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它在旋转机械中起着支撑和减少摩擦的作用。它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例如钢球或滚子)和保持器(保持滚动体相互分开)组成,其中内圈和外圈统称为轴承圈,主要由两种直径不同的环状结构组成,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通过车削、磨销等处理,来将金属加工为所需形状。

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轴承圈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液体,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和寿命,传统轴承圈烘干主要通过烘干机或热风机等热源产生热风对轴承圈进行烘干,但在使用传送带式烘干机进行烘干时,轴承圈之间容易出现碰撞,导致出现瑕疵的情况,影响轴承精度,并且轴承圈总有一面与传送带接触,导致接触一面的烘干效率较低,甚至出现无法完全烘干的情况,影响烘干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具备传送防碰撞、全方面烘干的优点,解决了轴承圈在传送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总有一面难以烘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传送防碰撞、全方面烘干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包括,输送通道、烘干组件以及限位组件;输送通道对轴承圈进行传输;烘干组件沿着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路径设置,并对轴承圈进行烘干;以及限位组件包括气囊件及限位件,多个所述气囊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且轴承圈在气囊件的表面传输,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气囊件的一侧。

其中,轴承圈在输送通道中进行传输会路过气囊件的一端,并对气囊件施加压力,对气囊件进行挤压,使气囊件内气压将限位件推出,对后续传输的轴承圈进行阻挡。

优选的,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面呈平板状,且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第一烘干件及第二烘干件,所述第一烘干件沿着输送通道的传输路径设置,并对轴承圈的圆周面进行烘干,所述第二烘干件沿着输送通道的传输路径设置,且对轴承圈的平面进行烘干。

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烘干件与一个气囊件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二烘干件分布输送通道的两侧,且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烘干件相对于两个限位件组成的限制位偏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靠近输送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转动件。

优选的,所述输送通道的传输路径上设置有限制件,且限制件位于所述转动件的一侧。

优选的,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靠近气囊件的一侧,且对轴承圈支撑。

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滚动件及连接件,所述滚动件沿着输送通道的传输方向设置,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滚动件和输送通道之间,且限制滚动件沿着输送通道的传输方向移动。

(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组件,使得在通过输送通道对轴承圈进行传输时,能在一个轴承圈传输至位于气囊件上方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气囊件施加压力,从而使气囊件气压向限位件的一端移动,并在气压的作用下,使限位件伸出,从而阻挡后续轴承圈的传输,使得仅在前一轴承圈完成传输后下一轴承圈才能进行传输,避免轴承圈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碰撞,影响其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

2、该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通过设置对轴承圈平面进行吹风烘干的第二烘干件以及第二烘干件在输送通道两侧交替设置,并且在第二烘干件相对于两个限位件组成的限制位偏心设置的作用下,使得吹出的热风在与输送通道另一侧墙壁碰撞后,向外侧扩散,能对轴承圈施加使其向输送通道方向转动的力,从而能通过热风驱动轴承圈转动,并且能在轴承圈自身转动的作用下,不存在某一面始终紧贴,无法进行烘干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输送通道;2、烘干组件;3、限位组件;4、辅助组件;

11、限制件;

21、第一烘干件;22、第二烘干件;

31、气囊件;32、限位件;

41、滚动件;42、连接件;

321、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装置使用在轴承的生产线中,在该装置的前序生产线中完成了轴承圈生产主要生产过程,轴承圈的加工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锻造加工、退火处理、车削加工、热处理和磨削加工等环节。其中锻造加工:原材料经过锻造后形成轴承套圈毛坯,同时原材料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流线性变好,从而可以提高轴承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次需要退火处理:进一步细化原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退火加工后需要进行车削加工:使加工后的套圈与最终产品形状完全相同,并为后面的磨削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退火加工后需要对轴承圈进行热处理,将经锻造、车加工后的轴承套圈进行高温处理,直接影响轴承套圈中渗碳的均匀性,可以提高轴承的耐磨性和硬度,也是影响轴承使用的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环节。最后需要对轴承圈进行磨削加工,保证轴承精度的重要环节。通过磨削加工后,轴承套圈的生产过程基本完成。

但是在磨削加工时需要将大量的磨削液喷洒到加工件和切削刃之间,可以快速降低其温度,减少热变形,从而提高轴承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磨削液在轴承磨削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摩擦,还可以减少磨损,同时防止轴承表面产生裂纹和形变。这对于轴承的加工质量和精度至关重要。磨削液能够清洗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切削屑和其他颗粒物,从而保证轴承的质量和加工精度。在轴承磨削加工过程中,添加磨削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也使得轴承圈生产之后其表面覆盖有大量的残留液体,而在轴承在最后的组装生产之前需要轴承圈内外进行彻底的烘干。

