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织物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抄纸机的工业用织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使用于抄纸机的工业用织物,广泛使用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的抄纸网。抄纸网所需要的特性多种多样,例如,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织物,其由上层面侧织物、下层面侧织物、上层面侧经纱、和下层面侧经纱构成,所述上层面侧织物由上层面侧经纱和上层面侧纬纱构成,所述下层面侧织物由下层面侧经纱和下层面侧纬纱构成,所述上层面侧经纱作为接结纱而发挥功能,所述下层面侧经纱作为接结纱而发挥功能。作为接结纱而发挥功能的上层面侧经纱和作为接结纱而发挥功能的下层面侧经纱被设置为上下成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2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下成组的接结纱的上层面侧经纱和接结纱的下层面侧经纱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力强,但另一方面,也会成为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降低的原因。因此,越是为了增加接结力而增加接结纱的上层面侧经纱和接结纱的下层面侧经纱,则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越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接结力的同时能够提高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工业用织物。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某一方式的接结了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工业用织物具备:上面侧纬纱,其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其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上面侧经纱,其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而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经纱,其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以及接结经纱,其对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进行接结。接结经纱具有: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其配置为上下成组;以及第三接结经纱,其形成经过上面侧纬纱的上侧的纱线节。上面侧经纱包括:与第三接结经纱上下成组的上面侧改变纱。在第三接结经纱在上面侧纬纱上形成纱线节的位置处,上面侧改变纱经过上面侧纬纱的下侧而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和上面侧改变纱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和上面侧改变纱的组在上面侧纬纱形成同样的织入图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以确保接结力的同时能够提高表面性的工业用织物。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2为沿图1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3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4为沿图3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6为沿图5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7为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8为沿图7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0为沿图9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11为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2为沿图11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13为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4为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5为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6为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7为示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8为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19为示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20为示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图21为示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经纱”是指,在将造纸用多层织物作为环形的传送带的情况下,沿着网状物的搬送方向延伸的线,“纬纱”是指,沿着与经纱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线。此外,“上面侧织物”是指,在将多层织物作为抄纸网来使用的情况下,位于抄纸网的两面中的用于搬送网状物的表面侧的织物,“下面侧织物”是指,位于抄纸用传送带的两面中的主要与驱动辊相抵接的背面侧的织物。此外,单纯的“表面”是指,上面侧织物、下面侧织物所露出的一侧的面,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相当于抄纸网的表面侧,下面侧织物的“表面”相当于抄纸网的背面侧。
此外,“设计图”是,织物组织的最小的重复单位且相当于织物的完全组织。即,“完全组织”前后左右重复而形成“织物”。此外,“纱线节(knuckle)”是指,经纱经过1根或者多根纬纱之上或者之下而露出至表面的部分。
此外,“接结经纱”是,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经纱中的至少一部分经纱,是原本应仅织入于上面侧织物(或者下面侧织物)的纬纱的经纱从背面侧(或者表面侧)织入于下面侧织物(或者上面侧织物)的纬纱而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纱。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图2为沿图1示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也被称为纵向)的剖视图。
在设计图中,以阿拉伯数字、例如1、2、3……表示经纱。以带有撇号的阿拉伯数字、例如1’、2’、3’……表示纬纱。以带有U的数字表示上面侧纱,以带有L的数字表示下面侧纱,例如1’U、2’L等。此外,以带有B的数字表示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接结经纱,第一接结经纱表示为Bf,第二接结经纱表示为Bs,第三接结经纱表示为Bt。
此外,在设计图中,△标记表示第一接结经纱配置于下面侧纬纱之下,▲标记表示第二接结经纱或者第三接结经纱配置于上面侧纬纱之上,×标记表示上面侧经纱或者第一接结经纱配置于上面侧纬纱之上,○标记表示下面侧经纱、第二接结经纱、或者第三接结经纱配置于下面侧纬纱之下。△标记、▲标记、×标记、和○标记表示纱线节。在图3之后也同样使用这些符号。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0通过第一接结经纱(4Bf、8Bf)、第二接结经纱(4Bs、8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来接结含有上面侧经纱(1U、2U、3U、5U、6U、7U)和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的上面侧织物与含有下面侧经纱(1L、2L、5L、6L)和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的下面侧织物。上面侧纬纱(1’U~16’U)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第一接结经纱(4Bf、8Bf)、第二接结经纱(4Bs、8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分别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在不区分第一接结经纱(4Bf、8Bf)、第二接结经纱(4Bs、8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的情况下,简称为接结经纱。
接下来,参照图2中的(a)至(c),对工业用织物10中的各经纱和各纬纱的编织方法进行说明。图2中的(a)至(c)所示的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配置相同。图2中的(a)示出上面侧经纱2U和下面侧经纱2L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如图2中的(a)所示,上面侧经纱2U以一根一根地上下织入的方式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经过上面侧纬纱(2’U、4’U、6’U、8’U、10’U、12’U、14’U、16’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且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3’U、15’U)的下侧。
