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罐保持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罐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罐保持装置,例如如下述日本特开2016-070467所记载那样,公知有一种通过在具有罐收纳用凹部的支承部件设置圆筒状的罐并在该支承部件的相反侧利用带状的束带紧固罐来保持罐的结构。束带通过其一端部被螺栓固定于支承部件、另一端部在被螺旋弹簧施力了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支承部件而按压于罐的外周面。在使用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罐保持装置来固定罐时,为了抑制罐的轴跳动,优选在罐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各配置1条束带且尽可能在靠近罐的左右两端的位置配置束带。

最近,正研究使用具有板簧构造而代替螺旋弹簧的束带来保持罐。在使用了具有板簧构造的束带的情况下,为了吸收罐的径向上的尺寸的偏差与因内压引起的尺寸的变化来保持罐,需要减小相对于板簧的行程的板簧的反作用力变化。因此,需要增长板簧的长度。然而,若增长板簧的长度,则束带的宽度变大,由于需要将束带的配置位置从罐的左右两端挪至内侧,所以存在会使由束带带来的抑制罐的轴跳动的效果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束带的宽度增大的罐保持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具备用于束缚罐的束带,所述罐保持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束带具备:带状的基部,沿着上述罐的外周延伸;和多个按压部,从与上述基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突出,通过在与上述罐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弹性变形来对上述罐的外周面赋予按压力,各按压部具有:第1按压部,向离开上述基部的方向突出;和第2按压部,以接近上述基部的方式被折回而与上述罐的外周面抵接。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各按压部可以具有:第1按压部,向离开基部的方向突出;和第2按压部,以接近基部的方式被折回而与罐的外周面抵接。通过这样将按压部形成为折回构造,能够减小束带的宽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束带的宽度的增大。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各按压部可以还具有平板状的折回部,该平板状的折回部形成于上述第1按压部与上述第2按压部之间,将上述第1按压部以及上述第2按压部连结。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形成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按压部所使用的材料。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各按压部可以是从上述基部突出的突出片。可以在上述突出片设置有用于形成上述第1按压部以及上述第2按压部的、沿着上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第1切口部和从上述第1切口部的末端沿着上述基部的宽度方向的第2切口部。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形成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并且能够减少按压部所使用的材料的使用量。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可以在将上述基部的长度方向作为上述按压部的宽度方向时,上述按压部从上述第1按压部中的与上述基部连结的部分朝向上述第2按压部中的与上述罐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被缩窄,且上述第1按压部中的与上述折回部连结的部分的宽度和上述第2按压部中的与上述折回部连结的部分的宽度相等。这样一来,由于能够缓和向第1按压部中的与基部连结的部分的应力集中,所以能够提高按压部的耐久性,还能够有效地利用按压部所使用的材料。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可以在将上述基部的长度方向作为上述按压部的宽度方向时,上述按压部为多种。在上述基部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彼此的上述第1按压部中的与上述基部连结的部分的宽度可以不同。这样一来,通过使按压部的固有振动频率为多个,能够减小共振时的振动能量,抑制罐的振动。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配置于上述基部的两侧的按压部彼此可以相对于上述基部对称。这样一来,能够减少由束带引起的对罐的旋转的力。

在上述方式的罐保持装置中,在上述基部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彼此可以被配置为上述第1按压部彼此相邻。这样一来,能够减少由束带引起的对罐的旋转的力。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束带的宽度增大。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工业重要性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其中: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束带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表示束带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束带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D-D线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束带的局部俯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束带的局部俯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的F-F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各方向例如是与在附图中显示出的状态对应的方便的方向,并不限定罐保持装置的姿势、配置。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在图1~图3中,为了更容易理解罐保持装置的构造,还示出了由罐保持装置保持的罐。本实施方式的罐保持装置10例如是保持被搭载于燃料电池汽车(未图示)的氢罐1并且用于将该氢罐1固定于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身的装置。在罐保持装置10的说明之前,对氢罐1的构造简单地进行说明。

[氢罐]

如图2所示,氢罐1是两端以穹顶状带圆角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容器,具备:衬里2,具有用于存积高压氢的存积空间;和加强层4,被设置为与该衬里2的外周面密接。衬里2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2a和分别设置于主体部2a的左右两端的大致半球状的穹顶部2b。在2个穹顶部2b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开口部,在这些开口部分别内插有金属制的金属口3。

