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灯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支脚的灯具,支座间接地或直接地固定在支脚上,其中载体固定在支座上,其中在载体上背离支座地间接地或直接地安装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使用调节机构使应用的发光元件的光转向或对发光元件进行设定的多种灯具。大多系统将灯具支架分成不同长短的支架区段,支架区段与不同类型的铰链连接以调节灯具。已知的系统借助配重、球铰链、旋转和倾斜铰链或其他铰链工作,这些铰链尤其可借助平衡器调整。铰链借助螺旋件被拉在一起并且由此通过压力或摩擦固紧。尤其经旋拧的铰链在一段时间之后必须被再次调整,以确保保持良好的固紧。尤其在灯具非常大的情况下固紧铰链是困难的。借助配重调节的灯具具有受到限制的运动半径并且不是在所有类型灯具中正常工作,例如作为吸顶灯或壁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灯具,借助该灯具可靠地并且以简单的方式确保发光单元的取向。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灯具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设置柔软的牵伸元件,柔软的牵伸元件具有第一固定区段和与第一固定区段间隔开的第二固定区段,牵伸元件在第一固定区段和第二固定区段之间具有第一张紧区段,牵伸元件以第一固定区段耦联在载体上并且以第二固定区段耦联到支座或载体或发光单元上,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固定区段能借助调节元件移动,以将载体的至少一个区域在支座和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引入弧形的张紧状态中或以改变载体的弧形的张紧状态。

借助柔软的牵伸元件可将能弹簧弹性弯曲的载体带入张紧状态中或保持在这种张紧状态中,载体在该张紧状态中具有弧形形状。载体在弧形的张紧状态中具有固有应力,固有应力使得牵伸元件的在两个固定区段之间的第一张紧区段承受牵拉载荷。载体的固有应力试图使载体从张紧状态中调节到其在松弛状态中的初始位置。本发明利用该效果以简单的方式并且无需附加的辅助器件地实现发光元件的定向。因此可借助调节元件设定或改变张紧状态。为此能够调节调节元件,从而设定或改变载体的弧形形状。该调节能在无需载体的铰链的情况下进行,从而简单且可靠地完成发光元件相对于支座的定向。优选地,确定两个固定区段之间的第一张紧区段的长度,由此仅通过调节一个调节元件或多个调节元件可改变弧形形状。

能设定的调节元件优选可直接紧邻地布置在载体或支座上。但是这在本发明中无需一定是这种情况。而是也可间接地耦联到载体或支座上。也可想到的是,将能设定的调节元件安装在灯具的另一构件上、例如安装在发光单元上。

但是优选地,至少一个固定区段能沿着支座或载体移动。由此能以简单的方式影响载体的弧形形状。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设计成,第一固定区段借助第一调节元件可移动地联接到支座上并且第二固定区段借助第二调节元件可移动地联接到载体上。借助这种布置能提高照明元件的可调性。载体的受到张紧的弧形区域形成在两个固定区段之间。如果此时例如调节为载体分配的固定区段(在固定区段与支座的对应关系保持未改变时),此时弧形长度可改变。载体的朝向发光单元的方向联接在第二固定区段之后的区域可基于其固有应力弹动到其松弛的位置中。如果此时朝向发光单元的方向调节该第二固定区段,则受到张紧的弧形区段的弧形长度变长。相应地,经弹动的区域变短。由此发光单元下降。

此外在第一固定区段借助第一调节元件在支座上移动时载体的弧形形状可改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固定区段与载体的对应保持不变,在张紧的弧形区域中载体的弯曲度可改变。因为支座优选地相对于载体未弯曲,载体的弧形长度未改变。

为了降低结构费用可设置成,支座具有引导部,第一调节元件在引导部上可调节地被引导和/或载体具有引导部,第二调节元件在该引导部上可调节地被引导。

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是,支座和/或载体由一构型区段形成或支座和/或载体具有一构型区段。由此能够简单的制造。例如可设置成,这种构型区段简单地以期望的长度从半成品上截断。

在这种布置中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也可设置成,第一调节元件具有包括容纳部的保持部,第一调节元件借助该保持部能沿构型纵向方向移动地保持在构型区段上,第一调节元件具有贴靠在构型区段上的夹持区段并且牵伸元件的第一张紧区段固紧在第一调节元件的固定区段上,其中该固定区段与夹持区段间隔开地保持住以形成杠杆臂。

保持部通过容纳部由此形成滑动引导部,滑动引导部能够简单地使得第一调节元件调节。夹持区段用于使调节元件能相对于构型区段沿构型纵向方向优选连续地移动,在期望的位置上固紧。为了设定调节元件可由此松开在夹持区段上的夹持连接,然后使调节元件移动,其中构型区段在保持部的容纳部中受到引导。通过柔软的牵伸元件以其第一张紧区段作用在调节元件的固定区段上实现调节元件的可靠固定。经由在第一张紧区段中起作用的拉应力将力导入到固定区段中。该力经由杠杆臂与夹持区段间隔开地起作用。以这种方式将倾斜力矩引入调节元件中。该倾斜力矩使得调节元件借助夹持区段自动地固紧在构型区段上。

在第二调节元件中也可通过以下方式设置相同的作用机制,即第二调节元件具有包括容纳部的保持件,第二调节元件借助容纳部沿构型纵向方向能移动地保持在构型区段上,第二调节元件具有贴靠在构型区段上的夹持区段,并且牵伸元件的第一张紧区段在第二调节元件的固定区段上固紧,其中固定区段与夹持区段间隔开地保持住以形成杠杆臂。

根据本发明的灯具可设有第一调节元件,第一调节元件在夹持区段上具有容纳元件。夹持件与第一调节元件的容纳元件和夹持区段形成第一固定区段,其中夹持件与容纳元件能松开地连接、优选推到其上。类似地,根据本发明的灯具可设有第二调节元件,第二调节元件在夹持区段上具有容纳区域。夹持件与第二调节元件的容纳区域和夹持区段形成第二固定区段,其中夹持件与容纳区域能松开地连接、优选置入到容纳区域中。

