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
一种用于核电站汽轮机单阀/顺序阀的切换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汽轮机单阀/顺序阀的切换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机组二回路可调节蒸汽压力裕度;将所述机组二回路可调节蒸汽压力裕度与蒸汽发生器磨合期压降进行比较,并判断采用单阀控制方案还是顺序阀控制方案;当采用顺序阀控制方案的时候,根据调节阀汽流激振状态进一步决定采用具体的顺序阀模式。本发明的用于核电站汽轮机单阀/顺序阀的切换运行方法,首先根据机组二回路裕度状况决定是否进行单顺阀模式切换,然后根据调节阀汽流激振状态决定采用具体顺序阀模式,最后实现了单顺阀切换的无扰切换方法,切换过程中机组状态稳定,机组功率波动小于2MW。
2023-05-03 -
一种匹配环境温度的空冷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匹配环境温度的空冷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将中压汽轮机、低压汽轮机、尖峰换热器、乏汽换热器和强制通风尖峰冷却塔结合起来,通过管路的连接设置,以及控制阀的调整,实现换热器的多用途利用。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分流部分汽轮机乏汽进入换热器利用循环水冷却,减少了空冷岛的换热负荷,降低机组的运行背压,提高机组效率;在冬季有供热需求时,利用汽轮机乏汽和抽汽对外进行供热,减少并利用了部分冷源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和机组效率。
2023-05-03 -
一种车辆超越加速动力性提升的方法及车辆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超越加速动力性提升的方法及车辆;该方法包括:判断车辆处于超越加速行驶状态;当颗粒过滤器DPF前排温小于第一排温设定值时,采用第一烟度限制;当DPF前排温大于等于第一排温设定值时,采用第二烟度限制;其中,第二烟度限制的限制程度小于第一烟度限制的限制程度。当DPF前排温较低时,DPF中碳烟化学反应的速度较慢,此时需要的烟度限制较大;当DPF前排温达到合适温度时,DPF中碳烟化学反应速度较快,能够快速减少碳烟,此时可以允许柴油机产生更多碳烟,将烟度限制减小,增大瞬间喷油量,提升车辆超越加速时的动力性。
2023-05-02 -
一种汽车排气管道快速安装安全部件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管道快速安装安全部件。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中心轴为前后方向的圆柱形主体配合连接柱,主体配合连接柱的外圆柱面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配合安全柱,主体配合连接柱的外圆柱面右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二配合安全柱,主体配合连接柱的正面设有贯穿整体后侧的圆柱形主体装配组合槽,主体装配组合槽的内圆柱面靠前端位置设有圆弧形第一配合挡位连接柱。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使用时能够对内部位置产生通风,保障在使用时内部连接位置的组合安全性更好,整体结构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在使用时的整体耐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具有可靠的耐热性。
2023-05-02 -
一种涡轮叶片内腔导流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叶片内腔导流结构,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该一种涡轮叶片内腔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内,所述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的第二端延第一方向延伸并向内侧弯曲。通过导流片一和导流片二的导流作用,以对冷却气体在进气通道流入出气通道的换向过程中,对冷却气体的流动进行引导,使冷却气体能够高速的在过渡区间内流动,以避免冷却气体在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圆角位置产生旋涡而导致流速下降,从而提高了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在圆角位置的换热效率。
2023-05-02 -
大型二冲程单流扫气涡轮增压十字头内燃发动机
