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

背景技术

洗碗机中一般设置有通过喷射水柱从而对餐具或果蔬进行冲洗的喷淋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813755U的中国专利《洗碗机喷淋臂座、洗碗机喷淋臂装置及洗碗机》(申请号:CN201520531714.5)、授权公告号为CN209932651U的中国专利《一种清洗机的喷淋臂》(申请号:CN201920258610.X)等均披露了相应的喷淋臂结构。

对于上述结构的喷淋臂,入水口位于喷淋臂的一个侧壁上,且经由该入水口向两侧双出水,喷淋臂通过水在流道中分散的粘滞力带动而转动,喷淋臂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喷水孔,用于喷射水柱。由于现有洗碗机中,碗架结构固定后,碗碟在碗架上位置是不变的,而喷淋臂喷射的水柱大致为直线(条)状,这就导致喷射水柱的范围有限,无法兼顾所有餐具的表面,存在清洗死角,影响清洗效果。同时,对于洗涤腔为矩形的洗碗机,也容易产生清洗死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及清洗机》(专利号:ZL 202121476877.X)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主体,该主体底壁上开有进水口,主体具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集水腔及自该集水腔向两侧延伸的流道,主体顶壁上开有与流道相连通的喷水孔,至少一个喷水孔上设置有能随水柱喷出而转动的喷嘴,该喷嘴上开有沿喷水孔偏心布置的喷口。在喷淋臂转动过程中,偏心布置的喷口随喷嘴转动而喷射出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形水柱,这样的水柱本身覆盖面较直线式水柱大大提高,而随着喷淋臂本身转动,该锥形水柱可覆盖更大的清洗区域,有利于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

上述结构有利于减小清洗死角,但是,喷嘴所喷射水柱由于存在部分能量损失,导致洗净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提高喷射水柱对污染物的剥离力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喷淋臂的清洗机。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所述喷淋臂内部中空形成流道,所述喷淋臂的侧壁开设有与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中设置有能转动的喷嘴,该喷嘴上开有沿喷水孔偏心布置的喷口,所述喷嘴底部敞开形成入水口、顶部封闭,所述喷口开设于喷嘴顶部;所述喷嘴中套置有靠近入水口布置的引流套,该引流套形成有沿水流方向内径逐渐减小的引流通道,所述喷嘴中在靠近引流通道的出口端处形成有能在射流状态下产生负压的负压区域,所述喷嘴开有供外界空气进入负压区域中的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引流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衔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环状且上边缘抵靠在喷嘴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部分的下端与第一部分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为锥形套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利用第一部分对喷嘴入水口处的水进行阻挡,利用第二部分对入水口处的水进行聚流,水流经过逐渐收缩的引流通道后,根据文丘里效应,会在引流套出口、喷嘴内腔中形成负压区域,从而将气体吸入。

优选地,所述喷嘴侧壁中设置有中空的气腔,所述进气口开设于喷嘴顶壁上且与气腔相连通,所述气腔的底部开有靠近引流套的第一部分布置的出气口。使出气口对应第一部分布置,是因为第一部分处水压较低,不会将水从出气口压入气腔中。

优选地,所述气腔沿喷嘴周向布置且其内侧的喷嘴部分形成竖向延伸的套体,该套体的下端高于喷嘴底壁布置,所述套体下端内边缘与第二部分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套体下端与第一部分上表面、第二部分外周壁之间形成有能将气体自第一间隙引导至负压区域的导流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加强吸气效果,保持较大的吸气量,从而增加空化水柱中的气泡含量,提高清洗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喷嘴的横截面成形为倒置的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封闭端成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顶壁,所述喷口开设于该弧形顶壁上且靠近弧形顶壁的一侧布置。

优选地,所述引流套还包括连接于第二部分之上的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也为锥形套结构且其轴线与第二部分的轴线相互交叉,所述第三部分的上端口对应喷口布置。由于喷口在喷嘴顶部偏置,而喷嘴底部的入水方向是自下而上,上述第三部分在进一步对水进行距离、增大水压的基础上,使引流套的出水端对应喷口布置,以使水流能顺利形成射流,保持负压区域具有较大的负压及小的扰动,进而提高吸气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部分自下而上逐渐向喷口方向倾斜,所述第三部分的上端口与喷口同心布置。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射流及加气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三部分从其第一侧边至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处高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衔接处平滑过渡连接。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流的能力损失,保持较高的射流压力及喷射扬程。