为了引导地容纳第一调节元件的夹具优选地可在夹具上以及在第一调节元件的容纳元件上设置倾斜的引导面。在夹具在容纳元件上的安装过程期间,将夹具优选地推到容纳元件上,其中倾斜的引导面彼此贴靠。(但是也可想到其他的安装方法)夹具的倾斜的引导面沿着容纳部的倾斜的引导面滑动,直至达到卡入的端部位置。通过倾斜的引导面的倾斜度,保持柔软的牵伸元件的第一固定区段的横截面在推上夹具期间连续地减小,直至达到卡入的端部位置。卡入的位置经由弹簧弹性的卡合鼻部的卡入来确保,卡合鼻部优选一件式地模制在容纳元件上。通过夹具的推上运动将容纳元件的卡合鼻部压到容纳元件上,直至卡合鼻部到达夹具的容纳区域中。夹具的用于卡合鼻部的容纳区域设有卡合侧面,卡合鼻部尖端在卡入的位置中贴靠在卡合侧面上并且在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中具有使卡合鼻部贴靠的贴靠区段。

夹具和容纳元件的倾斜的引导面的长度和倾斜度通过第一夹持长度和第二夹持长度限定。在此第一夹持长度构造在容纳元件的距离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更近且横向于柔软的牵伸元件的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取向的棱边上。与第一夹持长度相对,第二夹持长度构造在容纳元件的距离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导线区段更近的棱边上。第二夹持长度同样横向于柔软的牵伸元件的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取向。在优选的变型方案中第二夹持长度比第一夹持长度更长,其中容纳元件上的夹持长度从面对卡合鼻部的一侧朝向第一固定元件的夹持区段的方向延伸。由此产生正倾斜度,该正倾斜度在安装夹具时引起第一固定区段的横截面连续收窄。

这种实施方式具有在灯具最终在第一固定区段中固紧之前对灯具的位置更精确地精调整的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方案中第一调节元件的夹具具有缺口,以松开夹具和容纳元件之间的卡合连接并且拆卸夹具。尤其可设置成,缺口从夹具的贴靠区段开始延伸直至构件外壁。优选地,缺口设在卡合鼻部的高度上。借助与缺口完全匹配的对象可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完全匹配的对象的力作用从卡合侧面按压卡合鼻部,该对象被推动穿过缺口直至其碰到卡合鼻部。

第二调节元件的夹具同样设有卡合连接部,卡合连接部优选设计为能拆卸的。因此在第二调节元件的夹具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形状配合地接合到第二调节元件的形状容纳部中。在优选的变型设计中,在第二调节元件的夹具上设有两个接合元件,接合元件布置在夹具的外侧上并且经由连接板连接。

为了优化柔软的元件在至少一个固定区段中的固紧可设置肋部,肋部引起额外的夹紧作用。优选地肋部朝向牵伸元件的方向突出。在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中肋部布置在牵伸元件引导部的区域中、尤其布置在换向区域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灯具变型方案中,用于第一调节元件和第二调节元件的载体的容纳部具有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第二棱边与第一棱边沿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的方向间隔开地布置在夹持区段上,其中第二棱边与第一棱边在夹持状态中处于构型区段的相对侧上。一旦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处于应力下,使得调节元件相对于支座倾斜的力被导入固定区段中。因此经由导入固定区段中的力以及经由间隔开的夹持区段的杠杆臂将倾斜力矩引入调节元件中,该调节元件自动地在构型区段上固紧。该固紧可经由设置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以所述方式被优化。通过支座在容纳部中倾斜,支座放置在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上,这引起夹紧效果。尤其通过设置由凸缘成型的棱边实现容纳部的横截面收窄部。

在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中容纳部的第一棱边沿着容纳部的轮廓通过凸缘成型,其中第二棱边沿着夹持区段的轮廓通过凸缘成型。

同样可设置成,第一调节元件的第一棱边沿着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布置在第二棱边之前,其中第二调节元件的第一棱边沿着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布置在第二棱边之后。

为了可靠地引导调节元件可以设置成,第一调节元件和/或第二调节元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布置的引导元件,在引导元件之间布置夹持区段,并且在引导元件之间引导构型区段且构型区段放置在夹持区段上。优选地,夹持区段由摩擦件、例如橡胶衬垫或涂层形成。以这种方式实现对调节元件的简单且可靠的传力连接的固紧,该固紧在灯具上有振动时本身不会松开。

对于调节元件的方便操作可设置成,调节元件被握持用孔洞穿过或在两个相对外侧面上具有握持面。

本发明的一种能想到的变型方案设计为,柔软的牵伸元件在其外周上承载夹持件,夹持件沿牵伸元件的纵向方向不可移动地固紧,并且夹持件在调节元件的固定区段上固紧。夹持件可由单独的结构元件形成,该结构元件通过牵伸元件张紧、例如被压紧。以这种方式实现夹持元件与牵伸元件的简单且位置固定的对应关系。优选地使用金属套筒、特别优选地使用铝套筒作为夹持元件,其被推到牵伸元件上并且在期望的部位处与牵伸元件压紧。由此能实现低的部件费用。

为了实现调节元件的紧凑结构可设置成,调节元件被牵伸元件引导部穿过,牵伸元件引导部优选具有换向区域,牵伸元件在换向区域中以过渡区段换向。

在此结构例如可以设计为,柔软的牵伸元件的一区域紧密地在支座或载体上引导。柔软的牵伸元件的联接到调节元件的第二区域借助换向区域进一步地与支座或载体间隔开。该间距区域例如可被分配给第一张紧区段。该布置使得能够将力与支座或载体的纵向轴线间隔开地导入,以便可以简单的方式实现载体弯曲。

在换向区域的相应造型中也可将第一张紧区段的一部分拉力在换向区域中类似于在线缆中消除拉力一样传递到调节元件中。

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变型方案设计为,柔软的牵伸元件由电缆形成,发光单元电联接在电缆上。由此为牵伸元件赋予双重功能。一方面牵伸元件用于调节载体。另一方面牵伸元件用于导电。由此显著地降低了灯具的部分和安装费用。

