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00:17


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光灯照明,特别地是,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照明相对于LED照明和传统照明,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有效光能量利用率高的特点,在绿色节能照明领域,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激光照明主要应用在远距离强光照明、汽车远光灯领域等工业场合,充分展现激光照明的高亮度、高光强、远距离线状光源优势。目前的激光照明灯具多数是线状光源,在对面状分布类型激光投光灯的应用场合显得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投光灯照明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激光器阵列、扩散器件阵列及折光板,所述折光板具有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的入光面,所述激光器阵列所出射的激光光出通过所述扩散器件阵列到达所述折光板的所述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的入光面并且经过所述折光板折射作用后形成面光源。

作为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含有,匀光器件,所述匀光器件布置于所述面光源的光路上。

作为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光板的材质为光学塑料、玻璃材质或石英材质。

作为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光学微结构阵列的成型工艺为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

作为一种投光灯照明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光板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通过折光板的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的入光面将激光器阵列发出的激光光束(点光源或线光源)混合处理为从折光板的出光面整体发出混合光的面光源,以此增加激光照明灯具面发光的照明类型。具有结构简洁,效率高,能够通过电子控制的方式对激光器阵列进行能量输出的自动调控,从而控制折光板输出面光源的灯光色彩,该光学系统适用于对高光强面光源有需求的照明场景,适用于对多彩色高光强面光源需求的景观照明、影视照明、舞台照明、警示照明等照明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联系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激光器阵列1、扩散器件阵列2及折光板3。所述折光板3是矩形薄板。所述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平面。所述光学微结构阵列4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折光板3的材质选用但不限于光学塑料、玻璃材质和石英材质。所述光学微结构阵列4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而调整其分布密度。所述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成型工艺可以是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实现。所述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折光板左上方。所述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扩散器阵列2后斜向下到达所述折光板3顶面,经过所述折光板3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形成面光源。

较佳地,在面光源的光路上,可以增加匀光器件,以增加面光源的光品质。所述匀光器件材质不限于无机材料。

较佳地,优化设计所述激光器阵列1的波长种类和输出激光能量的比例分布,以增加面光源的色彩种类、光谱类型和应用场景。

实施例2:

请参见图2,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激光器阵列1、扩散器件阵列2及折光板3。所述折光板3是矩形薄板。所述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平面。所述光学微结构阵列4为锐角三角形。所述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折光板3右上方。所述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扩散器阵列2后斜向下到达所述折光板3顶面,经过所述折光板3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形成面光源。

实施例3:

请参见图3,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激光器阵列1、扩散器件阵列2及折光板3。所述折光板3是三角形薄板。所述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平面。所述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折光板3左上方。所述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扩散器阵列2后斜向下到达所述折光板顶面,经过所述折光板3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形成面光源。

实施例4:

请参见图4,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第一激光器阵列1、第一扩散器件阵列2、第一折光板3、第二激光器阵列5、第二扩散器件阵列6及第二折光板7。所述第一折光板3及所述第二折光板7均是三角形薄板,两者拼合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的平面。所述第一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第一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第一折光板3左上方。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一扩散器阵列2后斜向下到达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所述第二折光板7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8的平面。所述第二折光板7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5及所述第二扩散器阵列6均布置于所述第二折光板7右上方。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5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二扩散器阵列6后斜向下到达所述第二折光板7顶面。经过所述第一折光板3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的第一激光光束及经过所述第二折光板7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的第二激光光束共同形成面光源。

实施例5:

请参见图2,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激光器阵列1、扩散器件阵列2及折光板3。所述折光板3是楔形块。所述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平面。所述光学微结构阵列4为锐角三角形。所述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折光板3右侧。所述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扩散器阵列2后水平向右到达所述折光板3顶面,经过所述折光板3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形成面光源。

实施例6:

请参见图6,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第一激光器阵列1、第一扩散器件阵列2、第一折光板3、第二激光器阵列5、第二扩散器件阵列6及第二折光板7。所述第一折光板3及所述第二折光板7均是矩形薄板。所述第一折光板3在上,所述第二折光板7在下。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平面。所述第一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第一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第一折光板3左上方。所述第二折光板7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8的平面。所述第二折光板7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5及所述第二扩散器阵列6均布置于所述第二折光板7左上方。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第一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一扩散器阵列2后斜向下到达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5所出射的第二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二扩散器阵列6后斜向下到达所述第二折光板7顶面。经过所述第一折光板3、所述第二折光板7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的第一激光光束及经过所述第二折光板7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的第二激光光束共同形成面光源。

实施例7:

请参见图7,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第一激光器阵列1、第一扩散器件阵列2、第一折光板3、第二激光器阵列5、第二扩散器件阵列6及第二折光板7。所述第一折光板3及所述第二折光板7均是矩形薄板。所述第一折光板3在上,所述第二折光板7在下。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4的平面。所述第一折光板3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第一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第一折光板3右上方。所述第二折光板7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8的平面。所述第二折光板7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5及所述第二扩散器阵列6均布置于所述第二折光板7左上方。所述第一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第一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一扩散器阵列2后斜向下到达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所述第二激光器阵列5所出射的第二激光光束通过所述第二扩散器阵列6后斜向下到达所述第二折光板7顶面。经过所述第一折光板3、所述第二折光板7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的第一激光光束及经过所述第二折光板7折射作用后向下出射的第二激光光束共同形成面光源。

实施例8:

请参见图8,图中示出的是投光灯照明系统,包含有,激光器阵列1、扩散器件阵列2、第一折光板3及第二折光板4。所述第一折光板3在上,所述第二折光板4在下。所述第一折光板3与所述第二折光板4共同界定出夹层空间。所述第一折光板3是矩形薄板。所述第一折光板3底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的平面。所述第一折光板3顶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第二折光板4是矩形薄板。所述第二折光板4顶面为带有光学微结构阵列的平面。所述第二折光板4底面为光滑的平面。所述激光器阵列1及所述扩散器阵列2均布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左侧。所述激光器阵列1所出射的激光光束通过所述扩散器阵列2向右到达所述夹层空间,再进而分别向上穿过所述第一折光板3及向下穿过所述第二折光板4,形成上、下两个面光源。

实施例9:

请参见图9,相对于实施例8,取消第一折光板。

而以上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576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