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导电部件、成像组件、处理盒、处理盒组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导电部件、成像组件、处理盒、处理盒组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部件、成像组件、处理盒、处理盒组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例如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激光打印机包括单色激光打印和彩色激光打印机,且激光打印机通常包括本体。

处理盒是激光打印机中必不可少的结构,处理盒通常安装在激光打印机的本体内,且处理盒包括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等成像构件,这些成像构件用于形成碳粉图像。在激光打印机工作时,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需要被施加电压才能够对碳粉进行吸附和转移,而为了获得电压,处理盒需要与激光打印机的本体进行电连接。

现有技术中,为了向处理盒提供电压,会在处理盒上设置多个第一电接触部(导电触点),本体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接触部(导电端子),使各成像构件能够经各第一电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与本体电连接,而本体侧的第二电接触部一般是由弹性导电部件构成,因此,当处理盒的第一电接触与本体的第二电接触部接触时,处理盒会受到本体侧第二电接触部的弹性力,如果第二电接触部越多,则对处理盒施加的弹性力就越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处理盒的安装稳定性。特别的,彩色激光打印机通常包括多个处理盒,每个处理盒中的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分别与本体电连接,甚至还有处理盒芯片也通过弹性导电部件与本体侧的第二电接触部电连接,这样就会导致本体上需要设置较多的第二电接触部,最终导致处理盒与本体之间产生的弹性作用力也变得更大,影响处理盒安装的稳定性,且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也会变得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处理盒安装稳定性的导电部件、成像组件、处理盒、处理盒组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电部件,安装于处理盒,所述导电部件包括:

电接收部;

电输出部;

电传导部;

导电传输部,与所述电接收部、所述电输出部和所述电传导部分别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接收部接收的电力传输至所述电输出部和所述电传导部;

当采用所述导电部件对所述处理盒进行导电时,所述电接收部与当前所述处理盒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从当前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第一电源;所述电输出部与当前所述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电连接,并向所述成像构件传输第二电源;所述电传导部向当前所述处理盒的外部输出第三电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组件,应用于处理盒,成像组件包括成像构件和如上述所述的导电部件,所述成像构件与所述导电部件的电输出部电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处理盒包括如上述所述导电部件,或如上述所述的成像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所述处理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显影剂容纳腔,所述显影剂容纳腔用于容纳显影剂;

成像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

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电接收部、导电传输部、电输出部和电传导部,所述导电传输部与所述电接收部、所述电输出部和所述电传导部分别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接收部接收的电力传输至所述电输出部和所述电传导部;

当所述处理盒通过所述导电部件导电时,所述电接收部与当前所述处理盒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从当前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第一电源;所述电输出部与当前所述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电连接,并向所述成像构件传输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电传导部向当前所述处理盒的外部输出第三电源。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组,处理盒组包括第一处理盒,所述第一处理盒包括第一成像构件和第一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一成像构件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包括第一电接收部、第一导电传输部、第一电输出部和第一电传导部,所述第一导电传输部与所述第一电接收部、第一电输出部和第一电传导部分别电连接;

第二处理盒,所述第二处理盒包括第二成像构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成像构件电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包括第二电接收部、第二导电传输部和第二电输出部,所述第二导电传输部与所述第二电接收部和第二电输出部分别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接收部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输出部与所述第一成像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输出部与所述第二成像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传导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接收部电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的回收方法,所述处理盒为上述所述处理盒,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由所述处理盒内取出导电部件和成像构件;

将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成像构件分离;

更换所述成像构件,并将更换后的成像构件与所述导电部件连接;

将连接后的所述成像构件与所述导电部件安装至所述处理盒的壳体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处理盒的处理盒安装部和用于向处理盒供电的电接触部;

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处理盒安装部,所述处理盒包括成像构件、导电部件和壳体,所述成像构件和所述导电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电接收部、导电传输部、电输出部和电传导部,所述导电传输部与所述电接收部、电输出部和电传导部分别电连接,所述导电传输部用于将电接收部接收的电力传输至所述电输出部和所述电传导部;

当所述处理盒通过所述导电部件导电时,所述电接收部与当前所述处理盒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从当前所述处理盒的外部接收第一电源;所述电输出部与当前所述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电连接,并向所述成像构件传输所述第二电源;所述电传导部向当前所述处理盒的外部输出第三电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导电部件包括电接收部、电输出部、电传导部和导电传输部,导电传输部与电接收部、电输出部和电传导部分别电连接,导电传输部用于将电接收部接收的电力传输至电输出部和电传导部;在采用该导电部件对处理盒进行导电时,电接收部与当前处理盒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从当前处理盒的外部接收第一电源;电输出部与当前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电连接,并向成像构件传输第二电源;电传导部向当前处理盒的外部输出第三电源,使得部分处理盒可以通过其他处理盒传递的电压来获取供电,而无需通过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导电端子直接接触来获取供电,因此,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可以减少导电端子的设置,甚者可以只设置一个导电端子,降低了处理盒与本体之间产生的弹性作用力,提升了处理盒安装的稳定性,降低了成本,且简化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并列的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单个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处理盒中感光鼓、充电辊和导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7(a)、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端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导电部件设置在处理盒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电连接的原理图一;