根据本发明的灯具的特征也可在于,支座由空心构型区段形成,载体插入该空心构型区段中。由此简单地完成灯具的安装。此外借此实现了细长的结构,该结构提高了灯具的吸引力。

特别优选地在此也可设置成,载体保持在空心构型区段中,使得载体能相对于空心构型区段围绕支座的纵向轴线扭转。经由扭转可能性形成摆动支承。由此发光单元能与载体一起摆动,这进一步提高了发光单元的可调节性。

特别优选地,空心构型区段具有空心圆柱形的内容纳部,内容纳部的纵向中轴线沿空心构型区段的纵向方向延伸。因此更优选地,载体至少在与支座的联接区域中可具有圆柱形的外横截面。经由圆柱形的外横截面与空心圆柱形的内容纳部的对应,可实现在支座和载体之间的转动支承。自然也可使用能够使载体相对于支座扭转的其他的横截面组合。

本发明的优选的变型方案设计为,载体由弯曲棒形成,弯曲棒优选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并且特别优选地由实心材料构成。使用圆形的横截面使得能够与位置无关地安装载体。此外借助该措施也可实现载体不仅仅能围绕一轴线弯曲、而是能围绕不同轴线弯曲的灯具。例如可以设置成,柔软的牵伸元件在载体和/或支座上的固定区段能围绕载体/支座的纵向中轴线调节。由此也可改变用于载体的弯曲轴线以及发光元件的取向。

如果载体由实心材料构成,则这种载体形成足够高的复位力并且其还可成本有利地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变型方案也可设置成,载体由塑料材料构成,优选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

该材料具有低的比重,这证实对于灯具的造型是有利的。

在使用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的载体时还获得高的断裂伸长率,从而在形成弧形时实现高的变形度。此外该材料的特征也在于高的弹性能量承受能力,以及相对低的弹性模量。由此能在变形时以低的力消耗实现高的复位力。

根据本发明的灯具可以是,发光单元具有固定件,固定件具有用于载体的端部的固定容纳部。以这种方式能将载体简单地与发光单元连接。特别优选地,为载体设置插接容纳部。在插接容纳部中能置入载体的端部并且固定在其中。

额外地或替代地也可设置成,柔软的牵伸元件固定在固定件上。这尤其在柔软的牵伸元件设计为电缆时是有利的,通过电缆为发光元件供电。尤其可将柔软的牵伸元件以消除拉力的方式保持在固定件上。

如果设置成发光单元具有摆动轴承,借助该摆动轴承能改变发光元件相对于载体的角位置,可实现发光单元的其他设定方案以及扩展应用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示出:

图1a至图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灯具的不同的功能位置,

图2a至图2e示出了根据图1a至图1d的灯的不同的功能位置,

图3以分解示意图示出了根据图1A至图2e的灯具的部分,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调节元件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调节元件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图3的在安装状态中的示意图,

图7以分解示意图示出了根据图1a至图2e的灯具的部分,

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的调节元件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调节元件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图7的在安装状态中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发光单元的整体剖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的发光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实施成吸顶灯的灯具的另一变型设计方案,

图14示出了构造成壁灯的灯具的另一变型设计方案,

图15示出了灯具的图4中所示的调节元件的另一变型方案的侧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图15的调节元件的另一侧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图16的调节元件的以XVII-XVII剖面示出的另一侧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图15的调节元件的俯视图,

图19示出了灯具的第一调节元件的图15中的细节视图XIX,

图20示出了根据图15的调节元件的等轴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20中的调节元件的夹具的不同视图,

图22示出了根据图20的调节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根据图15/根据图20没有夹具的调节元件的等轴示意图,

图24示出了灯具的图8中所示的调节元件的另一变型方案的侧视图,

图25示出了根据图24的调节元件在XXV-XXV剖面中示出的另一侧视图,

图26示出了根据图25的调节元件的俯视图,

图27示出了根据图25的调节元件的等轴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根据图27的调节元件的夹具的不同视图,

图29示出了根据图28的调节元件的夹具的等轴示意图,

图30示出了根据图27的调节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1示出了根据图25/根据图27没有夹具的调节元件的等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至图2e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灯具的变型设计方案。如附图所示,灯具具有支脚10。支座11安装在支脚10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灯具中支座11可由空心型材区段形成。尤其可如在本实施例中一样支座11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如果使用空心型材区段,则可设置环形的横截面。

在该实施例中支座11构造有环形的横截面并且由半成品被截断作为型材区段。

在面对支脚10的一侧上在由空心型材区段包围的区域中引入螺杆并且在此固定。例如可将螺杆与支座11压紧或材料连接。螺杆的一段从支座11的纵向侧的端部中引出。螺杆的该端部被用于使支脚10与支座11旋紧。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支脚10可由平板状的工件形成。优选地,支脚10构造成圆形,其中还优选地支座11固定在圆心的区域中。由此与灯具的工作位置无关地实现稳固的支撑。

载体12与支座11连接。支座11与支脚10间隔一间距地保持载体12。

载体12构造成弯曲棒的形状。载体例如可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相应地,载体12具有弹性复位性能。在载体12被弯曲之后,载体可基于其弹性复位力回弹到其延展的初始位置中。

优选地可使用由实心材料构成的圆棒作为载体12。载体例如可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可想到使用长纤维以及短纤维增强的塑料,其中长纤维增强的塑料基于其弹性拉伸能力是优选的。

在载体12的端部安装发光单元20。

参考图11和图12首先详细描述发光单元20的设计方案。如这些附图所示,发光单元20具有灯罩21。灯罩21可由成型件、优选地由聚碳酸酯构成的成型件制成。

灯罩21具有锥形的几何结构,该几何结构具有开口21.2作为光出口。与开口21.2相对地,灯罩形成经倒圆的闭合部。经倒圆的闭合部在由灯罩21包围的空间中形成轴承容纳部21.1。该轴承容纳部21.1具有球体的形状。

在灯罩21中可从开口21.2装入调节件22。调节件22具有杠杆元件22.1。杠杆元件22.1穿过灯罩21的贯穿部21.4。

铰接件23联接、优选地一件式地模制在杠杆元件22.1上。该铰接件23具有球形的或部分球形的轮廓。在此该轮廓与灯罩21的球体匹配地构造。以这种方式通过灯罩21的球体和铰接件23形成摆动轴承。

