 一种车内危险品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一种危险品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及危险品安检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5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