上面侧经纱6U与上面侧经纱2U同样地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此外,上面侧经纱(1U、3U、5U、7U)与上面侧经纱2U同样地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但织入位置沿经向错开一个。如此,上面侧经纱(1U~3U、5U~7U)具有同样的织入图案,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打乱、破坏)表面组织地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上面侧经纱(1U、2U、3U、5U、6U、7U)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下面侧经纱2L经过下面侧纬纱(1’L、6’L、11’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3根下面侧纬纱(2’L、3’L、5’L)、3根下面侧纬纱(7’L、9’L、10’L)和3根下面侧纬纱(13’L、14’L、15’L)的上侧。
下面侧经纱(1L、5L、6L)具有与下面侧经纱2L同样的织入图案,交替经过1根下面侧纬纱的下侧和3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而织入。如此,下面侧经纱(1L、2L、5L、6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同样的织入图案中的同样是意味着,纱线节的数量、间隔相同,但允许经向上的偏差。
图2中的(b)示出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基于第三接结经纱3Bt的接结而交叉。
上面侧经纱3U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3’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并经过上面侧纬纱(2’U、4’U、6’U、8’U、10’U、12’U、14’U~16’U)的下侧。
第三接结经纱3Bt经过下面侧纬纱(1’L、6’L、11’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形成经过上面侧纬纱15’U的上侧的纱线节N3。第三接结经纱3Bt对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交替经过1根下面侧纬纱的下侧和3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从而对于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第三接结经纱3Bt对于上面侧织物经过上面侧纬纱(1’U~14’U、16’U)的下侧,为了接结而经过上面侧纬纱15’U的上侧,从而在表面侧仅形成一个纱线节N3。
在第三接结经纱3Bt在表面侧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经纱3U经过上面侧纬纱15’U的下侧而在表面侧不形成纱线节,从而上面侧经纱3U作为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的上面侧改变纱3U来发挥作用。
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经纱3U(上面侧改变纱)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与上面侧改变纱3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相同数量的纱线节。由此,通过第三接结经纱3Bt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此外,通过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上面侧改变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的组来接结,由此,与上下设置接结经纱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表面性的降低。此外,上面侧经纱7U和第三接结经纱7Bt的接结位置也在经向上与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错开,但具有同样的织入图案,因此发挥同样的功能。
图2中的(c)示出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接结而交叉。
第一接结经纱4Bf经过上面侧纬纱(2’U、12’U、14’U、16’U)的上侧而形成四个纱线节N1,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3’U~11’U、13’U、15’U)的下侧。此外,第一接结经纱4Bf经过下面侧纬纱7’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6’L、8’L~15’L)的上侧。
第二接结经纱4Bs经过上面侧纬纱(4’U、6’U、8’U、10’U)的上侧而形成四个纱线节N2,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6’U)的下侧。此外,第二接结经纱4Bs经过下面侧纬纱(2’L、13’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12’L、14’L~15’L)的上侧。
如此,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改变纱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与上面侧改变纱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相同数量的纱线节。此外,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彼此补完下面侧织物的背面组织,由此,对于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此外,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接结位置也在经向上与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错开,但具有同样的织入图案,因此发挥同样的功能。
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相邻。由此,可以加固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接结。此外,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以及第三接结经纱7Bt和上面侧改变纱7U的组与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以及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具有同样的关系,因此省略说明。
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上形成同样的织入图案。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也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如此,形成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共享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在第三接结经纱3Bt经过上面侧纬纱15’U的上侧而形成的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改变纱3U配置于上面侧纬纱15’U的下侧,因此,在上面侧改变纱3U的作用下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纬纱15’U的缩进。由此,可以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第三接结经纱3Bt经过上面侧纬纱15’U的上侧而形成的纱线节N3的数量比第一接结经纱4Bf经过上面侧纬纱的上侧而形成的纱线节N1的数量少。此外,纱线节N3的数量比纱线节N2的数量少。由此,在第三接结经纱3Bt的列中能够抑制表面性的降低。
构成完全组织的所有的经纱(1U~3U、4Bf、5U~7U、8Bf、1L~2L、3Bt、4Bs、5L~6L、7Bs、8Bs)的根数为4的倍数。由此,可以应对平纹组织、斜纹组织、上下交替经过2根纬纱的2/2组织、4轴组织、8轴组织、和16轴组织等的各种组织。
在完全组织中,合并了第一接结经纱(4Bf、8Bf)、第二接结经纱(4Bs、8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的数量小于所有的经纱(1U~3U、4Bf、5U~7U、8Bf、1L~2L、3Bt、4Bs、5L~6L、7Bs、8Bs)的数量的一半。由此,可以减少接结纱的数量而抑制通气性和表面性的降低。
