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细纱工序是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通过对粗纱进行数十倍的牵伸并加捻,纺制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细纱,细纱的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了成品的质量。同时细纱工序也是棉纺织厂最为重要的一道工序。纺织厂生产规模的大小就是以细纱机总锭数表示的,细纱机单产的高低反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水平,细纱的质量、原料物料耗电量等指标、劳动生产率等是纺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体现。细纱工序消耗的多少决定了纺纱的成本,细纱千锭时的断头率是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

随着纺织新材料的应用,服装面料向休闲、时尚化方向的发展,结构变化类时尚风格纱线因独特的布面风格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目前,采用环锭纺所纺制的结构变化类纱线有:纱线粗细沿轴向变化的竹节纱、纱线色彩沿轴向变化的段彩纱与AB纱、长丝与短纤简单组合而成的功能复合纱等,由于结构的单一变化使得开发的后道织物的层次感、立体感不足,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功能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这其中,长丝与短纤复合纱可将连续的长丝与较短的纤维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将两者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继而实现兼具功能性和优异的服用性能的纱线的生产。对于复合纱的生产,长丝喂入过程中的张力控制,尤其是双长丝喂入过程中的张力同步控制是其中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目前的纺纱中对长丝的控制尤其是两根长丝的张力控制存在协同形差,从而使得双长丝在复合纱中的状态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继而使得后道织物在染色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复合纱的生产中双长丝喂入过程中的张力难以同步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包括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沿着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等间距设有若干锭位;

其中所述锭位包括:

牵伸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后牵伸罗拉对、中牵伸罗拉对和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牵伸罗拉对、所述中牵伸罗拉对和所述前牵伸罗拉对均包括牵伸下罗拉和牵伸上胶辊,所述牵伸下罗拉包括罗拉轴,所述罗拉轴的两端与罗拉座连接,所述罗拉座包括上固定座和下传动座,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下传动座沿重力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固定座为实心的半圆柱体结构,在所述上固定座左端设有左固定端,在所述上固定座右端设有右固定端,所述左固定端与所述右固定端结构相同,所述左固定端和所述右固定端包括连接板,所述左固定端的所述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上固定座的左端半圆面的底部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端的所述连接板的左端与所述上固定座的右端半圆面的底部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包括结构相同的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呈竖直状态设置且底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连接环的上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左磁铁,在所述右连接环的上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右磁铁,所述左磁铁和所述右磁铁的磁性相反,沿着所述左连接环的处于下部的1/4圆周以及所述右连接环的处于下部的1/4圆周的内侧面上等弧度间隔的开有嵌入孔,所述下传动座为实心的半圆柱体形结构,所述下传动座的半径小于上固定座的半径,所述下传动座的底面与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沿着所述下传动座的长度方向开有传动连接孔,在所述下传动座内设置有中间传动装置,所述中间传动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所述中间传动轴穿过所述传动连接孔,所述中间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连接孔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出所述传动连接孔的左端和右端,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伸出所述传动连接孔的左端设置有左传动连接齿轮,所述左传动连接齿轮固定的套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