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抗紫外DTY丝及其生产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0:43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纤维纺丝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紫外DTY丝。

背景技术

DTY又名涤纶低弹丝,是在假捻变形机上通过拉伸假捻变形后制成的产品,DTY由于其膨松性高、隔热性好、手感舒适、光泽柔和的特点,常被用于作为制作服装面料的原料。

DTY制成的服饰虽然有较好的穿着体验,但一般不具备抗紫外的功能。而人体长时间接触紫外会灼伤人的皮肤,造成人体皮肤的松弛、老化以及黑色素沉积,甚至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现有的抗紫外面料通常是在DTY织成成衣后,通过在服装的表面涂覆一层防紫外线涂层,增加紫外的反射和散射来达到抗紫外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紫外涂层涂覆后会导致服装的透气性、透湿性下降,影响人体的穿着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既不影响人体的穿着体验同时提高抗紫外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 DTY丝。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DTY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紫外DTY丝,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改性聚酯纤维55~60份、海藻纤维12~16份、麻纤维10~16份和秸秆纤维8~12份;

所述改性聚酯纤维是聚酯纤维先通过左旋多巴改性得到聚酯-聚左旋多巴,再将聚酯聚左旋多巴通过乙酸锌改性得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存在的苯环及芳香族氨基酸具备一定的紫外吸收能力,对聚酯纤维改性使得聚酯纤维在保证面料透气性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抗紫外性能;

添加的海藻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阻燃的特性,且面对紫外辐射,海藻纤维表现出良好的反射和散射效果,增强了复合DTY丝的抗紫外性能。

添加的麻类纤维具有特殊的斜偏孔结构,内部存在很多空隙,且纤维表面存在许多裂纹,能够对紫外进行较好的反射和吸收,因此具有较好的防紫外功能。

添加的秸秆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其节间纤维素含量高,密度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浸润性好,吸湿透气的特点。

原料中的海藻纤维力学性能不佳,易断裂且容易产生裂纹,通过与力学性能良好的秸秆纤维以及麻类纤维共混,能够很好的保护海藻纤维。将改性的聚酯纤维、麻类纤维以及秸秆纤维共混制成的DTY丝偏硬,织成面料影响穿着体验,而海藻纤维具有较好的柔韧性、透气性和透湿性,能够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通过改性聚酯纤维、麻类纤维、海藻纤维和秸秆纤维之间的协同作用,共混制成的DTY丝在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舒适度。

可选的,所述改性聚酯纤维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10:(2.2~4.4):(0.2~0.36)的聚酯纤维、左旋多巴、乙酸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左旋多巴对聚酯纤维改性,使聚酯纤维的表面能够适宜氧化锌晶体生长,解决了聚酯纤维与纳米离子结合性较差,纤维表面涂层易开裂脱落的问题,且左旋多巴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会形成紫外吸收层,提高了DTY丝的抗紫外能力。用乙酸锌进一步在聚酯纤维的表面“种出”具有良好紫外屏蔽能力的氧化锌晶体,采用该方法所制得的氧化锌晶体团聚现象不明显,氧化锌与聚酯纤维之间以化学键结合,结合较为牢固,耐洗牢度高,也不影响DTY丝织成的面料的透气性。

可选的,所述聚酯-聚左旋多巴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改性:

用正丙醇浸润聚酯纤维,然后于60~65℃下萃取6~12h,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冲洗三次,120~140℃下干燥10~20min,然后浸入左旋多巴水溶液中,每隔30min加入一次 NaOH溶液,重复三次,静置2~6h得到聚酯-聚左旋多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正丙醇溶解聚酯纤维表面的化学杂质,然后用萃取去除后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聚酯纤维,减少杂质对后续改性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左旋多巴能够在聚酯纤维上自聚合形成致密的左旋多巴层;分步调高溶液碱性,能够保持左旋多巴的聚合均匀。

可选的,所述聚酯-聚左旋多巴经过活化处理,包括步骤如下:将聚酯-聚左旋多巴在 200~240℃中活化30~5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聚酯-聚左旋多巴进行高温活化处理,提高了表面活性,提高后续聚酯-聚左旋多巴与氧化锌的结合。

可选的,所述改性聚酯纤维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A1、在乙醇中加入乙酸锌搅拌直至固体颗粒全部溶解得到乙酸锌溶液,在的乙醇中加入 NaOH搅拌直至固体颗粒全部溶解得到NaOH溶液,然后混合乙酸锌溶液和NaOH溶液,降温至-2~0℃保存,得到氧化锌晶种溶液;