图11为多个图10所示处理盒的电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12为多个图10所示处理盒电连接原理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装置的导电触点连线与第一导电部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分别与第一成像构件和第二成像构件的输出端连线与第一导电部件的连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装置的导电触点连线与第一导电部件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6(a)、图1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分别与第一成像构件和第二成像构件的输出端连线与第一导电部件的连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7为多个图10所示处理盒电连接原理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电连接的原理图;

图19为应用图18时的多个处理盒电连接的原理图一;

图20为应用图18时的多个处理盒电连接的原理图二;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多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现有技术中,通常处理盒侧和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均包含诸如导电平面、导电探针、导电线圈的电接触部,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将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电接触部称为导电端子,将处理盒上设置的电接触部称为导电触点。

现有技术中,每个处理盒均包括多个成像构件,例如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等,其中,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均需要施加电压才能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相应的,本体上设有与感光鼓、显影辊、充电辊电连接的导电端子,从而为感光鼓、显影辊、充电辊供电。且本体上通常安装有多个处理盒,例如四个,那么本体上需要相应的设置4n个导电端子,n为待供电的成像构件的数量,这样,本体上设置的导电端子的数量较多,导致本体的结构复杂。且本体与处理盒之间具有多个电接触部,而由于本体上的导电端子通常为弹性件,使得本体与处理盒之间的需要较大的弹性力才能实现电接触,因此本体需要较高的强度,这样也会导致本体的结构较为复杂,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部件、成像组件、处理盒、处理盒组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处理盒的壳体上安装有成像构件,处理盒的壳体上设有用于给该成像构件提供电能的导电部件,导电部件包括电接收部、电输出部、电传导部和导电传输部,导电传输部包括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电片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第一导电片的第一端部与电接收部电连接,第一导电片的第二端部与电传导部电连接,第二导电片的一端与电输出部电连接。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时,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相互电连接,电接收部用于接收供电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当然,也可以使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通过其他部件与供电单元电连接,以接收电能),并通过导电传输部传输至电输出部和电传导部。电传导部用于电连接各处理盒,使各处理盒间通过电传导部实现电连接并传递电压,电输出部用于与该成像构件电连接。因此,当采用上述导电部件对处理盒进行导电时,电接收部与当前处理盒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从当前处理盒的外部接收第一电源;电输出部与当前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电连接,并向成像构件传输第二电源;电传导部向当前处理盒的外部输出第三电源。需要补充说明地是,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三电源的电压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当多个上述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时,设定将与图像形成装置直接电连接的处理盒称为第一处理盒,将其他与图像形成装置没有直接电连接(间接电连接)的处理盒称为第二处理盒,则第一处理盒上设置的导电部件的电接收部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且第一处理盒上设置的导电部件的电传导部可以与相邻第二处理盒上设置的导电部件的电接收部相连接,其他第二处理盒间通过电接收部、电传导部实现电连接。由此,第二处理盒上安装的上述成像构件可以通过与图像形成装置直接电连接的第一处理盒传递的电压来供电,可以不再依赖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直接提供电压,故,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用于与各第二处理盒相接触而为各第二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提供供电的导电端子可以省去。具体地,当多个上述处理盒同时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时,第二处理盒对应的导电部件的电接收部可与相邻第二处理盒对应的导电部件的电传导部电连接。这样,对应于该多个上述成像构件,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只需要设置一个导电端子即可,减少了本体上导电端子的数量,简化了本体的结构,降低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成本。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装置10可以为激光打印机、激光复印机等。各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形成装置内。

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本体200以及设置在本体200上的光学扫描单元(未示出)、送纸单元(未示出)、定影单元(未示出)以及下述处理盒等。本体2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处理盒的处理盒安装部和用于向处理盒供电的电接触部,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处理盒安装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如下:光学扫描单元在处理盒上进行曝光,以将图像信息转化成静电潜像;处理盒将静电潜像转化成碳粉图像;送纸单元将纸张输送至处理盒位置处,以使碳粉图像被转印至纸张上;随后,送纸单元将纸张输送至定影单元处,通过加热加压,将碳粉图像固定在纸张上。然后,送纸单元再将纸张输出至图像形成装置10外。

图像形成装置10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未示出),通信单元用于与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这样,图像形成装置10可以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打印任务。通信单元可以为2G、3G、4G、5G等蜂巢式网络、Wi-Fi等无线网络,蓝牙等无线感测网络、近场通信单元(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模块。

处理盒组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盒,例如,第一处理盒100(K)、第二处理盒100(M)、第三处理盒100(C)和第四处理盒100(Y),K、M、C、Y可以表示碳粉颜色。其中,多个处理盒中的碳粉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每个处理盒中可以存储有不同颜色的碳粉,这样,图像形成装置既可以在纸张上形成黑色图像,也可以在纸张上形成彩色图像。

为了便于对多个处理盒,例如第一处理盒100(K)、第二处理盒100(M)、第三处理盒100(C)和第四处理盒100(Y)的同时拆装,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0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本体200内、用于容纳第一处理盒100(K)、第二处理盒100(M)、第三处理盒100(C)和第四处理盒100(Y)等多个处理盒的移动部件220。当移动部件220位于本体200外时,多个处理盒能够从移动部件220上移出。也就是说,用户可通过推拉移动部件220,同时带动多个处理盒移动,拆装较为方便。

