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火电厂通过脱硝系统来缓解空气污染问题,但是采用SCR(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设备后,露点将提高,硫酸氢铵凝结量加大,从而增加了空气预热器堵塞的可能性。另外,空气预热器低温下还会发生低温腐蚀,从而也会造成空气预热器的堵塞。而空气预热器的堵塞不仅会影响火电厂锅炉的经济性,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发电厂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

其中,为了防止空气预热器结露堵塞,则需要提高空气预热器冷端入口处的进风温度。相关技术中,进入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和二次风分别通过暖风器预热,而常规的暖风器的气源一般来自辅汽联箱,疏水至除氧器,当暖风器在进汽量较小的情况下会出现疏水不畅的情况,影响暖风器的换热系数和效率,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疏水不畅易造成结冰冻裂泄露。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该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进入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加热效果,从而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所述暖风器系统包括一次暖风器和二次暖风器,所述一次暖风器包括用于加热一次风的第一换热管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入的第一入口和供换热介质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二次暖风器包括用于加热二次风的第二换热管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入的第二入口和供换热介质流出的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设置在汽轮机凝水管路上的6号低压加热器的上游,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暖风器系统还包括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入口端连接于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的上游,出口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

可选地,所述进液管路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于设置在汽轮机凝水管路上的8号低压加热器的上游,所述进液管路的入口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于设置在汽轮机凝水管路上的7号低压加热器和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进液流量调节泵。

可选地,所述进液流量调节泵构造为变频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泵,和/或,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泵。

可选地,所述暖风器系统还包括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的下游,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

可选地,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出液阀门。

可选地,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出液流量调节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暖风器系统中,换热介质从第一入口进入一次暖风器的第一换热管路并从第一出口流出,以用于对进入一次暖风器的一次风进行加热,进而保证了一次风在进入空气预热器前的预加热,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结露堵塞。换热介质从第二入口进入二次暖风器的第二换热管路并从第二出口流出,以用于对进入二次暖风器的二次风进行加热,进而保证了二次风在进入空气预热器前的预加热,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结露堵塞。其中,进入一次暖风器和二次暖风器的换热介质来自于汽轮机凝水管路,并且在完成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后并流回至汽轮机凝水管路,具体地,进入一次暖风器和二次暖风器的换热介质来自于6号低压加热器的上游,加热完成后流回至6号低压加热器的下游。这样利用汽轮机凝水管路中的凝水来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可实现利用低能级热能(即汽轮机凝水)代替现有的高能级热能(即辅汽联箱的蒸汽),实现了暖风器热源的优化布置以及低能级热能的充分利用。因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进入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加热效果,从而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一次暖风器;11-一次暖风器A;12-一次风暖风器B;13-第一换热管路;131-第一进液支路;132-第一出液支路;

2-二次暖风器;21-一次暖风器A;22-一次风暖风器B;23-第二换热管路;231-第二进液支路;232-第二出液支路;

3-进液管路;31-进液流量调节泵;

41-第一支路;411-第一阀门;412-第一流量调节泵;42-第二支路;421-第二阀门;

5-出液管路;51-出液阀门;52-出液流量调节泵。

6-汽轮机凝水管路;61-6号低压加热器;62-7号低压加热器;63-8号低压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另外,“第一、第二”等词的使用目的在于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图1示出了该暖风器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参考图1所示,该暖风器系统可以包括一次暖风器1和二次暖风器2,所述一次暖风器1包括用于加热一次风的第一换热管路13,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3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入的第一入口和供换热介质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二次暖风器2包括用于加热二次风的第二换热管路23,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3具有供换热介质流入的第二入口和供换热介质流出的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设置在汽轮机凝水管路6上的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上游,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下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暖风器系统中,换热介质从第一入口进入一次暖风器1的第一换热管路13并从第一出口流出,以用于对进入一次暖风器1的一次风从图1中的a端进入,从图1中的b端流出进行加热,进而保证了一次风在进入空气预热器前的预加热,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结露堵塞。换热介质从第二入口进入二次暖风器2的第二换热管路23并从第二出口流出,以用于对进入二次暖风器2的二次风从图1中的c端进入,从图1中的d端流出进行加热,进而保证了二次风在进入空气预热器前的预加热,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结露堵塞。其中,进入一次暖风器1和二次暖风器2的换热介质来自于汽轮机凝水管路6,并且在完成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后并流回至汽轮机凝水管路6,具体地,进入一次暖风器1和二次暖风器2的换热介质来自于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上游,加热完成后流回至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下游。这样利用汽轮机凝水管路6中的凝水来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可实现利用低能级热能即汽轮机凝水代替现有的高能级热能即辅汽联箱的蒸汽,实现了暖风器热源的优化布置以及低能级热能的充分利用。因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用于空气预热器的暖风器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进入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加热效果,从而有利于防止空气预热器堵塞。