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在完全组织中彼此补完,由此,使其在上面侧纬纱上形成的纱线节的数量及间隔与上面侧改变线3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在上面侧纬纱上形成的纱线节的数量和间隔相同。由此,可以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在完全组织中彼此补完,由此,使其在上面侧纬纱上形成的纱线节(N2、N3)的数量与上面侧改变线3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在上面侧纬纱上形成的纱线节的数量相同。由此,可以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图3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2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图4为沿图3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20通过第一接结经纱4Bf、第二接结经纱4Bs和第三接结经纱8Bt来接结含有上面侧经纱(1U~3U、5U~8U)和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的上面侧织物与含有下面侧经纱(1L~3L、5L~7L)和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的下面侧织物。上面侧纬纱(1’U~16’U)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第一接结经纱4Bf、第二接结经纱4Bs和第三接结经纱8Bt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分别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4中的(a)示出上面侧经纱3U和下面侧经纱3L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图4中的(a)至(c)所示的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配置相同。如图4中的(a)所示,上面侧经纱3U以一根一根地上下织入的方式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3’U、15’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且经过上面侧纬纱(2’U、4’U、6’U、8’U、10’U、12’U、14’U、16’U)的下侧。
上面侧经纱6U与上面侧经纱2U同样地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此外,上面侧经纱(1U、3U、5U、7U)与上面侧经纱2U同样地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但织入位置沿经向错开一个。如此,上面侧经纱(1U~3U、5U~7U)具有同样的织入图案,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上面侧经纱(1U~3U、5U~7U)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下面侧经纱3L经过下面侧纬纱(1’L、6’L、11’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3根下面侧纬纱(2’L、3’L、5’L)、3根下面侧纬纱(7’L、9’L、10’L)和3根下面侧纬纱(13’L、14’L、15’L)的上侧。
其他的下面侧经纱(1L~2L、5L~7L)具有与下面侧经纱3L同样的织入图案,交替经过1根下面侧纬纱的下侧和3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而织入。如此,下面侧经纱(1L~3L、5L~7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4中的(b)示出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接结而交叉。
第一接结经纱4Bf经过上面侧纬纱(2’U、12’U、14’U、16’U)的上侧而形成四个纱线节N1,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3’U~11’U、13’U、15’U)的下侧。此外,第一接结经纱4Bf经过下面侧纬纱7’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6’L、8’L~15’L)的上侧。
第二接结经纱4Bs经过上面侧纬纱(4’U、6’U、8’U、10’U)的上侧而形成四个纱线节N2,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6’U)的下侧。此外,第二接结经纱4Bs经过下面侧纬纱(2’L、13’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12’L、14’L~15’L)的上侧。
如此,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经纱(1U~3U、5U~7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与上面侧经纱(1U~3U、5U~7U)相同数量的纱线节。此外,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彼此补完下面侧织物的背面组织,由此,对于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图4中的(c)示出上面侧经纱8U和第三接结经纱8Bt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上面侧经纱8U和第三接结经纱8Bt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基于第三接结经纱8Bt的接结而交叉。
上面侧经纱8U经过上面侧纬纱(4’U、6’U、8’U、10’U、12’U、14’U、16’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并经过上面侧纬纱(1’U、2’U、3’U、5’U、7’U、9’U、11’U、13’U、15’U)的下侧。
第三接结经纱8Bt经过上面侧纬纱2’U的上侧而形成纱线节N3,并经过下面侧纬纱(5’L、10’L、15’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第三接结经纱8Bt以交替经过1根下面侧纬纱的下侧和3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的方式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对于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第三接结经纱8Bt对于上面侧织物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16’U)的下侧,为了接结而经过上面侧纬纱2’U的上侧,从而在表面侧仅形成一个纱线节N3。
在第三接结经纱8Bt在表面侧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经纱8U经过上面侧纬纱2’U的下侧而在表面侧不形成纱线节,从而上面侧经纱8U作为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的上面侧改变纱8U来发挥作用。
上面侧经纱8U和第三接结经纱8Bt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经纱8U(上面侧改变纱)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3U、5U~7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与上面侧改变纱8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3U、5U~7U)相同数量的纱线节。由此,通过第三接结经纱8Bt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在第三接结经纱8Bt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改变纱8U配置于上面侧纬纱2’U的下侧,因此,在上面侧改变纱8U的作用下抑制第三接结经纱8Bt的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纬纱2’U的缩进。由此,可以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通过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上面侧改变纱8U和第三接结经纱8Bt的组来接结,由此,与上下设置接结经纱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表面性、通气性的降低。
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8Bt和上面侧改变纱8U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8Bt和上面侧改变纱8U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形成同样的织入图案。关于同样的织入图案,只要以同样的间隔配置纱线节即可,还包括在经向上错开的情况。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第三接结经纱3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的组也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如此,形成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8Bt和上面侧改变纱8U的组共享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一接结经纱4Bf和第二接结经纱4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8Bt和上面侧改变纱8U的组不相邻。由此,可以分散成为使表面性降低的原因的接结位置,与接结位置密集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在用工业用织物20制造的纸上产生痕迹的情况。
在完全组织中,合并了第一接结经纱4Bf、第二接结经纱4Bs和第三接结经纱8Bt的数量小于所有的经纱(1U~3U、4Bf、5U~8U、1L~3L、4Bs、5L~7L、8Bt)的数量的一半。由此,可以减少接结纱的数量而抑制通气性和表面性的降低。
构成完全组织的所有的经纱(1U~3U、4Bf、5U~8U、1L~3L、4Bs、5L~7L、8Bt)的根数为4的倍数。由此,可以应对平纹组织、斜纹组织、上下交替经过2根纬纱的2/2组织、4轴组织、8轴组织、和16轴组织等的各种组织。
[第三实施方式]