A2、种晶:将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加入B1步骤中制备的氧化锌晶种溶液中,以每分钟3℃逐渐升温至100~120℃,迅速冷却至-2~0℃,重复上述升温和降温的操作2~3次后,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氧化锌晶体溶液在低温碱性下储存,减少乙酸锌分解引起的氧化锌团聚。

将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与氧化锌晶体溶液共混,然后用稳定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再迅速冷却,能够使得纳米氧化锌的晶体在聚酯-聚左旋多巴表面生长均匀且分散,且最后得到尺寸合适的纳米氧化锌晶体,纳米氧化锌晶体具有良好的紫外屏蔽效果,以此使得 DTY丝织成的面料获得较好的抗紫外效果以及较好的穿着体验。

可选的,所述秸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改性:

B1、对秸秆纤维进行开松处理;

B2、将B1步骤中开松处理过后得到的秸秆纤维放入液氨中浸泡10~15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和稀醋酸交替清洗,在60~70℃下干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对秸秆纤维进行开松处理,使得秸秆纤维的结构松散,方便后续处理的进行。然后在液氨中浸泡秸秆纤维,除去秸秆纤维中其他非纤维素的物质,减少了纤维表面的粒状与片状颗粒杂质,修复了纤维的裂痕,使得秸秆纤维的表面更为光滑平整,使得织得的面料更为光滑,提高穿着的体验。且表面的含氧量提高,提高氢键的形成,进一步提高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度,提高纤维之间结构的交联复杂程度,加强紫外的反射和散射,提高了抗紫外性能。

可选的,所述麻纤维经过如下预处理:所述麻纤维经过如下预处理:将苎麻纤维浸泡在纺纱油剂中10~15min,洗涤烘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苎麻纤维存在集束多不蓬松、纤维之间交错混杂,纤维表面裂痕多等问题,因此容易产生断裂,采用纺纱油剂提高纤维的平滑性和柔软性,改善了苎麻纤维的舒适性能,也方便后续混纺时与其他原料共同作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紫外DTY丝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改性聚酯纤维、海藻纤维、秸秆纤维和麻纤维共混熔融挤出得到混合母料;

S2、混合母料经过纺丝、第一罗拉、热箱形变、假捻器加捻、第二罗拉、网络喷嘴、热箱定型、第三罗拉、上油、卷绕后,得到抗紫外DTY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原料进行静电混纺得到的混合纤维具有长效的抗紫外能力以及良好的透气吸湿性,然后进一步将混合母料经过相应的纺丝工艺后得到的抗紫外 DTY丝,各原料纤维之间协同作用(如麻纤维和海藻纤维之间对于紫外的反射和散射以及对于不同紫外波段的屏蔽效果,使得紫外屏蔽的效果更好)使得抗紫外DTY丝的抗紫外能力增强,且改性后的聚酯纤维的抗紫外涂层混于复合DTY丝内部,使得复合DTY丝具有较好的耐洗牢度,因而具备长效的抗紫外效果;由于掺入了海藻纤维,以及对秸秆纤维进行了预处理,制得的复合DTY丝手感柔软,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经过纺丝工艺后的聚左旋多巴以及氧化锌能够掺杂在内部纤维之间,以提供更好的紫外屏蔽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改性聚酯纤维、海藻纤维、麻纤维和秸秆纤维混合,最终制得的复合DTY丝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且手感柔软舒适、吸湿透气;

2.对聚酯纤维通过左旋多巴和氧化锌改性,以提供更好的抗紫外性、透气性和透湿性,进一步提高穿着的舒适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和制备例中所使用的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详细说明。

原料和/或中间体的制备例

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

制备例1-1,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用1L正丙醇浸润10g聚酯纤维,然后于60℃下用索氏萃取法萃取9h,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冲洗三次,120℃下干燥15min,然后浸入1L 3.3g/L的左旋多巴水溶液中,每隔 30min加入500ml 0.1mol/L NaOH溶液,重复三次,静置4h后取出晾干得到聚酯-聚左旋多巴;在720ml的乙醇中加入0.28g乙酸锌搅拌2h得到乙酸锌溶液,在280mL的乙醇中加入0.064kg NaOH搅拌5min得到NaOH溶液,然后混合乙酸锌溶液和NaOH溶液,降温至-2℃保存,得到氧化锌晶种溶液;

A2、材料预处理:将步骤A1中的聚酯-聚左旋多巴在220℃中活化40min,冷却得到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

