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车辆的盖件运动的致动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11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使车辆的盖件运动的致动装置。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隐藏式门把手的门把手组件。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样的装置的车辆。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车辆的盖件、优选车辆的侧门的门把手运动的致动装置,以及尤其涉及一种外门把手组件,尽管如此其还可以是内门把手组件或行李舱盖的门把手组件。
在车辆中,门把手组件被用于打开和闭合布置在车身开口中的门或翻盖。在传统意义上,在车辆上尤其使用如下的门把手组件,其中,在门把手被致动时,门把手可以优选以纯机械的方式(例如借助于鲍登线或者借助于其它力传递元件)致动对应的门锁。这样的门把手通常伸出超过车门的外侧,以便可以使用户握住门把手来拉开车门。
上述纯机械的门把手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电动门把手所取代,这些电动门把手仅具有基于鲍登线的机械的紧急解锁元件。这样的电动门把手通常不局限于使得用户能够握住它们来进行拉动动作。更准确地说,电动门把手(通过电动打开车门锁)可以被设计得更灵活,因为在解锁后仅需耗费较小的力来打开车门。
出于上述原因和美学原因,所谓的隐藏式门把手在新型车辆中越来越流行。这样的隐藏式门把手(还被称为“齐平式门把手(Flush Door Handle)”)是在休止位置时其表面与周围的车身部分处于同一平面的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已经存在于多个设计变例。隐藏式门把手例如可以被分为向外打开的隐藏式门把手和向内打开的隐藏式门把手。
向外打开的隐藏式门把手是必须从休止位置向外移动到暴露在外的工作位置才能被致动的门把手。这种类型的隐藏式门把手的、在休止位置与周围的车身部分贴合的盖件首先被枢转到暴露在外的工作位置并且随后用作打开车门的门把手。
在向内打开的隐藏式门把手的情况下,在车辆的外表面后方存在门把手凹槽。在此,凹槽被设计成使用户可以把手伸入凹槽中,以打开车门。为了防止污物和水或冰积聚在门把手凹槽中,在这样的向内打开的隐藏式门把手中还设置有盖件,该盖件被布置成在门把手的休止位置与周围的车辆外表面齐平。为了把手伸入门凹槽中,该盖件于是被推入凹槽中或枢转到其中。这可以通过用户的手以手动的方式、或者(例如通过电驱动装置)以自动的方式来进行。
在用于使隐藏式门把手的这样的盖件运动的装置的构造中,尤其具有挑战性的是将其实施成可电动致动并且同时可手动致动的。在此,如果盖件的电动驱动装置出现故障,那么手动致动选项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通常难以确保盖件在其闭合位置可靠地且可重复地与车辆外表面齐平。这尤其在向内打开的隐藏式门把手的情况下更为困难,因为门把手凹槽中可能会积累污物或冰,这可能会影响盖件移向闭合位置或从闭合位置移出。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在于,给出一种门把手组件,通过该门把手组件可以将盖件可靠且可重复地移动到规定的(尤其齐平的)闭合位置。致动机构在此应同样能够实现电动致动以及手动致动。
这个问题根据本发明通过专利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解决,其中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相对应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盖件的致动装置,其中盖件具有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在该闭合位置,盖件可以被定位成与车辆的车身外侧齐平;在该打开位置,盖件可以被定位在车身的内部,即,在外蒙皮的后方。该装置具有运动机构,该运动机构用于使盖件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可逆地运动、尤其枢转。装置具有用于检测盖件的打开位置和/或闭合位置的第一传感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优点是明显的:这样通过设置传感器装置确保了可以随时检测盖件的位置。一旦盖件转移到了其打开位置,就可以对应地进行对车门的电动解锁。对车门的机械解锁仅在紧急情况下是必要的。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运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凸轮盘,该至少一个凸轮盘用于在盖件从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过渡时启动第一传感器装置。