图5为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3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图6为沿图5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5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30通过第一接结经纱(3Bf、7Bf)、第二接结经纱(3Bs、7Bs)和第三接结经纱(4Bt、8Bt)来接结含有上面侧经纱(1U、2U、4U、5U、6U、8U)和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的上面侧织物与由下面侧经纱(1L、2L、5L、6L)和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的下面侧织物。上面侧纬纱(1’U~16’U)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第一接结经纱(3Bf、7Bf)、第二接结经纱(3Bs、7Bs)和第三接结经纱(4Bt、8Bt)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分别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6中的(a)至(c)所示的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配置相同。图6中的(a)示出上面侧经纱2U和下面侧经纱2L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如图6中的(a)所示,上面侧经纱2U以上侧1根下侧3根的比例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经过上面侧纬纱(3’U、7’U、11’U、15’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且经过上面侧纬纱(1’U、2’U、4’U~6’U、8’U~10’U、12’U~14’U、16’U)的下侧。
其他的上面侧经纱(1U、4U~6U、8U)也具有与上面侧经纱2U同样的织入图案,以上侧1根下侧3根的比例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上面侧经纱(1U、2U、4U~6U、8U)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下面侧经纱2L经过下面侧纬纱(5’L、15’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1’L、3’L)和4根下面侧纬纱(7’L、9’L、11’L、13’L)的上侧。
其他的下面侧经纱(1L、5L,6L)也具有与下面侧经纱2L同样的织入图案,分别形成两个背面侧纱线节,在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和4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而织入。如此,下面侧经纱(1L、2L、5L、6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6中的(b)示出第一接结经纱3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第一接结经纱3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接结而交叉。
第一接结经纱3Bf经过上面侧纬纱(8’U、12’U)的上侧而形成两个纱线节N1,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7’U、9’U~11’U、13’U~16’U)的下侧。此外,第一接结经纱3Bf经过下面侧纬纱5’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7’L、11’L、13’L、15’L)的上侧。
第二接结经纱3Bs经过上面侧纬纱(4’U、16’U)的上侧而形成两个纱线节N2,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3’U、5’U~15’U)的下侧。此外,第二接结经纱3Bs经过下面侧纬纱11’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3’L、15’L)的上侧。
第一接结经纱3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在上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N1、N2),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织入于上面侧织物。此外,第一接结经纱3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彼此补完下面侧织物的背面组织,由此,在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图6中的(c)示出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基于第三接结经纱4Bt的接结而交叉。
上面侧经纱4U经过上面侧纬纱(2’U、10’U、14’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并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9’U、11’U~13’U、15’U、16’U)的下侧。
第三接结经纱4Bt经过下面侧纬纱(1’L、11’L)的下侧而形成背面侧的纱线节,并形成经过上面侧纬纱6’U的上侧的纱线节N3。第三接结经纱4Bt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4根下面侧纬纱(3’L、5’L、7’L、9’L)和2根下面侧纬纱(13’L、15’L)的上侧。第三接结经纱4Bt以与下面侧经纱(1L、2L、5L、6L)同样的织入图案织入于下面侧织物,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在第三接结经纱4Bt在表面侧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经纱4U经过上面侧纬纱6’U的下侧而在表面侧不形成纱线节,从而上面侧经纱4U作为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的上面侧改变纱4U来发挥作用。此外,上面侧经纱8U和第三接结经纱8Bt的组也具有与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同样的织入图案,并发挥同样的功能。因此,主要说明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
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改变纱(上面侧经纱4U、8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以与上面侧改变纱(上面侧经纱4U、8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2U、5U、6U)相同数量且相同间隔配置的纱线节。由此,通过第三接结经纱4Bt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此外,通过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上面侧改变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的组来接结,由此,与上下设置接结经纱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表面性的降低。
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3Bf、7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7Bs)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4Bt、8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8U)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3Bf、7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7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4Bt、8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8U)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形成同样的表面组织。第一接结经纱(3Bf、7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7Bs)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3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第三接结经纱(4Bt、8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8U)的组也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3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如此,形成第一接结经纱(3Bf、7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7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4Bt、8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8U)的组在表面侧共享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一接结经纱(3Bf、7Bf)和第二接结经纱(3Bs、7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4Bt、8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8U)的组相邻。由此,接结部分彼此靠近配置,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被牢固地接结。