伸出所述传动连接孔的右端设置有右传动连接齿轮,所述右传动连接齿轮固定的套在所述中间传动轴上,在所述罗拉轴上套设罗拉套,所述罗拉套为环形结构,所述罗拉套与所述罗拉轴一体化的固定连接,所述牵伸上胶辊包括胶辊轴,在所述胶辊轴上设置有胶辊套,所述胶辊套与所述胶辊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胶辊轴的中间位置的上部设置有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杆,所述加压杆的后端与车架之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加压杆内设置有加压件,所述加压件为弹簧加压或板簧加压,沿着所述加压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后嵌入抓、中嵌入抓和前嵌入抓,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所述后嵌入抓内,所述中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所述中嵌入抓内,所述前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所述前嵌入抓内;

长丝喂入系统,位于所述牵伸系统的上部,所述长丝喂入系统包括第一长丝筒和第二长丝筒,所述第一长丝筒和所述第二长丝筒悬挂在导丝架上,所述导丝架位于牵伸系统的上方,在所述导丝架下方设置有第一张力点,所述第一张力点包括第一长丝被动张力点和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所述第一张力点为自由转动的且在每个锭位上设置的开有双槽的滚轮结构,或者为自由转动的分别沿着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贯穿各个所述锭位的张力辊,且在所述张力辊所处的每个所述锭位处开有双槽,在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后部上方设置有长丝主动喂入装置,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装置包括长丝主动喂入辊,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位于所述前车台面的所述后牵伸罗拉对或所述后车台面的所述后牵伸罗拉对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沿着所述前车台面或所述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贯穿所述前车台面或所述后车台面的各个锭位,在位于各所述锭位的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上设置有第一喂入辊套和第二喂入辊套,所述第一喂入辊套和所述第二喂入辊套为两端开放的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喂入辊套和所述第二喂入辊套套在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上且两者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喂入辊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喂入辊套的直径,在位于各所述锭位的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的朝向所述前车台面的一侧或朝向所述后车台面的均设置有长丝喂入按压辊,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包括中间按压辊,在所述中间按压辊上设置有第一按压辊套和第二按压辊套,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为两端开放的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套在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按压辊套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的直径,且所述第一按压辊套与所述第一喂入辊套的直径和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与所述第二喂入辊套的直径和相同,在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之间的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为弹性加压结构,在所述按压杆上设置有嵌入抓,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按压辊套之间的所述长丝喂入按压辊嵌入在所述嵌入抓内,在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张力辊,所述第二张力辊沿着所述前车台面或所述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张力辊贯穿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的各个所述锭位,在位于各所述锭位的所述第二张力辊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张力轮和第二张力轮,所述第一张力轮和所述第二张力轮固定的套在所述第二张力辊上,所述第一张力轮和所述第二张力轮之间保持既定间距,所述第一张力轮位于所述第一按压辊套的上方,所述第二张力轮位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的上方,所述长丝主动喂入辊和所述第二张力辊由同一个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沿着所述第一张力轮和所述