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以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梯的轿厢内成为密闭、密集、紧密接触的空间,因此以往关于轿厢内环境的改善提出了很多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以良好地保持轿厢内环境为目的,“具备检测电梯轿厢内的异味的异味检测器12、基于从该异味检测器12得到的信号进行动作的进行电梯轿厢内的换气的换气装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635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电梯的轿厢内那样的密闭、密集、紧密接触空间中,设想到在使用者进行了发声的情况下,由于飞沫扩散而使传染病病毒等扩散,从而轿厢内的环境有可能恶化,因此使用者感到不安。

作为改善轿厢内的环境恶化后的该环境的对策,提出了专利文献1那样的方法,但没有进行轿厢内的环境恶化前的预防对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预先防范由电梯的乘客的发声引起的飞沫扩散,良好地保持电梯的轿厢内的环境,提高使用者的安心感。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和本发明的新特征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述及附图而明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所记载的结构。

本发明的电梯是通过轿厢输送乘客的电梯,具备进行信息的通知的通知部,通知部进行发声的自律请求的通知。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方法是对通过轿厢输送乘客的电梯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中,电梯具备进行信息的通知的通知部,进行控制以使通知部进行发声的自律请求的通知。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由于通知部进行发声的自律请求的通知,因此能够预先防范由电梯的乘客的发声引起的飞沫扩散,能够良好地保持电梯的轿厢的环境,提高使用者的安心感。

此外,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系统结构图)。

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中,与轿厢连接的输入设备以及输出设备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层站通知部通知请求发声的自律的内容以及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实施时刻时的显示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层站通知部通知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和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时的显示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日志的具体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轿厢内引导显示部通知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以及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时的显示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电梯的方法中的整体控制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0的层站通知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1的新乘客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2的广播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3的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4的声音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5的日志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图7的步骤S706的轿厢内清洁运转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广播中判定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文章或附图详细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但是,本发明所示的构造、材料、其他具体的各种结构等并不限定于在此提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变更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改良。另外,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对相同的构成要素的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电梯的结构]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系统结构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1具备1台以上(1~n台)的电梯号机110(110-1~110-n)、运行管理系统100、呼叫登记部101和层站通知部102。

即,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具有1号机110~1~n号机110-n的n台电梯号机110。

运行管理系统100与各电梯号机110-1~110-n、呼叫登记部101、层站通知部102连接。

运行管理系统100从呼叫登记部101受理服务请求,输出向电梯号机110(110-1~110-n)的控制指令。

电梯号机110具备接收来自运行管理系统100的控制指令而实际进行运行的功能。例如,电梯号机110的曳引机的电动马达、曳引机的制动机构、门开闭电动马达等按照来自运行管理系统100的控制指令进行动作。

呼叫登记部101和层站通知部102设置于各个层站层。

运行管理系统100具备电梯分配部100a,在从层站层的呼叫登记部101受理了服务请求的情况下,向该层分配进行服务的电梯号机110。另外,通过运行管理系统100控制显示于层站通知部102的通知内容。

各电梯号机110(110-1~110-n)分别具备轿厢111,轿厢111具有开门自如地被控制的轿厢门(省略图示)。

另外,在各电梯号机110的轿厢111连接有输入设备120以及输出设备130。

在图1所示的电梯1中,作为输入设备120,具备载荷检测部121、声音检测部122、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作为输出设备130,具备声音输出部131、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风扇133、紫外线照射部134。

图2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的系统中与轿厢111连接的输入设备120和输出设备130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2所示,在电梯的乘客(使用者)U搭乘的轿厢111中设置有构成输入设备120的载荷检测部121、声音检测部122、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

另外,在轿厢111中设置有构成输出设备130的声音输出部131、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风扇133、紫外线照射部134。

如图1所示,各电梯号机110与大楼管理系统140连接,对大楼管理系统140输出数据。

层站通知部102相当于进行信息通知的通知部,基于从运行管理系统100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通知各种信息。由此,在层站向电梯1的乘客(使用者)通知信息。

层站通知部102例如是显示部或扬声器,实施基于显示或声音的通知。

在本实施方式中,层站通知部102通知请求发声的自律的内容、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实施时刻、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等。

在此,例如,在图3中示出了层站通知部102通知请求发声的自律的内容以及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实施时刻的情况下的显示内容的例子。

