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9:3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背景技术

香榧,一般指榧树,为红豆杉科榧树属下的一个种,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5m,胸径2m。树干挺直,大枝开展,树冠广卵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雌雄异株,罕同株,花期4月;种子椭圆形或长卵圆形,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微具纵棱,一端钝圆,具一椭圆形种脐,色稍淡,较平滑,另端略尖。种皮坚而脆,破开后可见种仁1枚,卵圆形,外胚乳膜质,灰褐色,极皱缩,内胚乳肥大,黄白色,质坚实,富油性。气微,味微甜涩。炒熟后具香气。分布于中国江苏、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浙江、贵州、辽宁、山东等地。

香榧栽培要求技术较高,生长缓慢,自然生长的香榧树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开花结果,为了提高香榧的经济效益,通常采用嫁接技术措施。但即使是经嫁接的香榧树,一般也需要10年左右才能结果,且新挂果的产量较低,严重影响了香榧种植的经济效益。如何加快香榧生长,促进其结实率,提高香榧产量,是香榧种植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快香榧的生长,促进其结实率,提高香榧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一种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尿素3-4份,硫酸钾3-4份,磷酸二铵0-0.5份,过磷酸钙2-2.5份,钙镁磷粉1-1.5份,氯化铵0.5-1份,氧化钙1-1.5份,氧化镁1-1.5份,生物炭5-7份,吸水树脂0.5-1份,垃圾酵素2-3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尿素3.5份,硫酸钾3.5份,磷酸二铵0.3份,过磷酸钙2.2份,钙镁磷粉1.2份,氯化铵0.8份,氧化钙1.3份,氧化镁1.3份,生物炭6份,吸水树脂0.8份,垃圾酵素2.5份。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树脂为聚丙烯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原料洗净、烘干、粉碎、过筛后在绝氧条件下热解得到所述生物炭。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质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果壳、木屑和树皮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具体为以5-8℃/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500-550℃保温2-3h。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糖、厨余垃圾和水按质量比1:3:10混合密封,发酵三个月,过滤,得到所述垃圾酵素。

进一步地,发酵的第一个月需每天解封放气并搅拌。

发酵过程中会有源源不断的气体产生,放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密封装置被撑破;搅拌是为了保证厨余垃圾能够浸泡在溶液中以便更好的发酵。

进一步地,所述厨余垃圾为各种蔬菜、果壳、果皮。

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上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后引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所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垃圾酵素含有大量有机物、矿物盐以及有机酸,其中的有机物、矿物盐能够补充香榧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本发明肥料中的CaO和MgO在补充香榧生长所需的钙镁元素的同时,能够中和垃圾酵素中的酸,避免垃圾酵素中的有机酸对土壤造成酸化影响香榧的生长。

(2)生物炭具有多孔结构,其一方面能够负载肥料中的有机、无机养分,延缓肥料的释放速率,另一方面能够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从而促进香榧的生长;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吸水树脂,能够起到储存和释放水分的作用,在香榧生长过程中源源不断的为香榧补充水分,避免了太涝和干旱对香榧生长的影响;同时,水分的持续缓慢输出能够保证肥料中的有机、无机养分缓慢、持续的输出过程;生物炭与聚丙烯酸钠共同作用,使肥料中有机、无机养分的释放速率更加符合香榧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香榧的生长,减少了施肥次数,节省劳动力。

(3)本发明不仅配方合理,营养元素全面,而且各原料之间通过某种协同作用,能够显著促进香榧的生长,加快其结实速度,提高香榧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质量份计。

本发明所用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通过市售得到。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垃圾酵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红糖、厨余垃圾(新鲜废弃的芹菜、白菜、苹果皮、香蕉皮、橘子皮、豆腐按质量比1:1:1:1:1:1混合)和水按质量比1:3:10混合均匀静置发酵3个月(发酵的第一个月有大量气体产生,每天打开瓶盖放气并搅拌,保证厨余垃圾完全浸泡在液体中避免其发霉腐败;一个月后旋紧瓶盖,将其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发酵,避免阳光照射),过滤,得到上清液,即为垃圾酵素。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生物炭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花生壳、玉米秸秆按质量比1:1混合,清洗干净,烘干,粉碎,过60目筛,在绝氧条件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500℃保温2h进行热解,得到生物炭。

实施例1

准备原料:尿素3.5份,硫酸钾3.5份,磷酸二铵0.3份,过磷酸钙2.2份,钙镁磷粉1.2份,氯化铵0.8份,氧化钙1.3份,氧化镁1.3份,生物炭6份,聚丙烯酸钠0.8份,垃圾酵素2.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引入造粒机进行造粒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实施例2

准备原料:尿素4份,硫酸钾3份,磷酸二铵0.5份,过磷酸钙2份,钙镁磷粉1.5份,氯化铵0.5份,氧化钙1.5份,氧化镁1.5份,生物炭7份,聚丙烯酸钠1份,垃圾酵素3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实施例3

准备原料:尿素3份,硫酸钾4份,过磷酸钙2.5份,钙镁磷粉1份,氯化铵1份,氧化钙1份,氧化镁1份,生物炭5份,聚丙烯酸钠0.5份,垃圾酵素2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对比例1

准备原料:尿素3.5份,硫酸钾3.5份,磷酸二铵0.3份,过磷酸钙2.2份,钙镁磷粉1.2份,氯化铵0.8份,生物炭6份,聚丙烯酸钠0.8份,垃圾酵素2.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对比例2

准备原料:尿素3.5份,硫酸钾3.5份,磷酸二铵0.3份,过磷酸钙2.2份,钙镁磷粉1.2份,氯化铵0.8份,氧化钙1.3份,氧化镁1.3份,生物炭6份,聚丙烯酸钠0.8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对比例3

准备原料:尿素3.5份,硫酸钾3.5份,磷酸二铵0.3份,过磷酸钙2.2份,钙镁磷粉1.2份,氯化铵0.8份,氧化钙1.3份,氧化镁1.3份,聚丙烯酸钠0.8份,垃圾酵素2.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对比例4

准备原料:尿素3.5份,硫酸钾3.5份,磷酸二铵0.3份,过磷酸钙2.2份,钙镁磷粉1.2份,氯化铵0.8份,氧化钙1.3份,氧化镁1.3份,生物炭6份,垃圾酵素2.5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得到促进香榧生长的营养肥料。

对比例5

肥料为史丹利复合肥(N:P

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5的肥料在促进香榧生长方面的效果进行验证,具体如下:

选取树龄为6年(2+4年)的香榧嫁接树80棵,分为8组,每组10棵,分别标记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以每棵香榧树每次施肥250g、每年施肥两次(12月和次年的5月)的施肥方式分别施用对应实施例、对比例的肥料。浇水、除虫等采用相同的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统计每组最先结实的时间(即生长周期的第几年开始结实),结实量(第一年结果的香榧产量),计算取平均值(平均值=总量/10)。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能够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肥料相比对比例1-4制备的肥料在加快香榧结实、提高香榧结实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说明生物炭、聚丙烯酸钠、垃圾酵素、氧化钙和氧化镁,任何一种物质的省略都会降低本发明营养肥料在促进香榧生长方面的效果。本发明营养肥料的原料组合方式是最佳组合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肥料相比对比例5的普通复合肥能够显著加快香榧的结实速度,提高香榧产量,对香榧种植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82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