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间隔叠合式的偏心支撑耗能梁以及偏心支撑构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间隔叠合式的偏心支撑耗能梁以及偏心支撑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隔叠合式的偏心支撑耗能梁以及偏心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设计是结构工程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震害调查,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多为局部破坏,进而引发整体破坏。偏心支撑结构是一种耗能能力较强的结构体系,其包括耗能梁段、与耗能梁段的左右端连接的非耗能梁段、与耗能梁段的下端两侧倾斜连接的支撑梁段、与非耗能梁段的左右端垂直连接的框架柱。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耗能梁段进入塑性,通过塑性变形从而耗散地震能量,耗能梁段在地震作用过程中起到了保险丝的作用,偏心支撑依靠耗能梁段发生塑性变形进行耗能,从而保护上述其他部件。

在传统的剪切屈服型耗能梁段中,只有耗能梁段腹板发生剪切塑性变形,翼缘不发生塑性变形,耗能能力发挥不充分。由于钢板厚度是有一定规格的,且规范中对耗能梁段腹板的最小板厚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耗能梁的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接近耗能梁的多遇地震组合时的荷载效应剪力相接近,操作实施困难,从而造成结构工程量大,且工程造价高。

在传统的弯曲屈服型耗能梁段中,只有耗能梁段两端翼缘发生塑性变形,腹板不发生塑性变形,耗能能力发挥不充分。由于钢板厚度是有一定规格的,且规范中对耗能梁段翼缘的最小板厚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耗能梁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接近耗能梁的多遇地震组合时的荷载效应弯矩相接近,操作实施困难,从而造成结构工程量大,且工程造价高。

此外,在传统的偏心支撑结构耗能梁段中,耗能梁段通常与非耗能梁段一体设置。无论对于剪切屈服型还是弯曲屈服型,在地震作用下,当耗能梁段发生塑性变形耗能后难以拆卸更换,结构修复困难。

综上,地震作用下,剪切屈服型耗能梁段仅腹板发生塑性变形,弯曲屈服型耗能梁段仅翼缘发生塑性变形,二者塑性变形均发挥不充分,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提高偏心支撑结构的耗能效果和抗震性的问题亟待解决;以及,当耗能梁段发生塑性变形耗能后,如何维护偏心支撑结构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间隔叠合式的偏心支撑耗能梁,包括具有工字形截面的第一耗能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第一耗能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耗能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分别在第二方向为镜像结构且两者的镜像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第一耗能梁段包括:

第一耗能梁腹板,第一耗能梁腹板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一耗能梁翼缘,第一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腹板的一端相连;

第二耗能梁翼缘,第二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腹板的另一端相连;

第二耗能梁段包括:

第二耗能梁腹板,第二耗能梁腹板沿第二方向延伸;

第三耗能梁翼缘,第三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耗能梁腹板的一端相连;

第四耗能梁翼缘,第四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耗能梁腹板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第二方向正交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正交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可选地,在第一耗能梁腹板和第二耗能梁腹板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

其中,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可选地,基于在第一耗能梁腹板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满足:

b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可选地,基于在第一耗能梁腹板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M

l

可选地,基于在第二耗能梁腹板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满足:

b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可选地,基于在第二耗能梁腹板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二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M

l

可选地,在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和第二耗能梁腹板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

其中,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可选地,基于在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腹板满足: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可选地,基于在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V

l

可选地,基于在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二耗能梁腹板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二耗能梁腹板满足: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可选地,基于在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二耗能梁腹板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二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V

l

可选地,第一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可选地,第二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可选地,偏心支撑耗能梁还包括:

耗能梁加劲肋,耗能梁加劲肋分别设于第一耗能梁腹板和第二耗能梁腹板上且分别连接于第一耗能梁翼缘和第二耗能梁翼缘之间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之间。

可选地,耗能梁加劲肋设置有多个,多个耗能梁加劲肋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偏心支撑构件,包括:

上述的偏心支撑耗能梁;

框架柱,框架柱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

过渡梁,过渡梁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过渡梁和第二过渡梁,第一过渡梁和第二过渡梁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偏心支撑耗能梁的两端;

非耗能梁,非耗能梁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非耗能梁和第二非耗能梁,第一非耗能梁和第二非耗能梁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第一过渡梁和第二过渡梁上且远离偏心支撑耗能梁,第一非耗能梁和第二非耗能梁中的每一个包括:

非耗能梁相交段,非耗能梁相交段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于过渡梁;

非耗能梁非相交段,非耗能梁非相交段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于非耗能梁相交段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框架柱;