杠杆元件22.1具有固定件22.2,固定件保持在灯罩21之外。

杠杆元件22.1还可具有插接容纳部22.3。该插接容纳部22.3构造成凹部。插接容纳部22.3由止挡22.4限界。

杠杆元件22.1还具有线缆穿引部22.5。线缆穿引部22.5通入到线缆通道22.6中。线缆通道22.6伸延直至铰接件23的区域中。由此线缆通道22.6在调节件22的安装状态中通入灯罩21之内的区域中。线缆通道22.6相应地在铰接件23的区域中具有线缆引导部23.1。

图12示出了在灯罩21中安装有发光元件载体24。在该实施例中发光元件载体24由两个成型件24.1组成,两个成型件结构相同地构造并且相对彼此错开180°地布置。在安装状态中成型件24.1形成统一的壳元件。替代地也可设置成使壳元件一件式地构造。由此降低部件耗用。

发光元件载体24具有两个固定平面,两个固定平面分别由螺钉容纳部24.3、24.4构成。

发光元件载体24在其面对灯罩21的轴承容纳部21.1的一侧上具有轴承套24.1,轴承套由成型件24.2(或在一件式构造的发光元件载体24的情况下由其本身)构成。轴承套24.1具有球体的形状。而球体的几何结构与铰接件23的球几何结构匹配地构造。在安装状态中铰接件23固紧在发光元件载体24的球体和灯罩21的轴承容纳部21.1之间以形成摆动支承。

为了安装发光元件载体24将其通过灯罩21的开口21.2推入并且固紧在灯罩21的锁定部21.3上。锁定部21.3布置在灯罩21的内侧上、例如一件式地模制在灯罩的内侧上。例如可使用卡合元件作为锁定部21.3,在安装状态中卡合元件从后方接合发光元件载体24的卡合侧面。

发光单元20具有发光元件26。发光元件26例如可以是LED发光元件。为此例如可以使用装配有一个或多个LED的电路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额外地设置成,为LED发光元件分配冷却体25。该冷却体25排走LED发光元件的损耗热量。

发光元件26可穿过发光元件载体24的与灯罩21的开口21.2面对的开口24.5被引入到发光元件载体24中并且固定在形成第一固定平面的螺钉容纳部24.3上。如果LED发光元件与冷却体25一起使用,则该结构单元可共同地借助紧固螺钉27固定在螺钉容纳部24.3上。

如图12可见,可将光扩散器与发光元件载体24装配,光扩散器被置入发光元件26的光路中。光扩散器28可借助紧固螺钉29旋拧到形成发光元件载体24的第二固定平面的螺钉容纳部24.4上。

如果LED发光元件与冷却体25一起使用,则光扩散器28具有或形成一个或多个空气贯穿部。冷却空气可穿过该空气贯穿部。冷却空气在冷却体25处吸收损耗热量。变热的空气通过灯罩21的贯穿部21.4离开灯罩21。以这种方式能确保可靠且有效的冷却。

为了在载体12上安装发光单元20将载体12的纵向侧的端部插入插接容纳部22.3中并且在其中固定,例如借助夹紧螺钉。

载体12的背离发光单元20的端部可与支脚10相对地插入由构造成空心型材的支座11形成的空腔中。优选地在此可设置成,使载体12松弛地插入到空心型材中。由此实现具有转动轴线的转动支承,该转动轴线沿支座11的纵向方向伸延。转动支承使得载体12能够相对于支座11扭转。有利地可设置转角限定部,该转角限定部防止载体12会不断地相对于支座11扭转。通过该转动可能性能改变发光单元20的定位。

在支座11上可固定有调节元件30。调节元件30的造型具体地从图4至图6中获得。如这些视图所示,调节元件30具有夹持区段34,夹持区段在侧面通过两个引导元件32、33限界。图5中可见,夹持区段34具有凹形形状。凹形的几何结构与支座11的外横截面匹配地构造。由此实现夹持区段34在支座11的外横截面上的尽可能大的贴靠面。

此外,在调节元件30上有模制的保持部35。保持部35可如附图所示具有孔眼形的几何结构。容纳部35.1穿过保持部35。容纳部35.1联接到夹持区段34上。因此容纳部35.1通过保持部35和夹持区段34限界。调节元件30与保持部35间隔开地具有固定区段36。固定区段36具有贯穿部36.2和底座36.3。底座36.3联接到贯穿部36.2上。在固定区段上也可设置例如具有带有凹槽的操作面的操作元件36.1。

在保持部35和固定区段36之间的区域中握持用孔洞31穿过调节元件30。

如图3可见,夹持区段34可设有摩擦件37。该摩擦件37可实施成橡胶衬垫或涂层。通过摩擦件37提高支座11和调节元件30之间的摩擦值。

为了安装,将调节元件30在与支脚10相对的一侧推到支座11上。为此将调节元件30以保持部35的容纳部35.1串到支座11上。在图6中可见的安装状态中,保持部35包围支座11的外周。支座11以其外横截面的一部分安置在夹持区段34上。

还可使柔软的牵伸元件与调节元件30连接。该柔软的牵伸元件可由电缆13形成,电缆用于为发光元件26供电。但是也可想到,不使用电缆13,而是使用其他的柔软的牵伸元件、例如绳索。柔软的牵伸元件具有张紧区段13.2。在该张紧区段13.2上安置有夹持件14。夹持件14不可移动地与张紧区段13.2连接。例如可将铝套筒用作夹持件14,铝套筒与张紧区段13.2的外周压紧。张紧区段13.2借助夹持件14固紧在调节元件30上。为此使张紧元件13.2穿过固定区段36的贯穿部36.2,直至夹持件14处于底座36.3中。例如可以设置成,将夹持件14以轻微过量压入贯穿部36.2中。