相对应地,传感器装置例如可以被设计为按钮,该按钮在盖件进行打开运动时由凸轮盘接触并且因此被闭合。因此,开关可以向解锁装置的驱动装置提供电信号。替代性地,传感器装置例如可以被设计为霍尔传感器,该霍尔传感器检测被安装在凸轮盘上的磁条。通过使用与运动机构相关联的凸轮盘,运动机构可以同时用于使盖件运动、尤其枢转,并且产生所需的传感器信号。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运动机构具有第一枢转臂,该第一枢转臂与盖件相连接并且可以关于第一枢转轴枢转,其中该至少一个凸轮盘与第一枢转轴相连接,以用于启动第一传感器装置。根据该实施方式,仅需要一个枢转轴,以保证凸轮盘和盖件的运动。由此,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特别小的结构尺寸。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装置具有第二传感器装置,该第二传感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在盖件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检测对盖件的按压运动。通过这样的第二传感器装置可以产生第二执行器信号,该第二执行器信号例如用于使盖件自动枢转。相对应地,执行器信号可以用于启动电动驱动装置(例如电动机),该电动驱动装置藉由运动机构驱动盖件进行枢转运动。该电动驱动装置不应与上述解锁装置混淆。更准确地说,该电动驱动装置用于使盖件枢转。只有在盖件转移到了其打开位置时,才通过第一传感器装置向解锁装置发送信号,该解锁装置随后打开车门。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盖件的轻微按压运动可以导致使盖件自动枢转。例如,朝向车身方向压入盖件可以导致第二传感器装置的启动。为此,运动机构可以提供特别的自由度,如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的。总而言之,根据该实施方式,盖件不仅用于保护凹槽免受脏污或冰侵入的影响。更准确地说,盖件还可以用作启动按钮,以开始盖件的枢转。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装置具有门把手凹槽,该门把手凹槽安装在车身内侧并且被设计成用于在盖件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时引导运动机构的运动。相对应地,凹槽不仅用作用户的抓握点,而且可以同时被用作盖件的引导件。因此可以实现盖件的特别受控且可重复的运动。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门把手凹槽具有槽形的主体,其中运动机构延伸穿过槽形的主体的开口,并且其中运动机构尤其相对于开口被密封。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盖件打开时,运动机构尤其消失在门把手凹槽的开口中。因此,在任意时间点仅能从外部看到盖件。这还意味着,随时保护运动机构免受天气影响。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运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凸轮盘,该至少一个凸轮盘用于在盖件从打开位置向闭合位置过渡到时启动传感器装置,其中凸轮盘布置在门把手凹槽的外部。根据该实施方式,凸轮盘因此不是直接与盖件相连接,而是单独布置在门把手凹槽的外部。由此,凸轮盘一方面从外部不可见。另一方面,由此,第一传感器装置可以进一步被布置在车身的内部,这导致对天气影响的更好影响。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盖件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与第一枢转臂可旋转地连接,并且其中第二端部具有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用于在门把手凹槽中引导盖件。通过这样的布置,可以将第一枢转臂的枢转运动转换成盖件的滑动运动。在此,通过引导元件在第二端部处可靠地引导盖件。因此在用户看来,盖件好像移位到车身的内部中。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门把手凹槽可以引导凹槽,该引导凹槽被设计成用于接纳盖件的引导元件并且在藉由运动机构使盖件运动时引导盖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运动机构具有第一枢转臂,该第一枢转臂与盖件相连接并且可以关于第一枢转轴枢转,其中盖件藉由旋转关节与第一枢转臂相连接。由于枢转臂藉由旋转关节与盖件相连接,因此可以在枢转期间控制盖件的取向(例如定向不变)。由此例如可以实现,盖件即使在其打开位置也释放门把手凹槽的大部分,如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的。