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鱼类等养殖动物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相关工作人员经常会用饲料投喂装置将饲料喷撒在养殖水域内。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8417980U的文献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均匀喷撒装置,该装置通过配置第二电机和风扇等设备,解决了现有水产养殖用饲料喷撒装置喂食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饲料喷撒均匀的特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产饲料撒播的均匀度,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主要通过风扇转动产生风力将饲料从输料管内吹出,这种方式喷洒饲料依旧会集中在一片长条形的区域内,难以将饲料均匀撒布在养殖水域内的多个方位,鱼类等养殖动物依旧很可能会出现抢食的现象,不利于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包括浮板1,所述浮板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存放饲料的饲料桶2,所述饲料桶2的顶端端部插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一侧穿设有进料斗4,所述饲料桶2下端端部连接有排料管14,所述排料管14内安装有出料阀,所述排料管14下端套设有承接管5,所述承接管5的下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撒料管6,所述撒料管6下侧密布开设有排料孔601,所述撒料管6一侧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撒料管6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出料阀的作用下,饲料桶2内的饲料通过承接管5进入撒料管6内,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撒料管6快速转动,饲料随即通过排料孔601向四周飞撒而出,大大提高了饲料撒布的均匀度,有利于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阀包括固定安装在顶盖3上的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端部穿过撒料管6并延设置其外侧,所述转动杆12位于排料管14内的部分上套接固定有绞龙叶片15。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电动机11的作用下,转动杆12带动绞龙叶片15转动,使得饲料能够稳定顺畅的落至撒料管6内。

进一步的,所述撒料管6内固定安装有导块9,所述导块9呈圆台形结构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导块9呈圆台形结构设置,使得饲料能够均匀的撒布在撒料管6底部外侧,便于饲料向外飞撒。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接固定在转动杆12上的花键轴10,所述导块9中部贯穿开设有与花键轴10相配的花键槽901,所述花键轴10与花键槽901滑动限位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杆12转动时,花键轴10跟随转动,导块9随即带动撒料管6快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撒料管6一侧还安装有抬升组件7,所述抬升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2底端部的往复丝杆701,所述往复丝杆701上螺纹套接有带动板702,所述带动板70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环703,所述连接环703受限于撒料管6并与其滑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撒料管6转动向外撒布饲料时,往复丝杆701跟随转动,带动板702随即带动撒料管6进行升降移动,使得撒料管6转动的同时进行升降,有效扩大饲料的撒布范围,进一步提高饲料撒布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12位于饲料桶2内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3,所述转动杆12位于导块9上侧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击碎杆21。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转动杆12转动期间,搅拌杆13跟随转动以对饲料桶2内的饲料进行搅拌,避免饲料桶2内饲料结块堵塞撒料管6,同时击碎杆21跟随转动,能够对进入承接管5内的饲料进行击碎,有效保证本技术方案的顺利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撒料管6底部开设有通槽602,所述通槽602内滑动连接有防堵环17,所述防堵环17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连接套18,所述撒料管6的底端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连接套18一一对应的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均滑动限位于相应的连接套18中,所述连接套18与相应支撑杆19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浮板1上还固定安装有磁铁16,所述磁铁16与防堵环17磁性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撒料管6移动至最下侧时,由于磁铁16与防堵环17磁性配合,因此防堵环17会间歇性的与通槽602脱离,使得撒料管6内集聚的饲料能够顺利向外撒布,大大降低了撒料管6堵塞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方案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浮板1下方还安装有补氧组件8,所述补氧组件8包括固定安装在浮板1上的安装盒801,所述安装盒801上转动穿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杆804,所述驱动杆804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水板805,所述安装盒801一侧还安装有带动机构,所述带动机构用于带动驱动杆804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饲料撒布过程中,在带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杆804能够带动搅水板805转动,将养殖水域内的水扬起,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养殖水域水中的含氧量,进一步保证鱼类等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往复丝杆701一侧的第一锥齿轮802,所述驱动杆804的内端均套接固定有第二锥齿轮803,所述第一锥齿轮802均与第二锥齿轮803垂直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往复丝杆701转动时,第一锥齿轮802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802与第二锥齿轮803垂直啮合,驱动杆804随即带动搅水板805转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电动机11带动转动杆12转动,从而带动绞龙叶片15转动,饲料桶2内的饲料通过承接管5稳定顺畅的落至撒料管6内;

在转动杆12转动时,花键轴10跟随转动,导块9随即带动撒料管6快速转动,饲料随即通过排料孔601向四周飞撒而出;

在撒料管6转动向外撒布饲料时,往复丝杆701跟随转动,带动板702随即带动撒料管6进行升降移动,使得撒料管6转动的同时进行升降,有效扩大饲料的撒布范围;

在此期间,搅拌杆13及击碎杆21跟随转动以搅碎进入承接管5内的饲料;

当撒料管6移动至最下侧时,防堵环17与通槽602脱离,使得撒料管6内集聚的饲料顺利向外撒布;

在往复丝杆701转动时,第一锥齿轮802转动,驱动杆804随即带动搅水板805转动,将养殖水域内的水扬起以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养殖水域水中的含氧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现了饲料撒布的高效均匀以及养殖环境的优化,从而保证了养殖动物的健康快速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饲料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撒料管一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中撒料管及导块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套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浮板,2-饲料桶,3-顶盖,4-进料斗,5-承接管,6-撒料管,7-抬升组件,8-补氧组件,9-导块,10-花键轴,11-电动机,12-转动杆,13-搅拌杆,14-排料管,15-绞龙叶片,16-磁铁,17-防堵环,18-连接套,19-支撑杆,20-弹簧,21-击碎杆;