衬里2例如由相对于氢气具有阻气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作为这里的树脂材料,例如可举出聚酰胺、聚乙烯、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EVOH)、聚酯等热塑性树脂、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金属口3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形成。在金属口3安装阀等部件。加强层4例如通过在衬里2的外周面卷绕多圈含浸有热固性树脂的纤维来形成。纤维例如由将碳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放入至塑料之中而使强度提高了的复合材料形成。

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氢罐1在氢罐1的轴L方向(即,氢罐1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端被罐保持装置10保持。如上所述,为了抑制氢罐1的轴跳动,优选在尽量靠近氢罐1的左右两端(更详细而言是主体部2a的左右两端)的位置配置罐保持装置10的束带。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轴跳动是指因振动等而氢罐1的轴L偏移。

[罐保持装置]

罐保持装置10具备上下一对保持部件(第1保持部件11a、第2保持部件11b),使用这些保持部件来保持氢罐1。具体而言,罐保持装置10通过在第1保持部件11a被配置于氢罐1的上侧半周、第2保持部件11b被配置于氢罐1的下侧半周的状态下将第1保持部件11a以及第2保持部件11b的端部彼此利用紧固部件40紧固来束缚保持氢罐1。

第1保持部件11a以及第2保持部件11b是具有相同的构造的部件,都由带状的束带13和配置于束带13的两端部的加强板12构成。

如图1所示,加强板12例如由具有规定的宽度的金属板构成。加强板12的宽度与束带13的宽度大致相同。如图3所示,加强板12以从外侧(在图3中为束带13的上侧以及下侧)按压束带13的端部的方式与束带13的端部重叠配置。而且,加强板12的氢罐1侧的端部12c以配合束带13的弯曲形状而向外侧翘曲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这样一来,抑制加强板12的端部12c对束带13的干涉,起到防止端部12c伤到束带13的效果。

在加强板12设置有比较小的贯通孔12a和比较大的贯通孔12b。贯通孔12a是供将第1保持部件11a和第2保持部件11b紧固的紧固部件40插通的孔。紧固部件40例如由螺栓和螺母构成。另一方面,贯通孔12b是供用于将罐保持装置10例如固定于车身构造部件的螺栓等插通的孔,被配置于比贯通孔12a靠氢罐1侧。车身构造部件例如是燃料电池汽车的纵梁、地板等。

束带13是用于紧固氢罐1的部件,构成为具有板簧构造以便能够吸收氢罐1的径向的尺寸的偏差和因内压引起的尺寸的变化(即,气体的填充以及放出引起的氢罐1的膨胀以及收缩)来保持氢罐1。该束带13具备带状的基部14和在基部14的宽度方向上从该基部14的两侧(在图1中为基部14的左右两侧)分别突出的4种按压部(按压部15~18)。其中,基部14的宽度方向是与基部14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是束带13的宽度方向。

基部14沿着氢罐1的外周延伸,具有宽度比较宽的宽幅部和宽度比较窄的窄幅部。宽幅部是构成基部14的两端部的部分,是与上述加强板12重叠的部分。窄幅部是宽幅部彼此之间的部分,是在保持氢罐1时沿着氢罐1的外周面的部分。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基部14的宽幅部中,在与加强板12的贯通孔12a以及贯通孔12b分别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贯通该宽幅部的贯通孔。

图4是表示束带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表示束带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沿着图5的C-C线的剖视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按压部15~18分别为多个,形成为从基部14的窄幅部向左侧或者右侧延伸、通过在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下弹性变形而能够对氢罐1的外周面赋予按压力。

具体而言,按压部15具有:第1按压部151,从基部14的左侧突出,并且以离开该基部14的方式向左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第2按压部15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153,形成于第1按压部151与第2按压部152之间,将第1按压部151以及第2按压部152连结。

按压部15具有与基部14相同的厚度。而且,在将基部14的长度方向作为按压部15的宽度方向时,按压部15从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15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大于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2,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3大于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4。而且,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2和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3相等。

另外,在按压部15中,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以及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4之和(w1+w4)和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2以及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3之和(w2+w3)大致相等。

另外,在折回部153中,在与第1按压部151连结的部分(即,具有宽度w2的部分)和与第2按压部152连结的部分(即,具有宽度w3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应力集中避免用的孔154。该孔154例如是直径几mm的孔,是用于防止应力集中引起的龟裂发生的构造。

按压部16隔着基部14被配置于按压部15的相反侧。该按压部16具有与按压部15相同的构造,但其第1按压部161以及第2按压部16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15的第1按压部151以及第2按压部152的配置位置相反。

