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和指示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和指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和指示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为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macula-ris f.sp.Fragariae),为专性寄生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器、果实、果柄,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后形成白粉,侵害后叶缘逐渐向上卷起成匙状,严重时叶片向上卷曲,形成蜡质层,造成叶色褪绿、黄化。花期受害后,花和花梗表现为外被一层白色菌丝;幼果期受害后,果实停止发育,不能正常膨大,严重时果实干枯、硬化,形成僵果,其表面覆盖白色霉层;成熟果实受害后,果实表层有大量白粉,着色差及硬化,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果实腐烂,由于草莓是鲜食水果,其果实成熟期防治白粉病,必须考虑安全问题。

近年来,设施草莓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草莓设施栽培容易出现湿度大、光照不足和通风不良等问题,为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草莓白粉病属于空气传播型病害,一旦发生,容易大面积爆发,且草莓白粉病具有为害时间长,为害严重,为害频率高的特点,如果不科学规范地使用农药,极易产生抗药性,使防治难度加大,一旦爆发则很难根治。草莓白粉病的发生贯穿草莓生长的各个阶段,并且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较为寒冷的华北平原地区草莓白粉病发病较为严重。近年来,保护地尤其是栽培条件良好的大棚更容易发生草莓白粉病,一旦发病,整棚的草莓都可能被感染,严重时病叶率超过45%,病果率超过50%,给种植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施用化学农药仍然是防治草莓白粉病最主要的措施,红颜、章姬等品种对草莓白粉病较为敏感,农户频繁使用药剂,导致病菌抗药性高、草莓用药量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草莓的安全生产。

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核心是提前预防,极早喷药保护,让草莓一直不发生白粉病。草莓白粉病的防治重在前期的预防,检测调查和预测预报是综合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基础。因此,开展草莓白粉病预测预报研究对于科学防治草莓白粉病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和指示方法,利用指示植物实时监测并预报病情,提前预防,指导生产上科学用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草莓种质资源,通过田间持续调查草莓种质资源白粉病的感病和发病情况,筛选最易感白粉病的草莓种质资源作为指示植物。

优选的,根据田间持续调查的感病和发病情况,花粉各草莓种质资源的抗性等级,并通过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验证所述抗性等级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筛选方法筛选得到的指示植物的无菌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所述指示植物进行匍匐茎微茎尖剥离并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无病、健壮的无菌指示植物原原种苗;

对所述无菌指示植物原原种苗进行组培扩繁增殖,获得大批量的无菌、健壮的指示植物无菌苗。

优选的,所述离体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以1/2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蔗糖和5.5~6.5g/L的琼脂;所述组培扩繁增殖所用的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蔗糖、0.7g/L的6-BA和6~7g/L的琼脂。

优选的,得所述指示植物无菌苗后,还包括炼苗、移栽和养护。

优选的,所述养护过程浇施EC值为0.8的N:P:K=20:20:20的平衡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指示植物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草莓种植田的边垄和中间垄分别带盆放置利用上述无菌扩繁方法得到的指示植物无菌苗,每天观察指示植物无菌苗的变化;

当所述指示植物无菌苗出现白粉病症状后即刻进行白粉病的防治,并替换新的指示植物无菌苗。

优选的,待目标草莓移栽成活后,在棚内边垄沟上和中间垄沟上各放置3盆/条指示植物无菌苗。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通过对大量草莓种质资源的筛选,获得白粉病敏感性最强的资源,具有较好的提前指示的作用。本发明筛选得到指示植物后,通过微茎尖剥离方法,获得无病、健壮的组培苗,并且练苗、移栽环境干净、无污染,获得的指示植物健壮、无菌。本发明利用指示植物的敏感性,能提前起到预防的作用,防控效果好,避免棚内大面积爆发,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控制难度,避免影响前期产量,降低经济损失。本发明针对不同的来源的草莓苗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指示植物的放置位点,更好的起到指示及预警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获得及指示方法,能够起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药物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绿色安全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病、无病原菌、无虫的健壮的指示植物的实物图;

