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锻炼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双手是所有人体器官构造中使用最频繁的部分,而在频繁的使用下,手部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伤害,如骨折、肌腱断裂及烧烫伤等,其次,手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中常见的问题,因此不论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导致手部动作失能的状况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期间,手掌与手指的关节长时间缺乏活动,在病症痊愈后若未进行充分的康复训练,常常会出现患部关节或肌肉发生僵硬、沾粘、挛缩或水肿等现象,因此患者需要保持长期的康复训练。

现阶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通过医生本身的经验,和借助患者主观上的判断,为患者挑选一款锻炼器,这样的挑选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锻炼器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兼顾尽量多的患者体型,使其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地适配每位患者手掌的轮廓,进而导致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锻炼器的力度不够或出现锻炼效果不好的现象。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力度可调的锻炼器,但是大部分锻炼器在调节的过程中,只能针对力度进行整体上的调整,首先,对于患者而言每根手指屈伸的能力都是不同的,现有锻炼器力度调节的过程中,无法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兼顾到每一根手指,其次,锻炼器力度调节的过程中无法对手指进行很好的限位,进而导致力度调节后,锻炼器整体结构无法与患者手指的轮廓形成较好的配合,患者使用过程中手指表面受力不均匀,需要时刻调节手指位置,对患者带来不便,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拇指定位片的外表面和分绳板的外表面,这两组调节组件可以分别对患者的拇指和其余四指的力度进行调节,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让调节组件对力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进而让使用者在对力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精准和高效,通过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分为五组分别设置在五个手指上,这样的设置可以让使用者手指在屈伸过程中,五个手指可以受到不同力度的拉力,进而提高锻炼效果,再配合上限位组件对使用者手指的限位效果,可以让力度调节过程中使用者的手指表面受力更均匀,锻炼效果更佳,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解决现有的锻炼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兼顾到每一根手指和患者使用过程中手指表面受力不均匀,需要时刻调节手指位置,对患者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包括手套;所述手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腕套,所述手套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患者的手指进行限位,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与所述手套和所述腕套相连接;所述手套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手套的张紧力,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相连接;所述手套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用于调节和缓冲所述手套对患者手指产生的拉力,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限位组件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腕套的外表面的手背定位片,所述手背定位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绳板,所述腕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拇指定位片,所述手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腕夹片,所述手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关节定位片,所述关节定位片的表面设置有手指套筒,所述手指套筒和所述拇指定位片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牵拉绳,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分绳板和所述拇指定位片相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分别与所述关节定位片和所述拇指定位片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手背定位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背板,所述拇指定位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拇短屈肌定位片。

可选地,所述手腕夹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手指套筒的表面开设有关节避让槽,所述手指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关节夹片。

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分绳板的外表面和所述拇指定位片的外表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纹外板,所述齿纹外板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套筒,所述调节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弹片,所述凸弹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纹内板,所述调节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底板,所述调节套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牵拉绳,所述第一牵拉绳具有弹性性能。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调节套筒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所述绕线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可选地,所述凸弹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片,所述齿纹内板和所述凸弹片之间通过所述复位弹片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弱化槽。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关节定位片的外表面和所述拇指定位片的外表面的护罩,所述护罩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护罩的外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扭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斜板。

可选地,所述斜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速滑块,所述护罩的表面开设有减速滑槽,所述斜板的表面开设有弹性槽。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把手套穿戴到手上,通过弯曲手指让第二牵拉绳产生运动,所述第二牵拉绳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带动扭簧转动并产生反向拉力,而且会拉动第一牵拉绳发生形变并产生反向拉力,扭簧和第一牵拉绳产生的拉力均通过拉块作用在患者手指上,因此使用者反复屈伸手指即可起到锻炼的效果;

步骤二、使用者通过转动调节套筒对所述第一牵拉绳的长度进行调节,所述第一牵拉绳的长度缩短的过程中会增加对所述第二牵拉绳的拉力,所述第一牵拉绳的长度伸长的过程中会减小对所述第二牵拉绳的拉力;

步骤三、使用者通过滑动斜板调节导向槽和扭簧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调节所述扭簧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改变的过程中所述扭簧对所述第二牵拉绳的拉力也随之改变,使用者通过调节不同手指上的斜板的位置,实现调节不同手指上受所述扭簧的反作用力的大小的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可以针对不同使用者的手部轮廓,对手腕、手背和手指进行全方位的限位和保护,进而提高患者在屈伸手指过程中,手指与手套之间配合的稳定性,进而让患者在屈伸锻炼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舒适度。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不仅可以对第一牵拉绳的长度进行调节,而且调节套筒是单向限位的旋转结构,这样的设置让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更高效和便捷,除此之外,调节组件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拇指定位片的外表面和分绳板的外表面,这两组调节组件可以分别对患者的拇指和其余四指的力度进行调节,这样的设置是为了让调节组件对力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进而让使用者在对力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精准和高效。

