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次氯酸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次氯酸是氯元素的最低价含氧酸,其氧化性在氯元素的含氧酸中极强,是氯元素含氧酸中氧化性第二强的酸,其浓溶液呈黄色,稀溶液无色,有非常刺鼻的、类似氯气的气味,而且极不稳定,次氯酸也有极强的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用做漂白剂和消毒剂。

授权公告号CN 112795944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电解的次氯酸消毒液制备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腔、收集装置、过滤装置、驱动装置和循环装置,机腔的内壁两侧设有分割板,分割板之间设有收集装置,去除装置设置于机腔的顶部,驱动装置设置于机腔的外侧,且驱动装置与收集装置连接,机腔的内部两侧设有电极棒,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圈、内圈、螺旋输送杆,螺旋输送杆设置于内圈的中心位置,收集圈套设于内圈的外部,内圈与收集圈内壁之间形成有收纳腔,收集圈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收纳腔的矩形槽。

该发明能够对电解时产生的悬浮物进行集中收集,方便人员处理,同时避免聚沉物反应不彻底就被排放,污染环境以及材料浪费的问题。

但是上述装置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使用后发现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插板与内圈在分别对悬浮物以及固体物进行收集时,不仅会有部分溶液被随同悬浮物以及固体物被同步收集,另外悬浮物由于其自身特性也会吸附有较多的溶液,在影响溶液收率的同时还会在后续悬浮物以及固体物输出时同步流出,进而增加悬浮物以及固体物的出料难度。

因此,发明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使用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设备实现,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设备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设置有驱动排料机构,所述驱动排料机构外侧传动设置有传导机构,所述传导机构外侧固定设置有反应过滤机构,所述反应过滤机构外侧滑动设置有气冲机构;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收集釜与背板,所述背板固定设置于收集釜顶部;

所述驱动排料机构包括驱动轴、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槽、避让槽和出料通道;

所述驱动轴贯穿收集釜与背板且通过轴承与收集釜以及背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收集釜底部且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槽与避让槽由下至上依次开设于驱动轴外侧,所述出料通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料通道分别开设于驱动轴正面中部与背面中部。

优选的,所述传导机构包括旋转架、第一驱动滑块、转动套筒、升降环和导向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架滑动套接设置于驱动轴外侧,所述第一驱动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滑块均滑动设置于第一驱动槽内侧且均与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旋转架顶部,所述升降环套接设置于驱动轴外侧且通过往复螺纹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升降环与转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固定设置于升降环顶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反应过滤机构包括活动罩、反应桶、遮挡管、第二驱动槽、滤孔和环形外挡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罩滑动贯穿设置于收集釜顶部,所述反应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活动罩底部,所述反应桶与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罩、反应桶和遮挡管由上至下依次滑动设置于驱动轴外侧,所述遮挡管与反应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槽开设于反应桶侧面顶部,所述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滤孔均匀开设于反应桶外侧底部,所述环形外挡板滑动设置于反应桶外侧且与收集釜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冲机构包括环形罩、环形内挡板、气流通道、阻挡板、连接环和第二滑块。

优选的,所述环形罩滑动设置于反应桶外侧且与收集釜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内挡板固定设置于环形罩内侧,所述气流通道开设于环形内挡板上,所述阻挡板贯穿环形罩且对气流通道进行封堵,所述连接环滑动套接设置于活动罩外侧,所述连接环通过轴承与阻挡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第二驱动槽内侧且与连接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管道将次氯酸原料溶液输入到反应桶内部,次氯酸原料溶液输入完毕后,启动反应桶内部的电解装置,同时启动驱动电机,并通过气泵通过管道持续向环形罩、环形内挡板和阻挡板所形成的腔室中注入气流,随着气流的不断输入,腔室内气压逐渐增强;

S2、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驱动轴持续旋转,驱动轴旋转时通过第一驱动槽、第一驱动滑块和旋转架带动反应桶旋转,同时带动升降环持续上升,升降环上升时通过转动套筒与旋转架带动反应桶同步上升,反应桶上升时带动其外侧的滤孔在环形外挡板内侧同步上升;

S3、升降环上升距离达到第一阈值时,环形外挡板解除对滤孔的阻挡,此时随着反应桶的不断旋转,次氯酸原料溶液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消毒液不断穿过滤孔被输入到收集釜内部,悬浮物与固体物则留存在反应桶内部;

S4、反应桶上升时第二滑块在第二驱动槽内侧相对滑动,升降环上升距离达到第二阈值时,第二滑块滑动至第二驱动槽内侧最低端,后续随着升降环的继续上升,反应桶通过第二滑块与连接环带动阻挡板同步上升;