如果使用电缆13,则在电缆13的张紧区段13.2上联接导线区段13.1。在该导线区段13.1上可在端部侧安装用于插座的插头元件。

可以将第二调节元件40与载体12连接。第二调节元件40的造型由图7至图10中得出。如视图所示,第二调节元件40在相对侧通过引导元件41、42限界。引导元件41、42在其彼此背离的侧面上形成握持面。此外,调节元件40具有保持件43。该保持件43可构造成套筒状并且具有构造成贯穿部的容纳部43.1。还设有夹持区段44,该夹持区段由两个引导元件41、42限界。夹持区段44在容纳部43.1的区域中通过保持件43遮盖。由此容纳部43.1通过保持件43和夹持区段44限界。类似于调节元件30,在调节元件40中也可使用摩擦件46。摩擦件46可构造成橡胶元件或涂层。摩擦件用于在容纳部43.1的区域中增大支座11和第二调节元件40之间的摩擦。

图8示出第二调节元件40具有牵伸元件引导部45。该牵伸元件引导部45具有固定区段45.1。该固定区段45.1过渡到换向区域45.2中。紧接换向区域45.2地,牵伸元件引导部45形成引导区域45.3,该引导区域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布置的在灯具的不同调节位置中用于张紧区段13.2的贴靠区域45.4和45.5。

为了将张紧区段13.2安装在第二调节元件40上,张紧区段13.2从引导区域45.3开始串入牵伸元件引导部45中。然后张紧元件13.2在固定区段45.1的区域中从牵伸元件引导部45中引出。紧接着可在张紧区段13.2的期望部位上固定另外的夹持件14。该夹持件14随后不可移动地与张紧区段13.2连接。在此也可再次使用压紧的铝套筒。

经由两个夹持件14确定在两个调节元件30和40之间的最大可能的间距。

如下地安装第二调节元件40,借助保持件43将第二调节元件40串到载体12的自由端部上。随后载体12在容纳部43.1的区域中穿过保持件43。载体12再次贴靠在保持件43和夹持区段44上。

图9中可看出,夹持区段的形状构造成凹形,使得形成夹持区段44的摩擦件46的轮廓与载体12的圆柱形外轮廓匹配地构造。

如图1a至图1e可看见,电缆13被引导至调节元件30并且在此处借助夹持件14固紧。紧接第一调节元件30地,电缆13形成张紧区段13.2。张紧区段13.2形成在调节元件30和40的两个夹持件14之间。紧接第二调节元件40地,电缆13形成线路区域13.3。该线路区域13.3的端部通过(参见图11的)线缆穿引部22.5被推入到线缆通道22.6中。在线缆引导部23.1的区域中,电缆13离开线缆通道22.6并且随后在发光元件26处电接触。电缆13可以消除牵引力的方式固定在固定件22.2上。

下面根据图1a至图2e详细描述前述灯具的工作方式。在图1a中灯具处于其初始状态中。张紧区段13.2未被张紧。载体12未处于预紧状态中。

如果握持(例如在握持用孔洞31中)调节元件30并且朝支脚10的方向移动,则第二调节元件40在载体12上的位置保持不变。由于第一调节元件30的位置改变,载体12如图1b中所示地弹簧弹性地弯曲。灯具占据第一工作位置。两个调节元件30、40在该位置中的自动调节被阻止。在第一调节元件30中固定区段36与保持部35以及与支座11保持间距。经由载体12的弹簧张力引入到张紧区段13.2中的拉力经由夹持元件14传递到固定件36中。由于固定件36与保持部35间隔开而形成杠杆臂。该杠杆臂使得调节元件30相对于支座11倾斜,因为在支座11的外轮廓和保持部35(容纳部35.1)的内周之间留有间隙。该倾斜运动引起调节元件30的前述摩擦连接地锁定。

以相同的方式也将第二调节元件40摩擦连接地锁定在载体12上。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参见图7至图10)借助第二调节元件40经由换向区域45.2以及伴随的张紧区段13.2的过渡区段13.4的变形保持张紧区段13.2与载体12间隔开。因为此时张紧区段13.2与保持件43有间距地作用到调节元件40上,再次产生倾斜力矩。由于该倾斜力矩使得第二调节元件40相对于容纳部43.1中的载体12倾斜,由此引起第二调节元件40在载体12上的摩擦连接的夹紧。

如果此时从图1b开始,第一调节元件30进一步地朝向支脚10的方向在支座11上移动,此时载体12的通过张紧区段13.2成型的区段的弧形形状发生改变。在可在根据图1a至图1d的附图序列中清楚看出。由此也使得发光单元20的位置和取向改变。

图1a至图1d中也可清楚看出,载体12的处于调节元件40和发光单元20之间的区域未弯曲。相应地,该区域保持未变形(除了通过发光单元20的自重引起的变形以外)。

根据图2a至图2e的附图序列示出另外的调节方案。在根据图2a的视图中,第一调节元件30首先朝向支脚10被牵拉一段距离。从该定位开始,此时第二调节元件40也移动、确切地说朝向发光单元20的方向移动。此时获得的载体12的弧形形状在图2b中可见。

在根据图2c和图2d的示意图中可看出在第二调节元件40运动直至紧挨发光元件20并且随后使第一元件30错位时产生的影响。

图2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移动几乎直至支座11的端部处并且第二调节元件40朝向发光单元20的方向运动一小段距离的位置。

在调节元件30、40的不同定位中,也可额外地通过以下方式改变灯罩21的定位,使灯罩21相对于调节件22摆动。这扩展了设置方案。

调节元件30和40在支座11或载体12上的固紧能简单地松开。在第一调节元件30中使用者握持调节元件30,例如使用者将手指穿过握持用孔洞31。在调节元件30朝向支脚10的方向运动时,使用者仅需向下拉动调节元件30。而如果使用者此时希望将第一调节元件30从支脚10移开,则使用者可首先使调节元件30相对于支座11摆动,以松开通过倾斜力矩引起的夹紧。为此使用者可例如通过握持用孔洞31握紧并且额外地按压到操作元件36.1上。如果此时调节元件30的夹紧被松开,则使用者可通过张紧区段13.2的拉力辅助调节元件30朝向从支脚10离开的方向运动。

类似地也可取消第二调节元件40的夹紧。使用者在引导元件41、42的外侧握持面上握持第二调节元件40并且取消通过倾斜力矩引起的夹紧,方式是,使用者施加克服张紧区段13.2的拉力的力。然后使用者可克服张紧区段13.2的张紧力朝向发光单元20的方向推移第二调节元件。替代地,使用者也可通过张紧区段13.2的张紧力辅助第二调节元件40朝向与发光单元20反方向的方向运动。

