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 用于涡轮部件的内部冷却的其中具有中空构件的球滑槽的预烧结预成型件球
    用于涡轮部件的内部冷却的其中具有中空构件的球滑槽的预烧结预成型件球

    提供了用于涡轮部件(100)中的球滑槽(130)的球(160)、涡轮部件(100)以及使用球(160)的方法。球(160)可包括由预烧结预成型件(PSP)材料制成的球主体(162)。球主体(162)具有被限定穿过其中的开口(164),该开口具有第一横截面积。中空构件(170)被固定在被限定穿过球主体(162)的开口(164)内。中空构件(170)具有比开口(164)的第一横截面积小的第二横截面积,并且由具有比PSP材料的熔融温度高的熔融温度的材料制成。该方法包括定位球(160)并将球(160)钎焊在位。在钎焊之后,中空构件(170)保持通过球(160)的流体连通,并且允许通过其中的冷却剂流的定制计量。

    2023-11-21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间隙调整和停缸的系统和方法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间隙调整和停缸的系统和方法

    提供用于液压地控制停缸和可变气门升程操作的气门致动机构。所述气门致动机构包括液压回路,所述液压回路被选择性地加压以将往复构件固定在延伸位置中以将运动从凸轮轴凸角传递到进气门或排气门,并且被泄放以允许所述往复构件往复运动。

    2023-11-21
  • 一种发电厂低油压连锁试验的控制装置
    一种发电厂低油压连锁试验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低油压连锁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电厂低油压连锁试验的控制装置,包括:低油压连锁试验回路,能够对润滑油系统的供油压力进行监控;控制组件,设置在低油压连锁试验回路上,能够对低油压连锁试验回路试验时的油压下降速度进行控制;利用控制组件能够对油压的下降速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压下降太快,无法精准记录备用和事故油泵连锁启动保护定值的问题;通过对低油压连锁试验回路和节流孔板的计算,得到油压下降的观察时间,根据所需观察时间对节流孔板的型号进行调节,实现对油压下降速度的调节。

    2023-11-21
  • 一种带回热的循环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一种带回热的循环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回热的循环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热源、换热器、启发一体电机、压气机、透平、回热器,热源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透平、回热器依次连接构成第二回路,回热器与换热器连接,启发一体电机、压气机、透平依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系统相对复杂、需要配置各种辅助设备等问题。

    2023-11-20
  • 涡轮发动机维修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涡轮发动机维修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维修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将工具插入涡轮发动机的进入开口中、接触涡轮发动机的叶片、以及从叶片去除材料。该工具可包括擦拭器安装件和擦拭器,擦拭器包括擦拭器表面,擦拭器表面被构造为接触叶片并从叶片去除材料。该工具还可以包括本体、致动器和流体流动路径,用于部署擦拭器并向涡轮发动机的叶片局部提供流体。

    2023-11-20
  • 一种柴油机尾气碳烟微粒处理装置
    一种柴油机尾气碳烟微粒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尾气碳烟微粒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处理塔、与第一处理塔相连的第二处理塔以及设置在第一处理塔和第二处理塔上的烟气排出管,第一处理塔和第二处理塔内设置有处理部件;管路组件,包括与第一处理塔相连的第一烟气管、与第二处理塔相连的第二烟气管以及连接第一烟气管和第二烟气管的连通管;阀门开闭组件,通过生石灰与含油烟气充分混合,增大颗粒尺寸并消除其粘性,第一处理塔阀门打开,利用第一处理塔DPF将颗粒补集;第二处理塔阀门关闭,压缩空气阀门打开,压缩空气反吹将颗粒脱附,当第一处理塔DPF压差达到设定值时第一处理塔阀门关闭,压缩空气阀门打开,压缩空气反吹将颗粒脱附。