优选地,所述喷嘴中设置有竖向延伸至喷嘴之下的定位柱,相应的,所述喷淋臂的内底壁设置有供定位柱插置且与定位柱转动配合的插口。该结构便于从转动轴线上对喷嘴进行限位,一方面提高其转动顺畅及稳定性,另一方面,保持叶片与喷淋臂内底壁之间的间距,避免干涉。

优选地,所述定位柱的上端与喷嘴的内顶壁相连接且靠近喷口的顶部边缘布置,所述定位柱穿过引流套向下延伸。采用这样的结构,定位柱还可以起到引流作用。

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喷淋臂中且能在水流冲击下带动喷嘴旋转的叶片,该叶片为至少两个且在喷嘴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在喷淋臂中的水流冲击下,叶片转动而带动喷嘴旋转,喷嘴的旋转动力来自于沿其外周布置的叶片,叶片与水流接触面大,且能更好的传递水流冲击能量从而带动喷嘴旋转,有利于增大喷嘴转速及稳定性,从而提高喷淋范围内的洗净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喷淋臂的内顶壁设置有沿喷水孔边缘的周向布置的凸台,所述叶片的上表面在靠近根部处形成有对应凸台布置的平面,该平面与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有能随喷嘴上下浮动而自动调节高度的泄水间隙。在此处形成泄水间隙,一方面使喷嘴转动顺畅,另一方面,由于喷嘴对喷水孔处高压水的收集与阻挡作用,导致喷嘴处承受了很大的水压,该水压在喷嘴周向上如果分配不稳定,就容易导致喷嘴晃动而发生卡滞,泄水间隙可对不均衡区域的高压水进行泄水、泄压,从而调整喷嘴周向上的水压至平衡,确保喷嘴旋转顺畅、消除彻底消除卡滞问题。

优选地,所述平面上设置有能与凸台滑动摩擦配合的凸柱。该凸柱可保持泄水间隙始终存在,避免发生卡滞;所述的凸柱成形为向上拱起的半球状结构,半球状的凸柱可减小摩擦面,降低阻力。

优选地,所述叶片的上表面自平面外缘沿径向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向斜面。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叶片的汲水效果。

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及泵水机构,还包括上述喷淋臂,所述喷淋臂能转动地设于箱体中,所述泵水机构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泵至喷淋臂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喷淋臂的喷水孔上设置了能转动的喷嘴,该喷嘴上开有沿喷水孔偏心布置的喷口,在喷淋臂转动过程中,喷口随喷嘴转动而喷射出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形水柱,这样的水柱本身覆盖面较直线式水柱大大提高,而随着喷淋臂本身转动,该锥形水柱可覆盖更大的清洗区域,有利于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本发明在喷嘴中设置了靠近入水口布置的引流套,在水流经过引导套时,由于水流流速急剧增大,会在引流套出口端、喷嘴内腔中形成负压区域,该负压区域通过进气口将空气吸入,从而喷射出夹带有气泡的空化水柱,空化水柱击打在待清洗物表面时,气泡破裂瞬间可产生较大的对污染物的剥离力,从而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喷淋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用于清洗机的喷淋臂1内部中空形成流道11,喷淋臂1的下侧壁开设有与流道11相连通的进水口12、上侧壁开设有与流道11相连通的喷水孔13,喷水孔13中设置有能转动的喷嘴2,该喷嘴2上开有沿喷水孔13偏心布置的喷口21。

本实施例的喷嘴2底部敞开形成入水口22、顶部封闭,喷口21开设于喷嘴2顶部。喷嘴2的横截面成形为倒置的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封闭端成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顶壁25,喷口21开设于该弧形顶壁25上且靠近弧形顶壁25的一侧布置。

本实施例的喷嘴2中套置有靠近入水口22布置的引流套3,该引流套3形成有沿水流方向内径逐渐减小的引流通道30,喷嘴2中在靠近引流通道30的出口端处形成有能在射流状态下产生负压的负压区域300,喷嘴2开有供外界空气进入负压区域300中的进气口23。