一种大型二冲程单流扫气涡轮增压十字头内燃发动机,包括润滑流体的润滑源(2)和至少一个连杆(3),连杆包括:具有配置成连接至十字头(6)的第一轴承(5)的第一端(4);具有配置成连接至曲柄销(9)的第二轴承(8)的第二端(7);和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杆部分(10),连杆具有带有轴向中心线(L)的轴向延伸部,还包括配置成从第一轴承供应润滑流体到第二轴承的润滑流体通道(11)和布置在连杆中的至少一个刚度修改孔(12)。连杆为板状的,并且润滑流体通道相对于轴向中心线非居中且不干涉刚度修改孔。因此可以独立于润滑流体通道选择刚度修改孔的位置和形状,由此可以充分优化连杆应力、油膜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和轴承应力。
2023-05-02 -
一种车辆排气的颗粒物数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排气的颗粒物数量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双SCR装置,双SCR装置包括排气管、前尿素喷嘴、前级SCR、DOC、DPF、后级SCR和后尿素喷嘴,该方法包括:获取DPF的当前灰载量和当前碳载量;根据当前灰载量和当前碳载量,确定对应的颗粒物控制策略;根据颗粒物控制策略,控制前尿素喷嘴和后尿素喷嘴的尿素喷射量。按照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车辆排气的颗粒物数量的有效控制。
2023-05-01 -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的车轮水污染抑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的车轮水污染抑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超声波水位传感器、汽车速度传感器、丝杠传动机构以及旋转接头,所述超声波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前部底盘上用于监测水位,所述汽车速度传感器用于感知汽车速度,所述旋转接头安装在汽车中排气管后消音器与尾喉之间,所述超声波水位传感器、汽车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汽车上的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与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丝杠传动机构固定在汽车尾部用于带动尾喉上下摆动。本发明通过改变汽车排气管尾气出口的位置,能够避免汽车行驶在积水较深的位置时,水倒灌进入排气管,导致发动机熄火。
2023-05-01 -
一种供热机组补水加热及乏汽能量回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机组补水加热及乏汽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中压缸和低压缸,中压缸通过抽汽管线与汽轮机进汽管线连通,给水泵汽轮机分别连通汽轮机进汽管线和汽轮机排汽管线,汽轮机排汽管线连通至凝汽器组件内部,汽轮机补水通过凝汽器补水管线连通凝汽器组件外部,凝汽器组件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换热交换,换热后的汽轮机补水进入凝汽器组件内部并喷入,凝汽器组件内部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管线与除氧器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低压光轴或缸切缸供热机组补水加热及乏汽回收系统,满足了机组在光轴或切缸工况下,全部回收乏汽热量并对补水进行加热的作用。
2023-04-30 -
一种快速拆卸式锁紧旋转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拆卸式锁紧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座、定位板、盖板、挡圈和卡块,所述旋转座为圆形状,所述旋转座中心设有让位孔,所述定位板为圆形状,所述定位板前部设有一个U形槽,所述定位板中心设有旋转轴安装位;所述盖板为圆形状其中部设有一个U形口,所述盖板与定位板配合连接将U形槽盖住形成一个限位腔体;所述挡圈中部为镂空状其上部设有开口,所述挡圈安装在所述定位板的外部;所述卡块为U形状,所述卡块前部设有连接柱,所述卡块上部设有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上安装有轴承,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腔体相配合,所述轴承与所述挡圈内侧相配合。具有拆卸快速,更换劳动强度低,适配性好,拆卸容易,尿素喷射装置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2023-04-30 -
