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进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空调具有新风功能。即,利用管路将室外新风引入空调室内机,然后使新风气流在风机的作用下吹向室内,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舒适,提升用户的舒适体验。
目前的空调采用新风风道、浊风通道单独设计,并分别配备电机、风叶以及换热器等结构用以满足室内换新风功能,但是这种结构使得新风系统占用空间大、配备的零部件较多,装配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风系统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进风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一端并联设置有供室内风进入的室内风进风口和供室外新风进入的新风进风口,所述风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启闭结构,所述启闭结构设置在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用以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大小。
优选地,所述启闭结构包括挡风板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挡风板往复移动以调节所述挡风板在所述进风口上的封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滑轨、齿条和挡板电机,所述滑轨和所述挡板电机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所述安装板上与所述进风口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孔;
所述挡风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在所述挡风板上还设置有齿条,所述挡板电机上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优选地,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一侧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上设置有外螺纹,新风进风筒螺纹连接在所述环状凸台上;在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一侧的所述安装板外侧设置有进风面板。
优选地,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风机包括风叶电机和风叶,所述风叶包括左风叶和右风叶,所述左风叶与所述右风叶相连接且所述左风叶与所述右风叶以连接点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板、蜗壳和后板;
所述前板连接在所述蜗壳的第一侧,所述后板连接在所述蜗壳的第二侧,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蜗壳上位于所述前板的一侧,所述新风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板上,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后板上。
优选地,所述风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后板上,在所述电机安装板与所述后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加强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为压筋。
一种空调,包含如上所述的进风装置。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进风装置,包括:
接收手动调节指令或自动调节指令,其中:自动调节指令基于比较室内温度T1和预设温度T的大小作出;
控制两组所述启闭结构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大小。
优选地,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用以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使其处于Ka位置;
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用以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的开口使其处于Rb位置;
其中:a=1,2,3,4,5;当a=1时,新风进风口完全闭合;当a=2时,新风进风口打开1/4;当a=3时,新风进风口打开一半;当a=4时,新风进风口打开3/4;当a=5时,新风进风口完全打开;
b=1,2,3,4,5;当b=1时,室内风进风口完全闭合;当b=2时,室内风进风口打开1/4;当b=3时,室内风进风口打开一半;当b=4时,室内风进风口打开3/4;当b=5时,室内风进风口完全打开。
优选地,接收手动调节指令包括:
接收内循环调节指令,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完全关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使其处于K1位置,手动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使其处于R1-R5任一位置;
接收外循环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完全关闭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使其处于R1位置,手动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使其处于K1-K5任一位置;
接收内外循环调节指令,手动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部分打开所述新风进风口使其处于K2-K5位置,手动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部分打开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使其处于R2-R5位置。
优选地,接收内外循环调节指令,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使其处于K3位置,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使其处于R3位置。
优选地,接收自动调节指令,包括:
检测室内温度T1,检测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当前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所处位置Ka,检测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当前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的开口所处位置Rb;
当室内温度T1≤预设温度T时;
若a=1,2,3,4时,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使其处于K(a+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tmin;
若a=5,b=2,3,4,5任一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的开口使其处于R(b-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tmin;
当a=5,a=1时,维持该状态运行tmin;
当室内温度T1>预设温度T;
若b=1,2,3,4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的开口使其处于R(b+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tmin;
若b=5,a=2,3,4,5任一时,所述新风进风口上的所述启闭结构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的开口使其处于K(a-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tmin;