具体而言,按压部16具有:第1按压部161,向基部14的右侧突出,并且以离开该基部14的方式向右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第2按压部16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163,形成于第1按压部161与第2按压部162之间,将第1按压部161以及第2按压部162连结。

按压部16与按压部15同样,从第1按压部16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16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16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而且,按压部16的第1按压部161以及第2按压部162的配置位置与按压部15的第1按压部151以及第2按压部15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相反。即,在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从近前朝向里侧按压部15按照第1按压部151、第2按压部152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16按照第2按压部162、第1按压部161的顺序配置。

而且,配置于基部14的左侧的按压部15、配置于基部14的右侧的按压部16、以及将按压部15与按压部16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构成1个板簧。

另一方面,按压部17被配置为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15邻接。按压部17具有:第1按压部171,从基部14的左侧突出,并且以离开基部14的方式向左斜下方延伸;第2按压部17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173,形成于第1按压部171与第2按压部172之间,将第1按压部171以及第2按压部172连结。

另外,按压部17从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17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5大于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6,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7大于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8。而且,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6和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7相等。

另外,在按压部17中,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5以及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第2按压部172的部分的宽度w8之和(w5+w8)和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6以及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7之和(w6+w7)大致相等。

另外,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15以及按压部17中,按压部15的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小于按压部17的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5,按压部15的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4大于按压部17的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8。其中,按压部15的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以及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4之和(w1+w4)和按压部17的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5以及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8之和(w5+w8)相等。

另外,按压部15的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2和按压部17的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6相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15的第1按压部151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2、第2按压部152中的与折回部15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3、按压部17的第1按压部171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6、以及第2按压部172中的与折回部17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7相等。

并且,如图6所示,在氢罐1的径向上,从氢罐1的外周面至按压部15的折回部153为止的距离h1与至按压部17的折回部173为止的距离h2不同(在图6中为h1>h2)。这是因为:若从氢罐1的外周面至按压部15的折回部153为止的距离h1与至按压部17的折回部173为止的距离h2相同,则邻接的按压部15的折回部153与按压部17的折回部173相互干涉。通过从氢罐1的外周面至折回部为止的距离不同,能够避免邻接的折回部彼此的干涉。

按压部18隔着基部14被配置于按压部17的相反侧。按压部18具有与按压部17相同的构造,但其第1按压部181以及第2按压部18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17的第1按压部171以及第2按压部172的配置位置相反。

具体而言,按压部18具有:第1按压部181,向基部14的右侧突出,并且以离开基部14的方式向右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第2按压部18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183,形成于第1按压部181与第2按压部182之间,将第1按压部181以及第2按压部182连结。

按压部18与按压部17同样,从第1按压部18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18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18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而且,按压部18的第1按压部181以及第2按压部182的配置位置与按压部17的第1按压部171以及第2按压部17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相反。即,在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从近前朝向里侧,按压部17按照第1按压部171、第2按压部172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18按照第2按压部182、第1按压部181的顺序配置。

而且,配置于基部14的左侧的按压部17、配置于基部14的右侧的按压部18、以及将按压部17与按压部18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构成1个板簧。

在基部14的左侧,沿基部14的长度方向反复配置有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按压部15以及按压部17,在基部14的右侧,沿基部14的长度方向反复配置有按压部16以及按压部18。

按压部15~18分别是从基部14突出的突出片。这些按压部例如通过当在与基部14连结的突出片设置了用于形成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的、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的第1切口部和从第1切口部的末端沿着基部14的宽度方向的第2切口部之后利用金属模对突出片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形成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并且能够减少按压部15~18中使用的材料的使用量。

另外,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基部14形成有多个棱线部30。这些棱线部30通过配合氢罐1的外周面的曲率而按照规定的间隔一点一点地将基部14折弯来形成,以使束带13更好地贴合于氢罐1的外周面。而且,在将左右一对按压部15、16(或按压部17、18)以及将该左右一对按压部15、16(或按压部17、18)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作为1个板簧时,棱线部30被配置于邻接的板簧彼此之间。

其中,具备基部14以及按压部15~18的束带13例如由弹簧钢、不锈钢等强度以及弹性变形优良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罐保持装置10中,按压部15~18分别具有:第1按压部,向离开基部14的方向突出;和第2按压部,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这样,通过将按压部形成为折回构造,能够既减小相对于板簧的行程的板簧的反作用力变化、又减小束带13的宽度。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束带13的宽度的增大。另外,由于按压部15~18分别具有将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连结的平板状的折回部,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按压部15~18所使用的材料。

