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用户离开房间忘记关闭空调的情况,空调作为一种高能耗的电器设备,长时间忘记关闭,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进而增加用户的电费支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用户因离开后忘关空调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关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闹钟提醒时刻;

获取延时关机时长;

将所述闹钟提醒时刻和所述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

控制空调在所述关机时刻关机。

可选地,所述获取延时关机时长,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用户每次在预设检测范围内的离开时刻;

将每次的所述离开时刻减去所述闹钟提醒时刻,获得所述用户每次的停留时长;

计算各个所述停留时长的平均值,将所述停留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停留时长;

获取环境温度和当前空调设置温度,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当前空调设置温度,获得舒适室温维持时长,所述舒适室温维持时长是指空调关机后空调余温能维持舒适室温的时长;

将所述平均停留时长减去所述舒适室温维持时长,获得所述延时关机时长。

可选地,所述控制空调在所述关机时刻关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延时关机时长为所述平均停留时长减去所述舒适室温维持时长的差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延时关机时长,包括:

获取预设周期内每次的用户自主关机时刻;

将每次的所述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减去预设关机时刻的差值,作为每次的自主关机时长;

计算各个所述自主关机时长的平均值,将所述自主关机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自主关机时长;

将预设延时关机时长和所述平均自主关机时长相加,获得所述延时关机时长。

可选地,所述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包括空调重新开机后再次关机的时刻,或者,空调提前关机的时刻。

可选地,所述获取闹钟提醒时刻,包括:

获取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到达时刻;

获取所述空调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空调的位置信息,获取通勤时长;

获取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

将所述预设到达时刻减去所述通勤时长获得的差值,再减去所述平均停留时长,获得所述闹钟提醒时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空调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通勤时长对应的通勤路线;

发送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所述通勤路线、所述通勤时长和所述闹钟提醒时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关机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闹钟提醒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延时关机时长;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闹钟提醒时刻和所述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在所述关机时刻关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关机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关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闹钟提醒时刻,获取延时关机时长,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本申请中,通过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关机时刻关联起来,只需要设定好闹钟提醒时刻,无需用户在出门时特意记住进行自主关空调的操作,能够自动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避免用户在离开时忘记关空调造成电量浪费,解决了用户因离开后忘关空调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关机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闹钟提醒时刻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节能模式对应的延时关机时长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获取舒适模式对应的延时关机时长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关机控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智能控制器周报中智能推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出行方案推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关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空调遥控器,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安装有智能空调控制器软件的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将该方法应用于安装有智能空调控制器软件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关机控制的方法流程主要包括:

步骤101,获取闹钟提醒时刻。

其中,闹钟提醒时刻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法获得的。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获取闹钟提醒时刻,包括:

步骤201,获取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到达时刻。

可以获取用户输入至安装有智能空调控制软件的终端的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预设到达时刻。

步骤202,获取空调的位置信息。

步骤203,根据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空调的位置信息,获取通勤时长。

安装有智能空调器控制软件的终端可以内置有地图导航系统,地图导航系统根据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空调的位置信息,获取通勤时长。除了获取通勤时长,地图导航系统还可以根据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空调的位置信息,获取通勤时长对应的通勤路线。

步骤204,获取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

获取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包括:获取预设周期内,用户每次在预设检测范围内的离开时刻,将每次的离开时刻减去闹钟提醒时刻,获得用户每次的停留时长,计算各个停留时长的平均值,将停留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停留时长。

根据统计的历史数据,确定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

步骤205,将预设到达时刻减去通勤时长获得的差值,再减去平均停留时长,获得闹钟提醒时刻。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和空调的位置信息,获取通勤时长对应的通勤路线;发送第二提示信息,其中,第二提示信息包括通勤路线、通勤时长和闹钟提醒时刻。

为用户推荐通勤路线、通勤时长和闹钟提醒时刻,一键完成用户出行前制定出行方案、预估准备时间、自己定闹钟三个步骤,达到简化用户出行前准备步骤的效果。

还可以进行数据收集:通过用户输入的各地点平均通勤时长的长短收集用户通勤难易等级数据;通过用户设立的空调关机时刻收集用户停止使用家用电时间节点数据,在收集数据前需提前告知用户数据被长期记录在服务器;还可以结合季节地域和空调用电情况进行其他研究。