移动部件220可以为杆状、板状结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部件220包括底板221和侧板222(参照图11所示),底板221和侧板222相连围成具有开口的腔体,底板221用于承托第一处理盒100(K)、第二处理盒100(M)、第三处理盒100(C)和第四处理盒100(Y)等多个处理盒,侧板222围设在多个处理盒的外侧,用于对各处理盒构成限位,以使各处理盒可稳定的安装在在移动部件2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板222上可以设置卡接凹槽,用于与各处理盒卡接,以使各处理盒与移动部件220相对固定,避免各处理盒相对移动部件220偏移。

请参阅图2所示,本体200上设有用于向多个处理盒中的其中一个处理盒施加电压的本体侧导电端子,具体地,本体200上设有第一导电端子210和第二导电端子210′,第一导电端子210用于与处理盒的存储装置电连接,第二导电端子210′用于与处理盒的导电部件连接,以电连接成像构件与外部导电构件,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即可称为外部导电构件。可以理解的,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理解为与导电部件连接的电连接结构,而不限制为与导电部件的接触位置。即根据连接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第一导电端子210称为“低压端子”,即第一导电端子210用于对存储装置提供低压供电,例如对存储装置提供3.3V的供电;将第二导电端子210′称为“高压端子”,即第二导电端子210′用于对成像构件提供高压供电,例如对充电辊提供+1200V的电压;为了便于说明,后续将存储装置上与第一导电端子210连接的导电触点称为第一导电触点,将处理盒上与第二导电端子210′连接的导电触点称为第二导电触点。

需要说明的是,设于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与多个处理盒中的任意一个处理盒的导电部件电连接。由于成像构件可以为感光鼓、显影辊和充电辊中的其中一者,因此,通过处理盒上的导电部件供电的成像构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成像构件均对应设有导电部件。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多个处理盒可以组成处理盒组,处理盒组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本体200内,以便于检修更换各处理盒。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处理盒包括壳体110和成像构件120,壳体110内设置有显影剂容纳腔,显影剂容纳腔用于容纳影剂,其中,壳体110可以为塑料材质件,重量较小。成像构件120设置于壳体110,成像构件120可以为例如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图10示出)、充电辊123、送粉辊(未示出)、调节碳粉量的碳粉调节部件(未示出)等。其中,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充电辊123和送粉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均沿着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设置。可以理解的,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即为感光鼓121的轴线方向。

继续参阅图4所示,壳体110包括端盖111,端盖111设有两个,两个端盖111分别设置在处理盒沿长度方向L的两端,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和充电辊123等均设置固定在两个端盖111之间。其中,充电辊123用于为感光鼓121充电,感光鼓121用于形成静电潜像,送粉辊将碳粉传送至显影辊122,碳粉调节部件将显影辊122表面的碳粉调节到预定的量,且让碳粉均匀带电,显影辊122用于将感光鼓121上的静电潜像转化成碳粉图像。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0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充电辊123、送粉辊和碳粉调节部件施加电压。

可以理解的,两个端盖111中的一者上可以设置有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成像构件120转动,导电部件设置在另一个端盖111上。例如,两个端盖111中的一者上可以设置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感光鼓121转动,导电部件设置在另一个端盖111上。

其中,处理盒的导电部件与端盖111之间可以通过卡接(如图5和图8所示)的方式相连,或者通过螺纹紧固件、锁止销等(未示出)固定在端盖111上。

继续参照图5所示,端盖111近似为板状结构件,示例性的,端盖111包括板体和围挡部,板体与成像构件120的轴线垂直,并与成像构件120连接,围挡部朝向成像构件120的一侧凸出板体,这样,端盖111可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置区域。处理盒的导电部件与板体相连,以通过容置区域为导电部件形成防护。进一步地,端盖111具有端面和侧面,端面可以理解为板体的端面,端面与成像构件120的轴线垂直,侧面可以理解为围挡部的外壁面,侧面与端面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像构件120沿着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被安装在壳体1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之间,也就是成像构件120设置在两个端盖111之间。

为了对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和充电辊123等部件形成防护,端盖111的板体可以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这样,端盖111具有多个首尾相连的侧面。

为了便于对各个成像构件施加电压,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向各个成像构件提供电压的导电部件,为了便于区别描述,以下将与感光鼓121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称为第一导电部件,将与显影辊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称为第二导电部件,将与充电辊123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称为第三导电部件,由于各导电部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连接的成像构件不同,因此以下仅以第一导电部件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6所示,处理盒还包括第一导电部件130,第一导电部件130设置在壳体110上,通过第一导电部件130为作为第一成像构件的感光鼓121提供电压。其中,第一导电部件130可以为金属件,金属件的材质可以为铜、金、铝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鼓包括铝基、钢轴和导电轴承,铝基设置于感光鼓本体,钢轴设置于感光鼓本体的端部,且铝基和钢轴电连接,第一电输出部131包括中空部和卡紧部,中空部套接在钢轴外部,且在中空部和钢轴之间设置有导电轴承,卡紧部与导电轴套抵接;或者第一电输出部131直接与设置于钢轴上的导电轴承抵接。

同时参照图6、图7(a)和图7(b)所示,第一导电部件130包括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输出部131、第一电传导部132和第一导电传输部137,第一导电传输部137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第一导电片1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传导部132电连接,其中,第一电接收部133可以用于与外部导电构件连接,以获得供电,第一电传导部132用于相邻两处理盒间的电连接。第二导电片135的一端与第一电输出部131连接,第一电输出部131用于与成像构件感光鼓121电连接。当处理盒通过第一导电部件130导电时,第一电接收部133与当前处理盒外部的电源电连接,以从当前处理盒的外部接收第一电源;第一电输出部131向成像构件感光鼓121传输第二电源;第一电传导部132向当前处理盒外部输出第三电源,可选地,第一电传导部132可以向与当前处理盒相邻的其他处理盒输出第三电源。