    2023-11-18
  • 用于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气门桥、用于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的气门机构以及内燃机
    用于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气门机构的气门桥、用于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的气门机构以及内燃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门机构(10)的气门桥(42),具有:气门桥操作区(44),气门桥(42)通过气门桥操作区能借助第一摇杆(32)被操作且由此能在第一操作方向(22)上运动;第一气门操作区(46),借助于所述第一气门操作区,第一换气门(18)能通过气门桥(42)的操作而被操作;以及第二气门操作区(46),借助于所述第二气门操作区,第二换气门(20)能通过气门桥(42)的操作而被操作。气门操作区(46)包括沿第一操作方向(22)贯穿的通孔(56),通孔具有第一长度区(L1),在第一长度区内,通孔(56)沿其周向(58)完全环绕闭合。通孔(56)具有在操作方向(22)上紧接第一长度区(L1)的第二长度区(L2),在第二长度区内,通孔(56)沿其周向(58)在一部位(S1)在垂直于操作方向(22)延伸的第一打开方向(60)上敞开。

    2023-11-17
  • 一种船舶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一种船舶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高氨柴比发动机尾气净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氧化室、混合室、SCR催化室和氨氧化催化室,且氧化室的入口与尾气入口连通,混合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与尾气入口连通,氧化室内设置有氧化型催化剂,SCR催化室内设置有SCR催化剂,氨氧化催化室内设置有低温氨氧化催化剂,氧化室、混合室、SCR催化室和氨氧化催化室沿尾气的流动方向串联设置。本发明先将一部分尾气通过氧化型催化剂进行反应,适当提高尾气的温度,再将全部的尾气通过SCR催化剂,利用剩余的未燃氨与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去除氮氧化物,最后再用低温氨氧化催化剂反应去除多余的氨和极少量的一氧化碳,以达到排放要求,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

    2023-11-17
  • 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系统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系统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一种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系统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属于柴油机尿素SCR排放后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基于自适应回声状态网络的数据驱动SCR模型,并提供了有效的离线参数辨识策略,得到的高精度模型可直接用作面向控制模型的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系统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构建SCR数据驱动模型结构,设计自适应参数更新策略。本发明使用的自适应回声状态网络框架具有体积小、运行速度快、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以此根据数据训练的模型可以直接用作面向控制模型。

    2023-11-17
  • 柴油内燃机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柴油内燃机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柴油内燃机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进气混合器和排气SCR组件,所述进气混合器与所述排气SCR组件连接,所述进气混合器包括:进气混合器筒体、进气口、混合器和匀气结构,所述混合器将所述进气口接收的柴油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与所述混合器输入的雾状尿素进行均匀搅拌,并通过所述匀气结构使混合气流均匀输出至所述排气SCR组件,本申请通过混合器的导流作用,把进入混合腔筒体的混合气流形成多股螺旋的涡流,利用螺旋的涡流的搅拌作用对混合气流进行搅拌混合,使得柴油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与雾状尿素的混合均匀性得到提高,匀气结构使流出到排气SCR组件的气流均匀性指数得到提高,减少尿素结晶,提高选择性催化转化器催化作用。

    2023-11-17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程序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程序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程序,控制装置能够执行第1诊断处理和第2诊断处理,在所述第1诊断处理中,在第1执行条件成立时,执行拖动处理并且诊断空燃比传感器有无异常,在所述第2诊断处理中,在第2执行条件成立时,执行拖动处理并且诊断GPF有无异常。控制装置在执行判定处理中,在第1执行条件和所述第2执行条件中的至少一方不成立的情况下禁止第1诊断处理和所述第2诊断处理双方的执行,在第1执行条件和第2执行条件双方均成立时允许第1诊断处理和所述第2诊断处理双方的执行。

    2023-11-16
  • 两级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两级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两级风扇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的动力总成熄火后,控制所述两级风扇低速运行预定的第一时长;获取蓄电池的电压和第一温区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区为所述车辆的换挡拉索、底盘散热水管、底盘线束、底盘燃油管路和底盘制动油管中的一者或多者所在的区域;若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温区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两级风扇高速运行。如此,能够通过两级风扇高速运行产生的风力来增强热交换,加快散热,从而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2023-11-16
  •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所述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流量阀、大负荷曲通管、油气分离器、压力调节阀和小负荷曲通管,流量阀用于与进气软管连接,大负荷曲通管的一端与流量阀的远离进气软管一端连接,大负荷曲通管的另一端与油气分离器连接,压力调节阀的一端与油气分离器连接,压力调节阀的另一端与小负荷曲通管的一端连接,小负荷曲通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进气歧管连接,油气分离器还用于与曲轴箱连接。当大负荷曲通管或小负荷曲通管出现断开或断裂时,外界新鲜空气会进入进气歧管,导致进气歧管内的压力超出节气门的调节范围,导致发动机报故障码,以达到曲轴箱通风系统管路断开、断裂的监测要求。