在图3中,层站通知部102正在通知请求发声的自律的图像和消息“请控制电梯内的发声”以及4个电梯号机(A号机、B号机、C号机、D号机)的轿厢内清洁实施时刻。

另外,图4示出了层站通知部102通知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和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的情况下的显示内容的例子。

图4中,层站通知部102正在通知消息“轿厢内清洁中,请使用其他电梯”以及4个电梯号机(A、B、C、D)的轿厢内清洁实施的有无和清洁实施中的电梯号机(A)的到清洁结束为止的时间。

另外,各电梯号机110保存有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的声音检测解除条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解除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音的检测。声音检测解除条件例如是对该检测时登记的服务请求全部进行了响应的情况等。关于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的声音检测,在后面进行说明。

并且,各电梯号机110具备乘客判定部112、引导显示指令部113、声音信号处理部114、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播报处理部116、日志处理部117、清洁运转处理部118。这些各部112~118通过总线119连接,相互进行信息的交换。

[乘客判定部112]

乘客判定部112检测轿厢111内的乘客。更具体而言,乘客判定部112进行当前的轿厢111内的新乘客检测以及满员检测。在这些新乘客检测以及满员检测中,基于从载荷检测部121输入到电梯号机110的载荷值来进行判定。从载荷检测部121输入到电梯号机110的载荷值例如是当前的轿厢111的装载载荷相对于电梯号机110的额定装载载荷的比例。

此外,通过将开门中的载荷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与预先设定的新乘客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来进行新乘客检测。例如,在开门中从载荷检测部121输入到电梯号机111的载荷值的最大值为40%、最小值为20%时,开门中的载荷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20%,在新乘客判定阈值为8%的情况下,乘客判定部设为检测到新乘客。

另外,通过将开门中的载荷值与满员判定阈值进行比较来进行满员检测。例如,在开门中从载荷检测部121输入到电梯号机111的载荷值为40%时,在满员判定阈值为80%的情况下,乘客判定部112未检测到满员。

乘客判定部112也可以通过载荷值以外的方式进行判定。

例如,也可以是对从设定在轿厢内的照相机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解析,通过提取人数信息来判定乘客的方式、将人感传感器的检测是否有人的检测结果作为输入的方式。

此外,也可以基于对由照相机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二值化处理后的值,或者基于由3D照相机得到的距离图像信息,根据占轿厢111的地面面积的未露出地面面积值来进行判定。

另外,乘客判定部112也可以构成于电梯号机110的外部。

[引导显示指令部113]

引导显示指令部113进行输出设备130的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的画面显示的控制。例如,进行轿厢111当前所处的建筑物的楼层信息的显示指令、电梯的上行(UP)服务、下行(DOWN)服务等服务显示指令、其他信息(天气、今天的日期)的显示指令。

另外,引导显示指令部113在地震等紧急时,进行向使用者通知发生地震并继续特殊运转的显示指令。

并且,引导显示指令部113进行通知以下内容的显示指令:向使用者通知请求发声的自律的内容的内容、当前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实施时刻等。

[声音信号处理部114]

声音信号处理部114用于进行从声音检测部122发送的声音信号的处理,具有声音信号接受部114a、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

声音信号接受部114a从声音检测部122输入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对输入到声音信号接受部114a的声音信号进行解析,基于解析出的结果来检测语音。语音包括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作呕、清嗓子等。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160937号公报(以下,将该文献作为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以检测发声为目的,语音/非语音判别值计算单元根据所输入的语音频谱,利用特征量通过模型在语音/非语音区间分别计算不同的判别值,通过判别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比较来识别语音/非语音。基于参考文献1的方法,通过频率解析后的声音信号与发声基准信号的比较,能够进行发声的检测,大声的检测能够通过在该发声的声压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大声来进行。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8-117708号公报(以下,将该文献作为参考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以检测咳嗽为目的,声音检测部输出时间序列的声音信号作为语音的信息,咳嗽检测单元对从声音检测部输出的时间序列的声音信号进行频率分析,基于分析出的结果来检测咳嗽声。基于参考文献2的方法,通过频率解析后的声音信号与咳嗽基准信号的比较,能够进行咳嗽的检测,因此打喷嚏也同样能够通过特定的频率分析进行检测。

此外,对由声音检测部122检测到的声音信号进行解析并基于解析出的结果来检测声音的功能也可以附属于输入设备120。在该情况下,解析声音信号的结果、即检测到语音(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作呕、清嗓子等)的结果从输入设备120输入到电梯号机110。

