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梃连接结构、十字形中梃及门窗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十字形中梃及门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合金门窗普遍采用中梃连接方式,主要包括基于一字形中梃和十字形中梃的连接方式,以用于设置于门窗框架内分隔或/和支撑门窗框架。中梃的端部一般通过固定于相应处的连接件连接。例如,一字形中梃可以横向或纵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套设于固定在边框相应处的连接件,再通过螺丝竖直穿进连接件进行锁附,以实现与边框的组装连接;十字形中梃包括横向中梃和纵向中梃,横向中梃的端部套设于固定在纵向中梃相应处的连接件,再通过螺丝竖直穿进连接件进行锁附,以实现组装连接。但现有的中梃连接结构只能实现中梃延伸方向(例如一字形中梃的延伸方向、十字形中梃中横向中梃的延伸方向)的固定,而在中梃连接结构的中梃垂直方向(即从门窗内往门窗外的方向)上并未设置有任何连接结构,例如一字形中梃与边框在中梃垂直方向上仅是接触或者部分贴合,而未通过结构进行连接,导致结构稳定性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十字形中梃及门窗,可以改善中梃连接结构在垂直方向上未连接导致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包括:
边框,包括垂直的第一框壁和第二框壁,所述第一框壁设有第一卡槽;
中梃,设有第一梃室且其对应的梃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梃室连通的第一梃孔;
第一连接件,插置于所述第一梃室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邻近于所述第二框壁,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梃室内且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连接侧壁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且可沿第二方向往返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第一销钉,插置于对齐的所述第一梃孔和所述第一销孔内,以使所述边框和所述中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中梃还设有第二梃室且其对应的梃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梃室连通的第二梃孔,所述第二梃室与所述第一梃室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所述边框的第二框壁设有第二卡槽;
所述中梃连接结构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邻近于所述第二框壁,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梃室内且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二方向往返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通孔;
第二销钉,插置于对齐的所述第二梃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
第一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框壁。
可选地,所述中梃还设有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梃室背向所述第二梃室的一侧,所述加强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中梃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中梃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所述加强件内部中空;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加强件超出于所述边框的第二框壁,且超出于所述第二框壁的端部设置有封堵件,并通过所述封堵件封盖。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侧壁垂直连接的延伸部,所述第二连接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延伸部背向所述第一连接侧壁延伸并邻近于所述第二框壁,且设有螺孔;
所述中梃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螺孔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边框的第二框壁固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包括:
中梃,包括垂直的第一梃壁和第二梃壁,所述第一梃壁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梃壁设有第四卡槽;
边框,设有第一框室和第二框室,且其对应的顶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框室连通的第一框孔、以及与所述第二框室连通的第二框孔;
第一连接件,插置于所述第一框室内,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邻近于所述第二梃壁,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框室内且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连接侧壁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三卡槽内且可沿第二方向往返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第一销钉,插置于对齐的所述第一框孔和所述第一销孔内;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邻近于所述第二梃壁,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二框室内且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四卡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二方向往返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通孔;
第二销钉,插置于对齐的所述第二框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
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梃壁。
可选地,所述中梃的外侧还设有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梃壁背向所述第二梃壁的一侧,所述加强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中梃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中梃的延伸方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十字形中梃,包括:
第一中梃,包括垂直的第三梃壁和第四梃壁,所述第三梃壁设有第五卡槽,所述第四梃壁设有第六卡槽;
第二中梃,设有第三梃室和第四梃室,且其对应的梃壁设有与所述第三梃室连通的第三梃孔、以及与所述第四梃室连通的第四梃孔;
