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1:27


一种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发电厂设备多属于高温高压高转速设备,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噪音,目前电厂在调峰运行时,设备启停,工作人员通过佩戴防护耳塞,用于防止噪声大造成员工听力损伤。

但是,现有的安全帽存在着的工作人员长时间佩戴防护耳塞会影响正常听力,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并且当安全帽上设置的装置掉落地面过程中对装置难免造成损伤,影响寿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存在工作人员长时间佩戴防护耳塞会影响正常听力,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包括,监测组件,包括、设置在安全帽本体前端的帽檐、设置在安全帽本体外侧的噪声检测装置、设置在噪声检测装置一侧的开关、设置在安全帽本体远离噪声检测装置另一侧的报警装置、设置在安全帽本体内侧外壁上的拉绳以及设置在拉绳下端的防护耳塞;其中,所述报警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竖向减震组件与横向减震组件,所述帽檐上端设置有遮罩部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提供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工作人员通过开启的噪声检测装置开关,开始实时监测,当环境噪声超过65分贝时,报警装置发出灯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佩戴防护耳塞,当噪声低于55分贝时,红光报警消除,工作人员去除防护耳塞,从而保证正常听力。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中存在安设置的装置掉落地面过程中对装置难免造成损伤,影响寿命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报警装置下端靠近安全帽本体一侧的第一压板、设置在第一压板下端的伸缩杆、设置在伸缩杆下端的伸缩座、设置在第一压板与伸缩座之间的第一拉伸弹簧。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横向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报警装置下端靠近边缘一侧的第二压板、设置在帽檐上端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之间的第一圆杆、设置在第一圆杆上的第二拉伸弹簧以及设置在第二拉伸弹簧靠近第二压板一端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压板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接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帽檐的上端远离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射盒,所述第一弹射盒内侧底端设置有半圆滑轨,所述半圆滑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弹射盒的上端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半圆滑轨上设置有第三拉伸弹簧,所述第三拉伸弹簧朝外的一侧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朝外的一端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设置有重力板,所述滑柱外壁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弹力件,所述滑柱外壁的下侧设置有凸起。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帽檐上端远离第一弹射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射盒,所述第二弹射盒靠近第一弹射盒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弹射盒远离第一弹射盒的一侧开设有升降槽,所述第二弹射盒内部设置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上设置有重力圆板,所述第二弹射盒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四拉伸弹簧,所述重力圆板靠近升降槽的一侧设置有穿板,所述重力圆板外壁靠近第二穿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力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罩部件包括设置在帽檐上端远离第二弹射盒一侧的遮罩外板,设置在遮罩外板内侧的遮罩内板、设置在遮罩外板两侧的斜角板、设置在遮罩内板上端前侧的弧形角板以及设置在遮罩内板与第二弹射盒之间的滑动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罩内板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内板转轴,所述遮罩内板内部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内板转轴,所述遮罩外板内部靠近全帽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板转轴,所述遮罩外板内部远离全帽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板转轴,所述第一内板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内板滑柱,所述第二内板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内板滑柱,所述第一外板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外板滑柱,所述第二外板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外板滑柱,所述第一内板滑柱与第一外板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内板滑柱与第二外板滑柱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罩外板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三外板滑柱,所述第三外板滑柱靠近遮罩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遮罩内板与第二弹射盒之间的滑动架、设置在滑动架靠近第二弹射盒一端的拉伸槽、设置在滑动架靠近遮罩内板一端的拉动槽、设置在拉伸槽内的固定滑块与滑动滑块、设置在滑动滑块靠近遮罩内板一端的的拉动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滑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滑动滑块的外侧设置有滑动转轴,所述固定转轴上设置有固定内滑柱与固定外滑柱,所述滑动转轴上设置有滑动内滑柱与滑动外滑柱,所述固定内滑柱、固定外滑柱、滑动内滑柱与滑动外滑柱的外壁设置有连板,每个所述连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滑柱,每个所述铰接滑柱包括内滑柱以及外滑柱,每个所述铰接滑柱的上设置有铰接转轴,每个所述铰接滑柱的外壁设置有长直板,两个所述长直板在交叉处通过铰接滑柱铰接连接,所述固定外滑柱一侧的连板外壁设置有连接滑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提供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通过遮罩内板在遮罩外板内的翻转运动,对报警装置起到了遮挡防护的作用,避免在安全帽本体在掉落过程中对报警装置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的监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防护耳塞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遮罩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横向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第一弹射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长直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所述的拉动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噪声监测且具有减震保护功能安全帽,包括,监测组件100,包括、设置在安全帽本体101前端的帽檐102、设置在安全帽本体101外侧的噪声检测装置103、设置在噪声检测装置103一侧的开关104、设置在安全帽本体101远离噪声检测装置103另一侧的报警装置105、设置在安全帽本体101内侧外壁上的拉绳106以及设置在拉绳106下端的防护耳塞107;其中,报警装置105的下端设置有竖向减震组件200与横向减震组件300,帽檐102上端设置有遮罩部件400。