该专利需要保护的技术正是在磨削后对轴承圈上磨削残液的烘干过程,参照图1-图4,该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包括输送通道1、烘干组件2以及限位组件3,输送通道1对轴承圈进行传输,将轴承圈放置在输送通道1中,通过施加外力,驱动轴承圈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方向移动;输送通道1在此装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轴承圈的传输路径,还确保了轴承圈的稳定输送。通道的内部形状和尺寸在设计时需要与轴承圈的外形匹配,从而确保轴承圈能够在通道内稳定移动。这种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的振动和摇晃,从而降低了轴承圈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风险。

烘干组件2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路径设置,并对轴承圈进行烘干,使得在轴承圈沿着输送通道1传输时,能通过烘干组件2吹出热风,对轴承圈进行烘干;烘干组件2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路径设置,可以确保在轴承圈传输的同时进行烘干。通过吹出热风,烘干组件2能够使轴承圈快速干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热风还可以去除轴承圈上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轴承圈的纯净度和质量。

限位组件3包括气囊件31及限位件32,多个气囊件31设置于输送通道1,且轴承圈在气囊件31的表面传输,限位件32设置于气囊件31的一侧。限位组件3通过其气囊件31为轴承圈的传输提供了柔软的支撑面。同时,限位件32设置于气囊件31的一侧,可以防止轴承圈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侧向移动或翻转。这种设计可以确保轴承圈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生产事故的风险。

其中,轴承圈在输送通道1中进行传输会路过气囊件31的一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气囊件31施加压力,对气囊件31进行挤压,使气囊件31内气压向靠近限位件32的一端移动,将限位件32推出,从而通过伸出的限位件32对后续传输的轴承圈进行阻挡。

该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组件3,使得在通过输送通道1对轴承圈进行传输时,能在一个轴承圈传输至位于气囊件31上方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对气囊件31施加压力,从而使气囊件31气压向限位件32的一端移动,并在气压的作用下,使限位件32伸出,从而阻挡后续轴承圈的传输,使得仅在前一轴承圈完成传输后下一轴承圈才能进行传输,避免轴承圈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碰撞,影响其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限位件32组成一个限制位,需要烘干的轴承圈放置在两个限位件32的中间,这样通过二者配合,就可以对一个轴承圈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输送通道1的传输面呈平板状,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将所述输送通道1倾斜设置,使得即使不对轴承圈施加外力,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轴承圈自动沿着输送通道1滚动,进行烘干,并且在前方气囊件31对轴承圈进行阻挡后,也不会出现由于力度过大,导致轴承圈强行将气囊件31下压的情况发生。倾斜设计使得设备的更加简单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高:由于重力的作用,轴承圈可以自动沿着倾斜的输送通道滚动,无需额外施加外力,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同时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同时由于由于轴承圈在输送通道中自动滚动,所以可以连续、快速地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倾斜的设计可以减少对轴承圈的冲击和碰撞,避免了对轴承圈的损伤,提高了轴承圈的质量。由于输送通道的倾斜设计,当轴承圈被气囊件阻挡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轴承圈不会强行下压气囊件31,从而避免了气囊件31的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输送通道1的设计可以灵活调整,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和轴承圈的规格,可以调整倾斜角度和位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总的来说,这种倾斜设计的输送通道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更好地保护轴承圈和设备,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的,烘干组件2包括第一烘干件21及第二烘干件22,第一烘干件21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路径设置,并对轴承圈的圆周面进行烘干,第二烘干件22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路径设置,且对轴承圈的平面进行烘干,第一烘干件21沿着Y轴方向进行吹风,从而能使热风直接与轴承圈的内、外侧的圆周面接触,从而快速对轴承圈的圆周面进行烘干,并且通过第二烘干件22沿着Z轴方向进行吹风,从而对轴承圈的两侧平面进行吹风,进而对轴承圈的整体进行烘干。

具体的,输送通道1的宽度略大于轴承圈的宽度,使得在通过滚动轴承圈进行输送时,输送通道1能对轴承圈进行限制,避免其倒下。该设计使得轴承圈在输送过程中更容易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不易发生侧翻或偏离,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由于通道的边缘可以限制轴承圈的运动,防止其过度滚动或与其他物体碰撞,从而减少了轴承圈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可能性,提高了轴承圈的质量。由于轴承圈在输送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限制,使得操作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准确,减少了操作难度和出错的可能性。由于轴承圈在输送过程中更加稳定,使得生产过程中的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轴承圈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侧翻或与其他物体发生不必要的碰撞,因此降低了设备因摩擦而产生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总的来说,输送通道1的宽度略大于轴承圈的宽度这种设计可以保证轴承圈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保护,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第二烘干件22与一个气囊件31对应,第二烘干件22相对于两个限位件32组成的限制位偏心设置,使得每个第二烘干件22均能对一个被限位件32限制住的轴承圈进行平面烘干,并且在第二烘干件22相对于限制位偏心设置的作用下,使得吹出的热气在与输送通道1一面接触后,向外侧扩散时,对轴承圈向传输方向施加的力,从而在输送通道1处于水平的情况下,能驱动轴承圈向传输方向移动。