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轴封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轴封供汽系统及供汽方法。该供汽系统包括高压缸前轴封、高压缸后轴封、中压缸前轴封、中压缸后轴封以及低压缸轴封,还包括高压后轴封漏汽管、中压后轴封漏汽管、低压轴封进汽管、高压前轴封漏汽管、中压前轴封漏汽管,供汽端分别连通高压后轴封漏汽管、中压后轴封漏汽管、低压轴封进汽管、高压前轴封漏汽管和中压前轴封漏汽管并实现供汽。该供汽方法采用上述的供汽系统,利用供汽端对各管道进行供汽和/或进行多余蒸汽的回收利用。本发明不仅能将轴封系统的高低温部分隔离出来,提供三种不同的温度,还能改善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更加稳定,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提升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2023-04-30 -
一种分流型液体CO
2023-04-30
-
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机匣结构支板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进气机匣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机匣结构支板,包括:支板叶身,为带预旋转的叶型结构,其内具有功能通道;功能通道的截面呈矩形,该矩形的长度方向沿支板叶身的前、后缘方向;上轴颈,成型在支板叶身的上缘,其上具有与功能通道连通的圆形孔,能够自外机匣上对应的安装孔伸出,以螺栓紧固在外机匣上;下缘板,成型在支板叶身的下缘,其上具有与功能通道连通的圆形孔,一侧边缘与支板叶身的叶型基叠线平行,另一侧边缘偏离支板叶身叶型基叠线的角度;多个下缘板能够相互拼接构成支板内环。
2023-04-29 -
废气处理装置
废气处理装置(1)具有:将废气(G)的行进方向从第一方向(P)改变为第二方向(Q)的歧管(10);从歧管(10)导入的废气(G)流入并用于净化沿第二方向(Q)流动的废气(G)的第一催化剂载体(25);设置于第一催化剂载体(25)的废气(G)的流动方向的上游并加热从歧管(10)流入的废气(G)的加热器(22);和收容第一催化剂载体(25)和加热器(22)的壳体(20),壳体(20)的入口侧开口部(20a)插入于歧管(10),直到临近歧管(10)的流入口(10a)的位置为止,供废气(G)通过的入口侧凹部(20c)形成于入口侧开口部(20a)。
2023-04-28 -
一种用于宽幅变背压供暖发电汽轮机组的末级叶片
本发明包括整圈均匀布置的静叶片和整圈均匀布置的动叶片,其中静叶片包括叶身,动叶片是由叶身、叶根、围带和两个凸台拉筋模锻成型的一体,静叶片与动叶片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依次布置构成末级叶片。从静叶片的叶身、动叶片的叶身、相邻动叶片的围带间配合面、相邻动叶片的凸台拉筋间配合面、静叶片和动叶片的级间轴向距离配合等几何结构方面优化设计,有效的减小末级损失,提高末级效率同时满足静强度要求和降低动应力,减少机组在变背压情况下发生振动、颤振的风险。本发明可用于35KPa宽幅变背压(5kPa~40kPa)、最大排汽流量270t/h供暖发电汽轮机组,有效解决35kPa宽幅变背压供暖发电汽轮机组在冬季40kPa高背压和夏季5kPa低背压工况下运行的经济和安全稳定问题。
2023-04-28 -
一种柴油发电机散热器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电机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散热器,包括安装框、换热器、风扇叶轮;换热器设有等距分布的多组竖直设置的鳍片,鳍片内侧设有与安装框滑动连接的毛刷板,毛刷板上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毛刷辊,毛刷辊嵌套在相邻鳍片之间的间隙内并与鳍片侧壁抵接;通过设有等距分布且竖直设置的多组鳍片、设置在鳍片内侧毛刷板、安装在毛刷板上且设置在鳍片间隙内的毛刷辊、牵引柱、转动杆、连接转动杆和风扇叶轮的减速传动齿轮组,在风扇叶轮转动时,毛刷板上下移动,毛刷辊对鳍片过风一侧的侧壁进行竖直刷洗,避免粉尘在鳍片换热面上堆积,保证鳍片换热效率同时延长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2023-04-28 -
一种大功率汽轮机缸体夹层间温度平衡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汽轮机缸体夹层间温度平衡结构,包括汽轮机外缸、汽轮机内缸和进汽管道,进汽管道的上设有冷却气体管道,冷却气体管道连通至进汽管道的管道夹层间,冷却气体管道的轴线与进汽管道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本发明的优点:兼顾控制夹层内高低温蒸汽流量差异和阻挡级间漏汽在夹层内的回流,减少汽轮机缸体的胀差变化,避免内外缸产生变形和疲劳损伤,提高汽轮机热力效率和使用寿命。
2023-04-28 -
