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研究指出,两栖动物是最容易公路死亡的动物。由于公路排水设施的设置一般采用梯形或者矩形的圬工结构水沟,因水沟侧壁坡度太陡,两栖动物无法从水沟中跳出,因此旱季长期滞留公路路旁排水系统导致脱水是两栖动物面临的最危险的死亡陷阱。为了缓减两栖动物公路死亡的事件发生频率,现有技术一般在路侧设置隔离设施防止两栖动物进入道路,设置逃生通道避免边沟死亡。但现有的排水系统的隔离效率较低,两栖动物容易越过隔离设施进入公路而被碾压死亡,同时两栖动物进入排水系统之后很难逃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有效提高了排水系统对两栖动物的隔离效率,方便两栖动物进行逃生,减少两栖动物在排水系统的滞留时间,降低了两栖动物在排水系统内脱水死亡的风险。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包括:

第一排水沟,设置于道路的护坡道,并沿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排水沟包括隔离墙和水沟底板,所述隔离墙竖直设置,所述水沟底板设置于所述隔离墙背离所述道路的一侧,所述水沟底板朝向所述隔离墙向下倾斜,所述水沟底板靠近所述隔离墙的一侧与所述隔离墙的底部连接,所述隔离墙与所述水沟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预定夹角,所述第一预定夹角为60°-7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通过在道路的护坡道设置竖直的隔离墙,并根据两栖动物的跳跃特点在隔离墙与水沟底板之间形成第一预定夹角,隔离墙能够阻挡两栖动物进入道路被碾压死亡,提高了对两栖动物的隔离效率。通过在背离道路的一侧设置倾斜的水沟底板,方便动物出入,减少两栖动物在第一排水沟的滞留时间,降低了两栖动物在第一排水沟内脱水死亡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隔离墙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多个所述条形通孔沿所述第一排水沟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条形通孔的高度为4cm-8cm,所述条形通孔的长度为90cm-110c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条形通孔的底壁与地面处于同一平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隔离墙朝向所述道路一侧的地面设置有防护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防护层的宽度为12cm-18cm,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3cm-7c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隔离墙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45cm-55c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水沟底板在水平面投影的宽度为120cm-140c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

第二排水沟,设置于所述道路的护坡道,且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所述第一排水沟位于所述道路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排水沟沿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排水沟与所述第一排水沟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所述第二排水沟靠近所述第一排水沟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与所述水沟底板连接,所述填充体的上表面朝向所述道路向下倾斜,所述填充体靠近所述水沟底板一端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水沟底板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填充体上表面的倾斜角度沿远离所述水沟底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通过在道路的护坡道设置竖直的隔离墙,并根据两栖动物的跳跃特点在隔离墙与水沟底板之间形成第一预定夹角,隔离墙能够阻挡两栖动物进入道路而被碾压死亡,提高了对两栖动物的隔离效率。通过在背离道路的一侧设置倾斜的水沟底板,方便两栖动物进行逃生,减少了两栖动物在第一排水沟的滞留时间,降低了两栖动物在第一排水沟内脱水死亡的风险。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排水沟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栖动物跳跃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对两栖动物的隔离效果模拟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排水沟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排水沟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排水沟和第二排水沟的衔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沟填挖交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排水沟;11、隔离墙;12、水沟底板;13、隔离栅;20、护坡道;30、条形通孔;40、防护层;50、第二排水沟,51、填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图1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的主视示意图,图3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排水沟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排水沟10。第一排水沟10设置于道路的护坡道20,并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排水沟10包括隔离墙11和水沟底板12,隔离墙11竖直设置,隔离墙11提供足够高度的墙体,可有效实现阻隔两栖动物进入道路的作用。水沟底板12设置于隔离墙11背离道路的一侧,水沟底板12朝向隔离墙11向下倾斜,水沟底板12靠近隔离墙11的一侧与隔离墙11的底部连接。隔离墙11与水沟底板12之间形成有第一预定夹角,第一预定夹角为60°-70°。优选地,第一预定夹角为65°。两栖动物可轻松地从水沟底板12背离道路的一侧离开第一排水沟10进入自然环境,提高了逃生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通过在道路的护坡道20设置竖直的隔离墙11,并根据两栖动物的跳跃特点在隔离墙11与水沟底板12之间形成第一预定夹角,隔离墙能够阻碍两栖动物进入道路而被碾压死亡,提高了对两栖动物的隔离效率。通过在背离道路的一侧设置倾斜的水沟底板12,方便两栖动物进行逃生,减少了两栖动物在第一排水沟10的滞留时间,降低了两栖动物在第一排水沟10内脱水死亡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水沟10采用C25现浇砼,C25现浇砼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的压力能够达到250兆帕,能够满足第一排水沟10在使用过程中承重和负载的需求,同时不会额外增加工程造价。当然,第一排水沟10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为其他混凝土标号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隔离墙1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30,多个条形通孔30沿第一排水沟1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通过在隔离墙11底部设置多个条形通孔30,使得护坡道20的水流可从条形通孔30流入第一排水沟10,实现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并且确保隔离墙11能够不影响护坡道20的排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条形通孔30沿第一排水沟10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条形通孔30之间的距离为10-30cm,优选地,相邻两个条形通孔30之间的距离为20cm。当然,每个条形通孔30之间的距离并不限定于等距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条形通孔3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相等,具体可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设定间隔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条形通孔30的高度为4cm-8cm,条形通孔30的长度为90cm-110cm。优选地,条形通孔30的高度为6cm,长度为100cm。由于条形通孔30的尺寸较小,两栖动物通过条形通孔30逃生的概率极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条形通孔30的底壁与地面处于同一平面,便于护坡道20的水流从条形通孔30通过流入第一排水沟10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离墙11朝向道路一侧的地面设置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沿着隔离墙11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护层40的材料为水泥砂浆。通过设置防护层40,可防止护坡道20的水流携带的污泥冲刷并堵塞条形通孔30,避免影响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层40的宽度为12cm-18cm,防护层40的厚度为3cm-7cm。优选地,防护层40的宽度为15cm,防护层40的厚度为5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离墙11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45cm-55cm。优选地,隔离墙11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