支撑梁,支撑梁倾斜设置,且支撑梁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连接于非耗能梁相交段,其另一端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于框架柱上。

可选地,第一过渡梁和第二过渡梁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工字形截面的第一过渡梁段和第二过渡梁段,第一过渡梁段和第二过渡梁段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第一过渡梁段包括:

第一过渡梁腹板,第一过渡梁腹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耗能梁腹板相连;

第一过渡梁翼缘,第一过渡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过渡梁腹板的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翼缘相连;

第二过渡梁翼缘,第二过渡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腹板的另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耗能梁翼缘相连;

第二过渡梁段包括:

第二过渡梁腹板,第二过渡梁腹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二耗能梁腹板相连;

第三过渡梁翼缘,第三过渡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过渡梁腹板的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耗能梁翼缘相连;

第四过渡梁翼缘,第四过渡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过渡梁腹板的另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耗能梁翼缘相连。

可选地,第一过渡梁翼缘和第二过渡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相等;以及

第三过渡梁翼缘和第四过渡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相等;

可选地,第一过渡梁翼缘、第二过渡梁翼缘、第三过渡梁翼缘和第四过渡梁翼缘中的每一个在第三方向的尺寸沿远离偏心支撑耗能梁的方向均匀增大。

可选地,第一过渡梁的第一过渡梁段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第二过渡梁的第一过渡梁段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第一过渡梁的第二过渡梁段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第二过渡梁的第二过渡梁段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第一非耗能梁和第二非耗能梁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非耗能梁腹板,第一非耗能梁腹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过渡梁腹板和第二过渡梁腹板相连;

第一非耗能梁翼缘,第一非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过渡梁腹板的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过渡梁翼缘相连;

第二非耗能梁翼缘,第二非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正交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过渡梁翼缘相连;

第三非耗能梁翼缘,第三非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正交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过渡梁翼缘相连;

第四非耗能梁翼缘,第四非耗能梁翼缘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的另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过渡梁翼缘相连。

可选地,第一非耗能梁翼缘、第二非耗能梁翼缘、第三非耗能梁翼缘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均相等。

可选地,第一非耗能梁翼缘、第二非耗能梁翼缘、第三非耗能梁翼缘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耗能梁翼缘、第二耗能梁翼缘、第三耗能梁翼缘和第四耗能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

可选地,第一非耗能梁满足:

R

R

其中,

R

S

S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第二非耗能梁满足:

R

R

其中,

R

S

S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第一非耗能梁和第二非耗能梁中的每一个包括非耗能梁加劲肋;

非耗能梁加劲肋包括:

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设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上且分别连接第一非耗能梁翼缘和第二非耗能梁翼缘之间;

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设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上且分别连接第二非耗能梁翼缘和第三非耗能梁翼缘之间;

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设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上且分别连接第三非耗能梁翼缘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之间。

可选地,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和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位于同一平面内。

可选地,在非耗能梁相交段与过渡梁的连接面处和非耗能梁相交段与非耗能梁非相交段的连接面处中的每一连接面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和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

可选地,支撑梁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梁分别连接不同的框架柱;或

支撑梁设置有四个,每两个支撑梁分别连接不同的框架柱。

可选地,支撑柱满足:

R

R

其中,

R

S

S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可选地,偏心支撑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

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一过渡梁段和第一耗能梁段;和

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安装于第二过渡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

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螺栓和安装板。

可选地,第一连接组件满足:

其中,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可选地,第二连接组件满足:

其中,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本发明限定了第一耗能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在空间中的排布关系,在第一耗能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之间形成了一个贯穿的空间,能够为电缆和水管的布置提供空间,增加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节省建筑结构净空。与此同时,第一耗能梁段和第二耗能梁段形成双梁结构具有的耗能能力要高于单梁的耗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偏心支撑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D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E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0-偏心支撑构件;

100-偏心支撑耗能梁、110-第一耗能梁段、111-第一耗能梁翼缘、112-第一耗能梁腹板、113-第二耗能梁翼缘、120-第二耗能梁段、121-第三耗能梁翼缘、122-第二耗能梁腹板、123-第四耗能梁翼缘、130-耗能梁加劲肋;

200-过渡梁、200a-第一过渡梁、200b-第二过渡梁、210-第一过渡梁段、211-第一过渡梁翼缘、212-第一过渡梁腹板、213-第二过渡梁翼缘、220-第二过渡梁段、221-第三过渡梁翼缘、222-第二过渡梁腹板、223-第四过渡梁翼缘;