步骤102,获取延时关机时长。

其中,延时关机时长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通过如图3所示的方法获得的,也可以是通过如图4所示的方法获得的,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获取节能模式对应的延时关机时长,包括:

步骤301,获取预设周期内,用户每次在预设检测范围内的离开时刻。

例如:预设周期可以是一个星期,也可以是一个月,获取预设周期内,用户每次在预设检测范围内的离开时刻,可以是获取一个星期内,用户每天在预设检测范围内的离开时刻。

可以在空调内机的机体安装红外线检测设备,预设检测范围可以制定为该空调内机的覆盖范围。获取用户在预设检测范围内的离开时刻,可以是记录用户在预设检测范围消失的时刻,如果该时刻后预设时长内一直没有检测到人体活动,例如,在该时刻后10分钟内一直没有检测到人体活动,则记录该时刻为离开时刻;如果该时刻后预设时长内检测到人体活动,则继续记录用户下一次在预设检测范围消失的时刻,直至第一次用户离开后在预设时长内一直没有检测到人体活动,则记录下用户这次离开的时刻为离开时刻。

步骤302,将每次的离开时刻减去闹钟提醒时刻,获得用户每次的停留时长。

步骤303,计算各个停留时长的平均值,将停留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停留时长。

步骤304,获取环境温度和当前空调设置温度,并根据环境温度和当前空调设置温度,获得舒适室温维持时长。

其中,舒适室温维持时长是指空调关机后空调余温能维持舒适室温的时长。

环境温度是指室外温度,在制冷时,当前空调设置温度为空调制冷温度。同样的空调制冷温度,室外温度低一点,空调余温散得慢,就能把室内温度维持在舒适温度更长时间,舒适室温维持时长的值就更大;同样的室外环境,空调制冷温度设定更低,关空调后空调余温能把室内维持在舒适温度时间也更长,舒适室温维持时长的值也更大。可以是环境温度、当前空调设置温度和舒适室温维持时长三者之间存在映射关系,按照映射关系,就可以查找到环境温度和当前空调设置温度对应的舒适室温维持时长。

步骤305,将平均停留时长减去舒适室温维持时长,获得延时关机时长。

空调关闭后一段时间内室内温度仍处于舒适温度范围,可以在周报中按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减去舒适室温维持时长,获得延时关机时长,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提前关机,减少空调开机时长,达到节能效果。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获取舒适模式对应的延时关机时长,包括:

步骤401,获取预设周期内每次的用户自主关机时刻。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包括空调重新开机后再次关机的时刻,或者,空调提前关机的时刻。

用户自主关机时刻,代表用户执行了自主操作,可以是用户在空调延时关机后又重新开启了空调,这时,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包括空调重新开机后再次关机的时刻,也可以是用户在到达空调延时关机的时刻之前提前关机,这时,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包括空调提前关机的时刻。用户自主关机时刻更能体现用户的使用习惯,贴合用户的需求。

步骤402,将每次的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减去预设关机时刻的差值,作为每次的自主关机时长。

其中,预设关机时刻为用户执行自主操作前,预设的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的关机时刻。

在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包括空调重新开机后再次关机的时刻时,空调重新开机后再次关机的时刻要大于预设关机时刻,此时,自主关机时长为正数;在用户自主关机时刻包括空调提前关机的时刻时,空调提前关机的时刻要小于预设关机时刻,此时,自主关机时长为负数。

步骤403,计算各个自主关机时长的平均值,将自主关机时长的平均值作为平均自主关机时长。

步骤404,将预设延时关机时长和平均自主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延时关机时长。

其中,预设关机时长为用户执行自主操作前,预设的延时关机时长。

将预设延时关机时长和平均自主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延时关机时长,更能体现用户的使用习惯,贴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户感觉更舒适。

步骤103,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

步骤104,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

本申请通过使用与闹钟关联的延时关机控制系统,让用户可在智能控制器软件上设定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控制空调在闹钟响起后固定时间自动关闭,直接应用或设定成日常模式应用在重复的场景中,如工作日家用空调用户起床和出门前准备时间基本固定的场景,用户前一天定好提醒闹钟之后同时发送空调定时关机指令,避免因离开前忘记关空调造成能源和电量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也能通过增加与用户日常相关的常用功能提高智能控制器软件的用户粘性。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节能模式下,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之后,空调关机控制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一提示信息,其中,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延时关机时长为平均停留时长减去舒适室温维持时长的差值。