第二张力轮的侧面的圆周方向开有第二张力导丝槽,所述按压杆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张力轮和所述第二张力轮之间的所述第二张力辊可转动连接,在位于所述前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与所述中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之间的所述加压杆上设置有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在位于所述前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的前部的所述加压杆上设置有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所述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与所述第二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喂入辊套之间的按压点保持水平,所述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与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一喂入辊套之间的按压点保持水平,所述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所述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为可自由转动的且开有导丝槽的导丝轮,或者为可自由转动的且开有导丝槽的导丝杆,或者为保持固定的导丝钩,在所述前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下罗拉的前部设置有第四张力点,所述第四张力点位于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的前下方,第四张力点为保持固定的张力辊,或者为保持固定的且开有导丝槽的导丝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前车台面左侧的所述罗拉轴的左端与相应的所述罗拉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伸出所述罗拉座,所述前车台面左侧所述罗拉轴的左端通过减速箱与相应的牵伸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前车台面右侧的所述罗拉轴的右端与相应的所述罗拉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伸出所述罗拉座,所述前车台面右侧所述罗拉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后车台面右侧所述罗拉轴的右端与相应的所述罗拉座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伸出所述罗拉座,所述后车台面右侧的所述罗拉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和所述第二连接齿轮之间同速传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前车台面和所述后车台面左侧罗拉轴右端、右侧罗拉轴左端以及其他的处于中间的所述罗拉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齿轮,所述第三连接齿轮套在所述罗拉轴上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纱的生产装置,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前车台面左侧的罗拉轴右端、所述后车台面右侧的罗拉轴左端以及其他中间的所述罗拉轴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连接轴,所述固定连接轴与所述罗拉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连接轴的侧面上设置有嵌入齿,所述嵌入齿沿着固定连接轴的侧面的半个圆周等弧度间隔设置。

一种复合纱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牵伸下罗拉进行传动连接,采用外力使得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处于分开状态,而后将所述罗拉轴的所述固定连接轴放置在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之间,而后将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在外力作用下按压闭合,使得所述左磁铁和所述右磁铁相互吸附,所述左连接环和所述右连接环闭合以后所述固定连接轴的嵌入齿嵌入在所述嵌入孔内;

(2)所述前牵伸罗拉对、所述中牵伸罗拉对以及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伸出所述罗拉座的所述前车台面的左侧的所述罗拉轴的左端分别通过减速箱与相应的牵伸电机传动,带动与之直接传动连接的所述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其上的所述第三连接齿轮转动,所述下传动座的所述中间传动轴的所述左传动连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中间传动轴以及其上的所述右传动连接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右传动连接齿轮转动带动与之相邻的罗拉轴上的所述第三连接齿轮转动,带动相邻的罗拉轴进行同步转动,通过同速传动连接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二连接齿轮带动所述后车台面右侧的罗拉轴转动,同时将各所述加压组件依次下压,各锭位的所述前牵伸罗拉对、所述中牵伸罗拉对和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与所述牵伸下罗拉的所述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在所述后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与所述牵伸下罗拉的所述罗拉套之间形成后喂入钳口,在所述中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与所述牵伸下罗拉的所述罗拉套之间形成中过渡钳口,所述前牵伸罗拉对的所述牵伸上胶辊的所述胶辊套与所述牵伸下罗拉的所述罗拉套之间形成前输出钳口;