300-非耗能梁、300a-第一非耗能梁、300b-第二非耗能梁、300α-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β-非耗能梁非相交段、301-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2-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3-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4-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5-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6-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b-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306c-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

400-支撑梁;

500-连接组件、510-第一连接组件、511-第一螺栓、512-第一安装板、520-第二连接组件、521-第二螺栓、522-第二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包括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其中,第一耗能梁段110包括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二耗能梁段120包括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

具体地,偏心支撑耗能梁100为间隔叠合式的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具有工字形截面(如图2所示),且两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分别在第二方向为镜像结构且两者的镜像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也就是说,如附图1所示,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能够使得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之间形成一个贯穿的空间,该空间能够为电缆和水管的布置提供便利(即,电缆和水管可以从该空间穿过,避免布置电缆和水管时占用多余建筑空间)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只有单梁的偏心支撑耗能梁来说,在布置电缆和水管过程中需要考虑它们如何绕过单梁,与此同时,单梁的耗能能力没有双梁的耗能能力强。可以理解为,间隔叠合式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能够为电缆和水管的布置提供空间,增加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节省建筑结构净空,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另外,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分别在第二方向为镜像结构且两者的镜像面位于同一平面内。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1中,第一耗能梁段110在左右方向上(即,第二方向)为镜像对称结构,第二耗能梁段120在左右方向上(即,第二方向)为镜像对称结构,且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的镜像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的设置方式分别使得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受力均匀,从而保证两者能够同时进行耗能。

综上,本发明限定了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在空间中的排布关系,在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之间形成了一个贯穿的空间,能够为电缆和水管的布置提供空间,增加建筑空间的利用率,节省建筑结构净空。与此同时,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形成双梁结构具有的耗能能力强于单梁的耗能能力。

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

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均具有工字形截面,且第一耗能梁腹板112沿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的一端相连,第二耗能梁翼缘11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耗能梁腹板12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的一端相连,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的另一端相连。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为竖直设置的平板,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为水平设置的平板。关于第一耗能梁段110,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上下方向上连接至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的两端,从而形成工字形结构的第一耗能梁段110。关于第二耗能梁段120,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上下方向上连接至至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的两端,从而形成工字形结构的第二耗能梁段12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耗能梁腹板112与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相互平行且在同一个平面内,以及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之间相互平行。即,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之间的距离相同,且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在上下方向上属于平行的关系。

此外,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之间是通过焊接形成第一耗能梁段110,并且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各自都是单独的平板,不是拼接得到的。与此同时,第二耗能梁段120也是焊接得到的,且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各自都是单独的平板,不是拼接得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2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其中,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具体地,发明人在研究剪切屈服型耗能梁的过程中,如果只有耗能梁的腹板发生剪切塑性变形,而耗能梁的翼缘不发生塑性变形,会导致耗能梁的耗能能力发挥不充分。与此同时,如果耗能梁的翼缘和腹板同时发生塑性变形,会造成耗能梁的结构刚度下降过快,导致耗能梁的变形增加过快,进一步增大地震灾害影响。

对于剪切屈服型耗能梁来说,对本发明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也就是说,限定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腹板(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先剪切屈服塑性变形,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翼缘(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2、第三耗能梁翼缘121、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后发生塑性变形,即能够保证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腹板和翼缘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耗能能力,又能够避免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翼缘和腹板同时发生塑性变形,防止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结构刚度下降过快,从而避免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变形增加过快。

此外,对于剪切屈服型耗能梁来说,如何对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通过对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进行内力设计,在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时,保证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并使得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2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当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内力设计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即能够保证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腹板和翼缘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耗能能力,又能够避免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翼缘和腹板同时发生塑性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一耗能梁腹板11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满足:

b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具体地,在满足第一耗能梁段11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当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接近多遇地震组合时的荷载效应弯矩时,第一耗能梁段110的内力设计值最小,即,第一耗能梁段110的用钢量也是最少的。也就是说,当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满足b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一耗能梁腹板11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2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M

l

具体地,为了达到第一耗能梁腹板11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目的。要求两倍的第一耗能梁段110的弯矩抗力设计值必须大于或等于第一耗能梁段110的全塑性受剪承载力与第一耗能梁段110的长度乘积。也就是说,当第一耗能梁段110满足该要求时,能够避免第一耗能梁腹板112还未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已经发生了屈服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满足:

b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具体地,在满足第二耗能梁段12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当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接近多遇地震组合时的荷载效应弯矩时,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内力设计值最小,即,第二耗能梁段120的用钢量也是最少的。也就是说,当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满足b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的宽度与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的宽度可以不同,也可以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的条件,第二耗能梁段满足:

其中,

M

l

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产生剪切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剪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要求两倍的第二耗能梁段122的弯矩抗力设计值必须大于或等于第二耗能梁段122的全塑性受剪承载力与第二耗能梁段122的长度乘积,当第二耗能梁段122满足该要求时,能够避免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还未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时,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已经发生了屈服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其中,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具体地,发明人在研究弯曲屈服型耗能梁的过程中,如果只有耗能梁的翼缘发生塑性变形,而耗能梁的腹板不发生塑性变形,会导致耗能梁的的耗能能力发挥不充分。与此同时,如果耗能梁的翼缘和腹板同时发生塑性变形,会造成耗能梁的结构刚度下降过快,导致耗能梁的变形增加过快,进一步增大地震灾害影响。

对于弯曲屈服型耗能梁来说,对本发明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也就是说,限定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翼缘(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先发生塑性变形,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腹板(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后剪切屈服塑性变形,即能够保证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腹板和翼缘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耗能能力,又能够避免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翼缘和腹板同时发生塑性变形,防止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结构刚度下降过快,进一步避免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变形增加过快。

此外,对于弯曲屈服型耗能梁来说,如何对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通过对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进行内力设计,在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中,保证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第四耗能梁翼缘123的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并使得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当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内力设计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即能够保证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腹板和翼缘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耗能能力,又能够避免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翼缘和腹板同时发生塑性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11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腹板112满足: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具体地,在满足第一耗能梁段11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当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的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接近多遇地震组合时的荷载效应剪力时,第一耗能梁段110的内力设计值最小,即,第一耗能梁段110的用钢量也是最少的。也就是说,当第一耗能梁腹板112满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11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一耗能梁段110满足:

其中,

V

l

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11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要求第一耗能梁段110的剪力抗力设计值必须大于或等于2倍的第一耗能梁段110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与第一耗能梁段110的长度比值。当第一耗能梁段110满足该要求时,能够避免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还未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已经发生了屈服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二耗能梁腹板122满足:

其中,

b

t

t

h

l

μ为取值范围为1.1~1.25的常数。

具体地,在满足第二耗能梁段120的耗能顺序进行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当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的全塑性受剪承载力接近多遇地震组合时的荷载效应剪力时,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内力设计值最小,即,第二耗能梁段120的用钢量也是最少的。也就是说,当第二耗能梁腹板122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的高度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的高度可以不同,也可以是相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在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的条件,第二耗能梁段120满足:

其中,

V

l

具体地,为了实现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产生塑性变形强化且受弯承载力达到μ倍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二耗能梁腹板122达到全塑性受剪承载力。要求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剪力抗力设计值必须大于或等于2倍的第二耗能梁段120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与第二耗能梁段120的长度比值。当第二耗能梁段120满足该要求时,能够避免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还未达到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时,第二耗能梁腹板122已经发生了屈服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耗能梁段110满足:

其中,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具体地,在设计第一耗能梁段110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筑的非地震工况荷载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还要考虑地震工况荷载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当第一耗能梁段110满足:

其中,η常数放大系数,大于1.0,其取值与结构抗震等级有关,具体可参照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例如:抗震等级为1级时,≥1.3;抗震等级为2级时,≥1.2;抗震等级为3级时,≥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耗能梁段120满足:

其中,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具体地,在设计第二耗能梁段120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建筑的非地震工况荷载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还要考虑地震工况荷载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当第二耗能梁段120满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还包括耗能梁加劲肋130,耗能梁加劲肋130分别设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二耗能梁腹板122上且分别连接于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之间以及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之间。

具体地,耗能梁加劲肋130为竖直的平板。在第一耗能梁段110上,耗能梁加劲肋130正交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二耗能梁翼缘113,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该耗能梁加劲肋130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耗能梁段110的支撑强度,使得第一耗能梁段110的结构更加稳定。与此同时,耗能梁加劲肋130在第二耗能梁段120中和在第一耗能梁段110中的连接方式以及实现的效果是相同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耗能梁加劲肋130设置有多个,多个耗能梁加劲肋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具体地,如图1所示,多个耗能梁加劲肋130间隔排布在第二耗能梁段120和第一耗能梁段110上,能够均匀增强第二耗能梁段120和第一耗能梁段110的整个梁段上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二耗能梁段120的整体结构和第一耗能梁段11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保证第二耗能梁段120的整体结构和第一耗能梁段110具有更好的支撑能力和耗能能力。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偏心支撑构件1000。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心支撑构件1000包括:上述的偏心支撑耗能梁100、框架柱(附图未示出)、过渡梁200、非耗能梁300和支撑梁400。