因此,盖件对于用户的用手伸入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运动机构具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用于将盖件预偏压到相对于第一枢转臂的中间位置。设置弹簧元件(例如环形弹簧)是用于将相对于第一枢转臂可旋转地支承的盖件自动置于相对于车身和门把手凹槽的优选的取向。相对应地不需要另外的主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运动机构具有第一枢转臂,该第一枢转臂藉由第一旋转关节与盖件相连接并且可以关于第一枢转轴枢转,其中运动机构还具有第二枢转臂,该第二枢转臂藉由第二旋转关节与盖件相连接并且能够关于第二枢转轴枢转,其中这两个枢转臂形成用于盖件的四连杆机构。使用两个枢转臂来形成四连杆机构一方面具有如下优点:盖件在处于其闭合位置及其打开位置期间保持一致的取向,例如具有竖直的取向。此外,通过这两个枢转臂保证将盖件稳定地保持在门把手凹槽中。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致动装置具有门把手凹槽,该门把手凹槽安装在车身内侧,并且其中第二枢转臂被设计为叉状的并且布置在门把手凹槽的外部。根据这一方面,四连杆机构的这两个枢转臂中的一个枢转臂布置在门把手凹槽中,因此有效地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方案,盖件布置在门把手凹槽中并且第二枢转臂藉由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尤其引导销与盖件相连接,其中门把手凹槽具有用于引导引导元件的引导凹槽。根据该实施方式,门把手凹槽同时被用于引导这两个枢转臂和盖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致动装置具有尤其呈电动机形式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驱动运动机构。如上文已提及的,这样的驱动装置可以用于使运动机构以及因此盖件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逆地运动。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不需要手动地枢转盖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装置其中之一的车辆。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在附图中:
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1B示出图1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C示出根据图1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D示出图1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2B示出图2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C示出根据图2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D示出图2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3B示出图3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C示出根据图3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D示出图3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4B示出图4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4C示出根据图4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D示出图4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5B示出图5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C示出根据图5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D示出图5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6B示出图6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6C示出根据图6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D示出图6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7B示出图7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7C示出根据图7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D示出图7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8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视图;