构成完全组织的所有的经纱的根数为4的倍数。由此,可以应对平纹组织、斜纹组织、上下交替经过2根纬纱的2/2组织、4轴组织、8轴组织、和16轴组织等的各种组织。
在完全组织中,合并了第一接结经纱(3Bf、7Bf)、第二接结经纱(3Bs、7Bs)和第三接结经纱(4Bt、8Bt)的数量小于所有的经纱的数量的一半。由此,可以减少接结纱的数量而抑制通气性和表面性的降低。
[第四实施方式]
图7为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4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图8为沿图7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7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40通过第一接结经纱8Bf、第二接结经纱8Bs和第三接结经纱4Bt来接结含有上面侧经纱(1U~7U)和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的上面侧织物与由下面侧经纱(1L~3L、5L~7L)和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的下面侧织物。上面侧纬纱(1’U~16’U)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第一接结经纱8Bf、第二接结经纱8Bs和第三接结经纱4Bt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分别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8中的(a)至(c)所示的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配置相同。图8中的(a)示出上面侧经纱3U和下面侧经纱3L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如图8中的(a)所示,上面侧经纱3U以上侧1根下侧3根的比例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经过上面侧纬纱(4’U、8’U、12’U、16’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且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3’U~15’U)的下侧。
其他的上面侧经纱(1U、2U、4U~7U)也具有与上面侧经纱3U同样的织入图案,以上侧1根下侧3根的比例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上面侧经纱(1U~7U)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下面侧经纱3L经过下面侧纬纱(5’L、11’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7’L、9’L)和4根下面侧纬纱(1’L、3’L、13’L、15’L)的上侧。
其他的下面侧经纱(1L、2L、5L~7L)也具有与下面侧经纱3L同样的织入图案,分别形成两个背面侧纱线节,并在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和4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而织入。如此,下面侧经纱(1L~3L、5L~7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8中的(b)示出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基于第三接结经纱4Bt的接结而交叉。
上面侧经纱4U经过上面侧纬纱(2’U、10’U、14’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并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9’U、11’U~13’U、15’U、16’U)的下侧。
第三接结经纱4Bt经过下面侧纬纱(1’L、11’L)的下侧而形成背面侧的纱线节,并形成经过上面侧纬纱6’U的上侧的纱线节N3。第三接结经纱4Bt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4根下面侧纬纱(3’L、5’L、7’L、9’L)和2根下面侧纬纱(13’L、15’L)的上侧。第三接结经纱4Bt以与下面侧经纱(1L~3L、5L~7L)同样的织入图案织入于下面侧织物,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在第三接结经纱4Bt在表面侧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经纱4U经过上面侧纬纱6’U的下侧而在表面侧不形成纱线节,上面侧经纱4U作为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的上面侧改变纱4U来发挥作用。
上面侧经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改变纱(上面侧经纱4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3U、5U~7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以与上面侧改变纱(上面侧经纱4U)以外的上面侧经纱(1U~3U、5U~7U)相同数量且相同间隔配置的纱线节。由此,通过第三接结经纱4Bt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此外,通过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上面侧改变纱4U和第三接结经纱4Bt的组来接结,由此,与上下设置接结经纱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表面性的降低。
图8中的(c)示出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接结而交叉。
第一接结经纱8Bf经过上面侧纬纱(2’U、6’U)的上侧而形成两个纱线节N1,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3’U~5’U、7’U~16’U)的下侧。此外,第一接结经纱8Bf经过下面侧纬纱9’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剩余的下面侧纬纱(1’L、3’L、5’L、7’L、11’L、13’L、15’L)的上侧。
第二接结经纱8Bs经过上面侧纬纱(10’U、14’U)的上侧而形成两个纱线节N2,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9’U、11’U~13’U、15’U、16’U)的下侧。此外,第二接结经纱8Bs经过下面侧纬纱(3’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剩余的下面侧纬纱(1’L、5’L、7’L、9’L、11’L、13’L、15’L)的上侧。
如此,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形成与上面侧经纱(1U~3U、5U~7U)同样的表面组织,在上面侧表面组织形成与上面侧经纱(1U~3U、5U~7U)相同数量且相同间隔的纱线节。此外,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彼此补完下面侧织物的背面组织,由此,在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4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4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形成同样的表面组织。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3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第三接结经纱4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的组也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3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如此,形成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4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的组在表面侧共享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一接结经纱8Bf和第二接结经纱8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4Bt和上面侧改变纱4U的组不相邻。在完全组织中,合并了第一接结经纱8Bf、第二接结经纱8Bs和第三接结经纱4Bt的数量小于所有的经纱的数量的一半。构成完全组织的所有的经纱的根数为4的倍数。
[第五实施方式]
图9为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5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图10为沿图9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9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50通过第一接结经纱(1Bf、5Bf)、第二接结经纱(1Bs、5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来接结含有上面侧经纱(3U、7U)和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的上面侧织物与由下面侧经纱(2L、4L、6L、8L)和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的下面侧织物。上面侧纬纱(1’U~16’U)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第一接结经纱(1Bf、5Bf)、第二接结经纱(1Bs、5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分别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经纱的数量是上面侧经纱的数量的两倍,因此上面侧经纱的密度变小,与通常的上面侧经纱和下面侧经纱的比例(1:1)相比,可以更多地编入上面侧纬纱。