通过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分为五组分别设置在五个手指上,由于扭簧的拉力可以通过斜板进行调节,因此五个手指所受的拉力可以进行单独调节,这样的设置可以让使用者的手指在屈伸过程中,五个手指可以受到不同力度的拉力,进而提高锻炼效果,而且缓冲组件表面的连接块是第二牵拉绳和第一牵拉绳之间的连接点,这样的设置可以让连接块作为第二牵拉绳的受力支点,由于调节套筒是固定在手套外表面上的,因此力度调节过程中每个手指的受力点不会发生改变,再配合上限位组件对使用者手指的限位效果,可以让力度调节过程中使用者的手指表面受力更均匀,锻炼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发明。

图1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限位组件处配合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手腕夹片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限位组件和手套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限位组件和手套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调节组件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调节组件处配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调节组件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缓冲组件处配合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护罩和扭簧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缓冲组件处配合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手套;2、腕套;3、手背定位片;4、分绳板;5、拇指定位片;6、手背板;7、关节定位片;8、手指套筒;9、指关节夹片;10、关节避让槽;11、拇短屈肌定位片;12、手腕夹片;13、夹块;14、底座;15、齿纹外板;16、调节套筒;17、凸弹片;18、齿纹内板;19、复位弹片;20、限位底板;21、弱化槽;22、绕线杆;23、第一牵拉绳;24、限位块;25、限位套;26、护罩;27、扭簧;28、导向槽;29、连接套;30、连接块;31、斜板;32、减速滑块;33、减速滑槽;34、弹性槽;35、拉块;36、第二牵拉绳。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在……上”、“在……之上”和“在……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之上”或“在……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此外,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包括手套1,手套1的外表面设置有腕套2,手套1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于对患者的手指进行限位,限位组件分别与手套1和腕套2相连接,手套1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手套1的张紧力,调节组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手套1的外表面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用于调节和缓冲手套1对患者的手指产生的拉力,缓冲组件与限位组件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腕套2外表面上的手背定位片3,手背定位片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绳板4,腕套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拇指定位片5,手套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腕夹片12,手套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关节定位片7,关节定位片7的表面设置有手指套筒8,手指套筒8和拇指定位片5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拉块35,拉块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牵拉绳36,调节组件分别与分绳板4和拇指定位片5相连接,缓冲组件分别与关节定位片7和拇指定位片5相连接,手背定位片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腕套2的外表面和手背板6的外表面,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手背进行定位,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手背和手腕连接处的稳定性,拇指定位片5呈Y形分布在拇指的外表面,Y形结构的设置是为了适配拇指和拇短屈肌之间的结构轮廓,进而对拇指进行限位,提高拇指弯曲过程中的稳定性,关节定位片7设置在四个指关节的外表面,而且呈弧形结构包覆在指关节的外表面,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对使用者的指关节进行限位,另一方面是对指关节进行保护,进而提高指关节处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手背定位片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背板6,拇指定位片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拇短屈肌定位片11,手腕夹片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块13,多组手腕夹片12组成的曲面轮廓与腕套2内表面的轮廓相吻合,配合上夹块13的设置可以增加手腕夹片12与使用者的手腕之间的适配度和贴合度,进而提高手套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手套1出现错位和脱离的现象,手指套筒8的表面开设有关节避让槽10,手指套筒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指关节夹片9,手指套筒8的轮廓与人类手指的轮廓相吻合,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使用者手指处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手指套筒8对手指进行限位,指关节夹片9设置在手指套筒8的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