框架柱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框架柱和第二框架柱;过渡梁200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过渡梁200a和第二过渡梁200b,第一过渡梁200a和第二过渡梁200b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两端;非耗能梁300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二非耗能梁300b,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二非耗能梁300b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连接于第一过渡梁200a和第二过渡梁200b上且远离偏心支撑耗能梁100,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于过渡梁200;非耗能梁非相交段300β的一端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于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的另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框架柱;支撑梁400倾斜设置,且支撑梁400的一端在第一方向上连接于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其另一端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于框架柱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偏心支撑构件1000中,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左右两端依次连接过渡梁200、非耗能梁300和框架柱,其中,支撑梁400与非耗能梁300连接。也就是说,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左端依次连接第一过渡梁200a、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一框架柱;以及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右端依次连接第二过渡梁200b、第二非耗能梁300b和第二框架柱。需要注意的是,如图1,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二非耗能梁300b均包括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和非耗能梁非相交段300β。对于第一非耗能梁300a来说,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的右端连接第一过渡梁200a,其左边连接非耗能梁非相交段300β,其下端连接支撑梁400。与此同时,第二非耗能梁300b中的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非耗能梁300a中的结构和作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结构可减小高度或减小耗宽度,以降低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用钢量和降低偏心支撑耗能梁100的内力设计值。与此同时,与偏心支撑耗能梁100连接过渡梁200、非耗能梁300、支撑梁400和框架柱的内力设计值也可以相应的较少,即,通过较少过渡梁200、非耗能梁300、支撑梁400和框架柱的用钢量。也就是说,偏心支撑构件1000即能够充分的发挥耗能能力,同时,在保证耗能能力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少了整体结构的用钢量,从而节约了工程造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梁200a和第二过渡梁200b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工字形截面的第一过渡梁段210和第二过渡梁段220,第一过渡梁段210和第二过渡梁段22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过渡梁段210连接第一耗能梁段110,第二过渡梁段220连接第二耗能梁段210。并且,第一过渡梁段210和第二过渡梁段22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第一过渡梁段210和第二过渡梁段220形成一个贯穿的空间,该空间实现的作用和效果与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形成的空间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过渡梁段210包括第一过渡梁腹板212、第一过渡梁翼缘211、第二过渡梁翼缘213。第一过渡梁腹板21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相连,第一过渡梁翼缘211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过渡梁腹板212的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相连;第二过渡梁翼缘21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耗能梁腹板212的另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相连。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第一过渡梁200a,第一过渡梁腹板212为竖直的平板,其中,第一过渡梁腹板212的左端连接于第一耗能梁腹板112的右端且两者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过渡梁翼缘211和第二过渡梁翼缘213为水平的平板,其中,第一过渡梁翼缘211的左端连接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的右端,且第一过渡梁翼缘211在上下方向上连接第一过渡梁腹板212的上端。第二过渡梁翼缘213的左端连接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的右端,且第二过渡梁翼缘213在上下方向上连接第一耗能梁腹板212的下端。与此同时,第二过渡梁200b的结构和作用与第一过渡梁200a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过渡梁段220包括第二过渡梁腹板222、第三过渡梁翼缘221和第四过渡梁翼缘223。第二过渡梁腹板22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二耗能梁腹板122相连;第三过渡梁翼缘221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过渡梁腹板222的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耗能梁翼缘121相连;第四过渡梁翼缘22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过渡梁腹板222的另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耗能梁翼缘123相连。具体地,第二过渡梁段220与第一过渡梁段210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梁翼缘和第二过渡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相等;以及第三过渡梁翼缘和第四过渡梁翼缘在第三方向的尺寸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梁翼缘211、第二过渡梁翼缘213、第三过渡梁翼缘221和第四过渡梁翼缘223中的每一个在第三方向的尺寸沿远离偏心支撑耗能梁的方向均匀增大。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过渡梁翼缘211、第二过渡梁翼缘213、第三过渡梁翼缘221和第四过渡梁翼缘223的宽度从右到左逐渐增大。例如,在图2所示,第二过渡梁翼缘213从右到左逐渐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梁200a的第一过渡梁段210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具体地,第一过渡梁段210满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梁200b的第一过渡梁段210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具体地,第二过渡梁200b的第一过渡梁段210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效果与第一过渡梁200a的第一过渡梁段210的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梁200a的第二过渡梁段220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具体地,第一过渡梁200a的第二过渡梁段220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效果与第一过渡梁200a的第一过渡梁段210的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梁200b的第二过渡梁段220满足:

