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8:44


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别墅等外加电梯,维修人员经常在电梯井底部处检修,电梯轿厢容易出现突然跌落在电梯井底部的现象,为了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因此设计了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实现了检修过程中能够支撑电梯轿厢一定高度,保护了维修人员。

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包括:支撑架、旋转臂以及安装轴,安装轴立于电梯井底部,安装轴铰接至旋转臂一端,旋转臂另一端固定至支撑架中部,支撑架低端与电梯井底壁接触,支撑架高端用于支撑电梯轿厢。虽然能够实现对轿厢临时进行支撑,但是该设备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支撑架上没有缓冲,电梯轿厢跌落时,轿厢突然冲击到支撑架上,容易导致轿厢底部容易变形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支撑架没有缓冲而导致轿厢跌落到支撑架上容易变形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包括: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控制箱、启动模块、安装轴、旋转驱动机构、旋转臂、支撑架、支撑块以及缓冲部;安装轴安装在电梯井底部,安装轴铰接至旋转臂一端,旋转臂另一端连接至支撑架,支撑架上方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通过缓冲部与支撑架连接,支撑块用于与轿厢底部接触,与旋转臂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块与轿厢正对或与轿厢偏离;在电梯井中底坑处安装有红外线人体感应器,红外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在底坑内是否有人;红外线人体感应器与控制箱相连,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启动模块与控制箱连接。

优选的是,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滑动块以及电磁伸缩杆,电磁伸缩杆安装在支撑架以及安装轴旁,电磁伸缩杆输出部铰接至滑动块,滑动块能滑动地安装在旋转臂上,在安装轴与旋转臂的铰接处安装有弹性件,在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支撑块位于偏离轿厢的位置,电磁伸缩杆用于通电后通过推动旋转臂将支撑块输送到轿厢下方。

优选的是,启动模块包括:继电器,电磁伸缩杆通过继电器连接至启动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控制箱连接。

优选的是,缓冲部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支撑块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顶面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一弹簧。

优选的是,第一弹簧一端通过第一安装组件与支撑块可拆卸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组件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旋转臂通过第三安装组件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第二安装组件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伸入至支撑架与旋转臂的处,限位组件用于当第一弹簧没有与支撑架连接时阻碍旋转臂与支撑架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缓冲部,实现了当轿厢与辅助设备接触时缓慢支撑,避免了因冲击力过大而导致轿厢底变形。同时也实现了能够将支撑块自动旋转到与轿厢对准的位置,或者自动旋转到与轿厢偏离的位置,方便了维修时操作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

2)通过设置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控制箱和启动模块,实现了对底坑内实时检测,检测是否有维修人员,避免了在维修人员进入到底坑内忘记启动旋转驱动机构将支撑块旋转到轿厢正对的位置,实现了当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感应到有人位于底坑内后通过控制箱和启动模块启动旋转驱动机构,从而使得支撑块处于能够支撑轿厢的位置,从而提高了检修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安装轴1、导向柱10、螺杆11、螺帽12、旋转驱动机构2、弹性件21、第一安装块211、第二安装块212、滑动块22、电磁伸缩杆24、旋转臂3、旋转环30、支撑架4、左架体41、右架体42、安装座43、支撑块5、缓冲部6、第一安装组件7、插块71、第一螺钉72、第二安装组件8、挂杆81、下压杆82、插杆83、第二弹簧84、移动杆85、滚轮86、限位组件9、限位杆91、楔块92、拉杆93、第三弹簧94、第三安装组件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包括: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控制箱、启动模块、安装轴1、旋转驱动机构2、旋转臂3、支撑架4、支撑块5以及缓冲部6;安装轴1安装在电梯井底部,安装轴1铰接至旋转臂3一端,旋转臂3另一端连接至支撑架4,支撑架4上方设置有支撑块5,支撑块5通过缓冲部6与支撑架4连接,支撑块5用于与轿厢底部接触,与旋转臂3连接有旋转驱动机构2,旋转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支撑块5与轿厢正对或与轿厢偏离;在电梯井中底坑处安装有红外线人体感应器,红外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在底坑内是否有人;红外线人体感应器与控制箱相连,旋转驱动机构2通过启动模块与控制箱连接。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旋转驱动机构2,旋转驱动机构2包括:弹性件21、滑动块22以及电磁伸缩杆24,电磁伸缩杆24安装在支撑架4以及安装轴1旁,电磁伸缩杆24输出部铰接至滑动块22,滑动块22能滑动地安装在旋转臂3上,在安装轴1与旋转臂3的铰接处安装有弹性件21,在弹性件21弹力下能保持支撑块5位于偏离轿厢的位置,电磁伸缩杆24用于通电后通过推动旋转臂3将支撑块5输送到轿厢下方。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启动模块,实现对旋转驱动机构2供电驱动,启动模块包括:继电器,电磁伸缩杆24通过继电器连接至启动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控制箱连接。

弹性件21为卷簧,安装轴1顶面立有导向柱10,导向柱10外环绕有旋转环30,旋转环30由安装轴1支撑,旋转环30与旋转臂3一端固定,在导向柱10顶部延伸有螺杆11,螺杆11上螺纹连接有螺帽12。

旋转环30顶面凹陷形成容纳卷簧的凹槽,凹槽环绕在螺杆11外,卷簧内端延伸有第一安装块211,卷簧外端延伸有第二安装块212,第一安装块211和第二安装块212均为T型结构,螺杆11与导向柱10连接处形成台阶,台阶凹陷形成供第一安装块211插入的第一插槽,旋转环30顶面凹陷形成第二插槽,第二插槽供第二安装块212插入,螺帽12盖在第一安装块211、第二安装块212以及旋转环30上方。