图13和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灯具的替代设计方案。如这些视图所示,支脚10无需一定构造成用于竖立在地面上的撑脚。而支脚10也可用作使灯具固定在屋顶(参见图13)或墙壁(参见图14)上的固定区段。另外,根据图13和图14的灯具的构造与参照图1至图12解释的前述构造相应。就此而言,为了避免重复可参考上述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成,支座11由不易弯曲的材料制成。优选地,为此足够刚性的钢材料是合适的。例如可以使用铬钼钢或不锈钢。

在本发明中例如可以设置成,载体4的外直径为4至12mm。这种载体可通过能接受的力变形,以能够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弧形形状,尤其对于载体使用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的实心材料。

在本发明中还可设置成,支座11的外直径或最大外横截面尺寸为8至16mm。优选地,在支座构造为具有环形横截面的空心构型时,支座11的壁厚至少为1.5mm。由此实现对于普通应用足够的刚度。

参考前述附图描述的灯具能够使载体12相对于支座11扭转、确切地说围绕支座11的纵向中轴线扭转。此外,调节元件30和40也可相对于支座11和载体12围绕支座11或载体12的纵向轴线扭转。由此实现灯具的另外的定位方案。

图15至图19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的不同视图、尤其是剖视图。第一调节元件30在拆卸状态中没有示出夹具,以呈现容纳元件39的实施方式。

图15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的保持部35和容纳元件39的根据本发明的替代实施方式。保持部35邻接引导元件33以及邻接夹持区段34并且优选一件式地模制在其上。保持部35的容纳部35.1额外地具有第一棱边35.2和第二棱边35.3。图17中可看见第一棱边35.2和第二棱边35.3的详细造型。容纳元件39同样邻接引导元件33以及邻接夹持区段34并且优选一件式地模制在其上。在容纳元件39的区域中,夹持区段34沿径向更宽地实施并且设有肋部34.1。容纳元件39从夹持区段34开始突出。容纳元件39还包括弹簧弹性的卡合鼻部39.1,该卡合鼻部具有卡合鼻部尖端39.3,卡合鼻部尖端优选地朝向鼻梁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与夹持区段34的圆形形状或与引导元件33相切地取向并且优选一件式地模制到容纳元件39上。额外地,容纳部39可通过凸缘形成倾斜的引导面39.2,其中倾斜的引导面39.2可同样地相对于夹持区段34或引导元件33切向地取向。

关于夹具38的安装在图21中所示,容纳元件39经由倾斜的引导面39.2引导地容纳夹具38,而柔软的牵引元件位于容纳元件39和夹具38之间。弹簧弹性的卡合鼻部39.1的鼻梁通过夹具38被压到容纳元件39上,直至夹具38到达端部位置并且卡合鼻部尖端39.3相应地卡入。在此夹具38优选地从上方推上。在安装状态中柔软的牵引元件贴靠在肋部34.1上,以确保附加的保持。

图16和图18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的俯视图。在图16中第一调节元件30转动,使得卡合鼻部尖端39.3以及容纳元件39从下方可见。

图18从上方示出了容纳元件39,因此可看见卡合鼻部39.1的卡合鼻梁。从该立体图中可清楚看出,容纳元件39在中间剖面XVII中(参见图16)具有凹处,凹处形成两个支臂。为两个支臂分配两个卡合鼻部39.1。容纳元件39的两个支臂在安装到夹具38中时与两个卡合鼻部39.1接合。在本发明中支臂和卡合鼻部39.1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仅设置一个支臂和一个卡合鼻部39.1或多个支臂和卡合鼻部与相应配合一致的夹具38是可想到的。

图18、尤其图19中可看出倾斜的引导面39.2的造型。图19是图15中示出的细节XIX的详细视图。倾斜的引导面39.2的倾斜度通过第一夹持长度L1和第二夹持长度L2的长度比例限定。第一夹持长度L1构造在容纳元件39的距离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13.2更近并且横向于柔软的牵伸元件的纵向延伸取向的棱边上。在此第一夹持长度L1优选地安置在容纳元件39的背离夹持区段34的端部上。与第一夹持长度L1相对,第二夹持长度L2构造在容纳元件的距离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导线区段13.1更近的棱边上。第二夹持长度L2同样横向于柔软的牵伸元件的纵向延伸取向。第二夹持长度L2同样优选地安置在容纳元件39的背离夹持区段34的端部上。在优选的变型方案中第二夹持长度L2比第一夹持长度L1更长,其中夹持长度L1、L2从面对卡合鼻部39.1的一侧优选在本身高度上安置在容纳元件39上并且朝向夹持区段34的方向延伸。由此产生正倾斜度,该正倾斜度在安装夹具38时引起第一固定区段36的横截面连续收窄。由于横截面连续收窄,待传递的力逐渐增大并且优化柔软的牵伸元件在第一固定区段36中的保持。

图21示出了夹具38的不同视图。夹具38具有能设置肋部38.3的区段。肋部优选地沿径向在固定区段36的表面上延伸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安装位置中,肋部38.3与容纳元件39的肋部34.1相对并且因此加强对位于第一固定区段36中的柔软的牵伸元件的保持。

夹具38的特征还可在于,夹具具有与倾斜的引导面39.2完全配合的倾斜的引导面38.4,该倾斜的引导面确保对第一固定区段36的连续引导和横截面收窄。第一和第二夹持长度l1、l2描述引入夹具38中以通过容纳元件39容纳的隆起部的几何尺寸。由此形成的底切部在图22中在夹具38的等轴示意图中清楚可见。为了实现倾斜的引导面39.2、38.4的相同的倾斜度,可使容纳元件39的第一夹持长度L1相应于夹具38的第一夹持长度l1。同样地,可使得容纳元件39的第二夹持长度L2的长度量等于夹具38的第二夹持长度l2的长度量。

