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碳点诱导合成Co9S8/C双功能纳米酶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碳点诱导合成Co9S8/C双功能纳米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点诱导合成Co

背景技术

催化反应的进行需要变价金属离子,如Fe

作为一类新的零维(0D)荧光纳米材料,碳点(CDs)因其优秀的电子、光学、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低成本在如生物医学、化学传感、光催化、电催化,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锂/钠离子电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结构上看,CDs由一个羧酸、醇和胺等极性基团组成的壳所包裹的碳核组成。CDs表面的这些杂原子基团从反应性、结合性和氧化还原性质等方面决定了CDs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通过这些表面基团,CDs可以与大量金属离子(如Fe

发明内容

为提高钴硫化物的催化活性,克服现有方法复杂、繁琐、低效且昂贵的缺点,提出一种碳点诱导合成Co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碳点诱导合成Co

步骤1将0.075~0.125g CDs粉末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中,在25℃~35℃、频率20~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0.5~1h,配制成浓度为5~8.3g/L的碳点溶液;

步骤2将0.075~0.125g氨基磺酸钴溶于15mL体积浓度为25v/v%的氨水溶液中,在25℃~35℃、频率20~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0.5~1h,配制成浓度为5~8.3g/L的氨基磺酸钴-氨水混合溶液;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碳点溶液在剧烈搅拌下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氨基磺酸钴-氨水混合溶液中,并持续搅拌0.5~1h,然后将混合溶液放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70~90℃环境下烘干得到固体粉末;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粉末研磨0.25~0.5h;

步骤5将由步骤4研磨后的固体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氩气或氮气为保护气体,在温度550~750℃下煅烧2~4h,管式炉升温速率为2~8℃/min,氩气气流量为10~30sccm;然后将管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Co

所述CDs粉末依据专利ZL201610534465.4公开的利用煤质沥青制备多色发光可调碳点的方法,采用甲酸与双氧水选择性刻蚀煤沥青获得。

本发明公开碳点诱导合成Co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获得Co

图2为本发明制备获得Co

图3为本发明制备获得Co

图4为本发明制备获得Co

图5为本发明制备获得Co

图6为Co

图7为Co

图8为Co

图9为Co

图10为Co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详细技术方案:

碳点诱导合成Co

步骤1将0.075~0.125g CDs粉末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中,在25℃~35℃、频率20~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0.5~1h,配制成浓度为5~8.3g/L的碳点溶液;

步骤2将0.075~0.125g氨基磺酸钴(Co(SO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碳点溶液在剧烈搅拌下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氨基磺酸钴-氨水混合溶液中,并持续搅拌0.5~1h,然后将混合溶液放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70~90℃环境下烘干得到固体粉末;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粉末研磨0.25~0.5h;

步骤5将由步骤4研磨后的固体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氩气或氮气为保护气体,在温度550~750℃下煅烧2~4h,管式炉升温速率为2~8℃/min,氩气气流量为10~30sccm;然后将管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Co

所述CDs粉末依据专利ZL201610534465.4公开的利用煤质沥青制备多色发光可调碳点的方法,采用甲酸与双氧水选择性刻蚀煤沥青获得。

实施例1

碳点诱导合成Co

步骤1将0.1g CDs粉末加入到15mL无水乙醇或去离子水中,在35℃、频率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1h,配制成浓度为6.7g/L的碳点溶液;

步骤2将0.1g氨基磺酸钴溶于15mL体积浓度为25v/v%的氨水溶液中,在35℃、频率30KHz环境下超声分散1h,配制成浓度为6.7g/L的氨基磺酸钴-氨水混合溶液;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碳点溶液在剧烈搅拌下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氨基磺酸钴-氨水混合溶液中,并持续搅拌1h,然后将混合溶液放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温度为90℃环境下烘干得到固体粉末;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粉末研磨0.5h;

步骤5将由步骤4研磨后的固体粉末放置于管式炉中,以氩气或氮气为保护气体,在温度700℃下煅烧4h,管式炉升温速率为5℃/min,氩气气流量为30sccm;然后将管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Co

对制备获得的Co

本发明制备获得Co

本发明制备获得Co

本发明制备获得Co

本发明制备获得Co

本发明制备获得Co

本发明制备获得Co

图9和图10说明本发明制备获得Co

技术分类

061201138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