具体地,第一电接收部133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处理盒壳体的外部,第一导电传输部和第一电输出部131设置在处理盒壳体的内部。第一导电片134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电片135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二导电片135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134的中间区域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譬如第一电接收部133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以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传输的电源时,第一电接收部133位于端盖111的端面上,第一电传导部132位于处理盒的侧壁上,侧壁与端盖111邻接。本实施例通过将用于传递电压的第一电传导部132设置于处理盒的侧面上,以便于两个处理盒间的直接电连接,无需增加中继部件,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部件130可以设为不规则的形状。其中,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为便于相邻两个处理盒中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可穿过端盖111的围挡部并暴露在围挡部的外侧,也就是说,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传导部132分别位于处理盒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该两个不同侧壁分别与上述端盖111的端面邻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件130还包括电压调节单元,根据处理盒中的成像构件需要的电压大小通过电压调节单元调节传输给成像构件的电压。具体地,处理盒通过电接收部接收到第一电源,并通过电输出部向成像构件提供第二电源,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的电压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压大小不同时,第一导电部件还可以包括电压调节单元,从而实现电压的转换。该电压调节单元不仅可以调整电压的大小,也可以调整电压的极性,只要能够使得成像构件获取到合适的供电电压即可。具体地,处理盒通过电接收部接收到第一电源,并通过电传导部向当前处理盒外部提供第三电源,第一电源与第三电源的电压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电源和第三电源的电压大小不同时,第一导电部件还可以包括电压调节单元,从而实现电压的转换。该电压调节单元不仅可以调整电压的大小,也可以调整电压的极性,只要能够使得当前处理盒向外部传输合适的电压即可。

可以理解的,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以处理盒100(K)为例,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至少一者还可以贯穿端盖111的板体,以暴露在处理盒的端部外侧。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电接收部133位于端盖111的侧面处时,第一电接收部133的端面可以与端盖111的侧面平齐,也可以伸出至端盖111侧面的外侧。当第一电传导部132位于端盖111的侧面处时,第一电传导部132的端面可以与端盖111的侧面平齐,也可以伸出至端盖111侧面的外侧。本实施例不对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制。

对于第一导电部件130,其可以为片状结构件,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传导部132以及第一电输出部131均对应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设置为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传导部132与第一导电片134为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电输出部131与第二导电片135为一体成型或可拆卸地连接。

为简化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结构,请继续参阅图7(a)和图7(b)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均可以为条状结构件。其中,第一导电片134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电接收部133及第一电传导部132,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间隔方向(也就是第一导电片134的延伸方向)与多个处理盒的并列方向M平行,以便于第一电接收部133与相邻处理盒中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传导部132电连接,第一电输出部131设置在第二导电片135上,第一电输出部131朝向成像构件120的轴线一侧延伸,以与成像构件120的辊轴电连接。从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第一导电片134与第二导电片135是相交的,即第一导电片134与第二导电片135在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上是相互重叠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传导部132具有抵接平面,抵接平面可以与成像构件120的轴线平行。这样,第一电接收部133与相邻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传导部132之间可抵接位置处的面积较大,避免出现相邻两个处理盒不能有效电连接的状况。其中,该抵接平面可以与端盖111的侧面平滑过渡,或者伸出至端盖111侧面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134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可以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有弹性,可以有效的抵接在抵接平面上,避免相邻两个第一导电部件130出现虚接的状况,或者第一电接收部133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设有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9所示,第一导电部件130包括包边金属片134′,包边金属片134′设置于处理盒的壳体110外侧,即,将第一导电片设为金属包边结构,使相邻处理盒之间导电接触通过包边金属片134′的导电面接触,即相应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均为平面,均可以与成像构件120的轴线平行,第一电传导部132′与相邻处理盒的包边金属片134′的第一电接收部133′之间可抵接位置处的面积较大,避免出现相邻两个处理盒不能有效电连接的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多个处理盒电连接时,相邻两个处理盒之间具有配合间隙D,那么,为使得相邻两个处理盒之间有效电连接,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均可以沿处理盒的并列方向M伸出至端盖111的外侧(参阅图6所示)。

请参阅图10所示,对于第二导电片135,第一电输出部131与第二导电片135的其中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电片135的另一端与连接端136电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导电片134及第二导电片135之间设有连接端136进行电连接。其中,连接端136可以直接与第一导电片134相连,例如焊接相连、卡接相连等。此时,连接端136可以与第一导电片134的任意位置相连。示例性的,连接端136与第一导电片134的中部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1所示,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处理盒中,各处理盒分别通过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电传导部132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示,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处理盒中,第一处理盒100(K)对应的第一电接收部也可以无需贯穿板体,从而无需暴露在处理盒的端部外侧。

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处理盒通过第一导电片134的第一电接收部133接收供电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供电单元例如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本体200上,或是设置在处理盒上,或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于容纳多个处理盒的移动部件220上,也可以是设置在与该处理盒电连接的其他处理盒上,在此不进行限定。此外,供电单元可以为电池、电源电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供电单元的形式不进行限定,只要能够提供供电电压即可。