S5、升降环上升距离达到第三阈值时,滤孔抵达环形内挡板内侧,同时阻挡板解除对气流通道的封堵,此时腔室中的加压气流通过气流通道喷向相邻的滤孔,进而使附着在滤孔内侧开口处的悬浮物与固体物向反应桶内腔中心处移动,在此过程中,多个滤孔因反应桶的持续旋转而先后经过两个气流通道处被清理;

S6、升降环上升距离达到第四阈值时,第一驱动滑块由第一驱动槽内侧进入到避让槽内侧,此时反应桶不再旋转,进而不再产生向外的离心力,悬浮物与固体物堆积在反应桶内腔中心处;

S7、升降环上升距离达到第五阈值时,反应桶内腔底部抵达出料通道处,此时随着气流的不断输入,悬浮物与固体物在气流吹动下通过出料通道进入到驱动轴内部,随后通过驱动轴底部开口进行输出;

S8、升降环上升距离达到第六阈值时,悬浮物与固体物被全部输出,同时升降环运动至驱动轴外侧往复螺纹最顶端,后续随着驱动轴的继续旋转,升降环下降复位,升降环复位过程中带动反应过滤机构与气冲机构同步复位。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驱动排料机构、传导机构、反应过滤机构和气冲机构,以便于利用驱动排料机构对传导机构进行驱动,进而使传导机构带动反应过滤机构持续旋转以及上升,随着反应过滤机构的不断上升,反应过滤机构被触发后对次氯酸消毒液进行过滤,后续反应过滤机构对气冲机构进行触发,进而实现对反应过滤机构内部悬浮物与固体物的清理,最后传导机构被触发,进而不再带动反应过滤机构旋转,此时悬浮物与固体物在气流作用下被通过驱动排料机构集中排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同类型装置以及方法,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悬浮物与固体物中的溶液残留,进而避免因溶液残留而影响消毒液收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悬浮物以及固体物的出料难度,更加适用于次氯酸消毒液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壳体组件与驱动排料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导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反应过滤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气冲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组件;11、收集釜;12、背板;2、驱动排料机构;21、驱动轴;22、驱动电机;23、第一驱动槽;24、避让槽;25、出料通道;3、传导机构;31、旋转架;32、第一驱动滑块;33、转动套筒;34、升降环;35、导向杆;4、反应过滤机构;41、活动罩;42、反应桶;43、遮挡管;44、第二驱动槽;45、滤孔;46、环形外挡板;5、气冲机构;51、环形罩;52、环形内挡板;53、气流通道;54、阻挡板;55、连接环;56、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使用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设备实现,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部设置有驱动排料机构2,所述驱动排料机构2外侧传动设置有传导机构3,所述传导机构3外侧固定设置有反应过滤机构4,所述反应过滤机构4外侧滑动设置有气冲机构5。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收集釜11与背板12,所述背板12固定设置于收集釜11顶部。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排料机构2包括驱动轴21、驱动电机22、第一驱动槽23、避让槽24和出料通道25,其中,所述驱动轴21贯穿收集釜11与背板12且通过轴承与收集釜11以及背板1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2固定设置于收集釜11底部且与驱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槽23与避让槽24由下至上依次开设于驱动轴21外侧,所述出料通道2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出料通道25分别开设于驱动轴21正面中部与背面中部。

如图3所示,所述传导机构3包括旋转架31、第一驱动滑块32、转动套筒33、升降环34和导向杆35,其中,所述旋转架31滑动套接设置于驱动轴21外侧,所述第一驱动滑块3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滑块32均滑动设置于第一驱动槽23内侧且均与旋转架3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筒3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旋转架31顶部,所述升降环34套接设置于驱动轴21外侧且通过往复螺纹与驱动轴21传动连接,所述升降环34与转动套筒3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杆35分别固定设置于升降环34顶部两侧。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驱动轴21旋转时通过第一驱动槽23与第一驱动滑块32带动旋转架31旋转,同时带动升降环34持续上升,升降环34上升时通过转动套筒33带动旋转架31同步上升。

