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节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作为资源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其典型特征在于生产能耗高、生产流程复杂。当前,我国钢铁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大国。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状况对于中国和全球工业能耗的发展趋势均具有重要影响。在上述背景下,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于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钢铁产品,特别是棒材、型材等各种类型半成品的生产过程中,轧制和冷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在轧制后半成品的冷却工序中,各个轧件需要通过辊道等传输装置,被送至冷却装置上进行自然冷却。这个过程可以将轧件由冷却前的800~950℃降至下冷床时的80~100℃以下,从而使得轧件达到冷却和固化的状态以便后续加工。然而在目前的生产工艺中,由于热半成品冷却时释放的巨大热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基本通过自然散热全部损失殆尽。一方面,轧钢废热会对生产环境较大影响,明显提高工作环境温度导致工作环境恶劣;另一方面,散失的巨大热量未经过利用,导致能量利用率出现大幅下降。

综上所述,轧钢工序产生的能源浪费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入合理能量回收技术以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热半成品冷却时释放的巨大热量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会对环境生产较大影响,明显提高工作环境温度导致工作环境恶劣,同时散失的巨大热量未经过利用,导致能量利用率出现大幅下降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

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圆弧支架上,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板单元、集箱风筒单元和两个模块连接梁单元,所述集箱风筒单元包括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和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和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相对设置在换热板单元的两侧,且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与换热板单元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的内部与换热板单元的内部连通设置,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与换热板单元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的内部与换热板单元的内部连通设置,两个模块连接梁单元沿换热板单元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换热板单元的顶部,且每个模块连接梁单元与换热板单元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所述换热板单元包括多个辐射换热板,多个辐射换热板沿圆弧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圆弧支架上,且相邻两个辐射换热板固定连接;

所述辐射换热板包括换热盖板、辐射底板、多孔陶瓷板和保温石棉层,所述辐射底板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底板凸台,且每个底板凸台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辐射底板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底板凸台与辐射底板一体成型设置,换热盖板设置在两个底板凸台的顶部,且换热盖板与每个底板凸台可拆卸连接,换热盖板与辐射底板之间形成容纳空腔,多孔陶瓷板和保温石棉层填充在换热盖板与辐射底板之间的容纳空腔中,且多孔陶瓷板位于保温石棉层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盖板包括盖板顶板、两个盖板连接板和两个盖板端板,所述盖板顶板设置在两个底板凸台的顶部,盖板顶板与每个底板凸台可拆卸连接,每个盖板端板设置在辐射底板的一端上,且每个盖板端板与辐射底板固定连接,两个盖板连接板沿盖板顶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盖板顶板的顶部,且每个盖板连接板与盖板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连接板的侧壁上加工有两个连接板螺栓孔,且两个连接板螺栓孔沿盖板连接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盖板端板的上部沿盖板端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等距加工有多个盖板端板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凸台沿底板凸台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凸台螺纹孔,盖板顶板上加工有两个盖板顶板螺栓孔组,每个盖板顶板螺栓孔组与一个底板凸台对应设置,每个盖板顶板螺栓孔组中包括多个盖板顶板螺栓孔,且每个盖板顶板螺栓孔与一个凸台螺纹孔同轴对应设置,盖板顶板通过多个螺栓与两个底板凸台可拆卸连接,所述辐射底板的每端沿辐射底板宽度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底板端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陶瓷板材质为SiC多孔陶瓷,整体孔隙率在80%-90%之间,靠近辐射底板处的孔隙率不高于60%,所述保温石棉层由多层石棉布堆叠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包括进风筒、出风筒和N个集箱风筒,N为正整数,所述N个集箱风筒沿换热板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形成一号集箱风筒组件,且相邻两个集箱风筒的端部固定连接,进风筒设置在一号集箱风筒组件的一端,出风筒设置在一号集箱风筒组件的另一端,且出风管与一号集箱风筒组件固定连接,进风筒的长度尺寸与辐射换热板的宽度尺寸相等,进风筒的长度尺寸与出风筒的长度尺寸相等,集箱风筒的长度尺寸是辐射换热板宽度尺寸的2倍,所述进风筒、出风筒和N个集箱风筒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辐射换热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进风筒、出风筒和N个集箱风筒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的辐射换热板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包括N+1个集箱风筒,所述N+1个集箱风筒沿换热板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形成二号集箱风筒组件,N+1个集箱风筒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辐射换热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N+1个集箱风筒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的辐射换热板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筒包括进风筒主体、进风管和进风筒通道,所述进风筒主体为两端封闭的钢筒结构,进风筒主体的外圆面上加工有进风管连接孔和进风筒通道连接槽,且进风管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进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深度方向垂直设置,进风管插设在进风管连接孔中,且进风管的一端与进风管连接孔的孔壁焊接固定,进风管的另一端上设有进风管法兰,且进风管法兰与进风管焊接固定,进风管法兰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进风管法兰孔,进风筒通道插设在进风筒通道连接槽中,且进风筒通道的一端与进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槽壁焊接固定,进风筒通道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号进口风道法兰,且一号进口风道法兰与进风筒通道焊接固定,一号进口风道法兰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一号进口风道法兰孔;