图10中的(a)示出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图10中的(a)(c)所示的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配置相同。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接结而交叉。
第一接结经纱1Bf经过上面侧纬纱(1’U、9’U、11’U、13’U、15’U)的上侧而形成五个纱线节N1,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2’U~8’U、10’U、12’U、14’U、16’U)的下侧。此外,第一接结经纱1Bf经过下面侧纬纱5’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7’L、9’L、11’L、13’L、15’L)的上侧。
第二接结经纱1Bs经过上面侧纬纱(3’U、5’U、7’U)的上侧而形成三个纱线节N2,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2’U、4’U、6’U、8’U~16’U)的下侧。此外,第二接结经纱1Bs经过下面侧纬纱11’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3’L、15’L)的上侧。
如此,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一根一根地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织物,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织入于上面侧织物。此外,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彼此补完下面侧织物的背面组织,由此,在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此外,第一接结经纱5Bf和第二接结经纱5Bs的接结位置也在经向上与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错开,但具有同样的织入图案,因此发挥同样的功能。
图10中的(b)示出下面侧经纱2L织入于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下面侧经纱2L经过下面侧纬纱(1’L、11’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4根下面侧纬纱(3’L、5’L、7’L、9’L)和2根下面侧纬纱(13’L、15’L)的上侧。
下面侧经纱(4L、6L、8L)具有与下面侧经纱2L同样的织入图案,形成两个背面侧纱线节,在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4根下面侧纬纱和2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如此,下面侧经纱(2L、4L、6L、8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10中的(c)示出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基于第三接结经纱3Bt的接结而交叉。
上面侧经纱3U经过上面侧纬纱(2’U、4’U、6’U、8’U、10’U、14’U、16’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并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3’U、15’U)的下侧。
第三接结经纱3Bt经过下面侧纬纱(1’L、7’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形成经过上面侧纬纱12’U的上侧的纱线节N3。第三接结经纱3Bt在下面侧纬纱(1’L、7’L)的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3’L、5’L)和4根下面侧纬纱(9’L、11’L、13’L、15’L)的上侧。第三接结经纱4Bt以与下面侧经纱(2L、4L、6L、8L)同样的织入图案织入于下面侧织物,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第三接结经纱3Bt对于上面侧织物经过上面侧纬纱(1’U~11’U、13’U~16’L)的下侧,为了接结而经过上面侧纬纱12’U的上侧,在表面侧仅形成一个纱线节N3。
在第三接结经纱3Bt在表面侧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经纱3U经过上面侧纬纱12’U的下侧而在表面侧不形成纱线节,上面侧经纱3U作为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的上面侧改变纱3U来发挥作用。
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对于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由此,通过第三接结经纱3Bt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此外,通过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上面侧改变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的组来接结,由此,与上下设置接结经纱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表面性的降低。此外,上面侧经纱7U和第三接结经纱7Bt的接结位置也在经向上与上面侧经纱3U和第三接结经纱3Bt错开,但具有同样的织入图案,因此发挥同样的功能。
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1Bf、5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5Bs)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3Bt、7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7U)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1Bf、5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5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7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7U)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形成同样的表面组织。第一接结经纱(1Bf、5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5Bs)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第三接结经纱(3Bt、7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7U)的组也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如此,形成第一接结经纱(1Bf、5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5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7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7U)的组在表面侧共享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一接结经纱(1Bf、5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5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7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7U)的组不相邻。构成完全组织的所有的经纱的根数为4的倍数。
在完全组织中,合并了第一接结经纱(1Bf、5Bf)、第二接结经纱(1Bs、5Bs)和第三接结经纱(3Bt、7Bt)的数量为所有的经纱(1Bf、1Bs、2L,3U、3Bt、4L,5Bf、5Bs、6L、7U、7Bt、8L)的数量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加强接结力而抑制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在内部摩擦的情况。
第一接结经纱1Bf在上面侧织物中形成的接结纱的数量(五个)与第二接结经纱1Bs在上面侧织物中形成的接结纱的数量(三个)不同。如此,上面侧接结纱和下面侧接结纱为互不相同的组织。一般来说,2根接结纱的交叉部分存在以下趋势:(i)脱水性下降;(ii)上面侧纬纱的缩进局部性地严重。因此,若交叉部分规则排列,则容易产生该部分的痕迹(纬纱的痕迹、规则倾斜的痕迹)。尤其是,在接结纱为同一组织的情况下,会出现规律性,因此容易发生上述的问题。因此,像工业用织物50那样,使2根接结纱为不同的组织,由此,2根接结纱的交叉部分的排列的规律性降低。其结果,抑制了痕迹的产生。
织入于上面侧织物的经纱仅由第一接结经纱(1Bf、5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5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3Bt、7Bt)和上面侧改变纱(3U、7U)的组构成,均由被接结的经纱列构成。如此,可以增多接结纱的根数,可以增强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之间的结合力(约束力),从而抑制内部磨损。
[第六实施方式]