例如,当第一处理盒100(K)、第二处理盒100(M)、第三处理盒100(C)和第四处理盒100(Y)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第一处理盒100(K)通过第一电接收部133接收供电单元提供的供电电压,通过第一电传导部132向上述其他处理盒传递电压。

其中,外部导电构件用于电连接前述供电单元和第一导电部件130,具体地,外部导电构件用于电连接前述供电单元和第一电接收部133,例如,当供电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本体上时,外部导电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本体200上的导电端子(图中未示出),该导电端子与处理盒上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电连接。或者,当供电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移动部件220上时,外部导电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移动部件220上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处理盒上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电连接。或者,当供电单元设置在与该处理盒电连接的其他处理盒上时,外部导电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与该处理盒电连接的其他处理盒上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与处理盒上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电连接。进一步地,设置于其他处理盒上的导电端子可以为设置于其他处理盒上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传导部132。或者,外部导电构件也可以是指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本体200上的钣金件,此时的钣金件处于接地状态,钣金件与处理盒上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电连接。其中,外部导电构件的形式可以为前述导电端子、钣金件,也可以为其他用于连接供电单元和第一连接端的诸如连接头等导电构件,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对外部导电构件的形式不限定,只要能够将第一导电部件130与供电单元实现电连接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导电构件可以直接与第一电接收部133电连接;外部导电构件也可以直接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其他部分直接电连接,从而间接与第一电接收部133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当通过处理盒上的导电部件供电的成像构件120的数量为一个时,该成像构件120可以为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和充电辊123中的任意一者,此时,以感光鼓121设有导电部件为例,处理盒内设置有一组导电部件,即第一导电部件130。当通过处理盒上的导电部件供电的成像构件120的数量为三个时,该成像构件120可以为感光鼓121、显影辊122和充电辊123,以感光鼓121和显影辊122上分别设有导电部件为例,此时每个处理盒上设置有第一导电部件130和第二导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输出部131与感光鼓121连接,第二导电部件的第二电输出部与显影辊122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导电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错开排列设置,第一导电部件130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相互绝缘。

可进一步说明,沿着处理盒的长度延伸方向,即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导电部件130和第二导电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错开排列设置,第一导电部件130和第二导电部件之间相互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盒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导电部件130、第三导电部件130a和第二导电部件(图示未示出),第一导电部件130、第三导电部件130a和第二导电部件分别用于为感光鼓121、充电辊123和显影辊122供电,第一导电部件130、第三导电部件130a和第二导电部件彼此之间互相绝缘,可以理解为第一导电部件130、第三导电部件130a和第二导电部件在处理盒上设置的路径彼此绕开,避免彼此间接触形成电短路,损坏处理盒,即第一导电部件130的至少一部分、第三导电部件130a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导电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错开排列。可进一步说明,沿着处理盒的长度延伸方向,即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导电部件130的至少一部份、第二导电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第三导电部件130a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错开排列设置,第一导电部件130、第二导电部件、第三导电部件130a之间相互绝缘。

当然,当处理盒设置有送粉辊(未示出)、出粉刀(未示出)等部件,且送粉辊、出粉刀也需要供电时,处理盒中可以设置更多的导电部件,且各个导电部件之间在处理盒上设置的路径彼此绕开,导电部件之间彼此相互绝缘。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盒中用于向各成像构件提供电压的供电部件也可以不同,例如与感光鼓电连接的导电部件同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结构相同,而与处理盒中的诸如充电辊、显影辊等其他成像构件电连接从而提供电压的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结构并不同,即并非处理盒中的所有的成像构件都需要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电部件来获取供电,至少部分成像构件仍可以通过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来获取供电,后续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来获取供电的成像构件对应的供电部件称为导电件。导电件包括电输入端和电输出端,其中,电输入端与电输出端相电连接,电输出端与诸如充电辊、显影辊的成像构件电连接,电输入端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从而获取供电,即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一导电部件130上与成像构件的端部相连接的端子称为“电输出部”,将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结构不同的导电件上与成像构件的端子称为“电输出端”。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处理盒中包括为感光鼓121提供供电的第一导电部件130和为诸如充电辊123、显影辊122、送粉辊(未示出)、出粉刀(未示出)等其他成像构件中至少一者提供供电的导电件(未示出),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为第一导电部件130的至少一部分、导电件(未示出)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错开排列设置,从而避免彼此间接触形成电短路,损坏处理盒。可进一步说明,沿着处理盒的长度延伸方向,即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导电部件130的至少一部份、导电件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错开排列设置,第一导电部件130、导电件之间相互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多个处理盒沿着垂直于成像构件120轴线的方向(图3中的M方向)排列,且多个处理盒中,相邻两个处理盒之间相互电连接。具体的,成像构件120为感光鼓121时,相邻两个处理盒中的一个处理盒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与另一个处理盒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传导部132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实现各处理盒间的电连接。此时,相邻的两个处理盒中,其中一个处理盒的第一导电部件130可构成另外一个处理盒的外部导电构件。其中,多个处理盒中相互电连接的两个第一导电部件13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处理盒中相互电连接的两个第一导电部件130之间还可以通过抵接的方式连接,以易于处理盒的拆装。