图8B示出图8A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C示出根据图8A的实施方式在其打开位置时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
图8D示出图8C示出的图示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所展示的装置尤其是用于使与车辆(未展示)的外蒙皮104表面齐平地连接的盖件102运动的门把手组件100。尤其,盖件102在所展示的闭合位置布置在车辆外蒙皮104的开口103(图1B)中,其方式为使得盖件与外蒙皮处于表面齐平。
盖件102可以藉由运动机构108在图1A示出的闭合位置与图1C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可逆地运动。图1A至图1D中所展示的运动机构108尤其用于使盖件102在其闭合位置与其打开位置之间枢转。运动机构108尤其被设计成用于向内打开的门把手。换言之,运动机构用于使盖件102向外蒙皮的后方运动,以使盖件102转移至打开位置。
在盖件102的在图1C和图1D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位于盖件102的后方的门把手凹槽106被释放。门把手凹槽106尤其被附接在外蒙皮的内侧。门把手凹槽106可以使用户把手伸入车门并拉开车门。根据本发明,自动地进行车门解锁。
尤其在图1B和图1D中可以看出,门把手组件1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112。第一传感器装置112在图1B和图1D中被展示为按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第一传感器装置112的这样的配置。更准确地说,可以使用适合用于检测盖件的打开位置和/或闭合位置的任意传感器装置。
运动机构108具有可以围绕第一枢转轴110枢转的第一枢转臂118,以使盖件102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逆地运动。第一枢转轴110布置在开口103的下方以及门把手凹槽106的下方。
为了启动图1A至图1D中的第一传感器装置112,运动机构108具有凸轮盘114。凸轮盘114是枢转臂118的一体式部分,该枢转臂可以围绕第一枢转轴110枢转并且与盖件102相连接、尤其固定连接。在运动机构108的被设计为凸轮盘114的第一枢转臂118枢转到图1D中示出的打开位置时,在凸轮盘114与第一传感器装置112之间产生接触。相对应地,一旦盖件102处于其在图1D中示出的打开位置,第一传感器装置112就生产信号。可以将该信号发送至未示出的执行器,该执行器随后解锁车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拉开车门。
在图1B和图1D中还可以看出,门把手凹槽106被设计为大体上槽形的。运动机构108、尤其运动机构108的凸轮盘114延伸穿过门把手凹槽106的壁。详细来说,运动机构108延伸穿过槽形的门把手凹槽的开口116。开口116在门把手凹槽106的下部区域处形成,从而使得运动机构108以及因此盖件102可以向内并向下枢转。因此,盖件102(在其在图1D中示出的打开位置)大体上完全地释放门把手凹槽106。
运动机构108的凸轮盘114可以相对于开口116被密封,使得在致动盖件102时侵入门把手凹槽106中的水不会经过开口116进入车身的内部。更准确地说,水通过槽形的门把手凹槽106被再次向外排出。
从图2A至图2D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尤其门把手组件200的另一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200用于使盖件202运动,该盖件被布置成在闭合状态(图2A)下与车辆的外蒙皮204处于表面齐平。
门把手组件200的运动机构208与盖件202相连接。运动机构208尤其具有第一枢转臂218,该第一枢转臂被布置成关于第一枢转轴210可枢转。第一枢转轴210布置在外蒙皮204的开口203的上方。换言之,第一枢转轴210布置在门把手凹槽206的上方。门把手凹槽206是与门把手组件100的门把手凹槽106大体上相同地设计的。然而,门把手凹槽206不具有用于运动机构208的开口,因为该运动机构可以向上从门把手凹槽206枢转出来,如在图2C和图2D中示出的。
由于第一枢转轴218枢转大约180°,盖件202从其在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闭合位置转移至在图2C和图2D中示出的打开位置。在其打开位置,盖件被定向成与外蒙皮204的内侧大体上平行。