其中,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具体地,第二过渡梁200b的第二过渡梁段220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效果与第一过渡梁200a的第一过渡梁段210的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二非耗能梁300b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具体地,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为水平的平板,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为竖直的平板。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二非耗能梁300b的横截面结构为图3所示。

其中,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过渡梁腹板212和第二过渡梁腹板222相连;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过渡梁腹板302的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过渡梁翼缘211相连;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正交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过渡梁翼缘213相连;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正交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三过渡梁翼缘221相连;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的另一端相连,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四过渡梁翼缘223相连。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对于第一非耗能梁300a来说,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的右端第一过渡梁腹板212和第二过渡梁腹板222的左端相连;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与第一过渡梁腹板302的上端,且其右端与第一过渡梁翼缘211的左端相连;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正交相连,且其右端与第二过渡梁翼缘213的左端相连;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正交相连,且其右端与第三过渡梁翼缘221的左端相连;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的下端相连,且其右端与第四过渡梁翼缘223的左端相连。与此同时,第一非耗能梁300b的结构和作用与第一非耗能梁300a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在第三方向的尺寸均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在第三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耗能梁翼缘111、第二耗能梁翼缘113、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在第三方向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耗能梁300a满足:

R

R

其中,

R

S

S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第一非耗能梁300a满足R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非耗能梁300b满足:

R

R

其中,

R

S

S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具体地,第二非耗能梁300b满足上述的条件的效果与第一非耗能梁300a的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第一非耗能梁300a和第二非耗能梁300b中的每一个包括非耗能梁加劲肋306;其中,非耗能梁加劲肋306包括: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306b和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306c。

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设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上且分别连接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和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之间;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306b设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上且分别连接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和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之间;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306c设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上且分别连接第三非耗能梁翼缘304和第四非耗能梁翼缘305之间。具体地,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为竖直的平板,且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正交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和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其中,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且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连接于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和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上,从而强化第一非耗能梁腹板302、第一非耗能梁翼缘301和第二非耗能梁翼缘303之间的结构强度。与此同时,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306b和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306c的结构和作用与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的结构和作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306b和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306c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与过渡梁200的连接面处和非耗能梁相交段300α与非耗能梁非相交段300β的连接面处中的每一连接面设置有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非耗能梁加劲肋306a、第二非耗能梁加劲肋306b和第三非耗能梁加劲肋306c。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梁400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梁400分别连接不同的框架柱;或

支撑梁400设置有四个,每两个支撑梁400分别连接不同的框架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柱400满足:

R

R

其中,

R

S

S

γ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n为非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i为地震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的种类总数。

具体地,支撑柱400满足R

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心支撑构件1000还包括连接组件500。其中,连接组件500包括:第一连接组件510和第二连接组件520。

第一连接组件510安装于第一过渡梁段210和第一耗能梁段110;和第二连接组件520安装于第二过渡梁段220和第二耗能梁段120;其中,第一连接组件510和第二连接组件520中的每一个包括螺栓和安装板。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对于第一连接组件510,第一安装板512通过第一螺栓511安装在第一耗能梁腹板112和第一过渡梁腹板212上、第一耗能梁翼缘111和第一过渡梁翼缘211以及第二耗能梁翼缘113和第二过渡梁翼缘213上。对于第二连接组件520,第二安装板522通过第二螺栓521安装在第二耗能梁腹板122和第二过渡梁腹板222上、第三耗能梁翼缘121和第三过渡梁翼缘221上以及第四耗能梁翼缘123和第四过渡梁翼缘223上。在相关技术中,传统的偏心支撑结构耗能梁段通常与非耗能梁段一体设置。无论对于剪切屈服型还是弯曲屈服型来说,在地震作用下,当耗能梁段发生塑性变形耗能后,难以拆卸更换,结构修复困难。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心支撑构件1000可以通过连接组件500拆卸偏心支撑耗能梁100。也就是说,当偏心支撑耗能梁100已经发生塑性变形,可以通过连接组件500拆卸和更换偏心支撑耗能梁100,使得偏心支撑构件1000便于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510满足:

其中,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具体地,第一连接组件510满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520满足:

其中,

η为常数放大系数,η大于1。

具体地,第二连接组件520满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