另外,按压部15~18分别从第1按压部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朝向第2按压部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被缩窄,且第1按压部中的与折回部连结的部分的宽度与第2按压部中的与折回部连结的部分的宽度相等。因此,由于能够缓和向第1按压部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应力集中,所以能够提高按压部15~18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按压部15~18所使用的材料。

并且,对于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15以及按压部17或者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16以及按压部18而言,由于第1按压部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不同,所以通过使按压部的固有振动频率为多个,能够减小共振时的振动能量,抑制氢罐1的振动。

并且,对于配置于基部14的左侧的按压部15(或者按压部17)和配置于基部14的右侧的按压部16(或者按压部18)而言,由于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相反,所以能够减少由束带13引起的对氢罐1的旋转的力。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7以及图8对罐保持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在束带的构造(更详细而言是按压部的构造)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束带的局部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D-D线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束带13A具有2种按压部(按压部19、20),这2种按压部隔着基部14被配置于基部14的左右两侧。

更具体而言,配置于基部14的左侧的按压部19具有:第1按压部191,从基部14突出,并且以离开基部14的方式向左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第2按压部19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193,形成于第1按压部191与第2按压部192之间,将第1按压部191以及第2按压部192连结。

在将基部14的长度方向作为按压部19的宽度方向时,按压部19从第1按压部19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19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19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如图7所示,第1按压部19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9大于第1按压部191中的与折回部19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0,第2按压部192中的与折回部19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1大于第2按压部19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12。而且,第1按压部191中的与折回部19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0和第2按压部192中的与折回部19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1相等。

另外,在按压部19中,第1按压部19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9以及第2按压部19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12之和(w9+w12)大于第1按压部191中的与折回部19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0以及第2按压部192中的与折回部19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3之和(w10+w11)。

另外,在折回部193中,在与第1按压部191连结的部分(即,具有宽度w10的部分)和与第2按压部192连结的部分(即,具有宽度w11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应力集中避免用的孔194。

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按压部19在基部14的左侧沿基部14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19彼此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这样的间隙,能够避免邻接的折回部193彼此之间的干涉。

另一方面,配置于基部14的右侧的按压部20具有与按压部19相同的构造,但其第1按压部201以及第2按压部20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19的第1按压部191以及第2按压部192的配置位置相反。

具体而言,按压部20具有:第1按压部201,向基部14的右侧突出,并且以离开基部14的方式向右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第2按压部20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203,形成于第1按压部201与第2按压部202之间,将第1按压部201以及第2按压部202连结。

按压部20与按压部19同样,从第1按压部20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20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20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而且,按压部20的第1按压部201以及第2按压部202的配置位置与按压部19的第1按压部191以及第2按压部19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相反。即,在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从近前朝向里侧,按压部19按照第1按压部191、第2按压部192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20按照第2按压部202、第1按压部201的顺序配置。

另外,在折回部203中,在与第1按压部201连结的部分和与第2按压部202连结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应力集中避免用的孔204。

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按压部20在基部14的右侧沿基部14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20彼此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这样的间隙,能够避免邻接的折回部203彼此之间的干涉。

而且,配置于基部14的左侧的按压部19、配置于基部14的右侧的按压部20、以及将按压部19与按压部20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构成1个板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罐保持装置,可获得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样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以及图10对罐保持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在束带的构造(更详细而言是按压部的构造)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束带的局部俯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E-E线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束带13B具有4种按压部(按压部21、21’、22、22’),这4种按压部在基部14的左右两侧分别按照按压部21、按压部22、按压部22’以及按压部21’的顺序反复配置。

更具体而言,按压部21被配置为相对于基部14左右对称。该按压部21具有:第1按压部211,从基部14突出,并且以离开该基部14的方式向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第2按压部21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213,形成于第1按压部211与第2按压部212之间,将第1按压部211以及第2按压部212连结。

在将基部14的长度方向作为按压部21的宽度方向时,按压部21从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21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如图9所示,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3大于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4,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5大于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16。而且,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4和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5相等。

另外,在按压部21中,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3以及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16之和(w13+w16)和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4以及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5之和(w14+w15)大致相等。

另外,在折回部213中,在与第1按压部211连结的部分(即,具有宽度w14的部分)和与第2按压部212连结的部分(即,具有宽度w15的部分)之间设置有应力集中避免用的孔214。

而且,左右一对按压部21和将该左右一对按压部21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构成1个板簧。

另一方面,按压部22被配置为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21邻接。按压部22配置为相对于基部14左右对称。该按压部22具有:第1按压部221,从基部14突出,并且以离开基部14的方式向斜下方延伸;第2按压部22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以及平板状的折回部223,形成于第1按压部221与第2按压部222之间,将第1按压部221以及第2按压部222连结。