    2023-11-16
  • 用于对具有电加热器的催化器进行诊断的方法和装置
    用于对具有电加热器的催化器进行诊断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催化器(1)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所述催化器具有用于对内燃机的废气进行处理的电加热器。在所述内燃机的运行期间激活所述催化器的电加热并且比较在所述催化器(1)之后的废气的所测量的热量(

    2023-11-16
  • 一种整车热管理控制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车辆
    一种整车热管理控制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车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控制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车辆上的多个控制单元针对硅油风扇发送的多个转速请求,不同的转速请求中携带不同的需求转速;根据多个转速请求中携带的需求转速,确定硅油风扇的目标转速;控制所述硅油风扇以所述目标转速进行旋转。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硅油风扇噪音大,燃油消耗严重的问题。

    2023-11-16
  • 一种具有TMM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一种具有TMM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TMM阀体的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在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时,周期性的检测当前周期内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温度,并将当前周期内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温度与发动机冷却液的目标温度相减,确定当前周期内的第一温度差值,然后根据第一温度差值确定热管理模块TMM中阀体的目标开度,然后获取上一个周期内的第二温度差值,得到当前周期相邻的上一周期的第二温度差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差值之间的对比温度差值,结合目标温度和当前周期的第一温度差值,判断温度的变化趋势,对所述阀体的目标开度进行补偿,从而对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调整更加准确,进而达到最佳的目标冷却液温度。

    2023-11-16
  • 基于闭环方式测取汽轮机本体参数的方法
    基于闭环方式测取汽轮机本体参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闭环方式测取汽轮机本体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定汽轮发电机组运行在闭环控制方式下,并将汽轮发电机组的工作信号接入到高速数据采集仪;(2)解除阀位高、低限制目标值和指令之间的速率限制;(3)输入阀位限制目标值,且阀位限制目标值小于闭环控制方式下的当前总阀位指令;(4)待机组功率稳定后,输入一个向上阶跃的总阀位指令限制值,进行功率上阶跃扰动试验;(5)基于测得的工作信号,根据传递函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得到汽轮机本体参数。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以往机组闭环方式运行不能测取汽轮机本体参数的问题。

    2023-11-16
  • 涡轮动叶
    涡轮动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动叶,其具有冷却结构,可以提高叶尖冷却效果。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涡轮动叶具有叶尖和位于叶身内部的叶片尾缘冷气腔,该叶尖包括围成凹槽的底部盖板、压力侧肋和吸力侧肋,在该凹槽底部盖板的尾部布置有气膜狭缝,并且该压力侧肋的尾部区域具有缺口,该缺口遍及到叶尖的尾缘,该气膜狭缝的中心线与该凹槽底部盖板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该气膜狭缝将该叶片尾缘冷气腔与该叶尖的尾部区域连通,使得在该叶片尾缘冷气腔的压力和泵吸效应的作用下,冷气从该叶片尾缘冷气腔通过该气膜狭缝流出,并覆盖该吸力侧肋的尾部区域。

    2023-11-16
  • 一种修正LNT老化的方法、系统及车辆
    一种修正LNT老化的方法、系统及车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正LNT老化的方法、系统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工况信息;根据所述工况信息,获取所述车辆中LNT当前的老化程度以及LNT当前的再生温度;根据所述老化程度以及所述再生温度,对所述LNT的浓燃参数进行修正,以使所述LNT按照修正后的浓燃参数执行浓燃过程。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旨在通过对LNT催化器的老化程度、再生温度及再生空燃比、再生时长精确识别及控制,实现对LNT催化器老化后的性能进行修正,使LNT催化器处理NOx后排出的气体满足排放要求。

    2023-11-16
  • 一种对SCR系统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一种对SCR系统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SCR系统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车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SCR系统中的尿素系统进行检测,当尿素系统发生故障时即为SCR系统发生故障。当尿素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获取SCR入口一侧的第一位置处,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氮氧流量,以及SCR出口一侧的第二位置处,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氮氧流量,然后根据第一氮氧流量与第二氮氧流量得到SCR的转化效率,根据转化效率确定SCR是否发生故障。当尿素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确定SCR发生故障,就可以认为SCR本体发生故障,从而实现了检测到SCR发生故障的效果。