借助指关节夹片9对患者的手指施加向内的夹力,进而让手指套筒8适用于更多的患者,关节避让槽10开设在手指套筒8的外表面,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减少使用者在手指弯曲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而提高患者屈伸手指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7至图9所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分绳板4的外表面和拇指定位片5的外表面的底座14,底座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纹外板15,齿纹外板15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套筒16,调节套筒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弹片17,凸弹片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纹内板18,调节套筒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底板20,调节套筒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杆22,绕线杆2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牵拉绳23,第一牵拉绳23具有弹性性能,使用者转动调节套筒16的过程中,齿纹内板18和齿纹外板15之间通过齿纹形成配合,齿纹内板18和齿纹外板15表面的齿纹的形状具有两个特殊的面,一个是倾斜的面,一个是平缓的直面,调节套筒16转动的过程中会让齿纹内板18沿着倾斜的面转动,并在直面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发生倒转,齿纹内板18旋转的过程中会驱动复位弹片19发生形变并收缩,复位弹片19的设置可以让齿纹内板18和齿纹外板15之间一直被齿纹限位,进而实现对调节套筒16的单向旋转的限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7至图9所示,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设置有刻度,调节套筒16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刻度和指针的设置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参照,进而让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更精准,绕线杆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25,底座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凸弹片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片19,齿纹内板18和凸弹片17之间通过复位弹片19固定连接,调节套筒16的外表面开设有弱化槽21,凸弹片17的设置让调节套筒16具有向外扩长的弹力,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与复位弹片19形成配合,提高齿纹内板18和齿纹外板15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与弱化槽21形成配合,使用者通过按压弱化槽21让凸弹片17发生形变并向内收缩,凸弹片17向内收缩的过程中会让齿纹内板18和齿纹外板15之间脱离限位,当二者解除限位后使用者即可反向旋转调节套筒16,调节套筒16旋转时,其内表面的绕线杆22会对第一牵拉绳23进行缠绕和放线,进而改变第一牵拉绳23对第二牵拉绳36的拉力,限位块24和限位套25的设置不仅可以对绕线杆22进行限位,而且可以提高绕线杆22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关节定位片7的外表面和拇指定位片5的外表面的护罩26,护罩2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27,护罩26的外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8,扭簧2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套29,连接套2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0,导向槽2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斜板31,斜板31的表面开设有弹性槽34,使用者在弯曲手指的过程中,第二牵拉绳36会首先带动扭簧27旋转,扭簧27旋转的过程中,不仅会拉动第一牵拉绳23发生形变,而且自身也会在弹力作用下对第二牵拉绳36产生反向拉力,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对扭簧27的拉力进行调节,在导向槽28的表面设置了斜板31,扭簧27滑过斜板31的表面时,会对斜板31产生压力,在压力作用下会增加斜板31和扭簧27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扭簧27对第二牵拉绳36的拉力,当扭簧27复位滑出斜板31后,斜板31会在弹性槽34的作用下恢复形变,以便于再次与扭簧27形成配合,由于斜板31可以在导向槽28的外表面滑动,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斜板31的位置,来实现调节扭簧27对第二牵拉绳36的反向拉力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斜板3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速滑块32,护罩26的表面开设有减速滑槽33,斜板31和护罩26之间通过减速滑槽33和减速滑块32配合连接,减速滑槽33和减速滑块32的设置可以借助摩擦力对斜板31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使得斜板31被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在不借助外力的作用下就可以被固定在导向槽28的表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手指康复锻炼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时,使用者把手套1穿戴到手上,通过弯曲手指让第二牵拉绳36产生运动,第二牵拉绳36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带动扭簧27转动并产生反向拉力,而且会拉动第一牵拉绳23发生形变并产生反向拉力,扭簧27和第一牵拉绳23产生的拉力均通过拉块35作用在患者手指上,因此使用者反复屈伸手指即可起到锻炼的效果。