由于在节能模式下,空调在用户离开前几分钟关机,需要发送第一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延时关机时长并非平均停留时长,是为了达到节能效果才缩短延时关机时长,避免用户认为系统因为误判提前关机而降低用户体验。

其中,发送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蜂鸣器发出提醒,换成和用户自主关机有区别的声音,还可以是其他提醒方式,例如语音播报第一提示信息。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空调关机控制的数据流向示意图。图5中,用户可以设置自定义延时关机模式,可以使用预设模式控制空调关机,也可以使用智能出行推荐功能。在设置自定义延时关机模式时,用户发送模式数据给控制器系统,模式数据包括闹钟时间和延时关机时长。在使用预设模式控制空调关机时,用户发送监测运行数据给控制器系统,监测运行数据包括用户实际离开时长和用户的自主操作,监测运行数据也就是历史数据,控制器系统根据历史数据计算推荐的延时关机时长,并发送智能推荐数据给用户,智能推荐数据包括推荐延时关机时长。在使用智能出行推荐功能时,用户发送用户出行信息给控制器系统,用户出行信息包括目的地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控制器系统计算推荐出行方案和开始准备的闹钟时间,并发送出行方案推荐给用户,出行方案推荐包括通勤路线、通勤时长和推荐闹钟时间。其中,通勤时长可用于判断用户通勤难易等级结合其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智能控制器周报中智能推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用户使用延时时间为x的预设模板,判断是否到了设定的闹钟时间,若是,判断周报模式调整推荐类型,否则,返回执行判断是否到了设定的闹钟时间的步骤。若周报模式调整推荐类型为节能模式,则检测指定范围内是否有人,若是,返回执行检测指定范围内是否有人的步骤,否则,得到本周期内第n次用户实际停留时间数据Mn,判断周期是否结束,若是,得到所有Mn的平均值M,根据环境和当前空调温度算出空调关机t分钟后能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推荐节能模式延时时间为M-t,否则,返回执行判断周期是否结束的步骤。若周报模式调整推荐类型为舒适模式,判断用户执行自主操作的类型,若用户执行自主操作的类型为重新开机,则记录用户第n次重新开机到关机时间mn,若用户执行自主操作的类型为提前关机,则记录用户第n次关机时间到自动关机时间差绝对值的负数mn,判断周期是否结束,若是,得到所有mn的平均值m,推荐舒适模式延时时间为x+m,否则,返回执行判断周期是否结束的步骤。周期报告中向用户推荐本周期空调运行日志、各模板下两种模式的推荐调整参数值。

其中,在节能模式时,记录的数据包括闹钟时间后的平均停留时长M和空调余温能维持舒适室温的时长t,周报推送:推荐M-t为节能模式的延时关机时长。在舒适模式时,记录的数据包括该模板的预定延时关机时间x和根据用户的自主开关机操作,记录以预定关机时间起的实际关机时间平均值m(提前关机时间m记为负数,重新开机运行时间m记为正数),周报推送:推荐x+m为舒适模式的延时关机时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出行方案推荐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设定目的地和预计到达时间,地图导航功能计算出门后预计通勤时间和路线,推荐闹钟提醒时间为(到达时间-通勤时间-用户实际停留时间平均值)。在地图导航功能计算出门后预计通勤时间和路线之后,记录本次出行通勤时间,判断周期是否结束,若是,根据所有通勤时间记录评定该用户通勤难易等级,否则,返回执行判断周期是否结束的步骤。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闹钟提醒时刻,获取延时关机时长,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本申请中,通过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关机时刻关联起来,只需要设定好闹钟提醒时刻,无需用户在出门时特意记住进行自主关空调的操作,能够自动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避免用户在离开时忘记关空调造成电量浪费,解决了用户因离开后忘关空调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关机控制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实施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8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闹钟提醒时刻;

第二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延时关机时长;

第一处理模块803,用于将所述闹钟提醒时刻和所述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

第二处理模块804,用于控制空调在所述关机时刻关机。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通信总线903,其中,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通过通信总线9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存储器902中存储有可被处理器901执行的程序,处理器901执行存储器902中存储的程序,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闹钟提醒时刻;获取延时关机时长;将闹钟提醒时刻和延时关机时长相加,获得关机时刻;控制空调在关机时刻关机。

上述电子设备中提到的通信总线9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9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901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空调关机控制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微波等)方式向另外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等)、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