[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

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用于进行异常体温保持者的判定,具有图像解析结果接受部115a、异常体温保持者判定部115b。

图像解析结果接受部115a从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输入图像解析结果。

异常体温保持者判定部115b基于输入到图像解析结果接受部115a的图像解析结果,判定在轿厢111内是否存在异常体温保持者。

[播报处理部116]

播报处理部116用于进行声音输出部131的播报处理,具有播报信息保持部116a、广播指令部116b、广播中判定部116c。

播报信息保持部116a保持各播报的播放时间、启动条件等。例如,在通常利用时的电梯关门之前的关门动作的引导中,在播报的播放所需的时间为2秒的情况下,播放时间设为2秒,启动条件设为电梯的关门指令。

广播指令部116b根据播报信息保持部116a保持的信息,输出广播指令,控制声音输出部131。

广播中判定部116c判定当前轿厢111是否处于广播中。具体而言,在满足播报的启动条件后,通过判定是否经过了播报信息保持部116a所保持的该播报的播放时间量的时间,来判定是否是广播中。

[日志处理部117]

日志处理部117进行日志的控制处理,具有日志记录部117a和日志输出单元117b。

日志记录部117a基于从输入设备120输入的信息,记录电梯1的信息。例如,在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的情况下,记录“时刻”、“电梯号机110的识别编号”、“层站呼叫发生楼层”、“目的地层登记发生楼层”、“所连接的轿厢内照相机的识别编号(例如IP地址、端口编号)”、“错误代码”、“日志的记录次数”等。日志处理部117在能够判别轿厢内的乘客的个人ID的情况下,可以记录个人ID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这些以外的项目。

电梯日志输出部117b在日志记录部117a记录了日志的情况下,将该日志输出到大楼管理系统140。

在此,图5示出了日志的具体数据的例子。

如图5所示,记录有日志编号、时刻、ID(电梯号机的识别编号)、层站层(Hall FL)、目的地层(Dest FL)、用户ID(USER ID(个人ID))、照相机(照相机的识别编号)、错误(Err(错误代码))、警报(有无警告)。

[清洁运转处理部118]

清洁运转处理部118用于控制轿厢111内的清洁运转(以下,也称为“轿厢内清洁运转”),具有清洁运转控制部118a、清洁运转指令部118b。

清洁运转控制部118a保持与各清洁运转的控制相关的信息,进行清洁运转的启动条件判定、控制、结束条件判定。例如,清洁运转的启动条件有电梯号机110完成应对层站、轿厢内的服务请求,从没有其他请求起经过了一定时间等。在此,在满足了启动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停止在最近楼层而强制地进行清洁运转等。在清洁运转的控制中,在输出开门指令,并检测到开门完成的情况下,对风扇133进行一定时间的启动指令,或者在关门中对紫外线照射部134进行一定时间的输出指令。在实施该控制时,对于来自其他楼层的服务请求,可以采用将实施该控制的过程中的电梯号机110从服务对象中排除或保留服务的方式。清洁运转的结束条件有输出指令后经过一定时间等。

清洁运转指令部118b基于清洁运转控制部118a的控制,向对应的输出设备130输出控制指令。

轿厢内清洁运转具有一个以上的模式。例如,具有轿厢内清洁运转(强)、轿厢内清洁运转(中)、轿厢内清洁运转(弱)这3个模式,轿厢内清洁运转(强)的优先顺序定为最高,轿厢内清洁运转(弱)的优先顺序定为最低。但是,为了定期地进行轿厢内清洁运转,优选决定定期的启动条件的模式有一个以上。

例如,轿厢内清洁运转(强)将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且检测到打喷嚏或咳嗽的情况作为启动条件,在满足启动条件的情况下,将强制地停止在最近楼层并将该电梯号机110从服务对象中排除,关闭轿厢111的门并使紫外线照射部134动作作为控制的内容。该运转的结束条件设为2分钟的该运转的完成等。

轿厢内清洁运转(强)是轿厢内清洁运转中最优先的模式,因此将假定轿厢内环境显著恶化的情况作为启动条件。而且,为了立即进行该控制且必须进行规定时间,强制地停止在最近层,在2分钟的期间将该轿厢111从服务对象中排除。

