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流控制阀,尤其是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属于分流阀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流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系统中由同一个油源向两个以上执行元件供应相同的流量(等量分流),或按一定比例向两个执行元件供应流量(比例分流),或使其中一路具有需要的流量。变矩器是一种液体联通器,将动力从提供旋转动力的原动机(如内燃机)传递到旋转驱动的负载。在配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变矩器将动力源连接到负载,通常位于发动机的挠性板和变速箱之间。

目前使用的变矩器往往需要较为精确控制的工作流量与压力,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使用旁通的单向阀实现此种功能,但变矩器中通过的实际流量跟踪情况不够理想,为了保证变矩器对流量的高精度要求,有必要采用一定结构提高分流阀的流量敏感性,从而保证工作精度并降低流量波动。鉴于传统变矩器供油方式难以更好地满足变矩器供油流量的高精度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它能够解决传统旁通单向阀供油方案在变矩器应用过程中对流量敏感度差的问题,提高变矩器需要的油液流量压力的精度,控制流量波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包括导控头、导控腔、三通接头、垫块、过流检测器、分流油管、主阀体以及主弹簧,所述主阀体内部同轴连通设置阀芯腔和弹簧腔,所述阀芯腔末端贯通且内部设置主阀芯,所述弹簧腔末端封闭且内部设置主弹簧与所述主阀芯弹性支撑,所述导控腔同轴固定于主阀体端部与阀芯腔对应设置,所述导控头移动密封安装在导控腔内部将其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导控头后端同轴密封伸出导控腔并与主阀芯接触,阀芯腔两侧错位贯通设置阀体进油口和阀体出油口,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阀体进油口连接安装,所述过流检测器内部设置节流环并通过垫块固定在主阀体上,过流检测器进油端通过连接油管与三通接头连接,过流检测器出油端连接安装有变矩器接头的分流油管,所述垫块内部加工有两条油道,所述两条油道分别与过流检测器的所述节流环前后两侧连通设置,主阀体侧壁内部加工有节流前油路和节流后油路,所述节流前油路将位于节流环前侧的油道与所述前腔连通设置,所述节流后油路将位于节流环后侧的油道与所述后腔连通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主阀体侧壁内部加工分别与导控腔的前腔和后腔连通的节流前油路和节流后油路,并利用过流检测器内部设置的节流环产生压差,油液分别进入导控腔的前腔和后腔内,在压差作用下推动导控头带动主阀芯产生位移,油液从阀体进油口进入主阀体,主阀芯的位移调整阀体出油口的开度,从而将多余流量的油液回流到油箱,实现分流效果,并且设置过流检测器检测油液流量,导控头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分流效果,同时使调整效果更为稳定,控制流量波动的发生,解决传统分流阀在变矩器应用过程中对流量敏感度差、提供油液流量压力能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阀体的内部结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导控腔的内部结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变矩器用流量敏感分流控制阀,包括导控头2、导控腔3、三通接头5、垫块6、过流检测器9、分流油管12、主阀体13以及主弹簧17。

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主阀体13内部同轴连通设置阀芯腔1302和弹簧腔1306,所述阀芯腔1302末端贯通且内部设置主阀芯15控制阀体进油口1301和阀体出油口1305的开度,所述弹簧腔1306末端封闭且内部设置主弹簧17与所述主阀芯15弹性支撑,所述主弹簧17支撑主阀芯15的端部宜固定有弹簧座16,通过主弹簧17的弹性支撑使主阀芯15初始状态下封闭阀体进油口1301。进一步的,为便于调节主弹簧17的预设压力,在主阀体13位于弹簧腔1306末端贯穿加工有螺孔1307,所述螺孔1307外端固定有螺母19,所述螺母19内旋接有调压螺杆18对弹簧腔1306末端封闭并支撑主弹簧17。

结合图2~图4所示,所述导控腔3同轴固定于主阀体13端部与阀芯腔1302对应设置,导控腔3前端通过螺钉固定端盖1,导控腔3后端通过导控连接板4与主阀体13固定,所述导控头2移动密封安装在导控腔3内部将其分隔为前腔301和后腔302,导控头2后端同轴密封伸出导控腔3并与主阀芯15接触。具体的,导控头2包括能够在导控腔3内部移动的导控器201,所述导控器201边缘设置有与导控腔3内侧壁配合的密封槽202,用于控制主阀芯15的位移,导控器201中心一体设置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前端同轴密封伸出导控腔3,导向轴后端同轴密封伸出导控腔3并与主阀芯15接触,导控连接板4对应位置开设供导向轴后端穿过的通孔403。

结合图1、图3所示,阀芯腔1302两侧错位贯通设置阀体进油口1301和阀体出油口1305,所述三通接头5通过螺钉与所述阀体进油口1301连接安装。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过流检测器9连接外部显示模块用于监测流经油液的流量,过流检测器9内部设置节流环14并通过垫块6固定在主阀体13上,过流检测器9进油端螺钉固定进油连接板8通过连接油管7与三通接头5连接,过流检测器9出油端螺钉固定出油连接板10并连接安装有变矩器接头11的分流油管12,通过所述变矩器接头11将经分流油管12流出的油液供给变矩器。

结合图2、图4所示,所述垫块6内部加工有两条油道601,所述两条油道601分别与过流检测器9的所述节流环14前后两侧连通设置,在节流环14作用下流进前侧油道601的油液流量大于流进后侧油道601的油液流量,使后续流入导控腔3内前腔301和后腔302的油液存在压差。

结合图2~图4所示,主阀体13侧壁内部加工有节流前油路1303和节流后油路1304,所述节流前油路1303将位于节流环14前侧的油道601与所述前腔301连通设置,导控腔3侧壁内部加工有与前腔301连通的通道303,导控连接板4对应位置开设前腔连接孔401将节流前油路1303与通道303导通,所述节流后油路1304将位于节流环14后侧的油道601与所述后腔302连通设置,导控连接板4对应位置开设后腔连接孔402将节流后油路1304与后腔302连通。

结合图2~图3所示,为进一步控制导控腔3内前腔301和后腔302的油液压差,节流前油路1303和节流后油路1304内部分别加工有阻尼孔1308,其中节流前油路1303的阻尼孔1308的直径大于节流后油路1304的所述阻尼孔1308的直径,进一步控制流进前腔301的油液流量大于流进后腔302的油液流量。

使用时,先预设变矩器需要的油液流量压力,通过变矩器接头11连接变矩器,向三通接头5内部提供油液(提供的油液流量压力大于变矩器需要的油液流量压力),初始状态下主阀芯15封闭阀体进油口1301,油液经连接油管7进入过流检测器9,并且在节流环14作用下进入两条油道601的油液存在压差,同时,在变矩器接头11的连接下需要的油液由分流油管12流出供给变矩器,两条油道601的油液进入主阀体13内部,分别经节流前油路1303和节流后油路1304(如设置阻尼孔1308,还经过阻尼孔1308)最终进入导控腔3内的前腔301和后腔302,在压差作用下导控头2推动主阀芯15克服主弹簧17的弹力进行位移,改变阀体出油口1305的开度,多余的油液由阀体出油口1305流出,实现分流效果,同时通过过流检测器9检测流经的油液的流量情况,实现流量的探测,实际应用中通过旋转调压螺杆18能够调整主弹簧17的预设压力,使分流后的流量压力满足变矩器的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分类

061201156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