由于多个处理盒间通过第一导电部件130实现了电连接,当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处理盒中的一个处理盒对应的第一导电部件130与供电单元电连接时,多个第一导电部件130均可以获得相同的电位,以使相同的多个成像构件120(例如多个感光鼓121)均可以获得电压。此时,当用于给成像构件120供电的供电单元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200时,对应于多个处理盒中相同的成像构件120(例如上述多个感光鼓121),本体200内设置有向多个处理盒中的其中一个处理盒施加电压的第二导电端子210′。即对应多个处理盒中的多个相同的成像构件120,本体200可以只设置一个第二导电端子210′,该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与多个处理盒中的任意一个处理盒的第一导电部件130电连接。

也就是说,本体200可以只设置一个第二导电端子210′,而通过第一导电部件130,可以使多个处理盒中相同的成像构件120(例如上述多个感光鼓121)均可以获得电压,减少了本体200上与该多个相同成像构件120(例如上述多个感光鼓121)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的数量设置,从而减小了本体200与处理盒之间的弹性作用力,降低成本的同时简化了图像形成装置10的空间结构。

其中,设置于本体200的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与任意一个处理盒相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盒上对应多个成像构件120(例如上述感光鼓121、充电辊123、显影辊中的至少两个)设置多组导电部件时,本体200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10′,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分别与不同的处理盒相对应,以避免本体200上的电连接结构集中设置在与某一处理盒相对应的位置处,简化图像形成装置10的空间结构,降低成本。

示例性的,本体200上与感光鼓121相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一个导电部件130电连接,与充电辊123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三导电部件130a电连接,与显影辊122相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二导电部件(未示出)电连接。

示例性的,本体200上与感光鼓121相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一个处理盒电连接,与显影辊122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二处理盒电连接,与充电辊123相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三处理盒电连接。

继续参照图4所示,设置有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端盖111上还设置有存储装置140,存储装置140用于记录处理盒的诸如序列号、碳粉颜色信息等属性信息和诸如碳粉剩余量等消耗信息。其中,存储装置140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存储器,以及与存储器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的连线方向垂直于移动部件220的移动方向(即处理盒的并列方向M),并且,存储装置140位于处理盒设有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端面上、且靠近壳体的前侧的位置处。参照图6所示,存储装置140相对于导电部件的第一导电片134更靠近处理盒的下底面,更进一步地描述,存储装置140相对于导电部件的导电端点C(导电端点C为导电部件中用于与供电单元电连接的一端点)更靠近处理盒的下底面,且显影剂容纳腔位于处理盒壳体的后侧,相较于处理盒壳体的后侧,存储装置140更靠近处理盒壳体的前侧,如图4所示。由此保障,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时,存储装置140更远离处理盒上设置的多个用于接收高电压的第二导电触点,防止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第二导电端子210′接触到存储装置140上的导电触点141,导致高压损坏导电触点141。另外可以有效规避空间,防止带有高电压的设于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210′接触到用于安装存储装置的支架,导致处理盒安装时上述支架与设于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互相干涉的问题。

进一步地,存储装置14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沿着垂直M方向的方向排布,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能够避免同一个导电触点141被设于本体200上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210划过,从而会刮下导电触点141的碎屑,导致导电触点141磨损,进而导致存储装置140与本体通信异常,影响打印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200布置第一导电端子210和第二导电端子210′的相对位置,若第一导电端子210和第二导电端子210′的排布方向平行时,需要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高压侧预留空间较大,且成本较高。

具体地,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与图像形成装置10本体200侧上的第一导电端子210电连接。进一步地,从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第一导电触点141与第一导电部件130不在同一平面内。参照图13所示,沿处理盒的长度L方向,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中至少两个第一导电触点的连线的延伸线m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投影相交(优选为垂直)。即在处理盒的端面上,第二导电触点(高压触点)更靠近处理盒的壳体上方、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更靠近处理盒壳体的下方,第一导电部件位于第二导电触点和存储装置140之间,如此排布一方面可以简化图像形成装置10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止处理盒安装过程中,第一导电触点141被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210′接触从而导致高压损害存储装置上的第一导电触点141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防止第一导电触点141上粘有处理盒被本体第一导电端子210刮下的碎屑,避免出现存储装置通信异常。此时,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具体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接收部133上包含的一个点与第一电传导部132所包含的一个点的连线,进一步地,该连线可以与M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处理盒的长度L方向,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中至少两个第一导电触点的连线的延伸线m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投影相交具体是指:沿处理盒的长度L方向,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中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导电触点所包含的一个点与另一个第一导电触点所包含的一个点的连线的延伸线m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投影相交。具体地,当存储装置140所包含的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为具有一定大小的规则的导电面时,存储装置140的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中至少两个第一导电触点141的连线具体可以为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中至少两个第一导电触点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4所示,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从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图像形成装置10本体侧的第二导电端子210′和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输出部131的连线x的投影与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的投影相交,第二导电端子210′和第三导电部件130a的第三电输出端131a的连线q的投影与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的投影相交。其中,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一电输出部131的连线可以为第二导电端子210′上的任意一个点与第一电输出部131所包含的任意一个点的连线,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三电输出端131a的连线可以为第二导电端子210′上的任意一个点与第三电输出端131a所包含的任意一个点的连线。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成像构件也可以为显影辊122,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第三导电部件130a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结构相同,当然第三导电部件130a也可以替换为其他与第一导电部件130不同的前述导电件,其中,导电件包括电输入端和电输出端,电输出端与其他成像构件的端部电连接,电输入端用于电连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210′以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传输的电源时,在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时,第二导电端子210′与导电件的电输出端的连线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接的投影相交,且第二导电端子210′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输出部131的连线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接的投影相交。如此设置,处理盒上设置的第二导电触点(高压触点)与成像构件的端部分别位于导电部件的不同侧,有效避免将高压触点与成像构件的端部设置于导电部件的同侧所导致的图像形成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便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继续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盒端面的第一边边缘处设有第一避空部101,处理盒的端面的第二边缘处设有第二避空部102,处理盒的侧壁的边缘处设有第三避空部103,且处理盒的端面上还设有倾斜面;其中,第一避空部与第三避空部相邻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盒的端面的第一边缘处设有第一避空部,或处理盒的端面的第二边缘处设有第二避空部,或处理盒的侧壁的边缘处设有第三避空部;或第一边缘处、第二边缘处和第三边缘处中的任两者设有避空部。

