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纱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棉纺行业中,经气流纺纺机上生产出来的筒纱,从机位上卸下后,采用筒纱输送线将筒纱转运到下道工序。由于各个工序位于工厂的不同车间内,车间之间的距离较远,筒纱输送线需要铺设较远的距离,且筒纱输送线部分位于露天区域,筒纱经过该区域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筒纱的质量因受损而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包括筒纱分流机构、筒纱提升机构、筒纱输送机构和转运车,筒纱分流机构设置于气流纺纺机的尾部,筒纱分流机构将气流纺纺机生产的筒纱均匀地装入转运车内,再由转运车转运至筒纱提升机构处,由筒纱提升机构将转运车输送来的筒纱提升至筒纱输送机构处进行输送;

筒纱分流机构包括机架一,机架一上部设置有安装架一,安装架一上部开设有活动缺口,活动缺口上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和滑动板,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在活动缺口内移动,滑动板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板,支撑板上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将两个边板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若干存料区,滑动板下方安装有提升气缸一,提升气缸一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提升块,提升块位于各存料区的下方,各存料区的前侧均设置有挡板一;

筒纱提升机构包括包括机架二,机架二后侧设置有下料板,机架二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安装有提升框,提升框位于下料板前侧,机架二前侧设置有挡板二,机架二上位于下料板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上安装有提升气缸二,提升气缸二的活塞杆上连接有限位板。

作为优选,转运车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上部设置有若干分装箱,分装箱上设置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位于出口上方,分装箱上位于出口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封板。

作为优选,筒纱输送机构包括机架三,机架三上设置有两条输送带,两条输送带头尾相接设置,机架三上设置有两个传动辊一和两个传动辊二,输送带绕过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设置,机架三上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用于驱动输送带转动,位于输送方向后侧的输送带处设置有放倒机构,放倒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三上的安装块,安装块内部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下侧和安装块内侧之间连接有弹簧一。

作为优选,位于放倒机构的输送方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三内的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内转动设置有支撑轮,转动座和支撑座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二。

作为优选,机架一上部设置有支撑架一,支撑架一上部设置有导轨一,滑动板下部设置有滑块一,滑块一滑动设置于导轨一上。

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架一上的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的电机轴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一,滑动板后侧连接有齿条一,驱动齿轮一与齿条一相啮合。

作为优选,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二上的电机架,电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二,电机架上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中间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二相啮合,旋转轴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从动齿轮,机架二上方设置有安装架二,安装架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一,导向块一上滑动设置有齿条二,旋转轴两端的从动齿轮分别与安装架二上的两个齿条二相啮合,齿条二的下端与提升框的上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机架二前侧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部设置有挡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序地将气流纺纺机生产的筒纱装入转运车内,再由转运车转运至另一个车间处进行提升和输送,使筒纱进行入下一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转运车和筒纱分流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转运车和筒纱提升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筒纱分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筒纱分流机构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筒纱分流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转运车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筒纱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筒纱提升机构的前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筒纱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筒纱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筒纱输送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转运车;11、移动底座;12、分装箱;13、入口;14、出口;15、封板;16、壁板;17、下料段;18、弧形导向段;2、筒纱分流机构;21、机架一;22、安装架一;23、活动缺口;24、滑动板;25、导轨一;26、支撑板;27、进料板;28、隔板;29、边板;210、提升块;211、提升气缸一;212、驱动电机一;213、边板;214、挡板一;215、光电传感器;216、滑块一;217、驱动齿轮一;218、齿条一;219、支撑架一;220、下料坡;3、筒纱提升机构;31、机架二;32、下料板;33、引导板;34、提升框;35、电机架;36、驱动电机二;37、驱动齿轮二;38、旋转轴;39、传动齿轮;310、从动齿轮;311、安装架二;312、导向块一;313、齿条二;314、安装杆;315、提升气缸二;316、限位板;317、下料导向条;318、支撑杆;319、挡条;320、安装罩;321、挡板二;322、支撑柱;323、支撑架二;324、导向块二;325、滑轨;326、推动气缸;4、筒纱输送机构;41、输送带;42、放倒机构;43、传动辊一;44、传动辊二;45、机架三;46、动力机构;47、缓冲机构;48、安装块;49、旋转座;410、旋转杆;411、套筒;412、弹簧一;413、支撑座;414、转动座;415、支撑轮;416、弹簧二;417、轴承座;5、气流纺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筒纱的转运系统,包括筒纱分流机构2、筒纱提升机构3、筒纱输送机构4和转运车1,筒纱分流机构2设置于气流纺纺机5的尾部。气流纺纺机5和筒纱提升机构3位于不同的车间内,转运车1负责筒纱在不同车间之间的运输。