如图4所示,所述反应过滤机构4包括活动罩41、反应桶42、遮挡管43、第二驱动槽44、滤孔45和环形外挡板46,其中,所述活动罩41滑动贯穿设置于收集釜11顶部,所述反应桶4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活动罩41底部,所述反应桶42与旋转架3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罩41、反应桶42和遮挡管43由上至下依次滑动设置于驱动轴21外侧,所述遮挡管43与反应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槽44开设于反应桶42侧面顶部,所述滤孔4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滤孔45均匀开设于反应桶42外侧底部,所述环形外挡板46滑动设置于反应桶42外侧且与收集釜11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反应桶42上升时带动其外侧的滤孔45在环形外挡板46内侧同步上升,环形外挡板46解除对滤孔45的阻挡,此时随着反应桶42的不断旋转,次氯酸原料溶液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消毒液不断穿过滤孔45被输入到收集釜11内部,悬浮物与固体物则留存在反应桶42内部。

如图5所示,所述气冲机构5包括环形罩51、环形内挡板52、气流通道53、阻挡板54、连接环55和第二滑块56,其中,所述环形罩51滑动设置于反应桶42外侧且与收集釜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内挡板52固定设置于环形罩51内侧,所述气流通道53开设于环形内挡板52上,所述阻挡板54贯穿环形罩51且对气流通道53进行封堵,所述连接环55滑动套接设置于活动罩41外侧,所述连接环55通过轴承与阻挡板5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6滑动设置于第二驱动槽44内侧且与连接环55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以便于反应桶42上升时,第二滑块56在第二驱动槽44内侧持续向下滑动,当第二滑块56滑动至第二驱动槽44内侧最低端时,后续随着反应桶42的继续上升,反应桶42通过第二驱动槽44、第二滑块56和连接环55带动阻挡板54同步上升,当阻挡板54因上升解除对气流通道53的封堵时,环形罩51、环形内挡板52和阻挡板54所形成的腔室中的气流通过气流通道53喷向相邻的滤孔45,进而使附着在滤孔45内侧开口处的悬浮物与固体物向反应桶42内腔中心处移动,在此过程中,多个滤孔45因反应桶42的持续旋转而先后经过两个气流通道53处被清理。

实施例2

所述次氯酸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管道将次氯酸原料溶液输入到反应桶42内部,次氯酸原料溶液输入完毕后,启动反应桶42内部的电解装置,同时启动驱动电机22,并通过气泵通过管道持续向环形罩51、环形内挡板52和阻挡板54所形成的腔室中注入气流,随着气流的不断输入,腔室内气压逐渐增强;

S2、驱动电机22启动后带动驱动轴21持续旋转,驱动轴21旋转时通过第一驱动槽23、第一驱动滑块32和旋转架31带动反应桶42旋转,同时带动升降环34持续上升,升降环34上升时通过转动套筒33与旋转架31带动反应桶42同步上升,反应桶42上升时带动其外侧的滤孔45在环形外挡板46内侧同步上升;

S3、升降环34上升距离达到第一阈值时,环形外挡板46解除对滤孔45的阻挡,此时随着反应桶42的不断旋转,次氯酸原料溶液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消毒液不断穿过滤孔45被输入到收集釜11内部,悬浮物与固体物则留存在反应桶42内部;

S4、反应桶42上升时第二滑块56在第二驱动槽44内侧相对滑动,升降环34上升距离达到第二阈值时,第二滑块56滑动至第二驱动槽44内侧最低端,后续随着升降环34的继续上升,反应桶42通过第二滑块56与连接环55带动阻挡板54同步上升;

S5、升降环34上升距离达到第三阈值时,滤孔45抵达环形内挡板52内侧,同时阻挡板54解除对气流通道53的封堵,此时腔室中的加压气流通过气流通道53喷向相邻的滤孔45,进而使附着在滤孔45内侧开口处的悬浮物与固体物向反应桶42内腔中心处移动,在此过程中,多个滤孔45因反应桶42的持续旋转而先后经过两个气流通道53处被清理;

S6、升降环34上升距离达到第四阈值时,第一驱动滑块32由第一驱动槽23内侧进入到避让槽24内侧,此时反应桶42不再旋转,进而不再产生向外的离心力,悬浮物与固体物堆积在反应桶42内腔中心处;

S7、升降环34上升距离达到第五阈值时,反应桶42内腔底部抵达出料通道25处,此时随着气流的不断输入,悬浮物与固体物在气流吹动下通过出料通道25进入到驱动轴21内部,随后通过驱动轴21底部开口进行输出;

S8、升降环34上升距离达到第六阈值时,悬浮物与固体物被全部输出,同时升降环34运动至驱动轴21外侧往复螺纹最顶端,后续随着驱动轴21的继续旋转,升降环34下降复位,升降环34复位过程中带动反应过滤机构4与气冲机构5同步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6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