例如,轿厢内清洁运转(中)将检测到打喷嚏或咳嗽且完成应对服务请求并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作为启动条件,将该电梯号机110从服务对象中排除,将打开轿厢111的门并使风扇133动作作为控制的内容。该运转的结束条件设为1分钟的该运转的完成等。

轿厢内清洁运转(中)是优先于轿厢内清洁运转(弱)的模式,以假定轿厢内环境恶化的情况为启动条件,必须进行规定时间的该控制,因此在1分钟的期间将该轿厢111从服务对象中排除。

例如,轿厢内清洁运转(弱)将经过定期清洁计时器的时间、且完成应对服务请求并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作为启动条件,将打开轿厢111的门使风扇133动作作为控制内容。在此,定期清洁计时器例如是计时1小时的计时器,在轿厢内清洁运转(弱)结束的情况下被重置。该运转的结束条件设为1分钟的该运转的完成或者服务请求的产生等。

轿厢内清洁运转(弱)为了定期地启动,将一定时间的经过作为启动条件,为了优先于该控制而进行对服务请求的应对,进行该运转直到经过1分钟或产生服务请求为止。

另外,在上述的轿厢内清洁运转(强)和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说明中,启动条件中包含检测到打喷嚏或咳嗽的,但如后述那样,也可以将检测到打喷嚏、咳嗽、大声、发声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情况作为启动条件。

<输入设备120>

输入设备120是与各轿厢111连接并输入信息的设备,具有载荷检测部121、声音检测部122、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

[载荷检测部121]

载荷检测部121检测因乘客或货物搭乘轿厢111而施加于轿厢的载荷值,并将检测到的载荷值发送给电梯号机111。

作为载荷检测部121检测载荷值的方式,例如有根据弹簧的伸缩引起的差值来检测载荷值的方式、根据橡胶的伸缩引起的差值来检测载荷值的方式等。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载荷检测部121设置于轿厢111的下方,根据由弹簧的伸缩引起的差值来检测载荷值。

[声音检测部122]

声音检测部122检测轿厢111内的声音信息。声音信息包括通过语音(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作呕、清嗓子等)产生的声音。在此,将人的发声中声压超过大声判定阈值的发声设为大声。例如,通过将指向性麦克风等设置成仅检测轿厢内方向的声音,能够检测轿厢111内的声音信息。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声音检测部122设置在轿厢111内的左侧(出入口侧)。

[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

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用于检测体温异常的乘客,具有热感照相机123a和图像解析装置123b。

热感照相机123a进行图像及热图像的拍摄。

图像解析装置123b通过对热感照相机123a拍摄到的图像及热图像进行解析,来测量视角内的乘客的体表温度。并且,图像解析装置123b在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的情况下,向电梯号机110通知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设置于轿厢111内的左上部。

例如,工业协会、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无损检查工业协会、令和2年6月30日、第115号、p.5(以下,将该文献设为参考文献3)所示的体温筛选系统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准确地确定映在照相机内的人的脸部,并仅测量对象者的体表温度。基于参考文献3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电梯1在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的情况下,能够对系统的管理者通知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

<输出设备130>

输出设备130是与各轿厢111连接并被控制的设备,具有声音输出部131、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风扇133、紫外线照射部134。

并且,声音输出部131和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相当于进行信息通知的通知部,通过语音、图像显示来进行信息的通知。由此,在轿厢111内,向电梯1的乘客(使用者)通知信息。

[声音输出部131]

声音输出部131从广播指令部116b接收播放指令,通过声音输出介质输出与接收到的播放指令对应的播放内容。声音输出介质有扬声器等。播报的内容例如在通常使用时的情况下,为了在电梯关门之前对使用者通知关门动作,保持“门关闭”等播报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是广播指令部116b保持播放内容,向声音输出部131指示播放内容,声音输出部131通过声音输出介质输出接收到的播放内容的结构。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声音输出部131设置在轿厢111内的左侧(出入口侧)。

[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

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基于引导显示指令部113的指示,对位于轿厢111内的乘客通知与电梯号机110的运行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在电梯号机110在10层进行上行行驶的情况下显示为“10”,并显示通知向上方向行驶的“↑”等。作为显示介质,有液晶面板、LED的指示器、投影仪对墙壁的照射、电子纸等。

并且,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例如进行通知如下内容的显示指令:请求使用者对发声进行自律的内容、当前处于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实施时刻等。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设置在轿厢111内的左侧(出入口侧)。