(3)将所需的短纤粗纱经由所述后喂入钳口连续的喂入到所述牵伸系统内,而后经所述中过渡钳口握持输出,期间受到所述后喂入钳口与所述中过渡钳口之间的后牵伸区的整理牵伸作用,在整理牵伸作用下短纤粗纱内的纤维被拉伸处于张紧状态,整理后的短纤粗纱经所述前输出钳口握持输出,期间受到所述中过渡钳口与所述前输出钳口之间的前牵伸区的变细牵伸作用,在变细牵伸作用下短纤粗纱内的部分的纤维被抽拔出来,继而得到所需线密度的短纤须条,同时将所述第一长丝筒和所述第二长丝筒悬挂在相应的导丝架上,将所述第二长丝筒上的第二长丝依次经所述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所述第二张力轮、所述第二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二喂入辊套之间的按压点、所述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后进入到所述前输出钳口内;

(4)喂入的第二长丝与牵伸得到的短纤须条在所述前输出钳口处汇合后共同输出牵伸系统,同时将所述第一长丝筒上的第一长丝依次经所述第一张力点、所述第一张力轮、所述第一按压辊套和所述第一喂入辊套之间的按压点、所述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后进入到所述第四张力点的后部,在传递上来的加捻子捻度的作用下,由前输出钳口共同输出的短纤须条和第二长丝进行共同加捻,在加捻作用下使得短纤须条内的短纤维之间相互交缠,且在交缠过程中将处于中间的第二长丝包裹在中间,得到外层为短纤维、中间为第二长丝的复合子纱,且第二长丝在复合子纱中处于张紧的伸直状态,复合子纱在所述第四张力点处与喂入的第一长丝汇合,两者共同由所述第四张力点的后部绕过,共同输出的第一长丝和复合子纱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形成复合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不同直径的喂入辊对第一长丝和第二长丝进行不同速度下的主动控制喂入,继而实现以伸直状态进行包芯复合的第一长丝和以弯曲状态进行包缠复合的第二长丝喂入时的张力的协同一致控制,同时通过在前罗拉前部设置阻捻点实现向上传递的加捻捻度的分解,继而使得首先喂入的第一长丝与牵伸后的短纤须条的包芯、然后再与喂入的第二长丝的包缠,从而有效改善两根长丝与短纤须条的复合效果,改善成纱的综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纱生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罗拉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固定座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长丝,2-第二长丝,3-短纤粗纱,4-第一长丝筒,5-第二长丝筒,6-第一长丝被动张力点,7-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8-第二张力辊,9-第一张力轮,10-第二张力轮,11-长丝主动喂入辊,12-第一喂入辊套,13-第二喂入辊套,14-长丝喂入按压辊,15-中间按压辊,16-第一按压辊套,17-第二按压辊套,18-后牵伸罗拉对,19-中牵伸罗拉对,20-前牵伸罗拉对,21-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2-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3-第四张力点,24-罗拉座,25-上固定座,26-下传动座,27-左连接环,28-右连接环,29-左磁铁,30-右磁铁,31-嵌入孔,32-中间传动轴,33-左传动连接齿轮,34-右传动连接齿轮,35-罗拉轴,36-第三连接齿轮,37-嵌入齿,38-固定连接轴,39-左固定端,40-右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纱生产装置,包括前车台面和后车台面,沿着前车台面、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结构相同的300-1824个锭位,各锭位的结构相同,每个锭位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18、中牵伸罗拉对19、前牵伸罗拉对20,后牵伸罗拉对18、中牵伸罗拉对19、前牵伸罗拉对20包括牵伸下罗拉和牵伸上胶辊,牵伸下罗拉包括罗拉轴35,罗拉轴35为钢质实心的圆柱体形结构,相邻的八个锭位的罗拉轴35之间一体化连接,罗拉轴35的两端分别与罗拉座24之间连接,前车台面的最左侧的罗拉轴35的左端与相应的最左侧的罗拉座2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伸出罗拉座24,伸出罗拉座24的前车台面的最左侧的罗拉轴35的左端通过减速箱与相应的牵伸电机传动连接,前车台面的最右侧的罗拉轴35的右端与相应的最右侧的罗拉座2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伸出罗拉座24,伸出罗拉座24的前车台面的最右侧的罗拉轴35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后车台面的最右侧的罗拉轴35的右端与相应的最右侧的罗拉座2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