进一步地,所述集箱风筒包括集箱风筒主体和集箱风筒通道,集箱风筒主体的外圆面上加工有集箱风筒通道连接槽,集箱风筒通道插设在集箱风筒通道连接槽中,且集箱风筒通道的一端与集箱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槽壁焊接固定,集箱风筒通道的另一端上设有二号进口风道法兰,且二号进口风道法兰与集箱风筒通道焊接固定,二号进口风道法兰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二号进口风道法兰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筒包括所述出风筒包括出风筒主体、出风管和出风筒通道,所述出风筒主体为两端封闭的钢筒结构,出风筒主体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出风管连接孔和出风筒通道连接槽,且出风管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出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深度方向垂直设置,出风管插设在出风管连接孔中,且出风管的一端与出风管连接孔的孔壁焊接固定,出风管的另一端上设有出风管法兰,且出风管法兰与出风管焊接固定,出风管法兰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出风管法兰孔,出风筒通道插设在出风筒通道连接槽中,且出风筒通道的一端与出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槽壁焊接固定,出风筒通道的另一端上设有三号进口风道法兰,且三号进口风道法兰与出风筒通道焊接固定,三号进口风道法兰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三号进口风道法兰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连接梁单元包括工字梁和两个连接梁焊板,所述两个连接梁焊板沿工字梁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工字梁的底部,且每个连接梁焊板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工字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连接梁焊板的顶部与工字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连接梁焊板上沿连接梁焊板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连接孔,工字梁通过两个连接梁焊板安装在换热板单元中位于同侧的多个盖板连接板上,且连接梁焊板上的每个连接孔与对应盖板连接板上的连接板螺栓孔同轴对应设置,模块连接梁单元中的两个连接梁焊板与多个盖板连接板通过多个连接梁紧固件拆卸连接,每个工字梁的顶部沿工字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有多个连接梁吊耳,且每个连接梁吊耳与工字梁焊接固定。