在此,图6表示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通知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以及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剩余时间的情况下的显示内容的例子。

如图6所示,在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显示有“轿厢内清洁中请使用其他电梯”和“到清洁结束为止还有2分钟”。

[风扇133]

风扇133基于清洁运转指令部118b的指示进行动作,进行轿厢111内的换气。在进行换气时,使轿厢111的门开门。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风扇133设置于轿厢111的右上部。

[紫外线照射部134]

紫外线照射部134基于清洁运转指令部118b的指示进行动作,向轿厢111内照射紫外线,由此进行轿厢111内的除菌。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紫外线照射部134设置于轿厢111内的右上部。

[大楼管理系统140]

大楼管理系统140参照从日志输出部117b输出的日志,进行监视照相机等大楼内设备的管理。例如,通过确认与从日志输出部117b输出的日志对应的监视照相机的影像,能够确定异常体温保持者,确认与异常体温保持者接触的人。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控制方法)

接着,参照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电梯1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电梯1的方法中的整体控制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各控制流程在每隔预定时间的启动定时启动。

[步骤S700]

图7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700中,运行管理系统100和层站通知部102进行层站通知处理,进入步骤S701。层站通知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图8的步骤S800~S801中进行说明。

[步骤S701]

在步骤S701中,乘客判定部112等进行新乘客检测处理,进入步骤S702。新乘客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图9的步骤S900~S903中说明。

[步骤S702]

在步骤S702中,播报处理部116等进行广播处理,进入步骤S703。广播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图10的步骤S1000~S1003中说明。

[步骤S703]

在步骤S703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等进行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进入步骤S704。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图11的步骤S1100~S1103中进行说明。

[步骤S704]

在步骤S704中,声音信号处理部114等进行声音检测处理,进入步骤S705。在图12的步骤S1200~S1211中说明声音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

[步骤S705]

在步骤S705中,日志处理部117等进行日志处理,进入步骤S706。日志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图13的步骤S1300~S1302中说明。

[步骤S706]

在步骤S706中,清洁运转处理部118等进行轿厢内清洁运转处理。轿厢内清洁运转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图14的步骤S1400~S1430中说明。

接着,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图7的步骤S700的层站通知处理。

[步骤S800]

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800中,运行管理系统100判定是否从层站输入了服务请求。

然后,在判定为从层站输入了服务请求(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01,判定为未输入服务请求(否)的情况下,结束层站通知处理。

[步骤S801]

在步骤S801中,根据从运行管理系统100向层站通知部102的控制指令,层站通知部102进行发声自律引导显示,结束层站通知处理。

层站通知部102通知对使用者的发声的自律请求的引导,作为发声自律引导显示。例如,进行“请控制电梯内的发声”这样的内容的显示或语音引导。

接着,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图7的步骤S701的新乘客检测处理的详细内容。

[步骤S900]

在图9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900中,电梯号机110进行该电梯号机110是否开门的判定。例如在电梯号机110内的未图示的处理部中进行该判定。

并且,在判定为开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901,判定为未开门(否)的情况下,结束新乘客检测处理。

关于有无新乘客的更新,仅在开门时进行更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新乘客检测处理也可以不限定于开门时。

[步骤S901]

在步骤S901中,乘客判定部112进行开门中的轿厢内载荷值的最大值与轿厢内载荷值的最小值的差值和新乘客判定阈值的比较。

在判定为差值超过了新乘客判定阈值(是)时,进入步骤S902,判断为未超过(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903。

另外,步骤S901表示根据轿厢内载荷值进行新乘客检测的情况下的比较的方法,在通过照相机或者人感传感器或者根据检测到的未露出地面面积进行新乘客检测的情况下,代替上述的步骤S901,如以下所述那样进行比较。

在通过照相机或人感传感器进行新乘客检测的情况下,进行开门中检测到的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与新乘客判定人数的比较。

在根据检测到的未露出地面面积进行新乘客检测的情况下,将未露出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与新乘客判定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S902]

在步骤S902中,乘客判定部112判定为检测到新乘客,结束新乘客检测处理。

[步骤S903]

在步骤S903中,乘客判定部112解除新乘客检测,结束新乘客检测处理。

接着,参照图10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图7的步骤S702的播报处理。

[步骤S1000]

在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1000中,乘客判定部112进行轿厢内载荷值与满员判定阈值的比较。