具体的,竖向减震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报警装置105下端靠近安全帽本体101一侧的第一压板201、设置在第一压板201下端的伸缩杆202、设置在伸缩杆202下端的伸缩座203、设置在第一压板201与伸缩座203之间的第一拉伸弹簧204。

具体的,横向减震组件300包括设置在报警装置105下端靠近边缘一侧的第二压板301、设置在帽檐102上端的支撑座302、设置在支撑座302之间的第一圆杆303、设置在第一圆杆303上的第二拉伸弹簧304以及设置在第二拉伸弹簧304靠近第二压板301一端的挤压板305,挤压板305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凹槽306,第二压板301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07,第一凹槽306与第二凹槽307之间设置有接板308。

具体的,遮罩部件400包括设置在帽檐102上端远离第二弹射盒102k一侧的遮罩外板401,设置在遮罩外板401内侧的遮罩内板402、设置在遮罩外板401两侧的斜角板403、设置在遮罩内板402上端前侧的弧形角板404以及设置在遮罩内板402与第二弹射盒102k之间的滑动组件500。

进一步的,拉绳106沿安全帽本体101的圆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拉绳106与安全帽本体101固定连接,将报警装置105安装在安全帽本体101前沿上,便于让工作人员注意,有利于警示作用,将噪声检测装置103配置在安全帽本体101的后沿,避免佩戴失重的情况发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噪声检测装置103设置有开关104,当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时,开启开关104,噪声检测装置103开始实时监测,当环境噪声超过65分贝时,发出灯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佩戴防护耳塞107,从而减少工作人员长时间佩戴防护耳塞107,影响正常听力,降低工作效率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当安全帽本体101掉落地面的过程中,报警装置105会受到从上到下的惯性作用,当报警装置105与地面发生碰撞,报警装置105向下的惯性会作用到下方的第一拉伸弹簧204,通过第一拉伸弹簧204吸收冲击力,起到了减震作用,借助第一压板201与伸缩杆202的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伸缩杆202的受力面积,减少伸缩杆202对报警装置105的冲击力,提高对报警装置105的保护,报警装置105的向下惯性同时使得下端的伸缩杆202回缩到伸缩座203内,由于伸缩杆202的底端位于伸缩座203的内部,并且进行上下滑动,伸缩座203的内底部设置有弹簧,使得不仅可以抑制来自地面的冲击,过滤路面的震动,并且由于第一拉伸弹簧204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还可以抑制第一拉伸弹簧204的跳跃,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竖向减震组件200沿着安全帽本体101的圆心对称设置有两组,有效支撑报警装置105的两侧,提升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挤压板305与第二拉伸弹簧304固定连接,挤压板305在第一圆杆303上套接并且滑动连接,第一凹槽306、第二凹槽307内设置有滚轴,接板308在第一凹槽306、第二凹槽307内可以进行上下的翻转运动,当报警装置105向下的惯性力会作用到下方两侧的第二压板301,两侧第二压板301受到压力,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凹槽306内的接板308会相向移动,推动挤压板305相向移动,使得两侧挤压板305之间的第二拉伸弹簧304受到两侧的挤压力发生形变,用来吸纳报警装置105向下的惯性冲击力,降低安全帽本体101掉落过程中与地面碰撞产生的反作用力,当外界的冲击力减弱或者停止的时候,借助第二拉伸弹簧304的反弹特性,使得第二拉伸弹簧304回复到原先的位置,提高实用性,同时横向减震组件300沿着安全帽本体101的圆心对称设置有两组,横向减震组件300位于竖向减震组件200的前方。

进一步的,遮罩内板402与遮罩外板401贴合连接并且遮罩内板402在遮罩外板401内借助两者之间的弧度设计,顺着弧度结构,遮罩内板402可以向上进行一定翻转运动,实现遮罩外板401向外界进行延伸的技术效果,遮罩外板401上端的斜角板403的弧度结构与弧形角板404两侧的弧度结构一致,使得遮罩内板402在翻转过程中,弧形角板404与斜角板403相吻合,从而实现遮罩内板402与遮罩外板401在两侧的封闭效果;由于弧形角板404上端弧度与安全帽本体101的外壁弧度一致并吻合,使得遮罩内板402滑动到安全帽本体101的外壁时,能与安全帽本体101外壁契合,实现遮罩内板402与安全帽本体101在上侧的封闭效果,从而通过遮罩内板402与遮罩外板401结合翻转运动,与安全帽本体101的外壁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可以有效保护报警装置105避免受到外界的直接碰撞,产生损失,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