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回收热半成品冷却时释放的巨大热量,并对此热量进行充分利用,避免了热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低了工作的环境温度,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在热半成品冷却时释放的巨大热量经过本申请提供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回收后,能量利用率大幅提升,避免了资源的流失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辐射式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述辐射式热回收装置中辐射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述辐射式热回收装置中进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述辐射式热回收装置中集箱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述辐射式热回收装置中出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辐射换热板、11换热盖板、111盖板连接板、112连接板螺栓孔、113盖板顶板、114盖板端板、115盖板端板螺栓孔、12辐射底板、121底板凸台、122底板端螺栓孔、13多孔陶瓷板、14保温石棉层、2进风筒、21进风筒主体、22进风管、23进风管法兰、24进风管法兰孔、25进风筒通道、26一号进口风道法兰、27一号进口风道法兰孔、3集箱风筒、31集箱风筒主体、32集箱风筒通道、33二号进口风道法兰、34二号进口风道法兰孔、4出风筒、41出风筒主体、42出风管、43出风管法兰、44出风管法兰孔、45出风筒通道、46三号进口风道法兰、47三号进口风道法兰孔、5工字梁、51连接梁紧固件、52连接梁焊板、53连接梁吊耳和6圆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所述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圆弧支架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板单元、集箱风筒单元和两个模块连接梁单元,所述集箱风筒单元包括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和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和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相对设置在换热板单元的两侧,且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与换热板单元的一侧可拆卸连接,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的内部与换热板单元的内部连通设置,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与换热板单元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的内部与换热板单元的内部连通设置,两个模块连接梁单元沿换热板单元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换热板单元的顶部,且每个模块连接梁单元与换热板单元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圆弧支架6外侧可以设置滑轮支架,通过程序控制电机运动,利用滑轮-钢绳-吊耳结构将除圆弧支架6外的所有设备翻转,翻转轴为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和圆弧支架6,用来释放检修空间,通过程控电机控制余热回收设备翻转,可控制余热回收装置与热半成品的平均距离,进而控制辐射换热强度。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对热半成品热量回收的无级控制,既可以防止热半成品过度冷却,又能够调节热量回收的效率,进一步体现了本装置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在于,所述换热板单元包括多个辐射换热板1,多个辐射换热板1沿圆弧支架6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在圆弧支架6上,且相邻两个辐射换热板1固定连接;

所述辐射换热板1包括换热盖板11、辐射底板12、多孔陶瓷板13和保温石棉层14,所述辐射底板12的顶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底板凸台121,且每个底板凸台12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辐射底板1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底板凸台121与辐射底板12一体成型设置,换热盖板11设置在两个底板凸台121的顶部,且换热盖板11与每个底板凸台121可拆卸连接,换热盖板11与辐射底板12之间形成容纳空腔,多孔陶瓷板13和保温石棉层14填充在换热盖板11与辐射底板12之间的容纳空腔中,且多孔陶瓷板13位于保温石棉层14的下方。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一和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提供的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为换热效率高,传热过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热半成品与辐射底板12间的辐射换热;2、辐射底板12与多孔陶瓷板间13的导热;3、多孔陶瓷板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通过三种典型的换热方式尽可能回收热半成品热量,可最小化热半成品的热量散失;

第二个特点为为适应性强;相比于传统热量回收设备,采用三类换热方式的本装置更能够体现对间歇式热源的回收能力;

第三个特点为可靠性高,所述设备基本均采用螺栓连接,原因在于螺栓结构连接较为可靠,在相对高温的恶劣环境下不易出现脱落、损坏等现象导致设备结构分离;