步骤二、使用者通过转动调节套筒16对第一牵拉绳23的长度进行调节,第一牵拉绳23的长度在缩短的过程中会增加对第二牵拉绳36的拉力,第一牵拉绳23的长度在伸长的过程中会减少对第二牵拉绳36的拉力。

步骤三、使用者通过滑动斜板31调节导向槽28和扭簧27之间的间距,进而实现调节扭簧27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改变的过程中扭簧27对第二牵拉绳36的拉力也随之改变,使用者通过调节不同手指上斜板31的位置,实现调节不同手指上受扭簧27的反作用力的大小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组件,腕套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手套的外表面,之所以选择魔术贴是为了适配于手腕粗度不同的使用者,手腕夹片设置在手套的内表面,多组手腕夹片组成的曲面轮廓与腕套内表面的轮廓相吻合,除此之外,手腕夹片的内表面还设置了夹块,夹块的设置可以增加手腕夹片与使用者手腕之间的适配度和贴合度,以上的设置可以提高手套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手套出现错位和脱离的现象。

通过设置手背定位片、拇指定位片和关节定位片,手背定位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腕套的外表面和手背板的外表面,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对患者的手背进行定位,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手背和手腕连接处的稳定性,拇指定位片呈Y形分布在拇指的外表面,Y形结构的设置是为了适配拇指和拇短屈肌之间的结构轮廓,进而对拇指进行限位,提高拇指弯曲过程中的稳定性,关节定位片设置在四个指关节的外表面,而且呈弧形结构包覆在指关节的外表面,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对使用者指关节进行限位,另一反面是对指关节进行保护,进而提高指关节处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手指套筒、指关节夹片和关节避让槽,手指套筒设置在手套的外表面,而且手指套筒的轮廓与人类手指的轮廓相吻合,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使用者手指处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手指套筒对手指进行限位,指关节夹片设置在手指套筒的表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借助指关节夹片对患者的手指施加向内的夹力,进而让手指套筒适用于更多的患者,关节避让槽开设在手指套筒的外表面,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减少使用者手指在弯曲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进而提高患者屈伸手指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描述,限位组件可以针对不同使用者的手部轮廓,对手腕、手背和手指进行全方位的限位和保护,进而提高患者在屈伸手指过程中,手指与手套之间配合的稳定性,进而让患者在屈伸锻炼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舒适度。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使用者转动调节套筒的过程中,齿纹内板和齿纹外板之间通过齿纹形成配合,齿纹内板和齿纹外板的表面的齿纹的形状具有两个特殊的面,一个是倾斜的面,一个是平缓的直面,调节套筒转动的过程中会让齿纹内板沿着倾斜的面转动,并在直面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发生倒转,齿纹内板旋转的过程中会驱动复位弹片发生形变并收缩,复位弹片的设置可以让齿纹内板和齿纹外板之间一直被齿纹限位,进而实现对调节套筒单向旋转的限位效果。

通过设置凸弹片和弱化槽,凸弹片的设置让调节套筒具有向外扩张的弹力,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与复位弹片形成配合,提高齿纹内板和齿纹外板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与弱化槽形成配合,使用者通过按压弱化槽让凸弹片发生形变并向内收缩,凸弹片向内收缩的过程中会让齿纹内板和齿纹外板之间脱离限位,当二者解除限位后使用者即可反向旋转调节套筒,调节套筒旋转时,其内表面的绕线杆会对第一牵拉绳进行缠绕和放线,进而改变第一牵拉绳对第二牵拉绳的拉力,限位块和限位套的设置不仅可以对绕线杆进行限位,而且可以提高绕线杆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描述,调节组件不仅可以对第一牵拉绳的长度进行调节,而且调节套筒是单向限位的旋转结构,这样的设置让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更高效和便捷。

通过设置缓冲组件,使用者弯曲手指的过程中,第二牵拉绳会首先带动扭簧旋转,扭簧旋转的过程中,不仅会拉动第一牵拉绳发生形变,而且自身也会在弹力作用下对第二牵拉绳产生反向拉力,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对扭簧的拉力进行调节,在导向槽的表面设置了斜板,扭簧滑过斜板表面时,会对斜板产生压力,在压力作用下会增加斜板和扭簧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扭簧对第二牵拉绳的拉力,当扭簧复位滑出斜板后,斜板会在弹性槽的作用下恢复形变,以便于再次与扭簧形成配合,由于斜板可以在导向槽的外表面滑动,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斜板的位置,来实现调节扭簧对第二牵拉绳的反向拉力的大小。

通过设置减速滑块和减速滑槽,斜板和护罩之间通过减速滑槽和减速滑块配合连接,减速滑槽和减速滑块的设置可以借助摩擦力对斜板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使得斜板被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在不借助外力的作用下就可以被固定在导向槽的表面,导向槽的表面还设置了倒角,倒角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滑动斜板。

值得一提的是,缓冲组件分为五组分别设置在五个手指上,由于扭簧的拉力可以通过斜板进行调节,因此五个手指所受的拉力可以进行单独调节,这样的设置可以让使用者手指在屈伸过程中,五个手指可以受到不同力度的拉力,进而提高锻炼效果,而且缓冲组件的表面的连接块是第二牵拉绳和第一牵拉绳之间的连接点,这样的设置让连接块可以作为第二牵拉绳的受力支点,由于调节套筒是固定在手套外表面的,因此力度调节过程中每个手指的受力点不会发生改变,再配合上限位组件对使用者手指的限位效果,可以让力度调节过程中使用者手指表面受力更均匀,锻炼效果更佳。

再者,调节组件分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拇指定位片的外表面和分绳板的外表面上,这两组调节组件可以分别对患者的拇指和其余四指的力度进行调节,这样设置的出发点是,人类拇指弯曲的方向以及屈伸的能力与四指不同,分开调节的设置是为了让调节组件对力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进而让使用者在对力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精准和高效。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7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