当4个处理盒安装入移动部件220之后,在处理盒随着移动部件220推入或者拉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过程中,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高压触点会在处理盒上滑动,而因各处理盒之间存在缝隙,使高压触点容易被卡在各处理盒之间的缝隙内。本实施例通过设有第一避空部101、第二避空部102及斜面,从而通过第一避空部101、第二避空部102及斜面能够对高压触点进行导向,进而防止高压触点被卡顿在各处理盒之间的缝隙内。

当处理盒安装入移动部件220时,由于后一个处理盒的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一导电片凸出处理盒端面的一端)需要与前一个处理盒的第一电传导部132接触导电,因此,本实施例在处理盒的一侧设有第三避空部103,当处理盒安装入移动部件220时,通过第三避空部103避让第一电接收部133,从而通过第三避空部103能够防止出现处理盒由于第一电接收部133的凸出而无法装入移动部件220的情况。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接收部位于上述端面上(未示出),第一电传导部132位于处理盒的侧壁上,侧壁与端面邻接,由此,处理盒可以通过位于端面上的第一电接收部与供电单元连接从而获取供电,具体地,当处理盒100通过第一电接收部直接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连接从而获取供电时,参阅图4所示,第一电接收部为导电端点C,在此不进行限定。后续为了便于说明将与第一电接收部直接电连接的第二导电端子称为第二导电端子210′(d),将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其他第二导电端子称为第二导电端子210′(a)、210′(b)、210′(c)。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盒设有第一电接收部的端面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导电触点,多个第二导电触点分别与处理盒中的显影辊、送粉辊、充电辊电连接,且多个第二导电触点用于电连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10′,以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传输的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盒设有第一电接收部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存储装置140,存储装置14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

参照图15所述,沿处理盒的长度L方向,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中至少两个第一导电触点的连线的延伸线m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的延伸线n′投影相交(优选为垂直)。即在处理盒的端面上,第二导电触点(高压触点)更靠近处理盒的壳体上方、多个第一导电触点141更靠近处理盒壳体的下方,第一导电部件位于第二导电触点和存储装置140之间,如此排布一方面可以简化图像形成装置10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止处理盒安装过程中,第一导电触点141被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210′接触从而导致高压损害存储装置上的第一导电触点141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防止第一导电触点141上粘有处理盒被本体第一导电端子210刮下的碎屑,避免出现存储装置通信异常。此时,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的延伸线n′具体可以理解为第一电接收部133上包含的一个点与第一电传导部132所包含的一个点的连线的延伸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a)所示,第一电接收部133用于电连接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的第二导电端子210′(d)以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传输的电源,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第二导电端子210′(d)与第一电输出部131的连线X投影与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n的投影相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6(b)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本体设有第二导电端子210′(d),第二导电端子210′(a),第二导电端子210′(b)和第二导电端子210′(c)。处理盒上还设置有不同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其他前述导电件a、导电件b和导电件c,处理盒还设有充电辊123,感光鼓121,显影辊122等成像构件,导电件a与充电辊123电连接,导电件b与显影辊电122连接,导电件c与送粉辊(未示出)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件130与感光鼓121电连接。其中,导电件a的电输入端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第二导电端子210′(a),导电件b的电输入端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第二导电端子210′(b),导电件c的电输入端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置第二导电端子210′(c)。

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图像形成装置10本体的第二导电端子210′(a)与充电辊123的导电件a的电输出端的连线q的投影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的延伸线n′投影相交。

进一步地,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的投影相交的线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第二导电端子210′(b)与以下几种端子的至少一种的连线:

导电件b的电输出端、导电件c的电输出端、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电输出部。

2.第二导电端子210′(c)与以下几种端子的至少一种的连线:

导电件a的电输出端、导电件b的电输出端、导电件c的电输出端、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电输出部。

进一步地,当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0时,沿处理盒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第二导电端子210′(a)与导电件a的电输出端的连线的延伸线与第一导电部件130的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的连线的延伸线的投影相交。