如图1所示,转运车1的入口13与筒纱分流机构2对准,筒纱分流机构2将气流纺纺机5生产的筒纱均匀地装入转运车1内,再由转运车1转运至筒纱提升机构3处。如图2所示,转运车1的出口14与筒纱提升机构3对准,从转运车1的出口14滚落的筒纱进入筒纱提升机构3,由筒纱提升机构3将筒纱提升至筒纱输送机构4处进行输送。

如图6-7所示,转运车1包括转运车1包括移动底座11,移动底座上部设置有若干分装箱12,分装箱12上设置有入口13和出口14,入口13位于出口14上方,分装箱12上位于出口14外侧的位置设置有封板15。

分装箱12包括壁板16,壁板16内设置有下料段17和弧形导向段18,弧形导向段18位于下料段17之间从而形成圆弧过渡,下料段17和弧形导向段18共同作用使得筒纱在分装箱12内呈S形排布。筒纱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入口13处滚动至出口14处。

如图3-5所示,筒纱分流机构2包括包括机架一21,机架一21上部设置有安装架一22,安装架一22上部开设有活动缺口23,活动缺口23上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和滑动板24,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板24在活动缺口23内移动,滑动板24上部设置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板213,支撑板26上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隔板28,隔板28将两个边板213之间的区域分隔成若干存料区,滑动板24下方安装有提升气缸一211,提升气缸一21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提升块210,提升块210位于各存料区的下方,提升块210呈向前向下的倾斜状,滑动板24和支撑板26与提升块210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供提升块210通过的提升缺口29,各存料区的前侧均设置有挡板一214。

气流纺纺机5生产的筒纱落入存料区内。驱动电机一212驱动驱动齿轮一217转动,驱动齿轮一217通过齿条一218的配合带动滑动板24在活动缺口23内移动,使存料区与转运车的入口对齐。提升气缸一211控制其活塞杆伸长,带动提升块210向上移动,提升块210推动筒纱向上移动,当提升块210的前端与挡板一214的最高点齐平时,提升块210上的筒纱越过挡板一214落入转运车的入口内。通过调节各存料区与转运车的不同入口对齐,使得筒纱从转运车1的不同入口13进入到转运车1内进行存放,使得筒纱在转运车1内均匀分布。

设置多个存料区,在其中一个存料区向转运车1输送筒纱时,气流纺纺机后续生产的筒纱可以落入其余的存料区内,从而达到连续接料、送料。

挡板一214上方连接有下料坡220,下料坡220呈向前向下倾斜,下料坡220的倾斜角度与提升块210的倾斜角度一致,在提升块210提升筒纱使其高于挡板一214时,筒纱能沿着下料坡220滚落,从入口11进入转运车1内。

机架一21上部设置有支撑架一219,支撑架一219上部设置有导轨一25,滑动板24下部设置有滑块一216,滑块一216滑动设置于导轨一25上。

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架一219上的驱动电机一212,驱动电机一212的电机轴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一217,滑动板24后侧连接有齿条一218,驱动齿轮一217与齿条一218相啮合。

滑动板24后侧连接有进料板27,进料板27后侧的高度高于前侧的高度,使筒纱能沿着进料板27滚落,进入到各存料区内。

挡板一214中间位置安装有光电传感器215,通过光电传感器215检测存料区内有无筒纱。

如图8-10所示,筒纱提升机构3包括包括机架二31,机架二31后侧设置有下料板32,机架二31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安装有提升框34,提升框34的底板呈向前向下倾斜状,提升框34位于下料板32前侧,机架二31前侧设置有挡板二321,机架二31上位于下料板32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杆314,安装杆314上安装有提升气缸二315,提升气缸二315的活塞杆上连接有限位板316。

转运车内的筒纱从出口处滚落到下料板32上,并沿着下料板32继续滚落,进入到提升框34内,并由前侧的挡板二321进行阻挡,使筒纱停止在提升框34内。

升降机构带动提升框34上升,从而对提升框34内的筒纱进行提升。筒纱的提升过程中,提升框34的底板呈向前向下倾斜状,使得提升框34内的筒纱具有向前滚动的趋势,由挡板二321对筒纱的前侧进行阻挡。