在判定为轿厢内载荷值超过满员判定阈值(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01,判定为未超过满员判定阈值(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02。

另外,步骤S1000表示根据轿厢内载荷值进行满员检测的情况下的比较方法,在通过照相机或人感传感器或者根据检测出的未露出地面面积进行满员检测的情况下,代替上述步骤S1000,如以下所述那样进行比较。

在通过照相机或人感传感器进行满员检测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到的人数与满员判定人数的比较。

在根据未露出地面面积进行满员检测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到的未露出地面面积与满员判定阈值的比较。

[步骤S1001]

在步骤S1001中,播报处理部116的广播指令部116输出广播指令,基于该广播指令,播放向乘客通知轿厢111内满员的内容的播报。该播报在轿厢111的输出设备130的声音输出部131或层站通知部102进行。

此外,在由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进行通知的情况下,将通知轿厢满员的图像显示于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

[步骤S1002]

在步骤S1002中,乘客判定部112进行是否检测到新乘客的判定,在判定为检测到新乘客(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03,在判定为未检测到新乘客(否)的情况下,结束广播处理。

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广播处理是在步骤S1002中判定是否检测到新乘客,在检测到新乘客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002以后的广播处理的形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广播处理也可以不限定于检测到新乘客的情况。

[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中,电梯号机110进行该电梯号机110是否关门完成而能够出发的判定。例如在电梯号机110内的未图示的处理部中进行该判定。

然后,在判定为关门完成(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04,判定为关门未完成(否)的情况下,结束广播处理。

图10的流程图所示的广播处理是在步骤S1003中判定关门是否完成的形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广播处理也可以不限定于关门完成的情况。

[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4中,基于来自播报处理部116的广播指令部116的指令,轿厢111的输出设备130的声音输出部131播放向乘客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的内容的播报,结束广播处理。

另外,在由轿厢内引导通知部132进行通知的情况下,在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显示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的内容的图像。

接着,使用图11说明图7所示的步骤S703的具体例。

接着,参照图11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图7的步骤S703的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

[步骤S1100]

在图11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1100中,乘客判定部112进行是否检测到新乘客的判定,在判定为检测到新乘客(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1,在判定为未检测到新乘客(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3。

图11的流程图所示的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是在步骤S1100中判定是否检测到新乘客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也可以不限定于检测到新乘客的情况。

[步骤S1101]

在步骤S1101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进行是否检测到体温为阈值以上的乘客的判定。基于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有无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来进行该判定。

并且,在判定为检测到体温为阈值以上的乘客(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2,未检测到(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3。

[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判定为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结束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

[步骤S1103]

在步骤S1103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解除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结束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对图7的步骤S704的声音检测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步骤S1200]

在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1200中,广播处理部116的广播中判定部116c进行是否处于广播中的判定。在判定为不是广播中(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1,在判定为是广播中(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10。

另外,后面使用图15详细说明是否是广播中的判定。

[步骤S1201]

在步骤S1201中,声音信号处理部114的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进行声音信号的解析,进入步骤S1202。

[步骤S1202]

在步骤S1202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将解析出的声音信号与打喷嚏基准信号的类似度与阈值进行比较。在判定为类似度超过了阈值(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3,在判定为类似度未超过阈值(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4。

[步骤S1203]

在步骤S1203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判定为检测到打喷嚏,进入步骤S1210。

[步骤S1204]

在步骤S1204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将解析出的声音信号与咳嗽基准信号的类似度与阈值进行比较。在判定为类似度超过了阈值(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5,在判定为类似度未超过阈值(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6。

[步骤S1205]

在步骤S1205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判定为检测到咳嗽,进入步骤S1210。

[步骤S1206]

在步骤S1206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将解析出的声音信号和发声基准信号之间的类似度与阈值进行比较。在判定为类似度超过阈值(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7,在判定为类似度未超过阈值(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10。

[步骤S1207]

在步骤S1207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将解析出的声音信号的声压与大声判定阈值进行比较。在判定为声压超过了大声判定阈值(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8,在判定为声压未超过大声判定阈值(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9。

[步骤S1208]

在步骤S1208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判定为检测到大声,进入步骤S1210。

[步骤S1209]

在步骤S1209中,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判定为检测到发声,进入步骤S1210。

[步骤S1210]

在步骤S1210中,声音信号处理部114进行是否满足声音检测解除条件的判定。在判定为满足声音检测解除条件(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11,在判定为未满足声音检测解除条件(否)的情况下,结束声音检测处理。