如此设置,处理盒上设置的第二导电触点(高压触点)与成像构件的端部分别位于导电部件的不同侧,有效避免将高压触点与成像构件的端部设置于导电部件的同侧所导致的图像形成装置体积较大的问题,便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参阅图17所示,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处理盒中,第四处理盒100(Y)对应的第一电传导部也可以无需贯穿板体,从而无需暴露在处理盒的端部外侧,可以理解地,针对第四处理盒100(Y),无需向其他处理盒传递供电,因此,针对第四处理盒100(Y),第一电传导部无需暴露在处理盒的端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可分开设置,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8所示,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还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第一电接收部133和第一电传导部132中的任意一者与连接端136间隔设置,例如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并列设置,并位于处理盒壳体的外部。当多个处理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时,相邻的两个处理盒电连接时,其中一个处理盒的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同时与另一个处理盒的第一电接收部133电连接。为便于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同时与第一电接收部133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134可以包括第一段1341和第二段1342,第一段1341和第二段134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段1341远离第二段134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接收部133,第二段1342远离第一段134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传导部132。其中,第一段1341可以朝向第二导电片135的一侧延伸,且第一段1341在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间隔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的间隔距离,这样,多个处理盒并列设置时,其中一个处理盒的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可同时抵接在另一个处理盒的第一段1341上,以使相邻两个处理盒有效电连接。即第二导电片135的一端设置在处理盒壳体的外部,用于在当前处理盒与其他处理盒电连接时实现第二导电片135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134的电传导部电连接,以接收电传导部向当前处理盒内部传输的电源,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连接电输出部,该电输出部与成像构件的端部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一段1341还可以演化一个独立的连接导电部件,连接导电部件与第一电接收部133连接,且连接导电部件与第一导电片134之间具有夹角。这样,多个处理盒并列设置时,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可同时抵接在连接导电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处理盒并列设置在本体200上,且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时,位于边缘位置处的第四处理盒100(Y)(参阅图19和图20中左侧处理盒)的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仍处于断开状态。

相应的,本体200上还设置有一个该连接导电部件,用于连接位于边缘位置处的处理盒的第一电传导部132和连接端136。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处理盒与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电连接时,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与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中的任一者电连接。示例性的,当连接端136与第一导电片134固定连接时,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连接在连接端136位置处(参照图10所示)。当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相互独立时,本体侧第二导电端子210′可以与第一导电片134部件(如图19所示)连接或者与第二导电片135(参阅图20所示)连接。

进一步参考图20所示,导电传输部包括第一导电片134和第二导电片135和第三导电片138,第一导电片134的端部连接电传导部,第二导电片135的一端设置在处理盒壳体的外部,用于电连接电传导部,第二导电片135的另一端连接电输出部,第三导电片138的第一端部连接电接收部,第三导电片138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二导电片135。

当然,如图19所示,上述第三导电片138的第二端部也可以连接第一导电片134。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移动部件220上设有导电连接件223,导电连接件223即为上述连接导电部件,也就是说,当各处理盒安装在移动部件220上时,位于边缘位置处的第一处理盒100(K)的第一电传导部132通过该导电连接件223与第一电输出端131电连接,以使多个成像构件120均可以获得电压。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成像组件,应用于处理盒,该成像组件包括成像构件和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导电部件,导电部件的电输出部与成像构件电连接。

一种处理盒组,包括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处理盒组,处理盒组包括第一处理盒和第二处理盒,第一处理盒包括第一成像构件和第一导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一成像构件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一导电部件为第一成像构件导电。第二处理盒包括第二成像构件和第二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与第二成像构件电连接,从而通过第二导电部件为第二成像构件导电。其中,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的结构、作用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电部件基本相同。其中,第一成像构件与第二成像构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地,第一导电部件包括第一电接收部、第一导电传输部、第一电输出部和第一电传导部,第一导电传输部与第一电接收部、第一电输出部和第一电传导部分别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件包括第二电接收部、第二导电传输部和第二电输出部,第二导电传输部与第二电接收部、第二电输出部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接收部用于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第二导电端子210′电连接,第一电输出部与第一成像构件电连接,第一电传导部用于与第二电接收部电连接,第二电输出部与第二成像构件电连接。其中,第一电传导部可以与第二电接收部直接电连接,或者第一电传导部也可以与第二电接收部通过其他导电元件间接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处理盒设置有多个,且第一处理盒和各第二处理盒呈排设置,在各第二处理盒中,与第一处理盒相邻的第二处理盒所对应的第二导电部件的第二电接收部与第一处理盒所对应的第一导电部件的第一电传导部直接电连接;远离第一处理盒的第二处理盒所对应的第二导电部件的第二电接收部与第一处理盒所对应的第一导电部件第一电传导部间接电连接。

具体地,当前述第一处理盒中的电接收部接收到的电压不能满足第一成像构件的供电需求时,该第一处理盒还包括电压调节元件,从而将电接收部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到满足第一成像构件的供电需求,同理,第二处理盒也可以包括电压调节元件。即该处理盒组还包括电压调节元件,电压调节元件设置于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用于根据第一处理盒中第一成像构件和第二处理盒中第二成像构件需要的电压大小调节输入第一成像构件及第二成像构件的电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压调节元件也可以仅设置于第一导电部件或第二导电部件,以根据第一成像构件或第二成像构件需要的电压大小调节输入第一成像构件或第二成像构件的电压。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处理盒的回收方法,所述处理盒为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处理盒,该回收方法包括步骤:

S11、由处理盒内取出导电部件和成像构件。

具体地,打开处理盒的安装部,取出导电部件和成像构件。

S12、将导电部件与成像构件分离。

S13、更换成像构件,并将更换后的成像构件与导电部件连接。

S14、将连接后的成像构件与导电部件安装至处理盒的壳体上。本实施例将导电部件与成像构件设为可拆卸连接,在处理盒的成像构件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有故障的成像构件拆下,更换新的成像构件,从而可以继续回收使用该处理盒,节约成本的同时又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