    2023-11-16
  • 废气后处理系统的操纵识别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废气后处理系统的操纵识别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涉及用于技术装置的操纵识别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提供具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参量和/或具有用于干预技术装置的至少一个调定量的运行参量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其分别对应于运行参量在连续时间步长期间的值的时间序列;在每个当前的时间步长内使用基于数据的操纵识别模型,以便根据输入参量来确定一个或多个输出参量,其中操纵识别模型包括自编码器、预测模型和评估模型,其中自编码器和预测模型的输出彼此组合并且然后被输送给评估模型,以便确定输出参量,其中操纵识别模型被训练用来根据运行参量的至少一部分的当前值来对输出参量的当前值进行建模;根据每个输出参量的建模误差来识别异常;根据所识别出的异常来识别操纵。

    2023-11-15
  • 一种深度调峰机组末叶湿度安全主动模糊控制方法
    一种深度调峰机组末叶湿度安全主动模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度调峰机组末叶湿度安全主动模糊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深度机组运行状态参数实施获取;2)经济背压优化的模糊控制;3)安全背压优化的模糊控制:步骤2)经济背压优化的计算结果和控制策略,作为机组安全背压优化的决策条件之一,结合轴系稳定性判据,并依据实际背压与安全边界背压的差值,进行模糊判断,提供最终安全背压的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指导。4)经济安全背压的循环优化。该方法可以避免机组在深度调峰和环境温度较低时,运行背压过低而导致偏离最佳运行背压,同时确保背压寻优时轴系振动安全,而且从根本上主动保障了运行背压始终处在根部水蚀安全背压之上,确保末叶长期运行安全。

    2023-11-15
  •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增压机变频控制方法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增压机变频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增压机变频控制方法,启动阶段,将IGV保持最小开度,再循环控制阀全开,电机的控制方式切换至变频控制方式,并将电机设置为变频初始状态,启动燃气增压机;调整阶段,当燃气增压机的出口压力低于第一目标压力时,先逐步关小再循环控制阀;再循环控制阀全关后,再逐步开启IGV以提高出口压力;IGV全开后,将电机逐步增加变频提高燃气增压机的出口压力;以及运行阶段,当燃气增压机的出口压力大于第二目标压力时,将电机逐步降低变频以减小燃气增压机转速,进而降低燃气增压机的出口压力;电机的变频降至燃气增压机的最低转速后,逐步关小IGV;IGV关至最小开度时,逐渐开启再循环控制阀以降低出口压力。

    2023-11-15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分工况顺控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分工况顺控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分工况顺控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分工况顺控启动控制方法包括:根据低压汽包的水位信息,调用并执行相对应运行工况下的低压上水模块;根据中、高汽包的水位信息,分别调用并执行相对应运行工况下的中、高压上水模块;根据低、中、高压汽包的压力信息,分别调用并执行相对应运行工况下的低、中、高旁控制模块。本发明对于频繁启停调峰的联合循环机组采用分工况设计,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设置不同的功能组,操作步骤及阀门数量大幅减少,更具有现场适用性,有效避免了人为干预,减轻值班人员的操作任务,规范启停操作,减少误操机的几率,且缩短了启停时间,降低燃料消耗和热能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2023-11-15
  •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系统包括:高温气冷堆核岛、汽轮发电机组、蒸汽发生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供热母管、用户端、给水预加热器、给水来水端、除氧器、给水加热器、给水泵和凝汽器。本发明充分利用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蒸汽和汽轮发电机组抽汽作为对外供热系统一级过热器和二级过热器的加热汽源,生产对外供热蒸汽,根据高温气冷堆核岛的运行状况,控制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供热系统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由此可以实现发电与供热协调运行,灵活度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利于缓解工业用热碳排放的压力。

    2023-11-14
  • 一种集油器外壳结构
    一种集油器外壳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油器外壳结构,包括塑胶制成且相对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过滤网,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过滤网的边缘设有安装光边,在上壳体或者下壳体相对一端设有安装沉孔,所述过滤网的安装光边适配在所述安装沉孔内,所述集油器外壳的上壳体、下壳体采用红外线焊接机焊接而成。本发明可确保过滤网的干净,继而确保使用时过滤网的过滤效率,同时方便集油器的组装。