第一连接件,插置于所述第三梃室内、且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邻近于所述第四梃壁,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梃室内且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连接侧壁设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五卡槽内且可沿第二方向往返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第一销钉,插置于对齐的所述第三梃孔和所述第一销孔内;
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邻近于所述第二梃壁,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四梃室内且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卡合部,卡合于所述第六卡槽内且可沿所述第二方向往返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通孔;
第二销钉,插置于对齐的所述第四梃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
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第四梃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梃还设有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梃壁背向所述第四梃壁的一侧,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中梃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中梃的延伸方向。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门窗,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中梃连接结构,和/或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十字形中梃。
如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卡合部与卡槽的卡合,可以实现中梃连接结构、十字形中梃及门窗在中梃垂直方向上的连接,有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梃连接结构在未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中梃连接结构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边框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边框在组合时的x-z截面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边框的y-z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将密封枕设置于边框的第二框壁上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中梃连接结构在未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中梃连接结构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中梃连接结构在未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中梃连接结构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边框的y-z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2所示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中梃连接结构在未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中梃连接结构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6所示的边框的y-z截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十字形中梃在未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十字形中梃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十字形中梃在未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十字形中梃在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组装门窗的十字形中梃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十字形中梃与边框组装形成门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十字形中梃及门窗。这几个保护主题基于同一构思,解决问题的原理基本相同或相似,各保护主题的实施方式可相互参阅,重复之处不予赘述。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相互组合,且亦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相应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便于描述及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文将重力方向g称为第二方向y,并以重力方向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第二方向y为该三维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轴,该三维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轴方向称为第一方向x、另一轴方向称为第三方向z,则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应理解,本申请的下文结构描述中所谓的垂直并非要求两者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而是允许存在±10°的偏差,即所谓垂直可以理解为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0°至100°。同理,下文结构描述中所谓的平行也并非要求两者之间的夹角必须为0°或180°,而是允许存在±10°的偏差,即所谓的平行可以理解为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至10°或170°至190°。
第一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梃连接结构的相关示意图。该中梃连接结构包括边框1、中梃2、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销钉41、第二销钉42以及第一螺钉51。
边框1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框壁11和第二框壁12,这两个框壁形成L形结构,第一框壁11整体上为片状结构或者说板状结构,第一框壁11设有第一卡槽111,第二框壁12设有第二卡槽121。这两个卡槽中的任一者,可以由凸出于对应框壁的水平部分的两个卡齿相对设置而成。