一种空气透平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透平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压缩空气源,其通过高压进气管与高压空气透平进气口连通;高压进气管上并联有与与高压空气透平补气口连通的高压补气管和与中压空气透平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补气管;高压补气管上设有高压补气阀,中压补气管上设有中压补气阀;高压进气管上设有高压通断阀和高压调节阀;高压空气透平排气口并联有与中压空气透平进气口连通的中压进气管和与低压空气透平进气口连通的低压进气管;中压进气管管上设有中压通断阀和中压调节阀;低压进气管上设有一号低压通断阀、低压调节阀和二号低压通断阀;中压空气透平排气口通过中压排气管与低压进气管连通;本发明控制各空气透平的连接关系,确保输出的总功率不变。
2023-04-27 -
一种排气冷却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冷却装置,涉及柴油机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冷却主体,其包含外壳和装配于外壳内的若干冷却器,外壳的内部穿设排气管;水箱,其与冷却主体相邻式分布,并通过管件与冷却器连通,形成一个循环;其中,冷却器包含外壳板,以及包括装配于外壳板表面的弯管件和水管件;其技术要求为:在外壳内设计多层式的冷却器,冷却器中使用到呈网状分布的水管件,利用水管件带走废气中的热量,同时水管件的排布方式可对较大的杂质完成过滤处理,位于水管件表面的活性炭过滤筒则完成对废气中有害颗粒的吸附处理,实现降温和过滤的同步操作,体现了整体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2023-04-27 -
一种蒸汽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耦合熔盐储能的火电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电站锅炉、热电联产机组、熔盐储能装置、高压工业供汽管以及低压工业供汽管,热电联产机组包括汽轮机组,电站锅炉与汽轮机组连接并用于做功发电,汽轮机组的排汽口与高压工业供汽管连接,汽轮机组的工业抽汽口与低压工业供汽管连接;熔盐储能装置包括用于对高温熔盐进行梯级放热的高温熔盐‑低温蒸汽换热机构,以及用于梯级加热低温熔盐并储热的低温熔盐‑高温蒸汽换热机构。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为低压工业用户和高压工业用户供汽,既减少高参数蒸汽的消耗量,又大大降低熔盐换热过程的温差,从而降低由于电力调峰需储热而引起的做功能力损失。
2023-04-26 -
用于减轻碳氢化合物穿透的系统和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减轻碳氢化合物穿透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用于在发动机关闭状况期间减轻来自车载燃料蒸气滤罐的碳氢化合物穿透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示例中,一种方法可以包括主动地将环境空气引导到排气催化剂以降低排气催化剂的温度。
2023-04-25 -
一种可调涡轮增加喷嘴环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涡轮增加喷嘴环结构,包括安装盘、支撑盘、拨叉环、拨叉和安装在拨叉上的喷嘴叶片,所述喷嘴叶片包括上喷嘴叶片和下喷嘴叶片,所述下喷嘴叶片通过连接机构与上喷嘴叶片连接,所述连接机构推动上喷嘴叶片上端与安装盘下端保持贴合,所述连接机构推动下喷嘴叶片下端与支撑盘上端保持贴合;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喷嘴叶片上下端的尺寸变化通过调节机构调整,保证喷嘴叶片上下端始终与安装盘底端和支撑盘上端柔性贴合,从而提高涡轮机的效率。
2023-04-25 -
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带有冷却通道的部件
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发动机部件的装置和方法,涡轮发动机具有分离成冷却气流和燃烧气流的工作气流。发动机部件包括限定内部并且具有外表面的壁。尖端壁跨越壁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封闭内部。尖端轨道从尖端壁延伸并且具有内尖端轨道表面,内尖端轨道表面与尖端壁组合来至少部分地界定限定气室的区域。边沿形成在外表面和内尖端轨道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中。
2023-04-25 -
动力回收系统及水上漂浮结构体
从由贮存液化气的液化气贮存装置供给的液化气回收动力的动力回收系统,具备:由从所述液化气贮存装置供给的所述液化气气化后的气体驱动的第一涡轮;用于引导从所述第一涡轮的轴封密封部泄漏的所述气体的第一泄漏气体导入管;及用于使由所述第一泄漏气体导入管引导的所述气体燃烧的的气体燃烧装置。
2023-04-24 -