    2023-11-14
  • 一种船舶蒸汽动力滑油系统
    一种船舶蒸汽动力滑油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船舶蒸汽动力滑油系统,其包括:供油设备、受油设备、主滑油过滤器和主滑油冷却器,受油设备通过滑油管路与供油设备连接,供油设备与受油设备设置于同一平面内;主滑油过滤器和主滑油冷却器通过滑油管路连接于供油设备和受油设备之间。本发明中,将供油设备和受油设备集中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系统的结构紧凑,供油设备和受油设备位高相当,可以减少滑油管路弯头数量及滑油管路长度,同时使用一套供油设备通过滑油管路向受油设备集中供油,减少了原受油设备单独设置的多个供油设备的数量,使滑油分配均衡、设备配置功率冗余小,集中供油后所占空间较原分散式布置设备所占空间减小、通海压力边界和通海系统管路数量减少。

    2023-11-14
  • 一种航空发动机气流通道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一种航空发动机气流通道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空发动机气流通道清洗设备及清洗方法,该设备包括车体、电气柜组件、喷管组件、供气系统和液压系统;车体用于承载电气柜组件和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立式多级离心泵、全自动自吸电泵和储液组件;储液组件与立式多级离心泵和全自动自吸电泵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气柜组件包括柜体和操作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位于柜体内,并与立式多级离心泵和全自动自吸电泵连接,操作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液压系统对发动机气流通道实现自动清洗;供气系统用于向发动机的滑油箱通风腔内供给具有压力的氮气,防止滑油箱因剩余压力过大发生变形;本发明通过从低压压气机前端和高压压气机前端分别供入清洗溶液,实现对发动机在翼原位清洗。

    2023-11-14
  • DPF再生功能测试系统及其再生测试方法
    DPF再生功能测试系统及其再生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DPF再生功能测试系统,包括基于发动机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包含整车模型和发动机模型,还包括与发动机模型串联的DOC模型和与DOC模型串联的DPF模型,通过采集后喷油量,模拟发送DOC模型的DOC入口温度报文、DOC模型的DOC出口温度报文、DPF模型的DPF出口温度报文及DPF模型的DPF压差报文至ECU,形成闭环,实现DPF再生功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DPF再生功能测试系统的再生测试方法。本发明DPF再生功能测试系统及其再生测试方法,为DPF再生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可以模拟DPF再生,有助于DPF再生控制算法的优化,从而提高再生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同时缩减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2023-11-13
  • 阀操作设备
    阀操作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往复活塞式机器的至少一个阀的阀操作设备(100),其具有: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213)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一操作杆(210)和第二操作杆(211),其中第一操作杆(210)能够与至少一个阀连接,使得将操作移动传递给阀;两个凸轮(214,215),所述凸轮布置在轴(216)处,并且其中操作杆(210,211)接合凸轮(214,215)的轮廓;用于连接操作杆(210,211)的机械耦联设备(10),所述机械耦联设备具有可置于两个位置中的锁定元件(13B)并且设计用于至少在所述锁定元件(13B)的第一位置中将第二操作杆(211)的操作移动传递到第一操作杆(210)上;和切换设备(110),用于在位置之间切换耦联设备(10)的锁定元件(13B),其中切换设备(110)构成为使得第二操作杆(211)的移动机械地触发锁定元件(13B)的位置切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阀操作设备(100)的内燃机(101)。

    2023-11-10
  • 一种抽液蓄能的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发电方法
    一种抽液蓄能的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发电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液蓄能的储能发电系统及储能发电方法,包括空气压缩设备、空气膨胀发电设备、第二引流管路、第一引流管路、第一储液容器和多个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包括:储气容器、第二储液容器、第二引流管路、进气管路、出气管路、锁定机构、压力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在多个压缩空气储能装置之间,调节区与第一储液容器之间通过第一引流管路连通,第二储液容器之间通过第二引流管路连通。本发明在压缩空气储能装置之间实现填充液体的共用,减小储能发电系统内填充液体的用量,利用重力势能差发电,保证发电质量和发电效率,降低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及储能发电系统的使用成本。