其中,按压部22的第1按压部221以及第2按压部222的配置位置与按压部21的第1按压部211以及第2按压部212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相反。即,在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从近前朝向里侧,按压部21按照第1按压部211、第2按压部212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22按照第2按压部222、第1按压部221的顺序配置。

另外,按压部22与按压部21同样,从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至折回部223、进而朝向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更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7大于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8,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9大于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20。而且,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8和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9相等。

另外,在按压部22中,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7以及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20之和(w17+w20)和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8以及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9之和(w18+w19)大致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21以及按压部22中,按压部21的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3大于按压部22的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7,按压部21的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16小于按压部22的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20。其中,按压部21的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3以及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16之和(w13+w16)和按压部22的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7以及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的宽度w20之和(w17+w20)相等。

另外,按压部21的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4和按压部22的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8相等。即,按压部21的第1按压部211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4、第2按压部212中的与折回部21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5、按压部22的第1按压部221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8、以及第2按压部222中的与折回部223连结的部分的宽度w19相等。

并且,如图10所示,在氢罐1的径向上,从氢罐1的外周面至按压部21的折回部213为止的距离h3与至按压部22的折回部223为止的距离h4不同(在图10中,h3>h4)。这是因为:若从氢罐1的外周面至按压部21的折回部213为止的距离h3与至按压部22的折回部223为止的距离h4相同,则邻接的按压部21的折回部213与按压部22的折回部223相互干涉。通过从氢罐1的外周面至折回部为止的距离不同,能够避免邻接的折回部彼此的干涉。

另一方面,按压部21’具有与上述的按压部21相同的构造,但其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21的第1按压部211以及第2按压部212的配置位置相反。即,在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从近前朝向里侧,按压部21按照第1按压部211、第2按压部212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21’按照第2按压部、第1按压部的顺序配置。

另外,按压部22’具有与上述的按压部22相同的构造,但其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的配置位置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22的第1按压部221以及第2按压部222的配置位置相反。即,在沿着基部14的长度方向从近前朝向里侧,按压部22按照第2按压部222、第1按压部221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按压部22’按照第1按压部、第2按压部的顺序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罐保持装置,除了可获得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之外,还可获得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如图9所示,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21’以及按压部21或者按压部22以及22’被配置为第1按压部彼此相邻。这样一来,能够减少由束带13B引起的对氢罐1的旋转的力。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罐保持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在束带的构造(更详细而言是按压部的构造)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罐保持装置的束带的局部俯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的F-F线的剖视图。如图11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束带13C具有2种按压部(按压部23、24),这2种按压部23、24在基部14的左右两侧分别按照按压部23、按压部24的顺序反复配置。

更具体而言,按压部23被配置为相对于基部14左右对称。该按压部23具有:第1按压部231,从基部14突出,并且以离开基部14的方式向斜下方(即,氢罐1侧)延伸;和第2按压部23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

在将基部14的长度方向作为按压部23的宽度方向时,按压部23从第1按压部23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朝向第2按压部23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而且,左右一对按压部23和将该左右一对按压部23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构成1个板簧。

另一方面,按压部24被配置为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与按压部23邻接。按压部24配置为相对于基部14左右对称。该按压部24具有:第1按压部241,从基部14突出,并且离开该基部14的方式向斜下方延伸;和第2按压部242,以接近基部14的方式被折回而与氢罐1的外周面抵接。

另外,按压部24与按压部23同样,从第1按压部241中的与基部14连结的部分朝向第2按压部242中的与氢罐1抵接的部分被逐渐缩窄。而且,左右一对按压部24和将该左右一对按压部24连结的基部14的部分构成1个板簧。

在基部14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按压部23以及按压部24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这样的间隙,能够避免邻接的按压部彼此之间的干涉。

另外,构成按压部23的第1按压部231以及第2按压部232的全长比构成按压部24的第1按压部241以及第2按压部242的全长稍长。而且,按压部24的折回位置(即,第1按压部241以及第2按压部242的连结位置)为按压部23的折回位置(即,第1按压部231以及第2按压部232的连结位置)的内侧。

通过准备长度不同的2种梯形状的突出片并在规定的位置进行弯曲加工来形成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按压部23以及按压部24。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罐保持装置,可获得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但在减少材料的观点上,比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足。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技术方案的范围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可以适当地进行各种按压部的组合、第1按压部以及第2按压部的配置位置的调整。

技术分类

0612011586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