本发明中涉及的提高能量回收效率的实施措施包括:1、通过内置保温石棉层14,并尽可能压缩石棉层密度,使换热工质基本经由多孔陶瓷板,保证换热仅发生于空气和多孔陶瓷板13之间;2、辐射换热板1不留缝隙地并排紧靠布置,且尽量减少其与热半成品间的距离,保证辐射换热板1与热半成品间的辐射换热角系数接近1;3、辐射换热板1上端均匀铺设一层保温材料,保证所回收热量无法从辐射换热板上端散播至空气当中;4、在辐射底板12靠近热半成品侧喷涂高黑度材料,提高材料对红外辐射能的吸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在于,所述换热盖板11包括盖板顶板113、两个盖板连接板111和两个盖板端板114,所述盖板顶板113设置在两个底板凸台121的顶部,盖板顶板113与每个底板凸台121可拆卸连接,每个盖板端板114设置在辐射底板12的一端上,且每个盖板端板114与辐射底板12固定连接,两个盖板连接板111沿盖板顶板113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盖板顶板113的顶部,且每个盖板连接板111与盖板顶板113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连接板111的侧壁上加工有两个连接板螺栓孔112,且两个连接板螺栓孔112沿盖板连接板11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盖板端板114的上部沿盖板端板114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等距加工有多个盖板端板螺栓孔115。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点在于,所述底板凸台121沿底板凸台121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凸台螺纹孔,盖板顶板113上加工有两个盖板顶板螺栓孔组,每个盖板顶板螺栓孔组与一个底板凸台121对应设置,每个盖板顶板螺栓孔组中包括多个盖板顶板螺栓孔116,且每个盖板顶板螺栓孔116与一个凸台螺纹孔同轴对应设置,盖板顶板113通过多个螺栓与两个底板凸台121可拆卸连接,所述辐射底板12的每端沿辐射底板12宽度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底板端螺栓孔122。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具体实施方式四说明,在所述辐射换热板中1,换热盖板11通过螺栓与辐射底板12两侧的底板凸台121连接;更进一步地,位于进风筒2的一号进口风道法兰26通过螺栓结构分别与换热盖板11和辐射底板12连接(集箱风筒3和出风筒4的连接方式与进风筒2的连接方式相同,分别通过二号进口风道法兰33和三号进口风道法兰46与换热盖板11和辐射底板12进行连接),如此结构,通过进风筒2、集箱风筒3和出风筒4等结构可更进一步强化换热盖板11和辐射底板12的连接强度,使得位于其中的多孔陶瓷板13和保温石棉层14不必采用额外结构进行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点在于,所述多孔陶瓷板13材质为SiC多孔陶瓷,整体孔隙率在80%-90%之间,靠近辐射底板12处的孔隙率不高于60%,所述保温石棉层14由多层石棉布堆叠连接而成。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多孔陶瓷板1为孔隙率80%-90%的SiC泡沫材质,拥有更加优良的导热系数和抗热冲击性,可有效提高辐射底板与多孔陶瓷板的导热能力,保温石棉层14可实现以下作用:1、保温作用,相对较低的导热系数保证多孔陶瓷板13的热量难以传导至换热盖板而散失;2、风阻作用,石棉层的孔隙率明显低于多孔陶瓷板,因此大多数换热工质均流经多孔陶瓷板,可提高换热能力;3、压缩定位,由于设备处于高温状态,陶瓷的热膨胀系数低于钢板,会导致钢板受热膨胀压缩辐射换热板内部空间,而保温石棉层14可起到空间压缩的作用,为材料热膨胀提供空间,保证多孔陶瓷板13不会因钢板膨胀而结构损坏;