图21中的侧视图示出了卡合侧面38.1,容纳元件39的卡合鼻部尖端39.3在卡入位置中放置在该卡合侧面上。在此卡合鼻梁贴靠在贴靠区段38.5上。

通过缺口38.2可拆卸夹具38。对此可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完全配合的对象的力作用从卡合侧面38.1按压卡合鼻部39.1,该对象被推动穿过缺口38.2直至其碰到卡合鼻部39.1。卡合鼻部39.1脱离接合并且可经由倾斜的引导面39.2、38.5的引导拆卸。

保持部35的可能的造型在图17中示出。保持部35借助容纳部35.1容纳支座11。容纳部35.1设有第一棱边35.2和第二棱边35.3。第二棱边35.3沿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与第一棱边35.2间隔开地布置在夹持区段34上,其中第二棱边35.3与第一棱边35.2在夹持状态中布置在构型区段相对侧上。沿着夹持区段34的轮廓,第二棱边35.3可通过由夹持区段34的剩余材料形成的凸缘成型。剩余材料例如在面对支座11的一侧上模制在夹持区段34上并且在保持部35的高度上形成从剩余材料延伸直至夹持区段34的半径的凸缘。

第一棱边35.2可通过沿着容纳部35.1的轮廓的凸缘成型。在优选的变型方案中第一棱边35.2沿着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布置在第二棱边35.3之前。

为了安装首先将第一调节元件30推到支座11上。一旦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13.2处于张紧下,使第一调节元件30相对于载体12倾斜的力被导入固定区段36中。因此经由导入固定区段36中的力并且经由间隔开的夹持区段34的杠杆臂将倾斜力矩引入调节元件30中,倾斜力矩将调节元件30自动地固紧在构型区段上。通过倾斜,在设置的间隙的框架中支座11的位置改变,使得支座放置在第一棱边35.2和第二棱边35.3上。由于支座11在容纳部35.1中倾斜,支座放置在第一棱边35.2和第二棱边35.3上,这引起自锁式的夹紧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第一棱边35.2和第二棱边35.3可以上述方式优化固紧。

图20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在安装状态中,而没有支座11和柔软的牵伸元件。图22和图23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的拆卸的状态。

图22以分解视图示出了夹具38相对于容纳元件39的安装方向。因此夹具38如辅助线所示被推到容纳元件39上。

在图23中示出了第一调节元件30的没有夹具38的等轴示意图。在此能特别清楚地看出容纳元件39的造型。尤其能清楚地看出容纳元件39的支臂和模制的卡合鼻部39.1的造型。在该视图中还能清楚地看见,支臂与夹持区段34一件式地连接并且邻接引导区段33。

图24至图26示出了第二调节元件40的各种视图和剖视图。

如在图24中所见,第二调节元件40具有容纳区域50,夹具47可置入到容纳区域中。容纳区域50由夹持区段44的凹空部形成并且邻接引导元件41、42。第二固定区段45.1可与容纳区域50和置入容纳区域50中的夹具47之间的自由空间相应。

图25示出了第二调节元件40的剖面XXV。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容纳区域50具有固定区段45.1,随后是换向区域45.2和引导区域45.3。此外可设置两个贴靠区域45.4、45.5。换向区域45.2设有肋部48,肋部突出地成型并且彼此间隔开。在安装状态中柔软的牵伸元件沿着第二固定区段45.1以及因此也沿着换向区域45.2、引导区域45.3并且沿着贴靠区域45.4、45.5中的其中一个贴靠区域伸延。换向区域45.2使得由于柔软的牵伸元件夹紧到第二固定区段45.1中产生的力换向。

容纳区域50可具有形状容纳部49。此外在图25中示出了保持件43的造型。保持件43可如在已经提及的变型方案中构造成套筒状并且形成构造为贯穿部的容纳部43.1。容纳部43.1的贯穿部在此设计为,使得保持件43和容纳部43.1的轮廓形成第一棱边43.2。第一棱边43.2布置在容纳部43.1的面对发光单元20的端部上。第二棱边43.3与第一棱边43.2在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在夹持区段44上,其中第二棱边43.3与第一棱边43.2在夹持状态中布置在构型区段的相对侧上。尤其第二棱边43.3可由夹持区段44的凸缘成型。在优选的变型方案中第二调节元件40的第一棱边43.2沿载体12的纵向延伸的方向布置在容纳部43.1中以及沿发光单元20的方向布置在第二棱边43.3之后。

图28和图29示出了夹具47的各种视图。夹具47可局部地与容纳区域50完全匹配。尤其夹具47具有两个支臂,支臂经由连接板连接。在安装状态中,支臂贴靠在容纳区域50上。夹具47在连接板的区域中、因此在换向部的区域中同样具有肋部47.1,该肋部与容纳区域50的肋部48相对。在安装状态中柔软的牵伸元件在容纳区域50和夹具47之间张紧并且保持住。经由换向区域45.2中的肋部47.1、48能加强柔软的牵伸元件在第二固定区段45.1中的保持。额外地,在支臂的外侧上设有接合元件47.2,接合元件在安装状态中接合到容纳区域50的形状容纳部49中。

为了使载体12安装在第二调节元件40上,首先将载体12推入容纳部43.1中。如前所述,载体12由于第一调节元件30的位置改变而弹簧弹性地弯曲。类似于第一调节元件30的机制,一旦柔软的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13.2处于张紧下,使第二调节元件40相对于载体12倾斜的力被导入固定区段45.1中。因此经由导入固定区段45.1中的力并且经由间隔开的夹持区段44的杠杆臂将倾斜力矩引入第二调节元件40中,倾斜力矩将第二调节元件40自动地固紧在构型区段上。由于载体12在容纳部43.1中倾斜,载体12放置在第一棱边43.2和第二棱边43.3上,这引起夹紧效果。因此通过设置第一棱边43.2和第二棱边43.3可以上述方式优化自锁式的固紧。

图27示出了第二调节元件40的等轴示意图以及置入的夹具47。图30和图31示出了第二调节元件40的等轴示意图,其中没有夹具47,其中图30示出了夹具47的分解图。在没有夹具47的等轴视图中能清楚地看见引导区域45.3和拱曲成型的贴靠区域45.4。特别是贴靠区域45.4、45.5提供用于柔软的牵伸元件的自由空间并且通过容纳部43.1的经倒圆的形状和/或连续扩宽的形状防止柔软的牵伸元件弯折。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具有支脚(10)的灯具,支座(11)间接地或直接地固定在所述支脚上,