操作过程:开始,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时,开启设置在安全帽本体101后沿的噪声检测装置103开关104,噪声监测装置103开始实时监测,然后当环境噪声超过65分贝时,报警装置105发出灯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佩戴防护耳塞107,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佩戴防护耳塞107,对听力造成损伤,影响工作效率,最后当噪声低于55分贝时,报警装置105的红光报警消除,工作人员去除防护耳塞107保证正常听力,保证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将噪声监测装置103设置在安全帽本体101上,便于携带和实时监测。

实施例2

参照图5,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帽檐102的上端远离支撑座3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射盒102a,第一弹射盒102a内侧底端设置有半圆滑轨102b,半圆滑轨102b上开设有滑槽102c,第一弹射盒102a的上端开设有第一穿孔102d,半圆滑轨102b上设置有第三拉伸弹簧102e,第三拉伸弹簧102e朝外的一侧设置有滑柱102f,滑柱102f朝外的一端设置有导柱102g,导柱102g的一端设置有重力板102h,滑柱102f外壁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弹力件102i,滑柱102f外壁的下侧设置有凸起。

具体的,帽檐102上端远离第一弹射盒102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射盒102k,第二弹射盒102k靠近第一弹射盒102a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穿孔102l,第二弹射盒102k远离第一弹射盒102a的一侧开设有升降槽,第二弹射盒102k内部设置有第二圆杆102m,第二圆杆102m上设置有重力圆板102n,第二弹射盒102k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四拉伸弹簧102o,重力圆板102n靠近升降槽的一侧设置有穿板102p,重力圆板102n外壁靠近第二穿孔102l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力件102q。

进一步的,第三拉伸弹簧102e的一端与第一弹射盒102a内侧固定连接,当第一弹力件102i受到第二压板301的向下压力后,会回缩到第一弹射盒102a内,第一穿孔102d内设置有第一弹力件102i,当失去了第一弹力件102i在第一穿孔102d内的对滑柱102f的限位阻挡作用,滑柱102f受到第三拉伸弹簧102e的弹力作用,向外界弹射出去,由于凸起与滑槽102c之间卡合连接,滑柱102f在外界弹射的过程中,受到了两侧凸起的夹持限位作用,使得弹射运动变得稳定性更高,滑柱102f与导柱102g固定连接,导柱102g与重力板102h固定连接,使得滑柱102f的弹射位移运动带动重力板102h进行位移,为后续的重力圆板102n向上移动提供动力来源,重力板102h与第一弹射盒102a的外端贴合连接,可以提高第一弹射盒102a的密封性,重力板102h是一种重量较大的板,为了一直保持滑柱102f在第一弹射盒102a内对第三拉伸弹簧102e进行压缩的状态,并进行限位,不仅仅通过第一弹力件102i在第一弹射盒102a上方的竖向阻挡作用,同时借助重力板102h的重量,对滑柱102f进行横向阻挡,从而稳定各个零件的运行连贯性,提高实用性。

进一步的,第四拉伸弹簧102o的上端与重力圆板102n固定连接,当第二弹力件102q受到重力板102h的水平压力作用,由于第二弹力件102q可以在第二穿孔102l伸缩运动,会回缩到第二弹射盒102k内,同理,重力圆板102n失去了第二弹力件102q的限位阻挡作用,由于第四拉伸弹簧102o的弹性特点,使得重力圆板102n在第二圆杆102m上进行向上的弹射运动,第二圆杆102m的设置,可以有效对重力圆板102n的向上移动的轨迹进行限位,提高稳定性,由于远离第一弹射盒102a的一侧开设有升降槽,重力圆板102n一侧设置的穿板102p与升降槽的宽度一致,穿板102p在升降槽内可以进行滑动,升降槽对穿板102p的上下运动进行限位,保障运动的稳定性,使得重力圆板102n的向上运动带动穿板102p向上运动,为滑动组件500的向上的弧度运动提供驱动力。

操作过程:当安全帽本体101掉落地面产生的冲力作用在报警装置105时,报警装置105借助竖向减震组件200与横向减震组件300进行减震缓冲过程中,第二压板301会向下移动,对下方的第一弹力件102i进行挤压,失去了第一弹力件102i的限位阻挡作用,滑柱102f受到第三拉伸弹簧102e的弹力,向第一弹射盒102a的外界弹射,带动重力板102h向外界推移,从而对第二弹射盒102k的第二弹力件102q进行挤压,使得重力圆板102n失去了第二弹力件102q阻挡限位作用,向上弹射移动的同时,带动穿板102p向上移动,为滑动组件500的向上的弧度运动提供驱动力。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照图6-8,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遮罩内板402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内板转轴402a,遮罩内板402内部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内板转轴402b,遮罩外板401内部靠近全帽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外板转轴402c,遮罩外板401内部远离全帽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外板转轴402d,第一内板转轴402a上设置有第一内板滑柱402e,第二内板转轴402上设置有第二内板滑柱402f,第一外板转轴403上设置有第一外板滑柱402g,第二外板转轴404上设置有第二外板滑柱402h,第一内板滑柱402e与第一外板滑柱402g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402i,第二内板滑柱402f与第二外板滑柱402g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402j。