A3、制备:将步骤A2中的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加入步骤A1中的氧化锌晶种溶液中,以每分钟3℃逐渐升温至120℃,然后迅速冷却至-2℃,重复三次,取出烘干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其中,左旋多巴水溶液采用将3.3g左旋多巴溶于1L水中得到。

制备例1-2,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用1L正丙醇浸润10g聚酯纤维,然后于62.5℃下索氏萃取法萃取12h,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冲洗三次,140℃下干燥10min,然后浸入1L 4.4g/L的左旋多巴水溶液中,每隔 30min加入500ml 0.1mol/L NaOH溶液,重复三次,静置6h后取出晾干得到聚酯-聚左旋多巴;在720ml的乙醇中加入0.36g乙酸锌搅拌2h得到乙酸锌溶液,在280mL的乙醇中加入0.08kg NaOH搅拌5min得到NaOH溶液,然后混合乙酸锌溶液和NaOH溶液,降温至0℃保存,得到氧化锌晶种溶液;

A2、材料预处理:将步骤A1中的聚酯-聚左旋多巴在烘箱240℃中活化5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

A3、制备:将步骤A2中的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加入步骤A1中的氧化锌晶种溶液中,以每分钟3℃逐渐升温至110℃,然后迅速冷却至0℃,重复三次,取出烘干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其中,左旋多巴水溶液采用将4.4g左旋多巴溶于1L水中得到。

制备例1-3,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用1L正丙醇浸润10g聚酯纤维,然后于65℃下索氏萃取法萃取6h,然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冲洗三次,120℃下干燥15min,然后浸入1L 2.2g/L的左旋多巴水溶液中,每隔30min 加入500ml 0.1mol/L NaOH溶液,重复三次,静置6h后取出晾干得到聚酯-聚左旋多巴;在 720ml的乙醇中加入0.2g乙酸锌搅拌1.5h得到乙酸锌溶液,在280mL的乙醇中加入0.06kg NaOH搅拌5min得到NaOH溶液,然后混合乙酸锌溶液和NaOH溶液,降温至-1℃保存,得到氧化锌晶种溶液;

A2、材料预处理:将步骤A1中的聚酯-聚左旋多巴在烘箱220℃中活化5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

A3、制备:将步骤A2中的活化聚酯-聚左旋多巴加入步骤A1中的氧化锌晶种溶液中,以每分钟3℃逐渐升温至100℃,然后迅速冷却至-1℃,重复两次,取出烘干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其中,左旋多巴水溶液采用将2.2g左旋多巴溶于1L水中得到。

制备例1-4,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左旋多巴水溶液的浓度为1g/L。

制备例1-5,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左旋多巴水溶液的浓度为6g/L。

制备例1-6,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乙酸锌的质量为0.5g。

制备例1-7,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乙酸锌的质量为5g。

制备例1-8,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聚酯-聚左旋多巴不经过活化直接制备改性聚酯酰胺。

制备例1-9,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A3步骤中,每分钟10℃升温至120℃。

制备例1-10,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A3步骤中,只冷却至室温。

制备例1-11,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升温和降温的操作只重复一次。

秸秆纤维的制备

制备例2-1,一种秸秆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B1、对秸秆纤维进行开松处理;

B2、将B1步骤中处理过得到的秸秆纤维放入液氨中浸泡12.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和稀醋酸交替清洗,在65℃下干燥得到秸秆纤维。

制备例2-2,一种秸秆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B1、对秸秆纤维进行开松处理;

B2、将B1步骤中处理过得到的秸秆纤维放入液氨中浸泡15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和稀醋酸交替清洗,在60℃下干燥得到秸秆纤维。

制备例2-3,一种秸秆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B1、对秸秆纤维进行开松处理;

B2、将B1步骤中处理过得到的秸秆纤维放入液氨中浸泡10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和稀醋酸交替清洗,在70℃下干燥得到秸秆纤维。

制备例2-4,一种秸秆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秸秆纤维用等量不做处理的秸秆纤维代替。

麻纤维的制备

制备例3-1,一种麻纤维的制备:将1kg苎麻纤维浸泡在1.5L PET硅油纺纱油剂中15min后取出,用硅油清洗剂和水冲洗至表面无油渍后,烘干得到处理后的麻纤维。

制备例3-2,一种麻纤维的制备:将1kg苎麻纤维浸泡在1.5L PET硅油纺纱油剂中10min后取出,用硅油清洗剂和水冲洗至表面无油渍后,烘干得到处理后的麻纤维。