    2023-11-10
  • 用于改进转子平衡的受限的可旋转配重
    用于改进转子平衡的受限的可旋转配重

    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转子平衡的受限的可旋转配重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示例设备包括锁紧螺母;转子组件;由锁紧螺母和转子组件限定的通道,该通道围绕转子组件的几何中心周向缠绕;以及受限在通道内的配重。

    2023-11-09
  • 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本发明提供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低品位燃料连通加热炉,外部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加热炉,加热炉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外部还有高品位燃料通道连通第二加热炉,外部还有空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连通第二加热炉,第二加热炉还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压缩机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加热炉和第二加热炉连通膨胀机,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压缩机;冷凝器经升压泵连通高温热交换器之后高温热交换器再有蒸汽通道连通汽轮机,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连通冷凝器;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连通外部,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023-11-09
  • 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本发明提供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低品位燃料连通加热炉,外部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加热炉,加热炉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外部还有高品位燃料通道连通第二加热炉,外部还有空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连通第二加热炉,第二加热炉还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外部有工作介质通道经压缩机、加热炉和第二加热炉连通膨胀机,膨胀机还有工作介质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外部;冷凝器经升压泵连通高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有蒸汽通道连通汽轮机,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连通外部,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燃料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023-11-09
  • 双燃料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双燃料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本发明提供双燃料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低品位燃料通道连通加热炉,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加热炉,加热炉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外部有高品位燃料通道连通第二加热炉,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连通第二加热炉,第二加热炉有燃气通道经第二热源回热器连通外部;冷凝器经升压泵、蒸发器和加热炉连通第二加热炉,压缩机经加热炉连通第二加热炉,第二加热炉有蒸汽通道连通汽轮机,汽轮机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直接与压缩机连通和第二路经第二汽轮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燃料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2023-11-09
  • 一种发动机含油量自动补充方法及加油系统
    一种发动机含油量自动补充方法及加油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含油量自动补充方法及加油系统,发动机包括油底壳、储油箱、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一传感器以及机油含量探测器,储油箱和油底壳自上至下间隔设置,储油箱设有进油口,第一传感器设于储油箱内,并用于检测储油箱内的机油液面高度,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分别连通储油箱和油底壳,第二油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机油含量探测器设于油底壳中,用于检测油底壳内的机油含量;发动机含油量自动补充方法包括:获取储油箱内液面的高度值;在高度值小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油底壳内的第一机油含量值;在第一机油含量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一阀门打开。本发明通过对储油箱和油底壳内的油量检测,可实现对机油含量的精确探测,并进行精准补油。

    2023-11-08
  • 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载体模块
    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载体模块

    提出一种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载体模块,其具有轴件,轴件具有包括凸轮摇臂和阀摇臂的组件,摇臂在部分区域上彼此贴靠,在该部分区域中具有与轴件平行的容纳部的耦合机构,其中,耦合滑移件在其中一个容纳部中伸延,耦合滑移件能局部地移入到摇臂的另一容纳部中以使摇臂耦合,液压油从中央通道通过轴件引导,从横向通道通过轴件分岔,横向通道与纵向通道至少间接地连接,纵向通道引至耦合滑移件的端面之前的压力空间,其中,在轴件的与横向通道交叉的引导部中构建具有用于来自横向通道的液压油的阻断区域和释放区域的控制滑移件,每个组件在载体模块上固定有电动致动器,控制滑移件通过电动致动器可沿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2023-11-08
  • 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结构单元
    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结构单元

    提出一种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气缸专用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具有轴件和在其上的至少一个摇臂组,至少一个摇臂组包括阀摇臂和紧邻其旁的至少一个凸轮摇臂,其中,至少一个凸轮摇臂在摇臂组的纵向端部上具有凸轮滚动面,并且阀摇臂在摇臂组的另一纵向端部上具有至少间接接触的阀接触面,其中,阀摇臂与凸轮摇臂在部分区域上壁对壁地贴靠,在该部分区域中设有耦合件以便其可选地耦合,并且其中,摇臂组在轴件上的支承部作为静液压式滑动轴承,静液压式滑动轴承仅实施在阀摇臂的轴孔的区段中。