伸出罗拉座24,伸出罗拉座24的后车台面的最右侧的罗拉轴35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齿轮,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二连接齿轮之间同速传动连接,从而实现前车台面与后车台面的牵伸系统之间的传动连接,在前车台面、后车台面的最左侧的罗拉轴35右端、最右侧的罗拉轴35的左端、其他的处于中间的罗拉轴35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三连接齿轮36,第三连接齿轮36套在罗拉轴35上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在前车台面、后车台面的最左侧的罗拉轴35右端、最右侧的罗拉轴35的左端、其他的中间的罗拉轴35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固定连接轴38,固定连接轴38与罗拉轴35的左端或右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得连接以后的固定连接轴38可自由转动,在固定连接轴38的侧面上设置有嵌入齿37,嵌入齿37沿着固定连接轴38的侧面的半个圆周等弧度间隔设置,前车台面、后车台面的其他的中间的罗拉座24包括上固定座25和下传动座26,上固定座25为实心的半圆柱体形结构,在所述上固定座25左端设有左固定端39,在所述上固定座25右端设有右固定端40,所述左固定端39与所述右固定端40结构相同,所述左固定端39和所述右固定端40包括连接板,所述左固定端39的所述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上固定座25的左端半圆面的底部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端40的所述连接板的左端与所述上固定座25的右端半圆面的底部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上固定座25左固定端39右固定端40左固定端39右固定端40连接板为长方体形结构,左固定端39右固定端40在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包括结构相同的左连接环27和右连接环28,左连接环27为半圆形结构,左连接环27呈竖直状态设置且底部与连接板之间可转动连接,在左连接环27的上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左磁铁29,右连接环28为半圆形结构,右连接环28呈竖直状态设置且底部与连接板之间可转动连接,在右连接环28的上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右磁铁30,左磁铁29和右磁铁30的磁性相反,从而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力,沿着左连接环27的处于下部的1/4圆周、右连接环28的处于下部的1/4圆周的内侧面上等弧度间隔的开有嵌入孔31,下传动座26为实心的半圆柱体形结构,下传动座26的半径小于上固定座25的半径,下传动座26的底面与上固定座25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沿着下传动座26的长度方向开有传动连接孔,在下传动座26内设置有中间传动装置,中间传动装置包括中间传动轴32,中间传动轴32穿过传动连接孔,且中间传动轴32与传动连接孔之间滑动连接,从而使得中间传动轴32可自由转动,且中间传动轴3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出传动连接孔的左端和右端,在中间传动轴32伸出传动连接孔的左端设置有左传动连接齿轮33,左传动连接齿轮33固定的套在中间传动轴32上,在中间传动轴32伸出传动连接孔的右端设置有右传动连接齿轮34,右传动连接齿轮34固定的套在中间传动轴32上,在各锭位对应位置处的罗拉轴35设置有罗拉套,罗拉套为环形结构,罗拉套的材质与罗拉轴35的材质保持一致,罗拉套套在罗拉轴35上且两者之间一体化的固定连接,牵伸上胶辊包括胶辊轴,胶辊轴为实心的钢质的圆柱体形结构,相邻的两个锭位的胶辊轴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在各锭位对应位置处的胶辊轴设置有胶辊套,各锭位的胶辊套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胶辊套为环形结构,胶辊套为橡胶材质,胶辊套套在胶辊轴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后的胶辊套可绕着胶辊轴自由转动,在各胶辊轴的中间位置的上部设置有加压组件,加压组件包括加压杆,加压杆的后端与车架之间可转动连接,在加压杆内设置有加压件,加压件为弹簧加压或板簧加压,沿着加压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后嵌入抓、中嵌入抓、前嵌入抓,后牵伸罗拉对18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后嵌入抓内,中牵伸罗拉对19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中嵌入抓内,前牵伸罗拉对20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轴的中间部分嵌入在前嵌入抓内,从而实现各牵伸上胶辊与加压组件之间的连接,在牵伸系统的上部设置有长丝喂入系统,长丝喂入系统包括第一长丝筒4和第二长丝筒5,在第一长丝筒4上卷绕有第一长丝,在第二长丝筒5上卷绕有第二长丝,第一长丝与第二长丝完全相同,第一长丝筒4和第二长丝筒5悬挂在导丝架上,导丝架位于牵伸系统的上方,在导丝架正下方设置有第一张力点,第一张力点为被动结构,第一张力点包括第一长丝被动张力点6和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7,第一张力点为自由转动的且在每个锭位上设置的开有双槽的滚轮结构,或者为自由转动的分别沿着前车台面、