[步骤S1211]

在步骤S1211中,声音信号处理部114解除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检测,结束声音检测处理。

接着,参照图13所示的流程图,对图7的步骤S705的日志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步骤S1300]

在图13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1300中,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5进行是否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的判定。基于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部123中有无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来进行该判定。然后,在判定为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01,在判定为未检测到异常体温保持者(否)的情况下,结束日志处理。

在此,步骤S1300的判定也可以设为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以外的条件。例如,也可以将在步骤S1203中进行的打喷嚏检测、在步骤S1205中进行的咳嗽检测、在步骤S1208中进行的大声检测、在步骤S1209中进行的发声检测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判定条件。

[步骤S1301]

在步骤S1301中,日志处理部117的日志记录部117a记录日志,进入步骤S1302。

[步骤S1302]

在步骤S1302中,日志处理部117的日志输出部117b进行日志的输出,结束日志处理。

接着,参照图14所示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图7的步骤S706的轿厢内清洁运转处理。

[步骤S1401]

在图14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1401中,清洁运转处理部118的清洁运转控制部118a判定是否满足轿厢内清洁运转(强)的实施条件。在判定为满足实施条件(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2,在判定为不满足实施条件(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11。

[步骤S1402]

在步骤S1402中,基于来自清洁运转处理部118的清洁运转指令部118b的运转指令,输出设备130的紫外线照射部134进行轿厢内清洁运转(强),进入步骤S1403。具体而言,关闭轿厢111的门,使紫外线照射部134动作。

[步骤S1403]

在步骤S1403中,层站通知部102和输出设备130的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通知轿厢内清洁运转信息,即例如通知正在实施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内容和轿厢内清洁运转(强)的剩余时间,进入步骤S1404。

[步骤S1404]

在步骤S1404中,清洁运转处理部118的清洁运转控制部118a判定是否满足轿厢内清洁运转(强)的结束条件。重复步骤S1403~步骤S1404,直到判定为满足结束条件(是)为止,在判定为满足结束条件(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5。

[步骤S1405]

在步骤S1405中,清洁运转处理部118结束轿厢内清洁运转(强),进入步骤S1430。

步骤S1401~步骤S1405对轿厢内清洁运转(强)进行了说明。步骤S1411~步骤S1415置换为轿厢内清洁运转(中),步骤S1421~步骤S1426置换为轿厢内清洁运转(弱)而进行同样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

其中,为了定期地执行轿厢内清洁运转(弱),在步骤S1421中,基于定期清洁计时器的判定成为启动条件,在步骤S1425的轿厢内清洁运转(弱)结束后,追加步骤S1426的重置定期清洁计时器的处理。

[步骤S1430]

在步骤S1430中,在对象的电梯号机110中,层站通知部102显示最近进行的轿厢内清洁运转的结束时刻,结束轿厢内清洁运转处理。

接着,参照图1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与图7的控制流程独立地周期性执行的广播中判定处理的具体例。

[步骤S1500]

在图15所示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S1500中,播报处理部116的广播中判定部116c判定是否输出了广播指令部116b的广播指令。

在判定为输出了广播指令(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1,判定为未输出广播指令(否)的情况下,结束广播中判定处理。

[步骤S1501]

在步骤S1501中,广播中判定部116c启动该播报的播放时间计时器,进入步骤S1502。

[步骤S1502]

在步骤S1502中,广播中判定部116c判定为广播中,进入步骤S1503。

[步骤S1503]

在步骤S1503中,进行该播报的播放时间计时器是否到时的判定。

重复步骤S1503,直到判定为输出广播指令,播放时间计时器到时(是)为止,在判定为输出广播指令,播放时间计时器到时(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04。

[步骤S1504]

在步骤S1504中,解除广播中判定,结束广播中判定处理。

如上所述,在图15所示的流程图中,根据输出了播报的播放指令的情况、以及广播的播放时间未到时的情况,判定为正在广播中。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往,没有采取因乘客的发声而使轿厢内环境恶化之前的预防对策。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搭乘电梯号机110的乘客进行发声的自律请求的通知,能够预先防范乘客的发声引起的飞沫扩散,能够良好地保持轿厢内的环境。