制备例3-3,一种麻纤维的制备:将1kg苎麻纤维浸泡在1.5L PET硅油纺纱油剂中12.5min后取出,用硅油清洗剂和水冲洗至表面无油渍后,烘干得到处理后的麻纤维。

制备例3-4,一种麻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3-1的区别在于:麻纤维用等量不做处理的苎麻纤维代替。

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抗紫外复合DTY丝的制备,按照如下操作得到:

S1、将57.5g改性聚酯纤维、14g海藻纤维、13g麻纤维和10g秸秆纤维混合,然后在255℃下熔融共混挤出,得到混合母料;

S2、混合母料经过纺丝、第一罗拉、热箱形变、假捻器加捻、第二罗拉、网络喷嘴、热箱定型、卷绕后,得到抗紫外DTY丝。

其中,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1-1,麻纤维来自制备例3-1,秸秆纤维来自制备例2-1。

实施例2,一种抗紫外复合DTY丝的制备,按照如下操作得到:

S1、将60g改性聚酯纤维、16g海藻纤维、15g麻纤维和12g秸秆纤维混合,然后在255℃下熔融共混挤出,得到混合母料;

S2、混合母料经过纺丝、第一罗拉、热箱形变、假捻器加捻、第二罗拉、网络喷嘴、热箱定型、卷绕后,得到抗紫外DTY丝。

其中,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1-2,麻纤维来自制备例3-2,秸秆纤维来自制备例2-2。

实施例3,一种抗紫外复合DTY丝的制备,按照如下操作得到:

S1、将55g改性聚酯纤维、12g海藻纤维、10g麻纤维和8g秸秆纤维混合,然后在245℃下熔融共混挤出,得到混合母料;

S2、混合母料经过纺丝、第一罗拉、热箱形变、假捻器加捻、第二罗拉、网络喷嘴、热箱定型、卷绕后,得到抗紫外DTY丝。

其中,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1-3,麻纤维来自制备例3-3,秸秆纤维来自制备例2-3。

实施例4,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1-4。

实施例5,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 1-5。

实施例6,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 1-6。

实施例7,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 1-7。

实施例8,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 1-8。

实施例9,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1-9。

实施例10,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 1-10。

实施例11,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来自制备例 1-11。

实施例12,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秸秆纤维来自制备例2-4。

实施例13,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麻纤维来自制备例3-4。

对比例

对比例1,一种抗紫外DTY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S1:将20g乌拉草纤维、20g椰炭纤维、22.5g玉米纤维、35g竹纤维和40g聚丙烯纤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纤维后,在275℃的温度下熔融共混并挤出,得到混合料粒;

S2:将混合料粒放入纺丝机内,进行纺丝过程,得到抗紫外POY丝;

S3:抗紫外POY丝经第一罗拉、196℃温度下的热箱形变、假捻器加捻、第二罗拉、网络喷嘴、90℃温度下的热箱定型、第三罗拉、上油、卷绕后,得到抗紫外DTY丝,其中定型超喂率为5.45%,卷绕超喂率为3.7%。

其中,乌拉草纤维经过如下方法制备:将0.5g乌拉草浸入7g双氧水、1.0g氢氧化钠和1.0g渗透剂JFC-2混合液中,在63.5℃的温度下,反应1.35h,然后取出乌拉草洗净并在59℃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将烘干的乌拉草浸入9.5g聚乙二醇-2000、2.5g氢氧化钠、1.5g Na

对比例2,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海藻纤维用等量的常规聚酯纤维代替。

对比例3,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麻纤维用等量的常规聚酯纤维代替。

对比例4,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秸秆纤维用等量的常规聚酯纤维代替。

对比例5,一种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等量常规的DTY丝代替。

对比例6,一种抗紫外DTY,与对比例5的区别在于:DTY丝织成面料后,在面料表面涂覆一层抗紫外整理剂。

对比例7,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仅通过左旋多巴改性得到。

对比例8,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改性聚酯纤维用等量常规的聚酯纤维代替。

对比例9,一种抗紫外DTY,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包括改性聚酯纤维70份、海藻纤维4份、麻纤维8份和秸秆纤维6份。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17和对比例1-6织成面积10cm×2cm的面料进行抗紫外性能、透气性和透气湿性。

试验1:抗紫外性能测试:参照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性能的评定》;试验2:透气性能测试:参照GB/T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方法,压强 100Pa,测试温度(20±2)℃,湿度(65±2)%,每组测试10次,取平均值;

