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旋转式换热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旋转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对于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现有的换热器在使用时,其流体在换热器中对流热交换过程中,由于流体与换热器接触部位表面的层流特性,流体内部与接触表面不能快速流动,使表面较高的热量不能快速传导到内部,实际的热传导率仅为理论的1/8~1/10左右,换热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换热器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一)需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换热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提供一种热传导率高的换热器,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二)需要采取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换热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主要由内筒、中筒和外筒套装而成,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入口和泄口,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筒,所述内筒和所述中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中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筒,具体来说,所述中筒的两端内部对应地与所述内筒两端之间设置有内轴承,所述中筒的两端外部对应地与所述外筒两端之间设置有外轴承,所述中筒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采用的是旋转接头或传动轮。

优选地,所述外轴承上设置有机械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宽度为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半径之差为50mm。

优选地,所述中筒采用的是圆柱体,所述中筒与所述外筒的半径之为50mm或100mm。

优选地,所述中筒采用的是二阶台阶状的圆柱体,低台阶所述中筒所述外筒的半径之差为100mm,高台阶所述中筒与所述外筒的半径之差为50mm。

优选地,所述中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设置有加糙层。

优选地,所述加糙层通过加糙处理技术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筒上的进水孔和进口一、设置在所述外筒上的进口二,所述进口一位于所述中筒的一端面上,所述进口二位于所述外筒的侧端面上;所述泄口包括设置在所述中筒上的出水孔和出口一,设置在所述外筒上的出口二,所述出口一位于所述中筒的另一端面上,所述出口二位于所述外筒的侧端面上。

(三)需要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其一,本发明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筒,内筒和中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中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此种让中筒可以自由转动,第一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通道不变,在流体对流换热时,使用动力带动中筒旋转,旋转切线方向与流体流动方向垂直,快速旋转的中筒破坏了层流,此种使得得到热传导率高的换热器,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其二,本发明中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设置有加糙层,使流体在快速旋转过程中在表面形成紊流涡旋,最大限度的破坏了层流,从而大幅度提高热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入口;3,泄口;11,内筒;12,中筒;13,外筒;14,第一流体通道;15,第二流体通道;21,进水孔;22,进口一;23,进口二;31,出水孔;32,出口一;33,出口二;121,内轴承;122,外轴承;123,传动机构;124,机械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参阅图1,一种旋转式换热器,包括主体1,主体1主要由内筒11、中筒12和外筒13套装而成,主体1上设置有入口2和泄口3,内筒11和外筒13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筒12,内筒11和中筒12之间形成有第一流体通道14,中筒12和外筒13之间形成有第二流体通道15。

实施例一:进一步说,如图2所示,内筒11和外筒13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筒12,具体来说,中筒12的两端内部对应地与内筒11两端之间设置有内轴承121,中筒12的两端外部对应地与外筒13两端之间设置有外轴承122,中筒12的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123,想说明的是,传动机构123采用的是旋转接头或传动轮(齿轮),对于采用传动轮可安装在中筒12两端上,此种可实现中筒12的旋转。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外轴承122上设置有机械密封件124,此种机械密封件124采用的密封圈,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说,第一流体通道14的宽度为内筒1和外筒13的半径之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50mm,更加有利于液体在第一流体通道14中流动,当中筒12采用的是圆柱体,此种中筒12与外筒13的半径之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50mm或100mm,如图2所示,或当中筒12采用的是二阶台阶状的圆柱体,此种低台阶的中筒12外筒13的半径之差为100mm,高台阶的中筒12与外筒13的半径之差为50mm,此种更加能够有利于液体在第二流体通道15。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说,中筒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设置有加糙层,加糙层通过加糙处理技术制作而成,加糙层的设置,使流体在快速旋转过程中在表面形成紊流涡旋,最大限度的破坏了层流,从而大幅度提高热传导效率。本发明经如此处理后,热传导率比普通板式换热器最高可提高9倍左右,接近理论值,更加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说,如图1和图2所示,入口2包括设置在中筒12上的进水孔21和进口一22、设置在外筒13上的进口二23,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孔21的数量为三个,进口一22位于中筒12的一端面上,进口二23位于外筒13的侧端面上,此种设置有利于第一流体通道14和第二流体通道15中液体的进入;泄口3包括设置在中筒12上的出水孔31和出口一32,设置在外筒13上的出口二33,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孔31的数量为三个,出口一32位于中筒12的另一端面上,出口二33位于外筒13的侧端面上,此种设置有利于第一流体通道14和第二流体通道15中液体的排出。此种设置更加有利于液体在第一流体通道14和第二流体通道15中流动,从而更加有利于。更想说明的是,在外筒13上设置有人孔,此种由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开设,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说明,此种人孔主要便于后期的清理维护,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流体通道14走相对干净流体(不易结垢),第二流体通道15走易结垢的流体,在外筒13上根据需要开设人孔,便于清理维护。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密封圈、旋转接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79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