门把手组件2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212。第一传感器装置212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202的打开位置。换言之,一旦盖件202转移到了其打开位置(图2C和图2D),就通过第一传感器装置212产生对应的信号,例如解锁信号。在附图中所展示的第一传感器装置212被展示为按钮,该按钮可以藉由凸轮盘214被启动。与根据图1A至图1D的实施方式不同,凸轮盘214被设计为与第一枢转臂218分立的构件。然而,凸轮盘214同样与第一枢转轴210相连接,从而使得凸轮盘与第一枢转臂一起并且因此与盖件202一起运动。在盖件202的在图2C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轮盘214还向上枢转并且因此致动第一传感器装置212。凸轮盘214布置在门把手凹槽206的外部并且因此对于用户而言不可见。
根据图2A至图2D的门把手组件200还具有第二传感器装置。第二传感器装置216尤其布置在门把手凹槽206的底侧,优选地布置在外蒙皮204的开口203附近。第二传感器装置216被设计成用于在盖件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检测对盖件的按压运动。这尤其可以用于生成针对电动驱动装置(未示出)的启动信号。
例如从图2B中可见的,第二传感器装置216同样被设计为按钮,该按钮布置在门把手凹槽的下端部处,使得即使盖件202稍微从闭合位置枢转出来也使得在盖件202与被设计为按钮的第二传感器装置216之间产生接触。该最小枢转例如可以通过由用户手动压入盖件202来实现。一旦第二传感器装置216检测到盖件202的这样的运动,第二传感器装置就产生传感器信号,该传感器信号可以被用于启动电动驱动装置,以使盖件202完全转移至其在图2C中示出的打开位置。因此,盖件202除了可以被用于保护门把手凹槽免于天气影响,还可以被用作启动电动驱动装置用的按钮。
可以从图3A至图3D中看到门把手组件3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300用于使盖件302运动,该盖件被布置成在闭合状态下与车辆外蒙皮304处于表面齐平。运动机构308用于使盖件302在图3A中示出的闭合位置与图3C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门把手组件300的运动机构308在此(类似于根据图1A至图1D的实施方式)运动穿过门把手凹槽306的开口315。尤其,运动机构308具有两个枢转臂318a、318b,这些枢转臂可以关于同一枢转轴310枢转。这两个枢转臂318a、318b各自藉由一体式的凸轮盘314与盖件302相连接。尤其,第一枢转臂318a附接在盖件302的在图3A中所展示的右侧,而第二枢转臂318b与盖件302的左侧相连接。
在运动机构308藉由枢转臂318a、318b枢转时,相应的凸轮盘314被引导穿过门把手凹槽306中的开口315。
类似于根据图1A至图1D的实施方式,盖件302在其打开位置贴靠门把手凹槽306的内侧。尽管门把手组件300的门把手凹槽306也被设计为大体上槽形的,水可以向外侧排出。然而,与门把手凹槽106不同,门把手凹槽306具有平坦的止挡面320,该止挡面用作在盖件302处于打开位置(图3D)时该盖件的背侧的支座。门把手凹槽的止挡面320与盖件302的形状大体上相对应,从而使得在盖件302的打开位置,在盖件302的背侧与门把手凹槽306的内侧之间产生可靠的遮盖。
门把手组件3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312。第一传感器装置312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302的打开位置。为此,第一传感器装置312例如被布置成使得当盖件302处于其打开位置时第一枢转臂318a压靠第一传感器装置312的按钮。如上文已提及的,来自第一传感器装置312的信号可以用于启动解锁装置。
门把手组件300具有第二传感器装置316。第二传感器装置316布置在门把手凹槽306的开口315附近。第二传感器装置316尤其布置在门把手凹槽306的外侧。第二传感器装置316被设计为按钮,该按钮可以藉由凸轮盘314被启动。凸轮盘314在此可以被设计成:一旦盖件302从其在图3B中示出的闭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的方向枢转(即使仅最小程度地枢转),凸轮盘就启动第二传感器装置316。如上文已提及的,这可以被用于启动电动驱动装置。由此,盖件302被用作按钮或按压面,以使盖件302自动打开。
从图4A至图4D是门把手组件400的另一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400用于移动盖件402,该盖件被布置成在其闭合位置与车辆的外蒙皮404处于表面齐平。
门把手组件400具有运动机构408,该运动机构被设计成使得盖件在其打开位置与其闭合位置之间枢转。运动机构408具有第一枢转臂418,该第一枢转臂可以关于第一枢转轴410枢转。枢转臂418藉由旋转关节411与盖件402可旋转地连接。盖件402相对于第一枢转臂418的位置可以藉由弹簧元件、例如环形弹簧被偏压到在图4B中示出的闭合位置。