中梃2设有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的第一梃室2a和第二梃室2b,所谓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具有不等于零的距离,例如在如图所示的场景中,第一梃室2a和第二梃室2b之间设有隔热的橡胶件20,以使中梃2具有隔热保温功能。中梃2的梃壁21(也为第一梃室2a的梃壁21)设有与第一梃室2a连通的第一梃孔21a,中梃2的梃壁21(也为第二梃室2b的梃壁21)设有与第二梃室2b连通的第二梃孔21b。在实际场景中,中梃2的上下梃壁21均设有第一梃孔21a和第二梃孔21b,上梃壁21与下梃壁21的第一梃孔21a上下对齐,上梃壁21与下梃壁21的第二梃孔21b上下对齐。
第一连接件31用于插置于第一梃室2a内。第一连接件3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邻近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当第一连接件31插置于第一梃室2a内时,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一梃室2a内,该第二端设有第一销孔31a。第一连接件31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连接侧壁311设有第一卡合部313,该第一卡合部313卡合于第一框壁11的第一卡槽111内,于此在组装过程中,第一连接件31通过第一卡合部313在第一卡槽111内可沿第二方向y往返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方位中可以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中梃2与边框1需要固定的位置处。
在如图1至图9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第一卡槽111由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卡齿、以及第一框壁11的平面部分限定而成,其中一个第一卡齿呈L形且设置于第一框壁11的最外端,另一个第一卡齿呈T形。相应地,所述第一卡合部313包括两个第二卡齿,其中一个第二卡齿呈L形与呈L形的第一卡齿卡合,另一个第二卡齿与呈T形的第一卡齿配合,该呈T形的第一卡齿抵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连接侧壁311。
第二连接件32用于插置于中梃2的第二梃室2b内,且与第一连接件31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第二连接件32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邻近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当第二连接件32插置于中梃2的第二梃室2b内时,所述第四端位于第二梃室2b内,该第四端设有第二销孔32a。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卡合部321,该第二卡合部321卡合于第二框壁12的第二卡槽121内,于此在组装过程中,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二卡合部321在第二卡槽121内可沿第二方向y往返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方位中可以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中梃2与边框1需要固定的位置处,在实际场景中,第二连接件32和第一连接件31可以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连接件32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贯穿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通孔32b。
在如图1至图9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第二卡槽121由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卡齿、以及第二框壁12的平面部分限定而成,其中一个第三卡齿呈L形且设置于第二框壁12的最外端,另一个第三卡齿呈T形。相应地,所述第二卡合部321整体上呈T形,该呈T形的第二卡合部321的(沿第三方向z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卡齿配合,具体地,第二卡合部321的两端分别夹持于对应的第三卡齿和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之间。
中梃连接结构的组装方式及组装过程,结合图1至图9所示,如下:
首先进行型材端铣,再进行打孔以得到包括第一销孔31a和第二销孔32a在内的销孔,以及注胶孔1a,该注胶孔1a用于向边框1和中梃2的腔室内注入胶;此时完成型材(即边框1和中梃2)的加工成型。
接着,如图9所示,通过胶枪在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上打胶,然后将外侧为平面的密封枕13稳固的卡合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上,该密封枕13可以为尼龙材质,用于实现卡合位置处的密封。
然后,将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卡合部313从边框1的一端卡合于第一卡槽111内,并将第一连接件31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将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卡合部321从边框1的一端卡合于第二卡槽121内,并将第二连接件32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将第一螺钉51沿第一方向x穿过通孔32b,以此将第二连接件32固定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以此完成连接件的固定。第一螺钉51可以为内六角螺钉,以便于在穿设于通孔32b时进行旋拧。
进一步地,将中梃2的端部套设于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1插置于中梃2的第一梃室2a内,第二连接件32插置于中梃2的第二梃室2b内,中梃2的端部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抵接,此时,第一梃孔21a和第一销孔31a对齐,第二梃孔21b和第二销孔32a对齐。
最后,将第一销钉41插置于对齐的第一梃孔21a和第一销孔31a内,将第二销钉42插置于对齐的第二梃孔21b和第二销孔32a内;可选地,其中一个第一销钉41穿过上梃壁21的第一梃孔21a并从上方插置于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销孔31a中,另一第一销钉41穿过下梃壁21的第一梃孔21a并从下方也插置于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销孔31a中;其中一个第二销钉42穿过上梃壁21的第二梃孔21b并从上方插置于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销孔32a中,另一第二销钉42穿过下梃壁21的第二梃孔21b并从下方也插置于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销孔32a中;于此得到组装好的中梃连接结构。
应该理解到,图中所示仅为边框1和中梃2的一部分,对于完整结构的边框1和中梃2,本申请还可以包括其他组装步骤,例如:通过橡胶锤将边框1和中梃2对应连接处敲击平整;进行注胶工序,例如在各个连接处的间隙注胶、向各个腔室内注胶;以及,在边框1和中梃2对应连接处设置覆盖件6,该覆盖件6可以设置有卡合部,并通过卡合部与边框1的第一框壁11的第一卡槽111卡合,从而固定于边框1和中梃2的对应连接处;该覆盖件6可以为塑料件,用于覆盖所述对应连接处以起到外观美化作用,可选地,该覆盖件6可以设置有注胶孔61,胶枪通过注胶孔61进行注胶。