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方向上,隔离墙11的顶部与水沟底板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0cm-120cm,优选地,隔离墙11的顶部与水沟底板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隔离墙11与水沟底板12的厚度均为25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隔离墙11的顶部与地面处于同一平面,隔离墙11的顶部设置有隔离栅13。隔离墙1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孔,隔离栅13的一段插设于安装孔。隔离栅13高于地面的高度为100cm,能够有效得阻止两栖动物越过隔离栅13进入道路而被碾压死亡。隔离栅13的孔洞的直径小于5cm,护坡道20的水流可从孔洞流入第一排水沟。由于孔洞直径小于5cm,两栖动物通过孔洞逃生的概率极小。由于隔离栅13可允许护坡道20的水流流入第一排水沟,因此无需在隔离墙11的上部设置条形通孔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水沟底板12在水平面投影的宽度为120cm-140cm。优选地,水沟底板12在水平面投影的宽度为129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4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栖动物跳跃时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5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对两栖动物的隔离效果模拟示意图,如图4所示,两栖动物跳跃时会遵循如下运动特点:当两栖动物的跳跃角度越大时,跳跃距离越短,跳跃高度越高,出现见高不见远的现象。当跳跃角度大于30°时,跳跃的最远距离均不超过200cm,跳跃高度均不超过50cm。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中,水沟底板12在水平面投影的宽度为129cm,第一预定夹角的角度为65°,水沟底板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可以有效防止两栖动物跳跃时可以从水沟底板12的最低端跳出,从而逃离排水系统。同时将隔离墙11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隔离墙11的顶部与水沟底板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确保两栖动物无法在水沟底板的任何一个位置越过隔离墙11进入道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水沟,第二排水沟的两个侧壁均垂直于水平面。第二排水沟设置于道路的护坡道20,且第二排水沟与第一排水沟10位于道路的同一侧,第二排水沟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排水沟与第一排水沟10连通,图9示例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水沟填挖交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中A处为第一排水沟与第二排水沟的连接处。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水沟设置于挖方路侧,挖方路侧的坡顶无截水沟,因此坡顶以植物隔离为主。第一排水沟设置于填方坡脚,由于坡脚有第一排水沟进行隔离,因此坡顶以植物隔离为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水沟靠近第一排水沟10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填充体,填充体与水沟底板12连接,填充体的上表面朝向道路向下倾斜。填充体靠近水沟底板12一段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水沟底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也即当第一预定夹角为65°时,填充体靠近水沟底板12一段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也为65°,填充体上表面的倾斜角度沿远离水沟底板12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在第二排水沟内进行渐变填充,直到填充体靠近水沟底板12一端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水沟底板的倾斜角度相同,再将第二排水沟与第一排水沟10衔接,便于两栖生物从第二排水沟移动至第一排水沟10,并从第一排水沟10的水沟底板12处逃出,而不至于因滞留排水系统造成脱水死亡。

需要说明的是,填充体由C25现浇砼堆砌而成,在制成第一排水沟10时同时完成填充体的填充堆砌,方便快捷。当然填充体并不限定于C25现浇砼,也可由其他标号的混凝土材料或较大的石块堆砌而成。

下面结合图1至图9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排水沟10。第一排水沟10设置于道路的护坡道20,并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排水沟10包括隔离墙11和水沟底板12,隔离墙11竖直设置,隔离墙11的顶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0cm,可有效阻隔两栖动物越过隔离墙11进入道路而被碾压死亡。水沟底板12设置于隔离墙11背离道路的一侧,水沟底板12朝向隔离墙11向下倾斜。

水沟底板12靠近隔离墙11的一侧与隔离墙11的底部连接,隔离墙11与水沟底板12之间形成有第一预定夹角,第一预定夹角的角度为65°,水沟底板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水沟底板12在水平面投影的宽度为129cm,排水系统中的两栖动物可轻松地从水沟底板12一侧离开第一排水沟10,逃离排水系统进入自然环境。

隔离墙11的上部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30,条形通孔30的高度为6cm,长度为100cm,条形通孔30的底壁与地面处于同一平面。多个条形通孔30沿第一排水沟10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布置,相邻两个条形通孔3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0cm。护坡道20的水流从条形通孔30流入第一排水沟10,实现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

隔离墙11朝向道路一侧的地面设置有防护层40,防护层40的宽度为15cm,防护层40的厚度为5cm。防护层40对护坡道20的水流携带的污泥进行阻隔,避免条形通孔30被堵塞而影响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

用于保护两栖动物的排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水沟,第二排水沟设置于道路的护坡道20,且第二排水沟与第一排水沟10位于道路的同一侧,第二排水沟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排水沟与第一排水沟10连通。第二排水沟靠近第一排水沟10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填充体,填充体与水沟底板12连接,填充体的上表面朝向道路向下倾斜。填充体在第二排水沟内进行渐变填充,直至靠近水沟底板12一段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水沟底板的倾斜角度相同。通过将第二排水沟与第一排水沟10通过填充体衔接,第二排水沟的两栖生物可移动至第一排水沟10,随后从第一排水沟10的水沟底板12处逃出,而不至于因滞留排水系统造成脱水死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