图11为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6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图12为沿图11所示的设计图中的经纱的经向的剖视图。
图11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60通过第一接结经纱1Bf、第二接结经纱1Bs和第三接结经纱5Bt来接结含有上面侧经纱(3U、5U、7U)和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的上面侧织物与由下面侧经纱(2L~4L、6L~8L)和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的下面侧织物。上面侧纬纱(1’U~16’U)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第一接结经纱1Bf、第二接结经纱1Bs和第三接结经纱5Bt接结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分别构成上面侧织物和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12中的(a)示出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图12中的(a)至(d)所示的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配置相同。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接结而交叉。
第一接结经纱1Bf经过上面侧纬纱(1’U、9’U、11’U、13’U、15’U)的上侧而形成五个纱线节N1,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2’U~8’U、10’U、12’U、14’U、16’U)的下侧。此外,第一接结经纱1Bf经过下面侧纬纱5’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7’L、9’L、11’L、13’L、15’L)的上侧。
第二接结经纱1Bs经过上面侧纬纱(3’U、5’U、7’U)的上侧而形成三个纱线节N2,并经过剩余的上面侧纬纱(1’U、2’U、4’U、6’U、8’U~16’U)的下侧。此外,第二接结经纱1Bs经过下面侧纬纱11’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经过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3’L、15’L)的上侧。
如此,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一根一根地交替织入于上面侧织物,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织入于上面侧织物。此外,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彼此补完下面侧织物的背面组织,由此,对于下面侧织物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图12中的(b)示出下面侧经纱2L织入于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下面侧经纱2L经过下面侧纬纱(1’L、11’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4根下面侧纬纱(3’L、5’L、7’L、9’L)和2根下面侧纬纱(13’L、15’L)的上侧。
下面侧经纱(4L、6L、8L)具有与下面侧经纱2L同样的织入图案,形成两个背面侧纱线节,在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4根下面侧纬纱和2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如此,下面侧经纱(2L、4L、6L、8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12中的(c)示出上面侧经纱3U和下面侧经纱3L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如图12中的(c)所示,上面侧经纱3U以一根一根地上下织入的方式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经过上面侧纬纱(2’U、4’U、6’U、8’U、10’U、12’U、14’U、16’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且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9’U、11’U、13’U、15’U)的下侧。
其他的上面侧经纱7U也具有与上面侧经纱3U同样的织入图案,以一根一根地上下织入的方式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并不改变表面组织地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上面侧经纱(3U、7U)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1’U~16’U)而构成上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下面侧经纱3L经过下面侧纬纱(1’L、7’L)的下侧而分别形成背面侧纱线节,在各个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3’L、5’L)和4根下面侧纬纱(9’L、11’L、13’L、15’L)的上侧。
其他的下面侧经纱7L也具有与下面侧经纱3L同样的织入图案,各自形成两个背面侧纱线节,在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和4根下面侧纬纱的上侧而织入。如此,下面侧经纱(3L、7L)仅织入于下面侧纬纱(1’L、3’L、5’L、7’L、9’L、11’L、13’L、15’L)而构成下面侧织物的一部分。
图12中的(d)示出上面侧经纱5U和第三接结经纱5Bt的组织入于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方式。上面侧经纱5U和第三接结经纱5Bt上下对置而成组,为了基于第三接结经纱5Bt的接结而交叉。
上面侧经纱5U经过上面侧纬纱(1’U、3’U、5’U、7’U、11’U、13’U、15’U)的上侧而分别形成表面侧纱线节,并经过上面侧纬纱(2’U、4’U、6’U、8’U~10’U、12’U、14’U,16’U)的下侧。
第三接结经纱5Bt经过下面侧纬纱(3’L、13’L)的下侧而形成纱线节,并形成经过上面侧纬纱9’U的上侧的纱线节N3。第三接结经纱5Bt在下面侧纬纱(3’L、13’L)的背面侧纱线节之间经过2根下面侧纬纱(1’L、15’L)和4根下面侧纬纱(5’L、7’L、9’L、11’L)的上侧。第三接结经纱5Bt以与下面侧经纱(2L~4L、6L~8L)同样的织入图案织入于下面侧织物,并不改变背面组织地织入于下面侧织物。
第三接结经纱5Bt对于上面侧织物经过上面侧纬纱(1’U~8’U、10’U~16’L)的下侧,为了接结而经过上面侧纬纱9’U的上侧,并在表面侧仅形成一个纱线节N3。
在第三接结经纱5Bt在表面侧形成纱线节N3的位置处,上面侧经纱5U经过上面侧纬纱9’U的下侧而在表面侧不形成纱线节,上面侧经纱5U作为改变上面侧表面组织的一部分的上面侧改变纱5U来发挥作用。
上面侧经纱5U和第三接结经纱5Bt彼此补完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在上面侧织物的表面组织以一定的间隔形成纱线节。由此,通过第三接结经纱5Bt抑制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此外,通过仅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上面侧改变纱5U和第三接结经纱5Bt的组来接结,由此,与上下设置接结经纱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表面性的降低。
在完全组织中,通过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彼此补完并第三接结经纱5Bt和上面侧改变纱5U的组彼此补完,来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5Bt和上面侧改变纱5U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形成同样的表面组织。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第三接结经纱5Bt和上面侧改变纱5U的组也对于上面侧纬纱(1’U~16’U)在表面侧形成跳过1根上面侧纬纱而形成纱线节的表面组织。如此,形成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5Bt和上面侧改变纱5U的组在表面侧共享的表面组织,由此可以抑制接结所导致的上面侧织物的表面性的降低。
第一接结经纱1Bf和第二接结经纱1Bs的组与第三接结经纱5Bt和上面侧改变纱5U的组不相邻。构成完全组织的所有的经纱的根数为4的倍数。在完全组织中,合并了第一接结经纱1Bf、第二接结经纱1Bs和第三接结经纱5Bt的数量小于所有的经纱的数量的一半。
[第七实施方式]
图13为示出第七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7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9所示的工业用织物50相比,在第七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70中,第三接结经纱3Bt在上面织物的表面侧形成的纱线节的数量多,第三接结经纱3Bt在表面侧形成两个纱线节。
[第八实施方式]
图14为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8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9所示的工业用织物50相比区别在于,在第八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80中,构成完全组织的上面侧纬纱的根数少,下面侧经纱的配置不同。在工业用织物80中,上面侧纬纱为12根,下面侧纬纱以跳过1根后连续配置2根的方式配置。上面侧纬纱和下面侧纬纱的比例为3比2,可以抑制工业用织物80的宽度方向(纬向)端部产生卷曲的情况并提高耐磨性。