    2023-11-08
  • 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可转导叶
    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可转导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可转导叶,包括可旋转的进气前缘、可弯曲的叶腹、可弯曲的叶背、可旋转的出气尾缘和磁吸模块,其中,所述可弯曲的叶腹与可弯曲的叶背固定安装在可旋转的进气前缘与可旋转的出气尾缘上,磁吸模块与可旋转的进气前缘和可旋转的出气尾缘相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控制的可转导叶,通过磁铁模块来控制叶片处于不同的状态,以适应不同的进气角度,进而提供不同的升力,同时可以调整进气角度,为下游提供更合适、稳定的来流条件。

    2023-11-08
  • 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载体模块
    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载体模块

    提出一种用于重型内燃机的能切换的阀机构的载体模块,载体模块具有轴件,轴件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凸轮摇臂和在至少一个凸轮摇臂上的阀摇臂的至少一个组件,在前侧以及在后侧中摇臂分别具有共同的重叠区段,在重叠区段的其中一个区段中在每一个摇臂中设有与轴件平行的容纳部,在其中一个容纳部中安置有耦合滑移件,耦合滑移件对于经由伺服器耦合的情况可局部地经过摇臂之间的分隔面移入另一摇臂的容纳部中,在另一重叠区段中由两个摇臂封装有凸轮复位弹簧,该凸轮复位弹簧作为至少一个螺旋压缩弹簧,至少一个螺旋压缩弹簧经过摇臂之间的分隔面局部地处于每个摇臂的外壁的部段式的成型部中并且夹紧在成型部的对角相对的基段之间。

    2023-11-08
  • 升程可自适应调节型配气机构
    升程可自适应调节型配气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程可自适应调节型配气机构,包括气门头以及连接于气门头上的气门杆,还包括气门座和若干个叶片,所述气门杆螺纹连接于气门座上,若干个所述叶片连接于气门头背部并周向排列设置,各叶片沿气门头的同一周向方向弯曲以使得由活塞缸泄露的气体冲击叶片背部,并带动气门杆相对气门座转动进而使得气门头抬高。本发明中,当高压气体泄露后会沿着气门头的背部流动,同时冲击叶片,使得叶片带动气门杆转动,气门杆相对气门座转动时,气门杆轴向向上移动,抬升气门头,使得气门头重新与密封环贴合密封,无需设置其他驱动部件即可保证配气结构升程可自适应调整,保证排气门的可靠密封。

    2023-11-08
  • 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
    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关于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具体方案为:一级过热器的入口与锅炉给水管路连接,一级过热器的出口依次连接过热器级间换热器的管侧、二级过热器、汽轮机组和热网加热器的壳侧;热网加热器的管侧通过循环管路与热网连接;热网加热器的管侧出口与过热器级间换热器的壳侧入口连接,过热器级间换热器的壳侧出口与热网的热网供水管路连接;汽轮机组通过传动轴与发动机连接;过热器级间换热器用于利用锅炉中产生的热能对热网水进行补充供热。本申请可以在提升机组供热能力的同时,降低机组电出力,提升了机组热电解耦运行的灵活性。

    2023-11-07
  • 一种DPF压差传感器后取气管漏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一种DPF压差传感器后取气管漏气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DPF压差传感器后取气管漏气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案包括:S1:实时获取发动机状态信息;S2:判断所述发动机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监控条件,若是,则对DPF压差传感器后取气管进行监控;若否,则返回S1步骤;其中,所述监控包括:判断是否满足DPF下游压力低于下限值,且压差高于上限值的条件;若满足条件,则进行监控时间累加计时,并判断所述监控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第三阈值,若是,则发出漏气告警,并结束循环;若否,则返回S1步骤;若不满足条件,则将监控时间清零,并结束循环。

    2023-11-07
  • 用于适配排气处理系统的方法
    用于适配排气处理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适配被布置成处理由发动机(14)产生的排气流(42)的排气处理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排气处理系统包括至少第一添加剂剂量装置(44),布置在所述第一添加剂剂量装置下游的第一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48),布置在所述第一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下游的第二添加剂剂量装置(50),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添加剂剂量装置下游的第二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54)。所述方法包括启动所述第二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54)的适配,以及在所述第二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54)的所述适配期间控制所述第一添加剂剂量装置(44)以根据为所述适配设计的至少一个喷射规则来喷射添加剂。