当b=5,a=1时,维持该状态运行t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进风装置,壳体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包括并联设置在风道一端的室内风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出风口设置在风道的另一端,启闭结构分别设置在室内风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上,用以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大小,风机设置在风道内,风机能够将室内风和室外新风经由室内风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输送至风道内,并经出风口排出至室内,通过风机能够将室内风和新风分别或者混合后输送至出风口,以满足室内换新风功能,由于室内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室内风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进入风道内,并经由出风口排出,使得新风和室内风能够共用风机和/或换热器等结构,使得进风装置占用空间减小,配备的零部件减少,装配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降低成本;同时,由于室内风和新风可以完全混合后再由风机输送至出风口,以相对小的温差吹向蒸发器进行换热,可以保证出风温度的均匀性;另外,两组启闭结构能够实现不同的新风、室内风的进风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两组所述启闭结构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大小,从而实现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由于室内风和室外新风存在温度差异,在相同效率的情况下,新风和室内风经换热后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利用该区别,分别调整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风口的开口大小,控制室内风和室外新风的进风量,实现多种进风组合,可以适应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机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口上的启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室内风进风口上的启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10、壳体;20、风机;30、启闭结构;11、出风口;12、室内风进风口;13、新风进风口;14、前板;15、蜗壳;16、后板;17、进风面板;21、风叶电机;22、风叶;23、电机安装板;30、启闭结构;31、挡风板;32、滑轨;33、齿条;34、挡板电机;35、安装板;36、进风孔;37、齿轮;38、环状凸台;39、新风进风筒;221、左风叶;222、右风叶;231、加强结构;351、矩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10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以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进风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
下面结合图1~图10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风装置,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设置有供室内风进入的室内风进风口12和供室外新风进入的新风进风口13,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相对设置,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11;
风机20,所述风机20设置在风道内,且所述风机20位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之间,风机20能够将室内风和室外新风经由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输送至风道内,并经出风口11排出至室内;
启闭结构30,所述启闭结构3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启闭结构30分别设置在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用以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大小。
本发明提供的进风装置,壳体10内设置有风道,风道一端设置有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风道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11,启闭结构30分别设置在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上,用以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大小,风机20设置在风道内,风机20能够将室内风和室外新风经由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输送至风道内,并经出风口11排出至室内,通过风机20能够将室内风和新风分别或者混合后输送至出风口11,以满足室内换新风功能,由于室内风和新风分别通过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进入风道内,并经由出风口11排出,使得新风和室内风能够共用风机20和换热器等结构,使得进风装置占用空间减小,配备的零部件减少,装配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降低成本;同时,由于室内风和新风可以完全混合后再由风机20输送至出风口11,以相对小的温差吹向蒸发器进行换热,可以保证出风温度的均匀性;另外,两组启闭结构30能够实现不同的新风、室内风的进风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两组启闭结构30分别设置在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上,用以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大小,即:在室内风进风口12上设置启闭结构30,启闭结构30用以调节室内风进风口12的开口大小,在新风进风口13上设置启闭结构30,启闭结构30用以调节新风进风口13的大小,通过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启闭结构30以及新风进风口13上的启闭结构30能够实现全新风、全室内风以及部分新风部分室内风的不同的出风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当处于需要快速降温的情境下(如:刚回到家,室内温度较高时),新风进风口13上的启闭结构30完全闭合,室外新风不进风,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启闭结构30完全打开,只进室内风,从而实现快速降温。
而当处于室内温度已降到舒适温度,需要更换新鲜空气的情景时,新风进风口13上的启闭结构30完全打开,只室外新风进风,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启闭结构30完全闭合,不进室内风,从而实现快速更换新风。
而当既需要保证室内温度且需要一定新鲜空气时(如:睡觉时),新风进风口13上的启闭结构30完全打开或部分打开,室外新风进风,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启闭结构30完全打开或部分打开,内外侧都进风,既能保证更换新鲜空气,又能保证室内温度降低。
优选地,所述风机20包括风叶电机21和风叶22,所述风叶22包括左风叶221和右风叶222,所述左风叶221与所述右风叶222相连接且所述左风叶221与所述右风叶222以连接点呈对称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20包括风叶电机21和风叶22,风叶电机21用以驱动风叶22转动,而风叶22包括左风叶221和右风叶222,且左风叶221和右风叶222设置成对称分布的结构,从而使得风叶电机21驱动所述风叶22转动时,左风叶221和右风叶222能够实现两侧进风,也就是从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单独进行或者同时进风,实现了同一个风叶电机21驱动风叶22转动即可完成两侧进风,大大的减小了占用空间,降低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风叶22采用左风叶221和右风叶222对称的结构,能够保证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新风和室内风均有足够的吸力。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风机20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风机20也可以设置成两个,两个风机20设置在风道内,两个风机20分别设置在出风口11的两侧,两个风机20分别用于室内风进风口12和新风进风口13的进风,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占用空间会更大,成本更高,装配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启闭结构30包括挡风板31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挡风板31往复移动以调节所述挡风板31在所述进风口上的封闭状态。
在该进一步地的改进中,所述启闭结构30包括挡风板31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挡风板31往复移动,以调节所述挡风板31在所述进风口上的封闭状态,从而调节进风口的开口大小。
具体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滑轨32、齿条33、齿轮37和挡板电机34,所述滑轨32和所述挡板电机34设置在安装板35上,所述安装板35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所述安装板35上与所述进风口对应位置设有进风孔36;
所述挡风板3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32上,在所述挡风板31上还设置有齿条33,所述挡板电机34上连接有齿轮37,所述齿轮37与所述齿条33相啮合。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板35设置在进风口上,安装板35上设置有进风孔36,进风孔36与进风口相对应设置,在安装板35上设置有滑轨32,挡风板31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5上的所述滑轨32上,挡板电机34通过齿轮37和齿条33驱动挡风板31滑动,以使挡风板31沿所述滑轨32滑动,从而能够改变进风口上的封闭状态,上述结构能够精确控制挡风板31的位置,从而精确调节进风口的封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新风进风口13一侧的安装板35上设置有供挡板电机34与齿条33传动连接的矩形缺口351。
