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粘度流体分配阀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3:34


一种高粘度流体分配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度流体分配阀,其用于化纤技术领域中熔融法和溶剂法生产工艺下的高粘度流体输送。

背景技术

在熔融法或溶剂法的高粘度流体物料输送过程中,增压泵至纺丝设备时分离生产线进行维护非常重要。而现有生产基本采用一进多出的结构形式分离生产线,例如,一进四出分配接头加四个球阀,或直接采用柱塞阀;这样的结构形式成本高、安装维修不方便、空间占用大等缺点。

高粘度流体物料通过增压泵挤压输出时易引起温升,输送过程中因胶液粘度高出现层流,则会引起输送装置内的胶液流速、温度、压降、停留时间各不相同;又因纤维素-NMMO物料成胶后,NMMO的热稳定性较差,胶液温度过高会降解、碳化,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在分离生产线的分配结构中,当其中一条生产线停车维护或暂不生产工作时,分配接头至球阀处或柱塞阀端部均会使胶液劣化的。

为此,在现有生产中急需一种既能灵活控制分配、操作安装维护方便、占用空间小,又可以避免分配胶液时不发生劣化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紧凑、灵活控制分配、节约空间的高粘度流体分配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高粘度流体分配阀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的保温夹套、上阀体、执行机构、保温罩、导流筋、下阀体;所述上阀体设置有一个位于上阀体顶部中心位置处的进口流道和环绕进口流道并与进口流道相连通的若干个由上至下延伸至上阀体底部的出口流道,且在每个出口流道中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相应出口流道开启或关闭的执行机构;所述下阀体上加工有数量与上阀体上加工的出口流道数量相等、且相互连通的下阀体出口流道。

本发明中保温夹套与上阀体组成热媒夹套,保温罩、导流筋、下阀体组成热媒夹套,两部分使用紧固件连接后组成热媒循环保温结构。

本发明位于上阀体的若干个出口流道均是有上下两部分组成,位于上部的与进口流道相连通的出口流道Ⅰ以环绕上阀体进口流道向外侧下方斜向的延伸方式均布,并一直延伸至上阀体的外圆面,位于下部的若干个出口流道Ⅱ分别从上阀体底部以斜置向上延伸的方式与位于上部的相应的出口流道Ⅰ呈90°相交;所述执行机构通过相应的出口流道Ⅰ延伸至上阀体外圆面的端口安装在相应的出口流道Ⅰ内,用于控制相应出口流道开启或关闭。

所述执行机构取自电动阀或液压阀柱塞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下阀体呈正锥台型结构,下阀体上加工出的阀体出口流道以环绕阀体中心均布、并采取与正锥台型结构的下阀体锥度相同的方式由顶部向底部斜置向下延伸。

本发明的阀结构紧凑、操作灵活、节约空间,可以一进多出控制使用,也可以多进一出控制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高粘度流体分配阀可实现物料从一条流道分配到多条流道,或者多条流道合并到一条流道;操作过程中,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执行机构,使出口流道开启或关闭,达到有效分离生产线维护的作用效果;且该阀上下无缝连接,结构紧凑,操作灵活,空间占用少;上下阀体外部可热媒保温,内部流道圆滑过渡无死角,可有效降低输送产生的压力损失,防止物料降解、劣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图5为图3的B向视图。

图6为上阀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下阀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上阀体盖板,2上阀体,3执行机构,4下阀体盖板,5下阀体导流筋,6下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实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高粘度流体分配阀包括依次安装在一起的保温夹套1、上阀体2、执行机构3、保温罩4、导流筋5、下阀体6;所述上阀体2设置有一个位于上阀体2顶部中心位置处的进口流道和环绕进口流道并与进口流道相连通的若干个由上至下延伸至上阀体2底部的出口流道,且在每个出口流道中分别安装有用于控制相应出口流道开启或关闭的执行机构3;所述下阀体6上加工有数量与上阀体2上加工的出口流道数量相等、且相互连通的下阀体出口流道。

本发明中保温夹套1与上阀体2组成热媒夹套,保温罩4、导流筋5、下阀体6组成热媒夹套,两部分使用紧固件连接后组成热媒循环保温结构,内部流道圆滑过渡无死角,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阀柱塞,使出口流道开启或关闭,达到有效分离生产线维护的作用效果,可有效降低输送产生的压力损失,防止物料降解、劣化。

如图3、4、6所示,本发明中位于上阀体2的六个出口流道均是有上下两部分组成,位于上部的与进口流道相连通的出口流道Ⅰ以环绕上阀体2进口流道向外侧下方斜向的延伸方式均布,并一直延伸至上阀体2的外圆面,位于下部的六个出口流道Ⅱ分别从上阀体2底部以斜置向上延伸的方式与位于上部的相应的出口流道Ⅰ呈90°相交;六个执行机构3分别通过相应的出口流道Ⅰ延伸至上阀体2外圆面的端口安装在相应的出口流道Ⅰ内,用于控制相应出口流道开启或关闭。图3左边为流道开启状态,该状态阀体末端与进出口流道成圆滑过渡,图3右边为流道关闭状态,该状态阀体末端与总进口流道成圆滑过渡,两种状态均可保证高粘度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减小压力损失。

如图8所示,所述执行机构3为电动阀柱塞结构;流道关闭时,电动阀柱塞杆端部圆弧与进口环绕腔体成圆滑过渡状态,图3右边所示;当流道开启时电动阀柱塞从流道内退出并延阀杆上的导向槽从初始位置旋转至终止位置,阀杆端部的圆弧与流道成圆滑过渡状态,图3左边所示。

如图3、5、7所示,所述下阀体6呈正锥台型结构,下阀体6上加工出的阀体出口流道以环绕阀体中心均布、并采取与正锥台型结构的下阀体6锥度相同的方式由顶部向底部斜置向下延伸;位于上阀体2与下阀体6的流通进行无缝过渡。

技术分类

0612011589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