上述引流套3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衔接的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为环状且上边缘抵靠在喷嘴2的下端面上,第二部分32的下端与第一部分31的内边缘相连接,第二部分32为锥形套结构。利用第一部分31对喷嘴2入水口22处的水进行阻挡,利用第二部分32对入水口22处的水进行聚流,水流经过逐渐收缩的引流通道30后,根据文丘里效应,会在引流套3出口、喷嘴2内腔中形成负压区域300,从而将气体吸入。第三部分33连接于第二部分32之上,第三部分33也为锥形套结构且其轴线与第二部分32的轴线相互交叉,第三部分33的上端口对应喷口21布置。第三部分33自下而上逐渐向喷口21方向倾斜,第三部分33的上端口与喷口21同心布置。由于喷口21在喷嘴2顶部偏置,而喷嘴2底部的入水方向是自下而上,上述第三部分33在进一步对水进行距离、增大水压的基础上,使引流套3的出水端对应喷口21布置,以使水流能顺利形成射流,保持负压区域300具有较大的负压及小的扰动,进而提高吸气效果。

喷嘴2侧壁中设置有中空的气腔24,进气口23开设于喷嘴2顶壁上且与气腔24相连通,气腔24的底部开有靠近引流套3的第一部分31布置的出气口241。使出气口241对应第一部分31布置,是因为第一部分31处水压较低,不会将水从出气口241压入气腔24中。

气腔24沿喷嘴2周向布置且其内侧的喷嘴2部分形成竖向延伸的套体242,套体242在喷嘴2周向上形成开环结构,在对应喷口21处断开,以避免对流向喷口21的水流造成干扰。套体242的下端高于喷嘴2底壁布置,套体242下端内边缘与第二部分32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243,套体242下端与第一部分31上表面、第二部分32外周壁之间形成有能将气体自第一间隙243引导至负压区域300的导流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加强吸气效果,保持较大的吸气量,从而增加空化水柱中的气泡含量,提高清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部分33从其第一侧边至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处高度逐渐减小,第三部分33与第二部分32的衔接处平滑过渡连接。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水流的能力损失,保持较高的射流压力及喷射扬程。

喷嘴2中设置有竖向延伸至喷嘴2之下的定位柱26,相应的,喷淋臂1的内底壁设置有供定位柱26插置且与定位柱转动配合的插口15。该结构便于从转动轴线上对喷嘴2进行限位,提高其转动顺畅及稳定性。定位柱26的上端与喷嘴2的内顶壁相连接且靠近喷口21的顶部边缘布置,定位柱26穿过引流套3向下延伸。采用这样的结构,定位柱26还可以起到引流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喷嘴2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喷淋臂2中且能在水流冲击下带动喷嘴2旋转的叶片20,该叶片20为至少两个且在喷嘴2的外周壁上间隔布置。喷淋臂的内顶壁设置有沿喷水孔13边缘的周向布置的凸台14,叶片20的上表面在靠近根部处形成有对应凸台14布置的平面202,该平面202与凸台14之间形成有能随喷嘴2上下浮动而自动调节高度的泄水间隙200。在此处形成泄水间隙200,一方面使喷嘴2转动顺畅,另一方面,由于喷嘴2对喷水孔13处高压水的收集与阻挡作用,导致喷嘴2处承受了很大的水压,该水压在喷嘴2周向上如果分配不稳定,就容易导致喷嘴2晃动而发生卡滞,泄水间隙200可对不均衡区域的高压水进行泄水、泄压,从而调整喷嘴2周向上的水压至平衡,确保喷嘴2旋转顺畅、消除彻底消除卡滞问题。

本实施例叶片20的上表面自平面外缘沿径向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向斜面203。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叶片的汲水效果。

本实施例的清洗机包括箱体及泵水机构(图中未示出),还包括上述喷淋臂,喷淋臂能转动地设于箱体中,泵水机构用于将箱体底部的水泵至喷淋臂中。

本实施例在喷淋臂1的喷水孔13上设置了能转动的喷嘴2,该喷嘴2上开有沿喷水孔13偏心布置的喷口21,在喷淋臂1转动过程中,喷口21随喷嘴2转动而喷射出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形水柱,这样的水柱本身覆盖面较直线式水柱大大提高,而随着喷淋臂1本身转动,该锥形水柱可覆盖更大的清洗区域,有利于消除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本实施例在喷嘴2中设置了靠近入水口22布置的引流套3,在水流经过引导套3时,由于水流流速急剧增大,会在引流套3出口端、喷嘴2内腔中形成负压区域300,该负压区域300通过进气口将空气吸入,从而喷射出夹带有气泡的空化水柱,空化水柱击打在待清洗物表面时,气泡破裂瞬间可产生较大的对污染物的剥离力,从而提高清洗效果。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技术分类

061201165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