在盖件402从闭合位置向打开位置枢转时,盖件402相对于枢转臂418扭转,例如抵抗弹簧元件的偏压而扭转。这样的扭转通过盖件402与门把手凹槽406的接触而产生。
枢转臂418具有止挡面420,该止挡面在盖件402处于打开位置时与门把手凹槽的平坦的止挡面407齐平地接触。换言之,枢转臂418被设计成:当盖件处于其打开位置(图4D)时,第一枢转臂418的止挡面420与门把手凹槽406的止挡面407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弹簧偏压推动盖件402的背侧抵靠住门把手凹槽406的止挡面407。因此,根据图4A至图4D的门把手组件400的盖件402在打开位置时对门把手凹槽406内可用的自由空间而言影响甚微或根本没有影响。此外,盖件402在其打开位置时对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
门把手组件4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412。第一传感器装置412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402的打开位置。为此,运动机构具有凸轮盘414,该凸轮盘与第一枢转轴410相连接并且被设计成:当运动机构408转移到了盖件402的闭合位置时,启动被设计为按钮的第二传感器装置412。
在图5A至图5D中示出了被设计为门把手组件的致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500用于使盖件502运动,该盖件被布置成在其闭合位置时与车辆的外蒙皮504处于表面齐平。
门把手组件500具有运动机构508,该运动机构被设计成使得盖件在其打开位置与其闭合位置之间枢转。运动机构508类似于运动机构408,然而其中第一枢转轴510被设计为竖直枢转轴。
运动机构508具有第一枢转臂518,该第一枢转臂可以关于竖直的第一枢转轴510枢转。枢转臂518藉由旋转关节511与盖件502可旋转地连接。盖件502相对于第一枢转臂518的位置可以藉由弹簧元件、例如环形弹簧被偏压到在图5B中示出的闭合位置。
在盖件502从闭合位置向打开位置枢转时,盖件502相对于枢转臂518扭转,例如抵抗弹簧元件的偏压而扭转。这样的扭转通过盖件502与门把手凹槽506的接触而产生。
枢转臂518具有止挡面520,该止挡面在盖件502的打开位置与门把手凹槽的平坦的止挡面507齐平地接触。换言之,枢转臂518被设计成:当盖件处于其打开位置(图5D)时,第一枢转臂518的止挡面520与门把手凹槽506的止挡面507处于同一平面。通过弹簧偏压,盖件502的背侧在此压靠门把手凹槽506的止挡面507。
门把手组件5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512。第一传感器装置512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502的打开位置。为此,第一传感器装置512被设计为布置在门把手凹槽506的外部的霍尔传感器。
从图6A至图6D中可以看到被设计为门把手组件600的致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600用于使盖件602运动,该盖件被布置成在其闭合位置时与车辆的外蒙皮604处于表面齐平。运动机构608用于使盖件602在图6A中示出的闭合位置与图6C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尤其枢转。
运动机构608具有第一枢转臂618,该第一枢转臂可以关于第一枢转轴610枢转。运动机构608具有第二枢转臂624,该第二枢转臂可以关于第二枢转轴622枢转。第一枢转臂618藉由第一旋转关节611与盖件602可旋转地连接。第二枢转臂622藉由第二旋转关节614与盖件602可旋转地连接。这两个枢转臂618、624与旋转关节611、614和枢转轴610、622一起形成用于使盖件602枢转的四连杆机构。
第一枢转臂618与盖件602的第一端部(在此为顶侧)相连接。第二枢转臂624与盖件602的第二端部(在此为底侧)可旋转地相连接。通过由第一枢转臂和第二枢转臂618、624构成的四连杆机构使得盖件602以如下方式枢转,即,使得盖件在其闭合位置以及在其打开位置(参见图6B和图6D)保持相同的取向(在此为竖直取向)。
门把手组件600的门把手凹槽606被设计为大体上槽形的。在此,门把手凹槽的底侧尤其被设计为圆弧形,其中半径与第二枢转臂624的长度大体上相对应。
第二枢转臂624被设计为叉状的。第二枢转臂布置在门把手凹槽606的外部。为此,枢转臂具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626、628,这些连接杆在第一端部处相互连接并且与第二枢转轴622相连接。在第二端部处,这两个连接杆626、628相应地与盖件、尤其与盖件602的第二端部(底侧)相连接。为此,在根据图6A至图6D的实施方式中,这两个连接杆626、628具有销614,这些销延伸穿过门把手凹槽606的壁并且与盖件602可旋转地连接。
门把手凹槽606具有被设计为长孔的引导凹槽607。引导凹槽607用于允许可以使销614在位于凹槽内侧的盖件602与位于外侧的连接杆626、628之间经过。同时,通过引导凹槽607保证了盖件相对于门把手凹槽606均匀地、可重复地运动。