通过上述组装方式及组装过程,结合图23所示的门窗9,本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可适用于门窗9的虚线所示区域Z
在本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中,通过第一卡合部313与第一卡槽111的卡合,可以实现中梃连接结构在中梃垂直方向(例如图中第三方向z)上的连接,有利于提高边框1与中梃2组装后的结构稳定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特征,可参阅前述,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相同名称的结构元件,本申请采用相同标号予以标识。
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基础上,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所示,中梃2还设有加强件23,该加强件23设置于第一梃室2a背向第二梃室2b的一侧,即加强件23设置于中梃2朝向门窗外的一侧,加强件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中梃2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垂直于中梃2的延伸方向。例如,在图中所示的场景中,该加强件23为内部中空的矩形腔室,中梃2横向设置,则加强件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
加强件23可以提高中梃2(及包含该中梃2的结构件)的强度,例如使得中梃2可承受较强的风压。可选地,加强件23内可以穿设钢条等附加件,通过结构强度更高的附加件来进一步提高中梃2的强度。
沿第一方向x,加强件23超出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且超出于第二框壁12的端部设置有封堵件71,并通过所述封堵件71封盖。可选地,该封堵件71的外表面为平面,以使得组装后加强件23的端部为平面,提高整体美观性。另外,由于边框1部分嵌入墙体内,因此加强件23超出于第二框壁12的端部可未与边框1的最外侧平齐,例如未超出边框1的最外侧,于此封堵件71可以设置于对应的墙体外并与墙体之间面接触或平行间隔。
结合图23所示,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门窗9的虚线所示区域Z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特征,可参阅前述,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相同名称的结构元件,本申请下文采用相同标号予以标识。
请一并参阅图12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包括边框1、中梃2、第一连接件31、第一销钉41以及第二螺钉52。
相比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中梃2的第二梃室2b(的横截面)小于第一梃室2a(的横截面),边框1相应的两个腔室也大小不同,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与中梃2的第二梃室2b对应处的面积较小,难以安装固定第二连接件32,因此,本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未设置第二连接件32、第二销钉42以及第一螺钉51等相关结构元件。并且,第一连接件31的结构设计也有所不同。
如图12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31还包括第二连接侧壁312、以及与第二连接侧壁312垂直连接的延伸部314,第二连接侧壁312与第一连接侧壁311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延伸部314背向第一连接侧壁311延伸并邻近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3,所述延伸部314设有螺孔31b。
所述中梃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螺钉52。在参阅前述组装方式将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卡合部313从边框1的一端卡合于第一卡槽111内,并将第一连接件31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之后,将所述第二螺钉52穿过第一连接件31的螺孔31b,将第一连接件13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固定。所述第二螺钉52可以为十字形螺钉,且其长度可以小于前述第一螺钉51的长度。
由于第一连接件31采用螺丝锁附方式固定于边框1的第二框壁12,因此在边框1的第二框壁12的相应位置处可以未设置前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密封枕13,而是可以通过后续打胶来实现相应缝隙处的密封。
结合图23所示,与前述各个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门窗9的虚线所示区域Z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特征,可参阅前述,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相同名称的结构元件的标号,也可以参阅前述附图,本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并未在对应的图16至图18中予以标注。
请一并参阅图16至图1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梃连接结构,包括边框1、中梃2、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销钉41、第二销钉42以及螺钉53。为区别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螺钉51和第二螺钉52,该螺钉53可称为第三螺钉53,且其与第一螺钉51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
边框1设有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的第一框室1b和第二框室1c,所谓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具有不等于零的距离,例如在如图所示的场景中,第一框室1b和第二框室1c之间也设有隔热的橡胶件20,以使边框1具有保温隔热功能。边框1的顶壁14(也为第一框室1b的顶壁14)设有与第一框室1b连通的第一框孔14a,边框1的顶壁14(也为第二框室1c的顶壁14)与第二框室1c连通的第二框孔14b。在实际场景中,边框1横向(沿第一方向x)设置,中梃2纵向(沿第二方向y)设置,边框1的下半部分会埋入墙体内,并且由于,边框1的厚度(即沿第二方向y的长度)较小,因此边框1的下壁可以不设置第一框孔14a和第二框孔14b。
中梃2包括相垂直的第一梃壁221和第二梃壁222,这两个梃壁形成T形结构,第一梃壁221整体上为片状结构或者说板状结构,该第一梃壁221设有第三卡槽223,第二梃壁222设有第四卡槽224。这两个卡槽中的任一者,可以由凸出于对应梃壁的水平部分的两个卡齿相对设置而成。