试验3,透湿性能测试:透湿量参考标准GB/T 12704.2-2009的检测方法,每组测试10次取平均值。

检测结果见表1

结合实施例1-7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优选左旋多巴和乙酸锌的量使得制得的抗紫外DTY丝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效果以及较好的穿着体验,原因在于左旋多巴的量太少,形成的聚左旋多巴较少,后续制备过程中携带的氧化锌也会变少,因此影响了复合DTY丝的抗紫外性能,聚左旋多巴也会影响复合DTY丝的浸润性,进一步影响其透气性和透湿性;而左旋多巴的量过多,又会过多的占据纤维之间的空隙,影响复合DTY丝的透气性和透湿性,且会导致的氧化锌过多,容易发生氧化锌的团聚,影响抗紫外性能,携带的进一步影响人体的穿着体验。而乙酸锌的含量过少会导致抗紫外能力下降,而乙酸锌的含量过多,又会导致氧化锌的团聚效果加剧,反而降低了复合DTY丝的抗紫外性能。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聚酯-聚左旋多巴不经过活化处理,制得的复合DTY丝抗紫外性能下降,原因在于对聚酯-聚左旋多巴进行高温活化处理,提高了表面活性,提高后续聚酯-聚左旋多巴与氧化锌的结合;减少了氧化锌后续的团聚作用,提高了氧化锌的分散性,且提高了后续与其他纤维之间的结合,提高紫外在纤维之间的散射和反射,提高了复合DTY的抗紫外性能。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9-11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优化改性聚酯纤维的步骤能提高复合DTY的抗紫外性能,原因在于用稳定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再迅速冷却,能够使得氧化锌的晶体的生长均匀且分散,且最后得到尺寸合适的氧化锌晶体,以此使得DTY丝织成的面料获得较好的抗紫外效果以及较好的穿着体验。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12和实施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未经处理的麻纤维和秸秆纤维的混入会对人体的穿着体验造成较大影响,原因在于对秸秆纤维进行开松处理,使得秸秆纤维的结构松散,方便后续处理的进行。然后在液氨中浸泡秸秆纤维,除去秸秆纤维中其他非纤维素的物质,减少了纤维表面的粒状与片状颗粒杂质,修复了纤维的裂痕,使得秸秆纤维的表面更为光滑平整,使得织得的面料更为光滑,且表面的含氧量提高,提高氢键的形成,进一步提高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度,因此提高纤维之间结构的交联复杂程度,加强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提高了抗紫外性能和透气透视性能。苎麻纤维存在集束多不蓬松、纤维之间交错混杂,纤维表面裂痕多等问题,因此容易产生断裂,采用纺纱油剂提高纤维的平滑性和柔软性,改善了苎麻纤维的透气、透视性能,也方便后续混纺时与其他原料共同作用。

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1-4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方案下的复合DTY丝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改善的抗紫外DTY丝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穿着体验,原因在于本申请中加入的海藻纤维具有吸湿透气的功效,且海藻纤维提供较好的柔韧性,属于天然纤维具有天然亲肤的效果,且本申请中对人体穿着舒适感有影响的麻纤维和秸秆纤维都经过的处理,使得最终制得的复合DTY丝在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及透湿性,带给人良好的穿着体验。

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5-6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常规DTY丝本身几乎没有抗紫外能力,而经过抗紫外整理剂整理后的DTY丝的透气性及织物舒适度大幅度下降,原因在于抗紫外整理剂紫会导致服装的透气性下降,影响人体的穿着体验。

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7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仅通过左旋多巴改性的聚酯纤维制成的复合DTY丝虽然在紫外防护的性能上有所提高,但抗紫外性能还是不如通过左旋多巴和乙酸锌改性的聚酯纤维,原因在于氧化锌具有良好的紫外屏蔽功能,与其他纤维共同作用实现复合DTY丝优异的抗紫外性能,且经过左旋多巴改性后再进行乙酸锌的改性,使得氧化锌能够均匀分散,减少团聚作用造成的性能上的削弱。

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7、对比例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未经改性的聚酯纤维、海藻纤维、秸秆纤维和麻纤维混纺得到的复合DTY丝的抗紫外性能不佳,原因在于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具有优异的抗紫外能力,左旋多巴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具有更好的浸润性,因此提高了透气、透湿的性能。

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9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重量份内混纺得到的复合 DTY丝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和抗紫外性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59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