    2023-11-07
  • 一种外置多通道调节系统的高效汽轮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一种外置多通道调节系统的高效汽轮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置多通道调节系统的高效汽轮机组及其运行方法,汽轮机组包括高压补偿压力级和/或中压补偿压力级,先划分汽轮机组的运行负荷工况,在高负荷工况下,让常规的高压缸、中压缸投入运行,高压补偿压力级和/或中压补偿压力级空转或停机;在低负荷工况下,将高压补偿压力级与高压缸串联运行,和/或将中压补偿压力级与中压缸串联运行。高压补偿压力级设有可选择投运的第一蒸汽通道或第一调节压力级组,中压补偿压力级设有可选择投运的第二蒸汽通道或第二调节压力级组,根据不同负荷工况投运对应蒸汽通流能力的蒸汽通道或调节压力级组,实现汽轮机组的结构适应性重建,解决在主再热蒸汽运行压力下降时而引起的能效急剧下降问题。

    2023-11-07
  • 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
    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涉及煤基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气化室,所述气化室的出口连接有高温换热器,所述高温换热器连接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有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连接有余热回收器,所述余热回收器连接有冷凝器;本发明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排烟中的CO

    2023-11-06
  • DPF控制方法和系统
    DPF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PF控制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DPF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DPF两端实时压差值、DPF几何变量集合、上一个驾驶循环的DPF碳载量和DPF灰分载量;根据DPF几何变量集合、DPF碳载量和DPF灰分载量计算DPF碳层厚度和DPF灰分层厚度;获取预设碳层总质量限值;根据预设碳层总质量限值计算DPF总压差限值;根据DPF两端实时压差值大于DPF总压差限值,和DPF灰分层厚度大于预设灰分层厚度阈值,报清灰警报。本发明在考虑碳烟对DPF整体压差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灰分在DPF内的分布特性,构建了二者耦合模型,并在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计算灰分的累积量,从而判断DPF是否因为灰分累计过多导致压差超过限值,并以判断结果提醒用户进行DPF清灰操作。

    2023-11-06
  • 燃气重卡三元催化器防拆诊断方法
    燃气重卡三元催化器防拆诊断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重卡三元催化器防拆诊断方法,在车载诊断系统(OBD)中增加燃气重卡三元催化器防拆诊断方法,在发动机燃空比进行稀浓切换过程中,采集催化器后、前氧浓度信号,根据后、前氧浓度变化幅度值比k或后氧信号相对于前氧信号的滞后时间t小于设定值,判断催化器被拆除,激活催化器拆除故障。催化器正常工作时后氧浓度和前氧浓度变化幅度相似仅仅相位滞后,拆除催化器加装过渡块作弊装置后因节流作用前、后氧浓度响应发生变化,根据后氧信号的滞后时间和前、后氧浓度的变化幅度值能够确定催化器是否拆除,识别用户是否加装作弊装置,实现催化器防拆的实时监控功能,防止车辆排放超标。

    2023-11-06
  • 一种机油冷却器及其加工工艺
    一种机油冷却器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多个上芯板、下芯板、油侧翅片和水侧翅片,多个上芯板、油侧翅片、下芯板和水侧翅片按照从上到下一一交替叠放,上芯板上设有圆形的两个上油孔和两个上水孔,下芯板上设有圆形的两个下油孔和两个下水孔,上芯板上的上油孔、上水孔和下芯板上的下油孔和下水孔分别上下对应设置,油侧翅片和水侧翅片上均设有四个圆孔,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的加工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冷却速度,提升冷却效果,提高了该机油冷却器的整体强度;通过钎焊工艺一次焊接成型,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步骤和焊接次数,焊接效果好,减少了人工工作时长和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益。

    2023-11-05
  • 一种降低汽轮机排汽热损失的发电热力系统
    一种降低汽轮机排汽热损失的发电热力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汽轮机排汽热损失的发电热力系统,属于汽轮机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输出蒸汽的热源模块,所述热源模块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汽轮机,所述第一汽轮机组包括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所述第一叶片组与所述第二叶片组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叶片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组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组与所述第二叶片组同轴连接;压汽机,所述压汽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组连接,所述压汽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叶片组或者所述热源模块连接。热源模块处吸热量减少,循环效率增加,且热耗有效降低,一次能源利用率升高。

    2023-11-05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