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钢筋、淤泥及其他废弃物。

目前,现有的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在对钢筋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往往不够彻底,在分离结束后往往还会有部分石料包裹在钢筋上面,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分离,费时费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通过振动机构的设计可以对整体的钢筋进行上移和下落的工作,以代替人工砸石料的工作,并通过破碎机构的设计可以使第一固定板进行往复工作,以便于带动破碎锥对钢筋整体进行破碎的工作,避免分离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三角形块,所述箱体内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内部两侧均设有破碎机构,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设有振动机构。

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形块,所述第二三角形块外侧开设有多个滚槽,多个所述滚槽内部均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所述连接板一侧铰接有第一弹力带,所述第一弹力带一侧与箱体内腔一侧壁通过活动绞座活动连接,所述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吸石。

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箱体内部并与箱体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块体,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箱体内腔两侧壁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弧形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内侧均嵌设有球体,所述球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力带,便于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便于带动导向板转动,便于通过弧形板移动带动横杆移动,便于通过横杆移动带动球体移动,便于通过球体移动带动第二弹力带拉伸和压缩。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力带底端与连接槽内腔底部通过活动绞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板均设于空槽内部,两个所述弧形板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连接槽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槽内部,便于对第二弹力带进行位置导向和移动,便于通过限位块的设计对第二固定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与第二固定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锥,所述第二固定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箱体内腔两侧壁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内部,所述移动块底部与移动槽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便于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移动带动多个破碎锥进行移动,便于通过第二移动块和气囊的设计对第二固定板进行支撑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吸石,两个所述框体不处于同一平面,其中一个所述框体设于另一个框体后侧,便于第二磁吸石通过通槽内部,便于通过两个框体的设计对第二固定板进行间接振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后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所述电机连接于保护框内部,便于通过保护框对电机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箱体正面活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通过支脚的设计对箱体进行支撑,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把手带动密封门转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为避免传统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在对钢筋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往往不够彻底、在分离结束后还会有部分石料包裹在钢筋上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辅助机构的设计,使第一固定板带动破碎锥进行往复移动,从而达到对钢筋整体外部石料进行破碎的工作效果。

2、该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为避免传统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在对钢筋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往往不够彻底、因此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分离,费时费力的问题,可以通过振动机构的设计,使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弧形板转动,弧形板转动带动第二固定板移动,并当第二固定板下落时,可以使钢筋整体通过惯性摔落至第二固定板顶部的破碎锥上,从而达到对其进行振动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中电机的后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电机;3、第一三角形块;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滑槽;7、破碎机构;701、滑块;702、框体;703、卡板;704、连接球;705、连接板;706、第二三角形块;707、滚槽;708、第一弹力带;709、第一磁吸石;710、滚珠;8、空槽;9、振动机构;901、转动杆;902、块体;903、导向板;904、弧形板;905、第二弹力带;10、限位块;11、移动块;12、气囊;13、密封门。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钢筋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电机2,箱体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三角形块3,箱体1内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4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6,第一固定板4内部两侧均设有破碎机构7,箱体1内部开设有空槽8,第二固定板5底部设有振动机构9。

破碎机构7包括滑块701,滑块701连接于滑槽6内部,滑块701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702,框体702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板703,卡板703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球704,连接球704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05,连接板70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形块706,第二三角形块706外侧开设有多个滚槽707,多个滚槽707内部均滚动连接有多个滚珠710,连接板705一侧铰接有第一弹力带708,第一弹力带708一侧与箱体1内腔一侧壁通过活动绞座活动连接,框体70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吸石709。

振动机构9包括转动杆901,转动杆901与电机2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901延伸至箱体1内部并与箱体1通过轴承连接,第二固定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块体902,转动杆901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板903,第二固定板5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904,箱体1内腔两侧壁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弧形板904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横杆内侧均嵌设有球体,球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力带905,便于通过电机2转动带动转动杆901转动,便于带动导向板903转动,便于通过弧形板904移动带动横杆移动,便于通过横杆移动带动球体移动,便于通过球体移动带动第二弹力带905拉伸和压缩。

第二弹力带905底端与连接槽内腔底部通过活动绞座活动连接,两个导向板903均设于空槽8内部,两个弧形板904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两个连接槽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块10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槽内部,便于对第二弹力带905进行位置导向和移动,便于通过限位块10的设计对第二固定板5进行限位。

第一固定板4底部与第二固定板5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破碎锥,第二固定板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1,箱体1内腔两侧壁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移动块11分别延伸至两个移动槽内部,移动块11底部与移动槽内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12,便于通过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移动带动多个破碎锥进行移动,便于通过第二移动块11和气囊12的设计对第二固定板5进行支撑的工作。

第一固定板4两侧均开设有通槽,第二固定板5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吸石,两个框体702不处于同一平面,其中一个框体702设于另一个框体702后侧,便于第二磁吸石通过通槽内部,便于通过两个框体702的设计对第二固定板5进行间接振动。

箱体1后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电机2连接于保护框内部,便于通过保护框对电机2进行保护。

箱体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脚,箱体1正面活动连接有密封门13,密封门13正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通过支脚的设计对箱体1进行支撑,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把手带动密封门13转动。

使用时,首先将钢筋整体放置在第二固定板5顶部,然后将电机2打开,电机2转动带动转动杆901转动,转动杆901转动带动导向板903转动,当导向板903与块体902相接触时,块体902移动带动第二固定板5移动,此时弧形板904移动带动横杆移动,横杆移动则会带动球体移动、第二弹力带905拉伸,当第二固定板5带动第二磁吸石移动并穿过通槽时,第一磁吸石709与第二磁吸石相斥的力会带动框体702进行移动,框体702移动带动连接板705移动,连接板705移动带动第二三角形块706移动,当第二三角形块706与第一三角形块3相接触时,会通过滚珠710的作用方便第二三角形块706滑动,若是第二三角形块706移动至第一三角形块3顶端时,此时连接板705移动带动连接球704移动,连接球704移动带动卡板703向下压,卡板703下压带动框体702和第一固定板4向下压,此时气囊12压缩,当第二三角形块706滑过第一三角形块3顶部时,剩余工作原理与以上相反,同时,通过斥力的作用,此时第一弹力带708处于拉伸状态,再次过程中,第一固定板4不断带动破碎锥对钢筋整体进行破碎工作,以便于对外部的石料进行分离,当导向板903不与块体902相接触时,剩余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反,此时,钢筋整体通过惯性摔落至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破碎锥上,从而达到对其进行振动分离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8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