第一连接件31用于插置于边框1的第一框室1b内。第一连接件3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邻近于中梃2的第二梃壁222,当第一连接件31插置于第一框室内1b内时,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一框室1b内,该第二端设有第一销孔31a。第一连接件31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连接侧壁311设有第一卡合部313,该第一卡合部313卡合于第一梃壁221的第三卡槽223内,于此使得在组装过程中,第一连接件31通过第一卡合部313在第三卡槽223内y可沿第二方向往返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方位中可以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中梃2与边框1需要固定的位置处。
在如图16至图18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第三卡槽223由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卡齿、以及第一梃壁221的平面部分限定而成,其中一个第四卡齿呈L形且设置于第一梃壁221的最外端,另一个第四卡齿呈T形。相应地,所述第一卡合部313包括两个第二卡齿,其中一个第二卡齿呈L形与呈L形的第四卡齿卡合,另一个第二卡齿与呈T形的第四卡齿配合,该呈T形的第一卡齿抵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连接侧壁311。
第二连接件32用于插置于边框1的第二框室1c内,且与第一连接件31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第二连接件32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邻近于中梃2的第二梃壁222,当第二连接件32插置于边框1的第二框室1c内时,所述第四端位于第二框室1c内,且设有第二销孔32a;所述第三端设有第二卡合部321,该第二卡合部321卡合于第二梃壁222设有第四卡槽224内,于此在组装过程中,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二卡合部321在第四卡槽224内可沿第二方向y往返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方位中可以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中梃2与边框1需要固定的位置处。所述第二连接件32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贯穿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通孔32b。
在如图16至图18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第四卡槽224由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五卡齿、以及第二梃壁222的平面部分限定而成,其中一个第五卡齿呈L形且设置于第二梃壁222的最外端,另一个第五卡齿呈T形。相应地,所述第二卡合部321整体上呈T形,该呈T形的第二卡合部321的(沿第三方向z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卡齿配合,具体地,第二卡合部321的两端分别夹持于对应的第五卡齿和中梃2的第二梃壁222之间。
中梃连接结构的组装方式及组装过程,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如下:
首先进行型材端铣,接着将密封枕13设置于中梃2的第二梃壁222上。
然后,将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卡合部313从中梃2的一端卡合于第三卡槽223内,并将第一连接件31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将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卡合部321从中梃2的一端卡合于第四卡槽224内,并将第二连接件32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将螺钉53沿第一方向x穿过通孔32b,以此将第二连接件32固定于中梃2的第二梃壁222,以此完成连接件的固定。
进一步地,将边框1的端部套设于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1插置于边框1的第一框室1b内,第二连接件32插置于边框1的第二框室1c内,边框1的端部与中梃2的第二梃壁222抵接,此时,第一框孔14a和第一销孔31a对齐,第二框孔14b和第二销孔32a对齐。
最后,将第一销钉41插置于对齐的第一框孔14a和第一销孔31a内,将第二销钉42插置于对齐的第二框孔14b和第二销孔32a内。
在如图16至图18所示的场景中,中梃2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称为左右两侧),均设采用前述组装方式与边框1进行组装。
请继续参阅图16至图18,中梃2的外侧还可以设有加强件23,该加强件23设置于第一梃壁221背向第二梃壁222的一侧,加强件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中梃2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垂直于中梃2的延伸方向。例如,在图中所示的场景中,该加强件23为内部中空的矩形腔室,中梃2纵向设置,则加强件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特征,可参阅前述,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对于相同名称的结构元件的标号,也可以参阅前述附图,本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并未在对应的图19和图20中予以标注。
请一并参阅图19和图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字形中梃,包括一第一中梃7、两个第二中梃8、两个第一连接件31、两个第二连接件32、第一销钉41、第二销钉42以及螺钉53。为区别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螺钉51和第二螺钉52,该螺钉53可称为第三螺钉53,且其与第一螺钉51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两个第二中梃8沿第一中梃7对称设置,且与第一中梃7的连接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以其中一个第二中梃8为例进行描述。
第一中梃7包括相垂直的第三梃壁71和第四梃壁72,这两个梃壁形成T形结构,第三梃壁71整体上为片状结构或者说板状结构,第三梃壁71设有第五卡槽711,第四梃壁72设有第六卡槽721。
第二中梃8设有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的第三梃室8a和第四梃室8b,所谓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两者之间具有不等于零的距离,例如在如图所示的场景中,第三梃室8a和第四梃室8b之间设有隔热的橡胶件20,以使第二中梃8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第一中梃7也可以设有该橡胶件20。
第二中梃8的梃壁81(也为第三梃室8a的梃壁81)设有与第三梃室8a连通的第三梃孔81a,该梃壁81(也为第四梃室8b的梃壁81)还设有与第四梃室8b连通的第四梃孔81b。在实际场景中,第二中梃8的上下梃壁81均设有第三梃孔81a和第四梃孔81b,上梃壁81与下梃壁81的第三梃孔81a上下对齐,上梃壁81与下梃壁81的第四梃孔81b上下对齐。