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贯穿各个锭位的张力辊,且在张力辊所处的每个锭位处开有双槽,第一张力点对穿过的第一长丝、第二长丝起到张力调节以及转向输入控制作用,在牵伸系统的后牵伸罗拉对18的后部的上方设置有长丝主动喂入装置,长丝主动喂入装置包括长丝主动喂入辊11,长丝主动喂入辊11位于前车台面的后牵伸罗拉对18或后车台面的后牵伸罗拉对18之间的车架的正上方,长丝主动喂入辊11沿着前车台面或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长丝主动喂入辊11贯穿前车台面或后车台面的各个锭位,在位于各锭位的长丝主动喂入辊11上设置有第一喂入辊套12和第二喂入辊套13,第一喂入辊套12和第二喂入辊套13为两端开放的圆环形结构,第一喂入辊套12和第二喂入辊套13套在长丝主动喂入辊11上且两者之间一体化固定连接,第一喂入辊套12和第二喂入辊套13的材质与长丝主动喂入辊11的材质相同,第一喂入辊套12的直径大于第二喂入辊套13的直径,在位于各锭位的长丝主动喂入辊11的朝向前车台面的一侧或朝向后车台面的均设置有长丝喂入按压辊14,长丝喂入按压辊14包括中间按压辊15,在中间按压辊15上设置有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均为橡胶材质,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为两端开放的圆环形结构,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套在长丝喂入按压辊14上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得连接后的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可自由转动,且连接后的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第一按压辊套16的直径小于第二按压辊套17的直径,且第一按压辊套16与第一喂入辊套12的直径和与第二按压辊套17与第二喂入辊套13的直径和相同,在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之间的长丝喂入按压辊14设置有按压杆,按压杆为弹性加压结构,在按压杆上设置有嵌入抓,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二按压辊套17之间的长丝喂入按压辊14嵌入在嵌入抓内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长丝主动喂入辊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张力辊8,第二张力辊8沿着前车台面或后车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张力辊8贯穿前车台面、后车台面的各个锭位,在位于各锭位的第二张力辊8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张力轮9和第二张力轮10,第一张力轮9和第二张力轮10固定的套在第二张力辊8上,第一张力轮9和第二张力轮10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第一张力轮9位于第一按压辊套16的正上方,第二张力轮10位于第二按压辊套17的正上方,长丝主动喂入辊11和第二张力辊8由同一个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沿着第一张力轮9和第二张力轮10的侧面的圆周方向开有第二张力导丝槽,按压杆的后端与第一张力轮9和第二张力轮10之间的第二张力辊8可转动连接,在位于前牵伸罗拉对20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与中牵伸罗拉对19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之间的加压杆上设置有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2,在位于前牵伸罗拉对20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的前部的加压杆上设置有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2与第二按压辊套17和第二喂入辊套13之间的按压点保持水平,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与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一喂入辊套12之间的按压点保持水平,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2为可自由转动的且开有导丝槽的导丝轮,或者为可自由转动的且开有导丝槽的导丝杆,或者为保持固定的导丝钩,在前牵伸罗拉对20的牵伸下罗拉的前部设置有第四张力点23,第四张力点23位于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的前下方,第四张力点23为保持固定的张力辊,或者为保持固定的且开有导丝槽的导丝轮,第四张力点23对向上传递的捻度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纱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牵伸下罗拉进行传动连接,此时将采用外力使得左连接环27和右连接环28处于分开状态,而后将罗拉轴35的固定连接轴38的放置在分开的左连接环27和右连接环28之间,而后将左连接环27和右连接环28在外力作用下按压闭合,继而使得在左磁铁29和右磁铁30的相互吸附作用下实现紧密按压闭合,左连接环27和右连接环28闭合以后固定连接轴38的嵌入齿37嵌入在嵌入孔31内,从而实现固定连接轴38与罗拉座24的上固定座25之间的固定连接,且此时罗拉轴35的第三连接齿轮36与下传动座26的中间传动轴32的左传动连接齿轮33或右传动连接齿轮34之间相互契合,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传动连接。