需要说明的是,一次暖风器1和二次暖风器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一次暖风器1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为一次暖风器A11和一次暖风器B12,二次暖风器2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为二次暖风器A21和二次暖风器B22,一次暖风器A11和一次暖风器B12均包括用于加热一次风的第一换热管路13,每个第一换热管路13分别包括第一主换热支路、第一进液支路131和第一出液支路132,第一进液支路1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换热支路,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入口,第一出液支路13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换热支路,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出口,两个第一入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上游,两个第一出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下游。二次暖风器A21和二次暖风器B22均包括用于加热二次风的第二换热管路23,每个第二换热管路23分别包括第二主换热支路、第二进液支路231和第二出液支路232,第二进液支路23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主换热支路,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入口,第二出液支路23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主换热支路,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出口,两个第二入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上游,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通过管路连接于设置在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下游。对此,本公开不做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用性选择。另外,一次暖风器和二次暖风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本公开不做赘述。此外,本公开提供的暖风器系统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低温省煤器管路,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且能够减少烟气阻力,高负荷时保障了引风机出力,避免因引风机闭锁增造成负荷受限。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暖风器系统还可以包括进液管路3,所述进液管路3的入口端连接于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上游,出口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即,6号低压加热器61上游的汽轮机凝水通过进液管路3分别进入一次暖风器1的第一换热管路13和二次暖风器2的第二换热管路23。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路3的入口端可以通过第一支路41连接于设置在汽轮机凝水管路6上的8号低压加热器63的上游,所述进液管路3的入口端可以通过第二支路42连接于设置在汽轮机凝水管路6上的7号低压加热器62和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61之间。汽轮机凝水管路6中的汽轮机凝水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入进液管路3中,第一种方式是8号低压加热器63上游的汽轮机凝水可以从第一支路41进入进液管路3;第二种方式是7号低压加热器62和6号低压加热器61之间的汽轮机凝水从第二支路42进入进液管路3中;第三种方式是一部分汽轮机凝水从第一支路41进入进液管路3,一部分汽轮机凝水从第二支路42进入进液管路3中。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路3上可以设置有进液流量调节泵31,进液流量调节泵31的设置可以调节流入到一次暖风器1和二次暖风器2的汽轮机凝水的流量,进而用于控制一次风和二次风的加热温度,从而提高空气预热器的冷端综合温度,以满足硫分对应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要求,并防止低温腐蚀和硫酸氢铵堵塞空气预热器。其中,进液流量调节泵31的构造方式可以有多种,可选择地,所述进液流量调节泵31可以构造为变频泵。对此,本公开不作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应性选择。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路4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1,所述第二支路4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21。第一阀门411的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支路41的开闭,第二阀门421的设置用于控制第二支路42的开闭,通过第一阀门411和第二阀门421可以改变汽轮机凝水管路6中的汽轮机凝水进入进液管路3的方式,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用于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汽轮机凝水的温度,有利于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控制以及能够将空气预热器的差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进而减轻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减少脱硝区域喷氨量,降低了反应区氨逃逸率。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路41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泵412,和/或,所述第二支路42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泵。第一流量调节泵412的设置用于调节第一支路41的汽轮机凝水流量,第二流量调节泵的设置用于调节第二支路42的汽轮机凝水流量,通过第一流量调节泵412和/或第二流量调节泵可以调节进入进液管路3的汽轮机凝水的温度,即用于加热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汽轮机凝水的温度,这样有利于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控制以及能够将空气预热器的差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进而减轻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减少脱硝区域喷氨量,降低了反应区氨逃逸率。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所述暖风器系统还可以包括出液管路5,所述出液管路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下游,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即,从一次暖风器1的第一换热管路13和二次暖风器2的第二换热管路23流出的汽轮机凝水通过出液管路5流至6号低压加热器61的下游。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管路5上设置有出液阀门51,出液阀门51的设置可以用于控制出液管路5的开闭。

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管路5上设置有出液流量调节泵52,出液流量调节泵52的设置可以用于调节出液管路5上的汽轮机凝水流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