具体的,遮罩外板401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三外板滑柱402k,第三外板滑柱402k靠近遮罩内板4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杆402l。

具体的,滑动组件500包括设置在遮罩内板402与第二弹射盒102k之间的滑动架501、设置在滑动架501靠近第二弹射盒102k一端的拉伸槽502、设置在滑动架501靠近遮罩内板402一端的拉动槽503、设置在拉伸槽502内的固定滑块504与滑动滑块505、设置在滑动滑块505靠近遮罩内板402一端的的拉动杆506。

具体的,固定滑块50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转轴504a,滑动滑块505的外侧设置有滑动转轴504b,固定转轴504a上设置有固定内滑柱504c与固定外滑柱504d,滑动转轴504b上设置有滑动内滑柱504e与滑动外滑柱504f,固定内滑柱504c、固定外滑柱504d、滑动内滑柱504e与滑动外滑柱504f的外壁设置有连板504g,每个连板504g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滑柱504h,每个铰接滑柱504h包括内滑柱504h-1以及外滑柱504h-2,每个铰接滑柱504h的上设置有铰接转轴504i,每个铰接滑柱504h的外壁设置有长直板504j,两个长直板504j在交叉处通过铰接滑柱504h铰接连接,固定外滑柱504d一侧的连板504g外壁设置有连接滑柱504k。

进一步的,第三连杆402l与遮罩内板402的内侧横截面固定连接,由于拉动杆506与第三外板滑柱402k固定连接,第三外板滑柱402k与遮罩内板402固定连接,使得拉动杆506在拉动槽503内的向上弧度运动带动遮罩内板402进行向上的弧度翻转运动。

进一步的,当拉动杆506向上弧度运动时,遮罩内板402也会发生移动,由第一连杆402i的设置,使得遮罩内板402的上端会根据第一外板滑柱402g的圆心做翻转运动,同时第二连杆402j的设置,使得遮罩内板402的下端会根据第二内板滑柱402f的圆心做翻转运动,第一连杆402i、第二连杆402j与遮罩内板402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不仅使得遮罩内板402根据预计的轨迹进行翻转,并且使得遮罩内板402的翻转运动过程中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进一步的,固定滑块504与滑动架501固定连接,固定滑块504位于滑动滑块505的下方,滑动滑块505在拉动槽503内可以进行上下的弧度运动,通过滑动滑块505带动拉动杆506,为拉动杆506带动第三连杆402l提供动力来源,借助固定滑块504固定在滑动架501的下方,滑动滑块505在滑动架501内上下活动,为连板504g与有长直板504j通过铰接滑柱504h的作用,进行收缩或者延伸运动,提供运行环境的空间以及稳定性。

进一步的,穿板102q的外端与连接滑柱504j固定连接,通过穿板102q带动连接滑柱504j向上运动,由于连接滑柱504j受到了向上的抬升力,借助固定外滑柱504d上的连板504g连接关系,固定内滑柱504c上的连板504g也会向上抬升,由于连板504g另一端设置的铰接滑柱504h,每个铰接滑柱504h的内滑柱504h-1以及外滑柱504h-2都设置有一根长直板504j,长直板504j的两端都同样设置有铰接滑柱504h,每个铰接滑柱504h上的两根长直板504j呈X形交叉结构相互铰接,当一端的长直板504j受到了连板504g的向上抬升力,借助铰接滑柱504h的铰接作用,使得另一端的长直板504j也会进行向上抬升,从而使得所有的长直板504j在铰接滑柱504h的作用下都进行向上抬升运动,从而推动滑动滑块505在拉动槽503内可以进行上下的弧度运动,使得固定滑块504与滑动滑块505之间的长直板504j实现收缩或者延伸的效果。

操作过程:当穿板102p向上移动时,带动连接滑柱504k向上移动,由于连接滑柱504k与固定滑块504的固定外滑柱504d通过连板504g连接,固定外滑柱504d与固定内滑柱504c设置在滑动转轴504b上滑动,使得固定外滑柱504d上的连板504g也进行向上移动,由于每个连板504g的另一端设置有铰接滑柱504h,每个铰接滑柱504h的外壁设置有长直板504j,两个长直板504j在交叉处通过铰接滑柱504h铰接连接,使得相邻的长直板504j相互铰接,从而推动滑动滑块505在拉动槽503内可以进行上下的弧度运动,为拉动杆506向上弧度运动带动遮罩内板402向上弧度运动提高动力来源。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分类

0612011615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