(2)前牵伸罗拉对20、中牵伸罗拉对19、后牵伸罗拉对18的伸出罗拉座24的前车台面的最左侧的罗拉轴35的左端分别通过减速箱与相应的牵伸电机传动,继而带动与之直接传动连接的罗拉轴35转动,该罗拉轴35转动继而带动其上的第三连接齿轮36转动,继而带动与之紧密契合的下传动座26的中间传动轴32的左传动连接齿轮33转动,继而带动中间传动轴32以及其上的右传动连接齿轮34进行同步转动,右传动连接齿轮34转动继而带动与之契合的相邻的罗拉轴35上的第三连接齿轮36转动,继而带动相邻的罗拉轴35进行同步转动,从而通过罗拉座24实现前车台面的各罗拉轴35之间的传动连接,继而通过同速传动连接第一连接齿轮和第二连接齿轮带动后车台面的最右侧的罗拉轴35转动,后车台面的各罗拉轴35通过相应的罗拉座24实现相互之间的传动连接,继而实现前、后车台面的各罗拉轴35之间的传动连接,同时将各加压组件依次下压,从而使得各锭位的前牵伸罗拉对20、中牵伸罗拉对19、后牵伸罗拉对18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与牵伸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继而实现转动的罗拉套对胶辊套的摩擦传动,从而在后牵伸罗拉对18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与牵伸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形成后喂入钳口,在中牵伸罗拉对19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与牵伸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形成中过渡钳口,前牵伸罗拉对20的牵伸上胶辊的胶辊套与牵伸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形成前输出钳口。

(3)将所需的短纤粗纱3经由后喂入钳口连续的喂入到牵伸系统内,而后经中过渡钳口握持输出,期间受到后喂入钳口与中过渡钳口之间的后牵伸区的整理牵伸作用,在整理牵伸作用下短纤粗纱3内的纤维被拉伸处于张紧状态,整理后的短纤粗纱3经前输出钳口握持输出,期间受到中过渡钳口与前输出钳口之间的前牵伸区的变细牵伸作用,在变细牵伸作用下短纤粗纱3内的部分的纤维被抽拔出来,继而得到所需线密度的短纤须条,同时将第一长丝筒4和第二长丝筒5悬挂在相应的导丝架上,将第二长丝筒5上的第二长丝2依次经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7、第二张力轮10、第二按压辊套17和第二喂入辊套13之间的按压点、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2后进入到前输出钳口内,此过程中,第二长丝2经由被动的第二长丝被动张力点7的下部绕过,从而实现对第二长丝2的转向作用,再经由主动的第二张力轮10的上部绕过,从而实现对第二长丝2的再次转向作用,同时对第二长丝2实现在第一张力点和第二张力点之间的主动喂入前的张力控制整理作用,然后再经由第二按压辊套17和第二喂入辊套13按压喂入,从而实现对第二长丝2的主动喂入,同时在喂入过程中实现对第二长丝2的再次转向作用,且对第二长丝实现在第二张力点和按压点之间的同步张力整理作用,最后经由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2的上部绕过,从而在保持水平的按压点和第二长丝第三张力点22之间实现喂入前的张力控制作用。

(4)喂入的第二长丝2与牵伸得到的短纤须条在前输出钳口处汇合后共同输出牵伸系统,同时将第一长丝筒4上的第一长丝1依次经第一张力点、第一张力轮9、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一喂入辊套12之间的按压点、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后进入到第四张力点23的后部,此过程中,第一长丝1经由被动的第一长丝被动张力点6的下部绕过,从而实现对第一长丝1的转向作用,再经由主动的第一张力轮9的上部绕过,从而实现对第一长丝1的再次转向作用,同时对第一长丝1实现在第一张力点和第二张力点之间的主动喂入前的张力控制整理作用,然后再经由第一按压辊套16和第一喂入辊套12按压喂入,从而实现对第一长丝1的主动喂入,同时在喂入过程中实现对第一长丝1的再次转向作用,且对第一长丝1实现在第二张力点和按压点之间的同步张力整理作用,最后经由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的上部绕过,从而在保持水平的按压点和第一长丝第三张力点21之间实现喂入前的张力控制作用,由于固定的第四张力点23产生的摩擦作用,使得对自下而上传递上来的加捻捻度产生阻捻作用,从而使得部分的加捻捻度沿着由第四张力点23处向上传递,在传递上来的加捻子捻度的作用下,由前输出钳口共同输出的短纤须条和第二长丝2进行共同加捻,在加捻作用下使得短纤须条内的短纤维之间相互交缠,且在交缠过程中将处于中间的第二长丝2包裹在中间,继而得到外层为短纤维、中间为第二长丝2的复合子纱,且第二长丝2在复合子纱中处于张紧的伸直状态,复合子纱在第四张力点23处与喂入的第一长丝1汇合,两者共同由第四张力点23的后部绕过,共同输出的第一长丝1和复合子纱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复合成纱,复合过程中,第一长丝1与已经获得捻度的且呈整理状态的复合子纱交缠得到最终的复合纱,交缠过程中或者复合子纱处于伸直状态且第一长丝1缠绕在复合子纱上,从而使得第一长丝1处于弯曲状态,或者复合子纱与第一长丝1相互交缠,从而使得第一长丝1、复合子纱均处于弯曲状态,从而使得在最终的复合纱上第一长丝1处于弯曲状态、第二长丝2处于伸直状态,继而使得第一长丝1在复合纱中的长度大于第二长丝2在复合纱中的长度,且第一长丝1在复合纱中的长度与第二长丝2在复合纱中的长度之比等于第一喂入辊套12与第二喂入辊套13的直径之比,从而实现第一长丝1和第二长丝2喂入到复合纱前的张力一致性的控制。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