图2为高感品种接种白粉病病原菌后叶片上的发病情况图;

图3为高抗品种接种白粉病病原菌后叶片上的发病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草莓种质资源,通过田间持续调查草莓种质资源白粉病的感病和发病情况,筛选最易感白粉病的草莓种质资源作为指示植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从国家草莓种质资源圃中共收集得到300份草莓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夏季繁苗后每份资源40株,定植于温室大棚,按照DB32/T472-2007《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水肥管理。

表1收集得到的300份草莓种质资源

本发明优选通过田间持续调查草莓种质资源白粉病的感病、发病情况,划分种质资源抗性等级,完成所述指示植物的筛选。本发明在所述筛选后,优选还包括对抗性等级进行人工接种验证,具体包括挑选不同抗性等级的草莓种质资源,通过实验室人工接种白粉病病原菌,验证种质资源抗性等级划分结果,通过田间筛选、室内接种筛选出敏感性最强的作为指示植物,获得对白粉病敏感性最强的草莓种质资源,作为指示植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筛选方法筛选得到的指示植物的无菌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所述指示植物进行匍匐茎微茎尖剥离并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无病、健壮的无菌指示植物原原种苗;

对所述无菌指示植物原原种苗进行组培扩繁增殖,获得大批量的无菌、健壮的指示植物无菌苗。

本发明通过匍匐茎微茎尖剥离,离体培养,获得无病、健壮的无菌指示植物原原种苗,微茎尖剥离可参考DB32/T 3991-2021《‘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规程》,且所述离体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以1/2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蔗糖和5.5~6.5g/L的琼脂。

本发明通过组培扩繁增殖的方法,对所述指示植物原原种苗进行组培扩繁,从而获得大批量的健壮指示植物,组培扩繁技术可参考DB32/T 3991-2021《‘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所述组培扩繁增殖所用的培养基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还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蔗糖、0.7g/L的6-BA和6~7g/L的琼脂。

本发明在得所述指示植物无菌苗后,优选还包括炼苗、移栽和养护,具体包括通过打开组培瓶放置一天、清洗掉培养基、移栽到7cm*7cm*9cm的小栽培盆中,放在干净、光照条件好、无病虫的隔离空间中进行养护。本发明所述指示植物无菌苗养护,优选包括通过浇施EC值为0.8的N:P:K=20:20:20的平衡肥,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指示植物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草莓种植田的边垄和中间垄分别带盆放置利用上述无菌扩繁方法得到的指示植物无菌苗,每天观察指示植物无菌苗的变化;

当所述指示植物无菌苗出现白粉病症状后即刻进行白粉病的防治,并替换新的指示植物无菌苗。

本发明优选将指示植物放在棚内边垄、棚内中间垄等,每天观察指示植物的变化,确定指示植物的放置位置和放置数量,进一步的本地生产草莓苗的白粉病病菌主要来源于周边环境,外来地区(北方或冷凉地区生产区)的草莓苗,本身易携带,主要来源于植株本身。本发明优选通过观察统计指示植物与被指示植物的发病程度及其间隔时间,来确定指示效果,从而确定所述指示植物与被指示植物发生白粉病时间的关联性,最终通过指示效果,来确定草莓白粉病的预防时间、治疗时间。具体的,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目标草莓移栽成活后,在棚内边垄沟上和中间垄沟上各放置3盆/条指示植物无菌苗。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草莓白粉病指示植物的筛选方法和指示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利用指示植物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方法

草莓种质资源的定植及水肥管理参考DB32/T 472-2007《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草莓白粉病的发病情况、感病等级的划分,筛选出易感白粉病种质资源;

表2不同草莓品种田间白粉病发病分级标准

实验室人工接种白粉病菌,验证种质资源抗性等级划分结果,最终确定最易感白粉病种质资源作为指示植物;