门把手组件6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612,该第一传感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602的打开位置。为此,第一枢转臂618与凸轮盘614相连接或一体式地形成。凸轮盘614用于:当运动机构608处于图6D中示出的闭合位置时,致动被设计为按钮的第一传感器装置412。
门把手组件600具有第二传感器装置616。第二传感器装置616用于检测盖件602在闭合位置时的局部压力致动。例如,用户可以在区域630(图6A)中按压盖件602,以产生盖件相对于第二传感器装置616的相对运动。在此,被设计为霍尔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装置616可以检测这样的相对运动并向电动驱动装置发送对应的信号。根据该实施方式,盖件602的部分区域可以被用作启动电动驱动装置以打开盖件602的按钮。
从图7A至图7D中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门组件7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700适合用于使盖件702在盖件被布置成与车辆的外蒙皮704处于表面齐平的闭合位置与盖件702向内运动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门把手组件700具有用于使盖件702运动的运动机构708。与上文阐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图7A至图7D的运动机构708被设计成使盖件702大体上平移地运动,而不是使其枢转。
运动机构708具有第一枢转臂718a,该第一枢转臂被设计为凸轮盘714。第二枢转臂718b同样被设计为凸轮盘714。这两个枢转臂718a、718b相互连接并且可以关于共同的第一枢转轴710枢转。枢转臂718a、718b的与第一枢转轴相反的端部藉由旋转关节711与盖件702相连接。旋转关节711尤其与盖件702的第一(上)端部相连接。在盖件702的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下)端部处,盖件具有引导元件722,例如侧向伸出的销。换言之,引导元件722侧向伸出超过盖件。
门把手组件700具有门把手凹槽706。门把手凹槽706具有引导凹槽707,这些引导凹槽布置在盖件702的两侧。引导凹槽具有大体上直线的构型并且用于在闭合位置(图7A)与打开位置(图7C)之间运动时引导盖件702。引导凹槽707尤其被设计成用于接纳被设计为销的引导元件722。在图7A至图7D中展示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凹槽707尤其是相对于外蒙皮704倾斜地布置的。
一个或两个引导凹槽707是大体上L形的。在此,L形状的长边用于在打开或闭合运动期间沿直线路径引导盖件。L形状的短边用于允许在闭合位置期间将盖件压入门把手凹槽706的内部空间中。
门把手组件700具有第一传感器装置712,该第一传感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702的打开位置。为此,第一传感器装置相对于被设计为凸轮盘714的这两个枢转臂718a、718b中的一个枢转臂(在此相对于718b)被布置成:当盖件702处于闭合位置时,对应的凸轮盘714启动第一传感器装置712的按压件。
门把手组件还具有第二传感器装置716,该第二传感器装置可以检测对盖件702的手动按压。第二传感器装置716同样被展示为按钮。该按钮布置在门把手凹槽706的外部,其中按压件伸入L形的引导凹槽707的短边中。一旦用户(例如在区域730中)按压盖件702的第二下端部,引导元件722就朝向L形状的短边的方向移位。这样的移位启动第二传感器装置716,这可以用于向电动驱动装置发送信号以使枢转臂718a、718b枢转。
根据图7A至图7D的门把手组件700的使用可能如下地发生:用户走近车辆并且(例如在区域730中)按压盖件702、尤其按压第二(下)端部。这使得引导元件722移位并且因此启动第二传感器装置716。盖件702可以被偏压成使得盖件在被用户压入后回到初始位置。
通过启动第二传感器装置716,向电动驱动装置发送信号,该电动驱动装置向第一枢转轴710传递转矩。因此,这两个枢转臂718a、718b随枢转轴710枢转,直至枢转臂占据图7C和图7D示出的位置。在这两个枢转臂718a、718b枢转时,盖件702沿引导凹槽707的纵向方向被向上拉动。在附图中展示的实施方式中,盖件702被向上拉动到使得引导元件722从门把手凹槽706中被拉出。然而还可以实现,引导元件722即使在打开位置时仍保留在引导凹槽707的长边中。这样平移向上地拉动盖件702保证了门把手凹槽706的整个结构空间可供用户把手伸入。此外,由于平移运动,所需的结构空间例如可能小于用于使盖件702枢转所需的结构空间。
门把手凹槽706还具有凹陷732,在枢转臂处于根据图7A和图7B的闭合位置时,这些凹陷用于接纳被设计为凸轮盘714的枢转臂718a、718b。