一种消声器结构和汽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结构,包括外壳、进气管、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缓冲管和四块隔板;四块隔板将外壳的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五个腔室;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外壳外侧,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三腔室;第一出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外壳的外侧,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五腔室中;第二出气管的一端设置在外壳的外侧,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腔室中;缓冲管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腔室中和第五腔室中。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本发明在兼顾日常驾乘舒适性的同时也具有运动型动力声品质,提升了汽车的品质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和易布置的特点。
2023-04-24 -
具有油-超-跨底循环的燃气-超临界CO2发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油‑超‑跨底循环的燃气‑超临界CO2发电系统,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解决了燃机循环热效率较低且热能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系统包括燃机、燃气余热回收装置、导热油循环装置、超临界底循环装置和跨临界底循环装置及其他附属设备。燃气余热回收装置结合导热油循环装置进行燃机排气余热回收;超临界底循环装置和跨临界底循环装置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工质,利用燃气余热驱动透平、发电机发电。导热油循环解决了燃机排气速度大、换热系数小的问题;超临界底循环和跨临界底循环通过串级匹配相应温度的热源,实现了燃机余热的梯级利用,提高热余热利用率。
2023-04-23 -
一种基于井网模式的二氧化碳存储与储能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网模式的二氧化碳存储与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二氧化碳存储及储能系统和地下咸水抽采系统,二氧化碳存储及储能系统与地下咸水抽采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循环系统;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平井网+垂直井抽水”组合的存储与储能系统,当向水平井中注入二氧化碳时,通过垂直井的抽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注入阻力,提高咸水层的注入效率;当释放二氧化碳进行发电时,通过垂直井向咸水层中注入抽出的地下水,有助于加快二氧化碳的发电速度。并且在该过程中地下咸水循环使用,无其他化学添加剂,不影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2023-04-22 -
一种颗粒捕集器再生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颗粒捕集器再生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在需要控制车辆的颗粒捕集器DPF进行再生时,获取DPF的使用时长及DPF的参考时长,进而根据使用时长与参考时长之间的关系,确定DPF在再生结束时的残留碳载量。其中,使用时长用于标识DPF从全新状态开始捕集车辆的尾气中颗粒物的累计时长,参考时长用于标识DPF从全新状态通过捕集灰分颗粒建立捕集效率达到预设效率所需的时长,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当前DPF所捕集到的灰分颗粒的含量是否能够使DPF建立捕集效率达到预设效率。基于此,提供了一种基于DPF的实际使用情况灵活控制DPF再生的方式,使得在DPF再生结束时DPF中仍保留有灰分颗粒与残留碳载量,能够保证捕集效率达到预设效率,使得DPF处于高效捕集。
2023-04-21 -
一种U型后处理装置的混合器及U型后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后处理装置的混合器,其优化了混合器的结构,进一步延长混合器的混合行程,同时加速气流的旋转速度,使得尿素与氨气充分反应,降低尿素结晶风险,进气口处设有竖向设置的进气导向板,从进气口进入的气流经进气导向板分流成两股气流进入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内设有通道分隔板,进气导向板延伸入气流通道中,进气导向板和通道分隔板将气流通道分隔成两部分,内筒体上设有旋流翅片,旋流翅片与外筒体之间留有空隙,内筒体上对应旋流翅片设有气流进口,内筒体上对应通道分隔板设有尿素气流进口,外筒体上设有朝向尿素气流进口设置的尿素喷嘴。