指示植物组培苗的获得,指示植物离体培养、扩繁增殖方法等参考DB32/T 3991-2021《‘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规程》的培养基配方进行获得大量无病、无病原菌、无虫的指示植物组培苗;

组培苗的练苗,打开组培瓶放置一天、清洗掉培养基、移栽到7cm*7cm*9cm的小栽培盆中,放在干净、光照条件好、无病虫的隔离空间中进行栽培;通过浇施EC值为0.8的N:P:K=20:20:20的平衡肥,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然后将其带盆放置到种植草莓的田间,用作指示(图1)。

实施例2

通过实施例1获得的1份白粉病敏感性最强的草莓种质资源,且通过微茎尖获得无病、无病菌的健壮指示植物植株;

选取地栽草莓棚,9月3日定植,草莓苗来自于本地生产的草莓苗,移栽成活后,在棚内边垄沟上、中间垄沟上各放置指示植物3盆/条,每天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

如发现指示植物出现叶片上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将指示植物拿出棚外统一处理,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药剂防控两次后,再次在棚内放置无病、健壮的指示植物盆栽苗,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实验结果如表3。

实施例3

通过实施例1已获得的1份白粉病敏感性最强的草莓种质资源,且通过微茎尖获得无病、无病原菌的健壮指示植物植株;

选取地栽草莓棚,9月3日定植,草莓苗来自于外来地区(北方或冷凉地区生产区)生产的草莓苗,移栽成活后,在棚内边垄垄沟上、中间垄沟上各放置3盆/条,每天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

如发现指示植物出现叶片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将指示植物拿出棚外统一处理,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药剂防控两次后,再次在棚内放置无病、健壮的指示植物盆栽苗,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实验结果如表3。

实施例4

通过实施例1获得的1份白粉病敏感性最强的草莓种质资源,且通过微茎尖获得无病、无病原菌的健壮指示植物植株;

选取高架栽培草莓棚,9月3日定植,草莓苗来自于外来地区(北方或冷凉地区生产区)生产的草莓苗,移栽成活后,在棚内边垄垄沟上、中间垄沟上各放置3盆/条,每天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

如发现指示植物出现叶片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将指示植物拿出棚外统一处理,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药剂防控两次后,再次在棚内放置无病、健壮的指示植物盆栽苗,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实验结果如表3。

实施例5

通过实施例1获得的1份白粉病敏感性最强的草莓种质资源,且通过微茎尖获得无病、无病原菌的健壮指示植物植株;

选取设施草莓育苗棚,4月19日定植,草莓种苗来自于组培一代苗,移栽成活后,在棚内边垄垄沟上、中间垄沟上各放置3盆/条,每天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

如发现指示植物出现叶片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将指示植物拿出棚外统一处理,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药剂防控两次后,再次在棚内放置无病、健壮的指示植物盆栽苗,棚内巡查时,仔细观察指示植物的叶面状态,实验结果如表3。

实施例6

选取地栽草莓棚,9月3日定植,草莓苗来自于本地生产的草莓苗,移栽成活后,不放置实施例1筛选得到的指示植物,每天进项棚内巡查;

如发现棚内草莓叶片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对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实验结果如表3。

实施例7

选取地栽草莓棚,9月3日定植,草莓苗来自于外来地区(北方或冷凉地区生产区)生产的草莓苗,移栽成活后,不放置实施例1筛选得到的指示植物,每天进项棚内巡查;

如发现棚内草莓叶片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对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实验结果如表3。

实施例8

选取设施草莓育苗棚,4月19日定植,草莓种苗来自于组培一代苗,移栽成活后,不放置实施例1筛选得到的指示植物,每天进项棚内巡查;

如发现棚内草莓叶片有白粉病病菌出现,主要在叶片背面,呈现白粉现象,立即对棚内进行白粉病的防控,实验结果如表3。

表3各实施例的白粉病防治结果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6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