[第九实施方式]
图15为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9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9所示的工业用织物50相比区别在于,第九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90的轴数多,构成完全组织的上面侧纬纱的根数多。在第九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90中,经纱为16列,上面侧纬纱为32根。纬纱的轴数多,由此,可以分散接结部分而抑制痕迹的产生,提高表面的平滑性和脱水的均匀性。
[第十实施方式]
图16为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0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15所示的工业用织物90相比,在第十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00中,第三接结经纱(3Bt、7Bt、11Bt、15Bt)在上面织物的表面侧形成的纱线节的数量多,第三接结经纱在表面侧分别形成两个纱线节。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7为示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1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14所示的工业用织物80相比区别在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10的轴数多,构成完全组织的上面侧纬纱的根数多。在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10中,经纱为16列,上面侧纬纱为24根。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18为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2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17所示的工业用织物110相比,在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20中,第三接结经纱(3Bt、7Bt、11Bt、15Bt)在上面织物的表面侧形成的纱线节的数量多,第三接结经纱在表面侧分别形成两个纱线节。
[第十三实施方式]
图19为示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3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5所示的工业用织物30相比区别在于,在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30中,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与第三接结纱和上面侧改变纱的组不相邻。由此,可以分散接结部分而抑制痕迹的产生。
在工业用织物130中,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与第三接结纱和上面侧改变纱的组分别形成经过连续的2根上面侧纬纱的上侧的纱线节,形成同样的织入图案。另一方面,上面侧经纱具有一根一根地上下织入于上面侧纬纱的织入图案,因此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与第三接结纱和上面侧改变纱的组的织入图案不同。
[第十四实施方式]
图20为示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4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15所示的工业用织物90相比区别在于,在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40中,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夹着下面侧经纱而配置为一对,工业用织物140包括不是接结经纱的上面侧经纱和下面侧经纱的组。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夹着下面侧经纱而配置为一对,因此,在仅观察上面侧织物时,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相邻。
[第十五实施方式]
图21为示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50的完全组织的设计图。与图15所示的工业用织物90相比区别在于,在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150中,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配置为夹着下面侧经纱而成对排列,上面侧改变纱和第三接结经纱的组配置为夹着下面侧经纱而成对排列。在仅观察上面侧织物时,第一接结经纱和第二接结经纱的组相邻,上面侧改变纱和第三接结经纱的组相邻。
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工业用织物实施以下的加工也可。例如,为了提高表面的平滑性,可以施加研磨加工而使工业用织物的表面侧在0.02~0.05mm的范围内。尤其是,将表面侧研磨加工成0.02mm或0.03mm即可。
此外,为了抑制网(工业用织物)端部的纱散开的情况,可以用聚氨酯树脂涂覆距离网端部5mm~30mm的范围(尤其是,到5mm、10mm、20mm为止的范围),由此进行加固。网端部的涂覆可以在一侧进行,也可以在两侧进行。树脂可以是聚氨酯热熔胶。
为了提高网端部的耐磨性,可以通过宽度为7mm左右的、3根~16根(特别是3、4、7、8、10、12、15、16根)带状的树脂来整个长度地涂覆距离网端部20mm~500mm的范围(尤其是,距离25、50、75、100、150、250、300、350、400mm的范围)。上述的多根聚氨酯树脂可以涂布于网的两端部,也可以仅涂布于一端部。树脂可以是聚氨酯热熔胶。
此外,为了提高防污性,也可以用树脂涂覆整个网。此外,为了在网端部附近修整(trimming)纸的抄纸布,可以通过宽度为3、5、7、10、15、20mm左右的1根带状的树脂来整个长度地涂覆距离网端部10mm~500mm的范围(尤其是,10、15、20、25、30、40、50、75、100、150、200、250、300、350、400mm)。上述的树脂可以涂布于网的两端部,也可以仅涂布于网的一端部。树脂可以是聚氨酯,也可以是热熔胶。此外,可以在网的整个宽度上画出宽度为25mm或50mm左右的线,以示出使用中的网的弯曲。
关于工业用织物的优选元素的范围列举如下。经纱(经纱包括上面侧经纱、下面侧经纱、第一接结经纱、第二接结经纱、和第三接结经纱。)的线径优选为0.10~1.0mm,更优选为0.1~0.5mm,特别优选为0.11~0.35mm。此外,纬纱的线径优选为0.10~1.0mm,更优选为0.12~0.6mm,特别优选为0.12~0.55mm。
上面侧纬纱可以仅由PET线构成、仅由聚酰胺线构成、或者由PET线和聚酰胺线交替构成,也可以由连续2根PET线和连续2根聚酰胺线交替构成。下面侧纬纱可以仅由PET线构成、仅由聚酰胺线构成,也可以由PET线和聚酰胺线交替构成,还可以由连续2根PET线和连续2根聚酰胺线交替构成,PET线和聚酰胺线的根数的比例可以是1:2、1:3。此外,为了降低机械的驱动负载,可以将低摩擦纱织入于下面侧纬纱。
上面侧纬纱根数和下面侧纬纱根数的比例可以是1:1、2:1、3:1、4:1、3:2、4:3、5:2、5:3、5:4。通气性优选为100cm3/cm2/s~600cm3/cm2/s,更优选为120cm3/cm2/s~300cm3/cm2/s。
网厚优选为0.3mm~3.0mm,更优选为0.5mm~2.5mm,特别优选为0.5mm~1.0mm。作为使用用途,主要作为抄纸用、不织布用传送带来使用,特别是作为抄纸用脱水传送带、纺粘不织布(spunbond nonwoven fabric)搬送用传送带来使用。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经纱、纬纱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可以使用四角形状、星形等的纱、椭圆形状、中空、芯鞘结构等的纱。尤其是,通过使下经纱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或椭圆形状,可以增加纱的截面积,提高耐拉伸性、刚性。
此外,作为纱的材质,在满足目标特性范围内可自由选择,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酯(polyester)、聚酰胺(polyamide)、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丙烯(polypropylene)、芳纶(aramid)、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棉、羊毛(wool)、金属、热塑性聚氨酯(polyurethane)、热塑性弹性体等。当然,也可使用根据目的而在共聚物、这些材质中混合或含有各种物质的纱。用于构成工业用织物的纱通常优选具有刚性且尺寸稳定性优异的聚酯单丝。
经纱的轴数优选为4轴、8轴、12轴、16轴、20轴、24轴、28轴、32轴、36轴。此外,纬纱的轴数优选为8轴、12轴、16轴、20轴、24轴、28轴、32轴、36轴、40轴、44轴、48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各实施方式仅是一个示例,各构件组合可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并且这些变形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抄纸机的工业用织物。
(附图标记的说明)
1’L;下面侧纬纱;1’U;上面侧纬纱;1L:下面侧经纱;
1U、3U;上面侧经纱;3Bt:第三接结经纱;4Bf:第一接结经纱;
4Bs:第二接结经纱;10:工业用织物。
- 一种油井井口取样装置及减压装置及取样方法
- 一种铁路土木工程用隔离防护装置
- 一种具有隔离防护的血液病用取样装置
- 一种具有隔离防护的血液病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