从图8A至图8D中可以看到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组件8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门把手组件800适合用于使盖件802在盖件被布置成与车辆的外蒙皮804处于表面齐平的闭合位置(图8A和图8B)与盖件802向内运动的打开位置(图8C和图8D)之间运动。门把手组件800具有用于使盖件802运动的运动机构808。盖件802尤其可以通过运动机构808向内(即,朝向位于外蒙皮804后方的门把手凹槽806的方向)枢转。
运动机构808具有第一枢转臂818a,该第一枢转臂与翻盖802的第一侧相连接。运动机构808的第二枢转臂818b与和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相连接。这两个枢转臂818a、818b可以藉由共同的第一枢转轴810进行枢转。
枢转臂818a、818b的与第一枢转轴810相反的端部经由第二枢转轴811(图8B)与盖件802相连接。第二枢转轴811尤其与盖件802的第一(上)端部相连接。这两个枢转臂818a、818b经由第二枢转轴811相互连接。第二枢转轴811尤其在第一端部处与第一轴承812a相连接,该第一轴承是第一枢转臂818a的一部分。在第二枢转轴811的相反的第二端部处,第二枢转轴与第二轴承812b相连接,该第二轴承是第二枢转臂818b的一部分。
盖件802具有被安装在盖件802的上端部处的套筒814。套筒814可以随同或相对于第二枢转轴811枢转。套筒814包围第二枢转轴811。套筒814可以与第二枢转轴811固定地连接。替代性地,套筒814可以与第二枢转轴811一起枢转。
盖件802可以藉由套筒814或第二枢转轴811被偏压到相对于枢转臂818a、818b的初始位置。例如这可以通过(未展示的)扭力弹簧来实现,该扭力弹簧布置在第二枢转轴811与一个或两个轴承812a、812b之间。
门把手组件800还具有传感器装置816,该传感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检测盖件802的闭合位置。因此,可以通过传感器装置816来检测对盖件802的手动压入。换言之,用户从根据图8A的闭合位置将盖件802压入使得枢转臂818a、818b向内枢转。通过被设计为按钮的传感器装置816来检测枢转臂818a、818b的这样的枢转。传感器装置816可以相对应地产生信号,该信号可以被用于启动电动驱动装置(未展示)以使枢转臂818a、818b枢转。
在盖件802处于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闭合位置时,传感器装置816与第一枢转臂818a相接触。尤其,在盖件802处于闭合位置(在此已被压入)时,通过第一枢转臂818a的与第一枢转轴810相反的第二端部启动被设计为按钮的传感器装置816。
根据图8A至图8D的门把手组件800还可以具有另外的传感器装置(未示出),该传感器装置被设计成用于检测根据图8C和图8D的盖件的打开位置。
从图8C和图8D可以看到在盖件802处于打开位置时的门把手组件800。在打开位置,这两个枢转臂818a、818b相较于闭合位置向内(向上)枢转大约180°。相对应地,盖件802也枢转到外蒙皮804的后方。在打开位置,盖件(如所示出地)相较于门把手凹槽806向上枢转。由此,释放整个门把手凹槽806,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把手伸入门把手凹槽806中以拉开车门。
如尤其可以在图8D中看到的,与闭合位置相比,盖件802在其打开位置相对于枢转臂818a、818b枢转。图8C和图8D中示出的盖件802相对于枢转臂818a、818b的布置尤其是盖件802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盖件例如通过上文已提及的扭力弹簧被偏压。换言之,只要除了重力之外没有其他的力作用于盖件802,盖件就通过扭力弹簧的偏压转移至图8D中示出的相对于枢转臂818a、818b的相对位置。
在图8A和图8B示出的闭合位置,盖件802(抵抗扭力弹簧的偏压)进入与枢转轴818a、818b大体上平行的位置。这具有如下优点:盖件802通过偏压尝试在闭合位置伸出超过外蒙皮804。然而,盖件802在其闭合位置藉由不同的止挡件与外蒙皮相连接,因此盖件802与外蒙皮804齐平地终止。因此,偏压具有如下优点:盖件802在闭合位置被偏压到其与外蒙皮804齐平的布置。
本发明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而是从本文中所有公开的特征的总览中得出。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使盖件运动的致动装置在附图中被相应展示为门把手组件。然而,致动装置还可以被用于使服务翻盖、加油翻盖或充电翻盖运动。
- 用于车辆制动器的致动装置
- 具有用于使滚珠返回的偏转本体的机电动力转向装置的滚珠丝杠传动件
- 驱动装置、致动器及车辆摇窗机构
- 用于使推力反向器的可动盖运动的致动装置
- 用于使推力反向器的可动盖运动的致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