以多孔陶瓷板13填充换热工质流动空间,其一可以通过钢板-多孔陶瓷间的导热和多孔陶瓷-空气间的对流两类换热结合的方式,强化传统余热回收过程中空气-钢板的对流换热强度;其二,由于在轧钢工艺中,热半成品往往时断时续地通过冷床运输,多孔陶瓷可以承担蓄热体的作用,均衡换热空气的温度,使得工质在出钢和停止出钢工况下的温度波动在可控范围,减少对后续余热利用的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点在于,所述一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包括进风筒2、出风筒4和N个集箱风筒3,N为正整数,所述N个集箱风筒3沿换热板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形成一号集箱风筒组件,且相邻两个集箱风筒3的端部固定连接,进风筒2设置在一号集箱风筒组件的一端,出风筒4设置在一号集箱风筒组件的另一端,且出风管4与一号集箱风筒组件固定连接,进风筒2的长度尺寸与辐射换热板1的宽度尺寸相等,进风筒2的长度尺寸与出风筒4的长度尺寸相等,集箱风筒3的长度尺寸是辐射换热板1宽度尺寸的2倍,所述进风筒2、出风筒4和N个集箱风筒3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辐射换热板1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进风筒2、出风筒4和N个集箱风筒3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的辐射换热板1连通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点在于,所述二号集箱风筒子单元包括N+1个集箱风筒3,所述N+1个集箱风筒3沿换热板单元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布置形成二号集箱风筒组件,N+1个集箱风筒3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辐射换热板1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N+1个集箱风筒3均与换热板单元中对应的辐射换热板1连通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不同点在于,所述进风筒2包括进风筒主体21、进风管22和进风筒通道25,所述进风筒主体21为两端封闭的钢筒结构,进风筒主体21的外圆面上加工有进风管连接孔和进风筒通道连接槽,且进风管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进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深度方向垂直设置,进风管22插设在进风管连接孔中,且进风管22的一端与进风管连接孔的孔壁焊接固定,进风管22的另一端上设有进风管法兰23,且进风管法兰23与进风管22焊接固定,进风管法兰23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进风管法兰孔24,进风筒通道25插设在进风筒通道连接槽中,且进风筒通道25的一端与进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槽壁焊接固定,进风筒通道25的另一端上设有一号进口风道法兰26,且一号进口风道法兰26与进风筒通道25焊接固定,一号进口风道法兰26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一号进口风道法兰孔27。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不同点在于,所述集箱风筒3包括集箱风筒主体31和集箱风筒通道32,集箱风筒主体31的外圆面上加工有集箱风筒通道连接槽,集箱风筒通道32插设在集箱风筒通道连接槽中,且集箱风筒通道32的一端与集箱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槽壁焊接固定,集箱风筒通道32的另一端上设有二号进口风道法兰33,且二号进口风道法兰33与集箱风筒通道32焊接固定,二号进口风道法兰33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二号进口风道法兰孔34。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不同点在于,所述出风筒4包括所述出风筒4包括出风筒主体41、出风管42和出风筒通道45,所述出风筒主体41为两端封闭的钢筒结构,出风筒主体41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出风管连接孔和出风筒通道连接槽,且出风管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出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深度方向垂直设置,出风管42插设在出风管连接孔中,且出风管42的一端与出风管连接孔的孔壁焊接固定,出风管42的另一端上设有出风管法兰43,且出风管法兰43与出风管42焊接固定,出风管法兰43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出风管法兰孔44,出风筒通道45插设在出风筒通道连接槽中,且出风筒通道45的一端与出风筒通道连接槽的槽壁焊接固定,出风筒通道45的另一端上设有三号进口风道法兰46,且三号进口风道法兰46与出风筒通道45焊接固定,三号进口风道法兰46上沿周向等距加工有多个三号进口风道法兰孔47。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不同点在于,所述模块连接梁单元包括工字梁5和两个连接梁焊板52,所述两个连接梁焊板52沿工字梁5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工字梁5的底部,且每个连接梁焊板5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工字梁5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每个连接梁焊板52的顶部与工字梁5的底部固定连接,每个连接梁焊板52上沿连接梁焊板52长度延伸方向等距加工有多个连接孔,工字梁5通过两个连接梁焊板52安装在换热板单元中位于同侧的多个盖板连接板111上,且连接梁焊板52上的每个连接孔与对应盖板连接板111上的连接板螺栓孔112同轴对应设置,模块连接梁单元中的两个连接梁焊板52与多个盖板连接板111通过多个连接梁紧固件51拆卸连接,每个工字梁5的顶部沿工字梁5的长度延伸方向等距设有多个连接梁吊耳53,且每个连接梁吊耳53与工字梁5焊接固定。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模块连接梁主体结构选择工字梁5,可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模块连接梁将所有辐射换热板1连接成一体,进一步强化了换热结构的整体性;

在模块连接梁的工字梁5上方焊接多个连接梁吊耳53,可利用程控电机控制滑轮-钢绳-吊耳结构将所述换热装置以圆弧支架6为转轴,由水平布置翻转接近90度,预留出足够空间用于检修冷床。

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

工作原理: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孔陶瓷传热的辐射式热回收装置其余热回收过程如下:冷床上持续给进高温热半成品,辐射换热板1布置在冷床上方,高温热半成品以辐射和少量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位于辐射换热板1下部的辐射底板12上;同时,通过鼓风机将作为换热工质的空气从耐高温软管引入进风筒2的进风管22,空气在进风筒主体21中扩散后,经由一号换热板进口风25道进入对应的辐射换热板1;此时来自于辐射底板12的热量通过导热和少量辐射的方式,对多孔陶瓷板13进行加热;而来自于进风筒2的空气持续给入,与多孔陶瓷板13持续换热并逐步提高自身温度,之后穿过单片辐射换热板1,经由集箱风筒3流入下一片辐射换热板1;空气在整个余热回收装置中以类似方波的路线持续吸收热量,最终由出风筒4排出,通过与之相连的耐高温软管,传递至后续换热器或其他设备进行利用。

技术分类

06120116583860