第一连接件31用于插置于第三梃室8a内。第一连接件3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邻近于第一中梃7的第四梃壁72,当第一连接件31插置于第三梃室8a内时,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三梃室8a内,该第二端设有第一销孔31a。第一连接件31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连接侧壁311设有第一卡合部313,该第一卡合部313卡合于第三梃壁71的第五卡槽711内,于此使得在组装过程中,第一连接件31通过第一卡合部313在第五卡槽711内可沿第二方向y往返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方位中可以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中梃2与边框1需要固定的位置处。
在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第五卡槽711由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六卡齿、以及第三梃壁71的平面部分限定而成,其中一个第六卡齿呈L形且设置于第三梃壁71的最外端,另一个第六卡齿呈T形。相应地,所述第一卡合部313包括两个第二卡齿,其中一个第二卡齿呈L形与呈L形的第六卡齿卡合,另一个第二卡齿与呈T形的第六卡齿配合,该呈T形的第六卡齿抵接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连接侧壁311。
第二连接件32用于插置于第二中梃8的第四梃室8b内,且与第一连接件31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第二连接件32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邻近于第一中梃7的第四梃壁72,当第二连接件32插置于第二中梃8的第四梃室8b内时,第四端位于第四梃室8b内,该第四端设有第二销孔32a;第三端设有第二卡合部321,该第二卡合部321卡合于第四梃壁72的第六卡槽721内,于此使得在组装过程中,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二卡合部321在第六卡槽721内可沿第二方向y往返移动,即在图中所示的方位中可以上下移动,从而移动至第一中梃7与第二中梃8需要固定的位置处。第二连接件32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贯穿第三端和第四端的通孔32b。
在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第六卡槽721由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七卡齿、以及第四梃壁72的平面部分限定而成,其中一个第七卡齿呈L形且设置于第四梃壁72的最外端,另一个第七卡齿呈T形。相应地,所述第二卡合部321整体上呈T形,该呈T形的第二卡合部321的(沿第三方向z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七卡齿配合,具体地,第二卡合部321的两端分别夹持于对应的第七卡齿和边框1的第二框壁12之间。
十字形中梃的组装方式及组装过程,结合图19和图20所示,如下:
首先进行型材端铣,再将密封枕13设置于第一中梃7的第四梃壁72上。
然后,将第一连接件31的第一卡合部313从第一中梃7的一端卡合于第五卡槽711内,并将第一连接件31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将第二连接件32的第二卡合部321从第一中梃7的一端卡合于第六卡槽721内,并将第二连接件32移动至需要固定位置处,将螺钉53沿第一方向x穿过通孔32b,以此将第二连接件32固定于第一中梃7的第四梃壁72,以此完成连接件的固定。
进一步地,将第二中梃8的端部套设于第一连接件31和第二连接件32,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1插置于第二中梃8的第三梃室8a内,第二连接件32插置于第二中梃8的第四梃室8b内,第二中梃8的端部与第一中梃7的第四梃壁72抵接,此时,第三梃孔81a和第一销孔31a对齐,第四梃孔81b和第二销孔32a对齐。
最后,将第一销钉41插置于对齐的第三梃孔81a和第一销孔31a内,将第二销钉42插置于对齐的第四梃孔81b和第二销孔32a内。
在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场景中,第一中梃7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称为左右两侧),均设采用前述组装方式与第二中梃8进行组装。
结合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十字形中梃可以适用于门窗9的虚线所示区域Z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相同特征,可参阅前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五实施例的描述基础上,请参阅图21和图22,在本第六实施例中,第一中梃7的外侧还可以设有加强件23,该加强件23设置于第三梃壁71背向第四梃壁72的一侧,加强件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中梃7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中梃7的延伸方向。例如,在图中所示的场景中,该加强件23为内部中空的矩形腔室,第一中梃7纵向设置,则加强件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
结合图23所示,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的十字形中梃也可以适用于门窗9的虚线所示区域Z
第七实施例
如图2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窗9,例如为铝合金门窗,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的中梃连接结构,和/或任一实施例的十字形中梃。因此,该门窗9具有前述对应实施例可产生的有益效果。
结合图24和图25所示,该门窗9的组装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一第一中梃7和两个第二中梃8,采用第五实施例所描述的组装方式,得到十字形中梃。
然后,提供两条边框1,对于其中任一条边框1,结合图1和图2所示,采用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组装方式,将两条边框1分别与十字形中梃的上下两端相组装;应理解,在本步骤的组装过程中,十字形中梃的第一中梃7与前述图1和图2所示的中梃2的作用及与边框1的连接方式相同。
最后,提供两条边框1,对于其中任一条边框1,结合图1和图2所示,采用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组装方式,将两条边框1分别与十字形中梃的左右两端相组装,从而得到如图23所示的门窗9;在本步骤的组装过程中,十字形中梃的两个第二中梃8分别与前述图1和图2所示的中梃2的作用及与边框1的连接方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门窗还可以有其他结构,此处不再予以赘述。例如,上下两个边框1可以为两段式结构,即相当于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的左右两个边框1,通过采用如第四实施例所描述的组装方式,即可完成如图23所示区域Z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凡是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尽管本文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另外,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 传动锁紧中梃连接件及其连接方法
- 一种门窗中梃与框架或中梃与中梃的连接结构
- 一种门窗中梃与框架或中梃与中梃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