同时为了避免筒纱从提升框34的后侧掉落,由限位板316对筒纱的后侧进行阻挡。在提升框34上升的过程中,提升气缸二315控制其活塞杆伸长来带动限位板316上升,从而与提升框34同时上升,保持对筒纱后侧的限位。

下料板3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引导板33,引导板33呈向内向前倾斜,在筒纱沿着下料板32滚轮时,引导板33对筒纱进行引导,使其准确地落入到提升框34内。

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二31上的电机架35,电机架35上设置有驱动电机二36,驱动电机二36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二37,电机架35上转动设置有旋转轴38,旋转轴38中间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39,传动齿轮39与驱动齿轮二37相啮合,旋转轴38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从动齿轮310,机架二31上方设置有安装架二311,安装架二31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一312,导向块一312上滑动设置有齿条二313,旋转轴38两端的从动齿轮310分别与安装架二311上的两个齿条二313相啮合,齿条二313的下端与提升框34的上端相连接。

驱动电机二36驱动驱动齿轮二37转动,驱动齿轮二37带动啮合的传动齿轮39转动,传动齿轮39再带动同轴的从动齿轮310转动,以带动齿条二313沿着导向块一312上下移动。齿条二313向上移动使,带动提升框34上升。

机架二31前侧连接有支撑杆318,支撑杆318上部设置有挡条319,提升后的筒纱从提升框34中离开滚落,利用挡条319对其进行阻挡,使其落入到输送带上。

支撑杆318上部设置有支撑架二323,支撑架二323上部设置有导向块二324,导向块二324内滑动设置有滑轨325,挡条319安装于滑轨325上部,支撑架二323上设置有推动气缸326,推动气缸326的活塞杆与挡条319相连接。推动气缸326控制其活塞杆伸缩,来带动挡条319移动,以调节挡条319的前后位置。根据筒纱的直径大小和输送带的宽度将挡条319调节至合适的位置,能有效地对筒纱进行阻挡,使筒纱停止在输送带上。

支撑杆318上部连接有支撑柱322,支撑柱322上部连接有安装罩320,安装罩320对下方的部件进行遮挡,避免外部因素对部件的影响。

机架二31前侧设置有下料导向条317,下料导向条317呈向前向下倾斜。提升框34带动筒纱上升至超过挡板二321后,筒纱从提升框34中离开,能够沿着下料导向条317滚落。

如图11-13所示,筒纱输送机构4包括包括机架三45,机架三45上设置有两条输送带41,两条输送带41头尾相接设置,机架三45上设置有两个传动辊一43和两个传动辊二44,输送带41绕过传动辊一43和传动辊二44设置,机架三45上设置有动力机构46,动力机构46用于驱动输送带41转动,位于输送方向后侧的输送带41处设置有放倒机构42,放倒机构42包括设置于机架三45上的安装块48,安装块48内部设置有旋转座49,旋转座49上转动设置有旋转杆410,旋转杆410下侧和安装块48内侧之间连接有弹簧一412。

两条输送带41的转动速度不同,位于输送方向后侧的输送带41的转动速度大于前侧的输送带41的转动速度,当并列的筒纱从前侧较慢的输送带41到达后侧较快的输送带41上时,由于速度差异使得并列的筒纱分开,为后续的放倒处理留出足够的距离。

当筒纱经过放倒机构42处时,套筒411对筒纱的下部进行阻挡,使得筒纱向前倒下,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筒纱倒下时压在套筒411上,套筒411顺势向下转动,在筒纱经过时套筒411可以在旋转杆410上转动,不会对筒纱的前进造成阻碍。

作为优选,位于放倒机构42的输送方向后侧的位置设置有缓冲机构47,缓冲机构47包括安装于机架三45内的支撑座413,支撑座413上方设置有转动座414,转动座414内转动设置有支撑轮415,转动座414和支撑座413之间连接有若干弹簧二416。在筒纱倒下的过程中,通过支撑轮415对筒纱进行支撑,弹簧二416则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筒纱倒下时的冲击,使筒纱平稳能平稳倒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自动络筒机用投纱系统
  • 一种化纤筒纱移放机构
  • 一种毛纺配电电子清纱专用络筒机
  • 一种纺织络筒机的筒纱转运装置
  • 一种纺织络筒机的筒纱转运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5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