但是,担心未注意到事先的发声的自律请求的通知的乘客会发声。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控制为当声音信号解析部114b检测到语音(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作呕、清嗓子等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情况下,再次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由此,即使对于未注意到事先的自律请求的乘客,也能够在恰当的定时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

另外,在检测声音的处理中,有可能误检测到轿厢111内的广播声音。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是否处于广播中(步骤S1200),仅在播报不是播放中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201的声音检测解析,因此能够防止播报音的误检测。

另外,清洁运转中的轿厢111大多被从服务对象中排除,若轿厢内清洁运转频发,则可服务时间减少。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控制成使用语音(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作呕、清嗓子等中的至少任一种声音)的检测结果、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的检测结果来进行轿厢内清洁运转。这样进行控制,在恰当的定时进行轿厢内清洁运转,由此能够良好地保持轿厢内的环境,并且提高可服务时间。

另外,以往,例如在异常体温保持者在轿厢111内进行了飞沫扩散行为的情况下,难以确定合乘的乘客。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语音(发声、大声、咳嗽、打喷嚏、作呕、清嗓子等)的声音检测处理、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的检测结果,将电梯的日志输出到大楼管理系统140,因此能够确认与日志的信息对应的监视照相机的信息等来确定合乘的乘客。

另外,以往,轿厢内清洁运转与轿厢内的条件无关地进行同样的动作。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轿厢内清洁运转(强)、轿厢内清洁运转(中)、轿厢内清洁运转(弱)这样设置多个运转模式,根据条件切换模式,由此能够进行与轿厢内的环境对应的恰当的轿厢内清洁运转。

另外,设想乘客无法判定轿厢内的环境而感到不安。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层站通知部102、轿厢内引导显示部132中通知轿厢内清洁运转中的内容、到轿厢内清洁运转结束为止的时间、最近的轿厢内清洁运转的实施时刻信息等,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安心感。

<第二实施方式>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系统结构图)。

图1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2的系统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1的系统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与运行管理系统100连接。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相同,因此在此仅对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进行说明。

[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

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是在层站接受目的地层的登记的输入装置。有时也具有在登记时指定人数来受理多人的登记的功能。例如,在1层存在想要去4层的3人组的使用者的情况下,在设置于1层的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中,通过3人组的使用者中的1人的操作,能够进行3人份的目的地层4层的登记。在该情况下,运行管理系统100以至少3人能够搭乘的方式分配电梯号机110。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控制方法)

接着,说明通过图16所示的系统结构实施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2的控制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2的控制流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1的控制流程相同。但是,以下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有变更的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800]

在步骤S800中,代替图8所示的是否从层站输入了服务请求的判定,进行是否进行了指定了人数的多人的目的地层登记的判定。

然后,在进行了多人的目的地层登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01,在未进行的情况下,结束层站通知处理。

[步骤S801]

在步骤S801中,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对使用者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的引导,并结束层站通知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轿厢111的输入设备120、例如载荷检测部121、照相机、人感传感器等,进行新乘客检测,在判定为检测到新乘客的情况下,播放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的内容的播报。

因此,例如,在轿厢111内没有输入设备120而不能进行新乘客检测的情况下,不可能在适当的定时进行事先的发声的自律请求。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03进行了指定了人数的多人的登记的情况下,在步骤S801中,事先通知发声的自律请求。由此,即使在没有输入设备120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适当的定时进行事先的发声的自律请求。

(变形例)

另外,在说明本发明时,以一般容易说明的方式构成了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运行管理系统100和电梯号机110以不同的结构分开,但也可以是在电梯号机110中设置有运行管理装置100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电梯号机110中构建主机/从机的结构,主机承担运行管理系统100的作用的形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对某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

另外,上述的各结构、功能、处理部等也可以通过例如用集成电路进行设计等而用硬件实现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另外,上述的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而由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能够置于存储器、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存储装置、或者IC卡、SD卡、DVD等记录介质。

另外,控制线、信息线表示认为说明上需要的线,在产品上未必表示全部的控制线、信息线。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几乎全部的结构相互连接。

符号说明

1、2…电梯、100…运行管理系统、101…呼叫登记部、102…层站通知部、103…目的地层登记装置、110…电梯号机、110-1~110-n…1号~n号电梯号机、111…轿厢、112…乘客判定部、114…声音信号处理部、115…异常体温保持者检测处理部、116…播报处理部、117…日志处理部、118…清洁运转处理部、120…输入设备、130…输出设备、140…大楼管理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6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