601-排料孔,602-通槽;

701-往复丝杆,702-带动板,703-连接环;

801-安装盒,802-第一锥齿轮,803-第二锥齿轮,804-驱动杆,805-搅水板;

901-花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自动投喂装置,包含:浮板1,浮板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存放饲料的饲料桶2,饲料桶2上插设有顶盖3,顶盖3一侧穿设有进料斗4,饲料桶2下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14,排料管14内安装有出料阀,排料管14外侧套设有承接管5,承接管5端部固定连接有撒料管6,撒料管6下侧密布有排料孔601,撒料管6一侧安装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撒料管6转动。

出料阀包括固定安装在顶盖3上的电动机11,电动机11输出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端部穿过撒料管6并延设置其外侧,转动杆12位于排料管14内的位置上套接固定有绞龙叶片15。

撒料管6内固定安装有导块9,导块9呈圆台形结构设置。

转动机构包括套接固定在转动杆12一侧的花键轴10,导块9中部开设有花键槽901,花键轴10与花键槽901滑动配合。

在电动机11的作用下,转动杆12带动绞龙叶片15转动,饲料桶2内的饲料通过承接管5稳定顺畅的落至撒料管6内,

由于导块9呈圆台形结构设置,使得饲料能够均匀的撒布在撒料管6底部外侧,便于饲料向外飞撒,

在转动杆12转动时,花键轴10跟随转动,导块9随即带动撒料管6快速转动,饲料随即通过排料孔601向四周飞撒而出,大大提高了饲料撒布的均匀度,有利于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参照图3和图5,撒料管6一侧还安装有抬升组件7,抬升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杆12端部的往复丝杆701,往复丝杆701上滑动配合有带动板702,带动板702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环703,连接环703受限于撒料管6并与其滑动连接。

在撒料管6转动向外撒布饲料时,往复丝杆701跟随转动,带动板702随即带动撒料管6进行升降移动,使得撒料管6转动的同时进行升降,有效扩大饲料的撒布范围,进一步提高饲料撒布的均匀度。

参照图4、图5和图6,转动杆12位于饲料桶2内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3,转动杆12位于导块9上侧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击碎杆21。

撒料管6底部开设有通槽602,通槽602内滑动连接有防堵环17,防堵环1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8,撒料管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19,支撑杆19与滑动连接,连接套18与支撑杆19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0,浮板1室内还固定安装有磁铁16,磁铁16与防堵环17磁性配合。

在转动杆12转动期间,搅拌杆13跟随转动,对饲料桶2内的饲料进行搅拌,避免饲料桶2内饲料结块堵塞撒料管6,

同时击碎杆21跟随转动,能够对进入承接管5内的饲料进行击碎,有效保证本技术方案的顺利运行。

当撒料管6移动至最下侧时,由于磁铁16与防堵环17磁性配合,因此防堵环17会间歇性的与通槽602脱离,使得撒料管6内集聚的饲料能够顺利向外撒布,大大降低了撒料管6堵塞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方案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7,浮板1下方还安装有补氧组件8,补氧组件8包括固定安装在浮板1上的安装盒801,安装盒801上可转动的穿设有驱动杆804,驱动杆804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水板805,安装盒801一侧还安装有带动机构,带动机构用于带动驱动杆804转动。

带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往复丝杆701一侧的第一锥齿轮802,驱动杆804上套接固定有第二锥齿轮803,第一锥齿轮802与第二锥齿轮803垂直啮合。

在往复丝杆701转动时,第一锥齿轮802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802与第二锥齿轮803垂直啮合,驱动杆804随即带动搅水板805转动,将养殖水域内的水扬起,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养殖水域水中的含氧量,进一步保证鱼类等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原理为:当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本技术方案向养殖水域内喷撒饲料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于指定位置,在电动机11的作用下,转动杆12带动绞龙叶片15转动,饲料桶2内的饲料通过承接管5稳定顺畅的落至撒料管6内。

由于导块9呈圆台形结构设置,使得饲料能够均匀的撒布在撒料管6底部外侧,在转动杆12转动时,花键轴10跟随转动,导块9随即带动撒料管6快速转动,饲料随即通过排料孔601向四周飞撒而出。

在撒料管6转动向外撒布饲料时,往复丝杆701跟随转动,带动板702随即带动撒料管6进行升降移动,使得撒料管6转动的同时进行升降,有效扩大饲料的撒布范围,进一步提高饲料撒布的均匀度。

在此期间,搅拌杆13及击碎杆21跟随转动,将进入承接管5内的饲料进行搅碎,有效保证本技术方案的顺利运行。

当撒料管6移动至最下侧时,由于磁铁16与防堵环17磁性配合,因此防堵环17会间歇性的与通槽602脱离,使得撒料管6内集聚的饲料能够顺利向外撒布,大大降低了撒料管6堵塞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方案的稳定性。

在往复丝杆701转动时,第一锥齿轮802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802与第二锥齿轮803垂直啮合,驱动杆804随即带动搅水板805转动,将养殖水域内的水扬起,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有效提高养殖水域水中的含氧量,进一步保证鱼类等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技术分类

0612011656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