从而旋转螺帽12,即可实现旋转环30的安装和卷簧的安装,方便在卷簧损坏时拆卸卷簧,螺帽12限制第一安装块211与导向柱10脱离、第二安装块212与旋转环30脱离,第一安装块211和第二安装块212的俯视图均为T型结构,从而保证了卷簧内端不会与导向柱10脱离、卷簧外端不会与旋转环30脱离。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缓冲部6,缓冲部6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支撑块5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支撑架4连接,支撑架4顶面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第一弹簧。

为了方便安装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通过第一安装组件7与支撑块5可拆卸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组件8与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

第一弹簧顶端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装钩,第一弹簧低端延伸形成有第二安装钩。

第一安装组件7包括:插块71以及第一螺钉72,插块71穿过第一安装钩,支撑块5底面凹陷形成安装槽,安装槽供第一安装钩置入,插块71通过第一螺钉72与支撑块5连接。

为了方便现场组装,旋转臂3通过第三安装组件100与支撑架4可拆卸连接。

第三安装组件100为第二螺钉,第二螺钉将旋转臂3与支撑架4连接。

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因忘记安装第一弹簧而导致第一弹簧在执行支撑轿厢功能后弹出,第二安装组件8连接有限位组件9,限位组件9伸入至支撑架4与旋转臂3的处,限位组件9用于当第一弹簧没有与支撑架4连接时阻碍旋转臂3与支撑架4连接。

支撑架4包括:左架体41和右架体42,左架体41和右架体42扣合夹持有位于容纳槽下方的安装座43以及空腔,左架体41和右架体42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左架体41和右架体42夹持后安装座43不会相对支撑架4运动。空腔位于安装座43下方。

第二安装组件8包括:挂杆81、下压杆82、插杆83、第二弹簧84、移动杆85以及滚轮86,安装座43顶面凹陷形成供挂杆81插入的插槽,挂杆81顶部形成勾住第二安装钩的钩杆,挂杆81连接有位于第一弹簧旁的下压杆82,下压杆82开设有供插杆83一端出入的插孔,插杆83另一端连接至移动杆85一端,移动杆85另一端安装有能转动的滚轮86,滚轮86用于与限位组件9作用,限位组件9用于与旋转臂3作用后保持插杆83出入至插孔内的状态,插杆83穿过有第二弹簧84,第二弹簧84弹力用于保持插杆83远离挂杆81,安装座43导向插杆83以及移动杆85仅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限位组件9包括:限位杆91、楔块92、拉杆93以及第三弹簧94,右架体42一侧开设有将外界与空腔连通的滑动槽,限位杆91一端插入至旋转臂3开设的限位孔内,限位杆91不能相对旋转臂3移动,限位杆91另一端固定至楔块92大端,楔块92小端位于楔块92大端上方,楔块92小端固定至拉杆93一端,拉杆93另一端向容纳槽顶部延伸,安装座43导向拉杆93仅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拉杆93穿过有第三弹簧94,楔块92和安装座43将第三弹簧94夹紧,在第三弹簧94弹力下能保持滚轮86与楔块92小端相切且插杆83不插入到挂杆81内。

安装第一弹簧时,首先,使用第一插块71内插入到支撑块5内,将第一插块71通过第一螺钉72与支撑块5连接;然后,将挂杆81勾住第一弹簧的第二安装钩;再后,将带有第二安装钩的挂杆81插入到插槽内,插槽内壁限制第二安装钩挂杆81脱离(此时、在第三弹簧94弹力下、楔块92处于较低的位置,此时楔块92小端与滚轮86作用,对滚轮86挤压力不大,在第二弹簧84弹力下移动杆85带动插杆83远离插槽,因此不会阻碍挂杆81插入到插槽内);再后,拉动拉杆93,使得楔块92大端与滚轮86作用,从而将插杆83压入到挂杆81内,保持此状态;最后,将旋转臂3与支撑架4紧贴,同时将旋转臂3通过第三安装组件100与支撑架4连接,也同时限制限位杆91降低,从而保持楔块92处将插杆83压入到挂杆81内的状态。

首先,为了实现支撑块5支撑轿厢过程中支撑块5能够慢慢与轿厢作用,因此设计了缓冲部6;然后,为了保证能够充分对支撑块5进行支撑,因此设计了支撑架4上开设容纳槽,实现了支撑支撑块5时,第一弹簧能被压缩在容纳槽内,从而避免了第一弹簧被压坏,也避免了因支撑支撑块5的面不平整而导致支撑块5被损坏,提高了对支撑块5和第一弹簧的保护;再后,由于容纳槽的设置,提高了第一弹簧第二安装钩的安装难度,因此设计了第二安装组件8,实现了在容纳槽外将第二安装钩和挂杆81一起压入到插槽内;再者,为了避免挂杆81与插槽脱离,因此设计了插杆83;再后,为了避免插杆83阻碍挂杆81插入到插槽内,因此设计了第二弹簧84;再后,为了实现对插杆83限位因此设计了限位组件9;再者,为了保证限位组件9相对插杆83滑动顺畅,因此设计了滚轮86;最后,为了对限位组件9进行定位,且方便指示限位组件9是否安装到位,因此设计了限位杆91插入到旋转臂3内,实现了当且仅当楔块92拉动到位后,才能将旋转臂3与支撑架4安装到位,从而避免了调节限位组件9对第二安装组件8限位的现象,因为很容易观察支撑架4是否与旋转臂3连接到位,从而避免了将第一弹簧底部安装到位而导致第一弹簧在升高支撑块5时第一弹簧发生弹跳与支撑架4脱离,避免了第一弹簧难以恢复到位的现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相关技术
  • 一种电梯限位识别系统
  • 一种电梯元件识别系统、电梯及电梯元件识别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8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