其中,能弹簧弹性弯曲的载体(12)固定在所述支座(11)上,

其中,在所述载体(12)上背离所述支座(11)地间接地或直接地安装有发光单元(20),所述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26),

设置柔软的牵伸元件,所述柔软的牵伸元件具有第一固定区段(36)和与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间隔开的第二固定区段(45.1),

所述牵伸元件在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和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之间具有张紧区段(13.2),

所述牵伸元件以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耦联在所述载体(12)上并且以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耦联到所述支座(11)或所述载体(12)或所述发光单元(2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和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二者能借助调节元件(30、40)移动,以将所述载体(12)的至少一个在所述支座(11)和所述发光单元(20)之间的区域引入弧形的张紧状态中,或以改变所述载体(12)的弧形的张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借助第一调节元件(30)能移动地联接到所述支座(11)上并且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借助第二调节元件(40)能移动地联接到所述载体(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具有引导部,第一调节元件(30)在所述引导部上能移动地被引导和/或所述载体(12)具有引导部,第二调节元件(40)在所述引导部上能移动地被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由构型区段形成或所述支座(11)具有构型区段,第一调节元件(30)具有包括容纳部(35.1)的保持部(35),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0)借助所述容纳部能沿构型纵向方向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构型区段上,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0)具有贴靠在所述构型区段上的夹持区段(34),并且所述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13.2)固紧在所述第一调节元件(30)的第一固定区段(36)上,其中,该固定区段(36)与所述夹持区段(34)间隔开地保持住以形成杠杆臂,

所述载体(12)由构型区段形成或所述载体(12)具有构型区段,第二调节元件(40)具有包括容纳部(43.1)的保持件(43),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0)借助所述容纳部沿构型纵向方向能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构型区段上,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0)具有贴靠在所述构型区段上的夹持区段(44),并且所述牵伸元件的张紧区段(13.2)在所述第二调节元件(40)的第二固定区段(45.1)上固紧,其中,该固定区段(45.1)与所述夹持区段(44)间隔开地保持住以形成杠杆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具有容纳元件(39)或容纳区域(5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以夹具(38、47)形成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其中,所述夹具(38、47)与所述容纳元件(39)和/或所述容纳区域(50)优选能松开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元件(39)具有倾斜的引导面(39.2)和弹簧弹性的卡合鼻部(39.1),其中,所述夹具(38)的倾斜的引导面(38.4)经由所述容纳元件(39)的倾斜的引导面(39.2)引导并且所述卡合鼻部(39.1)的卡合鼻部尖端(39.3)在卡入的位置中贴靠在所述夹具(38)的卡合侧面(38.1)上并且所述卡合鼻部(39.1)优选地贴靠在贴靠区段(38.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长度和第二夹持长度(L1、l1、L2、l2)形成倾斜的引导面(39.2、38.4)的倾斜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长度(L2、l2)比所述第一夹持长度(L1、l1)构造得更长,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长度(L2、l2)距离所述牵伸元件的导线区段(13.1)更近,并且所述第一夹持长度(L1、l1)距离所述张紧区段(13.2)更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8)具有缺口(38.2),所述缺口从所述贴靠区段(38.5)延伸直至构件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47)具有至少一个接合元件(47.2),所述接合元件形状配合地接合到所述调节元件(40)的形状容纳部(49)中。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段(36)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区段(45.1)具有肋部(38.3、34.1、47.1、48),所述肋部朝向所述牵伸元件的方向突出、尤其在牵伸元件引导部的区域中、优选在换向区域(45.2)中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35.1、43.1)具有第一棱边和第二棱边(35.2、35.3、43.2、43.3),所述第二棱边(35.3、43.3)与所述第一棱边(35.2、43.2)沿构型区段的纵向延伸的方向间隔开地布置在所述夹持区段(34、44)上,并且所述第一棱边(35.2、43.2)与所述第二棱边(35.3、43.3)在夹持状态中处于所述构型区段的相对侧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棱边(35.2、43.2)沿着所述容纳部(35.1、43.1)的轮廓通过凸缘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棱边(35.3、43.3)沿着所述夹持区段(34、44)的轮廓通过凸缘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元件(30)和/或第二调节元件(40)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布置的引导元件(32、33、41、42),在所述引导元件之间布置夹持区段(34、44),并且在所述引导元件(32、33、41、42)之间引导所述构型区段且所述构型区段放置在所述夹持区段(34、44)上,优选地所述夹持区段由摩擦件(37、46)、例如橡胶衬垫或涂层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30、40)被握持用孔洞(31)穿过或在两个相对外侧面上具有握持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的牵伸元件在其外周上承载夹持件(14),所述夹持件沿所述牵伸元件的纵向方向不可移动地固紧,并且所述夹持件(14)在所述调节元件(30、40)的固定区段(36、45.1)上固紧。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元件(30、40)被牵伸元件引导部(45)穿过,所述牵伸元件引导部优选具有换向区域(45.2),所述牵伸元件在所述换向区域中以过渡区段(13.4)换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的牵伸元件由电缆形成,所述发光单元(20)电联接在所述电缆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1)由空心构型区段形成,所述载体(12)插入所述空心构型区段中,其中优选地,所述载体(12)保持在所述空心构型区段中,使得所述载体(12)能相对于所述空心构型区段围绕所述支座(11)的纵向轴线扭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2)由弯曲棒形成,所述弯曲棒优选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并且特别优选地由实心材料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2)由塑料材料构成,优选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20)具有固定件(22.2),所述固定件具有用于所述载体(12)的端部的固定容纳部、优选插接容纳部(22.3),在所述插接容纳部中置入所述载体(12)的端部,和/或所述柔软的牵伸元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22.2)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20)具有摆动轴承,借助所述摆动轴承能改变所述发光元件(26)相对于所述载体(12)的角位置。

相关技术
  • 一种灯具固定座和灯具连接座以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 模块化灯具A、灯具B1、灯具C1、灯具D1以及灯具E1
  • 灯具、灯具系统、灯具系统的组装方法、及灯具系统的拆卸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