2023-04-20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变速机构的润滑效果不足的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的润滑结构中,发动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主轴和位于主轴下方的副轴,主轴上设有若干主齿轮,副轴上设有若干副齿轮,箱体具有位于主轴上方的顶部板体,本润滑结构包括位于顶部板体内壁上的导油面和开口朝下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主轴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条形凹槽的位置高于导油面且导油面的一端与条形凹槽的其中一侧壁相连接,导油面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主齿轮的上方,导油面上还设有若干位于主齿轮上方的滴油凸起。本发明能提升对发动机变速机构的润滑效果。
2023-04-20 -
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及油雾分离系统
本发明涉及油雾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及油雾分离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包括壳体、盖板、文丘里管、出气管和止退结构;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口,文丘里管通过安装口并沿自身轴线方向插装于壳体内并与壳体抵接;盖板与壳体连接,用于封闭安装口,盖板靠近文丘里管的进气口一端;止退结构用于防止文丘里管向安装口移动;出气管设置于壳体内并与壳体连接,出气管的入口设置于文丘里管的出气口一端并与出气口间隔设置;进气口与涡轮增压器的出气端连通,出气管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端连通。通过调整文丘里管的装入方向以简化装配过程、降低结构复杂度。
2023-04-20 -
一种隔断式双气道密封油挡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油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断式双气道密封油挡;包括套设在轴颈上的油挡、位于所述轴颈与所述油挡之间多个油挡齿、在所述油挡内开设的均压环形气室。本申请中通过两个气道分流出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达到阻汽与阻油的两个功能,这样既达到了阻油保证轴承室微负压,又能实现阻挡轴封漏汽和空气中的粉尘进入油挡。从而从根源上阻断了油挡齿积碳产生的条件,也隔绝了蒸汽和粉尘进入润滑油中造成油中进水、颗粒物增加引起的润滑油品质下降,减少滤油机的长期在线工作,降低了能源消耗,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大大节约了成本,值得在各大发电企业推广应用,这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023-04-18 -
一种低展弦比高压涡轮端弯导流叶片及具有其的涡轮机
本发明涉及涡轮机叶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展弦比高压涡轮端弯导流叶片及具有其的涡轮机。低展弦比高压涡轮端弯导流叶片,叶片本体呈“J”型,所述叶片本体的凹面为压力面,所述叶片本体的凸面为吸力面;所述叶片本体的弯曲角度为5°~13°,所述叶片本体弯曲部的高度占整个叶片高度的30%~90%;所述叶片本体的高度与叶片本体的弦长的比值为0.4~0.6。叶片本体采用轮毂端壁径向弯曲结构,使动叶顶前缘鞍点位置向下游后移,减小吸力面马蹄涡分支影响范围,使得吸力面马蹄涡分支影响范围集中在叶片吸力面附近,由此使上通道涡与周边流体作用降低,减小流体流动损失,能够有效提高涡轮效率。
2023-04-18 -
基于燃烧室负压驱动进气门进气的活塞发动机及运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燃烧室负压驱动进气门进气的活塞发动机及运动方法,本发动机的排气门采用传统的凸轮轴控制方式控制、进气门位于活塞中部通过燃烧室负压开启从曲轴箱内部进气;采用了燃烧室顶部使用一个超大排气门及活塞中部使用一个超大进气门结构,所以不必考虑进排气门的尺寸限制问题尽可能的扩大进排气效率提升发动机功率。且有效率的减小机构的复杂程度、体积、重量及成本。使其结构更为紧凑和一体化,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
2023-04-18 -
一种高性能车用钛合金排气管及加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车用钛合金排气管及其加工工艺,选用钛合金直管采用分割焊接成型法制造钛合金排气管。钛合金排气管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弧度为A°,所述弯曲部由多个管弯头(12~N)依次通过真空氩弧焊焊接构成。与传统不锈钢材料、折弯工艺相比,本发明钛合金排气管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质量一致性,平均减重率在45%以上;显著提高了承受高温气浪脉冲载荷的冲击力,克服了弯曲部易疲劳破损的缺点;不锈蚀,寿命更长,填补了车用钛合金排气管的市场空白。