可以理解的是,在室内风进风口12一侧,所述安装板35的尺寸可以做出适应性调整,以使其占用空间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包括前板14、蜗壳15和后板16;所述前板14连接在所述蜗壳15的第一侧,所述后板16连接在所述蜗壳15的第二侧,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设置在所述蜗壳15上位于所述前板14的一侧,所述新风进风口13设置在所述后板16上,所述风机20固定在所述后板16上。
所述风机20的风叶电机21通过电机安装板23固定在所述后板16上,在所述电机安装板23与所述后板1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电机安装板23与所述后板1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用以起到减震作用,避免风叶电机的转动传递到后板上而产生噪音。
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一侧的所述安装板35上设置有环状凸台38,所述环状凸台38上设置有外螺纹,新风进风筒39螺纹连接在所述环状凸台38上;在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一侧的所述安装板35外侧设置有进风面板17,进风面板17两侧进风。
所述电机安装板23上设置有加强结构231,具体地,所述加强结构231为压筋。通过设置加强结构231,增加电机安装板23的强度,使电机安装板23在强度和形变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挡风的面积足够小,保证有新风进风口13足够的进风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如上所述的进风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进风装置,包括:接收手动调节指令或自动调节指令,其中:自动调节指令基于比较室内温度T1和预设温度T的大小作出;
控制两组启闭结构30分别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和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大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用以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使其处于Ka位置;
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用以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的开口使其处于Rb位置;
其中:a=1,2,3,4,5;当a=1时,新风进风口13完全闭合;当a=2时,新风进风口13打开1/4;当a=3时,新风进风口13打开一半;当a=4时,新风进风口13打开3/4;当a=5时,新风进风口13完全打开;
b=1,2,3,4,5;当b=1时,室内风进风口12完全闭合;当b=2时,室内风进风口12打开1/4;当b=3时,室内风进风口12打开一半;当b=4时,室内风进风口12打开3/4;当b=5时,室内风进风口12完全打开。
其中:
接收手动调节指令包括:
接收内循环调节指令,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完全关闭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1位置,手动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1-R5任一位置;
接收外循环调节指令,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完全关闭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1位置,手动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1-K5任一位置;
接收内外循环调节指令,手动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部分打开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2-K5位置,手动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部分打开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2-R5位置。
优选地,
接收内循环调节指令,默认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完全关闭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1位置,默认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5位置,通过手动控制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1-R5任一位置。
优选地,
接收外循环调节指令,默认控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完全关闭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1位置,默认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5位置;手动控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1-K5任一位置。
优选地,
接收内外循环调节指令,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使其处于K3位置,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使其处于R3位置。
进一步地,
接收自动调节指令,包括:
检测室内温度T1,检测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当前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所处位置Ka,检测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当前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的开口所处位置Rb;
当室内温度T1≤预设温度T时;
若a=1,2,3,4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新风进风口13的开口使其处于K(a+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30min;
若a=5,b=2,3,4,5任一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的开口使其处于R(b-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30min;
当a=5,a=1时,维持该状态运行30min;
当室内温度T1>预设温度T;
若b=1,2,3,4时,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的开口使其处于R(b+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30min;
若b=5,a=2,3,4,5任一时,所述新风进风口13上的所述启闭结构30调节所述室内风进风口12的开口使其处于K(a-1)位置,然后维持该状态运行30min;
当b=5,a=1时,维持该状态运行30min。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T=设定温度T0+T2(T2为程序出厂时设定数值,由整机配置、两器热效率、电机转速、壳体大小、风道结构等决定)。
接收自动调节指令,当检测到室内温度T1≤预设温度T时,逐步打开新风进风口13进风,逐步关闭室内风进风口12进风;当检测到室内温度T1>预设温度T,逐步闭合新风进风口13进风,逐步打开室内风进风口12进风。自动调节控制的目的在保证用户室内温度及使用舒适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开大新风进风口13的大小,加大新风进风量,最大化的换新风。
具体地,如果室内温度满足条件(即低于预设温度T)视为当前室内温度已达到用户设定需求温度,此时在此前提下,需尽可能增大新风流入,减小室内风流入(增大新风流入优先级高于减小室内风流入),故如果新风进风口挡风板没有开到最大,则加大新风挡风板开口(1≤a<5),如果已开到最大,则逐步减小室内风进风口挡风板开口,直至全部关闭(a=5),但是调节过程中需要保证室温达到用户预设需求温度,故每次调节之后需运行一段时间t,在本实施例中,时间t为30分钟,待稳定后再次检测室内温度与用户预设温度之间的关系。
反之,如果室内温度不满足条件(即高于预设温度T),则需减小新风流入,增大室内风流入(为保证尽可能的有更多新鲜空气,增大室内风流入优先级高于减小新风流入),其余步骤同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与空调及控制方法
- 一种车载空调初出风模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条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初出风改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双进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双进风空调及存储介质
- 双进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双进风空调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