在上述结构中,每个第二烘干件22对应一个气囊件31,可以对每个轴承圈进行独立的烘干操作,提高了烘干过程的针对性,确保每个轴承圈都能得到均匀且充分的烘干。通过将第二烘干件22相对于限位件32偏心设置,使得吹出的热气能够有效地覆盖轴承圈的平面,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烘干。同时,这样的设计也避免了热气直接冲击轴承圈,防止了可能的损伤。在第二烘干件22的作用下,吹出的热气在与输送通道1一面接触后,向外侧扩散时,能够对轴承圈向传输方向施加一定的力。在输送通道1处于水平的情况下,这个力能够驱动轴承圈向传输方向移动,提高了轴承圈的输送效率。由于第二烘干件22是相对于两个限位件32组成的限制位偏心设置,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角度和位置进行调整,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具体的,第二烘干件22分布输送通道1的两侧,且间隔设置,使得在轴承圈沿着输送通道1传输时,能通过一侧的第二烘干件22进行吹热气烘干,并在热风碰撞一侧侧壁后,能将轴承圈向反方向推动,从而使轴承圈沿着Y轴方向移动,避免轴承圈在滚动的过程中出现一面与输送通道1的侧壁紧贴,影响其烘干效率的情况发生。

通过设置对轴承圈平面进行吹风烘干的第二烘干件22以及第二烘干件22在输送通道1两侧交替设置,并且在第二烘干件22相对于两个限位件32组成的限制位偏心设置的作用下,使得吹出的热风在与输送通道1另一侧墙壁碰撞后,向外侧扩散,能对轴承圈施加使其向输送通道方向转动的力,从而能通过热风驱动轴承圈转动,并且能在轴承圈自身转动的作用下,不存在某一面始终紧贴,无法进行烘干的情况发生。

限位件32靠近输送通道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件321,且转动件321呈滚筒状,使得在通过限位件32对轴承圈进行限位后,在轴承圈转动时,转动件321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从而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由于摩擦力较大,导致轴承圈越过限位件32与前一限制位中的轴承圈发生碰撞,导致影响精度或者损坏的情况发生。

输送通道1的传输路径上设置有限制件11,且限制件11位于转动件321的一侧,并在转动件321收缩回输送通道1内后,能与转动件321接触,增加转动件321转动时的阻力,从而避免在限位件32未形成限制位时,轴承圈转动仍然能带动转动件321转动,对轴承圈的传输造成阻挡,影响其传输效率的情况发生。

一种轴承生产用的轴承圈生产装置还包括辅助组件4,辅助组件4设置于输送通道1靠近气囊件31的一侧,且对轴承圈支撑,使得轴承圈移动至限制位中时,不会直接与气囊件31接触,从而减小轴承圈转动时的摩擦力,保障传输效率。

辅助组件4包括滚动件41及连接件42,滚动件41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方向设置,连接件42设置于滚动件41和输送通道1之间,且限制滚动件41沿着输送通道1的传输方向移动,连接件42能带动滚动件41沿着Y轴方向移动,使得在辅助组件4上承载有轴承圈后,辅助组件4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对气囊件31施加压力,使其变形。

滚动件41呈球形,且辅助组件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从而能通过至少两个辅助组件4对轴承圈平稳承载,并在滚动件41为球形的作用下,使轴承圈能自由沿着X轴方向转动和Z轴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轴承圈的烘干效率。

具体的,转动件321和滚动件41均为缓冲材料制成,与轴承圈接触不会与其发生磕碰。

工作原理:在启动该轴承圈生产装置后,第一烘干件21和第二烘干件22开始工作,并按照竖向将轴承圈投入输送通道1中,在第一烘干件21的作用下,使轴承圈不断向输送通道1的传输方向转动,同时位于轴承圈一侧的第一烘干件21吹出的热风在与输送通道1另一侧发生碰撞后,能产生向外的推力,从而使轴承圈向靠近第一烘干件21的方向移动,并在两侧第一烘干件21间隔设置的作用下,使轴承圈往复移动,进行烘干,并在转动至一个限制位中后,落至至少两个辅助组件4上,使滚动件41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对气囊件31进行挤压,从而使限位件32在气压的作用下伸出,对后续轴承圈进行阻挡,并在前一限制位中的轴承圈滚动一个限制位后,在后一限制位中的轴承圈对限位件32压力的作用下,使阻挡轴承圈滚动的限位件32缩回输送通道1中,从而使此轴承圈能向前移动一个限制位,并在循环工作下,对轴承圈进行逐一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656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