2023-04-18 -
发动机气缸盖水套可变流量分配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水套可变流量分配控制装置及方法,该可变流量分配控制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缸盖上下水套连接部上,包括弹簧座和壳体,弹簧座镶嵌在缸盖上,弹簧座上设有弹簧,弹簧与调节活塞固定连接,调节活塞外套设有壳体,壳体与调节活塞之间设有高压气室,壳体上设有与高压气室连通的进气口。壳体与调节活塞直接形成的高压气室在外部高压气体压力调节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按工况需要提供不同的驱动压力,以调节活塞的行程和位置;不同的调节活塞位置,使得上下水套的连通截面积发生改变,从而调节上下水套水流量的分配。
2023-04-18 -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包括密封外筒,所述密封外筒的内表壁设置有合金内胆,所述密封外筒的内壁与合金内胆的外壁之间形成有衔接卡槽,所述密封外筒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气流扩增机构,所述合金内胆的内部设置有废气净化机构,所述气流扩增机构包括一组排气孔洞,机构采用多通道废气排放的形式,进而可加速废气流动的速率,利用管道分流可极大降低废气累积堵塞的问题,减少单管排气所存在的弊端,同时利用机械驱动进一步提升气体分流的速率,使得设备气体排放速度要远大于船舶废气排放的速率,避免废气在管内滞留和堆积,并在气压的影响下回流至动力机组内,从而保证机组在正常运转下废气也可得到最有效的处理。
2023-04-17 -
应用于涡轮叶片压力面的层板冷却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涡轮叶片压力面的层板冷却结构,包括:叶片压力面基体;冲击板,与叶片压力面基体平行间隔设置,冲击板与叶片压力面基体之间形成内腔,冲击板上设置有冲击孔,冲击孔连接冲击板的外侧和内腔;多个鞍马形扰流部,间隔排列于内腔中,每个鞍马形扰流部均包括基座部和两个凸起部,基座部与冲击板或者叶片压力面基体连接,两个凸起部间隔设置在基座部上,且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扰流凹槽。通过在层板通道布置鞍马形扰流部,获得优于长圆型扰流柱排的换热效果,本发明的层板冷却结构,具有方法简单,加工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可应用于各种涡轮叶片压力面内部冲击结构。
2023-04-17 -
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加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加热装置,包括烟气传输主路、燃烧炉膛,所述燃烧炉膛的输出端插入烟气传输主路,所述燃烧炉膛的内部安装有炉膛采集器和燃烧器,所述烟气传输主路的输入端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烟气传输主路的内部安装有主路采集器,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控制模块和加热器,通过设置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喷射管侧直接接入斜插式燃烧炉膛,用于燃烧器的直接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内燃机主管路烟气进行混合以提高内燃机的烟气温度,所制成烟气加热装置结构紧凑,便于布置,制备工艺简易成本低,便于生产维护,可根据不同排气管径调整燃烧器功率,热效率与经济效益高。
2023-04-17 -
一种基于MPC的汽轮机中排压力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PC的汽轮机中排压力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过往中排压力数据;使用STL分解法将历史长度为m1的过往中排压力数据分解为趋势数据、周期数据和噪声数据;定义预测长度和控制长度,将分解获得的趋势数据和周期数据分别输入训练好的LSTM模型中,获得趋势数据预测值和周期数据预测值;将趋势数据预测值和周期数据预测值相加,获得中排压力预测值;基于中排压力性能指标、约束条件、中排压力实际值及中排压力预测值,确定中低压连通管阀的最优阀门开度,比较中排压力预测值与中排压力实际值,对中低压连通管阀进行调节,以对中排压力进行控制;将预测时域向前滚动一个步长,实现中排压力的滚动优化控制;本发明有效克服PID控制不及时的缺陷。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